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植物检疫教案处理_第1页
森林植物检疫教案处理_第2页
森林植物检疫教案处理_第3页
森林植物检疫教案处理_第4页
森林植物检疫教案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7新疆农业大学森林植物检疫学课程教案第六章森林植物检疫处理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森林植物有害生物检疫处理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熟悉各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等,并能灵活运用,独立设计相关实验以达到处理目的。二、讲授的内容提要一.检疫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检验处理的目的是严防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当运输的物品在有可能传播有害生物时,检疫法规可能要求将处理作为输入的一个条件。(一)检疫处理的原则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成员,自加入世贸组织来,严格履行WTO各项协定规定的义务,在植物检疫领域,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作为制定我国植物检疫措施的基础。到2005年1月,我国已正式发布植物检疫国家标准36项(其中转基因标准8项、出入境植物检疫标准4项、国内植物检疫和林业森林检疫标准24项)、出入境植物检疫行业标准92项。检疫处理方法应当具备快速、高效、安全三个条件,为保证检疫处理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的,实施检疫处理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1)检疫处理措施必须符合检疫法规的有关规定,有充分的法律依据。(2)检疫处理措施应当是必须采取的,并且应设法使处理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3)处理方法必须完全有效,能彻底除虫灭病,完全杜绝有害生物的传播和扩展。(4)处理方法应当安全可靠,不造成中毒事故,无残毒,不污染环境。(5)处理方法还应不降低植物和植物繁殖材料的存活能力和繁殖能力,不降低植物产品的品质、风味、营养价值,不污损其外观。(6)凡涉及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农药管理、商品检验以及其它行政管理部门的措施,应征得有关部门的认可并符合各项管理办法、规定和标准。处理方法(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作退回或销毁处理:①未事先办理特许审批手续而输入的“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中的植物和植物产品;②经现场或者隔离检疫发现输入的植物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感染了危险性病虫杂草,或者输入的植物、植物产品经检疫发现一类危险性病虫杂草,又无有效除害处理方法的;③输入植物、植物产品经检疫发现病虫害者,危害严重,并失去使用价值的。(2)下列情况之一者,需作除害处理。①输入的植物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植物、植物产品等,经检疫发现植物危险性病虫,但有条件进行除害处理的;②带有一般生活害虫且超过规定标准的。(3)输入植物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和植物、植物产品,虽带有有害生物,但能通过限制措施达到防疫目的的,可针对不同情况,采用转港卸货、改变用途、限制使用范围、使用时间、限制加工地点、加工方式及加工条件等不同限制措施处理。(4)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以外,对农林牧渔业有严重危害的其它病虫害,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处理。植物检疫处理措施与常规植物保护措施有许多不同,它是由植检机关规定、监督并强制执行的,要求彻底铲除目标有害生物,而植保措施仅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检疫处理往往采用最有效的单一方法,而植物保护则需要协调使用多种防治手段。检疫处理一般有下列几种方法:(1)退回处理如不准进境、不准过境、不准带离运输工具等;(2)除害处理除害是检疫处理的主要措施,它通过直接铲除有害生物而保障贸易和引种安全,常用的除害方法有:①机械处理利用筛选、风选、水选等方法选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菌瘿、线虫瘿、虫粒和杂草种子,人工切除植株、繁殖材料已发生病虫危害的部位或挑选出无病虫侵染的个体。②熏蒸处理利用熏蒸剂在密闭设施内处理植物或植物产品,以杀死害虫和螨类,部分熏蒸剂兼有杀菌作用。熏蒸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检疫除害方法。③化学处理利用除熏蒸剂以外的化学药剂杀死或抑制有害生物,并保护检疫物在贮运过程中免受有害生物的污染。化学处理是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病害防除的重要手段,也常用于交通工具和贮运场所的消毒。④物理处理常用高温、低温、微波、高频、超声波以及核辐照等处理方法,多兼具杀菌、杀虫效果,对处理种子、苗木、水果等有较好的应用前景。(3)限制处理处理措施不直接杀死有害生物,仅使其“无效化”,不能接触寄主或不能危害,也称为“避害措施”。限制的原理是使有害生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其寄主或适生地区相隔离。主要限制处理方法有:①限制卸货地点和时间。热带和亚热带植物产品在北方口岸卸货、加工,北方特有的农作物产品调往南方加工。植物产品若带有不耐严寒低温的有害生物,则可在冬季进口、加工。②改变用途。例如:植物种子改用于加工或食用。③限制使用范围和加工方式。