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黄恕伯2008.9.13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黄恕伯2008.9.1引言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有两种方式:(1)定量打分(教学大赛、优质课评比)(2)定性评议(听课点评)●常用的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指标重叠(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效果作为独立指标,相关度太大)△可操作性太差●介绍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把握一些基本的认识△正确认识教学中的一些基本关系●运用一些处理技巧引言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有两种方式:(1)定量打分(教学大赛、优2(一)正确认识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关系(一)正确认识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关系3一、转变教学行为和实现课程目标的关系1.课程目标需要师生通过一定的行为来实现,教师恰当的教学行为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条件。——设计教学行为的重要性2.教育理念是看不见的,教学行为是看得见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育理念的反映,因此我们常常通过对教学行为的观察来分析其教育理念。——观察教学行为的重要性一、转变教学行为和实现课程目标的关系1.课程目标需要43.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的课程目标,而不是这种行为方式的本身。——例:“课堂上的讨论”是否必要?一、转变教学行为和实现课程目标的关系△是否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前概念”?概括?应用?拓展?△是否有利于能力的发展——交流过程学生的行为?△是否有利于情绪的调动——兴趣?成就感?责任感?“讨论体现合作学习”——形式并不是目的3.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54.不同的课程目标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现,从而需要有不同的教学行为,因此,当我们根据课程目标对某种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时,就需要有全面的课程目标的视角。——例:“体温表”两种引入方式哪种好?一、转变教学行为和实现课程目标的关系3.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的课程目标,而不是这种行为方式的本身。——例:“课堂上的讨论”是否必要?4.不同的课程目标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现,从而需要有6脱离课程目标来评价教学行为是没有意义的。行为是教学活动的形式,我们需要的是和课程目标相统一的教学形式,而不是不考虑目标的形式主义。只要能实现课程目标,我们的教学行为都应该是合理的;如果我们仅仅追求某种行为的方式而忽视课程目标,就非常可能犯形式主义错误。因此,在构思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时,必须对课程目标心中有数,特别是“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一、转变教学行为和实现课程目标的关系脱离课程目标来评价教学行为是没有意义的。行为是教学活动的形式71.“过程”和“结果”的含义是什么?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学生自主经历的某种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调查、思考、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物理课程中所说的“过程”,是指:所谓“结果”,通常是指:学生在知识上的收获。1.“过程”和“结果”的含义是什么?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82.“过程”和“结果”有什么关系?旅游时,当我们沿着不同的路径到达某游览目的地,路线不同,收获也不同,经历这些路程,往往就是目的,而不只是为了到达某一个最终地点。(过程的本身就是目标,而不仅是手段。)“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就好像路程和位置。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2.“过程”和“结果”有什么关系?旅游时,当我们沿着不同的路93.“过程”的目的是什么?经历某一学习“过程”的目的,不仅仅是落实在知识结论上。学习“过程”,对学生获得体验、增强意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后者恰恰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素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素质(能力等)和知识的关系。●例:对光的直线传播观摩课教学过程的优化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3.“过程”的目的是什么?经历某一学习“过程”的目的,不仅仅10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仅把“过程”的目的落实在知识结论上,忽视了“过程”对学生获得体验、增强意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后者恰恰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素质。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11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所形成的思维定势课堂教学中,习题教学是一种师生普遍重视、实施频率很高的教学活动。解答题目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终结果,解答的水平通常是以结果是否正确来评价的。因此,追求一个正确的结果,不仅成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目标,也成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12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所形成的思维定势(3)教学“以知识为线索”演变成了“以知识为主”然而,正由于教学是以知识为线索串起来的,这就很容易把教学设计的目光集中在知识上,一心一意思考如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结论,而忽视了“过程”目标。一个新知识的构建,需要原有的知识作为基础。知识的展开,形成了一个结构,其间的联系就是线索。因此,新课的教学都是以知识为线索展开的。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13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所形成的思维定势(3)教学“以知识为线索”演变成了“以知识为主”(4)教科书信息呈现方式为实现过程目标带来了困难教科书是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而教学中的很多过程是需要交互活动才能进行下去的,由于教科书难以获得读者的信息,也就很难设计出有呼有应的活动过程。如果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再创造,那就只能束缚在“重结果”的圈子里。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14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所形成的思维定势(3)教学“以知识为线索”演变成了“以知识为主”(4)教科书信息呈现方式为实现过程目标带来了困难(5)过程的形式易被关注,过程的本质常被忽视●例如:一个考查“提出问题”能力的试题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秋天,人们在河里游泳并不觉得冷,当人从水中走出露在空气中时,立刻觉得皮肤凉飕飕的。对这种现象,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15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所形成的思维定势(3)教学“以知识为线索”演变成了“以知识为主”(4)教科书信息呈现方式为实现过程目标带来了困难(5)过程的形式易被关注,过程的本质常被忽视●例如:一个考查“提出问题”能力的试题●“提出问题能力”的本质是什么?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16《标准》关于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角度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表述这个问题发现值得探究的物理问题发现一个现象
