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习题_第1页
下肢骨折习题_第2页
下肢骨折习题_第3页
下肢骨折习题_第4页
下肢骨折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肢骨折习题部分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下肢骨折,若缩短()厘米以上,就会出现明显跛行。.股骨颈的前倾角正常值为()。0〜13° 0〜14° 0〜15° 0〜18° 0〜20°.成人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所形成的颈干角的正常值是 ()。0〜100°°〜110° °〜130° °〜130°°〜140°.造成第二、三跖骨颈疲劳骨折的原因多是()。A.直接暴力 B. 间接暴力 C. 肌肉过度强烈收缩D.持续劳损 E.骨质疏松.趾骨骨折何种移位应当尽可能矫正()。A.侧方移位B.向背侧成角C.向跖侧成角D.向内侧成角E.向外侧成角.儿童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所形成的颈干角平均为()。00000.新鲜无移位或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应()。A.不须治疗 B. 不须复位,但患肢应制动 C. 改变负重力线的截骨术D.三翼钉内固定E. 人工关节置换.股骨颈骨折无移位或嵌插型骨折,病人卧床,患肢应保持于 ()。A.内收内旋 B.外展外旋 C. 内收中立 D.外展中立 E.内收外旋.无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可用轻重量皮肤牵引固定()周。〜3 〜4 〜5 〜6 〜8.用屈牌屈膝法整复有移位股骨颈骨折,复位后通过何项来判断是否复位成功()。A.压痛有无消失 B.纵向叩击痛是否消失C.手掌试验D.直腿抬高试验 E. 回旋挤压试验.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中属稳定性骨折的是()。A.顺转子间型 B. 反转子间型 C. 转子下型D.顺转子间粉碎型 E. 反转子间粉碎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反转子间型,其骨折近端移位方向是 ()。A.外展、内旋B.外展、外旋C.内收、内旋D.内收、外旋E.以上都不对.下列不是股骨转子间骨折诊断要点的是()。A.压痛点在腹股沟中点 B. 患肢明显缩短、内收、外旋畸形C.伤后局部疼痛、月中胀明显 D. 压痛点多在大转子部E.局部有广泛的瘀斑.有移位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牵引重量为()。〜4kg〜6kg 〜8kg〜10kg 〜12kg.成人股骨干骨折经牵引复位后,牵引重量应维持在 ()左右。.股骨干下1/3骨折,其远端移位方向多为()。A.向上B.向外C.向前D.向后E.向内.无重叠畸形的股骨干中1/3骨折,因受内收肌收缩的影响,而有()成角的倾向。A.向前B.向外C.向内D.向后E.向上.股骨干()骨折远端向后移位时,易刺伤胭动、静脉。A.上1/3B.中1/3 C. 下1/3D.中下1/3交界处E.中上1/3交界处.股骨牌上骨折若胭窝部出现较大的血月中,且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时,应考虑()。A.深静脉栓塞 B. 筋膜间隔综合征 C.胭动脉损伤D.胭静脉损伤 E. 以上都不是.股骨牌间骨折复位应达到良好的对位使关节面光滑完整,是为防止后期发生()。A.缺血性肌挛缩 B. 骨化性肌炎 C.足下垂D.缺血性骨坏死 E. 创伤性关节炎.有移位的跟骨结节横形骨折一般固定()。〜4周〜8周〜3周〜5周〜6周.蹊骨横断骨折,若移位在1cm以内者,手法整复后可用()固定。A.钢丝内固定B.夹板C.张力带D.抱膝圈E.抓蹊器.距骨颈骨折整复后,应将踝关节固定在()。