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8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第一章 第一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_第1页
浙教版2018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第一章 第一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_第2页
浙教版2018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第一章 第一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_第3页
浙教版2018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第一章 第一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_第4页
浙教版2018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第一章 第一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电与磁第一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选择题1.假设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铁产生的,如下图的四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绘这块大磁铁的是〔B〕图1-1-82.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自设计了一个实验,其中不能到达目的的是〔B〕图1-1-9eq\a\vs4\al〔A.将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eq\a\vs4\al〔B.将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eq\a\vs4\al〔C.将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秤下向右挪动〕eq\a\vs4\al〔D.将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的条形,磁铁提起〕3.如图1-1-10所示,甲、乙两小磁针放在一根条形磁铁上下附近正中间位置处,丙、丁两小磁针放在该条形磁铁左右附近位置处。甲、乙、丙、丁四个小磁针静止时,甲、乙两小磁针的N、S极如下图。关于丙、丁两小磁针和条形磁铁a、b两端的极性,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D〕图1-1-10A.丙小磁针左端是S极,丁小磁针左端是N极B.丙小磁针左端是N极,丁小磁针左端是S极C.丙小磁针左端是S极,丁小磁针左端也是S极D.该条形磁铁a端是N极,b端是S极图1-1-114.如图1-1-11所示,甲、乙两根外形完全一样的钢棒,用甲的一端接触乙的中间,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B〕A.假设甲、乙互相吸引,那么甲、乙均有磁性B.假设甲、乙互相间没有吸引,那么甲一定没有磁性,乙可能有磁性C.假设甲、乙互相间没有吸引,那么甲、乙均没有磁性D.假设甲、乙互相吸引,那么甲有磁性,乙一定没有磁性5.如图1-1-12是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图中的E、F、P、Q四点,磁场最强的是〔A〕A.E点B.F点C.P点D.Q点图1-1-12图1-1-13图1-1-14图1-1-156.用条形磁体吸起两枚大头针,出现的是如图1-1-13中哪种情况〔B〕A.甲图B.乙图C.丙图D.都可能7.用磁铁的一极在一根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如图1-1-14所示,那么摩擦后的缝衣针〔B〕A.可以磁化,且磁化后A端为S极B.可以磁化,且磁化后A端为N极C.可以磁化,但不能确定A端的磁极D.不能被磁化,所以不会出现磁极8.实验说明,磁体能吸引1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选项是〔D〕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D.硬币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9.如图1-1-15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B〕A.银B.铁C.铝D.锌10.如图1-1-16所示,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体,当磁体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开小车,两车被推开。以下四个问题中,这个实图1-1-16验不能说明的是〔C〕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的作用是互相的C.互相作用的两个物体必须互相接触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1.关于磁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A.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N极发出,回到磁体S极B.磁极间的互相作用不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C.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D.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S极在地理南极附近,与地球两极并不完全重合12.一个圆纸盒里藏放着一个条形磁体,在盒子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端为N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1-1-17所示,那么图1-1-18中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体放置情况的是〔B〕图1-1-17图1-1-1813.在研究物质构造时,引入了“原子〞的概念,在研究磁现象时,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引入了“参照物〞的概念;在研究物质的导电性能时,引入了“绝缘体〞的概念,其中属于假想,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是〔B〕A.原子B.磁感线C.参照物D.绝缘体14.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创造之一,关于指南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B.指南针的指向不会受附近磁铁块的干扰C.指南针可以指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D.指南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两极是重合的15.