进行质疑形成疑问创造创造表达抽象、概括提炼为科学问题表述这个疑问《标准》关于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17本题没有让学生经历在问题情境下发现某一现象或事实的过程,更没有对客观现象、事实通过质疑形成疑问,客观上起到了让学生“自己编题自己解答”的作用。学生对本题的回答,无非是提出有关水的蒸发问题,并且根据蒸发需要热量解释蒸发制冷的原因。这些都是他们学过的知识,而不是他们发现的疑问。以上只是套用了“提出问题”的形式,实质上没有体现“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试题:(考查“提出问题”要素)秋天,人们在河里游泳并不觉得冷,当人从水中走出露在空气中时,立刻觉得皮肤凉飕飕的。对这种现象,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本题没有让学生经历在问题情境下发现某一现象或事实的过程,更没181.讲授式教学的特点三、正确认识讲授和探究的关系●讲授式教学:
教师通过语言、板书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式●优点:
把前人长期获得的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对知识目标比较有效。●缺点:
△学生的学习行为单一△学生的自主性差△学生的能力发展有局限性1.讲授式教学的特点三、正确认识讲授和探究的关系●讲192.探究式教学的特点●探究式教学:——《标准》中的科学探究是一种学生自主探索科学规律作为活动线索的教学方式△花费的时间必较多。△增强自主探索意识。●特点:△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局限性:△知识容量不大。三、正确认识讲授和探究的关系2.探究式教学的特点●探究式教学:——《标准》中的科学探究203.处理好讲授和探究的关系●认识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知识——结果△能力——过程●从全面的课程目标视角实现优势互补●克服传统教学过分偏重结果的倾向——重视科学探究●相互渗透,每种方式都关注着全面的课程目标三、正确认识讲授和探究的关系3.处理好讲授和探究的关系●认识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知识—214.新课程下运用好讲授式教学的思路:△要有合理的知识目标,注意阶段性目标和终结性目标的差别,不要一步到位。△讲授知识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激发学习热情▲联系生活、社会▲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不仅注重传递知识信息,同时注重发展能力,渗透“过程与方法”目标
▲逻辑思维▲分析能力▲抽象概括▲科学方法
三、正确认识讲授和探究的关系4.新课程下运用好讲授式教学的思路:△要有合理的知识目标,注22物体受力后是否能被破坏以及被破坏的程度跟什么因素有关?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从而引入压强概念。物体受力后是否能被破坏以及被破坏的程度跟什么因素有关?与235.运用好探究式教学的思路:●正确认识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学生的科学探究跟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不同的地方)。●处理好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两个矛盾
▲课堂时间少和探究过程多的矛盾▲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矛盾●体现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的不同特点三、正确认识讲授和探究的关系5.运用好探究式教学的思路:●正确认识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学生24课内与课外科学探究的不同①对比课内的探究课外的探究能力目标●要求在45分钟之内完成,因此对各要素不能面面俱到,只能侧重对部分要素的锻炼。●在课外完成,时间机动而且充裕,可以进行完整的探究过程。课题内容●一般都是按教材的进度,探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科学内容项目。●探究项目的科学主题不受《标准》和教材的约束。其内容和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课题提出●探究课题的提出,由教材的进度决定。●探究课题的提出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探究能力的形成●物理课程有大量的课内探究活动,通过不同课题侧重不同要素,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深入和全面的发展。●整个初中或高中物理课只可能完成不多的几个大的课外探究项目,通过完整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全面的探究能力。②启示:▲功能互补▲课内设计的思考▲开放性课题数量的控制案例课内与课外科学探究的不同①对比课内的探究课外的探究能力目标251.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性●不同学校和师生在地域、城乡、层次、特点上的差别●教材只在总体上把握三维目标●教材是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具有交互性四、正确认识教学和教材的关系——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1.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性●不同学校和师生在地域、城乡、26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课件27给猜想做铺垫——探索活动设计公园的某一地块有两个游览点(用亭子表示),其游览的入口和出口都已确定,请按以下要求设计该地块的行走道路:
(1)游客由入口到出口,先后经过两个游览点;
(2)游客由入口到出口,只经过其中任意一个游览点。入口出口给猜想做铺垫——探索活动设计公园的某一地块有两个游览点(用亭28入口出口入口出口探索活动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打下基础。人流→电流记住→领悟为灯泡的串并联提供了猜想的经验,实验时目的更明确。入口出口入口出口探索活动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292.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思路●以知识为线索,体现知识逐步深入的逻辑性●构思教学活动,创设教学过程四、处理好教材和教学的关系1.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性●不同学校和师生在地域、城乡、层次、特点上的差别●教材不可能在每节课文的细节上体现多维目标●教材是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具有交互性——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例:《光的传播》2.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思路●以知识为线索,体现知识逐步深入30知识线索光源(意义和分类)光传播的特点光的传播速度教学活动设计展示点燃的蜡烛等实物;展示光源的图片《光的传播》光直线传播规律的应用光源的分类:按冷热分、按天然人工分概括光源的意义学生实验:激光在有烟雾的烧杯中的传播学生实验:光在参有牛奶的水中的传播学生实验: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演示:酒精灯火焰让激光光斑产生飘动形成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讲解:光线用幻灯机做光源实验:影子的形成、手影学生用蜡烛和饮料罐做实验:小孔成像介绍激光准直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光在水、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c/4、2c/3光年:长度单位知识线索光源(意义和分类)光传播的特点光的传播速度教学活动设311.当前对“方法”教学的一种倾向●把“方法”当成知识讲是一种倾向●“讲方法、记方法、套方法”是这种倾向的具体表现
