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17第十七章-货币政策-课件_第1页
金融学概论-17第十七章-货币政策-课件_第2页
金融学概论-17第十七章-货币政策-课件_第3页
金融学概论-17第十七章-货币政策-课件_第4页
金融学概论-17第十七章-货币政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章货币政策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选择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及其机制第四节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索

第五节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手段返回目录12/22/20221第十七章货币政策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返回目录12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法定存款准备率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吸收存款的比率。借助于存款准备率与派生存款的倍数间的负相关关系,中央银行在需求过剩、信用膨胀时期可提高存款准备率以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在需求不足、信用紧张时期,中央银行可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以放松银根,加大货币供给量。12/22/20222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12/19/2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二)再贴现业务再贴现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的未到期票据提供的资金融通。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合格票据的贴现利率,即商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付的利率。再贴现业务的政策效果体现在三个方面:1.再贴现率的变动向市场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具有告示效应2.融资成本效应3.结构调整效应12/22/20223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二)再贴现业务12/19/20223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三)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调节货币供给的一种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的购买扩大基础货币,公开市场的出售来减少基础货币,以此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一般而言,当中央银行需要放松银根时,就会买进商业银行手中的有价证券,把货币投入市场;中央银行需要紧缩银根时,就会卖出持有的有价证券,回笼货币。12/22/20224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三)公开市场业务12/19/2022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基本操作

经济形势政策工具通货膨胀(总需求>总供给)经济萧条(总需求<总供给)存款准备金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再贴现政策提高再贴现率降低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证券,回笼基础货币买进证券,投放基础货币12/22/20225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基本操作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消费信用控制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之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信贷给予的控制。其内容通常包括:对耐用消费品的分期付款方式规定首期支付的最低额度。规定分期付款的最长年限。根据规定可用消费信贷方式购买的耐用消费品的种类,并对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信贷条件。12/22/20226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12/19/2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进行的以证券为担保的贷款,规定第一次付款的金额,并有权随时规定保证金比率,以控制对金融市场的信贷。保证金比率愈高,可以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比重就愈小,从而引起该领域内信用规模的紧缩;反之,当中央银行调低证券贷款保证金比率时,则会引起该领域内信用规模的扩张。12/22/20227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12/19/20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三)不动产信用控制此项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阻止地产投机,防止银行对建筑业过度贷款,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同时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实现稳健经营。其措施一般包括:1.对不动产贷款最高额度的限制2.对不动产贷款首期支付额度的规定3.对不动产贷款分期支付的最长年限的规定12/22/20228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三)不动产信用控制12/19/202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四)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不同行业、部门的企业贷款实行差别利率,对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给予优惠贷款利率以促进其发展。(五)进口保证金制度主要是指规定进口企业在交付进口外汇前先预缴进口商品总额的一定比例的外汇,存于中央银行,这样对进口商来讲相当于一定程度上的提前付款,提高了进口成本,抑制了进口积极性。而中央银行通过该项措施可以减少外汇储备的流失,缓解国际收支不利的状况。12/22/20229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四)优惠利率12/19/20229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

三、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的手段,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进行直接干预和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贷款额度限制。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形势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规定各商业银行信贷的最高限额和最大增长幅度,强制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利率最高限额。中央银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防止商业银行用抬高利率的办法竞相吸收存款,或为谋取高额利润而进行高风险贷款而采取的强制性措施。规定流动性比率。为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和保护存款人的安全,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全部资产中的流动性资产的比重做出规定。12/22/202210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三、直接信用控制12/19/2022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四、间接信用指导

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等间接方式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以说服和政策指导的方法通报金融形势,表明自己的立场,促使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配合,按照中央银行的意图行事,从而达到调控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的目的。窗口指导。主要内容是中央银行根据对市场情况、物价变动趋势及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对商业银行每季度的贷款增减额做出规定,并要求其执行。12/22/202211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四、间接信用指导12/19/2022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及其选择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发展演变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目标由单一目标发展为四大目标:1.稳定物价2.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12/22/202212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及其选择(二)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稳定物价。即把通货膨胀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之下,一般把物价水平的年上涨率控制在2%~3%的范围内作为目标。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依据各国的具体情况而不同,大多数国家将失业率低于5%作为充分就业看待。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或者指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支出大体相抵。12/22/202213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及其选择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冲突