A.背伸位B.中立位C.功能位D.跖屈稍内翻位E.跖屈稍外翻位.有移位胫骨牌骨折应力求恢复胫骨关节面的平整和下肢正常的生理轴线,以防止发生()。A.缺血性肌挛缩 B. 缺血性骨坏死 C.足下垂D.迟发性畸形 E. 创伤性关节炎.胫骨牌骨折,若检查时发现侧向试验阳性则提示 ()。A.半月板损伤 B. 前交叉韧带损伤 C.侧副韧带损伤D.后交叉韧带损伤E. 蹊韧带损伤.胫腓骨骨折,骨折线在同一水平的病因病机最有可能是 ()。A.肌肉强力收缩 B. 传达暴力 C. 扭转暴力D.直接暴力E. 持续劳损.胫腓骨干骨折常发生延迟愈合的部位是()。

A.上段B,A.上段B,中段C,中上段D,中下段E.下段.间接暴力引起胫腓骨干双骨折,其常见骨折线为 ()。A,骨折线在下段同一水平 B, 骨折线在上段同一水平C,腓骨的骨折线高于胫骨 D, 胫骨的骨折线高于腓骨 E,无特殊规律29,胫腓骨干骨折用跟骨牵引进针时,跟骨外侧应比内侧高 1cm,这是为了使()。A,足跟内旋 B, 足跟外旋 C,足跟轻度内翻D,足跟外翻 E, 避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30.胫腓骨干上1/3骨折采用持续牵引夹板固定时,膝关节应置于屈曲()位。0〜40° 0〜80° 0〜100° 0〜120° 0〜140°31,距骨的主要血液供应从()。A,距骨头进入 B, 距骨颈进入 C,距骨体进入D,距骨的前方 E, 距骨的内侧32,内翻暴力造成的踝部骨折,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踝多为斜形骨折 B. 外踝多为横形骨折 C,可合并距骨脱位D, 足部呈外翻畸形 E、可合并后踝骨折33.距骨表面软骨面约占整个距骨面的()。5 5 5 5E, 全部34,袜套悬吊滑动牵引适用于()。A,内踝骨折B,外踝骨折 C,后踝骨折 D,双踝骨折 E,距骨脱位35,正常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之间的角度大小是 ()。〜25° 0〜35° 0〜45°〜55° 0〜60°36,跟骨骨折治疗中应注意恢复的角度是()。A.颈干角B,内翻角C,外翻角D,携带角E, 结节关节角37.跟骨结节骨折复位后肢体固定的位置为()。A.屈膝位B.跖屈位C.踝背伸位D.跖屈、屈膝位E.屈膝、踝背伸位38.易继发骨缺血坏死的足附骨骨折是()。A.跟骨骨折B.距骨骨折C.足舟骨骨折D.楔状骨骨折E.骰骨骨折(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在成人股骨颈干角的平均值中:⑴男性为()。⑵女性为()。0 0 0 0 0.下列股骨颈骨折属哪一种分型:(1)若骨折线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直线所形成的倾斜角小于 30。时,则为()(2)若骨折线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直线所形成的倾斜角在 450左右时,则为()。A.头下型B.头颈型C.外展型D.内收型E.基底型.下列股骨转子间骨折按骨折线的方向分别属于哪型骨折:(1)骨折线自大转子顶点上方开始,斜向小转子的上方为 ()。(2)骨折线自大转子下方斜向内上方,到达小转子的上方为()。(3)骨折线经过大、小转子的下方为()。A.顺转子间骨折B. 反转子间骨折 C. 转子上骨折D.转子下骨折E. 以上都不对.不同暴力可引起何种类型股骨干骨折:(1)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多为()。(2)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多为()。A.横断B.斜型C.蝶型D. "Y”型E. 不完全性