(跨学段、跨学科)●对上述做法的质疑2.尊重掌握方法的认知规律●渗透——感性积累●在诸多个例共性中抽象,在领悟和拓展中加深五、处理好方法和知识的关系●避免滥称、滥用“方法”3.值得提倡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呆板地“套”)●联系实际想像情境(不是抽象地“记”)1.当前对“方法”教学的一种倾向●把“方法”当成知识讲是一32(二)对课堂教学即时点评的一些技巧(二)对课堂教学即时点评的一些技巧331.对框架的点评●知识线索●教学活动设计2.对本课特点的分析(优点)●把握几个基本的大的方面一、确定好一个基本的结构生活3.优化建议过程(科学探究)情感●把点评者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被点评中的课堂表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客观地比较不同方案的特点1.对框架的点评●知识线索●教学活动设计2.对本课特点的分341.边听课边确定几个文件夹(卡片)●按照“知识、过程、情感、生活”划分●按照一些基本关系划分二、确定几个“文件夹”2.听课中不时地往“文件夹”中加入文件(教学实况)●在各卡片上载入内容3.适当调整顺序,形成提纲1.边听课边确定几个文件夹(卡片)●按照“知识、过程、情感351.视听同步能增强点评效果三、形成演示稿2.演示稿的两种制作工具●PowerPoint(预先制订框架,现场充实、修改)●Word(即席)1.视听同步能增强点评效果三、形成演示稿2.演示稿的36(三)关于学生的学业评价(三)关于学生的学业评价37引言学生评价的基本方式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纸笔测验实验操作考查成长记录表现性评价评价表非正式评价学业成绩考查纸笔测验是一种主要的方式引言学生评价的基本方式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纸笔测验成长记录学业38纸笔测验
试卷命题的探讨纸笔测验
试卷命题的探讨39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内容结构可以包括哪些方面●知识内容或“内容标准”的主题●实验和科学探究△以上没有关于情感的内容,纸笔测验对情感的测量比较困难。△结构中的各项,均能统计出所含的分数及所占全卷分数的百分比,以能判断其结构的合理性。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内容结构可以包括哪40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试题内容规划表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试题内容规划表41题型和分数科学内容科学探究主题1主题2主题3主题4…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小题12分1题1题…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6小题24分1题1题…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2题…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4小题20分1题…主题2五、计算题共4小题18分。分别为4、4、5、5分4分5分…主题4试题内容规划表(示例)题型和分数科学内容科学主题1主题2主题3主题4…一、单选题142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2.难度结构的规划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2.难度结构的规划43试卷的难度结构图00.10.20.30.40.50.60.70.80.91.0卷面总分人数试题难度分数左图的结构将会对右图产生什么影响?课题:试卷难度结构与考生人数-分数分布的关系考生不同分数的人数分布图试卷的难度结构图00.10.20.344结论:
在一份试卷这中,如果某一难度档次的试题所占的分数越多,就越能把与这一档次水平相当的学生的考分拉开。与此相反,如果某一难度档次的试题分数越少,则将促使与这一档次相当的学生分数相互接近。结论:4500.10.20.30.40.50.60.70.80.91.0难度分数95年物理高考试卷的难度分布00.10.20.34600.10.20.30.40.50.60.70.80.91.096年物理高考试卷的难度分布00.10.20.34700.10.20.30.40.50.60.70.80.91.097年物理高考试卷的难度分布00.10.20.34800.10.20.30.40.50.60.70.80.91.098年物理高考试卷的难度分布00.10.20.34900.10.20.30.40.50.60.70.80.91.099年物理高考试卷的难度分布00.10.20.35000.10.20.30.40.50.60.70.80.91.02000年高考(3+2)物理试卷的难度分布00.10.20.351分数0.10.20.30.40.50.60.70.80.9难度200048286126000021311412240000064801212物理化学生物分数0.10.20.30.40.50.60.70.80.9难52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1)不同的题型在评价目标上具有不同的特点2.难度结构的规划3.题型结构的规划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1)不同的题型在53选择题和计算(论述)题的比较选择题计算(论述)题可使用大题量,知识覆盖面大不宜使用大题量,知识覆盖面不够宽可使用机器或非专业人士阅卷对阅卷人员要求较高试题评分标准明确,评分客观评分较复杂,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有猜测机会没有猜测机会
不能看出解题思路,掩盖了会与不会的界线能鉴别考生对问题的解决程度
不利于测量综合、论述等高层次目标有利于测量综合、论述、创造等高层次目标选择题和计算(论述)题的比较选择题计算(论述)题可54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1)不同的题型在评价目标上具有不同的特点(2)从全面的评价目标视角设计试卷的题型结构2.难度结构的规划3.题型结构的规划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1)不同的题型在55二、试题的设计1.试题内容的设计(1)试题对知识的考查重视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和生活体验,避免过分追求知识的严密和综合。二、试题的设计1.试题内容的设计(1)试题对知识的考查56试题:某物体重0.5N,把它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溢出的水为0.3N,则它受的浮力A.一定为0.3NB.一定为0.2NC.一定为0.5ND.可能为0.4N试题:某物体重0.5N,把它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溢出的水为0.57试题:一个铁铸的实心塑像,尺寸和一般成人大小相当,这个塑像的质量最接近()A.200kgB.500kgC.1000kgD.1500kg试题:一个铁铸的实心塑像,尺寸和一般成人大小相58二、试题的设计1.试题内容的设计(1)试题对知识的考查重视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和生活体验,避免过分追求知识的严密和综合。