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_第1页
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_第2页
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_第3页
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_第4页
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4(总分:4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l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总题数:35,分数:35.00)1•早期胃癌确切的含义是肿瘤直径小于lcm,侵及黏膜下层以上肿瘤直径小于lcm,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未侵及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未侵及肌层,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固有层内,无淋巴结转移(分数:1.00)A.B.C.丿E.解析:慢性胃溃疡的肉眼形态通常是溃疡长轴与胃小弯长轴平行圆形溃疡,贲门侧边缘耸直烧瓶状溃疡D.溃疡表浅E.溃疡长轴与胃小弯长轴垂直(分数:1.00)A.丿C.D.E.解析:以下肿瘤不能原发于胃组织的是移行细胞癌B.类癌鳞癌D.腺癌E.血管瘤分数:1.00)丿B.C.D.E.解析:与胃癌的组织学发生无关的是胃腺颈部的干细胞过度增生胃黏膜大肠型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鳞状上皮化生胃黏膜腺体重度非典型增生胃小凹底部的干细胞过度增生(分数:1.00)A.B.丿D.E.解析:早期胃癌的肉眼形态中不包括表浅隆起型B.表浅凹陷型凹陷型D.隆起型E.浸润型(分数:1.00)A.B.C.D.丿解析:早期胃癌肉眼上分为隆起型、表浅隆起型、表浅平坦型、表浅凹陷型、凹陷型和混合型,其中表浅平坦型最少见,而表浅凹陷型最多见。浸润型是进展期胃癌的肉眼形态。进展期胃癌还有巨块型(息肉状结节状、蕈伞状),局限溃疡型、浸润溃疡型和浸润型。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是纤维瘤B.脂肪瘤淋巴管瘤D.胃肠道间质瘤E.血管瘤(分数:1.00)A.B.C.丿E.解析:慢性肥厚性胃炎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淋巴滤泡形成固有层结缔组织增生肌层肥厚黏膜增厚,腺体肥大增生腺体肠上皮化生(分数:1.00)A.B.C.丿E.解析:慢性肥厚性胃炎又称Menetrier病,病变常发生在胃底和胃体部。大体主要特点是黏膜皱襞粗大加深变宽,呈脑回状;黏膜皱襞上可见横裂。镜下可见黏膜全层增厚,腺体肥大增生,腺管延长,腺窝(小凹)变深。黏膜表面黏液分泌细胞数量增多;黏膜深层腺体常呈囊性扩张并深入黏膜下层。固有膜水肿及慢性炎细胞浸润。关于慢性胃溃疡的大体特点描述,错误的是常为单个,溃疡直径多在5cm以上溃疡底部平坦溃疡边缘整齐溃疡周围黏膜皱襞呈放射状溃疡可深达肌层或浆膜层(分数:1.00)丿B.C.D.E.解析:胃溃疡多发生于胃小弯近幽门处,尤其多见于胃窦部。溃疡通常为一个,直径0.5〜5cm,溃疡边缘整齐,底部平坦洁净,可深达肌层或浆膜层。溃疡于贲门侧较深,呈潜掘状,在幽门侧较浅,呈阶梯状。溃疡边缘整齐,周边黏膜皱襞向溃疡处集中。关于胃恶性淋巴瘤的描述,错误的是属于惰性淋巴瘤绝大多数为T细胞来源肉眼呈巨块型、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多见于胃窦部和胃体部原发和继发均可发生(分数:1.00)A.丿C.D.E.解析:恶性淋巴瘤可原发于胃,也可以是其他部位淋巴瘤侵犯胃所致。多发于胃窦和胃体部,其次是贲门、小弯、幽门或全胃。肉眼上可呈巨块型、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好发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属于惰性淋巴瘤。最有可能癌变的病变是急性刺激性胃炎B.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D.慢性肥厚性胃炎E.疣状胃炎(分数:1.00)A.丿C.D.E.解析:与胃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关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B.过度紧张C.O型血的人发病率高吸烟可诱发溃疡的发生高盐饮食(分数:1.00)A.B.C.D.丿解析:胃癌的转移特点不包括经淋巴道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经淋巴道扩散至肝门淋巴结晚期经门静脉转移至肝脏种植性转移至大网膜淋巴结种植性转移至卵巢(分数:1.00)A.B.C.丿E.解析:胃癌的转移途径有:①淋巴道转移:是最主要的转移途径,首先转移到局部淋巴结,最常见于幽门下胃小弯的局部淋巴结。