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某些细菌的细胞质中有一些磁生小体,它们相当于一个个微小磁针。实验证明:在只有地磁场而没有其他磁场作用时,小水滴中的一些细菌会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小水滴北面的边缘。实验中,假设把这些细菌中的磁生小体看成小磁针,那么它的N极指向〔A〕A.北B.南C.西D.东16.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是〔A〕A.沈括B.牛顿C.奥斯特D.法拉第17.信鸽有惊人的远间隔识别方向的本领,人们对信鸽有高超认路本领提出猜测如下: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挂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挂一块大小一样的铜块,然后把它们带到离鸽舍一定间隔的地方放飞,结果挂铜块的信鸽飞回鸽舍,而挂着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科学家的实验支持了下述哪些猜测〔C〕A.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B.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C.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借助地磁场区分方向D.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18.关于“磁场〞的阐述,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C〕A.能磁化铁屑B.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C.能产生磁感线D.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图1-1-1919.图1-1-19是计算机模拟出的磁感线立体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A.两条磁感线可以相交B.磁感线和磁场都是真实存在的C.磁感线不仅可以描绘磁场的方向还可以描绘磁场的强弱D.两条磁感线中间没有磁场20.以下各图中,错误的选项是〔D〕图1-1-2021.磁体都有两极,小敏想用实验证明,断磁体A、B端必有磁极。设计了如图1-1-21所示的四个方案,并进展了实验操作。其中的现象不可能观察到的是〔B〕图1-1-21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丁和甲22.将重力均为G的两磁环A、B套在光滑的塑料架上,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1-1-22所示,设A、B两环所受的支持力分别为FA、FB,那么〔B〕A.FA=G、FB=GB.FA=G、FB=2GC.FA=2G、FB=2GD.FA=2G、FB=G图1-1-22图1-1-23图1-1-2423.用磁铁吸引光滑程度桌面上的铁钉,铁钉受到吸引而没有与磁铁接触,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1-23所示。磁铁对铁钉作用力的方向是〔A〕A.竖直向上B.向右上方C.竖直向下D.向左上方24.在一根条形磁体附近平行放置一根与磁体形状完全一样的棒状物体XY后,其周围磁场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如图1-1-24甲所示。将XY两端对调以后,磁感线分布情况未发生改变,如图1-1-24乙所示,那么棒状物体XY可能是〔A〕A.软铁棒B.铜棒C.条形磁体,其中X端为N极D.条形磁体,其中Y端为N极图1-1-2525.如图1-1-25所示,重为G的小铁块在程度方向力F的作用下,沿条形磁体的外表从N极滑到S极,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A.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始终等于GB.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始终小于GC.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D.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26.在科学活动课上,同学们以“假设磁体的磁性消失了〞为主题开展讨论,以下是四个小组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D〕A.由于失去了磁性,任何发电机都不可能发电,所以就不会有电流产生了B.由于失去了磁性,世界就再不会有起重机工作C.由于失去了磁性,任何物体都不受重力作用D.由于失去了磁性,指南针将处于任意指向27.如图1-1-26是“追风者〞磁悬浮列车悬浮原理的示意图。该列车通过磁体之间的互相作用,悬浮在轨道上方,以进步运行速度,这里的互相作用是指〔D〕A.异名磁极互相吸引B.同名磁极互相吸引C.异名磁极互相排斥D.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图1-1-26图1-1-2728.橡皮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深受小朋友们的喜欢。如今有一种爱吞磁铁的橡皮泥,把高强磁铁放在旁边,磁铁会被渐渐吞噬〔如图1-1-27所示〕。磁铁会被吞噬的原因是〔A〕A.橡皮泥中含有磁性物质B.橡皮泥有较强的粘连性C.高强磁铁具有动能D.橡皮泥受到磁铁的压力29.磁控开关是一种利用磁场信号来控制线路的开关器件,图1-1-28为它的构造示意图,管中装有两个软磁性材料制成的弹簧片电板,在没有磁场作用时,管中的两个弹簧片触点部位断开〔如图甲所示〕,当有磁场作用时,管内两个弹簧片被磁化,B、C两端就会互相吸引接触〔如图乙所示〕,使电路接通,当磁场消失时,两弹簧片磁性消失,两触点又会自动断开,从而实现了线路控制,乙图中两弹簧片被磁铁磁场磁化后,显示的磁极是〔B〕图1-1-28A.A端S极,D端N极B.A端N极,D端S极C.A端N极,D端N极D.A端S极,D端S极图1-1-2930.如图1-1-29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条形磁体P,其正下方的程度地面上放着条形磁体Q,P和Q均处于静止状态。P和Q的重力分别为G和3G,假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A.P的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B.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为2GC.P和Q之间没有作用力,因为二者没有互相接触D.假如将Q翻转180°进展上下对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介于G和2G之间二、填空题图1-1-3031.如图1-1-30所示的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弱〔选填“强〞或“弱〞〕;假设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那么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Q处〔选填“P〞或“Q〞〕。三、解答题32.阅读短文,答复以下问题:干簧管干簧管是一种利用磁场信号来控制的线路开关器件,也叫磁控开关。常用的干簧管有单触点和双触点两种。如图1-1-31为单触点干簧管的构造示意图。