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页共12页村居教案设计〔推荐18篇〕篇1:《村居》教案设计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二〕过程与方法: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这首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活力勃勃的景象教学重难点:抓住诗中重点的词句,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活力勃勃的景象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春天的知识。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古诗说明1、诗意描绘《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兴致勃勃地放风筝。2、作者简介高鼎:清代诗人,以写自然景物见长。二、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根底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字音。指导学生读准“莺”“拂”“鸢”“长”“长”是多音字,此处读“zhǎng”三、释义这首诗的意思是:阳春二月,小草长出了新芽,黄莺鸟在天上飞舞,春烟轻轻擦过河堤边的杨柳,真让人陶醉;读书的孩童放学后早早把家回,赶快凭借东风放风筝。板书设计:古诗诵读村居小草——新芽黄莺鸟——飞舞真让人陶醉春烟——擦过——杨柳读书的孩童——回家——放风筝。篇2:《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篇3:《村居》的教案设计教学过程:一、交流生活,铺垫感情。阳春三月,同学们到野外去玩耍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确定一个表达的中心〕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选择材料〕请你详细地说说有这种感受的经过。〔练习表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课题,实际上意义并不大。〕二、复习《村居》,指导选材。春天的风光是美丽迷人的,春天是活力勃勃的。历代的诗人、作家都用自己的笔赞颂春天,反映春天的特点。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村居》,诗人高鼎是怎么来反映春天,赞颂春天的特点的呢?出示古诗,讨论要求学生说出两点:〔1〕作者选取一个典型的地方描写详细的事物,反映春天的美丽。〔2〕他详细描写春天一群孩子放纸鸢的情景,反映春天活力勃勃的特点〔这理解这首古诗的重点,也是改写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复习来解决它,是对的。〕三、指导改写,意译古诗。1、确定改写的人称。假设你看到了这美丽的风光和动人的情景,该怎么来告诉别人呢?〔通过讨论,明确可以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来改写。〕2、想象经过,确定重点。写这个故事时,想一想,作者在春天去游览,静静地欣赏美丽的风光。他仅仅只是看了一处吗?不是的。但他选取了一个典型的地方和事物来表现春天的特点。那么,我们在描写春天的时候该注意什么呢?〔要求学生想像作者欣赏的经过,提示突出写好诗中的两个情景。〕3、练习改写。学生用十多分钟的时间,自己动笔改写。4、交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指导、表达、修改、评讲揉合在一起。不仅要评讲学生所选择的人称、文章重点、还要注意了根本的语言表达。〕四、欣赏例文,归纳方法。教学目的:1、教育学生要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2、展开丰富的想像,扩大古诗的内容,并写成一篇记叙文。篇4:课文《村居》教案设计课文《村居》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㈠、猜谜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带了一那么谜语,请听: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宵。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栓着腰。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㈡、提醒课题1、出示课文插图: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2、诗人高鼎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㈢、初读感知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3、指名读,齐读。㈣、图文对照,读中感悟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么写的?〔指名答复: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教案_村居教学设计2、全班齐读。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5、小伙伴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防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村居教案_村居教学设计㈤、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刚仿佛看见了什么。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㈥、扩展活动开展放风筝活动。七、作业设计1、说一说你放风筝的过程。2、写字练习。八、板书设计4、古诗两首春晓村居春眠不觉晓,草长莺飞二月天,处处闻啼鸟。拂堤杨柳醉春烟。夜来风雨声,儿童散学归来早,花落知多少。忙趁东风放纸鸢。篇5:古诗村居优秀教案设计古诗村居的内容村居清代: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诗村居译文及注释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似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风光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注释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②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③散学:放学。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古诗村居鉴赏首联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风光。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摆。“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似涌动着春的脉搏。颔联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颈联和尾联写人物活动。描绘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活力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妙的春光平添了几分活力和希望。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活力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活力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降临的喜悦和赞美。篇6:古诗村居优秀教案设计活动目的:1、采用古诗配画、赏画吟诗的形式把幼儿带入诗情画意的境界,激发孩子对古诗的兴趣。2、通过古诗新唱的方法,让幼儿加深对古诗内涵的理解。活动准备:1、画:咏柳、惠崇春江晚景。2、简笔画,毛笔,字卡。3、背景音乐。4、课件。活动过程:一、欣赏图片,理解古诗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咏柳、惠崇春江晚景。1、边出示图画边让幼儿猜猜这是画的哪一首古诗。2、集体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咏柳、惠崇春江晚景二、新授古诗《村居》1、图文并貌地理解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1)边画边念儿歌,把孩子带入诗情画意地境界。“早春的二月,田野里长满了绿幽幽的青草,小黄莺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嫩绿的柳条轻轻地拍打着堤坝,啊!春天陶醉啦!”“你们知道我画的是什么季节吗?”2)“是早春的二月有些什么呢?”学学:黄莺是怎么飞的,青草是怎么长的,杨柳是怎么拍打的,3)“春天真是太美了,还有一句好听的诗句呢,我们一起听: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加动作)“你听到了什么?情用刚刚的话来说说?”4)仔细听第二遍: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边朗读边出示字卡。5)游戏:字图配对。“谁能把字卡放在相应的图片下面?”“找找、圈圈。草、莺、柳、堤。”6)我们一起把这句好听的诗句演一演,说一说。练习2~3遍。2、图文并貌地理解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那么优美的春景中还会有谁呢?请你们仔细看”边画边放背景音乐。“小朋友又称之为儿童。”2)“这些儿童在忙些什么呢?”学学:放学,放风筝。3)“那么秀丽的春景加上儿童在放风筝真是令人陶醉,我又有两句诗句送给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好听吗?你听到了什么?请用刚刚的话来说?”4)第二遍: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示字卡。5)游戏:字图配对。“谁能把字卡放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圈圈,谁来找找纸鸢在哪里?”6)“我们一起把带有儿童的诗句演演,说说。”7)“有景有情才是最美的,我们一起把早春的风光和儿童放风筝和在一起朗读行吗?”(完好朗读诗歌)。8)“加上音乐加上感情就更优美了,我们一起来试试。”9)一半幼儿演,一半幼儿朗读。3、提醒古诗。“你们知道我们刚刚朗读的诗句和起来是一首什么吗?”“古诗的名字是村居,是浙江杭州诗人高鼎老爷爷写的。”“为什么要取一个村居这个名字呢?”三、复习稳固《村居》1、“我们一起就来欣赏这位高鼎老爷爷给大家带来的《村居》”(放课件)2、”听了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工智能与教育机器人的融合趋势分析
- 教育心理学在医疗培训中的实践
- 增强现实的潜力论其在血液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 教育建筑的节能减排与环境教育价值
- 学校建设项目监理工作分析
- 打造互动课堂游戏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家庭教育政策在社区的推广与实践
- 2025届陕西省延安市物理高一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医疗科技在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 基础护士心血管疾病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宜宾市叙州区区内外选调在编在职教师笔试真题
- 老年康复护理教学课件
- 赣州厚外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
- 2024年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系统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社区网格员(综合治理)笔试试题及答案
- 餐饮革新与市场机遇
-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课件培训
- 中国肉类加工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2025年新疆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高考数学专题-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常用方法(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