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第4章课件_第1页
生态经济学-第4章课件_第2页
生态经济学-第4章课件_第3页
生态经济学-第4章课件_第4页
生态经济学-第4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第四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1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是指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人口、环境、资源、物质、资金等要素通过投入产出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序的立体网络关系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是指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2第四章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第一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特征第二节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类型及其基本结构

第三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立体结构和食物链结构第四章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第一节生态经3第一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和特征一、农业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三、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基本特征第一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和特征一、农业是一个生态经4一、农业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1)在农业生产中,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农业生产已成为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体。在此,既要探索其自然规律、经济规律,还要探索其生态规律一、农业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1)在农业生5

(2)农业生产既是生物生产,又是社会生产。因此,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生产过程和社会生产过程相结合的极为复杂的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再生产过程(2)农业生产既是生物生产,又是社会生产6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1)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主要表现为系统内部的组织形式与结合方式,并通过内部各元素及其系统之间的约束、选择、协同和平衡四大机制保持其特定的组织结构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1)生态经济系统7

(2)从内部结构上看,生态经济系统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稳定性、可变性和层次性(2)从内部结构上看,生态经济系统具有8其一,整体性是指内部各个元素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能够相互约束与协同,由此决定了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组织性和规律性其一,整体性是指内部各个元素构成了一个相互9其二,稳定性和可变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结构是稳定的,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随着内部各个元素之间关系的变化,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又会发生某些变化其二,稳定性和可变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10其三,层次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结构是分层次的其三,层次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结构是11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1.生态经济系统的形态结构

2.生态经济系统的数量关系结构

3.生态经济系统中各元素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结构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1.生态经济系统121.生态经济系统的形态结构生态经济系统的形态结构是指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的生命和非生命、劳动力、技术、产品及其价值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的比例与平衡关系1.生态经济系统的形态结构生态经济系132.生态经济系统的数量关系结构

生态经济系统的数量关系结构是指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其中包括物种结构、资源结构、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等方面2.生态经济系统的数量关系结构生态经济143.生态经济系统中各元素间

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结构生态经济系统中各元素间相互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各要素间的相互抑制、选择、适应、约束、协同和平衡,其结构表现为复杂的形态结构和数量关系结构3.生态经济系统中各元素间

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结构15三、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基本特征

1.有序特征2.立体特征3.网络特征三、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基本特征1.有序特征161.有序特征

(1)生态经济系统各要素间不是封闭的,而是不停地与外界进行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呈现出开放有序的特征。这种交换或传递的规模越大、范围越广,生态经济系统的活力就越强1.有序特征(1)生态经济系统各要素间不是17(2)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为此,必须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实现其动态平衡。在此推动下,该系统就会产生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序的自组织结构。一般说来,内部各要素协同作用越强,系统就越趋向有序化(2)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182.立体特征

(1)立体特征即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三维空间特征,这是由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决定的2.立体特征(1)立体特征即生态经济系统19(2)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生物群落会呈现出垂直或水平分布状况,比如,山上、山下的物种就有明显的不同,进而呈现出一定的立体特征(2)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生物群落会呈现出20

(3)这种立体特征制约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决定着以农林牧渔为主体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包括立体农业生态经济结构(3)这种立体特征制约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决213.网络特征

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各要素间纵横交错,形成了一定的食物链和网状关系,呈现出明显的网络特征。这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尤为明显3.网络特征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各要素间纵横交错,形22第二节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类型及基本结构一、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类型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第二节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类型及基本结构一、生态23一、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类型1.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2.掠夺型生态经济结构3.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一、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类型1.原始型生态经241.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1)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

(2)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的特征1.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1)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25(1)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是指在较低的生产力水平下,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比较简单的复合结构。这种结构主要存在于自然经济时代,它难以形成复杂的综合体(1)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原始型生26(2)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的特征

①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主导地位②生态经济系统以食物链网络的形式出现(2)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的特征①自然生态27③连接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技术手段十分简单④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③连接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技术手段十分简单28

①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主导地位。这种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简单,食物链短,主要靠天吃饭①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主导地位。这种生态经29