(2)试题对能力的考查分析学生解题时的行为,体现课程标准关于“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求。二、试题的设计1.试题内容的设计(1)试题对知识的考查59秋天,人们在河里游泳并不觉得冷,当人从水中走出露在空气中时,立刻觉得皮肤凉飕飕的。对这种现象,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试题:●本题只是从文字上贴上了“提出问题”标签。并不具有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的功能。(没有让学生经历在问题情境下发现某一现象或事实的过程,更没有对客观现象、事实通过质疑形成疑问)秋天,人们在河里游泳并不觉得冷,当人从水中走出露在空气6023。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1)我们首先会提出什么问题?(2)你或同学们有什么猜想?请说出来。(3)在设计实验时,需改变电压,你和同学们在实验中是采用什么办法的?(说出所用的器材和方法)(4)通过分析记录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安徽庐江县初中毕业考试题23。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61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凸透镜的焦距/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的正倒141414142030406047262218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凸透镜的焦距/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的正倒161616162030406080342722倒立倒立倒立倒立请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结论一是示例)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短。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数据)试题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62凸透镜的焦距/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的正倒141414142030406047262218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凸透镜的焦距/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的正倒161616162030406080342722倒立倒立倒立倒立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短。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要求:凸透镜的实像是倒立的。探究能力:1.
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比较2.
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3.
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4.
具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能力要求凸透镜的焦距/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63二、试题的设计1.试题内容的设计(1)试题对知识的考查重视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和生活体验,避免过分追求知识的严密和综合。(2)试题对能力的考查分析学生解题时的行为,体现课程标准关于“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求。(3)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避免对情感和价值观的无效测试,体现试题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二、试题的设计1.试题内容的设计(1)试题对知识的考查64小王家所在地方的用电享受低电价待遇,每度电费只要0.21元,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家庭使用电子节能灯。小王了解到11W节能灯管的发光效果跟60W的白炽灯泡相当。小王看到市场上有60W的白炽灯泡A和11W的节能灯管B,其工作寿命、售价、每小时耗电量等数据如下表所示。每小时耗电量(度)寿命(小时)每只售价(元)每度电费(元)白炽灯泡A0.06010001.50.21节能灯管B0.011200028.50.21(1)每只节能灯管,按照表中寿命工作,其电费和购买灯管的总费用一共是多少?(2)如要在A、B两种灯具上作出选择,你认为小王应使用哪种?试题计算答案:节能灯管2000小时总费用是28.22元;白炽灯泡2000小时的总费用是28.20元。测试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选白炽灯泡。小王家所在65(福建省2005年实验区中考题)22.阅读下面方框中的新闻报道,找出其中出现了一处科学性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遇险情急刹车乘客受伤本报讯今天清晨6∶30,本市21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有三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福建省2005年实验区中考题)遇险情急刹车乘客受伤66二、试题的设计2.试题难度的设计●提倡有价值的难度因素●题目条件的复杂程度●题目条件表述的隐蔽性●解答题目所需要的心智技能●是否隐含科学探究等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过程的数学手段●以往解题经验的影响●需要表达的水平--------▲适可而止-------△提倡(联系实际表述)----▲不过分-
-△提倡(某些题引入)--------▲不过分----------△适合初中水平--------△提倡新情境例:初中物理试题运用难度因素的策略二、试题的设计2.试题难度的设计●提倡有价值的难度因素67二、试题的设计(1)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①单选题的设计3.对不同题型试题命题要求的探讨——不宜出现多个(三个以上)主题二、试题的设计(1)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68例:××市2002年中考物理试题单选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B)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C)发电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D)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例:××市2002年中考物理试题单选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69二、试题的设计(1)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①单选题的设计3.对不同题型试题命题要求的探讨——不宜出现多个(三个以上)主题1个主题:选择一个正确(最佳)答案2个主题:两主题组合成一个正确答案a对b错;a对b对;a错b对;a错b错3个以上主题:容易造成无效选项②单选题的评分标准●“每小题a分。选对的得a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以上评分标准有一定弊端)●“每小题a分。选对的得a分;不选的得0分;选错的得-a/3分。”(四个选项的单选题)(全卷总分取整数,四舍五入)四个选项关联二、试题的设计(1)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70二、试题的设计(1)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①选题的设计3.对不同题型试题命题要求的探讨●各个选项的主题可以独立(2)多选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各个选项只宜出现一个主题二、试题的设计(1)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71例:多项选择题
