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格智能研究报告:无线通信模组领先企业,扬帆智能模组新蓝海1.全球一流的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提供商1.1.物联网蓝海时代全球无线通信及物联网模组领先者1.1.1.公司发展历程:15年砥砺发展,剥离精密模组聚焦物联网蓝海机遇美格智能是全球一流的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以4G/5G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聚焦万物互联的物联网行业,为遍布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以MeiGLink品牌为核心的包括标准M2M/智能安卓无线通信模组、物联网解决方案、技术开发服务以及云平台系统化解决方案的产品及服务,在众多物联网核心应用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覆盖下游客户应用领域涵盖移动支付、车联网、智能家居、安防监控、智慧城市、新零售等众多垂直行业。美格智能自2007年在深圳成立以来,经过15年的市场及技术积累和发展,已跻身全球物联网模组领域一流企业梯队,公司业务发展主要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发展起步阶段(2007年-2009年)—手机功能零部件起家,积累生产经验及拓展客户资源:公司前身深圳方格有限2007年成立初期主要从事手机按键及手机外壳生产业务,2007-2009年期间通过专业的模具开发能力、稳定的生产能力和良好的客户服务水平不断扩大业务规模,同时积极积累生产经验以及不断扩展客户资源。2)转型升级阶段(2010年-2015年)—转型精密模具和结构件生产,拓展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领域:随着智能手机时代到来,手机精密结构件需求快速提升,同时手机按键市场逐渐萎缩。公司及时调整战略方向,业务从手机功能零部件向手机精密模具和精密结构件生产转型升级。2011年公司组建研发团队,开始向物联网产业链上游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进行战略布局。2012年公司与高通签订专利授权学科协议,开展基于高通平台的物联网终端设备设计研发;开始进行LTE/4G通信产品的研发。2013年支持LTE网络的无线数据终端正式量产,并供货中国移动,成为国内首批量产LTE通信设备的企业之一。2014年公司进入华为终端供应商体系,为其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技术开发服务,并成为TCL、中兴通讯等头部厂商重要供应商;同年推出第一款基于高通MSM8916的4G智能模组SLM753。2015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LTE模块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成功应用于金融POS机、车载设备等应用领域。3)加速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逐步剥离精密件业务,聚焦物联网通信模组赛道,发展自主品牌,拓展海外市场:2016年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发展速度放缓,公司将战略进一步聚焦物联网无线通信模组领域。2016年公司LTE模块获得系列认证,核心产品与50余家行业客户开展联合开发,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展至智能家居、VR/AR等领域;同年与霍尼韦尔达成战略合作。2017年公司成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在物联网行业产品份额不断扩大。2018年公司NB-IoT产品进入中国三大运营商物联网产品库,同时SLM750模组通过美国FCC认证,开拓海外物联网市场。2019年公司出售精密组件业务及相关资产,在无线通信模组领域与华为海思和紫光展锐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20年-2021年公司在无线通信模组领域持续发力,陆续中标三大运营商4G和5G模组一系列集采项目。2022年公司在5G模组领域已完成链路聚合技术的量产交付,以及Sub-6G模组的高精度授时功能调试。1.1.2.公司产品矩阵丰富,智能模组+数传模组+FWA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美格智能物联网无线通信模组产品矩阵丰富,覆盖5G/4G智能模组、M2M数传模组、NB-IoT、车规级模组等众多产品种类,下游应用领域涵盖MI消费类电子和M2M等众多垂直行业。公司聚焦于物联网行业,围绕通信和联接能力为客户提供包括5G智能模组、智能模组、M2M数传模组、FWA智能终端、NB-IoT模组、车规级模组及算力模组七大产品类型,主要产品包括4GLTE、4GLTE-A、CatM、NBIoT、5GSub-6G、5G毫米波、Wi-Fi6等各类型无线通信模组及物联网解决方案,同时还提供4G/5GFWA固定无线接入设备及相关技术开发服务。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零售、金融支付、智能网联车、车载安防、物流扫码、人脸识别、5GFWA、共享经济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覆盖垂直应用场景广泛。1.2.公司股权结构清晰,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美格智能股权结构稳定,核心管理团队持股具备高度战略凝聚力。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平持有公司42.64%的股份,深圳市兆格投资企业为公司13名核心管理及技术人员员工持股平台,共持有公司13.32%的股份。王成持有公司10.66%的股份,与实控人王平系兄弟关系。