②生态经济系统以食物链网络的形式出现。由于自然经济下的商品交换极不发达,整个经济在封闭环境下运行,没有形成社会经济网络,故而呈现出生态系统食物链网络的特征②生态经济系统以食物链网络的形式出现。由30

③连接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技术手段十分简单。在这里起作用的主要是传统技术和感性经验③连接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技术手段十分简单31

④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这种影响一般不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资源的开采和废弃物的排放都相对有限,能够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④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这种影响32

2.掠夺型生态经济结构

(1)掠夺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

(2)掠夺型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特征2.掠夺型生态经济结构(1)掠夺型生33(1)掠夺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掠夺型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是指经济系统通过技术手段以掠夺的方式同生态系统结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在此,资本主义经济系统最为典型。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掠夺史(1)掠夺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掠夺型生34(2)掠夺型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的特征①具有明显的经济主导型特征②呈现出资源耗竭的特点③生态环境由于污染破坏而遭到严重损坏(2)掠夺型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的特征①具35①具有明显的经济主导型特征掠夺型生态经济系统是开放的,具有完整的组织调解机制,是一种强化型的有序结构,生产能力较强,技术手段发达,经济要素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主导型的特征十分明显①具有明显的经济主导型特征掠夺型生态经36

②呈现出资源耗竭的特点

由于需要大量的要素投入,资源耗竭趋势十分严峻②呈现出资源耗竭的特点37

③生态环境由于污染破坏而遭到严重损坏主要是森林的砍伐、草场的破坏、空气的污染以及水土的流失及其水质的下降③生态环境由于污染破坏而遭到严重损坏38

总之,掠夺型的生态经济结构是在耗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追求产值、速度的结果,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代价是巨大的,穷尽了经济发展后劲总之,掠夺型的生态经济结构是在耗竭自然资393.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1)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

(2)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特征3.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1)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40(1)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

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是指开放的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按照生态规律结合而成的低耗、高产、高效、优质的生态经济系统。这是人类掌握了生态规律后的理性选择(1)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协调型生态经济结41(2)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特征①生态系统与经济要素间是互补互促的协调关系②具有循环和充分利用的功能③具有不危及生态环境的特征(2)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特征①生态系统42①生态系统与经济要素间是互补互促的协调关系

经济系统将物质与能量投入生态系统以改变其组合结构,加速生态系统的演化,以实现生态与经济系统的协调互补。我国粮-林-牧-沼气结合型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就是一个成功典范①生态系统与经济要素间是互补互促的协调关系43②具有循环和充分利用的功能

这种生态经济结构能够使多余的物质与能量输出系统之外以便充分利用,推动整个经济结构的有序化及其良性循环②具有循环和充分利用的功能这种生态经济44③具有不危及生态环境的特征在工业化时代,环境污染是难免的,但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事前的预防和生产中的严格控制可以减轻污染与破坏的程度,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③具有不危及生态环境的特征在工业化时代45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生态经济系统的46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1.农林牧渔及其与加工业间的相互关系2.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模式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1.农林牧渔及47农林牧渔及其与加工业间的

相互关系①农牧关系②农林关系③农牧与渔业的关系④农林牧渔与加工业的关系农林牧渔及其与加工业间的

相互关系①农牧关系48①农牧关系

农业主要是指种植业,牧业主要是养殖业。农业可以为牧业提供必要的饲料和原料,牧业可以为农业提供必要的肥料和动力。二者相辅相成,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①农牧关系农业主要是指种植业,牧业主要49②农林关系

农业可以为林业提供资金,森林也可以防风固沙、遏制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调节气候、提供木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可见,农林之间是密不可分的②农林关系农业可以为林业提供资金,森林50

③农牧与渔业的关系

内陆地区农渔之间的关系是饲料和肥料的关系,农牧业的废弃物可以作为渔业的饲料,渔业可以为农业提供肥料③农牧与渔业的关系51④农林牧渔与加工业的关系

农林牧渔是加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工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农林牧渔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农林牧渔产品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④农林牧渔与加工业的关系农林牧渔是加工52总之,农林牧渔及其加工业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资金的交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总之,农林牧渔及其加工业之间通过物质、532.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

