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综合计划实务管理篇课件_第1页
企业综合计划实务管理篇课件_第2页
企业综合计划实务管理篇课件_第3页
企业综合计划实务管理篇课件_第4页
企业综合计划实务管理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李行发德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李行发1主要内容第一节综合计划管理认知基础:概念、任务、作用第二节综合计划管理实务:种类、指标体系和经营目标、基本内容、工作程序和各环节内容第三节基础工作和人员要求:八项基础工作、人员素质要求第四节综合计划管理的执行、检查与考核2主要内容第一节综合计划管理认知基础:概念、第一节:综合计划管理的认知基础要了解和掌握下面几个问题:1、什么是综合计划管理2、综合计划管理的发展变化过程3、综合计划管理的意义(为什么要搞综合计划管理)先明确几个概念:计划--计划管理计划:是一个考虑,未付诸行动前的一项工作,思想意识上的准备计划的对象:具有开头和结尾及中间过程的有目的性的未来活动包含二个以上要素的相互作用并可对目的产生影响的复杂性组合,其中一个必定是人。计划管理:在计划基础上,通过扏行和对执行情况的掌握、分析、反聩与评价,而使计划目标实现的有组织的做法。综合计划--综合计划管理3第一节:综合计划管理的认知基础要了解和掌握下面几个问题:31、综合计划管理的概念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分析计划执行情况的一系列活动的有关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的综合运用。41、综合计划管理的概念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2、计划管理的沿革(1)传统意义的计划管理:六、七十年代完全的计划经济时期

(2)、十一屆三中全会后国家经济转型时期的计划管理

(3)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管理52、计划管理的沿革(1)传统意义的计划管理:5

3、计划管理观念:

重日常工作和生产而轻计划的观念

现状:原因:

(1)历史造成;(2)客观因素作用。

转变重日常工作和生产而轻轻计划管理的观念

怎么转变:

(1)学习并认识企业管理;

(2)认识计划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3)解决计划管理滞后的实际问题6

3、计划管理观念:

重日常工作和生产而轻计划的观念

现状:二、综合计划管理的任务计划管理的提出和存在理由,是由企业管理的任务决定的:企业管理具有二重性,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要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企业管理就必须执行各方面的职能.7二、综合计划管理的任务计划管理的提出和存在理由,是由企业管理1、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市场)因素:1)满足客户需求;2)明确具体目标;3)把各方面纳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81、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82、搞好综合平衡

2、做好综合平衡,消除薄弱环节

把企业

依据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内部条件,通过编制计划,把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其它资源与各项工作,科学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和消除薄弱环节。

(1)外部市场需求与供给情况

(2)人力资源与生产设备及材料条件

(3)资金状况

(4)后方保障

92、搞好综合平衡

2、做好综合平衡,消除薄弱环节

把企业

3、挖掘内部潜力,集中有利因素

人:效率:主观能动性、组织效率、管理效率;财:最小的资金投入:周转、占用物:消耗最少,成本的潜力(原材料、燃料动力设备消耗);都有一个消耗标准:行业、企业、地区;先进合理、落后之分10

3、挖掘内部潜力,集中有利因素人:效率:主观能动性、组织

三、综合计划管理的作用

其作用是通过以下特点实现的:1、综合性:a、综合经济技术指标:把生产经营活动串联起来:b、统一的部暑:有组织有领导地,通过公司会议、文件、管理层级全面地、由上而下安排下去:c、全员全过程措施:通过制定计划、组织执行和检查分析,使企业和生产经营活动协调发展,保证各项计划任务的完成,力争取得好的经济效果。

2、决定性:不可替代的客观作用(计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计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3、方向性更高层次的思维和全面的视角与脚踏实地的精神a、站得高(站在高处),站在企业的最高位置,用企业最高管理者的眼光,从长远的角度,有效协调企业的各个方面,使企业的各项活动在一个统一的目标下进行;b、看得远(看在远处):立脚于企业外界竞争和今后的发展(集中体现企业战略与战术的结合),可对比性(纵向--与过去比;横向--与行业比);c、做得实(做在实处):合理组织人、财、物:复盖到全厂和各管理岗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极性,使一切工作均须围绕11

三、综合计划管理的作用

其作用是通过以下特点实现的:1

1、为企业工作指引方向和目标

多环节、多部门和多工种协作劳动来完成的,而各环节、各部门和工种之间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要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科学地组织起来,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行动纲领,这就要依靠企业的综合计划,能使全公司明确方向和统一目标。12

