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谢京成2013.31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1、我在成长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3、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4、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5、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3、能通过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2、学生能积极参与,乐意与人交流合作,体验成长的快乐。教学重难点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课时安排教学准备一课时教师准备:量身高的纸、秤、卷尺、长尺、记录表、学生体检记录表。重及第一年的生长情况。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出示课件:猜猜我是谁。2.谈话:同学们,这是我们班一些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请大家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位同学?3.提问: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想要告诉大家?二、合作探究(一)交流自己成长的证据1.谈话:你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谈谈你自己的感受。2.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长的证据。3.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不同阶段所拍摄的四张照片(出示顺序打乱的照4.学生进行排序。5.汇报:你是怎样排的?为什么这样排?6.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观察相片,感觉自己的身高、体重变化了;比较了衣服、鞋子的大小,知道自己在长大。(二)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等2测量后就知道自己的变化了吗?23.谈话:你们想测量吗?那测量前我们是不是该讨论一下,制订好方案呢?下面就请每一小组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制订好方案。4.出示思考题:(1)如果测量身高、体重,应该注意什么?(2)除了身高、体重,你还喜欢测量什么项目,准备怎样测量?5.汇报:你们小组想测量什么?怎样测量?6.小结:同学们想测量的项目可真多,那老师就给你们充足的时间去测量,测目,请组长负责。三、绘制身高、体重的曲线图1.提出要求:你能将自己从入学到现在的身高、体重绘制成曲线图吗?2.学生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3.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4.提问: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向家长了解了自己出生第一年的生长情况,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出生第一年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怎样?四、总结、拓展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自己的成长情况,通过研究你有什么收获?续去寻找。32、悄悄发生的变化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交谈、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特点;2、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知识与技能1、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2、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青春期变化是人体的正常发育;2、意识到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青春期变化。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难点: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录像和相关资料制作成网页。2、课前让学生分男、女生坐或和好朋友一起坐。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自己的身体都有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我们能不能时时察觉出来?2.小结:对,这些变化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发生的,今天我们要来继续了二、了解青春期的变化1青春期。在这段时期,我想大家在身体上都会有一些变化。2.谈话:你愿意和好朋友或老师说说悄悄话,交流一下近来你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吗?3.同学自由交流,并将讨论结果作简单的记录。4.全班交流:说说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明显的变化?(可以结合自己说,也可观察其它同学说)5.教师针对性小结。我国7——18岁青少年的平均身高的统计表性别年龄7男身高12112613113514114515416016516816917112012513113614314815315615715815815889101112131415161718女6.谈话:请同学们观察统计表,看看我国青少年的身高从多大年龄开始增长比较快?男生和女生有没有差异?710岁开始进入青的变化。48.播放青春期特点的录像。9.谈话:青春期除了生理上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10.出示“青春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读一读。11.提问:近来你有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变化?12.小结:刚才我们一起说到的、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十分正常的生理现象,同学们不用害羞、不用害怕,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事情。三、讨论如何对待青春期变化1.谈话:青春期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青春期我们要注意些什幺?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4期注意点:加强营养保证睡眠注意卫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穿戴合适的衣物保持良好的情绪)四、总结延伸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提问: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大人”了,你觉得当孩子好,还是成人好?为什么?3.谈话:关于青春期,你还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的有关青春期的知识,顺利度过这一时期,老师专门为大家制作了这样一个网页,4.学生上网浏览有关内容。5.汇报:从网页中,你又有什么收获?6.教师小结。7.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出一张有关青春期知识的手抄报。