基本结构模式

①辽西的粮草轮作、农牧结合模式②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林牧经粮模式③长江流域的林茶粮猪羊模式2.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

基本结构模式①辽西的粮草54

①辽西的粮草轮作、农牧结合模式。辽西即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以及河北省的一部分,人少地多、风沙干旱、土地贫瘠、水土流失,在此,植树种草、实行粮草轮作、农牧结合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农业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通过农牧结合、农畜并重,可以保持水土养分,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经济效益①辽西的粮草轮作、农牧结合模式。辽西即辽宁西55

②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林牧经粮模式。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旱涝碱沙灾害严重,实行林牧经粮模式,可以生产较多的有机物质,提高土地生产潜力②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林牧经粮模式。这里属于56

③长江流域林茶粮猪羊模式。在这里,山地植树种茶、耕地种粮、牧业为猪羊,农林牧业全面发展③长江流域林茶粮猪羊模式。在这里,山57第三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立体结构和食物链结构生态经济系统的立体结构即垂直结构是指生物群体中同一立地条件在空间上的组合与分布第三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立体结构和食物链结构58通过模拟自然生物群落的分层性,把形态上、生态上和生理上不同的生物种类组合成复合群体,能够最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抵抗不良环境通过模拟自然生物群落的分层性,把形态上59第三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立体结构和食物链结构一、立体结构的类型二、立体结构的生态学基础——种间互补三、生态经济系统的食物链结构第三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立体结构和食物链结构60一、立体结构的类型

立体结构可分为地上和地下或水上与水下等部分。地上部分立体结构即复合群体枝叶的分布状况,地下部分立体结构即复合群体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一、立体结构的类型立体结构可分为地上和地下61一、立体结构的类型

(1)地上部与地下部结合型

(2)高矮间作型

(3)农作物与乔木间作型

(4)特殊型一、立体结构的类型(1)地上部与地下部结合型62

(1)地上部与地下部结合型即地上部冠层和地下部根系处于同一层次内,生长前期光热利用率低,中期光能条件不足。根系部分消耗过度,互争养分,必须加大外部输入力度

(1)地上部与地下部结合型63(2)高矮间作型

即地上高矮秆,地下深浅根,两种作物同时间作(2)高矮间作型64(3)农作物与乔木间作型

比如,高矮农作物与乔木果树形成三个高低层次(三层楼)。南方稻田也形成地上地下三层楼。个别热带地区出现了四层楼的间作型。多层次养分的利用,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3)农作物与乔木间作型65(4)特殊型

果园间作、稻田养鱼等都属于特殊型的多层立体结构(4)特殊型66二、立体结构的生态学基础

——种间互补1.对资源利用的种间互补2.系统稳定化的种间互补二、立体结构的生态学基础

——种间互补1.对671.对资源利用的种间互补①借助复合群体地上利用层和地下利用层的差异现象,实现空间上对环境资源利用的种间互补1.对资源利用的种间互补①借助复合群体68②错开生长盛期,实现时间上对资源利用的种间互补(比如高粱与小米的间作)

③借助对资源需求的不同,实现对资源利用的种间互补(比如大豆与高粱的间作互补)②错开生长盛期,实现时间上对资源利用的种692.系统稳定化的种间互补这种种间互补能够抗拒不良环境的干扰,实现持续高产,维持系统的稳定性2.系统稳定化的种间互补这种种间互补能70种间互补的具体作用①能够增强抗灾能力,确保产量产值的稳定。通过间作,可以弥补一种作物受灾后的损失,提升抗灾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种间互补的具体作用①能够增强抗灾能力,71

②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减轻灾害损失。比如,果粮间作可以减轻风速,保持水分,防止干热风的危害②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减轻灾害损失。比72

③能够维持土壤再生能力。在间作条件下,残落物较为丰富,可以增加土壤养分,防止侵蚀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地肥力③能够维持土壤再生能力。在间作条件下,残73④复合群体的覆盖度大,能够抑制杂草病虫害的生长。如粮食与豆科间作以及稻田养鱼等可见,农业立体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④复合群体的覆盖度大,能够抑制杂草病虫74三、生态经济系统的食物链结构