(一)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之间的冲突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认为,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二者间的这种关系表现为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二者间的组合上存在着三种选择: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将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控制在一定的可接受幅度以内。12/22/202214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及其选择(二)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的冲突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二者间是对立的,这一点决定了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二者间是矛盾与冲突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虽然有时也会出现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并存,或是经济萧条与物价上涨并存,但这种情况极为少见。12/22/202215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及其选择(三)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会带来收入的增加,由此带来的支付能力的提高会扩大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并可能同时带来对原本用于出口的商品的需求。从经常项目来看,经济增长会使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从而导致贸易差额项目的恶化。从资本项目来看,为促进经济增长要加大投资,因而持续的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外资流入的增加,这样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状况将会改善,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弥补经常项目逆差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12/22/202216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及其选择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权衡与取舍(一)相机抉择是指根据经济形势的要求,从货币政策目标中优先选择部分目标作为重点。在经济萧条时期,各国政府通常会选择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为主要目标。在经济繁荣时期则会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优先目标。若一国在对外经济项目中出现严重问题,则会选择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实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12/22/202217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及其选择(二)逆风向行事所谓逆风向行事是针对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采用扩张和紧缩两种货币政策交替使用以引导经济发展趋势的策略。它主张在经济高涨阶段为防止经济过热,应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相反,在经济低迷时期,则应采取扩张性的手段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12/22/202218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及其选择(三)单一规则行事这是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政策主张。认为时松时紧的货币政策是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主张根据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某一稳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在上下浮动不大的范围内具体把握。12/22/202219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及其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所谓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当局从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到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所经过的途径或具体的过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近期中介目标基础货币短期利率远期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长期利率