.下列股骨干骨折移位用何手法矫正:(1)若横断骨折,仍有侧方移位时,可用何手法矫正 ()⑵若斜行骨折、两斜面为背向移位时,用何手法矫正 ()A.旋转B.折顶C.回旋D.端提E.分骨.下列股骨干下1/3骨折,应选用的牵引方法是:(1)远端向后移位的骨折,应选用()。(2)远端向前移位的骨折,应选用()。A.皮肤牵引 B. 股骨牌间骨牵引 C. 股骨牌上骨牵引D.胫骨结节骨牵引 E.跟骨牵引.股骨干骨折复位后,根据骨折不同部位而放置压垫的部位:⑴上1/3骨折应放在()。⑵中1/3骨折应放在()。B. 近端的外方,远端的前方骨折线的外方和前方B. 近端的外方,远端的前方骨折线的外方和前方C.近端的前方和外方 D.E.远端的前方和外方.下列股骨干骨折骨牵引时肢体应放置的体位:(1)上1/3骨折,胫骨结节骨牵引时肢体应处于()(2)中1/3骨折,股骨牌上骨牵引时肢体应处于()(3)下1/3骨折远端向后移位的,股骨牌上骨牵引时肢体应处于 ()。A.屈牌屈膝中立法 B. 屈牌内收位 C.外展中立位D.屈牌屈膝外展位 E. 屈牌外展位.股骨干骨折采用骨牵引的重量:(1)儿童的牵引重量约为()。⑵成人牵引重量约为()。A.体重的1/4B.体重的1/5C.体重的1/6D.体重的1/7E.体重的1/8.股骨干骨折骨牵引的时间:⑴儿童约()。⑵成人约()。〜8周 〜10周 〜12〜8周 〜10周 〜12周.不同类型股骨牌上骨折,远端移位方向:⑴屈曲型是()⑵伸直型是()。A.内B.外C.前D.后E.上.股骨牌间骨折治疗方法:(1)股骨内外二牌分离者采用()。⑵骨折无明显移位者采用()。A.石膏固定 B. 夹板固定 C. 股骨牌冰钳牵引D.胫骨结节牵引 E.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不同暴力引起蹊骨骨折的类型:(1)直接暴力引起的多为()。(2)间接暴力引起的多为()。A.横行B.螺旋形C.粉碎D.嵌插E.压缩.下列骨折检查时应注意:(1)胫骨上端骨折应注意()。⑵腓骨上端骨折应注意()。A.筋膜间隔综合征 B.腓总神经损伤C. 迟缓愈合或骨不连D.胭动脉损伤 E.创伤性关节炎.不同部位胫腓骨骨折夹板固定的范围:⑴上1/3骨折应()。⑵下1/3骨折应()。A.超膝关节 B. 超踝关节 C.上超膝关节,下超踝关节D.不必超膝、踝关节 E, 以上都不对.胫腓骨骨折解除骨牵引、夹板固定时,为防治轻度成角畸形可采用何法:(1)为了防止向前成角,可采用()。(2)为了纠正轻度的向内成角,可采用()。A.两枕法B.三枕法C.盘腿法D.屈牌屈膝法E.抬臀法.双踝骨折按内外踝骨折线形状,分析其致伤暴力:(1)内踝骨折线为斜形外踝骨折线为横形,致伤暴力形式可能是 ()。(2)外踝骨折线为斜形,内踝骨折线为横形,致伤暴力形式可能是 ()。A.纵向挤压暴力B.外旋暴力 C.外翻暴力D.内翻暴力E.以上都不是.踝部骨折分度:(1)单踝骨折,距骨无移位属于()。⑵双踝骨折、距骨轻度脱位属于()。⑶三踝骨折、距骨脱位属于()。A.I度踝部骨折 B. II度踝部骨折 C.田度踝部骨折D.IV度踝部骨折 E. 以上都不是19.距骨颈骨折的固定时间:(1)手法整复后,固定时间为()。⑵若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关节融合术,则固定时间为()。周 周 月 月 月20.下列暴力可引起何种踝部损伤:(1)踝关节背伸外翻暴力可引起()。⑵若踝关节背伸外翻暴力继续作用,则可合并()。A.跟骨骨折 B. 距骨骨折 C. 胫骨后唇骨折D.跟距关节脱位E. 距骨前脱位三)D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相互间有特殊联系的答

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在治疗股骨颈及转子间骨折时,必须注意保持两个角度,它们是()A.牌臼角B.颈干角C.内翻角D.外翻角E.前倾角.股骨颈移位骨折应尽早给予()。A.复位B.不复位,患肢制动C.截骨术D.固定E.人工关节置换术.股骨转子间骨折有移位,经牵引后,用手法将患肢外展内旋,以矫正()畸形。A.外旋B.缩短C.外展D.牌内翻E.牌外翻.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是根据()A.骨折线的方向B. 