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训练案(有答案)_第1页
第12课训练案(有答案)_第2页
第12课训练案(有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表明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C.A.表明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C.意在了解国外经济建设经验【答案】C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故选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训练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40分)1据统计,1978年中国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职务的领导人先后出访 51个国家,1979年也有十几位领导人先后出访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等 30多个国家。当时国家领导人的频繁出访B .反映了对外战略的根本转变D .促成了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1978、1979年中国领导人的频繁出访,意在了解国外经济建设情况,C项;1978、1979年,对外开放还处在起步阶段,不能反映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故排除A项;该现象可以反映对外战略的变化,但国家领导人的频繁出访不能说明对外战略发生了根本转变, 故排除B项;这一现象是外交关系突破的表现, 而非原因,故排除D项。1978年11月底,《人民日报》报道,广西允许农民养猪,“凡向国家交售一头肥猪,可以自宰一头,允许上集市出售。”北京通县也出现了“把仔猪下放给社员寄养”的新现象。报道还说,那些否定上述新政策、新现象的声音,是“文革”流毒。这表明当时群众自发的改革举措获政府支持 B .改革开放政策成为普遍共识C.改革开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D.经济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答案】D依据材料中“凡向国家交售一头肥猪,可以自宰一头,允许上集市出售”、“把仔猪下放给社员寄养”、“那些否定上述新政策、新现象的声音,是‘文革’流毒。”等信息可知, 《人民日报》对经济体制改革持肯定态度,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因此 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府对群众改革措施的态度; B选项中“普遍共识”一词表述过于绝对,依据材料可知,当时仍存在否定上述新政策、新现象的声音; C选项错误,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是在 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此时期改革开放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故正确答案为 D选项。民谣有一定的时代特征。“经过淹,经过旱,经过蚂蚱滚成蛋,经过土匪来捣乱,经过鬼子撂炸弹,经过食堂喝稀饭,经过’文革’大批判,如今才把盛世见,一天到晚吃白面!”这个民谣反映了中国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B .土地私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C.国家的工作重心从城市到农村 D .农民对国家新政策的肯定态度【答案】D由材料“经过‘文革’大批判,如今才把盛世见,一天到晚吃白面!”可知农民对国家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持肯定态度的,故选Db到今天为止,我们也只是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排除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拥有使用权,排除 B;改革只是首先在农村展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工作重心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 Co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 ,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从户籍上限制农民进城的旧规定。这反映出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B .社会管理适应改革进程的需要C.城乡差距和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 D .农村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答案】B 材料反映的是对户口制度进行了调整, 体现了社会管理制度应该随着改革的进程而改革,也反映出了社会管理应该适应改革进程的需要, 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户口制度的调整,而不是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A错误;户口制度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城乡差距和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户口制度的调整,并不能说明农村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D错误。5.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 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但此时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由县委讨论,最后又由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中有可能正确的是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完全虚构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人们的思想已经解放虽然“文革”结束,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答案】D1978年初,文革已经结束,材料中“坚决制止”体现出了地方政府不允许走“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态度,说明当时左倾思想依然存在,故D项正确。小说虽然是艺术加工品,但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A项错误;虽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但是不排除农民有这样的独创性,农村改革本身就是从农民自发开始的,故 B项错误;^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在 1978年底,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6.1978年底,当地物资局通知宁江机床厂下一年产量应从 525台降至200台。同时该企业却了解到许多地方买不到机床。几个月后该厂在《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内第一份机床自行销售广告,四个月内就承接订货1400台。这表明,当时国家A.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C.调整了国民经济比例 D. 确立了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答案】B 从材料中的“当地物资局通知宁江机床厂下一年产量应从 525台降至200台”和“几个月后该厂在《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内第一份机床自行销售广告,四个月内就承接订货 1400台”等信息可以看出,该厂获得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松动,说明当时国家已经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强调发展重工业, 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经济比例的变化,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排除 D项。7.为了迎接学业水平考试,某同学在复习中设计出一份图表。根据图表所呈现的内容,在?处应标注扩丸企址自主权其行厂经連】员夷制实行覘范制蚤词改星央擔股苗刮改革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改革 C.经济特区设立 D.乡镇企业发展【答案】A根据图表呈现的内容,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实行国企改革,改革是为了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主要措施是实行厂长 (经理)负责制。1生命的狂欢1987年中共十三大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形式。 故A正确。农村经济改革开始于1979年,1982年中央正式下文确定;经济特区设立于 1979年;1978年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但都与题目主旨不符,故 B、CD项错误。&自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后,国务院曾明确提出:“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由此可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发展工业企业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C材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反映了增强企业活力,让企业自主经营的政策导向,这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故 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发展工业企业,故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故 B排除;材料未涉及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故D排除。1979年,国家经济委员会选择首都钢铁公司等八个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改革内容有企业在产品生产、销售和资金使用、人事安排、职工奖惩等方面,拥有部分权力;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这些措施A.标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确立C.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D.