公司实控人和核心管理团队较高的持股比例,有利于公司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快速制定并实施长期战略决策。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具备资深的行业经验,坚持打造一支长期稳定,研发驱动的高战斗力人才团队。公司董事长兼实际控制人王平具备超过16年的无线通信领域行业经验;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杜国彬自公司创立就加入公司,具备近30年的无线通信领域行业经验,主导公司基于基于4G/LTE双射频云SIM卡方案、IPv6/IPv4双协议栈4G无线路由技术、FDD+TDD异频载波聚合应用技术、LTECat-1低功耗物联网解决方案等多种产品研发设计工作。核心技术人员兼高级副总裁张成赞曾任中兴通讯系统工程师,具备丰富的无线通讯行业经验。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及核心技术人员平均在公司任职年限超过11年,长期稳定的管理团队是公司在无线通信模组领域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公司积极进行大范围核心人才股权激励,高度凝聚力助力公司长期快速发展。公司2020年6月推出首次核心人才股权激励计划,共授予211名核心员工共计公司总股本2.81%的股权及限制性股票,激励员工占公司整体员工比例达到26.28%。大范围对优秀员工进行股权激励,有助于持续提升公司整体战略凝聚力,超预期完成长期战略目标。公司第一次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为公司净利润2020-2022年复合增速不低于17.0%。预计2020年首次股权激励计划合计需摊销的总费用为5005.77万元,其中2021-2023年需摊销费用分别为1452.99万元、1876.77万元、1049.90万元。1.3.公司财务状况稳健,智能模组+车载模组带动通信模组业务快速增长公司主营业务成长性显著,营业收入2013-2021年均复合增速达30.5%,剥离精密组件业务聚焦物联网通信模组领域,智能模组+车载模组带动无线通信模组业务快速增长。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9亿元,同比增长75.7%,2013-2021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0.5%。公司自2017年开始逐渐从精密组件业务向无线通信模组业务战略转型,并于2019年出售精密组件业务及相关资产。按业务类别角度,公司主营业务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2021年营业收入18.19亿元,2013-2021年均复合增速达到86.2%,成为公司营业收入主要增长引擎,主要驱动因素是公司自2016年以来重点聚焦自主品牌无线通信模组的发展,同时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所致。净利润方面,公司整体经营稳健,自2017年逐步剥离精密组件业务净利润有所下降,2020和2021年重回快速增长态势。公司2018年-2019年净利润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自2017年开始逐步减少并剥离精密组件业务,以及公司针对无线通信模组业务大幅加大研发投入所致。2020年公司完成精密组件业务剥离,同时无线通信模组自主品牌产品开始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发力,净利润重回快速增长轨道。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30.54%。公司战略聚焦物联网模组领域以来,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业务成为公司主要营收及利润增长引擎。公司自2012年与高通签订专利授权许可,开始快速拓展物联网领域,无线通信模组业务营收规模快速扩张,2017年公司开始战略降低精密组件业务,无线通信模组业务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同时自主品牌MeiG模组产品开始在全球市场发力,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带动无线模组业务盈利能力提升。2021年公司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业务营收规模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由2013年的5.4%提升至92.4%;毛利润占比由2013年的7.9%提升至2021年的95.1%。公司海外业务自2017年以来快速扩张,规模效应持续提升,2021年国内业务高速增长,国外业务受到疫情等影响增速有所放缓。经过2014-2016年公司在M2M和MI自主品牌的突破及前期渠道建设和产品布局,2017年公司无线通信模组业务在国际市场迎来高速发展阶段,国际业务营收规模由2017年4892万元快速提升至2020年4.05亿元,2017-2020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02.4%,占整体营收比例由2013年的9.5%提升至2020年36.2%,2021年国际业务由于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增速有所放缓,2021年国际业务营收4.08亿元,同比增长0.53%,占整体营收比例降为20.7%;国内业务受到中国物联网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迎来高速增长,2021年国内业务营收15.62亿元,同比增长118.26%,占整体营收比例回升至79.3%。按类别分产品销量情况方面,公司无线通信模组销量自2017年以来加速放量;按类别分产品销售平均价格方面,无线通信模组销售价格近3年持续下降,2021年价格有所回升。