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改性沥青解析课件_第1页
53改性沥青解析课件_第2页
53改性沥青解析课件_第3页
53改性沥青解析课件_第4页
53改性沥青解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

改性沥青的分类第三节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改性沥青的分类1改性沥青的评价指标改性沥青的评价指标2改性沥青的非常规试验指标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离析试验

对SBR、SBS类改性沥青,将试样放入规定的盛样管中,在163℃烘箱中放置48h后,从沥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取样,测定其环球软化点来判定是否离析。对PE、EVA类聚合物改性沥青,测定在135℃存放24h过程中是否结皮、或凝聚在容器表面四壁的情况来判定是否离析。沥青弹性恢复试验

采用延度试件拉伸10cm后停止,立即剪断,保持1h,测量恢复率。对SBS类热塑弹性体改性沥青,弹性恢复能力是显著特点,弹性恢复能力强,自愈性好。改性沥青的非常规试验指标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离析试验3改性沥青的非常规试验指标沥青粘韧性试验

测定沥青在规定试验温度(25℃)和高速拉伸(500mm/min)时,与金属半球的粘韧性和韧性。见教材图2-31,ABCE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粘韧性,CDFE包围的面积表示韧性。测力延度试验

在普通延度仪上附加测力传感器,试模与沥青弹性恢复试验相同,试验温度5℃,拉伸速度5cm/min,传感器最大负荷≥100kg时,用x-y函数记录仪记录拉力-变形曲线,评价改性沥青的性质。改性沥青的非常规试验指标沥青粘韧性试验测4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

种类试验项目SBS类(Ⅰ)SBR类(Ⅱ)PVE、PE类(Ⅲ)Ⅰ-AⅠ-BⅠ-CⅠ-DⅡ-AⅡ-BⅡ-CⅢ-AⅢ-BⅢ-CⅢ-D针入度(25℃,100g,5s)≥>10080~10060~8036~60>10080~10060~80>8060~8040~6030~40针入度指数PI≥-1.2-0.8-0.40-1.0-0.8-0.6-1.0-0.8-0.6-0.4延度(5℃,5cm/min)(cm)≥50403020605040-软化点TR&B(℃)≥4550556045485048525660运动粘度(135℃)(pa·s)≤3闪点(℃)≥230230230溶解度(%)≥

9999-离析(软化点差)(℃)≤2.5-无改性剂明显析出、凝聚弹性恢复(25℃)(%)≥55606570--粘韧性(N·m)≥-5-韧性(N·m)≥-2.5-RTFOT质量变化(%)≤±1.0±1.0±1.0针入度比(25℃)(%)≥5055606550556050555860延度(5℃,5cm/min)(cm)≥30252015302010-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5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特性热塑性橡胶类改性沥青

技术性质基础沥青5%SBS的改性沥青技术性质基础沥青5%SBS的改性沥青星形线性星形线性针入度(25℃)(0.1mm)643840针入度指数PI-1.36+0.96+0.16软化点(℃)489255测力延度(10℃)拉力强度(MPa)0.730.520.62延度(15℃)(cm)20010054粘韧度(N·m)2.9921.519.6当量软化点(℃)47.263.158.3薄膜烘箱试验(163℃,5h)质量损失(%)0.070.070.02当量脆点(℃)-8.6-16.711.4针入度比(%)78.388.988.9回弹率(15℃)(%)147865延度(5℃)(cm)0.96842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质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特性热塑性橡胶类改性沥青技术性质基6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特性SBR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质性质基质沥青SBR掺量(占改性沥青的质量百分数)(%)2345软化点(℃)4749515153针入度(0.1mm)25℃1018377787615℃24302626285℃4101088针入度指数PI0.07010.04590.04430.049480.048611延度(cm)25℃1104058536115℃69150+150+150+150+7℃4150+150+150+150+5℃0.25117125150+150+粘度(60℃)(pa·s)88.2128.6158.4192.6254.4粘度(135℃)(mm2/s)429.6569.4669.4777.9878.0薄膜烘箱试验后残留针入度(%)52.568.774.072.477.6延度(cm)25℃886068535015韧性(N·m)3.64.44.95.66.3韧性(N·m)0.71.21.51.92.3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特性SBR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质性质基质7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特性EVA改性沥青技术性质(EVA掺量5%)改性剂类型基质沥青EVA、VA(%)(MI,g/10min)PESBR30(30)30(5)35(40)针入度(25℃)(0.1mm)865447575268软化点(℃)45.56064525250延度(10℃)(cm)4.586.512470针入度指数PI-1.8-0.350.13-0.450.820.73薄膜烘箱试验后针入度比(%)58.171.27067.762.975.4延度(10℃)(cm)3.042.55252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特性EVA改性沥青技术性质(EVA掺8聚合物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相容性的概念