最终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12/22/202220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货币政策工具近期中介目标远期中介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可测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有关中间指标的资料数据;二是这些资料数据便于人们分析和预测。可控性。是指作为中央银行目标的经济指标的变动要能为中央银行所控制,是直接处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范围内的那类指标。相关性。要求中央银行对所采用的中间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间有稳定的、密切的联系,这样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政策工具可以较强地控制中间目标,从而实现最终目标。12/22/202221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二)中间目标的种类1.利率(1)解释:利率所代表的资金价格为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信号,利率是经济过程的内生变量,其变动是顺循环的,经济景气期,利率随着投资需求的增加而上升,经济萧条期,利率随投资需求的减少而下降。同时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外生变量,利率的变动与总需求之间是负相关的,二者呈反方向变动。12/22/202222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2)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优劣势:优势:一是利率的变动能敏感地反映信贷与货币供需之间的相对变化;二是利率指标具有明显的可控性,中央银行可通过多种手段影响利率,进而影响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达到金融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缺陷:主要源于利率也是非货币政策的外生变量,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的综合影响,使利率作为中期指标不尽理想。12/22/202223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2.货币供应量(1)解释: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一样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与经济周期呈一致性变化。经济的繁荣往往伴随着信贷扩张,货币供应量随之增加,而经济萧条往往引起信贷缩减,货币供应量即会下降。同时,货币供应量作为政策变量,其增减变动与货币政策的松紧和社会总需求呈正相关关系。这样,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不会产生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间的相互干扰,二者间是正相关关系,相互推动。12/22/202224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2)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指标的优势与不足:优势:首先,货币供应量的各个层次都很直观地反映在各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方便测量和计算,同时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可以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M1和M2。不足:如决定货币供应量的现金漏损率的变动等,在实际操作中是难以把握的。12/22/202225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3.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是商业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础货币量,再通过乘数作用来改变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数量,从而引起全社会的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基础货币作为中央银行的负债,直接反映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同时,基础货币量的改变会导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都发生变化,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其不足在于,中央银行通过其对市场所施加的影响会受制于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多因素的变动性的影响。12/22/202226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4.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实际持有的准备金在除去法定准备金之后的余额。其优势在于,它仅涉及银行系统,较易为中央银行所控制,同时能够比较敏感地反映信贷与货币供需变化。以超额准备金作中间指标的不利之处在于,可能会误导中央银行。12/22/202227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一)概念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借助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间目标的实现和传递来引起经济活动的变化的过程。(二)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1.准备阶段,也即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制定2.对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阶段3.预期中间目标的实现4.四大最终目标的实现12/22/202228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三、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简介(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按其发展思路可分为两部分,即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1.局部均衡分析的基本思路货币供给是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利率的升降,而利率的变化会引起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化,使投资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最终会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12/22/202229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2.一般均衡分析的思路(1)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作用:假定货币供给增加而产出水平不变,则增加的货币供给量会导致市场利率的下降,利率下降使资本边际效率提高,刺激投资,引起总支出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推动了总产出量的上升。(2)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当总产出增加时,会增加对社会的货币需求,此时若没有新增的货币供给量投入,则会使市场利率提高,投资减少。(3)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间相互影响的循环往复过程:利率回升后,使总需求减少,产出下降;产出下降,又使社会货币需求下降,利率重新回落。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过程中,收入和利率会逐渐逼近一个平衡点,这一点同时满足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12/22/202230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二)货币主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主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不是利率。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而货币需求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因此决定货币需求的函数中不包含任何货币供给的因素,货币供给的变化不会直接引起货币需求的变化。当外生变量货币供给改变时,如当货币供给增加时,公众持有的货币量会超过他们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从而导致公众支出的增加,即M→E。12/22/202231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当公众持有的货币量超过其意愿持有量时,多余的部分会被用来购买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或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不同取向的投资选择会引起不同资产相对收益率的变动。由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导致支出和投资发生变化,最终必然引起名义收入的变化,即I→Y。货币学派的基本观点是货币供给的变化在短期内对两方面均会产生影响,但在长期上只会影响价格水平,因此货币学派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12/22/202232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四节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索一、银行信贷论(一)概念银行信贷论是一种典型的信用传导机制理论,主要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也即贷款)出发,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一样具有独特的政策传导功能。即,银行贷款与其他金融资产不可能完全替代,特定类型的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只能通过贷款得到满足。(二)银行信贷论的传导机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减少)导致银行贷款的增加(减少),贷款的增加(减少)导致投资的增加(减少),投资的增加(减少)导致产出的增加(减少)。12/22/202233第四节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索一、银行信贷论12/19/第四节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索(三)银行信贷观点的含义即使存在如凯恩斯所描述的流动性陷阱,以至于利率传导机制根本无效,货币政策也可以通过信用供给的变动继续发挥作用。货币政策对小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对大企业的影响,因为小企业更依赖于银行贷款,而大企业可以直接通过股票、债券市场进入信用市场,而不必通过银行。银行贷款数量与利率和货币供给一样,都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紧缩或扩张的指标。12/22/202234第四节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索(三)银行信贷观点的含义1第四节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索二、非对称信息效应论非对称信息效应论认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来影响企业净值,并进而影响投资和产出,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或净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另一个途径。非对称信息效应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过程如下:货币供应量增加→企业股票价格上升→企业资产净值上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银行贷款增加→投资增加→产出增加。12/22/202235第四节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索二、非对称信息效应论12/第四节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索三、流动性效应论流动性效应论认为消费者的资产负债表也是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之一,认为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票市场来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最终影响产出。流动性效应论的传导机制为:货币供给增长→股票价格上升→金融资产价值提高→财务困难的可能性降低→耐用消费品支出增加→产出增加。12/22/202236第四节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索三、流动性效应论12/19第五节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

工具及其手段一、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国人民银行自1984年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开始运用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它规定所有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等一切金融机构必须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比例缴纳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由各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和中央银行的存款两部分组成。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调控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规模的重要手段。12/22/202237第五节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