53、人生之旅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2、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3、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写出调查报告。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2、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2、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2、的一生;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问一问自己爸爸妈妈的身高;收集婴幼儿和老年人生活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1.谈话:老师先给大家讲个神话故事,听完后猜一猜,这种动物是什么。你们想听吗?2.教师讲解“斯芬克司之谜”的故事,同时出现狮身人面像图片。3.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4.小结:对,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人是软弱无助的孩子,他用两手两脚爬行;在生命的当午,他成为壮年,用两只脚走路;到了老年,临到生命的迟暮,他需要扶持。因此拄了拐杖,作为第三只脚。二、讨论人的一生可以划分成几个时期1.出示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2.谈话: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划分的各个时期起个名称吗?(适时板书:人生之旅)3.请把你的划分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单上。人生之旅我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个阶段分别为:4.学生自己填写记录单。(1)请你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是怎样来划分的。(2)与大家交流你是怎样划分的?(3)每一个同学汇报完,问其他同学:是否认可他的划分依据、划分阶段?6(4)看一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说说都是什么时期的。三、预测自己的身高1P8长得为什么很像?2.小结:从这一组照片中,我们发现这个小孩慢慢长大了,他们的身高从原来相差很多,到越来越想近了。3.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1)提出问题:老师发现,我们班有的同学长得也很快很高,那是不是会越来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长大后身高多少?(2)学生自学书上几种预测身高的方法。(3)汇报书上介绍了哪些预测身高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及时告诉学生到哪里去查表,怎样查表,怎样利用公式计算)(4)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可靠、准确的方法量一量、算一算。(5)全班交流预测结果。(6)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可靠、更准确?4锻炼和营养等。我们只有积极健康地生活,才能长得更好。四、讨论、交流1.谈话:我们都是从婴儿到长大到成熟然后慢慢老去,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收集资料和观察了,你家里或邻居家有婴儿吗?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照顾他们的?还有老人,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应该怎么做?2.小组交流。3.学生汇报。4.思考:请你想象一下,自己60年后会怎样生活?五、总结、拓展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2.小结: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婴儿和老人都是需要照顾的,你们愿意去做这件有意义的事吗?74、踏上健康之路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2、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3、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知识与技能1、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2、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3、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2、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3、重点: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4、难点: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影响健康生活的资料,统计好全班同学的身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研究数据,制作身高统计图(一)研究身高规律1.出示教材第11页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讲述:上面这一张是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下面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2.谈话: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这些数据和相关的统计图,看看大家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4.汇报:谁愿意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小结:是呀,在同一年龄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矮个和高个差不多一样多,相对较少,分布在两头。(二)制作班级身高统计图表1.提问:我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是怎样的呢?你们想不想也来制作这样一张统计图?(1)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统计了我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把统计表拿出来,谁来汇报一下统计结果?(2)学生汇报统计结果。2趴瞻淄臣仆忌戏直鹬谱魑颐前嗟哪小⑴砀咄臣仆肌?lt;SPANlang=EN-US>3.学生制作统计图,并展示自己制作的班级身高统计图。4.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看自己处于哪个位置上?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二、了解等级价表,进行自我评价18发育。2.教师指导学生看表。3.学生活动:找一找自己的身高在等级表中所处的位置,同时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4.学生汇报、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5.教师小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龄不断提前。三、讨论、交流,了解健康生活方式1.谈话:那么,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都应该怎样做?2.