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漫步宋词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婉柳永词二首漫步宋词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婉柳永词二首1词人简介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
第一个专业词人,能谱曲填词。第一个创作慢词。词人简介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2柳永简介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柳永简介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3鹤冲天(1022年)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鹤冲天(1022年)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4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5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也称柳七郎,或柳七)。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6词人创作◎柳词内容有三类:
⑴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如《望海潮》。
⑵描写男女情爱。如《定风波》,《少年游》,《迷仙引》。
⑶描写江湖落拓的感慨。
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变化,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词音律谐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
词人创作◎柳词内容有三类:
⑴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7掀开词史的新一页一,发展了慢词。柳永常纵游于歌楼妓馆,与歌妓乐工交往,因而认识了慢词的生命力,成为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家,引起文人的重视,促使慢词创作繁荣,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大批优秀作家。二、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认为委婉含蓄的小令写作手法和风格,不适应慢词的需要,因而改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善于点染,把所写内容先点示明白,再层层铺展开来描写,既淋漓尽致,又层次分明。抒情直来直去,不曲折隐晦,使柳词具有感情强烈、一泻无余的特点。掀开词史的新一页一,发展了慢词。柳永常纵游于歌楼妓馆,与歌妓8三、使词由雅转俗。柳永擅长描写青楼妓女和飘泊失意的文人等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心理,词里的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市井平民,对他们的遭遇表示了同情。柳永使词离开了达官贵人的歌筵闺房而走向社会的中下层,反映的生活面更宽广了。这是柳永对词的传统题材的突破。他又把从生活中汲取来的通俗化、口语化的俚语俗语运用到词里,表情达意生动真切,开了元代散曲的先声,使柳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了「俗」的特点。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言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掀开词史的新一页三、使词由雅转俗。柳永擅长描写青楼妓女和飘泊失意的文人等下层9蝶恋花——柳永蝶恋花——柳永10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11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思考1、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提示:写思念意中人,抒发了刻骨相思之情。感情基调:低缓,哀愁蝶恋花·柳永思考1、这首词主要写了12赏析全诗,独立思考:
(一)关于思想内容:1、词作的上片和下片分别主要写什么内容?2、词的诗眼是哪一句?由此可见此词主要是写什么内容的?3、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赏析全诗,独立思考:(一)关于思想内容:13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理解: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黯黯然地升起从遥远无边的天际。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什么人会理解他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
◎上片写凭栏远眺时,触景生情,引起对所爱的无限思念.了解诗意蝶恋花理解: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拂面一丝14蝶恋花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理解: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醉醉,可是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衣衫丝带渐渐觉得松宽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
◎写在登高远望的情景下的联想,进一步写春愁的无法排解,并表达了对爱情的矢志执著和坚贞不移。了解诗意蝶恋花理解: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15诗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上片:凭栏远眺,触景生春愁,极写孤独凄凉。下片:联想,无法排解“春愁”,相思满怀,表达对爱情的执著和坚贞春愁相思怀人之作表现刻骨相思相恋之情诗眼:上片:下片:春愁163、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
提示:独倚危楼,时已黄昏却久久不忍离去,借酒浇愁,对酒当歌,却无法排遣无边的春愁,孤单凄凉,相思满怀。3、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17探究全诗,独立思考:
1、本词之前一直未说明“春愁”的具体内容,直到最后才点出,这样写有何好处?2、情景交融是此词的艺术特色之一。请分析“草色烟光残照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探究全诗,独立思考:181、本词之前一直未说明“春愁”的具体内容,直到最后才点出,这样写有何好处?