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答案】C “扩大自主权、企业……拥有部分权力;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措施,有利于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故 C正确;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A;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确立,排除B;—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排除D。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 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A.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C.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 D. 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根据材料“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宪法对土地的规定由出租到转让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打破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A选项符合题意。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是在1984年之后,B选项排除。现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仍然是土地公有制,C选项排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确立的,D选项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改革主要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推行、农产品通过买卖的形式实现从农业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 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股份合作制改革等。 城市的改革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它包括: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改革、放权让利、利改税等。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A.以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B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C.实现城乡一体化 D .缩小工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答案】A 从材料中的“承包”“租赁”“股份制”等信息可以看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以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故答案为A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是在中共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 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实现城乡一体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采取措施缩小工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排除 D项。12.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如果为了达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而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B .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规模经营C.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D .推行土地流转违背了经济规律【答案】A 材料说明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家庭经营模式符合农民意愿,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故 A正确;材料“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说明规模经营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农业发展,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生产经营方式,不是土地所有制形式,排除 C;材料反映规模经营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没有体现土地流转违背了经济规律,排除 Do13.下面是1979-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增长)曲线图。对80年代末的趋势解读正确的是A.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增速 B.GDP整体呈现大幅下滑C.国企改革一直停滞不前 D .结构调整影响经济发展【答案】A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从曲线图反映的这一经济增速下滑明显来看,是经济环境影响着经济增速。故答案为A项。曲线图反映的是增速的下滑,不是 GDP整体下滑,排除B项;1984年国企改革即全面展开,排除C项;80年代末的趋势不是结构调整的影响,排除 D项。14.下表是根据陈锡《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绘制的我国农村从 1978年到1984年的某些变化。这一表格反映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间量A均林人妁建收人农人口1978+稲3斤134丸£5亿人《样淮为1001981+8146781斤3551.25亿人{蘇推为伽)1/人、年)A.使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彻底地摆脱了贫困 B.促进我国非农产业人数大增C.使农村增产增收与解决贫困的效果明显 D.加速了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答案】C 从表中可知,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均呈上升趋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均呈下降趋势, 表明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增产增收与解决贫困的效果明显。 故答案为C项。AB项,使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彻底地摆脱了贫困、 促进我国非农业人数大增的表述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以来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只是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并没有改变土地归国家所有的所有权,没有发生土地流转,排除。15•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中国欧美1978年中共^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79年英国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1979年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1981年美国里根总统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的向右转”1980年中国在广东、福建设立四个特区;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化产责任制的文件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法国开始私有改革浪潮20世纪70年代中国和欧美的所有制关系都发生了质变中国改革开放是在欧美私有化改革浪潮推动下发生的凯恩斯理论对世界经济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20世纪70、80年代世界进入经济调整时期【答案】D70年代中国和欧美国家所有制结构尽管有所调整,但没有发生本质改变, A错误;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在欧美国家私有化改革浪潮下推动的, 选项B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从材料可以看出都是加强市场的作用,而凯恩斯主义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在七八十年代以后就逐渐的削弱了, C错误;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七八十年代中国和欧美国家都进入了经济政策的调整阶段, D正确。16.1988年,我国放开了物价管制,除少数重要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放开后各地物价上涨很快,并最终演化成抢购风潮。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合中国 B •人民物质需求未得到满足C.体制转型中矛盾的复杂性 D. 生产关系调整出现了失误【答案】C根据“1988年,我国放开了物价管制,除少数重要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作用, “放开后各地物价上涨很快,并最终演化成抢购风潮”说明扩大市场作用出现的一些问题, 说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矛盾的复杂性,故C正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并且现在已经取得很大成效,A表述错误;B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作用,无法体现生产关系调整,排除 Do17.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 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答案】A根据“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 1000万人”,结合所学可知, 90年代初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下海经商,下海潮体现了大家顺应改革潮流的一面,故A正确;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有两个: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也不符合题干的意思,排除 B;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故 C错误;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强调的是所有制结构,和题干意思不符合,排除 Do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等人提出了“诱致性制度变迁”原理。