学生交流讨论。3.汇报讨论结果。4.思考:自己有哪些好的生活方式?还有哪些需要改变的生活方式?5.小结:我们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提高自身的健康水有着极大的作用。四、应用拓展,养成良好的习惯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提问:你能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为自己制作一张健康作息表吗?3.布置作业:课后继续收集有关影响身体生长发育的其他资料,与同学交流。9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目标1、探究过程和方法: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知识与技能: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难点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教学准备的谚语学生准备:带只有父母的照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今天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42,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3、学生讨论后回答4、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遗传现象(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3(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1)观察P43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1)观察P44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104、总结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三、遗传现象的推测12、小组讨论后汇报四、拓展作业(1)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传吗?板书设计生物的遗传现象花纹、手指形状鼻子、嘴形„„在相似的特征五.教后反思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2、生物的变异现象11教学目标5、探究过程和方法: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知识与技能: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情感态度: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难点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教学过程一、导入1、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四、学习新课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1(2)比较P45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6、班级差异大调查(1(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7、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1)观察P46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2)小组讨论回答8、总结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五、变异现象的拓展1、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2、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我调查一下,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12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3、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板书设计生物的变异现象变异: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123456六.教后反思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教学目标13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知识与技能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2、难点: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教学准备: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学生准备小报资料教学过程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1.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2.学生讲故事。3.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出你的解释4.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讨论。5.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6.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7.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1.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2.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请同学给大家说说。3.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还是变异?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449页的资料——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5.学生回答6.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四、小课堂大辩论1.讲解要求:本次的辩论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观点是合理,反方观点是不合理。辩论双方各3人,准备时间是5分钟,观点陈述为1分钟,自由辩论时间是10分钟,最后陈述时间为1分钟。下面所有的学生都是评委,要投票选出获胜方。有理不在声高,要以理服人。142.分组辩论赛3*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五、编辑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小报1、要求:小组为单位,分工合理,时间为一星期,在全班评出最优秀奖给予表扬。并且利用墙报进行展示。板书设计: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本次辩论题: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六.教后反思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第三单元《进化》151、消失了的恐龙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教学重难点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课件,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的图文资料。