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阅卷入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得分1.(2分)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 )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B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答案】C【解析】【解答】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中的内容之一,A不符合题意;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中的内容之一,也是分离定律的实质,B不符合题意;C、R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这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结果,不属于假说的内容,C符合题意;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这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中的内容之一,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有遗传因子决定的。(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一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分)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合子的后代不一定是杂合子B.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C.纯合子之间杂交后代不会出现杂合子D.杂合子与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会相同【答案】A【解析】【解答】A、杂合子的后代不一定是杂合子,如杂合子自交后代还有纯合子,A正确;B、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错误;C、纯合子之间杂交后代可能会出现杂合子,如AA和aa杂交后代均为杂合子,C错误;D、杂合子与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但性状表现可能会相同,如AA和Aa的性状表现相同,D错误。故答案为:Ao【分析】1、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子能稳定遗传。2、杂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3、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4、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分)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说法塔送的是( )A.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然后研究两对的B.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C.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D.人工异花传粉的最佳时期,需在豌豆花刚开放的时候【答案】D【解析】【解答】A、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时,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得出分离定律;然后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得出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这也是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正确;C、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便于验证假说的正确性,C正确;D、为避免自花传粉和其他花粉的干扰,人工异花传粉需在花蕾期进行去雄,待雌蕊成熟时进行人工异花传粉,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1,孟德尔根据亲本杂交后B自交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测交实验进行演绎推理验证假说。2、孟德尔杂交实验传粉过程:先去除未成熟的高茎(或矮茎)豌豆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去雄花的雌蕊成熟时,将采集到的矮茎(或高茎)豌豆花的花粉涂到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2分)某学生取甲、乙两纸盒,准备若干写着“A”、“a”的卡片,在甲中放入“A”、“a”卡片各10片并摇匀;乙同样处理,开始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下列叙述不ip用的是( )A.两个纸盒分别代表了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B.可向甲盒中再增加两种卡片各10片,不影响统计结果C.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次取出的纸片还要放回到原来的盒子D.要模拟自由组合定律,需再向两纸盒中各加入等量写着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卡片【答案】D【解析】【解答】A、两个纸盒分别代表了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A正确;B、可向甲盒中再增加两种卡片各10片,这样每次抓取每种卡片的概率依然是1/2,因此不影响统计结果,B正确;C、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次取出的纸片还要放回到原来的盒子,这样保证每次抓取每种卡片的概率均为1/2,C正确:D、要模拟自由组合定律,需另外再拿两个纸盒且两个纸盒中各加入等量写着另•对等位基因的卡片,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1、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纸盒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纸盒内的卡片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卡片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分)关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B.自由组合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C.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分离定律,不能用分离定律分析D.孟德尔最先提出了“基因”、“基因型”、“等位基因”等概念【答案】A【解析】【解答】A、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具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B、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是受精作用,B错误;C、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中,每对基因的遗传都符合分离定律,能用分离定律分析,C错误;D、最先提出了“基因”、“基因型”、“等位基因”等概念的不是孟德尔,D错误。故答案为:Ao【分析】孟德尔遗传规律:(1)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点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分)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他们已经生下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妻子又怀上了异卵双胞胎,则这两个孩子都是女孩且都是单眼皮的概率是( )A.1/8 B.1/16 C.1/32 D.1/64【答案】D【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下一个单眼皮孩子,设相关基因为A、a,则这对夫妇均为Aa,他们所生的异卵双胞胎的其中一个孩子是女孩且单眼皮的概率是l/2xl/4=l/8,则两个孩子都是女孩且都是单眼皮的概率是1/8x1/8=1/64,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1)性状相同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2)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分)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体杂交,若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杂交后代中,与两个亲本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 )A.25% B.50% C.75% D.100%【答案】B【解析】【解答】AaBb和aaBb的两个体杂交,子代与两个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的比例为l/2xl/2+l/2xl/2=l/2,故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50%=50%,B正确。