2022-2023学年贵州黔西南兴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贵州黔西南兴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贵州黔西南兴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贵州黔西南兴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贵州黔西南兴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贵州黔西南兴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50分(书写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4分)

如果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在美好的春光中,我们蓬勃向上,肆意生长却无zìsuī之态。我们奋力拼搏,哪怕遇到坎坷,也会勇敢坚强,充满信心地面对挑战,对于那些莫名的怀疑,我们bùxièzhìbiàn。我们坚信,只要上路,一步一步,总会遇到庆典。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阅读文学作品不能断章取义,应该厘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

B.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晓军整日玩耍,学习上三心二意,竟想考出好成绩,简直是异想天开。

D.他声情并茂、歇斯底里的演讲,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听众,大家无不为之动容。

3、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2),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定风波》)

(5),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6)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自己爱国之情和雄心壮志的是“,”。

(8)岳阳楼的一副长联里有“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的佳句,《岳阳楼记》中对应两字关情的句子是“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词原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又称“曲词”或“曲子词”,因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B.《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契诃夫,苏联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C.我国古代常用天干地支纪年。如《水调歌头》中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里的“丙辰”。

D.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觞”、“樽”都是酒杯的意思。

二、阅读能力(共16道小题,50分)(一)名著阅读(5分)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水浒传》借鉴传统评书“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事方法。为避免行文呆板,增加叙事的节奏和波澜,往往在篇幅较长的故事中插入其他事件。

B.《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之“外史”。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体现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从根本上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才的摧毁。

C.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太阳、土地,诗人有“太阳与火把的歌手”的称谓,其中土地表达了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D.《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6、名著导读(2分)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旦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地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这段文字选自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小说,和《范进中举》一样,它主要采用了手法来达到表达的效果。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延续

①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并不是从来没有遭遇过冲击,关键是冲击过后依然能够保持本色。

②秦国统一,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完成统一。中原的核心地位,包含了多种因素。土地、人民、文化是关键要素。秦国统一之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政策,无疑有利于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而统一之后的中国文化体量,骤然增大。可以说就文化的内在紧密性而言,亚欧大陆西端的任何帝国,从波斯帝国到亚历山大帝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③此后,对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北方。《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朝的一位宦官名叫中行说,他投降匈奴后,努力劝说匈奴不要使用汉朝的纺织品,这样就能减少对汉朝的需要,拥有更主动的战略优势。其实,互通有无是贸易的本质,任何文明区域都需要外来商品的补充。农业地区与游牧地区具有互补性,而冲突发生便会带来文明破坏。总体上说,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效率较高,军事防范也有效果。然而一旦中国自身出现内在问题,遭受北方打击的可能性便会提高。

④从文化的内在精神而言,会表现为文化韧性。与此同时,不可忽略中国文化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外在特征。体量庞大,自然增加了被征服的难度。从黄河到长江,这构成了中国文明的战略纵深。

⑤冲突过后,中国文化获得新生力量,延续与发展继续。中国文化以中原为基本区,通过文化辐射扩大影响,各地情况或有不同,但动辄几百年上千年的历程,说明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以中国东北地区而言,唐宋时期,东北地方与中原的文化冲突激烈,契丹、女真都对中原政权构成巨大威胁。但到清朝统治中国之后,东北的汉化日益深入,最终在清朝完成了汉化的全过程。

⑥在民族与文化的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在文化的差异上,强调环境与条件的作用,于是,凡文化都是人的文化,只要是文化,都可以交流融合。“二十四史”的“四夷传”,无不表现夷夏同源的观点,而这无疑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因为中国文化一直处于发展之中,体量逐渐增大,文化的韧性也在加强,延续性不断呈现。

⑦近代之后,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的变局,来自西方的冲击带来最深刻的变化。然而,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来自西方的文化,最后一定会实现中国化。心中装有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史,才会有如此坚定的文化自信。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陈寅恪的判断正在被不断证实。工具理性的竞争当然会竞争下去,文化的韧力依然是保持延续性的基础。

(摘自《新华文摘》2020年第5期,有删改)

7、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统一后中国文化体量增大,形成了内在紧密性很强的中原文化。

B.中国文化极有韧性,因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增加了被征服的难度。

C.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有的融合甚至经历上千年。

D.中国文化一直处于发展之中,文化的韧性在加强,延续性不断呈现。

8、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效率的中央集权带来有效的军事防范,但这种体制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