公司自2017年从精密组件业务向无线通信模组业务成功转型以来,无线通信模组销量加速放量,由2016年的11.57万个提升至2021年的12.77亿个,2016-2021年均复合增速156.2%。精密结构件产品销量由2017年最高的1.13亿个下降至2021年的4.3万个。产品销售平均价格方面,公司无线通信模组产品销量价格近3年有所下降,由2018年187.97元/个下降至2020年的140.42元/个,主要是由于全球4G等通信技术逐步进入成熟导致相关产品价格下降所致,2021年价格有所回升至142.45元/个,主要是公司模组产品结构有所优化所致。毛利率方面,公司无线通信业务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有所下降,海外业务规模效应提升带动海外业务毛利率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2018年有所下降,一是由于公司逐步剥离精密结构件业务,二是公司加大拓展海外业务,三是无线通信模组上游以芯片和被动器件为主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经过3年渠道建设及市场积累,公司国际业务规模效应日益显著,毛利率由2018年的15.2%提升至2021年的17.5%,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在2019年-2021年稳步回升,整体毛利率由2018年16.5%提升至2021年18.9%。费用率方面,公司自聚焦物联网无线通信模组业务以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降本增效及规模效应推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持续优化。公司整体费用率2018-2020年持续提升,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加大在物联网无线通信模组领域的研发投入所致,研发费用率由2015年的1.3%显著提升至2021年的8.6%。公司管理费用率自2015年以来持续下降,体现出公司精益化管理变革效果持续显现;销售费用率近5年来始终维持在1.4%-2.5%较低水平,体现出公司产品在市场中具备较高认可度。公司聚焦于下游关键大客户并不断优化客户规模结构,2021年前5大客户营收占比降低至26%。公司战略聚焦于包括移动支付、车联网、智能家居、安防监控、智慧城市、新零售等下游应用领域的关键大客户。2021年前5大客户营收规模为5.07亿元,占整体营收比例由2020年的51.7%显著下降至25.8%,主要是由于公司在国内外持续扩张优质客户规模所致。公司在从手机精密结构件到物联网无线通信模组战略转型后,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覆盖更多物联网相关应用领域的核心客户,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公司经营现金流情况稳健,精细化运营管理改善及整体业务规模效应提升带动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增长,2021年受上游芯片供给短缺加大战略备货导致经营性现金流短期承压。公司2019-2020年经营性现金流保持高于净利润的健康发展态势,主要是由于公司业务转型升级、精细化运营管理以及公司规模效应推动整体议价能力提升所致。2021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1.99亿元,同比大幅减少主要原因为上游芯片等核心器件供给短缺导致公司加大战略备货现金流支出所致。资本支出方面,公司自战略转型后资本开支规模显著下降,已降低至经营性现金流支持范围内,明显改善公司现金需求压力。公司营运能力稳健,存货管理和应收帐款账期管理持续优化。公司整体营运能力稳健,近3年净现金周期有所增高,由2018年的71天提升至2020年的81天,主要是由于公司在进行持续业务扩展和国际化市场扩张过程中,为应对上游原材料供给波动加快对供应商应付账款周转所致。存货周转方面,公司近6年存货周转天数持续下降,由2015年的115天降低至2021年69天,体现出公司产品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以及公司库存管理持续优化。应收帐款方面,公司应收帐款周转天数由2017年94天下降至2021年71天,体现出公司业务扩张规模效应日益显著带来的对下游客户议价能力提升。公司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由2013年176天下降至2021年50天,主要是公司业务转型以及国际化扩张加快对供应商付款周期所致。1.4.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得审核通过,发力5G+AIoT模组蓝海赛道2.物联网行业万亿蓝海,物联网模组迎来高速发展契机2.1.物联网行业方兴未艾,AIoT为万物互联ICT行业带来广阔蓝海需求物联网作为万物互联时代核心技术,开启万亿美元新赛道,成为未来长期兵家必争蓝海之地。物联网是一种在传统互联网基础上,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RFID射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实时采取需要监控、连接和交互的设备的通信网络,实现物与物间信息交换与通信。在全球网络通信领域的发展历程中,物联网标志着网络连接正式进入3.0时代,掀起了新一轮网络通信划时代的变革。物联网模组处于产业链中传输层,作为物联网生态感知神经,通过为通信芯片提供定制化开发核心部件,赋能下游众多垂直应用领域。物联网产业链分为感知层(连接层)、网络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四个价值分布领域:1)感知层(连接层):扮演物联网生态的“视觉感官”,为整个生态链赋予万物感知的能力,让生态规模和价值得到延展和提升。感知层承担数据采集、端到端处理、传输的功能,包括摄像头、传感器、芯片、控制器等上游硬件制造商。从产业链价值占比角度看,感知层在整体物联网产业链中价值占比为10%。