故答案为:Bo【分析】“拆分法''求解自由组合定律计算问题解题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2分)人的精原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细胞内含有的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依次是( )A.46、92、92B.23、92、92C.23、46、92D.46、0、92【答案】B【解析】【解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的复制以后,每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即四分体时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仍为46条,1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1个四分体,说明细胞内含有23个四分体,但是染色单体数和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都是92个,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减数分裂过程: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减数第一次分裂:(1)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2)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3)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4)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1)前期: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在细胞中。(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3)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4)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2分)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的名称和所处时期分别是( )
A.有丝分裂后期体细胞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卵母细胞【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该细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o【分析】细胞分裂方式的判断:染色体移向期—后期染色体移向期—后期胞两极无4是否存在姐妹染色单体(2分)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YyRr,Y、y与R、r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下列说法镇误的是( )A.可以产生4个精子,这4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YR、Yr、yR、yrB.可以产生4个精子,这4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YR、YR、yr、yrC.可以产生4个精子,这4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Yr、Yr、yR、yRD.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这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一定不同【答案】D【解析】【解答】A、若考虑交叉互换,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有四种基因型,这4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YR、Yr、yR、yr,A正确;BC、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与基因突变,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两种基因型,这4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YR、YR、yr、yr或者Yr、Yr、yR、yR,BC正确;D、若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均发生交叉互换,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这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可能相同,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基因型不同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1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最终产生1种2个精子.因此,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共产生了2种4个精子。11.(2分)人类红绿色盲症是由X染色体上隐性致病基因导致的,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父亲色盲,女儿一定色盲B.若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C.若父母都色盲,女儿可以正常D.若父母都不色盲,儿子也不色盲【答案】B【解析】【解答】A、若父亲色盲(XbY),其女儿不一定色盲,如XBXb,A错误;B、若母亲色盲(XbXb),由于儿子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其母亲,所以儿子肯定全部色盲(XbY),B正确;C、若父母都色盲(Xbxb、XbY),女儿一定色盲(Xbxb),C错误;D、若父母都不色盲(XBY、XBXb),儿子不一定色盲(XBY、XbY),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伴X隐性遗传病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有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现象;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2分)“牝鸡司晨”一词的来源是我国古代人们观察到雌鸡像雄鸡那样鸣啼报晓,这是一种性反转现象,性反转的雌鸡,是由于受环境影响,卵巢退化,精巢却发育起来,还可以产生精子,但其染色体并未改变。己知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其中Z染色体是生命活动必需的,如缺失则受精卵不能发育。一只雌鸡性反转后,又与正常雌鸡交配,后代雌鸡与雄鸡的比例是( )A.1:1 B.1:2 C.2:1 D.3:1【答案】C【解析】【解答】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一只雌鸡性反转后,性染色体组成仍然是ZW,又与正常雌鸡(ZW)交配,后代有3种染色体组成,即ZZ:ZW:WW=1:2:1,但由于缺少染色体Z会致死,所以后代中只有ZZ和ZW两种,雌鸡与雄鸡的比例是ZW:ZZ=2:1,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o【分析】生物的性别决定是类型一般是对雌雄异的生物来说的,有的生物的性别决定是ZW型,有的是XY型。ZW型性别决定的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XY型性别决定的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2分)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能够使细胞提取物失去转化活性的是( )A.蛋白酶 B.RNA酶 C.