之前一再铺垫,最后才揭明“春愁”原来就是“相思”,并表达对待“春愁”的果决态度:“终不悔”。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使最后的爱情表达感人至深——尽管满腔愁绪,无法排遣,但仍不悔,“我”愿为此爱情感春愁,而憔悴。1、本词之前一直未说明“春愁”的具体内容,直到最后才点出,这192、情景交融是此词的艺术特色之一。请分析“草色烟光残照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以草色、烟光、残阳几个关合着相思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幅凄美、感伤的黄昏春望图,借景抒情,表现了漂泊异乡、怀念恋人的感受。——春景春愁极其自然地融为一体。2、情景交融是此词的艺术特色之一。请分析“草色烟光残照里”描20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非常警策,是本词的画龙点睛之笔,一语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荡气回肠,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志诚主人公的形象。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21如果原句中的“伊人”不指人,联系生活你认为可以指什么呢?这句话又有什么新的理解?提示:事业、爱情、理想、目标、追求、学问……
(梦寐以求的事或物)课外延伸如果原句中的“伊人”不指人,联系生活你认为可以指什么呢224、领会“用典”的表现手法
用的是语典。二者的构式和表意相似。但柳句自有其新意,意思加重了很多。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
化用“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4、领会“用典”的表现手法用的是语典。化用“相去日23诗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上片:凭栏远眺,触景生春愁,极写孤独凄凉。下片:联想,无法排解“春愁”,相思满怀,表达对爱情的执著和坚贞春愁相思怀人之作表现刻骨相思相恋之情艺术特点:1、结构形式、表现方式:
曲径通幽2、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3、词眼明确4、用典诗眼:上片:下片:春愁艺术特点:24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人生的三大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确定目标努力奋斗收获喜悦第一境界第二境界第三境界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分析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人生的三大境界确定目标努力奋25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上阙写登楼伫望情景,以“春愁”为核心多层次地描摹春愁之景,春愁之态,笔意婉约含蓄。下阙先写词人欲借疏狂之歌呼,陶然之酣醉,谋求醉而忘忧,歌而暂欢,以摆脱春愁之压抑和纠缠,却落得个“还无味”的无聊和空虚,可见其春愁之浓深、刻骨,竟无法排遣。最后才揭明“春愁”原来就是“相思”,词人对待“春愁”的果决态度:“终不悔”。全词曲径通幽,曲折达意,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6、《蝶恋花》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思考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26①情景交融:将春景和春愁极其自然地融为一体。②词眼鲜明突出:末尾两句,不仅写出了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而且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而形象鲜明的艺术境界。总结:①情景交融:将春景和春愁极其自然地融为一体。总结:27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28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29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30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31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32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3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34望海潮望海潮35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36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37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38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39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40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41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42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43《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释题《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44背景柳永应试路过杭州要拜见不易谒见的孙何,希望得到孙何的推荐。于是作此词让歌妓唱给孙何听,最后打动了孙何,得以谒见。背景柳永应试路过杭州要拜见不易谒见的孙何,希望得到孙何的推荐45“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金主怦然心动,为什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此词流播46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望海湖望海潮望海湖47理解: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上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了解诗意理解: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48理解: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下片:
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了解诗意理解: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49思考1、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
表现“钱塘”的繁华?
提示: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等方面。思考1、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
表现“钱塘”的繁华?
提示:502、.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思考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2、.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51赏析3、“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景物有何特点?