2)网络传输层:扮演物联网生态的“连接感知神经”,将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通过诸如NB-IoT、5G、Zigbee、蓝牙等网络通信技术传输到平台层。网络传输层包括通信模组制造商及通信服务提供商,从产业链价值占比角度看,网络传输层在整体物联网产业链中价值占比为25%,其中通信模组/智能终端生产商价值占比15%;通信服务提供商价值占比10%。3)平台层:扮演物联网生态的“大脑分析中枢”,作为物联网产业链的生态核心,对网络层传输的大规模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为开发者、智能设备厂商等多方物联网参与者提供协作的赋能平台。从产业链价值占比角度看,平台层在整体物联网产业链中价值占比为10%。4)应用层:扮演物联网技术高度集成的多样化商业应用场景,为企业带来降本增效的高效运营模式,为终端用户带来万物互联的智能家居/生活体验。对企业客户而言,物联网通过对智能设备的实时数据分析诊断,通过提高企业生产/制造/履约等业务流程效率持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云端物联网模块化创新实现企业更大规模的经济效益。从产业链价值占比角度看,应用层在整体物联网产业链中价值占比为55%。物联网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IoTPaaS平台,IoT边缘AI、事件流处理、机器视觉有望在2-5年内大规模商业化落地,自动驾驶汽车、智慧医疗、室内人体追踪、IoT赋能应用成为最具价值潜力的垂直应用场景。根据Gartner在2021年发布的IoT物联网行业新兴技术成熟度报告,目前全球物联网行业共有26项核心技术领域,其中包括数字孪生、IoT赋能应用及软件、事件流处理、IoT平台、IoT边缘AI、托管物联网设备在内的15项技术预计在2-5年之内能够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包括人体数字孪生、区块链IoT、IT/OT/ET管理在内的10项技术预计在5-10年内能够进行商业化落地;包括IoT赋能产品即服务、机器客户(MachineCustomers)以及自动驾车汽车这3项长期能为众多垂直应用领域带来颠覆式创新变革的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大规模商业化落地预计还需要10年以上时间。2.2.物联网行业市场空间广阔,万亿蓝海提供长期成长确定性全球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中国物联网行业加速发展。2020年全球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1.0%,随着全球5G商业化进程加速,未来3年物联网行业有望进入加速增长周期,预计2024年全球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11万亿美元,2020-2024年均复合增速11.0%,其中亚太地区和EMEA地区市场规模增速较快,2019-2024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11.3%和12.4%,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45.3%和26.3%。中国物联网行业近5年来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约2.14万亿元,2016-2020年均复合增速22.9%,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主要驱动因素来源于中国智能家居和智能制造等核心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63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按技术架构层级来看,传输层市场规模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平台层和应用层价值占比不断提升;按应用类别来看,消费物联网市场规模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物联网价值占比不断提升。从不同技术架构层级的物联网细分市场空间看,2020年传输层市场规模达到6831.3亿元,占整体物联网市场规模比例为31.9%;
平台层市场规模达到3426.3亿元,占整体物联网市场规模比例为16.0%;应用层市场规模达到5589.2亿元,占整体物联网市场规模比例为26.1%;感知层市场规模达到4175.9亿元,占整体物联网市场规模比例为19.5%;支撑层市场规模达到1392.0亿元,占整体物联网市场规模比例为6.5%。从不同应用领域分类角度看,消费者IoT目前为主要应用领域,产业物联网最具长期成长潜力。消费物联网作为面向终端用户的物联网应用,提供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照明等核心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在物联网发展初期占据主要价值链地位;个人物联网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移动智能设备为消费者提供个人数据分析等功能及服务;产业物联网作为长期最具潜力的应用领域,在企业数字化进程持续推进,物联网能力持续完善等因素推动下,有望对现有商业模式带来颠覆式变革,成长潜力巨大。全球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加持下呈爆发式增长,中国AIoT市场价值占比不断提升。2020年全球AIoT市场规模达到2912.4亿美元,同比增长28.7%,主要驱动因素源于云计算赋能的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所致结合5G自2020年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元年,云计算领域进一步演进发展,多项技术融合将让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实现爆发式增长。