第五节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

工具及其手段二、利率制度(一)作用机制中央银行通过对再贷款利率的调整,影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收缩或扩张,并影响商业银行对工商企业贷款利率的调整,从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最终影响社会信贷总规模。(二)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利率制度的不足调整利率时依据的不仅是当时的价格水平、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情况,还要考虑企业和财政的承受能力,因此现行利率往往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和价格。利率政策的实施往往只影响到利率水平的升降,并没有引起信贷总量的实质性变化。12/22/202238第五节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

第五节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

工具及其手段三、信贷控制是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以及经济金融形势的要求,确定适当的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对全社会的信贷规模进行综合平衡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做法。目前我国中央银行还没有完全放弃信贷规模控制这一手段。这一方面是由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信贷控制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中央银行的意图更有效地调控社会货币供应量。12/22/202239第五节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

第五节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

工具及其手段四、再贷款与再贴现中央银行再贷款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借贷方式投放的资金。按其融通资金的方式划分,有信用放款和票据再贴现两种;按贷款期限划分,有年度性、季节性和日拆性再贷款三种。中央银行再贴现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规定的再贴现率买进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办理贴现的未到期票据的业务。中央银行规定的再贴现率,通常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利率水平和利率政策动向,对短期市场利率有导向作用。12/22/202240第五节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

第五节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

工具及其手段五、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债券的交易活动,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进行证券交易并无利润动机,而是为了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而言,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操作灵活、主动的特点,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应量的一种理想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在我国,由于受制于有价证券市场的有限发展,公开市场操作还远未成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市场的主要工具。12/22/202241第五节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

第十七章货币政策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选择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及其机制第四节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索

第五节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手段返回目录12/22/202242第十七章货币政策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返回目录12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法定存款准备率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吸收存款的比率。借助于存款准备率与派生存款的倍数间的负相关关系,中央银行在需求过剩、信用膨胀时期可提高存款准备率以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在需求不足、信用紧张时期,中央银行可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以放松银根,加大货币供给量。12/22/202243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12/19/2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二)再贴现业务再贴现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的未到期票据提供的资金融通。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合格票据的贴现利率,即商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付的利率。再贴现业务的政策效果体现在三个方面:1.再贴现率的变动向市场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具有告示效应2.融资成本效应3.结构调整效应12/22/202244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二)再贴现业务12/19/20223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三)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调节货币供给的一种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的购买扩大基础货币,公开市场的出售来减少基础货币,以此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一般而言,当中央银行需要放松银根时,就会买进商业银行手中的有价证券,把货币投入市场;中央银行需要紧缩银根时,就会卖出持有的有价证券,回笼货币。12/22/202245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三)公开市场业务12/19/2022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基本操作

经济形势政策工具通货膨胀(总需求>总供给)经济萧条(总需求<总供给)存款准备金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再贴现政策提高再贴现率降低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证券,回笼基础货币买进证券,投放基础货币12/22/202246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基本操作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消费信用控制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之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信贷给予的控制。其内容通常包括:对耐用消费品的分期付款方式规定首期支付的最低额度。规定分期付款的最长年限。根据规定可用消费信贷方式购买的耐用消费品的种类,并对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信贷条件。12/22/202247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12/19/2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进行的以证券为担保的贷款,规定第一次付款的金额,并有权随时规定保证金比率,以控制对金融市场的信贷。保证金比率愈高,可以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比重就愈小,从而引起该领域内信用规模的紧缩;反之,当中央银行调低证券贷款保证金比率时,则会引起该领域内信用规模的扩张。12/22/202248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12/19/20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三)不动产信用控制此项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阻止地产投机,防止银行对建筑业过度贷款,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同时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实现稳健经营。其措施一般包括:1.对不动产贷款最高额度的限制2.对不动产贷款首期支付额度的规定3.对不动产贷款分期支付的最长年限的规定12/22/202249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三)不动产信用控制12/19/202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四)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不同行业、部门的企业贷款实行差别利率,对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给予优惠贷款利率以促进其发展。(五)进口保证金制度主要是指规定进口企业在交付进口外汇前先预缴进口商品总额的一定比例的外汇,存于中央银行,这样对进口商来讲相当于一定程度上的提前付款,提高了进口成本,抑制了进口积极性。而中央银行通过该项措施可以减少外汇储备的流失,缓解国际收支不利的状况。12/22/202250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四)优惠利率12/19/20229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