种苗可有条件地调往有害生物的非适生区使用。(4)隔离检疫处理也称为入境后检疫,进境植物繁殖材料在特定的隔离苗圃、隔离温室中种植,在生长期间实施检疫,以发现和铲除有害生物,保留珍贵的种质资源。(5)销毁处理退回和销毁也是重要的处理措施。当不合格的检疫物没有有效的处理方法,或虽有处理方法,但在经济上不合算,时间不准许的,应退回或采用焚烧、深埋等方法销毁。如国际航机、轮船、车辆的垃圾、动植物性废弃物、铺垫物等均应用焚化炉销毁。(6)不准出境检疫后发现不符合进口国检疫要求或没有有效除害处理措施的货物,不准出口。在各类有害生物中,昆虫、螨类、杂草种子等已经有较好的大量除害处理方法,而植物病原物多缺乏简便、易行、效果较高的处理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即使是成功的处理方法,随着有害生物、植物和环境条件诸因素的变化,也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二、化学处理法化学除害处理在森林植物检疫处理措施中应用比较普遍,其方法主要有药剂熏蒸、药剂浸种、拌种、浸种苗、浸接穗以及药剂喷洒等。其中熏蒸是植物检疫中最常用、最有效,同时也是最方便的化学除害处理手段,可以除治各种林产品中的检疫性害虫和危险性害虫以及其它有害生物。(一)常用化学农药种类农药按照其杀灭对象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和除草剂等;按其主要成分无机农药、有机农药;按其来源可以分为天然农药和人工合成农药等。在化学处理中常用的杀虫、杀螨有机药剂包括有机磷、有机氮和拟除虫菊酯类药剂:(1)有机磷农药:包括磷酸酯类杀虫、杀螨剂,如敌敌畏、杀螟腈(氰硫磷)、喹硫磷等;二硫代磷酸酯杀虫剂,如马拉硫磷(马拉松)等;磷酰胺类杀虫剂,如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等。(2)有机氮杀虫剂:包括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如西维因(甲萘威)、速灭威等;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如杀螟丹(巴丹)、杀虫双等;(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如溴氰菊酯(敌杀死)、氯氰菊酯(灭百可、兴棉宝)、氟氯氰菊酯(百树菊酯)等。常有的杀菌剂主要为内吸性杀菌剂,包括有机杀菌剂(如乙磷铝和异稻瘟净等)、苯并咪唑类(如多菌灵和苯菌灵)和其它(如甲基托布津、地可松、萎锈灵等)。常用的除草剂包括杀草丹、扑草净等。(二)原药的稀释计算原药浓度×原药用量=稀释后的浓度×稀释后总量(三)化学处理方法1.熏蒸处理(1)概念:熏蒸处理,即利用熏蒸剂产生的有毒气体在密闭设施或容器内杀死有害生物。(2)适用范围:适于处理植物无性繁殖材料、水果、生长期植株、其它动植物产品、土壤等。(3)熏蒸处理的几个基本概念A理想的熏蒸剂的特点:EQ\o\ac(○,1)杀虫效果好,有效渗透和扩散能力强;EQ\o\ac(○,2)有警戒气味,易被人的感官发觉;EQ\o\ac(○,3)对任何动植物低毒;EQ\o\ac(○,4)对食物无害,对金属不腐蚀,对纤维和建筑物不损害、不爆炸、不燃烧;EQ\o\ac(○,5)容易生产,价格便宜,不变质,不凝结成块或液体;难溶于水。B熏蒸剂的分类①按物理性状可分为:固态,如磷化铝、氰化钠、氰化钾等;液态(常温下呈液态),如二硫化碳、氯化苦、二溴乙烷、四氯化碳等;气态(常温下气态),如溴甲烷、硫酰氟、环氧乙烷等,经压缩液化、贮存在耐压钢瓶中。②按应用观点可分为:低分子量高蒸气压类,如溴甲烷、硫酰氟、磷化氢、氢氰酸、环氧乙烷等;高分子量低蒸气压类,如氯化苦等。C剂量和浓度剂量和浓度是使用熏蒸剂过程中彼此相关而又完全不同的概念。剂量:指熏蒸过程中实际应用熏蒸剂的量,根据熏蒸容器体积计算的药剂重量。如50g/m3,是指在熏蒸过程中每立方米体积中用药50g。浓度:指在熏蒸过程中,不同熏蒸场所空间中熏蒸剂的分子浓度。它随熏蒸剂的挥发性能、熏蒸室的温度、熏蒸时间、熏蒸物的数量、熏蒸物对熏蒸剂的吸附程度以及漏气程度等不同而变化。它是一个瞬时值,可通过化学分析法或物理仪器来测定。D吸附、吸收和解吸任何一种固体的表面对毒气都有吸着力。吸着是指气体分子在熏蒸过程中被固体表面吸引和保留所消耗的总剂量。吸着包括吸附和吸收两种情况。吸附是指气体分子被滞留在物体表面,吸附量与物体表面积大小成正比。如活性炭的表面积大,所以吸附量就大。吸收是指气体分子进入固相或液相时,由毛吸管的吸力将其固定。如气体分子被种子、苗木、木材、中的水分所吸收。从物理化学角度看,吸附和吸收都是可逆的。吸附相反的过程就是解吸,即被货物吸附的熏蒸剂气体分子解脱货物表面分子的束缚或从毛细管中扩散出来,重新回到自由空间中。解吸过程是在熏蒸结束后的散气期间进行的。解吸的快慢与环境温度直接相关,温度越高,解吸越快。在熏蒸过程中,还有一种更强的化学吸着,它是气体分子与吸附物分子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一般不可逆。它是导致被熏蒸物品变质、种苗等繁殖材料发生药害的主要原因。E浓度和时间的乘积(CT值)CT值就是浓度和时间的乘积。它是指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和一定的熏蒸剂气体浓度及熏蒸处理时间变化范围内,使得某种有害生物达到一定死亡率所需的浓度和时间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即C×T=K,这里C是指熏蒸剂气体浓度,T是指熏蒸时间的长短,K是一个常数。从CT值的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只要能满足一定的CT值要求,那么熏蒸杀虫效果就是一定的,而且熏蒸剂气体浓度和处理时间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F熏蒸处理的方式一般分为常压熏蒸和真空熏蒸(减压熏蒸)。a常压熏蒸常压熏蒸的主要程序包括:选择合适的熏蒸场所--定熏蒸剂种类--计算容积,确定用药量--安放施药设备及虫样管测毒查漏;散毒和效果检查。帐幕熏蒸适用于大批量种子、苗木、木材害虫的除害处理。磷化铝片剂的规格是大片重3g,小片重0.6g集装箱熏蒸b真空熏蒸实际上就是减压熏蒸.即将密闭容器内的空气抽出,使容器内的空气减少到一定程度,然后再输入一定剂量的熏蒸剂来达到杀虫灭菌之目的。G影响熏蒸效果的因素a熏蒸剂本身的理化性能在同温同压下,毒气的扩散速度与它的分子量和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沸点越低,气体越易挥发,渗透力就越强。