酯酶 D.DNA酶【答案】D【解析】【解答】DNA酶使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失去转化活性,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根据酶的专一性,能水解DNA的酶是DNA酶,即该酶使细胞提取物失去转化活性。(2分)关于双链DNA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1个碱基相连DNA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骨架C.若DNA片段中一条链为S-AGGCCT3,则另一条链为S-TCCGGA-3,D.碱基对以氢键维系,A与T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间形成三个氢键【答案】C【解析】【解答】A、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1个碱基相连,A正确;B、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B正确;C、若DNA片段中一条链为S-AGGCCT3,根据两条链反向平行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另一条链为51AGGCCT-3',C错误;D、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即A与T配对形成两个氢键,C与G配对形成三个氢键,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甘酸,脱氧核甘酸链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甘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甘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分)下列哪项不用下RNA的功能( )A.在DNA与蛋白质之间传递遗传信息B.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C.在密码子和氨基酸之间起连接作用D.组成核糖体的重要成分【答案】B【解析】【解答】A、DNA—RNA一蛋白质,RNA在DNA与蛋白质之间传递遗传信息过程中起着信使作用,A不符合题意;B、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但不是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B符合题意;C、mRNA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tRNA转运氨基酸,RNA在密码子和氨基酸之间起连接作用,C不符合题意:D、RNA和蛋白质是组成核糖体的重要成分,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o【分析】RNA可分为3种:mRNA:是翻译过程的模板;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重要成分,而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2分)把大肠杆菌在仅含"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其DNA中的碱基均含有UN,然后将这些大肠杆菌转移到仅含"N的培养基中培养,提取亲代及子代的DNA并离心,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亲代、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的离心结果分别是( )A.②①③④ B.②①③③ C.⑤②①④ D.⑤②①③【答案】D【解析】【解答】由题意知,细菌在,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因此亲代DNA的两条链都是6N,位于试管中的“重带”区,应该为⑤;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子一代DNA的两条链中一条含有bn,另一条含有mn,位于试管中的“中带”区,应为②;同理可得子二代形成的4个DNA分子,有2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mn,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是再犯另一条链为UN,位于“轻带”和“中带”区,应为①;子三代形成的8个DNA,有6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WN,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是UN,另一条链为^N,应为③,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o【分析】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以亲代DNA分子的每条链为模板,合成相应的子链,子链与对应的母链形成新的DNA分子,这样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且每个子代DNA分子都含有一条母链。(2分)在一个DNA分子中共有2000个碱基,其中腺口票吟占20%,则该DNA分子复制2次,一共需要消耗游离的胞喀咤脱氧核昔酸的个数是( )A.1200 B.1600 C.1800 D.2400【答案】C【解析】【解答】已知DNA分子中有2000个碱基,腺喋吟(A)=20%,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以计算出A=T=20%,C=G=30%,所以一个DNA分子中胞喀咤脱氧核甘酸的数目为2000x30%=600个。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一个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胞喀咤脱氧核甘酸数目为:(22-1)x600=1800个,C正确。故答案为:Co【分析】DNA复制中消耗的脱氧核甘酸数:①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甘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种脱氧核甘酸为nr(2n-1)。②第n次复制所需该种脱氧核甘酸数为m.[(2n-l)-(2nLl)]=m-2nL(2分)以下关于基因和DNA说法,母送的是( )A.生物体内DNA分子数目小于基因数目
B.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C.DNA分子的多样性是由于不同生物的DNA中碱基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以及DNA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D.对RNA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答案】C【解析】【解答】A、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含有多个基因,因此生物体内DNA分子数目小于基因数目,A正确;B、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中还存在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因此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B正确;C、DNA分子的多样性是由于不同生物的DNA中碱基数量、排列顺序不同,不同DNA分子中碱基的种类以及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C错误:D、对RNA病毒而言,其遗传物质是RNA,因此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D正确。故答案为:Co【分析】1、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含有许多个基因。2,真核基因包括非编码区(启动子、终止子)和编码区,且编码区不连续,分为内含子和外显子,因此真核基因转录成的mRNA需要进行加工;而原核细胞包括非编码区(启动子、终止子)和编码区,且编码区是连续的,该基因转录出的mRNA不需要加工直接可作为翻译的模板。3、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GUA(2分)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请判断组氨酸的密码子( )D.GUADNA双链ACAmRNAtRNAA氨基酸组氨酸A.GAUB.CAUC.CUA【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tRNA最后一个碱基A可反推mRNA上与其互补配对的碱基是U,因此mRNA是以DNA上面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上面一条链是转录的模板链,编码组氨酸的碱基序列是GTA,则转录形成的密码子是CAU,B正确。故答案为:Bo【分析】转录:RNA是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叫转录。