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山美水秀花香赏析3、“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景物有何52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用了什么修辞?哪些字最富表现力,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互文。“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生活情景: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用了什么修辞?哪些字53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直接恭维钱塘长官的政绩。“好景”,表层意思是指钱塘的美好景观,实际代指其政绩成就。“归去凤池夸”,言外之意是说:到朝廷去请功受赏,还隐含着“你就要提升到朝廷去当大官”的意思。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直接恭维钱塘长官的政绩。54相关资料
“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而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见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犯耆卿预坐。”——宋杨湜《古今词话》相关资料“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551地理形势历史渊源
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百姓、官吏)惊叹赞美艳羡描写钱塘(杭州)的繁华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都市生活景象目的:恭维政绩成就,希望得到谒见惊叹描写物阜民康目的:恭维政绩成就,希望得到谒见56这首词着力写钱塘(杭州)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此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主旨:这首词着力写钱塘(杭州)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57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柳永阿谀奉承之作,你认为呢?(柳永写此作的目的何在?)1、柳永死时,歌伎合金而葬2、文人求士奖掖后学,展现个人才华举例:李白《与韩荆州书》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柳永阿谀奉承之作,你认为呢?(柳永写此作的目58“铺叙”手法鉴赏本词极写杭州繁华,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铺叙”手法鉴赏本词极写杭州繁华,从哪些角度进591、居民区繁华:路桥华美,居室华丽,人口众多。2、钱塘江壮丽:绿树如云,怒潮滔天,江口壮阔。3、国富民安:珍珠宝贝、绫罗绸缎多。4、西湖繁华:湖山美,景观显,民众乐,一派升平景象。5、长官威仪:踌躇满志,风流洒脱。1、居民区繁华:路桥华美,居室华丽,人口众多。60杭州西湖传统景观平湖秋月杭州西湖传统景观平湖秋月61苏堤春晓苏堤春晓62曲苑风荷曲苑风荷63断桥残雪断桥残雪64柳浪闻莺柳浪闻莺65花港观鱼花港观鱼66雷峰夕照雷峰夕照67南屏晚钟南屏晚钟68三潭印月三潭印月691、善于铺叙。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展示一派昌盛的景象。特别是对钱塘潮、西湖的描写,充分、高度概括又具体形象。艺术特色:1、善于铺叙。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对杭70江南(乐府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江南(乐府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71“点染”艺术鉴赏“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点”即抽象的评点,“染”即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的意境。“点染”艺术鉴赏“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72请具体分析本词的“点染”艺术一、从全篇看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染——具体对西湖的描写。居民区繁华,钱塘壮丽,国富民安,西湖繁华,长官威仪。请具体分析本词的“点染”艺术一、从全篇看73二、对西湖的描写点——重湖叠巘清嘉染——山色之美:“三秋桂子”湖荷之美:“十里荷花”人文之美:“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二、对西湖的描写74艺术特点:1、遣词造句,生动形象2、善用铺叙,一句一景3、擅用点染,情志鲜明艺术特点:1、遣词造句,生动形象75上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了解诗意上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76下片:
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了解诗意下片:◎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77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78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79柳永小结:柳词内容有三类: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望海潮》最为有名。2.描写男女情爱。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的,如《定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由、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迷仙引》。3.江湖落拓的感慨。他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柳永小结:80漫步宋词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婉柳永词二首漫步宋词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婉柳永词二首81词人简介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
第一个专业词人,能谱曲填词。第一个创作慢词。词人简介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82柳永简介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柳永简介
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83鹤冲天(1022年)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鹤冲天(1022年)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84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85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也称柳七郎,或柳七)。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86词人创作◎柳词内容有三类:
⑴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如《望海潮》。
⑵描写男女情爱。如《定风波》,《少年游》,《迷仙引》。
⑶描写江湖落拓的感慨。
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变化,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词音律谐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
词人创作◎柳词内容有三类:
⑴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87掀开词史的新一页一,发展了慢词。柳永常纵游于歌楼妓馆,与歌妓乐工交往,因而认识了慢词的生命力,成为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家,引起文人的重视,促使慢词创作繁荣,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大批优秀作家。二、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认为委婉含蓄的小令写作手法和风格,不适应慢词的需要,因而改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善于点染,把所写内容先点示明白,再层层铺展开来描写,既淋漓尽致,又层次分明。抒情直来直去,不曲折隐晦,使柳词具有感情强烈、一泻无余的特点。掀开词史的新一页一,发展了慢词。柳永常纵游于歌楼妓馆,与歌妓88三、使词由雅转俗。柳永擅长描写青楼妓女和飘泊失意的文人等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心理,词里的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市井平民,对他们的遭遇表示了同情。柳永使词离开了达官贵人的歌筵闺房而走向社会的中下层,反映的生活面更宽广了。这是柳永对词的传统题材的突破。他又把从生活中汲取来的通俗化、口语化的俚语俗语运用到词里,表情达意生动真切,开了元代散曲的先声,使柳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了「俗」的特点。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言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掀开词史的新一页三、使词由雅转俗。柳永擅长描写青楼妓女和飘泊失意的文人等下层89蝶恋花——柳永蝶恋花——柳永90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91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思考1、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提示:写思念意中人,抒发了刻骨相思之情。感情基调:低缓,哀愁蝶恋花·柳永思考1、这首词主要写了92赏析全诗,独立思考:
(一)关于思想内容:1、词作的上片和下片分别主要写什么内容?2、词的诗眼是哪一句?由此可见此词主要是写什么内容的?3、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赏析全诗,独立思考:(一)关于思想内容:93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理解: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黯黯然地升起从遥远无边的天际。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什么人会理解他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
◎上片写凭栏远眺时,触景生情,引起对所爱的无限思念.了解诗意蝶恋花理解: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拂面一丝94蝶恋花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理解: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醉醉,可是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衣衫丝带渐渐觉得松宽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
◎写在登高远望的情景下的联想,进一步写春愁的无法排解,并表达了对爱情的矢志执著和坚贞不移。了解诗意蝶恋花理解: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95诗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上片:凭栏远眺,触景生春愁,极写孤独凄凉。下片:联想,无法排解“春愁”,相思满怀,表达对爱情的执著和坚贞春愁相思怀人之作表现刻骨相思相恋之情诗眼:上片:下片:春愁963、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
提示:独倚危楼,时已黄昏却久久不忍离去,借酒浇愁,对酒当歌,却无法排遣无边的春愁,孤单凄凉,相思满怀。3、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97探究全诗,独立思考:
1、本词之前一直未说明“春愁”的具体内容,直到最后才点出,这样写有何好处?2、情景交融是此词的艺术特色之一。请分析“草色烟光残照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探究全诗,独立思考:981、本词之前一直未说明“春愁”的具体内容,直到最后才点出,这样写有何好处?
之前一再铺垫,最后才揭明“春愁”原来就是“相思”,并表达对待“春愁”的果决态度:“终不悔”。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使最后的爱情表达感人至深——尽管满腔愁绪,无法排遣,但仍不悔,“我”愿为此爱情感春愁,而憔悴。1、本词之前一直未说明“春愁”的具体内容,直到最后才点出,这992、情景交融是此词的艺术特色之一。请分析“草色烟光残照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以草色、烟光、残阳几个关合着相思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幅凄美、感伤的黄昏春望图,借景抒情,表现了漂泊异乡、怀念恋人的感受。——春景春愁极其自然地融为一体。2、情景交融是此词的艺术特色之一。请分析“草色烟光残照里”描100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非常警策,是本词的画龙点睛之笔,一语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荡气回肠,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志诚主人公的形象。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101如果原句中的“伊人”不指人,联系生活你认为可以指什么呢?这句话又有什么新的理解?提示:事业、爱情、理想、目标、追求、学问……
(梦寐以求的事或物)课外延伸如果原句中的“伊人”不指人,联系生活你认为可以指什么呢1024、领会“用典”的表现手法
用的是语典。二者的构式和表意相似。但柳句自有其新意,意思加重了很多。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
化用“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4、领会“用典”的表现手法用的是语典。化用“相去日103诗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上片:凭栏远眺,触景生春愁,极写孤独凄凉。下片:联想,无法排解“春愁”,相思满怀,表达对爱情的执著和坚贞春愁相思怀人之作表现刻骨相思相恋之情艺术特点:1、结构形式、表现方式:
曲径通幽2、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3、词眼明确4、用典诗眼:上片:下片:春愁艺术特点:104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人生的三大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确定目标努力奋斗收获喜悦第一境界第二境界第三境界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分析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人生的三大境界确定目标努力奋105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上阙写登楼伫望情景,以“春愁”为核心多层次地描摹春愁之景,春愁之态,笔意婉约含蓄。下阙先写词人欲借疏狂之歌呼,陶然之酣醉,谋求醉而忘忧,歌而暂欢,以摆脱春愁之压抑和纠缠,却落得个“还无味”的无聊和空虚,可见其春愁之浓深、刻骨,竟无法排遣。最后才揭明“春愁”原来就是“相思”,词人对待“春愁”的果决态度:“终不悔”。全词曲径通幽,曲折达意,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6、《蝶恋花》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思考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106①情景交融:将春景和春愁极其自然地融为一体。②词眼鲜明突出:末尾两句,不仅写出了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而且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而形象鲜明的艺术境界。总结:①情景交融:将春景和春愁极其自然地融为一体。总结:107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108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109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110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111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112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11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114望海潮望海潮115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116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117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118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119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120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121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122柳永词两首-上课课件-123《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释题《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124背景柳永应试路过杭州要拜见不易谒见的孙何,希望得到孙何的推荐。于是作此词让歌妓唱给孙何听,最后打动了孙何,得以谒见。背景柳永应试路过杭州要拜见不易谒见的孙何,希望得到孙何的推荐125“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金主怦然心动,为什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此词流播126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望海湖望海潮望海湖127理解: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上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了解诗意理解: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128理解: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下片:
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了解诗意理解: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129思考1、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
表现“钱塘”的繁华?