如溴甲烷、氢氰酸气和氯化苦的沸点分别为3.5℃、26℃和112℃,渗透力则为溴甲烷>氢氰酸气>氯化苦。b环境条件c昆虫虫态及营养生理状况昆虫不同虫态对熏蒸剂的抵抗力不同,一般为卵>蛹>幼虫>成虫,雄虫>雌虫d被熏蒸货物性质和类别e用药剂量和熏蒸时间K=CTH安全防毒面具的基本构造:主要由面罩或口罩、环形管和过滤罐三部分组成。检查过滤罐是否有效有2种方法:a氨气检查法:用一根乳胶管的一端连接过滤罐的进气口,一端通过贮有氨水的(A)玻璃瓶内;过滤罐的出气口也连接一根乳胶管,其通过装有酚酞指示剂的(B)玻璃瓶内。测定时,从A瓶处压气或者从B瓶处抽气,酚酞指示剂如果变为红色,说明过滤罐已失效;如果未改变颜色,则说明过滤罐有效。这是由于氨气遇水变成氢氧化铵呈碱性,遇酚酞指示剂(酸性)呈红色。b氯化苦检查法:氯化苦是一种典型的警戒性熏蒸剂,因此可用氯化苦来检查防毒面具是否有效。检查时将防毒面具带好,把少量的氯化苦洒在麻袋上,然后将过滤罐的进气口靠近麻袋,轻轻呼吸,如果人的眼睛受到刺激流出了眼泪或者人的嗅觉闻到了氯化苦的气味,则说明此过滤罐已失效。防燃防爆使用过程中通过控制熏蒸剂用量或混入灭火剂来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4)常见的熏蒸剂A溴甲烷(CH3Br)无色、无味、非易燃熏蒸剂。气体比重在0℃时为3.27(0℃以空气的比重作为1,下同),沸点3.6℃,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溴甲烷气体对金属和木材等无不良影响,液体则可溶解脂肪、橡胶、树脂、颜料、铝和亮漆等。可用来熏蒸各种林木及产品、水果、花卉等多种货物上的多种害虫,是一种性能良好,使用最为广泛的熏蒸剂。高效中等毒性熏蒸剂,对害虫各个虫期都有效,兼有杀鼠、杀菌作用。它具有麻醉作用,一旦中毒,不易恢复。在发生中毒后,4-5天才出现中毒症状。在工业产品中常加入2%氯化苦作为警戒剂。剂型:商品溴甲烷是压缩在钢瓶中的液体,纯度为98%。溴甲烷的禁用和替代问题:鉴于溴甲烷对臭氧层的耗损特别大,人为排放溴甲烷的量也比较大,因此《蒙特利尔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已将溴甲烷列为受控物质。议定书最后确定:发达国家应将溴甲烷使用量冻结在1991年的消费水平,而且除了装运前和检疫等农业必要用途之外,发达国家应在2001年1月1日起停止溴甲烷的使用;发展中国家应在2002年冻结在1995-1998年的平均消费水平上。关于溴甲烷的替代,国际“溴甲烷技术方案委员会”(MBTOC)的主要调查认为,目前尚没有单一的替代品或替代技术可以全面取代溴甲烷。B硫酰氟(SO2F2,商品名为熏灭净)理化性质:硫酰氟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压缩气体,沸点﹣55.2℃,不燃不爆,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在碱性中易分解,具有高的蒸气压力,在空气中的比重为2.88。无腐蚀作用,渗透性强。剂型:液化后装入钢瓶中,含量98-99%。毒性:中等毒性杀虫剂(熏蒸剂)。对小白鼠最敏感,致死中浓度(LD50)为1060cm3/m3,对家兔致死浓度为3250cm3/m3。作用特点:广谱、渗透力强、用药量少、解吸快、不燃不爆,对熏蒸物安全,无需加热,适合低温熏蒸,适合我国北方使用。虫体吸入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使其产生损害而致死,是一种惊厥剂,对昆虫胚后期毒性大。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①对植物有药害,不能熏蒸活植物、水果等。对大多数植物种子萌发力无不良影响。②室内小批量熏蒸紫穗槐豆象幼虫、柠条豆象幼虫、蛹,温度17-20℃,剂量25g/m3,熏蒸24h杀虫效果100%。③帐幕熏蒸防治落叶松、红松原木所携带的小蠹虫成虫,幼虫、蛹、天牛幼虫,剂量30g/m3处理48小时,杀虫效果可达100%。④用塑料布密闭熏杀白蜡树和银杏树木蠹蛾幼虫,温度20℃,剂量30-40g/m3处理48h,用40-50g/m3处理24h,效果均可达90-100%;同法防治松树干部的小蠹虫类成虫天牛类成虫,吉丁虫类幼虫,剂量30g/m3处理48h,效果100%。⑤处理白蚁,剂量30g/m3处理24h,效果达100%。注意事项:①在含有高蛋白和脂类的货物上,可有较高残留,应慎用。②人体安全浓度应低于5ppm。③贮存保管同溴甲烷一样。eq\o\ac(○,4)由于硫酰氟药剂不能穿透卵壳,故对很多害虫的卵作用效果不高。C氯化苦(Chloropiorin)(CCl3CNO3,化学名称:三氯硝基甲烷)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遇光变淡黄色,纯度98%,比重1.6576(20℃),低温下凝结成固体,熔点﹣69.2℃,沸点112.4℃,常温下能挥发为气体,其蒸气比空气重4.7倍。对眼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催泪,故有警戒作用。氯化苦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被多孔性物质吸附,化学性质稳定,不燃不爆。毒性:剧毒。在每升空气中含有0.016mg的氯化苦,能催泪;含有0.125mg,0.5-1h使人死亡;若含0.2mg,10min即可将人致死。氯化苦能与多硫化物起反应生成无毒化合物,因此可用多硫化钙来消除毒气。剂型:98-99%氯化苦原液用镀锌铁桶散装。作用特点:广谱杀虫、杀鼠、杀线虫及真菌的熏蒸剂,渗透吸附力强,但对活植物极易产生药害,不能用以熏蒸活植物及水。其毒杀作用缓慢,温度高时效果显著,一般在20℃比较合适。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①用其处理土壤可防治果树的土传病害,如立枯病、萎凋病、黄萎病、枯萎病,菌核病等及根瘤线虫等。②常用于熏蒸仓储害虫和林木种实害虫。③用来熏蒸某些不敏感的种子可用喷洒法、挂袋法、帐幕熏蒸法、探管法等。注意事项:①氯化苦对人高毒,安全剂量为0.1ppm,人体感知的剂量为1-3ppm。在1ppm下每周最多接触一次7小时,5ppm每周一次1小时,否则会引起中毒。氯化苦浸入眼睛流泪时,应迅速离开有毒场所,切勿用手擦,任其流泪,再以3%硼酸水冲洗,中毒重时,禁止人工呼吸及慢步行动,必须充分输氧,注射强心剂。②氯化苦气体比空气重得多,扩散、渗透也不如磷化氢,因此要在高处均匀施药,熏蒸室四角应适当增加药量。