(1)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各类生物之间不仅建立了相互制约的不同食物链类型的联系,而且还形成了明确的分工,以便分级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进而使有限的空间养育着众多的生物种类,保持着相对稳定状态三、生态经济系统的食物链结构(1)在长期演75

(2)在此,建立一个合理的食物链结构可以直接推动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比如,秸秆还田和畜禽粪便的利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在此,建立一个合理的食物链结构可以直接76

(3)实际上,食物链上的每个营养级都是一个重要环节,在食物链中引入一个新的环节,便可扩大该系统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3)实际上,食物链上的每个营养级都是一个重要77(4)食物链中常加入的重要环节①生产环②减耗环③增益环④复合环⑤加工环(4)食物链中常加入的重要环节①生产环78①生产环生产环即能够将非经济产品转化为经济产品的一些环节。比如,人工饲料、肥料的加入,就能提高其产量和效益①生产环生产环即能够将非经济产品转化79②减耗环减耗环即减少生产消耗的环节。比如,捕食性动植物天敌的引入就能遏制病虫害的蔓延,减少经济损失②减耗环减耗环即减少生产消耗的环节。比如80③增益环增益环是能增加产品、提高效益的环节。比如,动物粪便等废物物的利用等③增益环增益环是能增加产品、提高效益的81④复合环复合环是指具有两种以上功能的环节。如稻田养鱼等④复合环复合环是指具有两种以上功能的环节82⑤加工环加工环是农产品加工的环节。通过加工环,可以提高物质回收率,延长食物链,增加附加值⑤加工环加工环是农产品加工的环节。通过83

分析我国建立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成因与途径分析我国建立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成因与84第四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第四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85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是指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人口、环境、资源、物质、资金等要素通过投入产出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序的立体网络关系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是指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86第四章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第一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特征第二节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类型及其基本结构

第三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立体结构和食物链结构第四章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第一节生态经87第一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和特征一、农业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三、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基本特征第一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和特征一、农业是一个生态经88一、农业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1)在农业生产中,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农业生产已成为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体。在此,既要探索其自然规律、经济规律,还要探索其生态规律一、农业是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1)在农业生89

(2)农业生产既是生物生产,又是社会生产。因此,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生产过程和社会生产过程相结合的极为复杂的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再生产过程(2)农业生产既是生物生产,又是社会生产90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1)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主要表现为系统内部的组织形式与结合方式,并通过内部各元素及其系统之间的约束、选择、协同和平衡四大机制保持其特定的组织结构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1)生态经济系统91

(2)从内部结构上看,生态经济系统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稳定性、可变性和层次性(2)从内部结构上看,生态经济系统具有92其一,整体性是指内部各个元素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能够相互约束与协同,由此决定了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组织性和规律性其一,整体性是指内部各个元素构成了一个相互93其二,稳定性和可变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结构是稳定的,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随着内部各个元素之间关系的变化,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又会发生某些变化其二,稳定性和可变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94其三,层次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结构是分层次的其三,层次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结构是95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1.生态经济系统的形态结构

2.生态经济系统的数量关系结构

3.生态经济系统中各元素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结构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1.生态经济系统961.生态经济系统的形态结构生态经济系统的形态结构是指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的生命和非生命、劳动力、技术、产品及其价值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的比例与平衡关系1.生态经济系统的形态结构生态经济系972.生态经济系统的数量关系结构

生态经济系统的数量关系结构是指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其中包括物种结构、资源结构、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等方面2.生态经济系统的数量关系结构生态经济983.生态经济系统中各元素间

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结构生态经济系统中各元素间相互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各要素间的相互抑制、选择、适应、约束、协同和平衡,其结构表现为复杂的形态结构和数量关系结构3.生态经济系统中各元素间

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结构99三、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基本特征

1.有序特征2.立体特征3.网络特征三、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基本特征1.有序特征1001.有序特征

(1)生态经济系统各要素间不是封闭的,而是不停地与外界进行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呈现出开放有序的特征。这种交换或传递的规模越大、范围越广,生态经济系统的活力就越强1.有序特征(1)生态经济系统各要素间不是101(2)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为此,必须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实现其动态平衡。在此推动下,该系统就会产生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序的自组织结构。一般说来,内部各要素协同作用越强,系统就越趋向有序化(2)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1022.立体特征