沥青和改性剂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兼容,并存在配伍,形成热力学相对稳定的具有混容性的体系的能力。改性沥青相容性差,改性剂与沥青分离或产生分层。影响相容性的因素

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溶解度参数差异愈小,分子结构愈接近,相容性愈好。基质沥青中轻组分含量高,可使聚合物产生较好的溶胀作用,相容性好。聚合物良好的分散度,是保证相容性的前提。聚合物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相容性的概念9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直接混溶法

母料法

乳胶法

共混设备可采用搅拌机或胶体磨。搅拌机适用于EVA、APAO等聚合物。胶体磨适用于SBS、PE等改性剂。主要工艺有聚合物的溶胀、分散磨细、继续发育三个过程。预先制作改性剂浓度较高的改性沥青母体,在施工现场稀释后使用。将高浓度胶体(丁苯乳胶)直接投入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与矿料、沥青拌和。拌和机易锈蚀。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直接混溶法母料法乳胶法10第四节乳化沥青乳化沥青的概念将粘稠热沥青加热至流动态,再经高速离心、搅拌及剪切等机械作用,沥青形成细小的微粒(粒径约为2~5μm)分散在有乳化剂和稳定剂的水中,由于乳化剂─稳定剂的作用,从而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系。乳化沥青的优缺点

乳化沥青的生产第四节乳化沥青乳化沥青的概念将粘稠热沥青加热至11乳化沥青的优缺点乳化沥青主要优点

可冷态施工,节约能源;施工便利,可节约沥青用量约10%;乳化沥青不仅与集料有良好的粘附性,而且可与湿集料粘附;拌和环境保障健康,不污染环境;降低成本,增加结构沥青数量。乳化沥青主要缺点

稳定性差,贮存期不超过六个月;路面成型期长,最初应控制车辆行驶速度。乳化沥青的优缺点乳化沥青主要优点可冷态施工,节约能12乳化沥青组成材料沥青沥青酸含量大于1%的沥青易乳化;相同油源和工艺的沥青,针入度较大者易于形成乳液;沥青针入度的选择应根据乳化沥青在路面工程中的用途确定。乳化剂沥青乳化剂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类型,按其亲水基在水中是否电离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乳化剂的品种常用的乳化剂类型稳定剂

乳化沥青组成材料沥青沥青酸含量大于1%的沥13常用的乳化剂类型及乳化剂的名称乳化剂类型乳化剂名称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磺酸鈉阳离子型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叔胺二甲基硝酸季胺盐十七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两性离子型氨基酸型两性乳化剂非离子型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常用的乳化剂类型及乳化剂的名称乳化剂类型乳化剂名称阴离子型十14乳化沥青的形成及分裂机理

乳化剂降低界面能的作用

界面膜的稳定作用

界面电荷的稳定作用

乳化沥青在集料表面的分裂机理

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

乳化沥青的应用

乳化沥青的形成及分裂机理乳化剂降低界面能的作用界面15乳化剂降低界面能的作用乳化剂溶液存在于沥青微滴中时,乳化剂有规律地定向排列在沥青-水界面上,降低了沥青和水之间的表面张力差。乳化剂具有不对称的分子结构,分子一端的极性基团亲水,另一端非极性基团亲油。乳化剂的亲油基嵌入沥青微滴中定向排列,亲水基朝向水溶液,降低了沥青与水的界面张力。乳化剂降低界面能的作用乳化剂溶液存在于沥青微滴中时,16界面膜的稳定作用界面膜可降低沥青与水的界面张力,对沥青微滴起机械保护作用,使沥青微滴在互相碰撞使不致产生聚结。界面膜的强度和稳定性,取决于乳化剂性能和用量。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沥青微滴带有相同电荷,可提高沥青乳液的稳定性。界面膜的稳定作用界面膜可降低沥青与水的界面张力,对沥17界面电荷的稳定作用阳离子乳化剂吸附于沥青微滴表面,深入水中的极性基团电离使沥青微滴带正电荷。阴离子乳化剂吸附于沥青微滴表面,深入水中的极性基团电离使沥青微滴带负电荷。沥青─水界面上电荷层的结构,一般是扩散双电层分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单分子层,基本上固定在界面上,这层电荷与沥青微滴的电荷相反,称为吸附层。第二部分吸附层向外,电荷向水介质中扩散,称为扩散层。由于每一沥青微滴界面都带相同电荷,并有双电层的作用,所以水─沥青体系成为稳定体系。界面电荷的稳定作用阳离子乳化剂吸附于沥青微滴表面,深18乳化沥青在集料表面的分裂机理分裂原因水的蒸发作用集料的吸收作用乳化沥青与集料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施工机械的激波作用等。分裂机理