其外壳是一根密封的玻璃管,管中装有两个磁性材料制成的弹性簧片电板,还灌有一种惰性气体。平时,玻璃管中的两个磁簧片触点部位是分开的〔如图甲所示〕。当有磁性物质靠近玻璃管时,在适宜的磁场的作用下,管内的两个簧片的触点部位被磁化成为异名磁极就会互相吸引接触,簧片就会吸合在一起,使结点所接的电路连通〔如图乙所示〕。外磁力消失后,两个簧片由于本身的弹性而分开,线路就断开。干簧管中的磁性材料是指铁、钴、镍等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它分为软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两种。软磁性材料是指既容易被磁化而获得磁性又很容易失去磁性的物质。硬磁性材料是指不容易被磁化而获得磁性,但一旦获得磁性又很不容易失去的物质。磁体周围的磁性材料被磁化后的极性与放置在该处的小磁针的极性相似,如我们拿一根铁棒的一端靠近或接触磁体的N极时,这一端就会被磁化成S极,它的另一端那么会被磁化成N极。双触点干簧管类似于单刀双掷开关,它的工作原理是:没有磁场时,簧片1与簧片2接通〔如图丙所示〕,当有外界磁力时,簧片1与簧片2的连接断开,簧片1与簧片3触点部位接通〔如图丁所示〕,其中簧片1是公共端,簧片2是常闭接点,簧片3是常开接点。簧片中有一片是用只导电不导磁的材料做成。干簧管外绕上能产生磁场的线圈就成了干簧继电器,当线圈通电后,管中磁性材料制成的簧片的自由端分别被磁化成N极和S极而互相吸引,因此接通被控电路。线圈断电后,干簧片在本身的弹力作用下分开,将线路切断。图1-1-31〔1〕单触点干簧管中的弹簧片是用软〔选填“软〞或“硬〞〕磁性材料制成的。〔2〕单触点干簧管在闭合〔选填“断开〞或“闭合〞〕时,磁簧片具有弹性势能。〔3〕双触点干簧管的1、2、3三个簧片的对应制作材料可能是B。A.铁、铁、铜B.铁、铜、铁C.铜、铁、铜D.铁、钴、铁〔4〕当条形磁体按如图1-1-31戊所示的方式从A挪动到B,以下能反映电路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A。图1-1-32〔5〕如图1-1-31己为一运用干簧继电器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它的工作特点是A。A.红灯、绿灯交替发光B.红灯长亮,绿灯亮、灭交替C.绿灯长亮,红灯亮、灭交替D.红灯长亮,绿灯不亮33.[探究题目]探究水对磁的影响[提出问题]声波可以穿过空气,也可以穿过水,并且声波在水中要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那么磁呢?水对磁有影响吗?图1-1-33[进展猜测]宪宪认为水对磁没有影响。[设计并进展实验]宪宪设计了如图1-1-33所示的实验:〔1〕在烧杯底放一枚小铁钉,放松绳子把绑着的磁体缓慢下放,让磁体逐渐靠近小铁钉,在小铁钉刚能被吸起的瞬间停顿下放,且在绳子末端所对应的支架处用小胶带做好标记〔图中A点〕。〔2〕拉动绳子提起磁体,把小铁钉从磁体上取下,准确地放回杯底原位置。〔3〕往杯内倒入适量水后,缓慢下放磁体浸入水中,当小铁钉刚能被吸起时停顿下放。〔4〕假如这两次绳子末端所到达的位置不变,那么说明水对磁的强弱没有影响。[交流与评估]本次探究活动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其中控制不变的因素主要有:①同一磁体;②同一小铁钉;③小铁钉的位置。34.某同学研究磁极间互相作用力的大小。他先将一块条形磁铁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保持静止,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图1-1-34甲所示;再将它逐渐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并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过程如图乙、丙、丁所示。根据要求作出判断,写出结论。图1-1-34〔1〕请判断: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的条形磁铁的下端为N极。〔2〕比较乙、丙、丁三图,可得出结论:在磁极不变的条件下,磁极间间隔越近,互相作用力越大。35.阅读短文,答复以下问题。巨磁电阻效应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如图1-1-35甲所示〕,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进一步研究说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参加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一样〕的关系如图1-1-35乙所示。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利用铁、铬组成的复合膜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图1-1-35〔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能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B。A.铜、银B.铁、铜C.铜、铝D.铁、镍〔2〕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2.2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不具有〔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3〕丙图是硬盘某区域磁记录的分布情况,其中1表示有磁区域,0表示无磁区域,将“新型读出磁头〞组成如下图电路,当磁头从左向右匀速经过该区域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变化情况应是丁图中的B。图1-1-3636.一天,小明在炉子旁边,将手中的铁钩在炉子中烧得通红。他突然想到,假如将磁铁放在火中烧,会有什么现象呢?是磁性变强,还是磁性变弱?小明猜测,可能会变强吧。那么终究怎样呢?小明设计并做了如图1-1-36所示的实验:将一条形磁体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如今,用酒精灯给磁体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时,小明发现小铁钉纷纷落下。请你答复以下问题:〔1〕根据上述短文的阅读,你可以得出什么初步结论?〔2〕你认为这一结论可以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个应用的设想。〔1〕由磁铁被烧红时小铁钉纷纷落下可知:磁体在温度升高时磁性减弱了。〔2〕去掉某些物体的磁性〔将某些磁体消磁〕。37.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小蕊和小昌同学想探究磁体对回形针的吸引力的大小与放入它们之间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参与探究并解决一些问题。〔1〕如图1-1-37所示,保持磁体和纸片间的间隔一定,在纸片上放入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比较纸片下面能吸附的回形针数量,显示磁体对回形针吸引力的大小。回形针的放置有图1-1-38中的甲、乙两种方法,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回形针在磁场中某点受到的吸引力等于它的重力,应选择图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