学生准备:纸板、石膏粉、布条、水粉颜料、铁丝、报纸、胶纸带等制作恐龙模型的材料。教学过程一、研究与恐龙有关的问题。研究报告,然后在班级内交流。二、搞一个恐龙博览会。骨复印件、恐龙爪子的制作过程图。课堂教学时间不够,鼓励学生课后完成。三、了解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并调查它们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要求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源,调查相关资料,让他们有一次心灵上的震撼。四、讨论:恐龙等物种的灭绝给我们什么启示。生命的舞台。谈谈:面对着如林的墓碑,心中有什么感想?整个模样仿佛是一条长蛇和一只乌龟的结合,由此得名。向天空发展的飞龙、翼龙,成了当年空中的霸主。最大的飞龙两翼展开时长6了。翼龙是古代世界上能在天上飞的动物,生活在7000万年前北美洲的翼龙,双翼展开宽11米以上。两大类,有吃裸子植物的,也有吃其他恐龙和动物的。16活,只好借助水的浮力来支持着。生活在1.4万年前的合川马门溪龙,身高3.5米,长22米,重约30~40吨。它主要生活在湖泊中,以藻类等植物为食,在产蛋时才到泥沙较硬的水边去。禄丰龙,身长6米,高2米,是中等的素食恐龙,化石保存得十分完整,这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尖角„„这些显然是它们防御敌害的武器。最凶残的霸王龙长17米,站立起来就有6米高。它那血盆似的大口里,长着匕首般的牙齿。它专门捕食那些吃嫩枝绿叶的恐龙。最大的恐龙要算“梁龙”了。梁龙的脑袋很小,脖颈和尾巴很长。20世纪初,在美国犹他州发现了3条恐龙遗骸,后来利用这些遗骸复原了一条梁龙的骨架,陈列在匹兹堡的自然博物馆里。它全身长26.6米,颈长6.7米,尾长15.3米,身长4.55米,重约10.5吨。最重的恐龙要算腕龙了。1909年,在坦桑尼亚坦噶尼喀发现了一具腕龙的完整骨骼,现在陈列在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里。它身体总长225米,身高64米,估计重78吨。在这以后,又发现了一些腕龙的骨骼,估计这些腕龙在活着的时候,身长可超过27米,体重达100吨。五.教后反思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学目标17过程与方法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制作化石模型。科学知识化石和活化石。知道化石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教学重难点本课在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化石的成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化石实物或模型、课件、石膏粉、肥皂水。学生准备:毛笔、牛奶盒或饮料瓶、贝壳(或植物、鱼骨、硬币等)。教学过程9是远古生物的什么形成的——是遗体、遗物还是遗迹?以使学生对化石的种类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三、拓展活动:制作化石模型。在六年级上学期,学生已做过石膏模型,因此这个活动的难度不大,耗时也不会太多,教师应尽量给学生这个动手的机会。教材中介绍的是制作恐龙骨骼化石模型的方法:a)l厘米厚的扁平状的表面光滑的5厘米深的长方形外框,再在橡皮泥上刷些肥皂水(以利脱模)。b)注模。浇入调好的石膏液体,大约1~2厘米。c)脱模。待石膏充分干燥后取下橡皮泥,恐龙骨骼化石的模型就做好了。四、探究化石的作用。——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活动。科学家会怎样研究化石,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呢?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观察、讨论时间。除了教材中展示的恐龙头骨化石,教师还应适当补充一些化石资料让学生试作分析。石”?它们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你还认识哪些活化石?上课时由学生进行汇报,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要使学生知道: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是我们研究远古生物的重要线索资料:古生物学家把它们划分成以下几类:1.实体化石18(特别是坚硬的骨骼部分)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是一种很珍贵的化石。2.铸模化石动植物遗体在保存为化石的过程中,通过挤压作用在地层的岩石表面留下的印以划分出若干类型,其中印痕化石最常见。3物,前者如爬迹、足迹等,后者如粪便、蛋等,恐龙足迹和恐龙蛋就是经过漫长要证据。五.教后反思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知道化石的成因。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19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科学知识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十分奇妙的。教学重难点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红、黄、绿、黑四色豆子各20颗,相关课件。学生准备:查阅关于人类进化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做捡豆子的实验。如我们都是吃豆子的鸟,现在去草地上找食吧!”——可以事先不要告诉学生豆子的种类和数量,待统计结束后再告诉他们各色的豆子都是20粒。如果班级人数较多,可将各色豆子增加相同的数量。这个活动很简单,建议连统计在内用10分钟做完,然后将主要时间用于相关讨论。豆子都捡回来,不要浪费粮食。二、讨论: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这么长?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教师整理出有代表性的观点,学生中一定会有人认为,了更多的生存与繁衍机会,从而使这一优势逐渐强化,使后代的脖子越来越长。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辩论,不要急于公布答案,因为在19世纪初,科学家们也曾争论不休。这样为学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做好铺垫。补充例子:达尔文在马德拉群岛科格伦海岛上发现,550多种昆虫中有200种无翅或翅不发达(包括蝴蝶类、蚊类、蝇类等23个属)。经过研究,他得出结翅膀大小不同的蝴蝶模型,用扇子扇一扇,看哪只“蝴蝶”容易被风吹走。三、揭示自然选择规律利用课件补充介绍。他们说明这样设想的理由。五.教后反思20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211.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生物和环境的关系。能够观察、记录身边的生物、讨论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例举事例解释生物间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知识与技能知道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知道生物栖息地的概念。了解生物的伙伴和敌对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感受生物之间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的合理性。