1、为企业工作指引方向和目标

多环节、多部2、2、有利于消除管理瓶颈计划不但要对生产任务和成果进行安排和预见,而且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消耗和资源的利用进行监督和控制,要求以最少的人力、财力、物力消耗,以最少资金占有,使生产所需的人、财、物实现最优组合,这就需要在生产之前有一个合理而精确的计划。132、2、有利于消除管理瓶颈计划不但要对生产任务和成果进行安排3、为控制和考核提供依据和标准

管理标准:工作、费用、质量生产标准:价值、产量、进度消耗标准:物资、人工、资产责任依据、配合依据、考核依据、奖惩依据143、为控制和考核提供依据和标准管理标准:工作、费用、质量责

第二节:综合计划管理的基础

一、建立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制度二、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综合计划15

第二节:综合计划管理的基础

.

一、建立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制度:计划管理的保证措施

1、内容

总则(总要求)、长远计划、

指标和指标管理、计划的调整、考核

与检查、计划部门的职责、计划的

分工、计划编制方法等内容

1、内容总则(总要求)、长远计划、指标和指标管理、计划的调整、检查与考核计划部门的职责、计划的分工、计划的编制方法等16.

一、建立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制度:计划管理的保

2、作用

明确计划管理的程序、方法与基本

要求,是一项要求,是统一的要求,是全面的要求,是保证计划责任落

实的措施,是计划管理的制度保证,具有组织的约束性质17

2、作用

明确计划管理的程序、方法与基本九、基本内容3、具有内部法律法规性质18九、基本内容3、具有内部法律法规性质18二、制定符合实际的综合计划计划管理系统化。即计划管理的内容、手段要全面配套,形成系统。它包括指标系统化、内容全面化和信息资料系统化。19二、制定符合实际的综合计划计划管理系统化。它包括指标系统化、

1、确定合理、科学的计划指标和指标体系

1)概念:指标:一个个指标的名称;

体系:是相互联系而构成一个统一体的指标的集合

20

1、确定合理、科学的计划指标和指标体系

1)a、体现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不能偏离方针,又要围绕目标。各项指标都是为了落实总方针和总目标.在总目标下确定本期计划目标

(2)对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要求

a、21a、体现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

(2)对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要求b、复盖全面的指标体系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指标体系也是一个系统,两者要吻合,反映指标间的相互联系,要使各项指标能够反映企业相关要求的整体情况;22b、复盖全面的指标体系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指标22c、企业的目标与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先进性和实现的可能性结合:切合实际,与本企业过去比,先进性和实现的可能性结合:切合实际,与本企业过去比,与行业平均水平比,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努力能够达到: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轻而易举。23c、企业的目标与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先进性和实现的可能性结合

(3)指标和指标体系的作用

a、计划内容的载体(数量、质量)

b、反映企业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

经营活动业绩的要求体现

c、进行行政性考核,以达到奖优

罚劣、奖勤罚懒,激励先进的目的

的标准24

(3)指标和指标体系的作用

a、计划内容2、主要的综合计划方法(1)长期计划(三五规划)(2)年度综合计划(3)月度综合计划(4)专业计划252、主要的综合计划方法(1)长期计划(三五规划)253、计划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1)、全面搜集现有资料(单项建议、部门计划、专项计划、合同、资源状况、人员现状、环境因素和有关细节资料)263、计划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1)、全面搜集现有资料26(2)、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掌握第一手活资料a、目的:b、内容c、做到三个结合27(2)、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掌握第一手活资料a、目的:(3)、在分析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可行措施制定计划-优选方案-批准-发布实施;

(阶段、过程、程序)收集意见-跟踪-记录-总结28(3)、在分析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可行措施制定计划-优

第三节综合计划管理:执行、检查与考核-实施的方法和途径29第三节29一、计划的执行1、执行组织:2、执行方式:3、保障措施、行政、经济的可操作手段30一、计划的执行1、执行组织:30

二、计划的检查与控制1、检查、控制的意义(1)了解和掌握指标执行与预想的吻合度,调整偏差(2)了解和掌握指标的落实问题,对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3)发现好的东西,及时作出反映31二、计划的检查与控制312、检查与控制的具体方法(1)日常检查(2)定期检查(3)专题(专项)检查322、检查与控制的具体方法(2)定期检查(3)专题(专项)检查

