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第六章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2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人口都在迅猛地发展,人类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大,需求日益增加,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就在同时,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即人类对地区上各种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发现:地球环境正在全面恶化中,甚至于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 当今,人类活动对于环境或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问题已经上升为现代科学的焦点,而全面、充分了解各种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是科学确定环境对策的关键。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社3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世界性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等,并且达成了共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政府已经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气候变化框架条约》,并且最早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2019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9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我们来看看几个事实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4
2019年8月26日-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就可持续发展通过目标明确的行动《执行计划》并发表了《政治宣言》,推动了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
9月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会议上讲话时宣布,中国已核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美国是世界头号排污大国,它只顾自己国家的发展,不想承担相应的义务,不执行《京都议定书》是极不负责任的。在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地球峰会)上,到处可以听见批评美国的声音。很多国家的政府代表、非政府组织和媒体指出,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却也是最大的污染国。
2019年8月26日-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52019年美国《科学》刊登了美国生态学会秘书长J.Lubchenco《进入环境世纪》的文章介绍,提出了下列6个结论:
①从工业革命以来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了30%;②人工固氮的总量已经超过了天然固氮总量;③人类利用的地表淡水,已经超过可用总量的二分之一;④近二千年来,地球上大概有四分之一的鸟类物种已经灭绝;⑤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陆地面积已经被人类活动所改变;⑥接近三分之二的海洋渔业资源已经过捕或耗尽。一、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表现2019年美国《科学》刊登了美国生态学会秘书长J.Lubc6根据南极冰芯中所含气泡组成测定的16万年间大气二氧化碳和温度变化的同步。
(一)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与全球气候变暖根据南极冰芯中所含气泡组成测定的16万年间大气二氧化碳和温度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课件8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污染物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的理论。上面两图所描述的事实就支持了这个理论。因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入射的太阳热量,但是又阻止地球热量的全部散失,从而能使地球的气温上升。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地球表面植被的破坏。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准确测量和记录已持续近120年,这段时间里,二氧化碳水平增加,同时全球温度上升0.4-0.7℃。根据模型的预测,如果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现有水平上翻倍,气温将继续上升3.5℃左右。温室效应引起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如极地的冰会融化,海洋会因热而膨胀,海平面上升,最终导致全球气候的大规模变化。另外,全球变暖会引起生物的迁移,这种迁移或者是为寻求适宜的温度,或者是为适应变化的环境,或者是面临灭绝的反应。生物的这种迁移会引发热带病,生境由温带气候变成热带气候就有可能导致这类病(如疟疾)的流行。