该原理强调,个人或利益集团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而自发组织实施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 但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有强制性制度变迁作为补充。该原理较为适合解释我国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推广C.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置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起【答案】D 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集体所有、 集体经营的旧的农业耕作模式,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经营的新型农业耕作模式,由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故 D项正确。A项,三大改造由政府主导进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人民公社体制无法体现“自发组织实施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排除。 D项,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由政府支持实施,不符合自下而上的特征,排除。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如果为了达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而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B .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规模经营C.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D. 推行土地整合违背了经济规律【答案】A材料说明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 家庭经营模式符合农民意愿,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故 A正确;材料“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说明规模经营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农业发展,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生产经营方式,不是土地所有制形式,排除 C;材料反映规模经营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没有体现土地整合违背了经济规律,排除 Do1978年12月18日,党的^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序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大踏步前进、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实现历史性跨越。以下改革开放中的重大事件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 ②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 ④国有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答案】C1992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 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0年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1994年国务院选择不同类型的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故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③①④②,故选Co排除ABD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CDDBDBACCAAAACDCADAC二、非选择题(52分)(4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初期,中国领导人把前 20年(1957—1977年)经济发展的失败归咎于当时思想激进的“左”倾经济战略和政策,因此改革最初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完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 还首次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和系统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以农村改革为重点转向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 理论以及目标模式有了重大的突破•这也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供了一个中间过渡模式, 到90年代初,已经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这就为 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不仅脱离计划经济体制,而且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宏大的预先设计,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摘编自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一一中国改革开放》材料二二战中,国家干预保障了英国社会经济稳定, 人民营养平均水平甚至还有提高, 国家干预在英国人头脑中扎了根。1945年,“社会主义”政党工党执政,他们颁布《国民保险法》 《国民医疗服务法》,实行银行、交通、能源等部门的国有化。 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经济处于颓势,英镑不断贬值,政局不稳。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她一改以往的凯恩斯主义政策,采取货币主义思想,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重振英国经济。她的经济政策,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其主要内容: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撒切尔主义实施的效果是明显的。通货膨胀率在撒切尔夫人执政前达到近 27%1988年降至4%.1987年度起,英国的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英国的经济增长率 1986年达3%比同期的美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都快。 1983年6月和1987年6月的两次大选中,撒切尔夫人得以两度蝉联首相。保守党连续执政达十八年。――摘编自钟声《撒切尔夫人》等资料(1)根据材料一概括1978年后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18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主义”和之前的经济政策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历史作用。(16分)(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英两国经济改革的共同之处。 (6分)【答案】(1)特点:“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进行体制探索;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改革重点从农村深入到城市。原因:社会主义建设前20年“左”倾错误严重,经济发展受阻;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经济不断发展,成效日益显著;勇于借鉴他国经验,突破传统理念、理论以及模式;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思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 不同:采用货币主义思想代替凯恩斯主义;由原来的国家加大干预变为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原来的国有化政策变为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通货膨胀率降低;财政由赤字转为结余;保守党长期执政。(3) 根据国情及时调整基本指导方针;减少国家的干预;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撲式建国之籾工业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特点重工业此先发腿’就啟型增畏方式为主,排斥质市化、高速度、先污染后治理,强调自力更生以信息化带动,以集约型堆长为主,发挥比较优势和帛发优势,协调机械化与就业,力求产业蜒构优化”城镇化适度同涉,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和政府导向,市场推动型据《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整理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现代史史实, 围绕“社会改革与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 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论题: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阐述:新中国之初,西方国家对中国包围封锁,党和政府采用“计划性“的发展模式,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改革开放后,中国果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极大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由了质的飞跃,城市化进程加快,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训练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40分)据统计,1978年中国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职务的领导人先后出访 51个国家,1979年也有十几位领导人先后岀访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等 30多个国家。当时国家领导人的频繁岀访C.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D.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10.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 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岀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A.