电荷理论

化学反应理论

振动功能理论乳化沥青在集料表面的分裂机理分裂原因水的蒸发作用分裂机19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序号种类项目PC-1PA-1PC-2PA-2PC-3PA-3BC-1BA-1BC-2BA-2BC-3BA-3试验方法1筛上剩余量(%)<0.3T06522电荷阳离子带正电(+)阴离子带负电(-)T06533破乳速度试验快裂慢裂快裂中或慢裂慢裂T06584粘度沥青标准粘度计C25,3(S)

12~458~20

12~100

40~100

T0621恩格拉度E25

3~151~6

3~40

15~40T06225蒸发残留物含量(%)>60>50>5560~62

T06516残留物性质针入度(100g,25℃,5S)(0.1mm)80~200

80~300

60~160

60~200

60~300

80~200

T0651T0604与原沥青的延度比(%)25℃

>80

T0651T0605溶解度(三氯乙烯)(%)>97.5T0651T06077贮存稳定性(%)5d<5T065581d<1T06559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裹覆面积>2/3

T0654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序号种类PC-1PC-20乳化沥青的应用乳化沥青代号阳离子型乳化沥青(代号C);阴离子型乳化沥青(代号A)。乳化沥青代号施工方法洒布法(代号P)用于如透层、粘层、表面处治或贯入式沥青碎石路面;拌和法(代号B)用于如沥青碎石或沥青混合料路面。乳化沥青的应用乳化沥青代号阳离子型乳化沥青(代号C);乳21乳化沥青的应用乳化沥青的适用范围对酸性石料及石料处于潮湿状态或在低温下施

工时,宜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对碱性石料当石料处于干燥状态或与水泥、石灰、粉煤灰共同使用时,宜采用阴离子乳化沥青。阳离子乳化沥青与乳液拌和前需用水润湿集料,使集料总含水量达到5%左右,天气炎热时多加水,低温潮湿时少加水。集料湿润后仍不能乳液拌和均匀时,应改用破乳速度更慢的乳液,或用1~3%浓度的氯化钙水溶液代替水预先润湿集料表面。乳化沥青的应用乳化沥青的适用范围对酸性石料及石料处于潮湿22小结乳化剂种类有阴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和非离子型,它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效果是不同的。乳化沥青的形成机理主要是由于乳化剂降低界面能和界面膜、界面电荷的稳定作用。乳化沥青主要用于沥青路面的养护。小结乳化剂种类有阴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和非离子型,23乳化剂的品种阴离子型沥青乳化剂溶于水中时,能电离为离子或离子胶束,与亲油基相连的亲水基团,带有阴(或负)电荷的乳化剂。这类乳化剂的明显特征是由带长链的有机阴离子与一种碱类(即皂类)作用形成盐。最主要的亲水基团有羟酸盐(如-COONa)、硫酸酯盐(如-OSO3Na)、磺酸盐(如-SO3Na)等三种。

阴离子型乳化剂乳化剂的品种阴离子型沥青乳化剂溶于水中时,能电离为24乳化剂的品种阳离子型乳化剂阳离子型沥青乳化剂溶于水中时,能电离为离子或离子胶束,与亲油基相连接的亲水基团,带有阳(或正)电荷的乳化剂。阳离子型沥青乳化剂按其化学结构,主要有季胺盐类、烷基胺类,酰胺类、咪唑啉类、环氧乙烷二胺类和胺化木质素类等。