进一步扩散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肝门或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而到达肝脏。转移到胃大弯淋巴结的肿瘤可进一步扩散到大网膜淋巴结。晚期可经胸导管转移到左锁骨上淋巴结。②血道转移:晚期经门静脉转移到肝,其次是肺、骨及脑。③种植性转移:胃癌特别是胃黏液癌细胞浸润至浆膜后可脱落到腹腔,种植于腹腔及盆腔器官的浆膜上。种植在卵巢表面时形成转移性黏液癌,称克鲁根勃(Krukenberg)瘤。虽然胃癌可种植于大网膜上,但大网膜淋巴结转移则是淋巴道转移所致。革囊胃是指胃癌伴胃囊性扩张胃癌组织弥漫浸润胃壁胃黏液腺癌范围较大的溃疡型胃癌胃溃疡广泛瘢痕形成(分数:1.00)A.丿C.D.E.解析:革囊胃是指肿瘤广泛浸润胃壁,导致胃壁弥漫增厚变硬,胃腔变小,状如皮革,因此称革囊胃慢性胃溃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幽门狭窄B.出血穿孔D.癌变E.粘连分数:1.00)A.丿C.D.E.解析:胃溃疡病的并发症按发病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①出血:溃疡底部血管破裂可引起呕血和黑便;②穿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③幽门狭窄:瘢痕收缩引起幽门狭窄,患者出现呕吐;④癌变。萎缩性胃炎区别于浅表性胃炎的最主要特点是A•炎症细胞浸润的深度B.病变部位浸润炎细胞的类型胃黏膜固有层腺体萎缩临床表现分数:1.00)A.B.C.丿E.解析:Krukenberg瘤是指胃黏液癌种植转移至膀胱上肺癌种植转移至胸膜上胃黏液癌种植转移至腹膜上胃黏液癌种植转移至肠壁上胃黏液癌种植转移至卵巢上分数:1.00)A.B.C.D.丿解析:与胃癌预后关系不大的因素是组织学类型B.肿瘤的颜色是否侵犯淋巴结D.肿瘤的浸润深度E.肿瘤间质内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的程度(分数:1.00)A.丿C.D.E.解析: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错误的描述是病变处胃黏膜变薄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黏膜内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常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化生后可导致癌变(分数:1.00)A.B.C.丿E.解析: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正确的描述是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主要病变是黏膜腺体萎缩分为A、B、C、D四型胃黏膜呈橘红色E.B型与免疫因素有关(分数:1.00)A.丿C.D.E.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发生于胃窦部,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大体可见胃黏膜明显变薄,呈灰白色或灰黄色。黏膜皱襞减少甚至消失,黏膜光滑,黏膜下血管分支清晰可见。镜下除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黏膜全层、淋巴滤泡形成外,主要是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并出现肠上皮和假幽门腺化生,肠上皮化生与胃癌有关。慢性浅表性胃炎肉眼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变薄胃黏膜皱襞变浅甚至消失胃黏膜下小血管清晰最常见于幽门胃黏膜充血水肿,呈淡红色(分数:1.00)A.B.C.D.丿解析:慢性浅表性胃炎多见于胃类部,肉眼形态为黏膜充血水肿,组织学表现为黏膜浅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及固有腺体保持完整,可见上皮坏死脱落形成糜烂。备选答案A、B、C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点。下列关于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特点中正确的是胃体部黏膜弥漫性病变不发生癌变血清抗壁细胞抗体阳性常伴有恶性贫血胃窦部黏膜病变严重(分数:1.00)A.B.C.D.丿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有A型和B型。A型多发生在胃体和胃底部,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中抗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阳性,伴有恶性贫血。B型病变多位于胃窦部,无恶性贫血。也有将由乙醇和非固醇类抗炎药等化学损伤所致的萎缩性胃炎列为C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最常见于先天性肠黏膜异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病轻度浅表性胃炎急性刺激性胃炎分数:1.00)A.