三、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的手段,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进行直接干预和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贷款额度限制。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形势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规定各商业银行信贷的最高限额和最大增长幅度,强制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利率最高限额。中央银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防止商业银行用抬高利率的办法竞相吸收存款,或为谋取高额利润而进行高风险贷款而采取的强制性措施。规定流动性比率。为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和保护存款人的安全,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全部资产中的流动性资产的比重做出规定。12/22/202251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三、直接信用控制12/19/2022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四、间接信用指导

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等间接方式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以说服和政策指导的方法通报金融形势,表明自己的立场,促使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配合,按照中央银行的意图行事,从而达到调控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的目的。窗口指导。主要内容是中央银行根据对市场情况、物价变动趋势及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对商业银行每季度的贷款增减额做出规定,并要求其执行。12/22/202252第一节货币政策工具四、间接信用指导12/19/2022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及其选择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发展演变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目标由单一目标发展为四大目标:1.稳定物价2.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12/22/202253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及其选择(二)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稳定物价。即把通货膨胀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之下,一般把物价水平的年上涨率控制在2%~3%的范围内作为目标。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依据各国的具体情况而不同,大多数国家将失业率低于5%作为充分就业看待。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或者指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支出大体相抵。12/22/202254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及其选择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冲突

(一)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之间的冲突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认为,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二者间的这种关系表现为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二者间的组合上存在着三种选择: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将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控制在一定的可接受幅度以内。12/22/202255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及其选择(二)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的冲突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二者间是对立的,这一点决定了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二者间是矛盾与冲突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虽然有时也会出现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并存,或是经济萧条与物价上涨并存,但这种情况极为少见。12/22/202256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及其选择(三)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会带来收入的增加,由此带来的支付能力的提高会扩大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并可能同时带来对原本用于出口的商品的需求。从经常项目来看,经济增长会使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从而导致贸易差额项目的恶化。从资本项目来看,为促进经济增长要加大投资,因而持续的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外资流入的增加,这样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状况将会改善,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弥补经常项目逆差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12/22/202257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及其选择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权衡与取舍(一)相机抉择是指根据经济形势的要求,从货币政策目标中优先选择部分目标作为重点。在经济萧条时期,各国政府通常会选择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为主要目标。在经济繁荣时期则会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优先目标。若一国在对外经济项目中出现严重问题,则会选择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实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12/22/202258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及其选择(二)逆风向行事所谓逆风向行事是针对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采用扩张和紧缩两种货币政策交替使用以引导经济发展趋势的策略。它主张在经济高涨阶段为防止经济过热,应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相反,在经济低迷时期,则应采取扩张性的手段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12/22/202259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及其选择(三)单一规则行事这是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政策主张。认为时松时紧的货币政策是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主张根据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某一稳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在上下浮动不大的范围内具体把握。12/22/202260第二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及其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所谓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当局从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到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所经过的途径或具体的过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近期中介目标基础货币短期利率远期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长期利率