骨折线的位置 C. 骨折线与股骨干的角度D.骨折线与股骨干纵轴垂直线的角度 E. 骨折线与骨盆连线的角度.股骨干骨折出现外伤性休克的原因为()。A.剧痛A.剧痛B.骨折移位明显C.出血多D.神经损伤E.患者精神紧张.股骨牌上牵引适用于股骨干骨折中的()。A.上1/3骨折B.中1/3骨折C.下1/3骨折D.远折端向后移位的下D.远折端向后移位的下1/3骨折.股骨干骨折骨骼牵引适用于()A.儿童B.较大的儿童C.青壮年.胫骨牌骨折治疗时应力求达到(A.恢复伸膝功能 B.C.恢复下肢的正常生理轴线E. 远折端向前移位的下1/3骨折0老年人D.体弱的成年人E.)。恢复小腿的长度D.恢复小腿的负重功能E.恢复关节面的完整.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原则主要是()。A.恢复小腿的长度 B. 恢复下肢的正常生理轴线 C.恢复肢体负重功能D.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E.恢复踝关节的活动度.胫腓骨骨折可有多种移位,治疗中应完全矫正的是()A.缩短移位B.成角移位C.碎骨片的对合D.侧方移位E.旋转移位.多见于老年人的骨折类型有()。A.股骨颈骨折 B. 股骨干骨折 C. 股骨牌上骨折D.股骨转子间骨折E. 胫腓骨干骨折.下列易于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是()。A.严重移位的股骨下1/3骨折B. 胫骨牌骨折C.屈曲型股骨牌上骨折 D. 胫骨中下段骨折 E.股骨转子问骨折.关于蹊骨骨折,说法正确的是()。A.间接暴力所致骨折线多呈横行 B. 骨折线经过上1/3部者最多见C.无移位蹊骨骨折占80% D. 蹊骨骨折是一种关节内的骨折E.抓蹊器固定法适用于无移位骨折.造成踝部骨折较多见的暴力()。A.内翻暴力A.内翻暴力B.外翻暴力C.外旋暴力D.纵向挤压暴力 E.侧方挤压暴力.踝部骨折整复固定后在作被动活动时,可进行()。A.背伸活动 B.跖屈活动 C.旋转活动 D.内翻活动E.外翻活动.波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类型是()

A.跟骨结节纵形骨折B. 跟骨结节横形骨折A.跟骨结节纵形骨折B. 跟骨结节横形骨折C.载距突骨折D. 跟骨外侧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E.跟骨全部关节塌陷骨折.跖骨颈疲劳骨折好发于()。A.第一跖骨 B.第二跖骨 C. 第三跖骨D.第四跖骨E. 第五跖骨.距骨骨折易导致的两大并发症是()。A.缺血性坏死 B.创伤性关节炎C. 骨化性肌炎D.筋膜间隔综合征 E.骨不连.跟骨轴位片可显示()。A.距骨下关节 B. 跟骨结节横断程度 C.跟骨关节面的塌陷程度D.跟骰关节面 E. 载距突.踝关节外侧的韧带主要是()。A.三角韧带A.三角韧带B.腓距韧带 C.腓骰韧带D. 腓跟韧带 E.腓舟韧带(四舟韧带(四)X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大括号内).股骨颈骨折的病理基础是( )A.股骨颈部细小 B.负重量质交界处D.老年人肝肾不足、骨质疏松.股骨头、颈部的血液供应的来源有A.圆韧带的小动脉 B.C.上干器端动脉 D.选择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前: C. 处于疏松骨质和致密骨E. 血液供应差() 。器外动脉股骨干滋养动脉E.下干能端动脉根据骨折部位不同,股骨颈骨折可分为()