3、计划检查的组织(1)按照计划的责任分工进行组织(2)日常工作的检查,按职能进行,比如进度检查,由生产部门负责(3)检查的综合汇总,由有关部门进行,比如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将全公司的质量情况汇总;财务部门汇总全公司的财务情况333、计划检查的组织(1)按照计划的责任分工进行组织33三、计划的分析1、分析的类型(1)定量分析:(2)定性分析:(3)综合分析:(4)专题分析:34三、计划的分析1、分析的类型342、分析方法(1)统计分析(2)经济活动分析(例会)(3)典型分析352、分析方法(1)统计分析353、分析的目的(1)分析执行情况和问题(2)为计划的下步执行或下阶段的经济活动提出一些加强性措施(3)为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363、分析的目的(1)分析执行情况和问题36四、计划考核1、计划考核的类型(1)分期考核(2)分层考核:分级管理的手段(体制形式);行政效能的具体化过程;领导权力的直接体现(3)分项考核37四、计划考核1、计划考核的类型372、计划考核的主要方法和途径(1)目标考核(2)经济责任制考核

考核内容考核组织考评方式382、计划考核的主要方法和途径(1)目标考核38第四节基础工作和人员素质要求一、基础工作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管理职能,提供资料依据,共同准则,基本手段,前提条件必不可少的工作.39第四节基础工作和人员素质要求一、基础工作391、内容:一般包括:1标准化工作,2定额工作,3计量工作,4信息工作,5规章制度,职工技术业务6培训和7现场工作以及8班组建设等内容.401、内容:一般包括:1标准化工作,2定额工作,402、作用:1/基础工作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依据.2/是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3/是推行经济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4/是搞好经济活动分析,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保证.412、作用:1/基础工作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3、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一般要求:(1)、必须提高对基础工作的认识,并不断克服小生产势力的影响.(2)必须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水平,推进各项专业管理的指标和要求,不断加强管理的基础工作.(3)必须加强职工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技术业务培训.(4)必须有长远,系统的打算,扎扎实实地抓,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423、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一般要求:(1)、必须提高对基础工作的4、企业管理的几项基础工作:标准化工作.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管理工作.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尺度,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定额工作.包括制定,贯彻,修订各类定额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定额…指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为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经营资源所规定的消耗标准、完成标准与占用标准.定额的种类:劳动定额,物资消耗定额,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定额等.434、企业管理的几项基础工作:标准化工作.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计量工作.包括测试,检验,对各种理化性能的测定与分析工作.

科技经济情报信息工作.包括原始记录和统计工作,工作,科技档案工作,数据管理和资料贮存工作;建立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企业需建立的规章制度分为基本制度,工作制度,责任制度;职工技术业务培训班组建设.现场管理44计量工作.包括测试,检验,对各种理化性能的测定与分析工作.

5、人员要求1、熟悉现代管理方法…一般能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以电子计算机和各种信息,通讯技术为手段,借助多种数学管理方法,去执行管理职能懂企业各项专业管理.,并有理论深度具有组织和协调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有深入细处和不厌其烦的工作精神455、人员要求1、熟悉现代管理方法…一般能运用现代管理理论,2、

462、

46课程结束。谢谢大家!德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李行发电话:0790-6596249、645265913006280530、1357647579013732987053邮箱:xylhf6249432@47课程结束。谢谢大家!德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474848494950505151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李行发德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52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李行发1主要内容第一节综合计划管理认知基础:概念、任务、作用第二节综合计划管理实务:种类、指标体系和经营目标、基本内容、工作程序和各环节内容第三节基础工作和人员要求:八项基础工作、人员素质要求第四节综合计划管理的执行、检查与考核53主要内容第一节综合计划管理认知基础:概念、第一节:综合计划管理的认知基础要了解和掌握下面几个问题:1、什么是综合计划管理2、综合计划管理的发展变化过程3、综合计划管理的意义(为什么要搞综合计划管理)先明确几个概念:计划--计划管理计划:是一个考虑,未付诸行动前的一项工作,思想意识上的准备计划的对象:具有开头和结尾及中间过程的有目的性的未来活动包含二个以上要素的相互作用并可对目的产生影响的复杂性组合,其中一个必定是人。计划管理:在计划基础上,通过扏行和对执行情况的掌握、分析、反聩与评价,而使计划目标实现的有组织的做法。综合计划--综合计划管理54第一节:综合计划管理的认知基础要了解和掌握下面几个问题:31、综合计划管理的概念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分析计划执行情况的一系列活动的有关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的综合运用。551、综合计划管理的概念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2、计划管理的沿革(1)传统意义的计划管理:六、七十年代完全的计划经济时期