教学重难点点是要突出同一环境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教学准备有关生物生存之间有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的图片与录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二、学习新课1.观察周围环境里的生物,揭示栖息地的概念。(1)出示P26页的图片,认识图上的动物。(2)提问:它们应该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3)学生看图辨析。(4)提问:为什么企鹅要生活在南极?南极除了企鹅还有没有别的生物生活在那?在那会有狮子吗?为什么?(5)讨论:其它几种环境里分别只生活这一种动物吗?还应该有哪些生物?通过这几幅图,你发现生物与他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2.观察周围环境里的生物,揭示栖息地的概念。(1)出示一张包含丰富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风光图片或录像。(2)提问:图片中有哪些生物?又有哪些非生物?(3)师生交流。(4)在图片上有两种颜色笔分别写出上面的生物和非生物名称。(5)讨论:这些生物为什么愿意长期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这些自然环境为生活在这儿的生物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6)讲解:像这样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22称为生物的栖息地。(7)讲述:一棵树也可以成为许多生物的栖息地,下面让我们一起考察一下校园中的一棵树是哪些生物的栖息地。(8)看书27页学习观察方法(提示学生要爱护树木,就摇一摇够的着的树枝,(9)教师选择观察的树木,学生分组外出调查,记录。(10)汇报调查结果,师生交流。(11什么?3(1)提问:在同一个栖息地,这些不同的生物又是怎样共同生活呢?它们之间是朋友还是敌人呢?(2)看28页图片,或提供有关生物间合作关系的录像。(3)提问:图上是什么动物?它生活在哪里?与什么生物生活在一起?(4)讨论:这些动物能离开与它们一起生活着的其它生物吗?为什么?你能举例说说图上的这些生物它们之间是怎么合作生存的?(5伴、朋友)(6)你还能举出一些其它生物伙伴相互合作生存的例子吗?(7)谈话:大自然中的生物在生存中都是这样合作的伙伴关系吗?你知道还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8)出示生物之间敌对关系的图片或录像。(9)提问:它们之间为什么成为了敌对关系?是什么原因?(10么我们是否应该消灭这些猛兽,而保护那些弱者?为什么?三、巩固应用1.出示树上非洲大草原的图:图上有哪些生物?它们之间的生存是哪种关系?仅仅是一对一的敌对关系吗?2.请学生把图上有敌对关系的动物列举出来。3.师生交流结果。四、布置作业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板书设计:1.寻找生物的家园栖息地生存、生长、繁殖等条件23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查阅资料,例举同类生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具体事例。能设计实验验证对仙人掌耐旱原因的解释。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知识与技能:认识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认识并描述动植物在外形、习性等方面是如何适应生长环境的。知道环境对生物省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知道不同动植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知道一些典型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生存环境的丰富多彩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奇特有趣。想知道关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内容,爱提出与此相关联的问题。重视证据。教学重难点意识到要爱护生命,要为生物的生存创设合适的生存环境。方面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教学准备:纸巾、蜡纸、保鲜膜、彩色透明纸、水彩笔、鱼的图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里生存下去,都形成了哪些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呢?(板书课题)二、引导学生发现植物和动物在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对环境的适应。1.认识沙漠环境中生物生存的本领。(1(2)沙漠里有生物生存吗?最常见的动植物是什么?(32000种仙人掌和仙人球。(4)观察仙人掌,它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它为什么能适应沙漠这种环境?(5)怎么证明你的说法是正确的?(630较的是什么条件?(7)学生分组实验。(8)让学生预测实验结果,能证明什么问题?(9)小结仙人掌的本领。(10漠环境的特殊本领?24(11)出示骆驼图或视频资料。(12)学生通过课前查找的资料交流骆驼本领。(13)学生汇报,教师补充。(14一番,结果会令你大吃一惊,因为很多动植物都住在这片严重缺水的地方。(15)认识一些适宜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的生物。(16漠环境中?(17)学生介绍。2.认识海洋环境中生物的生存本领。(1)出示水母和鱼的图:一些海洋中的动物也有各自的生存本领。图上是什么动物?(2)提问:它们的体色有什么特点?不同部位的体色有何不同?为什么这样?(3)学生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假设。(4)学生操作活动: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覆上一张黄色的透明纸,观察,有什么现象?(5)交流活动结果。(6)提问: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是像这样靠体色来保护自己生存的?(7)学生交流。3.认识草原环境中生物生存的本领。(1)谈话:斑马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典型动物,你知道它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吗?(2)学生讨论。(3)学生汇报。(4)讲述:让我们看看书上科学家研究的结论。(5)提问:科学家为了研究斑马的条纹的作用蹲在草丛中观察斑马得出另一种结论,你猜猜另一种结论可能是什么?(6)学生汇报猜测结果。(7)播放有关斑马的录像。(8)教师小结斑马身上条纹的作用。三.启发学生讨论给动植物搬家的注意事项。1.谈话:我们知道仙人掌是沙漠中的典型植物,那么是否只有沙漠中才有仙人掌?2.讨论:把沙漠中的仙人掌移栽到我们居住的地区,要注意什么问题?3.提问:仙人掌能搬家到我们居住的地方,南极的企鹅能搬到我们这儿吗?见过吗?要注意什么问题?4.小结:给生物搬家需要了解这种生物适合生存的环境,并给它创设这样的环境,这样才能让它生存下去。四.布置作业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板书设计: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外形25适应环境习性3.有趣的食物链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结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能把食物链中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能够分析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能够分析缺少分解者的后果。能够寻找、分析表达食物关系的成语。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知道食物链的组成。