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练习题_第1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练习题_第2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练习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试题——可以编辑《数学课程标准》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根底课程,具有〔根底性〕、〔普及性〕和〔开展性〕。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开展。3、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4、《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四个学习领域。5、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7、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8、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9、"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10、《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根底知识、根本技能、根本思想、根本活动经验。11、《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根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1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根底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开展。14、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15、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根本素养。16、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开展。17、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体开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18、《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方面具体阐述。力求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开展所必须的数学的〔根本知识、根本技能、根本思想、根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9、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开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应表达〔"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20、《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数学的根本思想〞主要指: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21、〔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表达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根底;〔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22、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23、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鼓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局部学生采取〔延迟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时机,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第二学段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24、"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25、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6、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27、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28、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二、选择题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C〕A.联系生活学数学B.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开展2、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到达和谐开展的三维目标是(B)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教师成长D.情感、态度、价值观3、以下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D)A.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B.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C.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D.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C〕过程。A.交往互动B.共同开展C.交往互动与共同开展5、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A.教教材B.用教材教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A〕的动词。A.过程性目标B.知识技能目标7、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C)A.强调探究性学习B.强调合作学习C.内容密切联系生活D.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8、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B)A.学生是开展的人B.学生是自主的人C.学生是独特的人D.学生是独立的人9、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A)A.认知内驱力B.学习动机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10、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A)A.及时复习B.及时休息C.过度复习D.分数复习11、教师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C〕,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时机。A、探究式B、自主式C、启发式D、合作式12、《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B〕〔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四个方面的内容。A、空间图形B、图形与几何C、几何与直观D、图形与直观

13、推理一般包括〔C〕。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D、合情推理和逻辑推理14、"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A〕次。A、一B、二C、三D、四15、在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速度要求〔B〕A、3-4题/分B、1-2题/分C、2-3题/分D、8-10题/分16、在第二学段知识技能方面要求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C〕的意义。A、分数B、小数C、负数D、万以上的数17、在第二学段情感态度目标中要求学生初步养成〔D〕、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A、克服困难B、解决问题C、相信自己D、乐于思考18、〔B〕的含义是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识别或者举例说明对象。P72-73A、理解B、了解C、掌握D、经历19、在设计一些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时,教材可以展现〔C〕的过程。A、"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B、"经历收集数据——查阅资料——独立思考〞C、"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D、"合作交流——实践检验——推理论证〞20、〔D〕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灵活选择与呈现。

A、文本资源B、社会教育资源C、生成性资源D、信息技术21、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B,C〕的过程。A.生动活泼的B.主动的C.富于个性D.被动的2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之上。A.认知开展水平B.已有的知识经验根底2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表达根底性、普及性和开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A,B,C〕。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24、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B〕。A.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到过程和结果B.鼓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25、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开展学生的〔A,B,C,D,E〕。A.数感B.符号感C.空间观念D.统计观念E.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26、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C〕。A组织者合作者B组织者引导者C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27、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的过程。A、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活泼的C、生动活泼的被动的富于个性28、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C〕A、成绩B、目的C、过程29、《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不同程度。A、学习过程目标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30、推理一般包括〔C〕。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3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开展的需要,使得:〔AB〕A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B、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32、"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数学思考B、过程与方法C、解决问题3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表达〔ABC〕。A、根底性B、普及性C、开展性D、创新性3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ABCD〕。A、建立数感B、符号意识C、开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D、初步形成模型思想3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ABC〕关系。A、过程与结果B、直观与抽象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36、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A、教教材B、用教材教三、简答题。1、简述应用意识的含义?答案要点: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2、简述行为动词"探索〞的根本含义?答案要点: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3、简述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案要点: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领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适宜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可见,在统计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非常必要。4、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并处理好哪几个关系?答案要点: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5、简述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如何表达?答案要点: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表达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实施课堂即兴评价应遵循的原那么是什么?〔1〕、立足鼓励原那么;〔2〕、关注人性原那么;〔3〕、评价方式要多样化。7、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那几个阶段?〔1〕、第一学段〔1~3年级〕;〔2〕、第二学段〔4~6年级〕;(3)、第三学段〔7~9年级〕。8、课程内容〔即四大领域〕的内容是什么?〔1〕、数与代数;〔2〕、图形与几何;〔3〕、统计与概率;〔4〕、综合与实践。9、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是什么?〔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2〕、恰当评价学生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4〕、重视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呈现。10、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功能是什么?〔1〕、导向功能;〔2〕、反响功能;〔3〕、决策改进功能。11、三个"不要〞指的是什么?〔1〕、情节不要太多;〔2〕、环节不要太细;〔3〕、问题不要太碎。12、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开展先后经历了哪三个阶段?〔1〕、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教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2〕、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小学数学整体性课堂教学评价;〔3〕、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学评教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13、新时期下教师应如何进行自我反思?〔1〕、在教学实践中反思;〔2〕、在与他人交流评价中反思;〔3〕、在与学生交流评价中反思。14、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是什么?〔1〕、分项评价;〔2〕、鼓励评价;〔3〕、跟踪评价;〔4〕、延迟评价;〔5〕、协商评价。15、小学数学教师自我反思的一般形式有哪些?〔1〕课后备课;〔2〕教学后记;〔3〕教学诊断;〔4〕反思日记;〔5〕教学案例;〔6〕观摩分析。16、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答: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开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17、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18、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答:主要表达在: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19、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开展。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20、谈谈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体会,并举例说明。答:在学生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先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否那么,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混乱,没有到达合作的目的。例如:学生小组合作统计,学生最喜欢的运动前,先发给每组写有各个运动的表格,然后要求学生用打"√〞或涂色的方式表示学生最喜欢每项运动的人数和确定本组学生最喜欢的运动,并派代表发言,最后提出有关活动的纪律要求,提完要求后,再由学生自行操作,教师廵视指导。21、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答: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开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开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22、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什么样的根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首先,容许学生经过一定的过程,随着知识与技能的不断积累而逐步到达"标

准〞。每个学生在原来的根底上有任何进步,都是学生的一种开展,应予以成认。不能再搞"一刀切〞。对学生开展或提高过程的关注,就是对内容标准的重视。其次,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内容标准绝不是限制学生开展的锁链,而是促进学生开展的催化剂。四、论述题1、小学考试就应这样,重点不在于"考〞而在于"试〞,不应成为甄别与选拔的"考具〞,而应成为鼓励与进步的"试纸〞。"考〞,有上对下的压力,学生无选择,更多地是被动与紧张;"试〞,有下对上的努力,学生有选择,更多是主动和快乐。对这种观点,你认同吗?谈谈你的想法。答案:关于"评价〞,《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两段很重要的论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开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开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开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从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开展。〞由此可见,考试评价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开展,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此,小学数学开展性考试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数学根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思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开掘学生的潜能,建立自信培养情感,推动师生共同开展。2、说说你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根本认识。答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开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根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