③熏蒸温度起点为12℃,最好在20℃以上。熏蒸后,由于氯化苦吸附力强,散气后15天才能搬运出仓,也可用硫化物或硫化钙消除氯化苦的残余毒气。④氯化苦会影响种子发芽率。氯化苦挥发速度慢,使用时应尽量扩大蒸发面。D磷化氢(Phosphine,其它名称Hydrogenphoshine)(PH3)理化性质:磷化氢是一种无色、略带蒜臭味的气体,分子量34,沸点﹣87.5℃,气体比重1.183。它能腐蚀铜、铜合金、黄铜、金和银,磷化氢能损坏电子及电器设备、房屋、复写纸和胶片。磷化氢的燃烧极限在空气中为1.7%。它不会与被处理农产品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使用磷化氢处理的农产品,不会产生不正常气味或变质。磷化铝商品剂型一般是片剂,每片重3g,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后水解可放出磷化氢(PH3)气体1g。磷化铝水解速度取决于温度和湿度。当温度高时,一般2-3天分解完;当温度在15℃以下,相对湿度在10%以下时,则需3-6天。毒性:剧毒熏蒸剂。作用特点:具有用量少、药效快,穿透力强、低残留、无药害,使用方便等优点。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在检疫除害处理上的使用见表7-6。使用方法一般将磷化铝片剂用纱布包好放到种子及其它货物的内部或易于施放的部位布点施药。注意事项:①磷化铝及磷化钙对人、畜是比较安全的,但遇水则分解成磷化氢气体,对人、畜有剧毒。进入熏蒸室时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用手投放片剂或丸剂时应戴手套,严禁操作时吸烟或吃食物,磷化氢易燃且浓度高时易发生爆炸。②熏蒸种子时,要注意气温的影响,如果气温超过28℃,熏蒸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影响种子发芽率。③熏蒸时不能把药物堆放在一起,以免自燃。④放药后立即离开,以免中毒。熏蒸结束后应通风散毒,并用磷化氢测定管检查。⑤盛装磷化铝片剂的金属筒轻易不要启封,以免受潮水解,同时应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库房内,切勿在居室内保存。E氢氰酸(Hydrocyanicacid)(HCN)理化性质:液态为无色液体,沸点26.5℃,比重0.7156(0℃)、0.6874(20℃)。气体无色,带杏仁气味,易溶于水和酒精,比重0.9,沸点26℃。在空气中燃烧浓度限度为5.6-39.8%(按体积计算)。固体为白色晶体,溶点﹣13.5℃。毒性:氢氰酸及其气体有剧毒,空气中含量达100mg/m3时即有致命危险。作用特点:氢氰酸蒸气不腐蚀金属,能被多种物质吸附,渗透力不强,吸附量少,分散快。其对植物有药害,不用于熏蒸生长期植物、新鲜水果等。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①氢氰酸多用于船舶、仓库和温室熏蒸,也用于熏蒸休眠期的苗木、种子等。可毒杀害虫和鼠类,对病原物无效。现有被溴甲烷、环氧乙烷和其它熏蒸剂取代的趋势。氢氰酸熏蒸主要毒杀表面害虫,对植物内部和土壤内的害虫效果低,卵和休眠期昆虫抗药性较强。②通常用氰化钠或氰化钾加上硫酸和水,发生氰酸气。罐装液态氢氰酸,可在压缩空气或氮气的压力下蒸散,或直接用于真空熏蒸。也有的用惰性物质吸附氢氰酸制成的片剂。如仓库熏蒸用氰化钠、浓硫酸和水以1:1.5:3配合,其中氰化钠用量为30-40g/m3,采用仓外滑轮投药法,将氰化钠投入仓内耐酸罐内稀释的硫酸中,即发生氰酸气。熏蒸柑橘树和苗木插条时,上述药剂以1:1:3配比。熏蒸苗木应数日前停止浇水,放置在遮荫棚内2-3昼夜,熏蒸前黑暗处理数小时。苗木应带土或埋入沙土中。熏蒸后将其移入遮荫棚黑暗环境中,每天用水或高锰酸钾液冲洗2-3次,连续3-4天。注意事项:由于氢氰酸剧毒,应慎用。用其进行熏蒸时应配带好防毒面具及手套。对其药剂应进行妥善保管。F二硫化碳(Carbondisulphide)(CS2)理化性质:工业品有臭鸡蛋气味,沸点﹣111℃,分子量76.13,比重2.64。空气中燃烧极限1.25-40%(按体积计),水中溶解度为0.22g/100ml(20℃),闪点约20℃,100℃左右能自燃。剂型:商品为99.9%的纯品(金属桶或金属罐)。毒性:对人高毒,高浓度蒸汽或液体长时间接触,可造成严重烧伤,起泡或引起神经炎。作用特点:挥发性及穿透力较强,是低温地区的良好熏蒸剂。在高温地区便于蒸发,更具有实用价值。对多数水果种子安全,主要用以熏蒸出口水果种子害虫的除治,但对生长着的植物和苗木毒性很强。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对苹果、梨、葡萄、柿子等水果在安全剂量内可有效除治柑橘小实蝇,苹果蠹蛾、桃小食心虫等害虫。用帐幕熏蒸除治柑橘小实蝇,在25℃下以剂量63g/m3处理7h,致死率达100%。在17-23℃下以60-70g/m3熏蒸10h,可将苹果蠹蛾100%除治。注意事项:①二硫化碳气体易燃,贮存时应放在低温、荫凉、通风的房间,避免阳光直射,避免接触任何火源、热源或可能产生火花的物体,高热天气应喷洒冷水降温。②二硫化碳气体有毒,避免皮肤直接接触,使用时应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和手套。G二氧化碳(CO2)理化性质:无色气体,沸点﹣78.5℃,溶点﹣56.6℃(5.2个大气压),分子量44.6,比重1.5,水中溶解度1:1(体积比)。剂型:高压液化贮存耐高压钢瓶内。作用特点:在高浓度CO2下可将昆虫致死,但在低浓度下可促进昆虫兴奋。目前主要利用这一特性作为其它熏蒸剂的增效剂使用。注意事项:CO2用量不能太多,如果浓度太高,反而引起昆虫昏迷假死,减少对熏蒸剂的吸收,从而降低药效。用量以10-20%为好。2药剂处理使用杀虫(螨)剂、杀菌剂、抗菌素、除草剂以及它类型的化学药剂处理检疫性、危险性病虫及其它有害生物,具有见效快、效果稳定、方法简单等特点。由于防治对象的不同,用药的种类、浓度及处理的时间也不相同,处理后要用水洗。A浸渍法(1)处理的产品与检疫性有害生物应用浸渍法处理的植物产品主要包括种苗、接穗、插条等繁殖材料,以及原木、包装材料等植物产品。所处理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及有害生物种类包括上述植物产品中所携带的蚜虫、粉虱、红蜘蛛等各种害虫、害螨、真菌、线虫和各种病原微生物,以及蜗牛、蛞蝓等其它有害生物。(2)浸渍处理的原则既要完全彻底地杀灭检疫性病虫害,又不影响检疫货物或产品的品质。