乳化剂的品种阳离子型乳化剂阳离子型沥青乳化剂溶于水25乳化剂的品种两性离子型乳化剂两性离子型沥青乳化剂是在水中溶解时,电离成离子或离子胶束,与亲油基相连接的亲水基团,带有阴电荷又带有阳电荷的乳化剂。两性离子型沥青乳化剂品种主要有氨基酸型、甜菜型和咪唑啉型等。两性乳化剂可以吸附在带负电荷或正电荷的物质表面上,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分散性,但合成原料来源较困难,价格较高,目前在乳化沥青中应用较少。乳化剂的品种两性离子型乳化剂两性离子型沥青乳化剂是26乳化剂的品种非离子型乳化剂乳化剂是在水中溶解时,不能离解成离子状态,依赖分子所含的羟基(-OH)和醚链(-O-)等作为亲水基团的乳化剂。其品种主要有醚基类、酯基类、酰胺类和杂环类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介质中不会离解成水合离子,形成的沥青乳液与集料结合力较弱,靠水分蒸发破乳后,才能使沥青附着在集料表面上。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与阳离子、阴离子乳化剂配合使用。乳化剂的品种非离子型乳化剂乳化剂是在水中溶解时,不27稳定剂

常用无机盐类和高分子化合物做稳定剂,可防止已经分散的沥青乳液在贮存期彼此凝聚,保证在施工喷洒或拌和的机械作用下有良好的稳定性。有机稳定剂常用的有聚乙烯醇、聚丙稀酰胺、羟甲基纤维素纳、糊精、MF废液等。可提高乳液的贮存稳定性和施工稳定性。无机稳定剂

常用的有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铵和氯化铬等。可提高乳液的贮存稳定性。稳定剂对乳化剂协同作用应通过试验来确定,用量不宜过多,一般以沥青乳液的0.1%~0.15%为宜。稳定剂常用无机盐类和高分子化合物做稳定剂,可防止已28乳化沥青组成材料-水水是乳化沥青的主要组成部分。水在乳化沥青中起着润湿、溶解及化学反应的作用。要求乳化沥青中的水应当纯净,不含其它杂质,一般要求用每升水中氧化钙含量不得超过80mg的洁净水,否则对乳化性能将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要多消耗乳化剂。水的用量一般为30%~70%。

乳化沥青组成材料-水水是乳化沥青的主要组成部29乳化沥青的生产沥青乳液的制备可以采用各种设备,但其主要流程基本相同,一般由5个主要部分组成。乳化沥青的生产沥青乳液的制备可以采用各种设备30乳化沥青的工艺流程⑴乳化剂水溶液的调制:在水中加入需要数量的乳化剂和稳定剂。将水温调节至乳化剂和稳定剂溶解所需的温度,使其在水中充分溶解。⑵沥青加热及贮存。⑶沥青与水比例控制机构。⑷乳化,常用设备为胶体磨或其它同类设备。⑸乳化成品贮存。乳化沥青的工艺流程⑴乳化剂水溶液的调制:在水中加31乳化沥青分裂机理集料分为带正电荷的碱性石料和带负电的酸性石料两类。阴离子乳液沥青微粒带负电荷,它与表面上基本带正电荷的碱性集料(如石灰石、白云石等)具有较好的粘附性;阳离于乳液由于沥青微粒带正电荷,它与表面基本带负电荷的酸性集料(如硅质岩或花岗岩)具有较好的粘附性。电荷理论乳化沥青分裂机理集料分为带正电荷的碱性石料和带负电的32乳化沥青分裂机理这种理论认为,传统的电荷理论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实践表明,带正电荷的阳离子乳液不仅能与带负电荷的酸性集料具有较好的粘附性,而且与带正电荷的碱性集料同样具有较好的粘附性。因此,阳离子乳液与碱性集料具有好的粘附性,是由于石灰石(CaCO3)与阳离子乳液中的Hcl作用,可形成H2CO3,而H2CO3在水中,又可电离出CO2-,它与阳离子乳化剂电离后的正电荷原子团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化学反应理论乳化沥青分裂机理这种理论认为,传统的电荷理论是值得怀33乳化沥青分裂机理化学反应理论的解释,并未能取得所有研究者的赞同,有的研究者另辟途径,提出一种“振动功能”理论进行解释。这种理论认为阳离于乳液由于具有高的振动功能,所以它不论是对酸性集料或碱性集料表面都具有较好的亲和力。振动功能理论乳化沥青分裂机理化学反应理论的解释,并未能取3453改性沥青解析课件35第三节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