(2)、十一屆三中全会后国家经济转型时期的计划管理

(3)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管理562、计划管理的沿革(1)传统意义的计划管理:5

3、计划管理观念:

重日常工作和生产而轻计划的观念

现状:原因:

(1)历史造成;(2)客观因素作用。

转变重日常工作和生产而轻轻计划管理的观念

怎么转变:

(1)学习并认识企业管理;

(2)认识计划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3)解决计划管理滞后的实际问题57

3、计划管理观念:

重日常工作和生产而轻计划的观念

现状:二、综合计划管理的任务计划管理的提出和存在理由,是由企业管理的任务决定的:企业管理具有二重性,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要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企业管理就必须执行各方面的职能.58二、综合计划管理的任务计划管理的提出和存在理由,是由企业管理1、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市场)因素:1)满足客户需求;2)明确具体目标;3)把各方面纳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591、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82、搞好综合平衡

2、做好综合平衡,消除薄弱环节

把企业

依据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内部条件,通过编制计划,把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其它资源与各项工作,科学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和消除薄弱环节。

(1)外部市场需求与供给情况

(2)人力资源与生产设备及材料条件

(3)资金状况

(4)后方保障

602、搞好综合平衡

2、做好综合平衡,消除薄弱环节

把企业

3、挖掘内部潜力,集中有利因素

人:效率:主观能动性、组织效率、管理效率;财:最小的资金投入:周转、占用物:消耗最少,成本的潜力(原材料、燃料动力设备消耗);都有一个消耗标准:行业、企业、地区;先进合理、落后之分61

3、挖掘内部潜力,集中有利因素人:效率:主观能动性、组织

三、综合计划管理的作用

其作用是通过以下特点实现的:1、综合性:a、综合经济技术指标:把生产经营活动串联起来:b、统一的部暑:有组织有领导地,通过公司会议、文件、管理层级全面地、由上而下安排下去:c、全员全过程措施:通过制定计划、组织执行和检查分析,使企业和生产经营活动协调发展,保证各项计划任务的完成,力争取得好的经济效果。

2、决定性:不可替代的客观作用(计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计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3、方向性更高层次的思维和全面的视角与脚踏实地的精神a、站得高(站在高处),站在企业的最高位置,用企业最高管理者的眼光,从长远的角度,有效协调企业的各个方面,使企业的各项活动在一个统一的目标下进行;b、看得远(看在远处):立脚于企业外界竞争和今后的发展(集中体现企业战略与战术的结合),可对比性(纵向--与过去比;横向--与行业比);c、做得实(做在实处):合理组织人、财、物:复盖到全厂和各管理岗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极性,使一切工作均须围绕62

三、综合计划管理的作用

其作用是通过以下特点实现的:1

1、为企业工作指引方向和目标

多环节、多部门和多工种协作劳动来完成的,而各环节、各部门和工种之间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要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科学地组织起来,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行动纲领,这就要依靠企业的综合计划,能使全公司明确方向和统一目标。63

1、为企业工作指引方向和目标

多环节、多部2、2、有利于消除管理瓶颈计划不但要对生产任务和成果进行安排和预见,而且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消耗和资源的利用进行监督和控制,要求以最少的人力、财力、物力消耗,以最少资金占有,使生产所需的人、财、物实现最优组合,这就需要在生产之前有一个合理而精确的计划。642、2、有利于消除管理瓶颈计划不但要对生产任务和成果进行安排3、为控制和考核提供依据和标准

管理标准:工作、费用、质量生产标准:价值、产量、进度消耗标准:物资、人工、资产责任依据、配合依据、考核依据、奖惩依据653、为控制和考核提供依据和标准管理标准:工作、费用、质量责

第二节:综合计划管理的基础

一、建立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制度二、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综合计划66

第二节:综合计划管理的基础

.

一、建立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制度:计划管理的保证措施

1、内容

总则(总要求)、长远计划、

指标和指标管理、计划的调整、考核

与检查、计划部门的职责、计划的

分工、计划编制方法等内容

1、内容总则(总要求)、长远计划、指标和指标管理、计划的调整、检查与考核计划部门的职责、计划的分工、计划的编制方法等67.