提示: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等方面。思考1、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
表现“钱塘”的繁华?
提示:1302、.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思考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2、.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131赏析3、“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景物有何特点?
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山美水秀花香赏析3、“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景物有何132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用了什么修辞?哪些字最富表现力,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互文。“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生活情景: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用了什么修辞?哪些字133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直接恭维钱塘长官的政绩。“好景”,表层意思是指钱塘的美好景观,实际代指其政绩成就。“归去凤池夸”,言外之意是说:到朝廷去请功受赏,还隐含着“你就要提升到朝廷去当大官”的意思。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直接恭维钱塘长官的政绩。134相关资料
“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而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见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犯耆卿预坐。”——宋杨湜《古今词话》相关资料“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1351地理形势历史渊源
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百姓、官吏)惊叹赞美艳羡描写钱塘(杭州)的繁华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都市生活景象目的:恭维政绩成就,希望得到谒见惊叹描写物阜民康目的:恭维政绩成就,希望得到谒见136这首词着力写钱塘(杭州)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此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主旨:这首词着力写钱塘(杭州)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137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柳永阿谀奉承之作,你认为呢?(柳永写此作的目的何在?)1、柳永死时,歌伎合金而葬2、文人求士奖掖后学,展现个人才华举例:李白《与韩荆州书》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柳永阿谀奉承之作,你认为呢?(柳永写此作的目138“铺叙”手法鉴赏本词极写杭州繁华,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铺叙”手法鉴赏本词极写杭州繁华,从哪些角度进1391、居民区繁华:路桥华美,居室华丽,人口众多。2、钱塘江壮丽:绿树如云,怒潮滔天,江口壮阔。3、国富民安:珍珠宝贝、绫罗绸缎多。4、西湖繁华:湖山美,景观显,民众乐,一派升平景象。5、长官威仪:踌躇满志,风流洒脱。1、居民区繁华:路桥华美,居室华丽,人口众多。140杭州西湖传统景观平湖秋月杭州西湖传统景观平湖秋月141苏堤春晓苏堤春晓142曲苑风荷曲苑风荷143断桥残雪断桥残雪144柳浪闻莺柳浪闻莺145花港观鱼花港观鱼146雷峰夕照雷峰夕照147南屏晚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采砂船租赁合同范本
- 汽修厂入伙协议合同模板
- 深圳商住楼购买合同范本
- 预制桥梁承包协议书模板
- 自动售药机合作协议合同
- 物业公司合同工合同范本
- 联通终止合同协议书范本
- 珠宝买卖服务合同协议书
- 黄冈还建房卖房合同范本
- 销售网络合作协议书范本
- 辅导员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火龙罐技术课件
- 输水管道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 搅拌器设计计算
- 关于个人现实表现材料德能勤绩廉【六篇】
- 【吊车租赁合同范本】吊车租赁合同
- 电梯井道脚手架施工方案
- 《游戏力养育》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 琦君散文-专业文档
-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及附录2023年8月
- 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相似三角形4.3 相似三角形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