改性沥青的分类第三节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改性沥青的分类36改性沥青的评价指标改性沥青的评价指标37改性沥青的非常规试验指标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离析试验

对SBR、SBS类改性沥青,将试样放入规定的盛样管中,在163℃烘箱中放置48h后,从沥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取样,测定其环球软化点来判定是否离析。对PE、EVA类聚合物改性沥青,测定在135℃存放24h过程中是否结皮、或凝聚在容器表面四壁的情况来判定是否离析。沥青弹性恢复试验

采用延度试件拉伸10cm后停止,立即剪断,保持1h,测量恢复率。对SBS类热塑弹性体改性沥青,弹性恢复能力是显著特点,弹性恢复能力强,自愈性好。改性沥青的非常规试验指标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离析试验38改性沥青的非常规试验指标沥青粘韧性试验

测定沥青在规定试验温度(25℃)和高速拉伸(500mm/min)时,与金属半球的粘韧性和韧性。见教材图2-31,ABCE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粘韧性,CDFE包围的面积表示韧性。测力延度试验

在普通延度仪上附加测力传感器,试模与沥青弹性恢复试验相同,试验温度5℃,拉伸速度5cm/min,传感器最大负荷≥100kg时,用x-y函数记录仪记录拉力-变形曲线,评价改性沥青的性质。改性沥青的非常规试验指标沥青粘韧性试验测39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

种类试验项目SBS类(Ⅰ)SBR类(Ⅱ)PVE、PE类(Ⅲ)Ⅰ-AⅠ-BⅠ-CⅠ-DⅡ-AⅡ-BⅡ-CⅢ-AⅢ-BⅢ-CⅢ-D针入度(25℃,100g,5s)≥>10080~10060~8036~60>10080~10060~80>8060~8040~6030~40针入度指数PI≥-1.2-0.8-0.40-1.0-0.8-0.6-1.0-0.8-0.6-0.4延度(5℃,5cm/min)(cm)≥50403020605040-软化点TR&B(℃)≥4550556045485048525660运动粘度(135℃)(pa·s)≤3闪点(℃)≥230230230溶解度(%)≥

9999-离析(软化点差)(℃)≤2.5-无改性剂明显析出、凝聚弹性恢复(25℃)(%)≥55606570--粘韧性(N·m)≥-5-韧性(N·m)≥-2.5-RTFOT质量变化(%)≤±1.0±1.0±1.0针入度比(25℃)(%)≥5055606550556050555860延度(5℃,5cm/min)(cm)≥30252015302010-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40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特性热塑性橡胶类改性沥青

技术性质基础沥青5%SBS的改性沥青技术性质基础沥青5%SBS的改性沥青星形线性星形线性针入度(25℃)(0.1mm)643840针入度指数PI-1.36+0.96+0.16软化点(℃)489255测力延度(10℃)拉力强度(MPa)0.730.520.62延度(15℃)(cm)20010054粘韧度(N·m)2.9921.519.6当量软化点(℃)47.263.158.3薄膜烘箱试验(163℃,5h)质量损失(%)0.070.070.02当量脆点(℃)-8.6-16.711.4针入度比(%)78.388.988.9回弹率(15℃)(%)147865延度(5℃)(cm)0.96842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质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特性热塑性橡胶类改性沥青技术性质基41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特性SBR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质性质基质沥青SBR掺量(占改性沥青的质量百分数)(%)2345软化点(℃)4749515153针入度(0.1mm)25℃1018377787615℃24302626285℃4101088针入度指数PI0.07010.04590.04430.049480.048611延度(cm)25℃1104058536115℃69150+150+150+150+7℃4150+150+150+150+5℃0.25117125150+150+粘度(60℃)(pa·s)88.2128.6158.4192.6254.4粘度(135℃)(mm2/s)429.6569.4669.4777.9878.0薄膜烘箱试验后残留针入度(%)52.568.774.072.477.6延度(cm)25℃886068535015韧性(N·m)3.64.44.95.66.3韧性(N·m)0.71.21.51.92.3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特性SBR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质性质基质42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特性EVA改性沥青技术性质(EVA掺量5%)改性剂类型基质沥青EVA、VA(%)(MI,g/10min)PESBR30(30)30(5)35(40)针入度(25℃)(0.1mm)865447575268软化点(℃)45.56064525250延度(10℃)(cm)4.586.512470针入度指数PI-1.8-0.350.13-0.450.820.73薄膜烘箱试验后针入度比(%)58.171.27067.762.975.4延度(10℃)(cm)3.042.55252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特性EVA改性沥青技术性质(EVA掺43聚合物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相容性的概念