关于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石英和玻璃都是晶体B.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一定的熔点。各向同性的特征C.液体表面分子间的距离平均来说比液体内部大些D.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体表面相切,且和液体表面的分界线垂直例:多项选择题关于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以下72二、试题的设计(1)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①选项的设计3.对不同题型试题命题要求的探讨●各个选项的主题可以独立(2)多选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各个选项只宜出现一个主题②评分标准●传统评分标准及其弊端●多选题评分标准的探讨二、试题的设计(1)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73△传统的标准:“漏选的可给一部分分数,错选的不给分”●多选题的评分标准△传统标准的弊端◆欠科学
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是晶体B.……C.……D.……
某同学认为玻璃是晶体,选A,其余选项判断正确。得0分。
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是晶体B.……C.……D.……
该同学认为玻璃是晶体,不选A,其余选项判断正确。可得分。同样的知识缺陷,问法不同,得分不同。这是由于评分标准欠科学◆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传统的标准:“漏选的可给一部分分数,错选的不给分”●多选题74二、试题的设计(1)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①填空题的特点3.对不同题型试题命题要求的探讨●比选择题的鉴别性好(2)多选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比其它主观题的评分更准确、客观②编写填空题的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不要把填空题编成选择题●答案简洁、明确。(3)填空题二、试题的设计(1)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选择题)75谢谢大家谢谢大家76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黄恕伯2008.9.13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黄恕伯2008.9.77引言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有两种方式:(1)定量打分(教学大赛、优质课评比)(2)定性评议(听课点评)●常用的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指标重叠(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效果作为独立指标,相关度太大)△可操作性太差●介绍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把握一些基本的认识△正确认识教学中的一些基本关系●运用一些处理技巧引言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有两种方式:(1)定量打分(教学大赛、优78(一)正确认识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关系(一)正确认识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关系79一、转变教学行为和实现课程目标的关系1.课程目标需要师生通过一定的行为来实现,教师恰当的教学行为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条件。——设计教学行为的重要性2.教育理念是看不见的,教学行为是看得见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育理念的反映,因此我们常常通过对教学行为的观察来分析其教育理念。——观察教学行为的重要性一、转变教学行为和实现课程目标的关系1.课程目标需要803.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的课程目标,而不是这种行为方式的本身。——例:“课堂上的讨论”是否必要?一、转变教学行为和实现课程目标的关系△是否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前概念”?概括?应用?拓展?△是否有利于能力的发展——交流过程学生的行为?△是否有利于情绪的调动——兴趣?成就感?责任感?“讨论体现合作学习”——形式并不是目的3.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814.不同的课程目标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现,从而需要有不同的教学行为,因此,当我们根据课程目标对某种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时,就需要有全面的课程目标的视角。——例:“体温表”两种引入方式哪种好?一、转变教学行为和实现课程目标的关系3.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的课程目标,而不是这种行为方式的本身。——例:“课堂上的讨论”是否必要?4.不同的课程目标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现,从而需要有82脱离课程目标来评价教学行为是没有意义的。行为是教学活动的形式,我们需要的是和课程目标相统一的教学形式,而不是不考虑目标的形式主义。只要能实现课程目标,我们的教学行为都应该是合理的;如果我们仅仅追求某种行为的方式而忽视课程目标,就非常可能犯形式主义错误。因此,在构思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时,必须对课程目标心中有数,特别是“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一、转变教学行为和实现课程目标的关系脱离课程目标来评价教学行为是没有意义的。行为是教学活动的形式831.“过程”和“结果”的含义是什么?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学生自主经历的某种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调查、思考、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物理课程中所说的“过程”,是指:所谓“结果”,通常是指:学生在知识上的收获。1.“过程”和“结果”的含义是什么?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842.“过程”和“结果”有什么关系?旅游时,当我们沿着不同的路径到达某游览目的地,路线不同,收获也不同,经历这些路程,往往就是目的,而不只是为了到达某一个最终地点。(过程的本身就是目标,而不仅是手段。)“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就好像路程和位置。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2.“过程”和“结果”有什么关系?旅游时,当我们沿着不同的路853.“过程”的目的是什么?经历某一学习“过程”的目的,不仅仅是落实在知识结论上。学习“过程”,对学生获得体验、增强意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后者恰恰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素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素质(能力等)和知识的关系。●例:对光的直线传播观摩课教学过程的优化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3.“过程”的目的是什么?