丿C.D.E.解析:影响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决定性指标是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微血管密度和Ki-67标记指数黏膜层和浆膜层浸润肿瘤大小及核分裂象数目坏死及瘤栓形成(分数:1.00)A.B.C.丿E.解析:影响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决定性指标是肿瘤大小及核分裂象计数。非决定性指标包括肿瘤细胞异型性、微血管密集排列、黏膜层和浆膜层浸润、脉管和神经浸润、瘤栓形成、坏死、Ki-67标记指数以及基因突变位点和方式等。关于急性胃炎,下列错误的是病因常较明确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有效地预防急性胃炎的发生有灶性出血及浅表溃疡形成镜下可见固有膜充血水肿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分数:1.00)A.丿C.D.E.解析:急性胃炎常有明确的病因,如过量服用阿司匹林、过度饮酒、重度吸烟、服强酸或强碱;应激性反应如创伤、外科手术等;缺血和休克等。镜下表现为固有膜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灶性出血,黏膜表面可见浅表溃疡形成。胃癌癌细胞主要起源于胃腺的颈部的干细胞B.底部的基底细胞主细胞D.壁细胞黏液细胞(分数:1.00)丿B.C.D.E.解析:胃癌主要发生自胃腺颈部和胃小凹底部的干细胞。部分长期未治愈的慢性胃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病经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变而形成胃癌。慢性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制不包括胃的壁细胞分泌胃酸增多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亢进胆汁过多排入十二指肠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E.遗传因素(分数:1.00)A.B.丿D.E.解析: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制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对于胃肠黏膜的消化作用以及正常胃肠黏膜保护性机制之间的失衡。具体因素有:①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能促进胃黏膜G细胞增生和胃泌素分泌的作用,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幽门螺杆菌易于黏附到表达0型血抗原的细胞上,因此0型血人群可能更易患胃溃疡病。②黏膜抗消化能力降低:当胃黏液分泌不足或黏膜上皮受损时,胃黏膜的抗消化能力降低,胃液中的氢离子逆向弥散入胃黏膜,导致溃疡病形成。长期服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吸烟都可破坏胃黏膜防御屏障。③胃液对胃壁组织的自我消化作用。④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精神过度紧张或忧虑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可促进胃酸分泌增多,引起十二指肠溃疡,而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则促进胃溃疡形成。⑤与遗传因素有关。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与胆汁过多排入十二指肠无关。下列关于胃类癌错误的是少见B.切面呈灰黄色肿瘤细胞大小极不一致无包膜位于黏膜或黏膜下层(分数:1.00)A.B.丿D.E.解析:胃肠道间质瘤来源于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胃肠道原始间叶细胞胃肠道平滑肌细胞D.固有层结缔组织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分数:1.00)A.丿C.D.E.解析:下面哪一项不是溃疡型胃癌的肉眼形态特点呈火山口状B.直径多大于2cm溃疡通常较深D.边缘不规则隆起E.底部凹凸不平(分数:1.00)A.B.丿D.E.解析:溃疡型胃癌时溃疡多不规则或呈火山口状;直径常大干2cm;较浅,底部有时高出胃黏膜;边缘不规则,隆起;底部凹凸不平,可见出血和坏死;周围黏膜皱襞中断或增粗呈结节状。胃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不包括透明细胞癌B.管状腺癌黏液腺癌D.印戒细胞癌E.乳头状腺癌(分数:1.00)丿B.C.D.E.解析:慢性胃溃疡病的病变最好发于胃大弯近幽门部B.胃小弯近幽门部胃大弯及胃底部D.胃体部E.胃小弯近贲门部(分数:1.00)A.丿C.D.E.