(1)立体特征即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三维空间特征,这是由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决定的2.立体特征(1)立体特征即生态经济系统103(2)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生物群落会呈现出垂直或水平分布状况,比如,山上、山下的物种就有明显的不同,进而呈现出一定的立体特征(2)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生物群落会呈现出104

(3)这种立体特征制约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决定着以农林牧渔为主体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包括立体农业生态经济结构(3)这种立体特征制约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决1053.网络特征

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各要素间纵横交错,形成了一定的食物链和网状关系,呈现出明显的网络特征。这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尤为明显3.网络特征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各要素间纵横交错,形106第二节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类型及基本结构一、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类型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第二节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类型及基本结构一、生态107一、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类型1.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2.掠夺型生态经济结构3.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一、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类型1.原始型生态经1081.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1)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

(2)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的特征1.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1)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109(1)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是指在较低的生产力水平下,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比较简单的复合结构。这种结构主要存在于自然经济时代,它难以形成复杂的综合体(1)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原始型生110(2)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的特征

①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主导地位②生态经济系统以食物链网络的形式出现(2)原始型生态经济结构的特征①自然生态111③连接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技术手段十分简单④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③连接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技术手段十分简单112

①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主导地位。这种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简单,食物链短,主要靠天吃饭①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主导地位。这种生态经113

②生态经济系统以食物链网络的形式出现。由于自然经济下的商品交换极不发达,整个经济在封闭环境下运行,没有形成社会经济网络,故而呈现出生态系统食物链网络的特征②生态经济系统以食物链网络的形式出现。由114

③连接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技术手段十分简单。在这里起作用的主要是传统技术和感性经验③连接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技术手段十分简单115

④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这种影响一般不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资源的开采和废弃物的排放都相对有限,能够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④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这种影响116

2.掠夺型生态经济结构

(1)掠夺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

(2)掠夺型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特征2.掠夺型生态经济结构(1)掠夺型生117(1)掠夺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掠夺型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是指经济系统通过技术手段以掠夺的方式同生态系统结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在此,资本主义经济系统最为典型。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掠夺史(1)掠夺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掠夺型生118(2)掠夺型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的特征①具有明显的经济主导型特征②呈现出资源耗竭的特点③生态环境由于污染破坏而遭到严重损坏(2)掠夺型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的特征①具119①具有明显的经济主导型特征掠夺型生态经济系统是开放的,具有完整的组织调解机制,是一种强化型的有序结构,生产能力较强,技术手段发达,经济要素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主导型的特征十分明显①具有明显的经济主导型特征掠夺型生态经120

②呈现出资源耗竭的特点

由于需要大量的要素投入,资源耗竭趋势十分严峻②呈现出资源耗竭的特点121

③生态环境由于污染破坏而遭到严重损坏主要是森林的砍伐、草场的破坏、空气的污染以及水土的流失及其水质的下降③生态环境由于污染破坏而遭到严重损坏122

总之,掠夺型的生态经济结构是在耗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追求产值、速度的结果,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代价是巨大的,穷尽了经济发展后劲总之,掠夺型的生态经济结构是在耗竭自然资1233.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1)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

(2)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特征3.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1)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124(1)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

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是指开放的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按照生态规律结合而成的低耗、高产、高效、优质的生态经济系统。这是人类掌握了生态规律后的理性选择(1)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含义协调型生态经济结125(2)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特征①生态系统与经济要素间是互补互促的协调关系②具有循环和充分利用的功能③具有不危及生态环境的特征(2)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的特征①生态系统126①生态系统与经济要素间是互补互促的协调关系

经济系统将物质与能量投入生态系统以改变其组合结构,加速生态系统的演化,以实现生态与经济系统的协调互补。我国粮-林-牧-沼气结合型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就是一个成功典范①生态系统与经济要素间是互补互促的协调关系127②具有循环和充分利用的功能