最终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12/22/202261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货币政策工具近期中介目标远期中介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可测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有关中间指标的资料数据;二是这些资料数据便于人们分析和预测。可控性。是指作为中央银行目标的经济指标的变动要能为中央银行所控制,是直接处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范围内的那类指标。相关性。要求中央银行对所采用的中间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间有稳定的、密切的联系,这样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政策工具可以较强地控制中间目标,从而实现最终目标。12/22/202262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二)中间目标的种类1.利率(1)解释:利率所代表的资金价格为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信号,利率是经济过程的内生变量,其变动是顺循环的,经济景气期,利率随着投资需求的增加而上升,经济萧条期,利率随投资需求的减少而下降。同时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外生变量,利率的变动与总需求之间是负相关的,二者呈反方向变动。12/22/202263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2)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优劣势:优势:一是利率的变动能敏感地反映信贷与货币供需之间的相对变化;二是利率指标具有明显的可控性,中央银行可通过多种手段影响利率,进而影响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达到金融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缺陷:主要源于利率也是非货币政策的外生变量,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的综合影响,使利率作为中期指标不尽理想。12/22/202264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2.货币供应量(1)解释: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一样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与经济周期呈一致性变化。经济的繁荣往往伴随着信贷扩张,货币供应量随之增加,而经济萧条往往引起信贷缩减,货币供应量即会下降。同时,货币供应量作为政策变量,其增减变动与货币政策的松紧和社会总需求呈正相关关系。这样,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不会产生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间的相互干扰,二者间是正相关关系,相互推动。12/22/202265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2)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指标的优势与不足:优势:首先,货币供应量的各个层次都很直观地反映在各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方便测量和计算,同时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可以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M1和M2。不足:如决定货币供应量的现金漏损率的变动等,在实际操作中是难以把握的。12/22/202266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3.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是商业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础货币量,再通过乘数作用来改变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数量,从而引起全社会的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基础货币作为中央银行的负债,直接反映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同时,基础货币量的改变会导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都发生变化,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其不足在于,中央银行通过其对市场所施加的影响会受制于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多因素的变动性的影响。12/22/202267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4.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实际持有的准备金在除去法定准备金之后的余额。其优势在于,它仅涉及银行系统,较易为中央银行所控制,同时能够比较敏感地反映信贷与货币供需变化。以超额准备金作中间指标的不利之处在于,可能会误导中央银行。12/22/202268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一)概念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借助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间目标的实现和传递来引起经济活动的变化的过程。(二)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1.准备阶段,也即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制定2.对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阶段3.预期中间目标的实现4.四大最终目标的实现12/22/202269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三、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简介(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按其发展思路可分为两部分,即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1.局部均衡分析的基本思路货币供给是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利率的升降,而利率的变化会引起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化,使投资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最终会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12/22/202270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2.一般均衡分析的思路(1)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作用:假定货币供给增加而产出水平不变,则增加的货币供给量会导致市场利率的下降,利率下降使资本边际效率提高,刺激投资,引起总支出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推动了总产出量的上升。(2)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当总产出增加时,会增加对社会的货币需求,此时若没有新增的货币供给量投入,则会使市场利率提高,投资减少。(3)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间相互影响的循环往复过程:利率回升后,使总需求减少,产出下降;产出下降,又使社会货币需求下降,利率重新回落。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过程中,收入和利率会逐渐逼近一个平衡点,这一点同时满足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12/22/202271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二)货币主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主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不是利率。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而货币需求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因此决定货币需求的函数中不包含任何货币供给的因素,货币供给的变化不会直接引起货币需求的变化。当外生变量货币供给改变时,如当货币供给增加时,公众持有的货币量会超过他们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从而导致公众支出的增加,即M→E。12/22/202272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及其机制当公众持有的货币量超过其意愿持有量时,多余的部分会被用来购买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或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不同取向的投资选择会引起不同资产相对收益率的变动。由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导致支出和投资发生变化,最终必然引起名义收入的变化,即I→Y。货币学派的基本观点是货币供给的变化在短期内对两方面均会产生影响,但在长期上只会影响价格水平,因此货币学派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12/22/202273第三节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第四节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索一、银行信贷论(一)概念银行信贷论是一种典型的信用传导机制理论,主要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也即贷款)出发,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一样具有独特的政策传导功能。即,银行贷款与其他金融资产不可能完全替代,特定类型的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只能通过贷款得到满足。(二)银行信贷论的传导机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减少)导致银行贷款的增加(减少),贷款的增加(减少)导致投资的增加(减少),投资的增加(减少)导致产出的增加(减少)。12/22/202274第四节新的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