A.头下部骨折 B.颈中部骨折C.外展型骨折D.基底部骨折 E.内收型骨折TOC\o"1-5"\h\z外展型股骨颈骨折病理生理特点是( ) 。A.骨折局部剪切力大 B. 骨折断端稳定性好 C.局部血运破坏少D.骨折愈合率相对高 E. 骨折移位明显内收型股骨颈骨折病理生理特点是( ) 。A.骨折局部剪切力大 B. 骨折断端稳定性好 C.局部血运破坏少D.骨折愈合率相对高 E. 骨折移位明显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的下肢的畸形特点是( ) 。A.外展B.外旋C.缩短D.屈膝E.伸牌股骨颈骨折按其X线摄片表现可分为( ) 。A.头下部B.外展型C.颈中部D.内收型E.基底部股骨颈头下部骨折,其愈合不良的原因有( ) 。A.骨折线位置较高B. 血供不足 C.移位明显D.固定困难 E. 护理不好股骨颈外展型骨折的特点是( ) 。A.两折端间呈外展关系 B.骨折端剪力小C. 关节囊血运破坏小D.骨折线与股骨干纵轴线的垂直线形成的倾斜角小于 300 E.较稳定.老年人因股骨颈骨折长期卧床,易并发( ) 。A.心力衰竭B.褥疮C.泌尿系统结石 D.尿路感染E.坠积性肺炎11.股骨颈骨折的整复方法可用A.牵引复位法11.股骨颈骨折的整复方法可用A.牵引复位法B.() ,膝顶拔伸法C.椅背整复法D.攀门拽伸法 E,屈牌屈膝法.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可分为() 。A.转子上骨折B.转子下骨折C.顺转子间骨折D.反转子间骨折E.以上都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肢呈( )畸形。A.内收B.外展C.内旋D.外旋E.缩短TOC\o"1-5"\h\z.股骨转子间骨折中不稳定的有( ) 。A.顺转子间骨折 B.反转子间骨折C. 转子下骨折D.顺转子粉碎骨折E.转子上骨折.股骨颈骨折整复后持续牵引,固定期间应注意 ( ) 。A.不负重B.不盘腿C.不侧卧D.股四头肌舒缩活动 E.牌膝屈伸活动.股骨干骨折,易合并哪些并发症( ) 。A.血管、神经损伤 B. 外伤性休克 C.挤压综合征D.脂肪栓塞综合征 E. 筋膜间隔综合征.股骨干下1/3骨折,严重移位的出现哪些情况时应考虑为血管、神经损伤的可能() 。A.小腿感觉障碍 B. 小腿、足趾运动障碍 C. 末梢循环障碍D.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E. 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股骨干骨折牵引固定后,早期即应开始锻炼,其刚开始的功能锻炼包括() 。A.牌关节的屈伸 B.膝关节的屈伸C.踝关节的屈伸D.跖趾关节的屈伸E.股四头肌舒缩活动.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行手术切开的适应症是( ) 。A.成角畸形15°以上B. 旋转畸形300以上C. 肢体短缩3cm以上D.骨折在3个月以内E. 骨折超过3个月.青枝骨折或无移位的股骨牌上骨折的处理包括 () 。A.无需整复 B. 在无菌操作下抽净关节积血C.带轴活动夹板超膝关节固定 D.大重量骨牵引E.切开复位固定.有移位的股骨牌上骨折的治疗为( ) 。A.骨牵引后无需整复 B.骨牵引后配合手法整复C.整复时注意保护胭窝神经血管D.屈曲型骨折采用股骨牌部冰钳牵引 E. 伸直型采用胫骨结节牵引TOC\o"1-5"\h\z.蹊骨骨折的治疗要求有() 。A.恢复伸膝装置B. 保持关节面完整光滑 C 逐渐加强股四头肌舒缩活动D.防止创伤性关节炎 E.骨折未临床愈合前,注意勿过度屈膝.按骨折的原因和解剖部位,临床上跖骨骨折可以分型为 ( ) 。A.跖骨干骨折B. 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 C. 跖骨颈疲劳骨折D.跖骨头骨折 E. 跖骨粉碎骨折.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多由于() 。A.足外翻扭伤引起 B. 足内翻扭伤引起 C. 腓骨短肌的猛烈收缩D.腓骨长肌的猛烈收缩 E.腓骨第三肌的猛烈收缩.跖骨颈疲劳骨折的特点为( ) 。A.无明显外伤史B.前足痛C. 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D.多发于第二、第三跖骨 E, 骨折明显移位.下列关于胫腓骨干骨折,说法正确的有( ) 。A.中下1/3交界处为骨折好发部位B.