沥青和改性剂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兼容,并存在配伍,形成热力学相对稳定的具有混容性的体系的能力。改性沥青相容性差,改性剂与沥青分离或产生分层。影响相容性的因素

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溶解度参数差异愈小,分子结构愈接近,相容性愈好。基质沥青中轻组分含量高,可使聚合物产生较好的溶胀作用,相容性好。聚合物良好的分散度,是保证相容性的前提。聚合物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相容性的概念44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直接混溶法

母料法

乳胶法

共混设备可采用搅拌机或胶体磨。搅拌机适用于EVA、APAO等聚合物。胶体磨适用于SBS、PE等改性剂。主要工艺有聚合物的溶胀、分散磨细、继续发育三个过程。预先制作改性剂浓度较高的改性沥青母体,在施工现场稀释后使用。将高浓度胶体(丁苯乳胶)直接投入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与矿料、沥青拌和。拌和机易锈蚀。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直接混溶法母料法乳胶法45第四节乳化沥青乳化沥青的概念将粘稠热沥青加热至流动态,再经高速离心、搅拌及剪切等机械作用,沥青形成细小的微粒(粒径约为2~5μm)分散在有乳化剂和稳定剂的水中,由于乳化剂─稳定剂的作用,从而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系。乳化沥青的优缺点

乳化沥青的生产第四节乳化沥青乳化沥青的概念将粘稠热沥青加热至46乳化沥青的优缺点乳化沥青主要优点

可冷态施工,节约能源;施工便利,可节约沥青用量约10%;乳化沥青不仅与集料有良好的粘附性,而且可与湿集料粘附;拌和环境保障健康,不污染环境;降低成本,增加结构沥青数量。乳化沥青主要缺点

稳定性差,贮存期不超过六个月;路面成型期长,最初应控制车辆行驶速度。乳化沥青的优缺点乳化沥青主要优点可冷态施工,节约能47乳化沥青组成材料沥青沥青酸含量大于1%的沥青易乳化;相同油源和工艺的沥青,针入度较大者易于形成乳液;沥青针入度的选择应根据乳化沥青在路面工程中的用途确定。乳化剂沥青乳化剂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类型,按其亲水基在水中是否电离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乳化剂的品种常用的乳化剂类型稳定剂

乳化沥青组成材料沥青沥青酸含量大于1%的沥48常用的乳化剂类型及乳化剂的名称乳化剂类型乳化剂名称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磺酸鈉阳离子型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叔胺二甲基硝酸季胺盐十七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两性离子型氨基酸型两性乳化剂非离子型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常用的乳化剂类型及乳化剂的名称乳化剂类型乳化剂名称阴离子型十49乳化沥青的形成及分裂机理

乳化剂降低界面能的作用

界面膜的稳定作用

界面电荷的稳定作用

乳化沥青在集料表面的分裂机理

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

乳化沥青的应用

乳化沥青的形成及分裂机理乳化剂降低界面能的作用界面50乳化剂降低界面能的作用乳化剂溶液存在于沥青微滴中时,乳化剂有规律地定向排列在沥青-水界面上,降低了沥青和水之间的表面张力差。乳化剂具有不对称的分子结构,分子一端的极性基团亲水,另一端非极性基团亲油。乳化剂的亲油基嵌入沥青微滴中定向排列,亲水基朝向水溶液,降低了沥青与水的界面张力。乳化剂降低界面能的作用乳化剂溶液存在于沥青微滴中时,51界面膜的稳定作用界面膜可降低沥青与水的界面张力,对沥青微滴起机械保护作用,使沥青微滴在互相碰撞使不致产生聚结。界面膜的强度和稳定性,取决于乳化剂性能和用量。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沥青微滴带有相同电荷,可提高沥青乳液的稳定性。界面膜的稳定作用界面膜可降低沥青与水的界面张力,对沥52界面电荷的稳定作用阳离子乳化剂吸附于沥青微滴表面,深入水中的极性基团电离使沥青微滴带正电荷。阴离子乳化剂吸附于沥青微滴表面,深入水中的极性基团电离使沥青微滴带负电荷。沥青─水界面上电荷层的结构,一般是扩散双电层分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单分子层,基本上固定在界面上,这层电荷与沥青微滴的电荷相反,称为吸附层。第二部分吸附层向外,电荷向水介质中扩散,称为扩散层。由于每一沥青微滴界面都带相同电荷,并有双电层的作用,所以水─沥青体系成为稳定体系。界面电荷的稳定作用阳离子乳化剂吸附于沥青微滴表面,深53乳化沥青在集料表面的分裂机理分裂原因水的蒸发作用集料的吸收作用乳化沥青与集料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施工机械的激波作用等。分裂机理