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翻译。(2分)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的叙述,镇送的是( )A.表观遗传现象中,基因的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B.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C.吸烟会使人的体细胞内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D.残翅果蝇在高温下(31℃)培养,得到了一些翅长正常的果蝇,它们在正常环境温度下(25℃)产生的后代仍然是残翅,这符合表观遗传学的规律【答案】D【解析】【解答】A、表观遗传现象中,DNA序列不改变,故基因的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A正确;B、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基因组成相同,因此他们之间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B正确;C、吸烟会使人的体细胞内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对染色体上的组蛋白也会产生影响,会通过某种途径遗传给下一代,C正确;D、残翅性状由基因决定的,但也受环境温度影响,故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受环境的影响,该现象不属于表观遗传,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表观遗传:(1)概念:生物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2)主要原因:①DNA甲基化:DNA分子中的碱基被选择性加上甲基的现象。某个基因发生足够多的甲基化后,其转录会被阻止,从而被关闭,甲基化被移除,基因就会被开启。②组蛋白修饰: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其中组蛋白是决定染色体螺旋程度的重要因素,组蛋白常受到多种化学修饰,如甲基化、乙酰化等,被称为组蛋白修饰。组蛋白修饰可影响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2分)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说法正确的是(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只是红细胞异常,不会遗传给下一代B.正常细胞中也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如果它们发生突变,细胞则可能癌变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新的基因,从而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D.非同源染色体互换部分片段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解答】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虽然只是红细胞异常,但是体内所有细胞都含有异常基因,因此可以遗传给下一代,A错误;B、正常细胞中也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如果它们发生突变,细胞则可能癌变,B正确;C、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C错误;D、非同源染色体互换部分片段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易位),D错误。故答案为:Bo【分析】1、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碱基序列(基因结构)改变。(2)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利害相对性。(3)意义:新基因的产生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生物进化的原材料。2、基因重组:(1)发生过程:可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2)发生生物:可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3)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4)常见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而发生交换。(2分)下列有关变异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倍体西瓜不能产生种子,属于不可遗传变异B.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能产生三倍体,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性状的改变D.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以引起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答案】C【解析】【解答】A、三倍体西瓜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A错误;B、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能产生三倍体,但三倍体高度不育,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C、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性状的改变,C正确;D、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故答案为:Co【分析】1、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2、密码子的简并:绝大多数氨基酸都有几种密码子,增加了密码子的容错性,减少了单一密码子的使用频率。(2分)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B.单基因遗传病指单个基因就能导致患病,通常为显性病C.基因检测可以预测个体患病的风险D.通过遗传咨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答案】C【解析】【解答】A、先天性疾病不都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一定不是遗传病,关键要看其是不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A错误;B、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B错误;C、基因检测可以预测个体患病的风险,C正确;D、唐氏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因此不能通过遗传咨询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D错误。故答案为:Co【分析】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2分)在一个豌豆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20%,自然状态下繁殖一代,则子代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50%、50%B.60%、40% C.70%、30% D.80%、20%【答案】C【解析】【解答】豌豆自然状态下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故60%AA后代依旧是60%AA,20%Aa后代是5%AA、10%Aa、5%aa,20%aa后代依旧是20%aa,统计出子代AA:Aa:aa=65%:10%:25%,贝A的基因频率=65%+10%+2=70%,a的基因频率=1-70%=30%,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o【分析】“公式法”求解基因频率(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为例):A基因频率=人人基因型频率+l/2xAa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22基因型频率+l/2xAa基因型频率。(2分)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母送的是( )A.适应不仅指生物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也指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B.适应具有相对性,因为环境在不断变化C.