这种生态经济结构能够使多余的物质与能量输出系统之外以便充分利用,推动整个经济结构的有序化及其良性循环②具有循环和充分利用的功能这种生态经济128③具有不危及生态环境的特征在工业化时代,环境污染是难免的,但协调型生态经济结构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事前的预防和生产中的严格控制可以减轻污染与破坏的程度,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③具有不危及生态环境的特征在工业化时代129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生态经济系统的130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1.农林牧渔及其与加工业间的相互关系2.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模式二、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结构1.农林牧渔及131农林牧渔及其与加工业间的

相互关系①农牧关系②农林关系③农牧与渔业的关系④农林牧渔与加工业的关系农林牧渔及其与加工业间的

相互关系①农牧关系132①农牧关系

农业主要是指种植业,牧业主要是养殖业。农业可以为牧业提供必要的饲料和原料,牧业可以为农业提供必要的肥料和动力。二者相辅相成,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①农牧关系农业主要是指种植业,牧业主要133②农林关系

农业可以为林业提供资金,森林也可以防风固沙、遏制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调节气候、提供木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可见,农林之间是密不可分的②农林关系农业可以为林业提供资金,森林134

③农牧与渔业的关系

内陆地区农渔之间的关系是饲料和肥料的关系,农牧业的废弃物可以作为渔业的饲料,渔业可以为农业提供肥料③农牧与渔业的关系135④农林牧渔与加工业的关系

农林牧渔是加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工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农林牧渔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农林牧渔产品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④农林牧渔与加工业的关系农林牧渔是加工136总之,农林牧渔及其加工业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资金的交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总之,农林牧渔及其加工业之间通过物质、1372.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

基本结构模式

①辽西的粮草轮作、农牧结合模式②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林牧经粮模式③长江流域的林茶粮猪羊模式2.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

基本结构模式①辽西的粮草138

①辽西的粮草轮作、农牧结合模式。辽西即辽宁西部和内蒙古以及河北省的一部分,人少地多、风沙干旱、土地贫瘠、水土流失,在此,植树种草、实行粮草轮作、农牧结合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农业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通过农牧结合、农畜并重,可以保持水土养分,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经济效益①辽西的粮草轮作、农牧结合模式。辽西即辽宁西139

②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林牧经粮模式。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旱涝碱沙灾害严重,实行林牧经粮模式,可以生产较多的有机物质,提高土地生产潜力②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林牧经粮模式。这里属于140

③长江流域林茶粮猪羊模式。在这里,山地植树种茶、耕地种粮、牧业为猪羊,农林牧业全面发展③长江流域林茶粮猪羊模式。在这里,山141第三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立体结构和食物链结构生态经济系统的立体结构即垂直结构是指生物群体中同一立地条件在空间上的组合与分布第三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立体结构和食物链结构142通过模拟自然生物群落的分层性,把形态上、生态上和生理上不同的生物种类组合成复合群体,能够最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抵抗不良环境通过模拟自然生物群落的分层性,把形态上143第三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立体结构和食物链结构一、立体结构的类型二、立体结构的生态学基础——种间互补三、生态经济系统的食物链结构第三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立体结构和食物链结构144一、立体结构的类型

立体结构可分为地上和地下或水上与水下等部分。地上部分立体结构即复合群体枝叶的分布状况,地下部分立体结构即复合群体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一、立体结构的类型立体结构可分为地上和地下145一、立体结构的类型

(1)地上部与地下部结合型

(2)高矮间作型

(3)农作物与乔木间作型

(4)特殊型一、立体结构的类型(1)地上部与地下部结合型146

(1)地上部与地下部结合型即地上部冠层和地下部根系处于同一层次内,生长前期光热利用率低,中期光能条件不足。根系部分消耗过度,互争养分,必须加大外部输入力度

(1)地上部与地下部结合型147(2)高矮间作型

即地上高矮秆,地下深浅根,两种作物同时间作(2)高矮间作型148(3)农作物与乔木间作型

比如,高矮农作物与乔木果树形成三个高低层次(三层楼)。南方稻田也形成地上地下三层楼。个别热带地区出现了四层楼的间作型。多层次养分的利用,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3)农作物与乔木间作型149(4)特殊型

果园间作、稻田养鱼等都属于特殊型的多层立体结构(4)特殊型150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