电荷理论

化学反应理论

振动功能理论乳化沥青在集料表面的分裂机理分裂原因水的蒸发作用分裂机54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序号种类项目PC-1PA-1PC-2PA-2PC-3PA-3BC-1BA-1BC-2BA-2BC-3BA-3试验方法1筛上剩余量(%)<0.3T06522电荷阳离子带正电(+)阴离子带负电(-)T06533破乳速度试验快裂慢裂快裂中或慢裂慢裂T06584粘度沥青标准粘度计C25,3(S)

12~458~20

12~100

40~100

T0621恩格拉度E25

3~151~6

3~40

15~40T06225蒸发残留物含量(%)>60>50>5560~62

T06516残留物性质针入度(100g,25℃,5S)(0.1mm)80~200

80~300

60~160

60~200

60~300

80~200

T0651T0604与原沥青的延度比(%)25℃

>80

T0651T0605溶解度(三氯乙烯)(%)>97.5T0651T06077贮存稳定性(%)5d<5T065581d<1T06559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裹覆面积>2/3

T0654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序号种类PC-1PC-55乳化沥青的应用乳化沥青代号阳离子型乳化沥青(代号C);阴离子型乳化沥青(代号A)。乳化沥青代号施工方法洒布法(代号P)用于如透层、粘层、表面处治或贯入式沥青碎石路面;拌和法(代号B)用于如沥青碎石或沥青混合料路面。乳化沥青的应用乳化沥青代号阳离子型乳化沥青(代号C);乳56乳化沥青的应用乳化沥青的适用范围对酸性石料及石料处于潮湿状态或在低温下施

工时,宜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对碱性石料当石料处于干燥状态或与水泥、石灰、粉煤灰共同使用时,宜采用阴离子乳化沥青。阳离子乳化沥青与乳液拌和前需用水润湿集料,使集料总含水量达到5%左右,天气炎热时多加水,低温潮湿时少加水。集料湿润后仍不能乳液拌和均匀时,应改用破乳速度更慢的乳液,或用1~3%浓度的氯化钙水溶液代替水预先润湿集料表面。乳化沥青的应用乳化沥青的适用范围对酸性石料及石料处于潮湿57小结乳化剂种类有阴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和非离子型,它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效果是不同的。乳化沥青的形成机理主要是由于乳化剂降低界面能和界面膜、界面电荷的稳定作用。乳化沥青主要用于沥青路面的养护。小结乳化剂种类有阴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和非离子型,58乳化剂的品种阴离子型沥青乳化剂溶于水中时,能电离为离子或离子胶束,与亲油基相连的亲水基团,带有阴(或负)电荷的乳化剂。这类乳化剂的明显特征是由带长链的有机阴离子与一种碱类(即皂类)作用形成盐。最主要的亲水基团有羟酸盐(如-COONa)、硫酸酯盐(如-OSO3Na)、磺酸盐(如-SO3Na)等三种。

阴离子型乳化剂乳化剂的品种阴离子型沥青乳化剂溶于水中时,能电离为59乳化剂的品种阳离子型乳化剂阳离子型沥青乳化剂溶于水中时,能电离为离子或离子胶束,与亲油基相连接的亲水基团,带有阳(或正)电荷的乳化剂。阳离子型沥青乳化剂按其化学结构,主要有季胺盐类、烷基胺类,酰胺类、咪唑啉类、环氧乙烷二胺类和胺化木质素类等。

乳化剂的品种阳离子型乳化剂阳离子型沥青乳化剂溶于水60乳化剂的品种两性离子型乳化剂两性离子型沥青乳化剂是在水中溶解时,电离成离子或离子胶束,与亲油基相连接的亲水基团,带有阴电荷又带有阳电荷的乳化剂。两性离子型沥青乳化剂品种主要有氨基酸型、甜菜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