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表明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B •反映了对外战略的根本转变C.意在了解国外经济建设经验 D •促成了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1978年11月底,《人民日报》报道,广西允许农民养猪,“凡向国家交售一头肥猪,可以自宰一头,允许上集市出售。”北京通县也岀现了“把仔猪下放给社员寄养”的新现象。 报道还说,那些否定上述新政策、新现象的声音,是“文革”流毒。这表明当时C.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 D. 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1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改革主要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推行、农产品通过买卖的形式实现从农业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股份合作制改革等。城市的改革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它包括: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改革、放权让利、利改税等。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A.以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B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BC.城乡差距和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BC.城乡差距和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 D5•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而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BC.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DKWI«1WWKWEffimm IwIW9SOI2DOJ群众自发的改革举措获政府支持 B•改革开放政策成为普遍共识C.改革开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D. 经济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民谣有一定的时代特征。“经过淹, 经过旱,经过蚂蚱滚成蛋,经过土匪来捣乱, 经过鬼子撂炸弹,经过食堂喝稀饭,经过’文革’大批判,如今才把盛世见,一天到晚吃白面!”这个民谣反映了A.中国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B •土地私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C.国家的工作重心从城市到农村 D .农民对国家新政策的肯定态度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岀《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 ,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从户籍上限制农民进城的旧规定。这反映出•社会管理适应改革进程的需要.农村改革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C.实现城乡一体化 D •缩小工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12•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如果为了达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 损害农民利益•农业发展的岀路在于规模经营•推行土地流转违背了经济规律13.下面是1979-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增长)曲线图。对80年代末的趋势解读正确的是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增速GDP整体呈现大幅下滑国企改革一直停滞不前结构调整影响经济发展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但此时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由县委讨论,最后又由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中有可能正确的是14.下表是根据陈锡《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岀》绘制的我国农村从 1978年到1984年的某些变化。这一表格反映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完全虚构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人们的思想已经解放虽然“文革”结束,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6.1978年底,当地物资局通知宁江机床厂下一年产量应从 525台降至200台。同时该企业却了解到许多地方买不到机人均AL豐人均哋收人农19784-6095亿斤633134A2,5亿 1001瞰耳8146亿斤781斤3551.25化人f轉建为伽疤/人、年)14001400台。这表明,当时国床。几个月后该厂在《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内第一份机床自行销售广告,四个月内就承接订货家A.使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彻底地摆脱了贫困 B•促进我国非农产业人数大增C.使农村增产增收与解决贫困的效果明显 D•加速了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A.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B•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C•调整了国民经济比例D. 确立了市场经济改革目标7•为了迎接学业水平考试,某同学在复习中设计岀一份图表。根据图表所呈现的内容,在?处应标注A.国有企业改革 B .农村经济改革C.经济特区设立 D •乡镇企业发展扩大企北自主权实疔厂经理[良売制实行規范制梵可改早央企股悅刮改革8•自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后,国务院曾明确提出:“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由此可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发展工业企业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9.1979年,国家经济委员会选择首都钢铁公司等八个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改革内容有企业在产品生产、销售和资金使用、人事安排、职工奖惩等方面,拥有部分权力;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这些措施中国欧美1978年中共^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79年英国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1979年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1981年美国里根总统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 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的向右转”1980年中国在广东、福建设立四个特区;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化产责任制的文件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法国开始私有改革浪潮15•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20世纪70年代中国和欧美的所有制关系都发生了质变 B •中国改革开放是在欧美私有化改革浪潮推动下发生的A.标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确立C.凯恩斯理论对世界经济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 D.20世纪70、80年代世界进入经济调整时期16.1988年,我国放开了物价管制,除少数重要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放开后各地物价上涨很快,并最终演化成抢购风潮。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合中国 B.人民物质需求未得到满足 C.体制转型中矛盾的复杂性 D.生产关系调整岀现了失误切尔主义实施的效果是明显的。通货膨胀率在撒切尔夫人执政前达到近 27%1988年降至4%.1987年度起,英国的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英国的经济增长率 1986年达3%比同期的美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都快。 1983年6月和1987年6月的两次大选中,撒切尔夫人得以两度蝉联首相。保守党连续执政达十八年。――摘编自钟声《撒切尔夫人》等资料17•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 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岀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8.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等人提岀了“诱致性制度变迁”原理。该原理强调,个人或利益集团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而自发组织实施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但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有强制性制度变迁作为补充。该原理较为适合解释我国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推广 C•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置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起19•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如果为了达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而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 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 损害农民利益。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B •农业发展的岀路在于规模经营C.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