预计2023年全球AIoT市场规模将达到6201.2亿美元,2020-2023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8.7%。按不同地区AIoT市场规模来看,中国AIoT市场占比不断提升。2020年中国AIoT市场规模5815亿元,占全球整体市场规模比例26.8%。基于中国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在新基建政策的强力加持下快速发展,预计2022年中国AIoT市场规模将达到7509亿元,占整体比例提升至28.5%,2020-2022年均复合增速32.5%,是全球市场规模增速最快的国家;美国2020年市场规模856亿美元,预计2022年达到1363亿美元,2020-2022年均复合增速26.1%;欧洲2020年市场规模712亿美元,预计2022年达到1208亿美元,2020-2022年均复合增速30.2%;日本和韩国2020年市场规模419亿美元,预计2022年达到640亿美元,2020-2022年均复合增速23.6%。2.3.需求端:物联网连接设备爆发式增长,下游垂直应用场景加速拓展2.3.1.全球物联网连接设备爆发式增长,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延伸5G大规模商用和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推动物联网连接设备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为物联网行业带来巨大成长空间。全球物联网连接设备规模近10年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17亿台,规模首次超过非物联网连接设备,2010-2020年均复合增速39.8%;非物联网连接设备近年来增速显著放缓,2020年规模为99亿台,2010-2020年均复合增速2.7%。物联网连接设备快速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是由于诸如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等移动智能设备渗透率在全球已达到趋于饱和的阶段,成长空间由增量市场转变为既有设备更加智能化的存量市场。随着云计算、5G、人工智能多项颠覆性技术的叠加融合,基于物联网连接的设备相比上一代产品能够为消费者缔造更丰富的智能家居、个人健康、智能安防等多个领域的更好的服务体验,万物互联的强大生态效应让物联网连接成为必不可少的核心功能。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连接设备规模将达到309亿台,2020-2025年均复合增速21.4%;非物联网连接设备规模维持在103亿台,2020-2025年均复合增速0.8%。全球物联网连接设备按应用领域分智慧公用事业和智慧安防设备占比最高,智慧政府、建筑自动化设备、智能汽车设备、智能医疗健康设备增速最快。从物联网连接设备应用领域来看,智慧公用事业设备和智慧安防设备连接规模最大,2020年连接数分别为13.7亿台和10.9亿台,占全球物理网设备总连接规模比例分别为23.6%和18.8%。从各领域物联网连接设备规模增速角度看,建筑自动化设备、智慧政府、智能汽车设备、智能医疗健康设备为发展增速最快的四个领域,2018-2020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38.3%、32.3%、31.9%和30.9%,2020年物联网连接设备规模分别为4.4亿台、7.0亿台、4.7亿台、3.6亿台。从物联网设备出货量所在地区来看,以中国为首的亚太地区物联网出货量增速最快。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出货量达到266.4亿台,同比增长9.3%。其中亚太地区物联网设备出货量占比最高,2020年出货量达到167.0亿台,占总出货量比例62.7%。随着以中国为首的亚太地区5G、云计算带动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物联网智能设备渗透率的不断提升,预计到2026年亚太地区物联网设备出货量将达到462亿台,占全球总出货量比例达到69.1%,2020-2026年均复合增速18.5%。从不同应用场景物联网智能设备出货量规模看,智慧楼宇自动化/安全及监控设备、智能工业自动化设备、固定资产监控设备、便携式资产追踪设备出货量规模位居前列;互联消费电子设备、移动健康及个人健康设备、便携式资产追踪设备出货量增速较高。按照出货量规模来看,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出货量266.4亿台设备中,智慧楼宇自动化/安全及监控类物联网设备出货量达到140.9亿台,占整体比例52.9%;工业自动化物联网设备出货量达到31.2亿台,占整体比例11.7%;固定资产监控物联网设备出货量达到22.4亿台,占整体比例9.2%;便携式资产追踪物联网设备出货量达到23.7亿台,占整体比例8.9%,物联网设备目前主要应用场景仍然以公共商业化建筑和工业/制造业为主,互联消费电子产品、移动健康设备、智能家居等面向消费者的应用领域占比较低,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2.3.2.可穿戴设备引领面向消费者物联网设备规模增长动能全球面向消费者物联网设备市场结构中,智能家居设备占据主导地位,下游智能设备中消费电子设备出货量增速放缓,可穿戴设备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引擎。2020年全球面向消费者物联网设备出货量中,智能家居设备占比达到45.5%,消费电子产品占比27.3%,两者占比超过72%的主要驱动因素源自以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为主的消费电子设备以及以智能音箱、智能大小家电为主的智能家居设备与物联网技术快速融合所致。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汽车物理网设备作为新兴的应用领域。