经历某一学习“过程”的目的,不仅仅86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仅把“过程”的目的落实在知识结论上,忽视了“过程”对学生获得体验、增强意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后者恰恰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素质。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87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所形成的思维定势课堂教学中,习题教学是一种师生普遍重视、实施频率很高的教学活动。解答题目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终结果,解答的水平通常是以结果是否正确来评价的。因此,追求一个正确的结果,不仅成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目标,也成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88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所形成的思维定势(3)教学“以知识为线索”演变成了“以知识为主”然而,正由于教学是以知识为线索串起来的,这就很容易把教学设计的目光集中在知识上,一心一意思考如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结论,而忽视了“过程”目标。一个新知识的构建,需要原有的知识作为基础。知识的展开,形成了一个结构,其间的联系就是线索。因此,新课的教学都是以知识为线索展开的。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89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所形成的思维定势(3)教学“以知识为线索”演变成了“以知识为主”(4)教科书信息呈现方式为实现过程目标带来了困难教科书是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而教学中的很多过程是需要交互活动才能进行下去的,由于教科书难以获得读者的信息,也就很难设计出有呼有应的活动过程。如果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再创造,那就只能束缚在“重结果”的圈子里。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90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所形成的思维定势(3)教学“以知识为线索”演变成了“以知识为主”(4)教科书信息呈现方式为实现过程目标带来了困难(5)过程的形式易被关注,过程的本质常被忽视●例如:一个考查“提出问题”能力的试题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秋天,人们在河里游泳并不觉得冷,当人从水中走出露在空气中时,立刻觉得皮肤凉飕飕的。对这种现象,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91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所形成的思维定势(3)教学“以知识为线索”演变成了“以知识为主”(4)教科书信息呈现方式为实现过程目标带来了困难(5)过程的形式易被关注,过程的本质常被忽视●例如:一个考查“提出问题”能力的试题●“提出问题能力”的本质是什么?二、正确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4.“重过程”难以实施的原因(1)对实现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认识92《标准》关于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角度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表述这个问题发现值得探究的物理问题发现一个现象
进行质疑形成疑问创造创造表达抽象、概括提炼为科学问题表述这个疑问《标准》关于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93本题没有让学生经历在问题情境下发现某一现象或事实的过程,更没有对客观现象、事实通过质疑形成疑问,客观上起到了让学生“自己编题自己解答”的作用。学生对本题的回答,无非是提出有关水的蒸发问题,并且根据蒸发需要热量解释蒸发制冷的原因。这些都是他们学过的知识,而不是他们发现的疑问。以上只是套用了“提出问题”的形式,实质上没有体现“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试题:(考查“提出问题”要素)秋天,人们在河里游泳并不觉得冷,当人从水中走出露在空气中时,立刻觉得皮肤凉飕飕的。对这种现象,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本题没有让学生经历在问题情境下发现某一现象或事实的过程,更没941.讲授式教学的特点三、正确认识讲授和探究的关系●讲授式教学:
教师通过语言、板书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式●优点:
把前人长期获得的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对知识目标比较有效。●缺点:
△学生的学习行为单一△学生的自主性差△学生的能力发展有局限性1.讲授式教学的特点三、正确认识讲授和探究的关系●讲952.探究式教学的特点●探究式教学:——《标准》中的科学探究是一种学生自主探索科学规律作为活动线索的教学方式△花费的时间必较多。△增强自主探索意识。●特点:△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局限性:△知识容量不大。三、正确认识讲授和探究的关系2.探究式教学的特点●探究式教学:——《标准》中的科学探究963.处理好讲授和探究的关系●认识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知识——结果△能力——过程●从全面的课程目标视角实现优势互补●克服传统教学过分偏重结果的倾向——重视科学探究●相互渗透,每种方式都关注着全面的课程目标三、正确认识讲授和探究的关系3.处理好讲授和探究的关系●认识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知识—974.新课程下运用好讲授式教学的思路:△要有合理的知识目标,注意阶段性目标和终结性目标的差别,不要一步到位。△讲授知识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激发学习热情▲联系生活、社会▲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不仅注重传递知识信息,同时注重发展能力,渗透“过程与方法”目标
▲逻辑思维▲分析能力▲抽象概括▲科学方法
三、正确认识讲授和探究的关系4.新课程下运用好讲授式教学的思路:△要有合理的知识目标,注98物体受力后是否能被破坏以及被破坏的程度跟什么因素有关?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从而引入压强概念。物体受力后是否能被破坏以及被破坏的程度跟什么因素有关?与995.运用好探究式教学的思路:●正确认识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学生的科学探究跟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不同的地方)。●处理好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两个矛盾