(3)处理方法①根据检疫货物或产品的特点及所携带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危险性病虫的生理、生态等生物学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剂使用。如所携带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是螨类,浸渍药剂中必须加入杀螨剂。由于螨类世代重叠现象比较普遍,所加入的杀螨剂必须兼有毒杀成螨、若螨、螨卵的能力。②根据病虫害发育的不同生理阶段,选择合适的剂量,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浸渍药液。如鳞翅目幼虫在3龄以前对药剂较敏感,使用剂量或浓度可低一些;4龄以后,表皮的加厚使对药剂耐受力增强,使用剂量和浓度要相应高一些。③根据检疫货物或产品对药剂的敏感度及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死亡情况,选择合适的浸渍时间。根据所选药剂的剂量或浓度,选择时间进行浸渍处理。处理结束后,必须检查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死亡情况及货物或产品的受害情况。若检疫性有害生物还有存活个体,在不影响货物品质的前提下可反复实施浸渍或改用其它检疫除害处理方法,以保证检疫性有害生物能被彻底杀灭。附:几种常用浸渍处理实例①松属类苗木的绵粉虱、松梢小卷蛾:将0.45kg的地亚农(Diazinon)加入378L水中,将苗木浸入药液立即取出,直立放置于避光、避风处48小时。②柑橘属苗木的绵粉虱:将907.2g马拉硫磷(Malathion)加入3.785L的中性轻油乳剂,加水稀释至378.5L,浸渍植株。③葡萄插条上的根瘤蚜:在5.578L的中性油中加入40%尼古丁硫酸盐237ml,磺化乙醇液扩散剂4.732ml和水378.5L。浸渍葡萄插条10分钟。每次新配液体,使用不超过4次。浸渍前需搅动液体。④不能用溴甲烷等熏蒸剂熏蒸的植物上所携带的害虫害螨:将25%马拉松可湿性粉剂15ml和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5ml加入3.875L(1加仑)水中,同时加入20%速螨酮可湿性粉剂7.5ml,浸渍植株30秒钟,可有效防除植株上携带的表面害虫害螨。B喷洒法C拌种法D苗木和植株的其它化学处理(1)盆景和苗木的各种植物寄生线虫。盆景苗木浸于10%二硫氰基甲烷乳油500倍液中,或溴甲烷帐幕熏蒸(280、320g/m3,24h)以及根围使用杀线虫剂(克线磷10%颗粒剂,1-2g/kg),各项技术杀线虫都有显著效果。对发生在红花木莲苗上的南方根结线虫和牡丹上苗上的腐烂茎线虫,用几种农药混配(氧化乐果和敌杀死)的处理液加热后处理植物的根部,可以有效杀死线虫,保证货物安全出口。(2)苗圃和花卉上的蔗扁蛾。种植前喷洒80%敌敌畏500倍液并用塑料布密闭5h,杀死潜伏在表皮的幼虫或蛹;对已上盆种植的用40%氧化乐果乳油混合90%敌百虫800倍液喷施,或将巴西木等木桩搬至室外阴凉处,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洒,每周1次,连续3次;在大规模生产温室内,可挂敌敌畏布条熏蒸,30m3放1块,持续3个月,并对土壤进行灭蛹处理。(3)香龙血树苗木茎枯病。杀菌剂新星1000倍稀释浸泡20min,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常用化学药剂杀螟松、马拉硫磷、敌敌畏等三、物理处理法(一)热处理通过热处理消除病毒的基本原理是,在高于正常的温度下,植物组织中的很多病毒可被部分地或完全地钝化,但很少伤害甚至不伤害寄主组织。在热处理期间,寄主植物对于病毒的活体中的钝化似乎也起某种作用。热处理的目的是消灭害虫而不伤害寄主材料。处理的基本要素有温度、热传导率和持续时间。由于杀死害虫所需的与寄主可忍耐的温度之间的幅度狭小,因而处理一定要准确无误。1.干热处理干热处理一般在烤炉或烤箱里进行,将被处理的物品置于100℃以下1h。这种方法的关键是使受处理的材料内部达到特定的温度,并保持到需要的处理时间。当被处理物内部温度达到处理温度时,开始计算处理时间。(1)热水处理热水处理可杀死多种生物,主要有线虫、病害、某些昆虫和螨类,多用于对鳞茎上的线虫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带病种子的处理。有些处理方法提倡在热水中加入杀菌剂或湿润剂(如福尔马林)。温汤浸种(即热水处理)可以杀死种子表面和潜伏在种子皮内的病原物苗木用温汤处理也可杀死其中的病毒和线虫,如桃苗用50℃温水10min防治缩叶病,患根瘤线虫病的桑苗在48-52℃下20-30min可以杀死根瘤中的线虫。泡桐丛枝病也可用温汤浸泡方法消灭根内的植物菌原体。种子热水处理,即以温汤浸种的方法是铲除种子内部病菌的主要途径。但是有些种子不适于用热水处理。有些种子例如大豆和其它豆类种子遇水后会吸水膨胀或发生黏化、溶解,直接影响种子发芽率。用植物油、矿物油和四氯化碳代替水,作为导热介质处理豆类种子,已取得成功。(2)蒸汽热处理蒸汽热处理是利用热饱和水蒸气使检疫物的温度提高到规定的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使温度维持在稳定的状态,通过水蒸气冷凝作用释放出来的潜热,均匀而迅速地使被处理的检疫物升温,使可能存在于检疫物内部的有害生物死亡(主要应用于水果检疫处理)。蒸汽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须因寄主植物和害虫种类的组合不同而异。一般经6-8h,处理物品温度上升到42.2-44.4℃,并保持6-8h。处理结束后,立即冷却,并空气干燥。热蒸汽也用于种子、苗木消毒。杀菌有效温度与种子发芽受害温度的差距较温汤浸种和干热灭菌大,对种子发芽的不良影响较小。柑桔种子用54-56℃湿热空气处理10以上,能杀死种子内部带有的黄龙病病原物、溃疡病和疮痂病病原菌等。柑桔苗木和接穗用49℃湿热空气处理50min对黄龙病的防治效果也较好。水果蒸汽处理设施包括:(1)热饱和蒸汽发生装置能按规定要求自动控制输出的蒸汽温度,蒸汽的输出量应能使室内的水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规定的温度。(2)蒸汽分配管和气体循环风扇蒸汽分配管把蒸汽均匀地分配到室内任何一个货位,循环风扇使室内蒸汽处于均一状态,使蒸汽量均匀地被每个水果吸收。(3)温度检测系统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均匀分布在室内空间各个点,传感器的探头插入水果的内部,通过温度显示仪可以了解水果果肉的温度动态。