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直接证据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答案】C【解析】【解答】A、生物体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生物体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因此适应不仅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A正确;B、因为环境在不断变化,生物的适应是相对的,环境变化,适应就会被打破,B正确;C、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的是间接证据,C错误;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正确。故答案为:Co【分析】1、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的证据:(1)化石: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的证据。(2)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3)胚胎学证据:鱼与人的胚胎在发育早期有相似的鲤裂和尾;脊椎动物在早期胚胎发育阶段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支持了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4)细胞水平证据:不同生物的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等,是对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的有力支持。(5)分子水平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有共同点,提示人们当今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其差异大小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它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1)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3)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4)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变异是不定向的,通过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因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5)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6)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阅卷人二、综合题(共4题;共36分)得分(11分)DNA是生物体发育和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请回答以下与DNA分子相关的问题:(3分)早期,人们发现染色体在亲子代细胞之间能够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就推测其具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为研究哪种物质具有遗传功能,人们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的关键思路是-若某一DNA片段中含有n对碱基,则该片段最多可有种,这体现了DNA分子的性。(4分)DNA的复制方式称为,其能够保证复制的准确性,一方面是由于独特的结构提供了精确的模板,另一方面是通过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遗传信息是指DNA中。(3分)DNA的复制需要的酶有,这些酶的合成场所是,合成后从进入到细胞核中发挥作用。(1分)为得到耐高温的菌种,科学家在热泉附近提取到了两种菌,分析两种菌中四种碱基的组成比例发现,甲菌的鸟喋吟占碱基总数的32%,而乙菌的胸腺嗑陡占碱基总数的32%,由此推测两菌种中耐热性较强的是«【答案】(1)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分别研究各自的作用;4n;多样(2)半保留复制;双螺旋;碱基互补配对;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3)解旋酶、DNA聚合酶;核糖体;核孔(4)甲【解析】【解答】(1)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为研究哪种物质具有遗传功能,科学家实验设计的关键思路是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分别研究各自的作用。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若某一DNA片段中含有n对碱基,该片段最多可有4n种排列方式,DNA有4n种,这体现了DNA分子具有多样性。(2)DNA分子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分子的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之中。(3)DNA分子复制需要解旋酶解开DNA分子双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甘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聚合酶等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这些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通过核膜上的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4)DNA分子中,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C与G之间形成3个氢键,C、G碱基对越多,DNA分子的结构就越稳定。甲菌的鸟喋吟占碱基总数的32%,C、G碱基对占总碱基的64%,乙菌的胸腺喀咤占碱基总数的32%,其C、G碱基对所占比例为36%,所以甲菌种耐热性较强。【分析】1、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2、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以亲代DNA分子的每条链为模板,合成相应的子链,子链与对应的母链形成新的DNA分子,这样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且每个子代DNA分子都含有一条母链。3、DNA复制:(1)时间: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随染色体的复制完成。(2)场所:主要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3)过程:在细胞提供的能量驱动下,解旋酶将DNA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然后,DNA聚合酶等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甘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条子链。随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在不断延伸。同时,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10分)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人类遗传病,患者细胞膜上的氯离子转运蛋白功能异常,导致支气管被异常增多的黏液堵塞。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图1为囊性纤维化的一个家系图,图2为致病机理示意图。1 2'O-rD正常ATCTTTGGTTAGAAACCA1 2345口正常男性。1 2'O-rD正常ATCTTTGGTTAGAAACCA1 2345口正常男性。正常女性・患病女性AUCUUUGGUI②异亮氨酸T丙氨酸一甘氨酸I③♦・异常ATTGGTAUUGGU图1♦.妙・氯离子・*••氯离子1两异亮氨酸一甘氨酸|③请回答问题:(1)(4分)据图i判断,该病遗传方式最可能为染色体上的性遗传。n代3号的基因型是,若他与一女性携带者结婚,生下正常女孩的概率是。(5分)图2中,①过程的原料是,②过程称为,发生的场所是。异常情况下,异亮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最终形成的CFTR蛋白缺少一个苯丙氨酸,导致其发生改变,影响了氯离子的转运。