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污染物导致全球气温9鸟疟疾传染媒介鸟疟疾传染媒介10CO2释放量地理分布1992年联合国政府间拟订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就是第一个全面控制导致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协议(蒙特利尔公约,后来的东京公约)。CO2释放量地理分布1992年联合国政府间拟订的“气候变11彩图是公布的ENSO对北半球冬季和夏季气候的影响图,影响所达的地区包括南北美洲、欧洲、澳洲和非洲的不同地区。我国东南部的周期性暖冬,还有冬夏季干旱可能与ENSO有关。ENSO周期平均是四年,变动于二到七年之间。ElNino出现的记录是1982-1983,1986-1987,1991-1992,1993-1994,2019?,2019-2019。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其缩写为ENSO,是大尺度的大气-海洋现象,它在全球尺度上影响生态学系统,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彩图是公布的ENSO对北半球冬季和夏季气候的影响图,影响所达12
厄尔尼诺(ElNino,原含义是“基督的孩子”,因为它出现在圣诞节季节而得此名)现象是当今人类最具挑战性问题,它对于海洋生物种群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后果,例如曾经是世界海洋鱼类产量最高的秘鲁鯷鱼,其产量曾在1982-1983年由特大ElNino而崩溃。在常年中,南美西海岸海洋表面温度较低,上升流将营养物质从海底带到海洋上层。但在ElNino出现时,它阻挡了上升流,上层的营养物质供应大量减少,其影响达到大部分食物链。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剧烈下降,上层吃浮游植物的鯷鱼及其捕食者种群生物量就大为降低。对于厄尔尼诺的预报,最初也开始于秘鲁,根据预报不仅能够减少损失,而且从调整种植水稻-棉花的面积获得好处,现在有澳大利亚,巴西,Ethiopia,印度等国家也已经从实施预报中收到利益。厄尔尼诺(ElNino,原含义是“基督的孩13(二)人工固氮的总量已经超过了天然固氮总量(二)人工固氮的总量已经超过了天然固氮总量141960-2019年世界氮肥消费(百万吨)1960-2019年世界氮肥消费(百万吨)15Colorado灌溉和旱作的小麦、玉米年产量的变化Colorado灌溉和旱作的小麦、玉米年产量的变化16大量有活性的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和各种水体以后对于环境产生的后果,其影响范围可能从局域卫生到全球变化,深至地下水、高达同温层。(1)水体硝酸盐(NO3)浓度对于生物是危险的,例如,它可以引起婴儿的“蓝婴病”。硝酸盐在消化道中可以转化为亚硝酸盐,当亚硝酸盐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正铁血红脘,它导致红血细胞输氧功能的损失,婴儿皮肤因缺氧而呈蓝色,尤其是在眼和口部,蓝婴病即由此而得名。这种病还可能与皮肤病和一些癌有联系。硝酸盐是高溶解性的,容易从土壤淋洗出来,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在使用化肥过多的农田区是一个严重问题,至少已经有了30余年历史。
(2)流入池塘、湖泊、河流、海湾的化肥氮造成水体富氧化,藻类和蓝细菌种群大暴发,死体分解过程中大量掠夺氧,造成鱼类、贝类大规模死亡。海洋和海湾的富氧化称为赤潮,某些赤潮藻类还形成毒素,引起记忆缺失、肾脏和肝脏的疾病。造成水体富氧化和赤潮的原因,除过多的氮以外,还有磷,两者经常是共同起作用的。大量有活性的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和各种水体以后17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18
臭氧存在于大气上层,它吸收短波太阳辐射(特别是200-300nm范围)形成了保护地球表面免受紫外辐射的护罩。不幸的是某些物质,特别是用作喷雾器中的推进剂和空调、冰箱中的制冷剂氯氟烃(CFCs)即氟里昂,其中的氯原子,破坏臭氧分子。同温层臭氧降低50%以上,就形成所谓的臭氧空洞,它已经在两个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观察到了。紫外辐射对于人的健康、作物和自然植被是有害的。因为DNA也吸收280-320nm波长的紫外辐射,危害DNA分子,所以地球表面紫外辐射的提高将使皮肤癌病例上升。紫外辐射还危害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导致初级生产力下降。臭氧空洞威胁很大,国际社会已经通过维也纳臭氧层保护协定(1985)和蒙特利尔协议(1987),同意在20世纪末停止使用CFCs,欧洲社会则在2019年。近来也有报道预期,这个行动将使我们已经制造的危害逆转,或许在一个世纪之内,使大气臭氧回到它自然平衡水平。(三)臭氧层和紫外辐射臭氧存在于大气上层,它吸收短波太阳辐射(特别是19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课件20南极臭氧空洞南极臭氧空洞21 煤和石油在燃烧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喷涌出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到大气中。当这些气体溶于雨滴中时转变为酸,导致酸雨。酸雨的分布比较广泛。在工业化很高的地区,雨的pH可能下降到3到4之间,这相当于自然雨水酸度的100到1000倍。酸雨在某些地区的后果十分严重,例如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这些区域的河流湖泊是贫养的,因此没有溶解的盐来缓冲酸的输入,所以其pH可能降低到4.0,足以阻碍鱼类和其它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于死亡。 我国降水酸度由北向南逐渐加重,华东、西南地区普遍发生酸雨,成了世界第三大酸雨区。1982年重庆地区入夏后连降酸雨,使2万亩水稻,叶子突然枯黄,状如火烤,几天后枯死。另外,酸雨因腐蚀性很强,会大大加速建筑物腐蚀速度,可成为摧残文物古迹的原凶。