胫骨中、下段骨折易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C.有移位者,出现肢体缩短、成角及足内旋畸形D.损伤严重可能发生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线摄片应包括胫、腓骨全长的正、侧位片.胫腓骨骨折易并发() 。A.胭动脉损伤 B. 筋膜间隔综合征 C.腓总神经损伤D.延迟愈合或骨不连 E.创伤性关节炎.胫腓骨骨折时,如果患肢严重月中胀或有大量水泡,则不宜采用夹板固定,以免造成()A.褥疮B.感染C.压疮D. 加重移位 E.骨延迟愈合TOC\o"1-5"\h\z.胫腓骨上1/3骨折,哪几块夹板应超关节( ) 。A.内侧板B.外侧板C.前内侧板D.前外侧板 E.后侧板.下列哪些情况下应行胫距、距跟关节融合术( ) 。A.距骨体缺血性坏死 B. 距骨粉碎性骨折 C.距骨体陈旧性脱位D.距骨骨折并发踝关节严重创伤性关节炎 E.距骨颈骨折.易于发生迟缓愈合、不愈合或缺血性坏死的下肢骨折是 ( )A.股骨颈骨折 B.股骨转子间骨折C.胫骨牌骨折D.胫骨中下1/3段骨折E.距骨颈骨折.下列属于关节内骨折的是( ) 。C.蹊骨骨折A.股骨转子间骨折 B.C.蹊骨骨折D.胫骨牌部骨折E. 距骨骨折.下列哪些符合踝关节的结构特点( ) 。A.内、外、后三踝构成踝穴 B. 外踝比较窄而长,位于内踝的稍后下方C.内踝的三角韧带较外踝的韧带坚强 D.踝关节处于背伸位时,关节稳定,不易扭伤E.踝关节处于跖屈位时,关节稳定,不易扭伤TOC\o"1-5"\h\z.内翻暴力引起的踝关节损伤可有() 。A.内踝斜行骨折 B.外踝横形骨折C. 严重时可合并距骨脱位D.可合并后踝骨折 E.三角韧带断裂.关于距骨骨折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主要为间接暴力所致 B. 以颈体间骨折为多见C.易引起缺血性坏死 D. 易合并创伤性关节炎E.可合并跟距关节脱位.有移位的踝部骨折,整复时应注意( ) 。A.外翻损伤使踝部内翻B.内翻损伤使踝部内翻C.如后踝骨折合并距骨后脱位,可利用长袜套牵引整复D.内外踝加压挤压以整复下胫腓关节分离E.患者应平卧屈膝位TOC\o"1-5"\h\z.跟骨骨折的临床特征有( ) 。A.不能负重B.足跟部横径变宽C.足跟部横径变窄D.足弓变平E.足弓变大.高处坠落时,足跟着地常发生的损伤有() 。A.颅底骨折 B.脊柱损伤 C.骼骨骨折 D.跟骨骨折 E.颅脑损伤.属于不波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是( ) 。A.跟骨结节纵形骨折 B, 跟骨结节横断骨折 C, 跟骨外侧跟距关节面塌陷D.载距突骨折 E. 跟骨全部关节塌陷.正常足底三点负重的是( ) 。A.跟骨B.距骨C.第一跖骨头D.第五跖骨头E.足舟骨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空格内).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时,必须注意保持正常的、,特别是,否则将遗留牌关节畸形,影响牌关节的功能。.股骨颈骨折按其部位不同,可分为、和—骨折,前两者又叫骨折,后者又叫骨折。.股骨颈的骨折线越高,越易破坏,因而和的发生率就越图0.股骨转子间骨折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和位置, 临床上可分为三型:、.股骨颈骨折的压痛点在中点,股骨转子间骨折压痛点多在.趾骨骨折有移位者,应,采用竹片小夹板或固定,周即可撤除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有移位,应采用与结合,固定患肢于 位。.股骨转子间骨折反转子间型,近端因与的收缩而_、,远端因与的牵引而、移位。.跖骨骨折多由引起,以第跖骨多见,长途跋涉或行军则可引起。.股骨干上1/3骨折时,骨折近端因受、、及其他外旋肌的牵拉而产生、、移位,骨折远段由于作用则、、移位。.股骨干有轻度的弧度,有利于发挥其伸膝作用。.