应用热处理技术应注意:(1)严格掌握温度和时间这两个要素,温度及时间未达到规定,消毒效果不佳,还要重做;如果温度或时间过长都会降低被处理材料的生活力。(2)处理后一般应立即进行散热,否则等于延长了时间。(3)处理过的材料应妥为保存,防止再度感染,容器上并应注明处理日期。3.低温处理低温处理的主要对象:主要用于处理水果蔬菜。速冻速冻是在﹣17℃或更低的温度下急速冰冻被处理的农产品,是控制害虫的一种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对防治许多害虫有效,常常用于处理那些由于害虫的原因而不能进口的产品,特别是用于处理某些水果和蔬菜。这种处理方法包括在﹣17℃或更低的温度下预冻,接着按规定在﹣17℃或更低的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在不能高于﹣6℃温度下保藏。速冻处理需具备满足上述温度处理的冷冻仓和贮藏仓,在冷冻仓内必须设置自动温度记录仪,记录速冻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动态。冷处理(1)冷藏库处理陆地冷藏库和船舱冷藏库必须符合如下条件:制冷设备能力应符合处理温度的要求并保证温度的稳定性;冷藏库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温度记录传感器,每300m3的堆垛应配备三个传感器,一个用于检测空气温度,二个用于检测堆垛内水果或蔬菜的温度;使用的温度自动记录仪应精密准确,需获得检疫官员认可;冷藏库内应有空气循环系统,使库内各部温度一致。(2)集装箱冷处理在水果等产品的集装箱运送中,如果集装箱具备自动控制箱内温度的装置,就可以在运送过程中对某些检疫物进行冷处理。这种方法已被美国农业部检疫部门认同,并作为来自受地中海实蝇Ceratitiscapitata、墨西哥实蝇Anastrephaludens侵害的48个国家14个水果品种的检疫处理方法。除番木瓜和芒果不能忍受﹣1.1-2.8℃的低温冷藏外,其它作为实蝇寄主的水果都能够用低温冷藏处理。为了检测处理的有效性,在进行低温处理时,于水果间放置温度自动记录仪,记录运输期间集装箱内水果的温度动态,40英尺集装箱放置三个温度记录仪,20英尺集装箱放置两个温度记录仪。集装箱运抵口岸时,有检疫官员开启温度记录仪的铅封,检查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三)热冷综合处理Neven(1984)发现热处理和低温冷藏综合应用比任何单一处理更能增加苹果蠹蛾5龄虫的死亡率,对昆虫的致死率有累加作用。热冷综合处理对水果或花卉等鲜活植物材料的品质无大影响。目前,国内外热冷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水果、种子及粮食类的除害处理,而且主要用于对害虫卵和幼虫的处理上,处理批量小。(四)水浸灭虫处理原木,特别是进口原木,由于体积大、笨重、装卸和调运都较困难。当发现进口或国内调运的原木携带的害虫种类、数量较多时,可采用水浸灭虫处理的办法。原木水浸灭虫处理,就是将经检查发现蛀干性害虫多,需要进行灭虫处理的原木运至水上贮木场(多设在海港附近的浅海区,内河、湖泊的适宜位置),在贮木场四周以钢筋混凝土桩架设围墙,场内每隔一定距离设一排水泥桩以固定木排。一般要求水深3米左右,水浸1-2个月,最长可达6个月,根据害虫死亡情况,决定水浸时间,以达到彻底消灭害虫的目的。对于浮出水面的部分要进行喷药处理,药剂可用杀螟松、马拉硫磷等乳剂1:300-500倍液。此办法多用于数量相对不大的原木、木材的灭虫处理。(五)电磁波处理1.核辐射处理辐射处理杀虫主要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辐射出来的射线杀虫。当前主要研究利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60Co辐射出来的γ射线。核辐射杀虫作用机理:(1)导致不育通过辐射引起害虫雄性不育,使不能繁殖后代而达到逐渐绝种的目的。(2)射线诱变射线照射引起昆虫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后代出现劣性性状,因此不能适应环境和性比偏离而消亡。如由诱变的苹果蠹蛾筛选出偏食人工饲料的突变体,与野生型交配,后代食性改变,不取食苹果。(3)直接杀虫昆虫死亡的速度与照射剂量密切相关,剂量高时迅速死亡,反之缓慢。从杀虫效果、卫生安全标准和降低辐射费用等方面综合考虑,用60Co-γ射线对检疫物的处理时,认为0.3KGy(Gy,gray,戈瑞—核辐射剂量国际单位,指每1千克受照物质吸收1焦耳核辐射能时,其核辐射剂量称为1戈瑞)是较理想的辐照剂量。昆虫种类与虫态不同,对辐照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事实表明:鞘翅目、直翅目昆虫比双翅目、膜翅目更为敏感;而鳞翅目昆虫则不很敏感;正在分裂、分化的细胞则比成熟细胞敏感;卵、幼虫比成虫敏感;雌虫比雄虫敏感。2.高频灭虫高频灭虫方法在植物检疫中已广泛应用于处理种子、干果、中草药、贵重食品,竹木制品等多种林副产品。国产的GP3.5-J18型高频介质加热设备,已用于旅检和邮检。植物检疫物和昆虫等都是吸收射频能的介质。因此,利用频率很高的电磁场,使害虫受电磁波的作用,吸收能量而迅速升温,达到昆虫致死温度,即可杀死昆虫。其原理是高频介质材料自身加热,而不是热传导或辐射。3.微波处理微波和高频都是电磁波。因微波的频率比高频更高,所以微波波段的频率又叫超高频。通常把波长1m至1mm(即频率为300MHz-300KMHz)的电磁波统称为微波。微波具有波长短、振荡频率高、穿透力强等优点,在植物检疫处理等方面有着十分广泛和重要的用途。微波处理的原理是:微波因波长很短,穿透力很强,进入处理物体体内使物质分子产生激烈摩擦而迅速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水分的大量蒸发,从而加速有害生物的死亡。在森林检疫工作中,它是一种新的除害处理方法,具有杀虫灭菌速度快,效果好,无残毒,操作简便等优点,是口岸旅检、邮寄小批量种实除害处理比较理想的方法。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实验所王跃进等通过对自然感染和人工放入的天牛幼虫木材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能穿透厚度为10cm的杨木板)处理实验证明:(1)10×10×10cm3新木和干木段中的黄斑星天牛完全死亡时间为5min和3min。