(四)酸雨问题 煤和石油在燃烧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喷涌出氧化氮和二氧化22
德国被酸雨损害的树林,这些树更易遭受干旱、疾病和昆虫的危害。德国被酸雨损害的树林,这些树更易遭受干旱、疾病和昆虫的危23荒漠化是导致土地资源丧失的另一世界性重大环境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资料,全球沙漠化土地有4560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中国面积的总和。其中60%在亚洲和非洲。现在世界上平均每分钟就有10公顷的土地变成荒漠,每年要损失600万公顷的农田和牧场,直接损失约260亿美元。我国也是受荒漠化危害较深的国家之一。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荒漠化土地70年代为每年1560平方公里,90年代初增加到每年2100平方公里,到世纪末扩展到每年3436平方公里。北京2019年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宣布,全国沙化土地已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
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原开垦,过度放牧。治理沙漠化,应该采取治理与预防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我国采取了沙障和植物固沙相结合,乔、灌、草防沙林与农田相结合,人工造林与丰育相结合,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合理放牧相结合等等一系列措施,使大约10%的地区的沙漠化得到控制,12%的沙漠化土地恶化情况得到改善。
(五)荒漠化荒漠化是导致土地资源丧失的另一世24(五)荒漠化
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原开垦,过度放牧。(五)荒漠化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原开垦,过度放牧。25水现在世界有三分之一人口的淡水供应不足;30年后,经受淡水供应不足的人口将加倍(六)水资源短缺水现在世界有三分之一人口的淡水供应不足;(六)水资源短缺26(七)海洋污染(七)海洋污染27(七)海洋污染油污海鸟 惨死沙滩(七)海洋污染油污海鸟 惨死沙滩28(七)海洋污染赤潮: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植物等大量繁殖,并引起水质恶化和鱼群死亡的现象。(七)海洋污染赤潮: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29(七)海洋污染(七)海洋污染30一般的说,生物多样性分为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1)物种损失 生物物种的灭绝是自然过程,但是灭绝的速度和方式,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而大大加速。有学者估计,自1600年以来,人类已经导致75%的物种灭绝。 Reidh和Miller(1989)估计,鸟、兽两类,1600-1700年间大约每10年灭绝一种;而1850-1950年期间,上升到大约每两年灭绝一种。1600年以来的灭绝,古生物家称为地质史上的第六次大灭绝,它大约是已往地质年代“自然”灭绝的100-1000倍。并且,它主要是由人类活动的加强而引起的。(八)生物多样性锐减及其危害一般的说,生物多样性分为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31近代物种多样性丧失加剧的原因有:过渡利用、过渡采伐和乱捕乱猎,生境丧失和片断化,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引入导致当地物种灭绝,农业、牧业和林业品种的单一化。近代物种多样性丧失加剧的原因有:32随着过度捕打种群的缩小,捕鲸业转向新的、更加低利润的物种。(蓝鲸、长须鲸、抹香鲸、鰛鲸)随着过度捕打种群的缩小,捕鲸业转向新的、更加低利润的物种。33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课件34
输入过多有机废物能够造成水体环境缺氧的条件。
(图示溪流中鱼类,由于有机污染造成缺氧引起的全部死亡。)
输入过多有机废物能够造成水体环境缺氧的条件。35有毒重金属是从开矿和炼矿产生的废物释放到环境中的。(图示犹他州Bingham露天开采的铜矿,其废弃物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阻碍了植物的再移植和群落的重新建立)有毒重金属是从开矿和炼矿产生的废物释放到环境中的。36油泄漏最常见于海洋
(a)遭难的油船到达巴拿马的加拉比海岸。(b)被油泄漏所杀死的红树林的边缘。油泄漏最常见于海洋
(a)遭难的油船到达巴拿马的加拉比海37
向生态系统引进一个新种可能产生巨大的后果。20世纪50年代,为了改善渔业,维多利亚湖引进了尼罗尖吻鲈,但是把许多当地土著鱼类推向灭亡,并且完全改变了湖泊生态系统的面貌。
向生态系统引进一个新种可能产生巨大的后果38(2)生态系统或生境破坏或损失 地球上许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的损失,表现在面积剧烈地减少,被改变或被破坏。湿地是被人类开发最剧烈的系统之一。新西兰有90%的湿地从欧洲殖民以来已经损失。美国从1492年以来,几乎100%的自然草地已经损失。欧洲的温带森林已经大部分被破坏。利用人造卫星技术可以监测全球森林的损失,估计是170000km2/a(从1981到1990)。(2)生态系统或生境破坏或损失39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课件40