消费电子智能设备行业进入两极分化的发展格局,以PC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电脑为首的智能设备主战场已进入稳定增长的成熟期阶段,可穿戴设备引领消费电子设备核心成长动能,发展态势强劲。1)全球PC个人电脑出货量—2021年增速明显提升,2022Q1增速回落:全球PC个人电脑从2011年1季度开始进入到市场饱和期,出货量增速大幅下降,并在2012-2018年间受到移动智能设备的替代冲击出现明显规模下降趋势,年出货量由2011年的3.65亿台下降至2020年的2.67亿台。2021年全球PC出货量增速明显提升,全年出货量3.28亿台,同比增长22.7%。2022年1季度全球PC出货量7749万台,同比下降2.4%,主要是由于2022年受疫情影响导致PC出货量有所下滑所致。按PC不同品牌出货量来看,联想在PC领域市占率自2012年3季度起始终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22年1季度市占率达到23.6%;惠普以及戴尔稳居市占率第二位和第三位,2022年1季度市占率分别为20.5%和17.7%;Apple市占率第四位较为稳固,2022年1季度市场率为9.0%;Acer市占率出现明显下滑趋势,由2009Q3市占率14.3%下滑至2022Q1的7.1%;华硕2022年1季度市场份额为7.2%。全球PC行业整体集中度持续提升,马太效应渐强,CR5的市占率由2009年1季度的55.5%提升至2022年Q1的78.0%。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021Q3到2022Q1连续三个季度出货量负增长:全球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产品形态,在2010年-2013年间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智能手机出货量由2009年1季度的5390万台快速增长至2015年4季度最高的4.01亿台。自2014年起,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在发达国家和中国等核心亚太市场不断提升并趋于饱和发展状态,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呈明显颓势,并于2016年开始呈现出货量不断下滑的趋势。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3.52亿台,同比增长4.5%。2022Q1出货量3.14亿台,同比下降9.1%,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同比下降。按智能手机品牌商竞争格局来看,三星2022Q1市占率23.4%,重新回到全球首位;苹果2022Q1市占率18.0%,位居全球第二位;华为受到芯片限制因素影响增长态势被严重遏制,市占率已跌出全球前五行列;小米由于在印度等新兴国家市场快速增长,市占率呈稳定上市趋势,2022Q1市占率提升至12.7%;OPPO和VIVO受益于华为手机出货量限制因素,2022Q1市占率分别为8.7%和8.1%。3)全球智能平板电脑出货量:全球智能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发展时间节点保持一致,2010-2013年间呈爆发式增长,由2010Q2出货量330万台增长至2013Q4的7860万台。2014年起智能平板电脑渗透率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出货量增速由2013Q1的139.4%显著下滑至2014Q1的2.9%,自2015年起智能平板电脑出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主要驱动因素来自同为移动智能设备知智能手机的冲击,平板电脑作为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特定场景定位产品需求不及二者所致。2021年全球智能平板电脑出货量1.69亿台,同比增长2.8%。2021Q4出货量为4600万台,同比下降11.9%,连续两个季度出货量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按智能平板电脑品牌商发展格局来看,苹果iPad自2011年起始终维持领先地位,2021Q4市场占有率38.0%;
三星市占率第二位置稳固,2021Q4为15.9%;华为受到芯片制约影响市占率近三个季度明显下滑,2021Q4为5.5%;联想和亚马逊
Kindle维持在第三和第四位,2021Q4市占率分别10.0%和7.9%。4)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目前仍处于较快速发展阶段,但2021年增速明显放缓。2021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5.28亿件,同比增长20.5%,2014-2021年均复合增速51.7%。2021Q4出货量为1.71亿件,同比增长11.5%。可穿戴设备成为消费电子设备细分领域增长最快的产品,主要驱动因素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无线蓝牙耳机三大可穿戴设备品类的爆发式增长。此外,新兴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戒指(亚马逊