B.东北地方与中原的文化冲突自古就有,契丹、女真一直都对中原政权构成巨大威胁。

C.中国对文化的交流融合,主张求同存异,强调文化的差异主要是环境与条件的作用。

D.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文化将会依然保持延续性,最终会实现西方文化中国化。

9、选文②一⑥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观点的?请分条作答。(4分)

10、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效果?(4分)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莲池老人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坍塌的山门殿宇间,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云团似的墨绿,气象苍古如古老的诗歌。寺院西南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道理,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

“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他说,“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

“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墓”。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一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

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

“哎呀,白让你破费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好啊,抢占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他就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

“你的‘坟头’呢?”

“平了。”

“怎么又平了?”

“那也是个挂碍。”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摘自《中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有删改)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平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心无挂碍”“有‘功夫’”,看钟楼的老人身上折射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

B.这篇小说以纯净自然之笔,叙述了一个老人看护寺院钟楼的事情。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因而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都不鲜明。

C.看钟楼老人在“立坟头”后又“平坟头”,是因为“立坟头”一事影响得他不能正常地工作,只有“平坟头”才能心无挂碍,让自己正常工作。

D.文中说莲池老人是个有功夫的人。这里的功夫仅指莲池老人不同于一般人的视觉与听觉。

12、关于小说中看钟楼的老人的性格特点,下列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专注工作,尽职尽责

B.生活勤俭,知足常乐

C.不问世事,随遇而安

D.幽默达观,淡泊悠闲

13、小说以描写寺院的环境作为开头,这样安排有何妙处?(5分)

14、看钟楼的老人先给自己“立坟头”,后又“平坟头”,小说的这两个情节体现了老人怎样的心理?(4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10分)

与元九书(节选)白居易

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夫文,尚①矣,三才各有文。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六经》首之。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何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上自圣贤,下至愚騃,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缘其声,纬之以五音。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宝也。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用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刓矣。“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归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感兴诗》十五篇。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②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覙缕③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杜尚如此,况不逮杜者乎?

(选自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有删改)

注:①尚:早,久,指起源很早,历史很久。②索:探求③覙(luó)缕:纯熟地运用。

1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

陈:陈述

B.心所蓄者

蓄:积存

C.微及豚鱼

微:小

D.尽工尽善

工:擅长

16、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白居易在诗歌创作方面的主张。(4分)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信的开头,白居易陈述了自己写这封信的目的。

B.白居易认为天、地、人皆各有其文,并将具有抒情性的《诗经》看作六经之首。

C.信中引用“余霞散成绮”等若干诗句,意在赞美这些诗作缘情而发,用语新奇。

D.白居易认为李白合乎“风雅比兴”的作品不多,推崇杜甫的《新安吏》等名篇。

(五)诗歌鉴赏(6分)

南海旅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注】此诗作于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之前。曹松是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人,因屡试不第,长期流落在今福建、广东一带。这首诗就是他连年滞留南海(郡治在今广东省广州市)时所作。

18、下列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与本诗接近的是()(3分)A.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B.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C.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D.秦观《行香子》

19、请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3分)

三、语言应用(共3道小题,15分)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初中生活的最后一年,某校九年级(1)班拟在开展“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三年的青春时光留下一份永久的纪念。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20、【骊歌响起】相识犹如昨天,骊歌却在响起。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活动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开场白,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分)

21、【互勉赠言】你认为下列诗句最适合作为同学临别互勉赠言的是()(3分)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2、【感谢师恩】三载相伴,时光有尽,情义无涯。即将与母校、老师分别,奔赴下一场相逢的你们,请用文字表达出你对老师三年陪伴、关怀、教育的感激之情。(不少于50字)(6分)

四、作文(60分)

23、国家领导人说过,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接受并负起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担当:在家庭生活中,因为有父母和儿女的担当,家庭才能幸福美满;在学校教育中,因为有老师和学生的担当,教育才能蒸蒸日上;在国家建设中,因为有每个公民的担当,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请以“有担当,不一样”为题,写一篇600-700字作文。内容自选,立意自定,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恣睢;不屑置辩

2D

3、(1)蜡炬成灰泪始干

(2)欲为圣明除弊事

(3)衡阳雁去无留意

(4)何妨吟啸且徐行

(5)俗子胸襟谁识我

(6)何日遣冯唐

(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亲身后名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