从生态系统多样性丧失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而言,今以我国2019年长江洪水危害根源为例:长江上中游森林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和下游湖泊、湿地的围垦和开发导致调节洪水能力的减弱,无疑是其中的两大重要原因,它们都与生态系统多样性功能的丧失有密切的关系。这个例子也说明,要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害性,其关键是科学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各种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变化机理。从生态系统多样性丧失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而言,今以我41第六章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第六章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4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43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人口都在迅猛地发展,人类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大,需求日益增加,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就在同时,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即人类对地区上各种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发现:地球环境正在全面恶化中,甚至于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 当今,人类活动对于环境或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问题已经上升为现代科学的焦点,而全面、充分了解各种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是科学确定环境对策的关键。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社44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世界性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等,并且达成了共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政府已经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气候变化框架条约》,并且最早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2019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9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我们来看看几个事实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45
2019年8月26日-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就可持续发展通过目标明确的行动《执行计划》并发表了《政治宣言》,推动了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
9月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会议上讲话时宣布,中国已核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美国是世界头号排污大国,它只顾自己国家的发展,不想承担相应的义务,不执行《京都议定书》是极不负责任的。在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地球峰会)上,到处可以听见批评美国的声音。很多国家的政府代表、非政府组织和媒体指出,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却也是最大的污染国。
2019年8月26日-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462019年美国《科学》刊登了美国生态学会秘书长J.Lubchenco《进入环境世纪》的文章介绍,提出了下列6个结论:
①从工业革命以来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了30%;②人工固氮的总量已经超过了天然固氮总量;③人类利用的地表淡水,已经超过可用总量的二分之一;④近二千年来,地球上大概有四分之一的鸟类物种已经灭绝;⑤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陆地面积已经被人类活动所改变;⑥接近三分之二的海洋渔业资源已经过捕或耗尽。一、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表现2019年美国《科学》刊登了美国生态学会秘书长J.Lubc47根据南极冰芯中所含气泡组成测定的16万年间大气二氧化碳和温度变化的同步。
(一)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与全球气候变暖根据南极冰芯中所含气泡组成测定的16万年间大气二氧化碳和温度48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课件49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污染物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的理论。上面两图所描述的事实就支持了这个理论。因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入射的太阳热量,但是又阻止地球热量的全部散失,从而能使地球的气温上升。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地球表面植被的破坏。