▲课堂时间少和探究过程多的矛盾▲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矛盾●体现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的不同特点三、正确认识讲授和探究的关系5.运用好探究式教学的思路:●正确认识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学生100课内与课外科学探究的不同①对比课内的探究课外的探究能力目标●要求在45分钟之内完成,因此对各要素不能面面俱到,只能侧重对部分要素的锻炼。●在课外完成,时间机动而且充裕,可以进行完整的探究过程。课题内容●一般都是按教材的进度,探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科学内容项目。●探究项目的科学主题不受《标准》和教材的约束。其内容和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课题提出●探究课题的提出,由教材的进度决定。●探究课题的提出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探究能力的形成●物理课程有大量的课内探究活动,通过不同课题侧重不同要素,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深入和全面的发展。●整个初中或高中物理课只可能完成不多的几个大的课外探究项目,通过完整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全面的探究能力。②启示:▲功能互补▲课内设计的思考▲开放性课题数量的控制案例课内与课外科学探究的不同①对比课内的探究课外的探究能力目标1011.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性●不同学校和师生在地域、城乡、层次、特点上的差别●教材只在总体上把握三维目标●教材是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具有交互性四、正确认识教学和教材的关系——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1.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性●不同学校和师生在地域、城乡、102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课件103给猜想做铺垫——探索活动设计公园的某一地块有两个游览点(用亭子表示),其游览的入口和出口都已确定,请按以下要求设计该地块的行走道路:
(1)游客由入口到出口,先后经过两个游览点;
(2)游客由入口到出口,只经过其中任意一个游览点。入口出口给猜想做铺垫——探索活动设计公园的某一地块有两个游览点(用亭104入口出口入口出口探索活动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打下基础。人流→电流记住→领悟为灯泡的串并联提供了猜想的经验,实验时目的更明确。入口出口入口出口探索活动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1052.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思路●以知识为线索,体现知识逐步深入的逻辑性●构思教学活动,创设教学过程四、处理好教材和教学的关系1.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必要性●不同学校和师生在地域、城乡、层次、特点上的差别●教材不可能在每节课文的细节上体现多维目标●教材是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具有交互性——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例:《光的传播》2.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思路●以知识为线索,体现知识逐步深入106知识线索光源(意义和分类)光传播的特点光的传播速度教学活动设计展示点燃的蜡烛等实物;展示光源的图片《光的传播》光直线传播规律的应用光源的分类:按冷热分、按天然人工分概括光源的意义学生实验:激光在有烟雾的烧杯中的传播学生实验:光在参有牛奶的水中的传播学生实验: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演示:酒精灯火焰让激光光斑产生飘动形成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讲解:光线用幻灯机做光源实验:影子的形成、手影学生用蜡烛和饮料罐做实验:小孔成像介绍激光准直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光在水、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c/4、2c/3光年:长度单位知识线索光源(意义和分类)光传播的特点光的传播速度教学活动设1071.当前对“方法”教学的一种倾向●把“方法”当成知识讲是一种倾向●“讲方法、记方法、套方法”是这种倾向的具体表现
(跨学段、跨学科)●对上述做法的质疑2.尊重掌握方法的认知规律●渗透——感性积累●在诸多个例共性中抽象,在领悟和拓展中加深五、处理好方法和知识的关系●避免滥称、滥用“方法”3.值得提倡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呆板地“套”)●联系实际想像情境(不是抽象地“记”)1.当前对“方法”教学的一种倾向●把“方法”当成知识讲是一108(二)对课堂教学即时点评的一些技巧(二)对课堂教学即时点评的一些技巧1091.对框架的点评●知识线索●教学活动设计2.对本课特点的分析(优点)●把握几个基本的大的方面一、确定好一个基本的结构生活3.优化建议过程(科学探究)情感●把点评者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被点评中的课堂表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客观地比较不同方案的特点1.对框架的点评●知识线索●教学活动设计2.对本课特点的分1101.边听课边确定几个文件夹(卡片)●按照“知识、过程、情感、生活”划分●按照一些基本关系划分二、确定几个“文件夹”2.听课中不时地往“文件夹”中加入文件(教学实况)●在各卡片上载入内容3.适当调整顺序,形成提纲1.边听课边确定几个文件夹(卡片)●按照“知识、过程、情感1111.视听同步能增强点评效果三、形成演示稿2.演示稿的两种制作工具●PowerPoint(预先制订框架,现场充实、修改)●Word(即席)1.视听同步能增强点评效果三、形成演示稿2.演示稿的112(三)关于学生的学业评价(三)关于学生的学业评价113引言学生评价的基本方式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纸笔测验实验操作考查成长记录表现性评价评价表非正式评价学业成绩考查纸笔测验是一种主要的方式引言学生评价的基本方式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纸笔测验成长记录学业114纸笔测验
试卷命题的探讨纸笔测验
试卷命题的探讨115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内容结构可以包括哪些方面●知识内容或“内容标准”的主题●实验和科学探究△以上没有关于情感的内容,纸笔测验对情感的测量比较困难。△结构中的各项,均能统计出所含的分数及所占全卷分数的百分比,以能判断其结构的合理性。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内容结构可以包括哪116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试题内容规划表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试题内容规划表117题型和分数科学内容科学探究主题1主题2主题3主题4…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小题12分1题1题…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6小题24分1题1题…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2题…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4小题20分1题…主题2五、计算题共4小题18分。分别为4、4、5、5分4分5分…主题4试题内容规划表(示例)题型和分数科学内容科学主题1主题2主题3主题4…一、单选题1118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2.难度结构的规划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2.难度结构的规划119试卷的难度结构图00.10.20.30.40.50.60.70.80.91.0卷面总分人数试题难度分数左图的结构将会对右图产生什么影响?课题:试卷难度结构与考生人数-分数分布的关系考生不同分数的人数分布图试卷的难度结构图00.10.20.3120结论:
