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的护理(学习重点)课件_第1页
肠套叠的护理(学习重点)课件_第2页
肠套叠的护理(学习重点)课件_第3页
肠套叠的护理(学习重点)课件_第4页
肠套叠的护理(学习重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定义1分类2病因3分型4临床表现5诊断治疗6分享病例7护理措施81目录定义1分类2病定义肠套叠(Intussusception):

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常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逆性套叠较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2定义肠套叠(Intussusception):2分类慢性肠套叠:

一般多发于年长儿及成人,且慢性肠套叠多为肠道存在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继发性套叠,因为发生率占小儿肠套叠的0.8%。急性肠套叠: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的一种特有疾病,一岁以内多件,占60%—65%,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年减少,5岁罕见。男婴发病率较高,男女之比为2.3:1。且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较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淋巴病毒感染有关,夏冬次之,秋季较少见。3分类慢性肠套叠:3饮食改变(出生后4—10个月,正是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的高峰期。)回盲部解剖因素(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会盲瓣过渡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病毒感染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遗传因素病因4病因4病理肠套叠的方向:一般肠套叠是顺行的与肠蠕动方向一致,近端套入远端内,极少数可逆行。5病理肠套叠的方向:一般肠套叠是顺行的5回盲型小肠型结肠型多发性在肠管不同区域内,存在分开的2、3个或更多肠套叠回结型多见占70%—80%复杂性或复套型常见为回回结型占10%—15%分型分型6回盲型小肠型结肠型多发性回结型复杂性或复套型分型分型6婴儿肠套叠(2岁以内)临床表现儿童肠套叠临床表现7婴儿肠套叠临床表现儿童肠套叠临床表现7婴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阵发性腹痛呕吐腹部包块果浆样血便肛门指检全身状况临床表现儿童肠套叠与前上相比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不全肠梗阻,起病缓慢。8婴儿肠套叠阵发性腹痛呕吐腹部包块果浆样血便肛门指检全身护理诊断(1)疼痛与肠系膜受牵拉和肠管强烈收缩有关(2)电解质紊乱与呕吐、拒食、体液丧失有关(3)焦虑与缺乏肠套叠相关知识有关,担心愈后有关(4)体温过高与肠腔感染毒素吸收有关9护理诊断(1)疼痛与肠系膜受牵拉和肠管强烈收缩有关1腹部超声:可见同心圆或靶环征,呈“套筒”征。2X线诊断治疗101腹部超声:可见同心圆或靶环征,呈“套筒”征。2X线诊断治非手术治疗我科目前采用水疗灌肠复位法。手术治疗1、手法复位2、肠肠吻术诊断治疗11非手术治疗我科目前采用水疗手术治疗1、手法复位诊断治疗111.非手术治疗发病24小时之内,全身情况良好,无腹胀,腹壁柔软者最佳适应证;发病24-48小时,全身情况良好,腹胀较轻,无高热、中毒症状者相对适应证。禁忌证:病程48小时以上,伴高热、脱水等中毒症状者;腹胀明显,有腹膜刺激症状或疑有肠坏死者;套叠部位已达结肠远端或直肠者;空气灌肠加压,套叠阴影不变,不移动,套叠肿块不缩小者。121.非手术治疗121、生命体征观察:肠套叠复位后,患儿大便次数常会照平常增加,并伴存血便,出现这种症状与肠套叠后肠管水肿,肠粘膜出血,梗阻解除,肠内容物排除有关,应告知家长不必惊慌,一般术后数日可缓解,但应注意大便次数。如次数增多,可引起脱水,及酸中毒,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及补液对症治疗。2、密切观察患儿腹痛、呕吐及腹部包块情况。成功复位后患儿可表现为安静入睡、呕吐消失、不再哭闹,如患儿再次出现烦躁、哭闹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防止复套。3、饮食指导:复位成功6小时候可实验性给水,患儿无呕吐可进少量流食,而后进低纤维易消化饮食,如进食后再发生呕吐,立即暂停饮食、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再行决定何时给予患儿饮食。

复位的护理措施131、生命体征观察:肠套叠复位后,患儿大便次数常会照平常增加,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失败者,以及已出现腹膜炎、肠坏死的晚期病例。手术方法:单纯手法复位、肠切除吻合术、腹腔引流术等。14手术治疗14术前护理措施1.小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2.禁食,胃肠减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3.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退热剂,并记录降温效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4.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准备。5.心理护理: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耐心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就手术前后配合知识,让家长能以稳定的情绪接受治疗护理过程。15术前护理措施1.小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护理措施1.术后监护:向麻醉师了解术中情况,麻醉未清醒前予去枕平卧头侧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2.体位:4-6小时后予半卧位。3.饮食:禁食期间按医嘱予补液,营养支持治疗,注意输液速度。肠蠕动恢复后按医嘱给予适当的饮食,应少量多餐,循序渐进,注意有无腹胀。少量流质—流质—半流质16术后护理措施1.术后监护:向麻醉师了解术中情况,麻醉未清醒前4.胃肠减压5.观察患儿腹部情况,注意肛门排气,排便,观察大便性质,颜色,次数。6.防止切口感染:抗炎治疗,观察患儿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7.防止切口裂开:输血或给予白蛋白,避免患儿剧烈哭吵,必要时术后用腹带包扎。174.胃肠减压17健康指导术后一个月内避免患儿较剧烈的活动及哭闹,防止伤口裂开。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粗纤维、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术后2周复查,如有异常及时就诊。18健康指导术后一个月内避免患儿较剧烈的活动及哭闹,防止伤口裂开Dr.Feng19Dr.Feng19感谢您的聆听