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准确测量和记录已持续近120年,这段时间里,二氧化碳水平增加,同时全球温度上升0.4-0.7℃。根据模型的预测,如果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现有水平上翻倍,气温将继续上升3.5℃左右。温室效应引起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如极地的冰会融化,海洋会因热而膨胀,海平面上升,最终导致全球气候的大规模变化。另外,全球变暖会引起生物的迁移,这种迁移或者是为寻求适宜的温度,或者是为适应变化的环境,或者是面临灭绝的反应。生物的这种迁移会引发热带病,生境由温带气候变成热带气候就有可能导致这类病(如疟疾)的流行。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污染物导致全球气温50鸟疟疾传染媒介鸟疟疾传染媒介51CO2释放量地理分布1992年联合国政府间拟订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就是第一个全面控制导致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协议(蒙特利尔公约,后来的东京公约)。CO2释放量地理分布1992年联合国政府间拟订的“气候变52彩图是公布的ENSO对北半球冬季和夏季气候的影响图,影响所达的地区包括南北美洲、欧洲、澳洲和非洲的不同地区。我国东南部的周期性暖冬,还有冬夏季干旱可能与ENSO有关。ENSO周期平均是四年,变动于二到七年之间。ElNino出现的记录是1982-1983,1986-1987,1991-1992,1993-1994,2019?,2019-2019。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其缩写为ENSO,是大尺度的大气-海洋现象,它在全球尺度上影响生态学系统,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彩图是公布的ENSO对北半球冬季和夏季气候的影响图,影响所达53
厄尔尼诺(ElNino,原含义是“基督的孩子”,因为它出现在圣诞节季节而得此名)现象是当今人类最具挑战性问题,它对于海洋生物种群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后果,例如曾经是世界海洋鱼类产量最高的秘鲁鯷鱼,其产量曾在1982-1983年由特大ElNino而崩溃。在常年中,南美西海岸海洋表面温度较低,上升流将营养物质从海底带到海洋上层。但在ElNino出现时,它阻挡了上升流,上层的营养物质供应大量减少,其影响达到大部分食物链。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剧烈下降,上层吃浮游植物的鯷鱼及其捕食者种群生物量就大为降低。对于厄尔尼诺的预报,最初也开始于秘鲁,根据预报不仅能够减少损失,而且从调整种植水稻-棉花的面积获得好处,现在有澳大利亚,巴西,Ethiopia,印度等国家也已经从实施预报中收到利益。厄尔尼诺(ElNino,原含义是“基督的孩54(二)人工固氮的总量已经超过了天然固氮总量(二)人工固氮的总量已经超过了天然固氮总量551960-2019年世界氮肥消费(百万吨)1960-2019年世界氮肥消费(百万吨)56Colorado灌溉和旱作的小麦、玉米年产量的变化Colorado灌溉和旱作的小麦、玉米年产量的变化57大量有活性的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和各种水体以后对于环境产生的后果,其影响范围可能从局域卫生到全球变化,深至地下水、高达同温层。(1)水体硝酸盐(NO3)浓度对于生物是危险的,例如,它可以引起婴儿的“蓝婴病”。硝酸盐在消化道中可以转化为亚硝酸盐,当亚硝酸盐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正铁血红脘,它导致红血细胞输氧功能的损失,婴儿皮肤因缺氧而呈蓝色,尤其是在眼和口部,蓝婴病即由此而得名。这种病还可能与皮肤病和一些癌有联系。硝酸盐是高溶解性的,容易从土壤淋洗出来,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在使用化肥过多的农田区是一个严重问题,至少已经有了30余年历史。
(2)流入池塘、湖泊、河流、海湾的化肥氮造成水体富氧化,藻类和蓝细菌种群大暴发,死体分解过程中大量掠夺氧,造成鱼类、贝类大规模死亡。海洋和海湾的富氧化称为赤潮,某些赤潮藻类还形成毒素,引起记忆缺失、肾脏和肝脏的疾病。造成水体富氧化和赤潮的原因,除过多的氮以外,还有磷,两者经常是共同起作用的。大量有活性的含氮化合物进入土壤和各种水体以后58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59
臭氧存在于大气上层,它吸收短波太阳辐射(特别是200-300nm范围)形成了保护地球表面免受紫外辐射的护罩。不幸的是某些物质,特别是用作喷雾器中的推进剂和空调、冰箱中的制冷剂氯氟烃(CFCs)即氟里昂,其中的氯原子,破坏臭氧分子。同温层臭氧降低50%以上,就形成所谓的臭氧空洞,它已经在两个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观察到了。紫外辐射对于人的健康、作物和自然植被是有害的。因为DNA也吸收280-320nm波长的紫外辐射,危害DNA分子,所以地球表面紫外辐射的提高将使皮肤癌病例上升。紫外辐射还危害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导致初级生产力下降。臭氧空洞威胁很大,国际社会已经通过维也纳臭氧层保护协定(1985)和蒙特利尔协议(1987),同意在20世纪末停止使用CFCs,欧洲社会则在2019年。近来也有报道预期,这个行动将使我们已经制造的危害逆转,或许在一个世纪之内,使大气臭氧回到它自然平衡水平。(三)臭氧层和紫外辐射臭氧存在于大气上层,它吸收短波太阳辐射(特别是60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课件61南极臭氧空洞南极臭氧空洞62 煤和石油在燃烧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喷涌出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到大气中。当这些气体溶于雨滴中时转变为酸,导致酸雨。酸雨的分布比较广泛。在工业化很高的地区,雨的pH可能下降到3到4之间,这相当于自然雨水酸度的100到1000倍。酸雨在某些地区的后果十分严重,例如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这些区域的河流湖泊是贫养的,因此没有溶解的盐来缓冲酸的输入,所以其pH可能降低到4.0,足以阻碍鱼类和其它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于死亡。 我国降水酸度由北向南逐渐加重,华东、西南地区普遍发生酸雨,成了世界第三大酸雨区。1982年重庆地区入夏后连降酸雨,使2万亩水稻,叶子突然枯黄,状如火烤,几天后枯死。另外,酸雨因腐蚀性很强,会大大加速建筑物腐蚀速度,可成为摧残文物古迹的原凶。