(2)10×10×25cm3的新木和干木段中天牛幼虫完全死亡时间为2min和30s。根据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防治所试验结果,利用ER-692型(输出功率650KW,工作频率2450MHz)、WMO-5型微波炉处理检疫林木种实虫害,每次处理种子1-1.5Kg,加热至60℃,持续处理1-3min,即可100%的将落叶松种子广肩小蜂、柠条豆象、紫穗槐豆象的幼虫、刺槐种子小蜂、柳杉大痣小蜂、皂荚豆象的幼虫和蛹杀死。如果处理温度在70-80℃,持续处理1-5min,被处理的林木种子,在苗圃播种后,出苗不整齐,较对照晚2-3d,但4个月后,苗高、地茎生长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六)板材处理1.解板处理2.剥皮处理(七)气调检疫处理原理气调通常简称为CA。通过调节处理容器中的气体成分含量、温度及相对湿度,给有害生物以一种不适宜其生存的气体环境而达到检疫处理的目的。在气调检疫处理中,主要的气体有O2、N2、CO2等,N2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O2的含量。(1)O2含量低含量的O2与高含量的CO2一样对目标害虫有致死作用。然而,用低含量的O2来除灭水果中实蝇几乎行不通(必须低于2%才可达致死水平)。另一方面,在O2含量低于10%条件下贮藏柑桔类水果,会使其变味,从而影响品质,这是在低氧环境下果实厌氧呼吸的结果。(2)CO2含量一定比例的CO2对目标害虫有致死作用,但当CO2含量超过一定比例时,对所处理的农产品有负面影响。不同目标害虫及处理不同农产品所需的CO2含量不同影响气调处理效果的因素温度;相对湿度;目标害虫;发展前景四、主要检疫物的检疫处理(一)植物繁殖材料的检疫处理1.植物繁殖材料处理的有关规定在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管理办法中,植物繁殖材料是植物种子、种苗及其它繁殖材料的统称,指栽培或野生的可供繁殖的植物全株或者部分。输入植物繁殖材料的,必须事先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入境口岸或该审批物隔离检疫所在地的直属检验检疫局机构对存放、使用或隔离检疫场所的防疫措施和条件进行核查,并根据有关检疫要求进行检疫。2.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经检疫后,根据检疫结果分别作如下处理(1)属于低风险的,经检疫未发现危险性有害生物,非检疫性限定有害生物未超过有关规定的,给予放行;检疫发现危险性有害生物,或非检疫性限定有害生物超过有关规定的,经有效的检疫处理后,给予放行;未经有效处理的,不准入境。(2)属于高、中风险的,经检疫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非检疫性限定有害生物未超过有关规定的,运往指定的隔离检疫圃隔离检疫;经检疫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或非检疫性限定有害生物超过有关规定,经有效的检疫处理后,运往指定的隔离检疫圃隔离检疫;未经有效处理的,不准入境。(二)原木的检疫处理1.原木检疫处理的相关规定近年来,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进口原木上截获了大量的林木有害生物。根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结论,其中多数是检疫性有害生物。为防止林木有害生物随进口原木传入我国,保护我国森林、生态环境及旅游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有如下规定:(1)进口原木须附有输出国家或地区官方检疫部门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证明其不带有中国规定及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或双边植物检疫协定中规定的有害生物和土壤。(2)进口原木上带有树皮的,应当在输出国家或地区进行有效的除害处理,并在植物检疫证书中注明除害处理方法、使用药剂、剂量、处理时间和温度等信息;进口原木上不带树皮的,不要求在境外进行除害处理,但输出国官方检疫部门须出具植物检疫证书。单根原木带树皮表面积不超过5%,且整批原木带树皮表面积不超过2%的,该批原木可视为不带树皮原木。(3)进口原木未附有植物检疫证书的,以及带有树皮但未进行除害处理的,不准入境。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原木进行检疫,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督进口商进行除害处理,处理费用由进口商承担。无法作除害处理的,作退运处理。(4)对于带树皮的进口原木,在输出国植物检疫机构不健全或除害处理达不到我国要求的情况下,经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同意,可在原木进口量比较大的口岸地区一定区域内建立“木材加工区”或“木材检验检疫区”。进口时,海关仍凭《入境货物通关单》办理原木的进境手续。原木进境后在该区内进行初加工、深加工或除害处理,经加工或除害处理合格的,可运往内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场区实施检验检疫监管和疫情监测,发现疫情立即采取防疫措施。(5)对于来自周边国家同一生态区的原木,国家质检总局在输出国检疫部门提供原木发生有害生物名单的基础上,可根据情况组织开展境外疫情调查和预检工作。结合公告规定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境外预检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原木,准许入境。经境外预检的原木以入境口岸检验检疫结果为准。②对于寒带地区冬季(10月至翌年4月)采伐并在本季节内入境的原木,经入境口岸检验检疫合格的予以放行;进境后经检疫仍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应在指定的“木材加工区”或“木材检验检疫区”进行初加工、深加工或进行除害处理。2.