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来自于绿色植物。认识食物链上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教学重难点的概念。难点是能分析食物链中各个角色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教学准备:不同种类分解者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在前面我们了解到在同一区域中生活的各种生物之间会存在两种生存物)2.动物和植物吃的“食物”有什么不同?二、学习新课1.揭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1)出示植物、老鼠、猫头鹰三种生物图片:这个地区的几种生物之间是种什么生存关系?(2)提问:你能用箭头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3)学生画图表示。(426形成了链状的联系,生物学家把它称为食物链。(5)让学生自由谈自己对食物链的看法。(6)谈话:请学生在自然界中举几个生物的例子。师边板书在黑板上。(7)提问:你们说的这些动植物之间有没有食物链的关系?(8)学生讨论、写食物链。(9)汇报结果:黑板上的这些食物链有的同学箭头向左,有的却向右,那到底哪种画法才是规范的呢?(10)讲解食物链的规范画法。(11)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听过吗?你知道是什么意图画完整吗?(12)学生画图P34页。2.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1)讲述: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生物起了不同的名字,你知道吗?(2)讲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概念。(335解者。(4)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划分理由。(5)提问:你认为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各自起了什么作用?3.引导学生分析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建立食物网的概念。(1)谈话:你知道自然界中有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它们之间有没有这种食物链关系?多不多?(2)看书P36图,上面有哪些动植物?你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学的画食物链的方法画一条食物链?(3)提问:还有没有其它食物链了?多不多?那怎么才能一个不漏的将所有的食物链画出来呢?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4)画出上面所有的食物链,数数看有多少条?(5)提问:你们数过图上有多少条食物链?不管有多少条,从图上看这些食物联系已经形成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比如图中的狐狸在食物链中处在什么级别?它只是一条食物链中的角色吗?(6)学生讨论交流。三、巩固应用136发生什么?2.学生讨论,交流。3.提问:你能将这幅图中的动植物包括人画出一条食物链吗?四、布置作业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板书设计:3.有趣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植物)(动物)274.生态平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收集资料,对目前的生态现象做出判断。能够参与讨论人类危害环境的行为。能够就破坏生态平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能够做一个生态瓶,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知识与技能知道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知道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保护生态平衡的思想意识。意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教学重难点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农业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建立生态平衡概念。1.讲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要生存在一定的环物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也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2.出示一张动植物共生的自然景色图:你知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要有哪些成员吗?(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的物质)3.说说这些成员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4.讲述: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数量通常都要维持5.师举例说明。二、学习新课1.模拟生态平衡。(1)制作鱼缸养鱼的生态瓶。看37页图文说明,学习方法。设计要求:A这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28B瓶中生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生态瓶必须透明,让生物得到阳光并便于观察。D生态瓶的采光以比较强的散射光为好,不能采用强烈的直射光。饲养提示:A鱼的生命较脆弱,可用螺蛳替代养。B取用池塘水是需有家长陪同,注意安全。(2)制作小草的生态瓶。设计这两个生态瓶时为什么要密封?(3A不给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鱼缸里,情况会怎么样?B不打开瓶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4)提问:说说这个生态瓶中有哪些成员?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西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52.知道破坏生态平衡会带来严重后果。(1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238你认为会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3)师举例说明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蛇与庄稼的故事。(4)启发学生回忆还有哪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5)阅读书上39页资料,思考讨论:在这个亚利桑那州中白尾鹿和美洲狮、狼是什么关系?是什么原因造成白尾鹿增多的?人们的这样的做法使得白尾鹿的数量过大,又带来了什么问题?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说说理由。3.知道保护生态平衡的途径。(1)谈话:既然生物们在他们生存的环境中都起着维持一定生态平衡的作用,226个自然(2(3)讨论:国家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那么我们同学自己对于保护生态平衡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三、巩固应用1.谈话:现如今国家为了保护生态平衡还建设了不少生态工程呢,你听说过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吗?2.