(四)酸雨问题 煤和石油在燃烧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喷涌出氧化氮和二氧化63
德国被酸雨损害的树林,这些树更易遭受干旱、疾病和昆虫的危害。德国被酸雨损害的树林,这些树更易遭受干旱、疾病和昆虫的危64荒漠化是导致土地资源丧失的另一世界性重大环境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资料,全球沙漠化土地有4560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中国面积的总和。其中60%在亚洲和非洲。现在世界上平均每分钟就有10公顷的土地变成荒漠,每年要损失600万公顷的农田和牧场,直接损失约260亿美元。我国也是受荒漠化危害较深的国家之一。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荒漠化土地70年代为每年1560平方公里,90年代初增加到每年2100平方公里,到世纪末扩展到每年3436平方公里。北京2019年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宣布,全国沙化土地已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
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原开垦,过度放牧。治理沙漠化,应该采取治理与预防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我国采取了沙障和植物固沙相结合,乔、灌、草防沙林与农田相结合,人工造林与丰育相结合,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合理放牧相结合等等一系列措施,使大约10%的地区的沙漠化得到控制,12%的沙漠化土地恶化情况得到改善。
(五)荒漠化荒漠化是导致土地资源丧失的另一世65(五)荒漠化
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原开垦,过度放牧。(五)荒漠化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原开垦,过度放牧。66水现在世界有三分之一人口的淡水供应不足;30年后,经受淡水供应不足的人口将加倍(六)水资源短缺水现在世界有三分之一人口的淡水供应不足;(六)水资源短缺67(七)海洋污染(七)海洋污染68(七)海洋污染油污海鸟 惨死沙滩(七)海洋污染油污海鸟 惨死沙滩69(七)海洋污染赤潮: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植物等大量繁殖,并引起水质恶化和鱼群死亡的现象。(七)海洋污染赤潮: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70(七)海洋污染(七)海洋污染71一般的说,生物多样性分为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1)物种损失 生物物种的灭绝是自然过程,但是灭绝的速度和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地震数据集合工作站系统合作协议书
- 环保设备运输劳务合同样本
- 2025-2030年中国热力生产供应行业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社区便利店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 2025-2030年中国温湿度仪表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石墨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科技应用探索
- 2025-2030年中国无磁性不锈钢带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废镍催化剂处理行业十三五规划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工业地坪市场规模分析及发展建议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家用太阳能发电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不停电电源(UPS)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属事业单位第一批招聘应届毕业生96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少年无畏凌云志扶摇直上入云苍
- 2025寒假开学第一课 课件【1】
-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1《北京的春节》课后练习(含答案)
- (完整版)陆河客家请神书
- 2025年行业协会年度工作计划
- DB3502T 160-2024 工业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和质量安全监管联动工作规范
- 2024-2024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语法填空
- (更新版)HCIA安全H12-711笔试考试题库导出版-下(判断、填空、简答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