在一份试卷这中,如果某一难度档次的试题所占的分数越多,就越能把与这一档次水平相当的学生的考分拉开。与此相反,如果某一难度档次的试题分数越少,则将促使与这一档次相当的学生分数相互接近。结论:12100.10.20.30.40.50.60.70.80.91.0难度分数95年物理高考试卷的难度分布00.10.20.312200.10.20.30.40.50.60.70.80.91.096年物理高考试卷的难度分布00.10.20.312300.10.20.30.40.50.60.70.80.91.097年物理高考试卷的难度分布00.10.20.312400.10.20.30.40.50.60.70.80.91.098年物理高考试卷的难度分布00.10.20.312500.10.20.30.40.50.60.70.80.91.099年物理高考试卷的难度分布00.10.20.312600.10.20.30.40.50.60.70.80.91.02000年高考(3+2)物理试卷的难度分布00.10.20.3127分数0.10.20.30.40.50.60.70.80.9难度200048286126000021311412240000064801212物理化学生物分数0.10.20.30.40.50.60.70.80.9难128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1)不同的题型在评价目标上具有不同的特点2.难度结构的规划3.题型结构的规划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1)不同的题型在129选择题和计算(论述)题的比较选择题计算(论述)题可使用大题量,知识覆盖面大不宜使用大题量,知识覆盖面不够宽可使用机器或非专业人士阅卷对阅卷人员要求较高试题评分标准明确,评分客观评分较复杂,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有猜测机会没有猜测机会
不能看出解题思路,掩盖了会与不会的界线能鉴别考生对问题的解决程度
不利于测量综合、论述等高层次目标有利于测量综合、论述、创造等高层次目标选择题和计算(论述)题的比较选择题计算(论述)题可130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1)不同的题型在评价目标上具有不同的特点(2)从全面的评价目标视角设计试卷的题型结构2.难度结构的规划3.题型结构的规划一、试卷的整体规划1.内容结构的规划(1)不同的题型在131二、试题的设计1.试题内容的设计(1)试题对知识的考查重视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和生活体验,避免过分追求知识的严密和综合。二、试题的设计1.试题内容的设计(1)试题对知识的考查132试题:某物体重0.5N,把它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溢出的水为0.3N,则它受的浮力A.一定为0.3NB.一定为0.2NC.一定为0.5ND.可能为0.4N试题:某物体重0.5N,把它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溢出的水为0.133试题:一个铁铸的实心塑像,尺寸和一般成人大小相当,这个塑像的质量最接近()A.200kgB.500kgC.1000kgD.1500kg试题:一个铁铸的实心塑像,尺寸和一般成人大小相134二、试题的设计1.试题内容的设计(1)试题对知识的考查重视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和生活体验,避免过分追求知识的严密和综合。(2)试题对能力的考查分析学生解题时的行为,体现课程标准关于“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求。二、试题的设计1.试题内容的设计(1)试题对知识的考查135秋天,人们在河里游泳并不觉得冷,当人从水中走出露在空气中时,立刻觉得皮肤凉飕飕的。对这种现象,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试题:●本题只是从文字上贴上了“提出问题”标签。并不具有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的功能。(没有让学生经历在问题情境下发现某一现象或事实的过程,更没有对客观现象、事实通过质疑形成疑问)秋天,人们在河里游泳并不觉得冷,当人从水中走出露在空气13623。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1)我们首先会提出什么问题?(2)你或同学们有什么猜想?请说出来。(3)在设计实验时,需改变电压,你和同学们在实验中是采用什么办法的?(说出所用的器材和方法)(4)通过分析记录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安徽庐江县初中毕业考试题23。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13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凸透镜的焦距/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的正倒141414142030406047262218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凸透镜的焦距/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的正倒161616162030406080342722倒立倒立倒立倒立请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结论一是示例)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短。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数据)试题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138凸透镜的焦距/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的正倒141414142030406047262218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凸透镜的焦距/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的正倒161616162030406080342722倒立倒立倒立倒立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短。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要求:凸透镜的实像是倒立的。探究能力:1.
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比较2.
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3.
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4.
具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能力要求凸透镜的焦距/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139二、试题的设计1.试题内容的设计(1)试题对知识的考查重视对知识的理解、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四川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天津市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it推动商业变革》课件
- 大匠文化精神课件(增)
-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课件
- 【物理课件】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课件
- 江苏省无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大全【职员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收录大全【员工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收录大合集人事管理篇
- DB32 4418-2022《 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新版)初级教练员资格理论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村委会地震演练方案及流程
- 【真题】2023年徐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 血栓弹力图 (课件)
- 人行梯笼专项施工方案
- 死因监测工作总结
- 2024年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边防知识讲座
- 分子病理学题库
- 《肾病综合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