解析:溃疡型胃癌与胃溃疡在病理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溃疡底部可见坏死组织溃疡处有癌细胞C.溃疡可深达肌层溃疡周围可伴有萎缩性胃炎溃疡合并穿孔分数:1.00)A.丿C.D.E.解析:尽管从肉眼形态也可对良恶性溃疡进行鉴别,但两者最重要的区别是溃疡型胃癌时溃疡处有癌细胞而胃溃疡没有。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最有意义的是黏膜浅层有溃疡形成黏膜浅层有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浅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和上皮坏死脱落黏膜浅层有炎细胞浸润和腺体增生黏膜浅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黏膜固有腺体消失(分数:1.00)A.B.丿D.E.解析:胃的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不包括胃黏膜上皮的非典型增生慢性胃溃疡慢性肥厚性胃炎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的急性应激性溃疡(分数:1.00)A.B.C.D.丿解析:癌前病变是指一些易发生癌的病变,如胃黏膜上皮的非典型增生等;癌前疾病是指有可能继发胃癌的独立性胃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胃溃疡等。应激性溃疡指位于胃十二指肠的急性表浅性黏膜糜烂和溃疡。常继发于休克、烧伤、创伤、手术及败血症等,不发生癌变。嗜酸性胃肠炎的特点是肠壁内嗜酸性粒细胞弥漫浸润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又称为嗜酸性肉芽肿患者不伴有过敏症状可引起化脓性腹膜炎分数:1.00)丿B.C.D.E.解析:嗜酸性胃肠炎病变位于胃和小肠,常伴有明显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过敏症状。肉眼可见黏膜表面不规则斑块隆起。镜下主要表现为肠壁内嗜酸性粒细胞弥漫浸润,伴有其他的炎细胞和小血管增生、内皮肿胀。有些病例还有坏死性肉芽肿和血管炎。当炎症累及浆膜时,可引起嗜酸性腹膜炎和腹水。二、A2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总题数:1,分数:1.00)女性,67岁,周期性上腹部疼痛10年,进食后比空腹疼痛明显。近半年来疼痛减轻,但变为持续性隐痛,黑便2个月。胃镜活检诊断为癌,患者手术标本最可能表现为胃小弯近幽门部有一个2cm的溃疡,底部平坦胃小弯近幽门部有一个3cm的溃疡,周边部黏膜隆起,皱襞中断胃壁内息肉状肿物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贲门部有一个3cm的溃疡(分数:1.00)A.丿C.D.E.解析: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及进食后比空腹更疼痛的病史,提示患者曾患有胃溃疡;黑便说明患者有便血,胃镜活检结果提示良性溃疡恶变为癌性溃疡。三、A3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道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总题数:2,分数:2.50)患者,男性,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活检发现,肿大淋巴结内有较多黏液湖形成,黏液湖中可见腺管状或乳头状排列的癌细胞。淋巴结内可见到大量异型细胞排列成腺腔样,部分细胞胞质内有大量黏液并将细胞核挤向一侧,呈印戒样。(分数:1.00)(1).淋巴结内病变可能为管状腺癌B.未分化癌鳞状细胞癌D.黏液腺癌E.印戒细胞癌(分数:0.50)A.B.C.丿E.解析:(2).淋巴结内病变最可能来自于肺B.胃C.食管D.鼻咽E.结肠(分数:0.50)A.丿C.D.E.解析:从病变描述可以看出,淋巴结内是黏液腺癌,可能来自胃或大肠,而鼻咽、肺及食管较少出现黏液腺癌。胃癌主要经淋巴道转移,首先转移到局部淋巴结,常见于幽门下胃小弯的局部淋巴结。进一步转移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肝门或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晚期可经胸导管转移到左锁骨上淋巴结。男性,52岁,餐后上腹饱胀不适,无规律性上腹隐痛1年余。胃镜检查见胃窦部黏膜苍白,黏膜皱襞变细,可见蓝色血管纹,取少量组织做活检。(分数:1.50)(1) .胃镜所取组织在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胃黏膜浅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胃黏膜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胃黏膜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固有腺体减少、肠上皮化生及慢性炎细胞浸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