师介绍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四、布置作业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29六下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1、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从生活工作中各种各样的能量。能够区分各种各样的能量。科学知识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知道各种各样的能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能量在生活生产的重要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P42的图片,并请学生们说出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学生根据图片描述物体的运动。师引出课题。二、新课1、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师讲述: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我们身边。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从刚才的五幅图中你能说出一些能量的名称吗?学生说出图片中的能量名称。问:生活中,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样的能量?学生举例。师小结: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如电能、水能、风能、热能等等,它们时刻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2、了解能量的作用问: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你能举例说说吗?学生举例并讲解各种各样的能量的作用。出示P43的图片,指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能量的作用。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师:能量是所有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源泉,没有如果,一切物体都将停止。3、火箭发射活动让学生根据P44的要求制作和发射火箭,并把活动方案写活动记录本上。要求:发射时不要对着人,要尽量向上发射。记录时要认真仔细。302、能量的转换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科学知识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互转换的。请同学们自己搓搓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搓手,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能转换成了热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量的转换。二、新课1、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出示P45页的图片,请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学生观察并描述。教师规范学生的描述:如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太阳光使西红柿生长,西红柿储存有化学能的方式描述。尽量让学生描述完整。并且让学生把能量转换的过程写在活动记录上。2、运用能量转换的知识出来,其中应至少两种能量转换。学生动手去画,师巡视指导。3、制作能量转换玩具出示P46页的制作说明,并讲解给学生听。让学生们按要求制作玩具。学生动手制作,师巡视指导。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玩具,并比比谁做得好。3、能源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产生不同的能量。31能够区分不同的物品可以产生的能量。科学知识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意识到能源的重要性。能保护不可再生性能源,开发新能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P47的图片。师问:请指出图片中的物品名称。学生回答图片中和物品名称。问:这些物品都利用了哪些能量?请学生回答。要求说得明白具体,并一一对应,不能随便说。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源一课。二、新课1、了解能源的来源师问: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哪里来的?学生可以尽情地说,师要有规律地板书在黑板上。它们分分类?学生讨论并汇报。这些能源。但它们有着很大的区别,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它们是生的,被称为可再生能源。师问:对于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学生表达自己对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的理解。2、了解能源的重要性请学生阅读P48的资料,并思考你有什么启发?学生阅读资料。请学生说说对阅读资料后的想法。这些能源都是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这些能源只要用一点就会少一能源时要注意保护这些能源,并且多开发一些新能源或使用可再生能源。3、制作可再生性能源的模型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书中的一种再生能源的模型。各小组自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动手操作自己的作品。324、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教学目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益枯竭的矿物能源问题,人们正竭力寻找解决的办法。今天我们来学习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二、新课1、节约能源师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学生举例。出示P50三幅图,师讲解生活中浪费能源的例子如:在使用空调时设定的间谍过高或过低,造成浪费电的现象。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拥有汽车的人越来越多,造成汽油的紧张。在白天的时候,路灯一然大开。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常见的现象,不仅仅这三种情况,还有更多。2、做实验:比较白炽灯和荧灯哪个效率更高。此实验以教师的演示为主,以免学生出现伤害。3、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出示P51页的未来的住宅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哪些是利用了自然能源?学生观察并讨论。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阅读P51的资料,了解太阳能的作用。4、介绍几种新能源的开发。海洋潮汐能、沼气能、地热能六下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1.拓展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主动探究积极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