(1分)上述实例体现了基因是通过控制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1)常;隐;AA或Aa;5/12(2)核糖核甘酸;翻译;核糖体;AUU;空间结构(3)蛋白质的结构【解析】【解答】(1)1I和12都正常,却生出了Hi、IL和Ik患病的女儿,所以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U3的基因型是1/3AA、2/3Aa,女性携带者的基因为Aa,生下正常女孩的概率是(1/3+2/3x374)xl/2=5/12»(2)图2中,①过程的原料是核糖核甘酸,②过程为翻译,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异亮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正常的是AUC,异常的由C变成了U,变成了AUU。所以异常情况下,异亮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AUU,与正常情况不同。最终形成的CFTR蛋白缺少一个苯丙氨酸,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无法定位在细胞膜上,影响了氯离子的转运。(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包括: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本题中是直接方式——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分析】1、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的方式:(1)父病子全病——伴丫遗传。(2)判断显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皆病为伴X,父子无病为常显。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皆病为伴X,母女无病为常显。(3)不可判断显隐性:若连续遗传可能为显性。隔代遗传可能为隐性。若男女患者比例相当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患者男多于女或女多于男可能为伴性遗传。2、转录:RNA是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叫转录。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翻译。3、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产制,蛋白质的结构鸭组胞结构(直接途径)鸥生物性状基因辰虱喻合成鸥期代谢(iWitS)驾生雌状(7分)我国科研人员以甜玉米和糯玉米为原材料,培育出了更加可口的“甜糯玉米”。玉米的非甜与甜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甜玉米基因型为aa,籽粒中不能合成淀粉。非糯与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糯玉米基因型为bb,籽粒中支链淀粉含量高。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请回答问题:(1分)aabb型玉米籽粒表现为甜非糯,其不表现糯性的原因是0(4分)研究人员用甜玉米(aaBB)与糯玉米(AAbb)杂交,获得B:Fi自交,F2中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这种现象(填"能”或“不能”)说明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挑出F2中糯性籽粒,将其栽培并自交,其中基因型为.的植株子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该基因型在糯性籽粒中所占比例为,其自交果穗上将出现糯性和非糯性(甜粒)两种籽粒,将非糯性籽粒(甜粒)挑选出来,即为aabb个体。(1分)将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子一代在农田中大规模栽培,其自交所结果穗上糯粒与甜粒的数量比是,令果穗口感更好。(1分)玉米籽粒的甜与非甜、糯与非糯都与相关基因合成的淀粉酶有关,由此可以看出基因是,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答案】(1)aa型玉米籽粒中不能合成淀粉,因此b基因的功能无法显现(2)非甜非糯玉米:糯玉米:甜玉米=9:3:4;不能;Aabb;2/3(3)3:1(4)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基因型是aa的籽粒中不能合成淀粉,所以aabb型玉米籽粒不表现糯性的原因是aa型玉米籽粒中不能合成淀粉,b基因的功能无法显现。⑵根据题意,亲本杂交得B(AaBb),F,(AaBb)自交,由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_=9:3:4,表现型及比例是非甜非糯玉米:糯玉米:甜玉米=9:3:4。这种现象不能说明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挑出F2中糯性籽粒(A_bb),将其栽培并自交,杂合子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子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该基因型在糯性籽粒中所占比例为2/3。(3)根据题文,将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其自交子代基因型是AAbb、Aabb、aabb,比例是1:2:1,所以果穗上糯粒与甜粒的数量比是3:1。(4)玉米籽粒的甜与非甜、糯与非糯都与相关基因合成的淀粉酶有关,由此可以看出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分析】1、“和”为16的特殊分离比成因:条件F,(AaBb)自交后代比例F,测交后代比例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6:11:2:1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性状9:71:3当某一对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3:41:1:2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15:13:I2、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产赳蛋白质的结构驾细胞结构(直接途径)驾生物性状辰到跳合成鸥剃0代谢(I施筵)鸥生破状(8分)成年雄性孔雀鱼的体表会出现颜色鲜艳的斑点,斑点的数量取决于相互矛盾的两种选择,即拥有斑点数量更多的雄鱼更容易吸引到雌鱼,提高交配成功率,但也更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为了研究以上两种选择的综合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①人工建立3个大池塘,分别记为A、B、C,在每个池塘中放养相同品种和数量的雌、雄孔雀鱼幼鱼。②6个月后,孔雀鱼种群形成,在A池塘中引入孔雀鱼的主要捕食者——矛丽鱼,B池塘中引入了一种危险性较低的捕食者——溪解鱼,保留了没有天敌的C池塘作为对照。③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分别统计三个池塘中雄性孔雀鱼的斑点数。根据实验回答相关问题:(3分)这个3个大池塘中的孔雀鱼存在着隔离,而不存在隔离,应该看做个种群。(2分)实验的预期结果是一段时间后,三个池塘中雄性孔雀鱼的斑点数不同,其中最少的为池塘,最多的为池塘。(2分)实际实验结果如下图,与预期结果不同的是,加入了溪第鱼的B池中,雄性孔雀鱼的斑点数反而是最多的。进一步调查发现,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溪^鱼主要捕食孔雀鱼的.的斑点数反而是最多的。进一步调查发现,造成这一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小语种考试试题及答案快速复习法
- 2024年畜牧师职称贴心备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整体规划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畜牧师考试知识架构试题及答案
- 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债券市场基础试题及答案
- 评估金融产品效果的专业方法试题及答案
- 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的知识储备技巧试题及答案
- 助力银行从业知识深化的试题及答案
- 小语种证书考试的注意事项与试题及答案
- 解读国际投资动态的试题及答案
- 天津市新版就业、劳动合同登记名册
- 采购谈判的技巧案例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 二子女无财产无债务离婚协议书
- 装配作业指导书
- 换填承载力计算(自动版)
- 公司董事会会议台账
-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
- 煤矿安管人员七新题库及答案
- (完整word版)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
- HIV-1病毒载量测定及质量保证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