距骨的主要血液供应自进入,骨折时,常损伤来自的血液供应,所以距骨体很容易发生。.股骨牌上骨折屈曲型,远端因受的牵拉和的紧缩,而向移位,容易压迫或损伤。.股骨牌上骨折伸直型应采用牵引;屈曲型应采用牵引。.股骨牌上骨折因骨折靠近关节,易发生,所以应尽早进行和锻炼。.治疗股骨牌间骨折,应达到,,才能有效地恢复关节的功能和防止发生。.胫骨牌骨折又称,多由高处跌下,足底触地而产生的_所致。.股骨牌上骨折指发生于股骨自起点上cm范围内的骨折。.蹊骨骨折的治疗,要求恢复功能,并保持关节面的,防止 的发生。.抓蹊器固定法适用于有移位的性蹊骨骨折。.距骨表面3/5为,故发生骨折时,骨折线多经过关节面,发生的机会较多。.胫骨干中上段横截面呈,胫骨峙前突并向外弯曲,形成;胫骨干下1/3处,横断面为,该骨处为骨折的好发部位。.因胫骨和腓骨的骨折线可不在同一平面,故X线照片应包括.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恢复小腿的长度和,对骨折端的移位,应予以完全纠正。.踝部内翻损伤,内踝多为骨折,外踝多为骨折,严重时可合并、。三、改错题(将标有“”的错误部分改为正确的内容).跖骨骨折应常规摄前半足正、侧位X线片来确诊。.有移位的新鲜股骨颈骨折可用丁字鞋或轻重量皮肤牵引固定 6〜8周。.跖骨骨折的任何移位必须矫正,否则会妨碍足的行走功能。.诊断跟骨骨折时,应常规询问和检查脊柱和肋骨匈况。.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不稳定骨折,应通过临床、体格检查证实骨折愈合后,方可逐步负重行走。.跟骨骨折后常有足纵弓的塌陷,颈干角减小。.垂直悬吊皮肤牵引是将患儿的患肢回时用皮肤牵引向上悬吊,用重量悬起,臀部离床一拳之距为宜。.股骨干中1/3骨折及远折端向后移位的上1/3骨折适宜用股骨牌上牵引。.股骨镰上骨折伸直型应采用股骨牌上牵引。.距骨骨折后,在固定期间应早期负重锻炼、利于骨折的愈合。.当怀疑有蹊骨骨折时,应拍膝关节的正侧位X线片,以明确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胫骨的营养血管由胫骨干中下1/3的后方讲入.在致密骨内下行一定距离,而后进入髓腔.胫腓骨骨折不稳定者,可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配合距骨牵引。.胫腓骨上1/3骨折夹板应超膝关节固定是指内、外侧板上超过膝关节2cm.踝关节处于跖屈位时,下胫腓韧带紧张,关节不稳定,容易发生扭伤。.踝关节处于背伸位时,踝穴较跖屈位时能增宽〜2mm以容纳跟骨。.双踝骨折整复固定后应从第二周起作踝关节练功活动,包括各方向的活.内翻暴力造成踝关节骨折时,内踝多为内形,外踝多为斜形。.外翻暴力造成踝关节骨折时,外踝多为外形,内踝多为斜形。.距骨颈骨折时,常损伤来自胫后动脉的血液供应,所以距骨体易发生缺血性坏死。四、名词解释(简要说明或解释一个概念或名词)1.颈干角2.前倾角3.股骨转子间骨折 4.股骨干骨折5.股骨牌上骨折6.结节关节角7.垂直悬吊皮肤牵引8.踝穴9.踝部内翻损伤10.囊内骨折五、简答题(简要回答问题).简述有移位股骨颈骨折下肢畸形的特点。.简述股骨颈骨折的诊查要点。.简述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诊查要点。.何谓股骨颈干角其临床意义如何.何谓股骨前倾角其临床意义以何.简述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的异同。.简述股骨干骨折的诊查要点。.为什么距骨骨折易发生缺血性坏死.股骨干上、中、下1/3骨折断端移位机理是什么.如何选择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牵引方法.简述蹊骨骨折的治疗原则。.简述胫骨下1/3骨折造成迟缓愈合和骨不连的原因。.简述胫腓骨骨折造成创伤性关节炎的原因。.简述内翻暴力造成踝部损伤的特点。.简述外翻暴力造成踝部损伤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