进出境原木检疫除害处理方法(技术要求)进出境带树皮的原木,经检疫发现具有检疫性有害生物需作检疫处理,应采用下列推荐的除害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所采用的以下任何一种除害处理方法都要确保能杀灭原木携带的有害生物。(1)熏蒸处理熏蒸处理可在船舱、集装箱、库房或帐幕内进行。①溴甲烷常压熏蒸环境温度在5-15℃时,溴甲烷的剂量起始浓度达到120g/m3,密闭时间至少16h。环境温度在15℃以上时,溴甲烷的剂量起始浓度达到80g/m3,密闭时间至少16h。②硫酰氟常压熏蒸环境温度在5-10℃时,硫酰氟的剂量起始浓度达到104g/m3,密闭时间至少24h。环境温度在10℃以上时,硫酰氟的剂量起始浓度达到80g/m3,密闭时间至少20h。(2)热处理热处理可采用蒸汽、热水、干燥、微波等方式。处理时原木的中心温度至少要达到71.1℃并保持75min以上。(3)浸泡处理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原木完全浸泡于水中90d以上杀灭所携带的有害生物。(4)其它经输出国官方植物检疫部门批准使用的有效的除害处理方法。3.进境原木检疫处理的具体步骤(1)原木表层检疫发现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必须做除害处理。在作熏蒸处理时,应注意对人员及其它货物的影响,避免造成损失和麻烦。(2)表层检疫未发现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为避免压船压港,减少港方及收货人的损失,一般进行边卸边检。在卸货过程中发现危险性有害生物,立刻通知港方及货主停止卸货,卸下的部分采取帐幕熏蒸,舱内部分在船舱密闭熏蒸。在卸货过程中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但带有一般的林木害虫且带虫株率较高,虫口密度较大,则采用喷药除害处理的方法,常用具有熏蒸、触杀及胃毒作用的农药复配稀释后喷洒,对木材表面害虫及有飞翔能力的害虫有一定的杀伤作用。(3)表层检疫和边卸边检过程中未发现危险性有害生物,仅发现少量一般害虫,且带虫株率低,一般直接放行。(4)携带土壤的原木,必须进行去土或做有效的消毒处理,无法处理作退货处理。(三)木质包装物检疫处理为防止林木有害生物随货物木质包装传播,WTO成员制定统一的木质包装检疫规定,2002年3月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发布了第15号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材料管理准则》,于2003年7月生效。该标准要求用于国际贸易的木质包装要在出口前实施有效的熏蒸处理或热处理,并在处理合格的木质包装上加施全球统一的标识,不再要求出具植物检疫证书。1.进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木质包装是指用于承载、包装、铺垫、支撑、加固货物的木质材料。进境货物木质包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不得带有有害生物活体、有害生物为害状及树皮、树枝、土壤等。(2)来自松材线虫疫区国家或地区的进境货物针叶树木质包装必须采用热处理方法或国家质检总局认可的其它有效方法进行处理。2.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为规范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监督管理,确保木质包装符合输入国家或地区检疫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参照第15号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材料管理准则》(简称第15号国际标准)的规定,制定了出境木质包装材料处理办法。(1)热处理①必须保证木材中心温度至少达到56℃,持续30min以上。②窑内烘干(KD)、化学加压浸透(CPI)或其它方法只要达到热处理要求,可以视为热处理。如化学加压浸透可通过蒸汽、热水或干热等方法达到热处理的技术要求。(2)溴甲烷(MB)熏蒸处理①常压下,按下列标准处理如表7-9所示。②最低温度不应低于10℃,熏蒸时间最低不应少于16h。(3)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或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认可的其它除害方法。表7-9常压下溴甲烷(MB)处理标准温度剂量(g/m3)监测最低浓度要求(g/m3)0.5h2h4h16h≥21℃≥16℃≥11℃485664364248242832172022141719(四)运输工具的检疫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有关规定,对进出境运输工具实施检疫。来自植物疫区的船舶、飞机、火车、汽车及集装箱,不论是否装载植物、植物产品和其它检疫物,在进境时都应实施植物检疫。运输工具本身不会滋生病虫害,但它装载货物,难免会有带有病虫害的植物、植物产品或其它检疫物,而且反复装载,必定会导致交叉感染,而且由于货物运载地的面广,更容易造成病虫害的大肆传播。因此运输工具进境时要进行严格的检疫。1.运输工具的检疫范围(1)船舶的库房、厨房、餐厅、垃圾桶、甲板、灯光区、货舱,并对船员及旅客住舱实施抽检。(2)进境飞机的配餐间、旅客遗弃的植物、植物产品及植物性垃圾。(3)进境火车的餐车、货舱及存放植物产品的场所,并抽检货运列车和木制车厢。(4)进境车厢的驾驶室、木箱及其外表。(5)装载植物、植物产品及其它检疫物的集装箱;装载物带有植物性包装物或铺垫物的进境集装箱;来自植物疫区的集装箱(含空箱和实箱)。2.检疫处理(1)进出境船舶A.如果库房发现害虫,并且数量超标,库房内感染物品难以清除的,应实施熏蒸处理。B.对有些库房位置复杂不便于实施熏蒸的,可对重点感染病虫的货物进行焚烧或冷冻(﹣18℃,24h以上)处理或塑料袋熏蒸,并对环境进行防疫除虫处理。C.如果货舱发现危险性害虫,或一般性害虫(成虫或幼虫)数量超标或船方要求,或贸易合同有检疫条款规定的,应实施熏蒸处理。D.气雾除虫处理主要用于处理普通生活害虫,用菊酯类杀虫剂喷洒,喷药后要关闭舱盖2-4h,或辅以烟雾剂、生物或化学缓释剂除虫。(2)进境废旧船舶A.船员携带植物及植物产品,严格按照普通旅客检疫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