一、建立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制度:计划管理的保

2、作用

明确计划管理的程序、方法与基本

要求,是一项要求,是统一的要求,是全面的要求,是保证计划责任落

实的措施,是计划管理的制度保证,具有组织的约束性质68

2、作用

明确计划管理的程序、方法与基本九、基本内容3、具有内部法律法规性质69九、基本内容3、具有内部法律法规性质18二、制定符合实际的综合计划计划管理系统化。即计划管理的内容、手段要全面配套,形成系统。它包括指标系统化、内容全面化和信息资料系统化。70二、制定符合实际的综合计划计划管理系统化。它包括指标系统化、

1、确定合理、科学的计划指标和指标体系

1)概念:指标:一个个指标的名称;

体系:是相互联系而构成一个统一体的指标的集合

71

1、确定合理、科学的计划指标和指标体系

1)a、体现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不能偏离方针,又要围绕目标。各项指标都是为了落实总方针和总目标.在总目标下确定本期计划目标

(2)对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要求

a、72a、体现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

(2)对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要求b、复盖全面的指标体系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指标体系也是一个系统,两者要吻合,反映指标间的相互联系,要使各项指标能够反映企业相关要求的整体情况;73b、复盖全面的指标体系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指标22c、企业的目标与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先进性和实现的可能性结合:切合实际,与本企业过去比,先进性和实现的可能性结合:切合实际,与本企业过去比,与行业平均水平比,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努力能够达到: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轻而易举。74c、企业的目标与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先进性和实现的可能性结合

(3)指标和指标体系的作用

a、计划内容的载体(数量、质量)

b、反映企业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

经营活动业绩的要求体现

c、进行行政性考核,以达到奖优

罚劣、奖勤罚懒,激励先进的目的

的标准75

(3)指标和指标体系的作用

a、计划内容2、主要的综合计划方法(1)长期计划(三五规划)(2)年度综合计划(3)月度综合计划(4)专业计划762、主要的综合计划方法(1)长期计划(三五规划)253、计划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1)、全面搜集现有资料(单项建议、部门计划、专项计划、合同、资源状况、人员现状、环境因素和有关细节资料)773、计划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1)、全面搜集现有资料26(2)、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掌握第一手活资料a、目的:b、内容c、做到三个结合78(2)、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掌握第一手活资料a、目的:(3)、在分析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可行措施制定计划-优选方案-批准-发布实施;

(阶段、过程、程序)收集意见-跟踪-记录-总结79(3)、在分析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可行措施制定计划-优

第三节综合计划管理:执行、检查与考核-实施的方法和途径80第三节29一、计划的执行1、执行组织:2、执行方式:3、保障措施、行政、经济的可操作手段81一、计划的执行1、执行组织:30

二、计划的检查与控制1、检查、控制的意义(1)了解和掌握指标执行与预想的吻合度,调整偏差(2)了解和掌握指标的落实问题,对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3)发现好的东西,及时作出反映82二、计划的检查与控制312、检查与控制的具体方法(1)日常检查(2)定期检查(3)专题(专项)检查832、检查与控制的具体方法(2)定期检查(3)专题(专项)检查

3、计划检查的组织(1)按照计划的责任分工进行组织(2)日常工作的检查,按职能进行,比如进度检查,由生产部门负责(3)检查的综合汇总,由有关部门进行,比如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将全公司的质量情况汇总;财务部门汇总全公司的财务情况843、计划检查的组织(1)按照计划的责任分工进行组织33三、计划的分析1、分析的类型(1)定量分析:(2)定性分析:(3)综合分析:(4)专题分析:85三、计划的分析1、分析的类型342、分析方法(1)统计分析(2)经济活动分析(例会)(3)典型分析862、分析方法(1)统计分析353、分析的目的(1)分析执行情况和问题(2)为计划的下步执行或下阶段的经济活动提出一些加强性措施(3)为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873、分析的目的(1)分析执行情况和问题36四、计划考核1、计划考核的类型(1)分期考核(2)分层考核:分级管理的手段(体制形式);行政效能的具体化过程;领导权力的直接体现(3)分项考核88四、计划考核1、计划考核的类型372、计划考核的主要方法和途径(1)目标考核(2)经济责任制考核

考核内容考核组织考评方式892、计划考核的主要方法和途径(1)目标考核38第四节基础工作和人员素质要求一、基础工作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管理职能,提供资料依据,共同准则,基本手段,前提条件必不可少的工作.90第四节基础工作和人员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