EchoLoop、NFCGalaRing)、智能运动鞋(Nike+)、智能眼镜(GoogleGlass、三星GalaxyGlass、苹果AppleGlass)正在迅速培育建立客户群体,通过物联网、AR/VR等技术的融合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生活、娱乐、消费体验。从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苹果一家独大占据绝对领先地位,2021Q4可穿戴设备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34.9%,超过2-5名厂商市占率之和。小米作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占率第二位,近2年来市场地位有所下滑,由2018Q3的21.6%下滑至2021Q4的8.5%;华为近6个季度受芯片限制影响市占率略有下滑,2021Q4市占率为6.7%。三星提升至全球可穿戴设备第三位,2021Q4市占率为7.9%;BoAt近年来市占率有所提升,2021Q4达到5.4%。物联网技术赋能推动消费者家居走向智能化网联化时代,TAM市场空间快速增长。消费者家居场景目前受益于两大技术发展趋势的智能化红利:第一,包括空调、洗衣机、冰箱三大白电,电视、抽油烟机等黑电/厨电这些传统家电设备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通过与手机端App网络连接能够与消费者用户进行实时/远程互动,在传统的基础功能应用上发挥出更多价值功能;第二,诸如智能音箱、智能控制及照明设备、智能厨房小家电设备(煮蛋器、电热饭盒)、智能家居清洁/环境设备(扫地机、吸尘器、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新型式家具设备逐渐在家庭场景中普及渗透。家居智能化带动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全球智能家居TAM达到1044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达到207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14.8%。从全球智能家居出货量看,视频娱乐和家居安全设备出货量规模最大,智能照明设备出货量增速最高。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9.24亿台,预计到2023年将提升至13.96亿台,2020-2023年均复合增速14.8%。其中视频娱乐设备和家居安全设备出货量最大,2020年分别为3.58亿台和1.85亿台,视频娱乐设备渗透率基本达到饱和;智能照明设备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2023年出货量将达到1.83亿台,2020-2023年均复合增速34.0%。全球智能家居家庭数量2021年渗透率为12.2%,在物联网、5G、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多技术融合加持下未来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智能控制/连接设备和智能照明设备渗透率增长最快。2021年全球家庭总规模为21.47亿户,其中智能家居家庭规模达到2.62亿户,智能家居整体渗透率12.2%。按智能家居产品类别渗透率来看,智能控制/连接设备、智能照明设备、智能家居安全设备渗透率目前较高,2021年分别为5.4%、5.2%、5.0%。预计到2026年全球智能家居家庭数量将达到5.74亿户,渗透率提升至24.8%,其中智能控制/连接设备、智能照明设备、智能家居安全设备渗透率分别提升至16.9%、16.8%、16.3%。全球智能音箱维持高增长态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速下滑,2021年增速回升,亚马逊和谷歌引领全球智能音箱第一梯队,百度、阿里巴巴和京东等主要中国企业纷占第二梯队。自亚马逊在2014年11月推出首款智能音箱Echo以来,全球智能音箱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发展期,出货量由2016年的630万台增长至2020年1.53亿台,2016-2020年均复合增速122%,受疫情影响2020年智能音箱出货量增速下降。2021年前3个季度增速回升,2021Q3出货量3940万台,同比增长7.9%。从全球智能音箱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亚马逊
Echo依托先发优势牢牢占据市场第一位,随着其他科技巨头进入市场后Echo市场份额有所回落,2021Q3市占率为26.4%;
谷歌Nest占据市场第二位,2021Q2市占率20.6%;百度小度、阿里巴巴天猫精灵、小米小爱作为中国科技企业主要智能音箱厂商,形成规模庞大的第二梯队,2021Q3市占率分别为13.7%、10.9%、5.1%;Apple作为智能音箱后发参与者,在推出HomePod之后市占率稳中有升,2021Q3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10.2%。2.4.供给端:物联网模组竞争格局向好,国内企业持续提升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医生培训
- 交通事故协商赔偿协议书3篇
- 神内科护理疑难病例
- 端午节音乐活动教案
- 河南科技大学《日语中级听力》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工程建筑外架施工安全合同2篇
- 花家湖学校年度办公用品购货合同
- 2024年装载机买卖合同技术更新服务合同2篇
- 女方哺乳期2024年离婚协议书参考
- 《抗菌药物合理运用》课件
- 国投集团笔试测评题
- (高清版)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
- 2023年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考试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六西格玛项目定义
- 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1
- 【川教版】《生态 生命 安全》四年级上册第10课《认识传染病》课件
- DB35T 2061-2022 村庄规划编制规程
- 创新实践组织创新成功的案例分享
- 谈谈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的家乡的变化
- 2024年上海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一写人记事散文(原卷版 +解析版)
- 监理工作中变更管理的规范与应对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