您的关注使我们更努力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关注我每天分享干货20感谢您的聆听

您的关注使我们更努力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目录定义1分类2病因3分型4临床表现5诊断治疗6分享病例7护理措施821目录定义1分类2病定义肠套叠(Intussusception):

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常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逆性套叠较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22定义肠套叠(Intussusception):2分类慢性肠套叠:

一般多发于年长儿及成人,且慢性肠套叠多为肠道存在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继发性套叠,因为发生率占小儿肠套叠的0.8%。急性肠套叠: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的一种特有疾病,一岁以内多件,占60%—65%,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年减少,5岁罕见。男婴发病率较高,男女之比为2.3:1。且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较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淋巴病毒感染有关,夏冬次之,秋季较少见。23分类慢性肠套叠:3饮食改变(出生后4—10个月,正是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的高峰期。)回盲部解剖因素(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会盲瓣过渡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病毒感染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遗传因素病因24病因4病理肠套叠的方向:一般肠套叠是顺行的与肠蠕动方向一致,近端套入远端内,极少数可逆行。25病理肠套叠的方向:一般肠套叠是顺行的5回盲型小肠型结肠型多发性在肠管不同区域内,存在分开的2、3个或更多肠套叠回结型多见占70%—80%复杂性或复套型常见为回回结型占10%—15%分型分型26回盲型小肠型结肠型多发性回结型复杂性或复套型分型分型6婴儿肠套叠(2岁以内)临床表现儿童肠套叠临床表现27婴儿肠套叠临床表现儿童肠套叠临床表现7婴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阵发性腹痛呕吐腹部包块果浆样血便肛门指检全身状况临床表现儿童肠套叠与前上相比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不全肠梗阻,起病缓慢。28婴儿肠套叠阵发性腹痛呕吐腹部包块果浆样血便肛门指检全身护理诊断(1)疼痛与肠系膜受牵拉和肠管强烈收缩有关(2)电解质紊乱与呕吐、拒食、体液丧失有关(3)焦虑与缺乏肠套叠相关知识有关,担心愈后有关(4)体温过高与肠腔感染毒素吸收有关29护理诊断(1)疼痛与肠系膜受牵拉和肠管强烈收缩有关1腹部超声:可见同心圆或靶环征,呈“套筒”征。2X线诊断治疗301腹部超声:可见同心圆或靶环征,呈“套筒”征。2X线诊断治非手术治疗我科目前采用水疗灌肠复位法。手术治疗1、手法复位2、肠肠吻术诊断治疗31非手术治疗我科目前采用水疗手术治疗1、手法复位诊断治疗111.非手术治疗发病24小时之内,全身情况良好,无腹胀,腹壁柔软者最佳适应证;发病24-48小时,全身情况良好,腹胀较轻,无高热、中毒症状者相对适应证。禁忌证:病程48小时以上,伴高热、脱水等中毒症状者;腹胀明显,有腹膜刺激症状或疑有肠坏死者;套叠部位已达结肠远端或直肠者;空气灌肠加压,套叠阴影不变,不移动,套叠肿块不缩小者。321.非手术治疗121、生命体征观察:肠套叠复位后,患儿大便次数常会照平常增加,并伴存血便,出现这种症状与肠套叠后肠管水肿,肠粘膜出血,梗阻解除,肠内容物排除有关,应告知家长不必惊慌,一般术后数日可缓解,但应注意大便次数。如次数增多,可引起脱水,及酸中毒,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及补液对症治疗。2、密切观察患儿腹痛、呕吐及腹部包块情况。成功复位后患儿可表现为安静入睡、呕吐消失、不再哭闹,如患儿再次出现烦躁、哭闹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防止复套。3、饮食指导:复位成功6小时候可实验性给水,患儿无呕吐可进少量流食,而后进低纤维易消化饮食,如进食后再发生呕吐,立即暂停饮食、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再行决定何时给予患儿饮食。

复位的护理措施331、生命体征观察:肠套叠复位后,患儿大便次数常会照平常增加,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失败者,以及已出现腹膜炎、肠坏死的晚期病例。手术方法:单纯手法复位、肠切除吻合术、腹腔引流术等。34手术治疗14术前护理措施1.小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2.禁食,胃肠减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3.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退热剂,并记录降温效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4.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准备。5.心理护理: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耐心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就手术前后配合知识,让家长能以稳定的情绪接受治疗护理过程。35术前护理措施1.小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护理措施1.术后监护:向麻醉师了解术中情况,麻醉未清醒前予去枕平卧头侧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2.体位:4-6小时后予半卧位。3.饮食:禁食期间按医嘱予补液,营养支持治疗,注意输液速度。肠蠕动恢复后按医嘱给予适当的饮食,应少量多餐,循序渐进,注意有无腹胀。少量流质—流质—半流质36术后护理措施1.术后监护:向麻醉师了解术中情况,麻醉未清醒前4.胃肠减压5.观察患儿腹部情况,注意肛门排气,排便,观察大便性质,颜色,次数。6.防止切口感染:抗炎治疗,观察患儿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