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教育_第1页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教育_第2页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教育_第3页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教育_第4页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师教育(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一、单选题1.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鉴别能力称为(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参考答案】D2.“没有英雄的一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是强调(

)。A、教师的权威B、榜样的作用C、领导的权威D、社会的作用【参考答案】B3.教育可分为两个紧密相联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和(

)。A、教育方法B、教育理论C、教育原则D、教育方针【参考答案】B4.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5.(

)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A、课外辅导B、备课C、上课D、布置和批改作业【参考答案】A6.“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参考答案】C7.“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这句话突出反映了(

)。A、教育在师德中的重要性B、师德在高校教师素质中的基础地位C、民族在教育中重要性D、师德在教育中重要性和教育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性【参考答案】D8.在西方,最早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

)。A、智者派B、历史学派C、犬儒派D、毕达哥拉斯学派【参考答案】A9.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使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参考答案】B11.发现学习的首倡者为美国当代认知派心理学家(

)。A、斯金纳B、桑代克C、普莱西D、布鲁纳【参考答案】D12.教育的经济功能受(

)的制约。13.教师的语言修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

)。A、加强知识修养B、加强信息能力C、较强角色调适能力D、加强交往能力【参考答案】A14.微格教学有许多特点,但最重要的特点是(

)。A、训练单元小B、反馈及时准确C、训练程序合理D、利于综合创新【参考答案】A15.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

)的记忆策略。A、感知性B、理解性C、计划性D、调节性【参考答案】B16.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

)。A、研究—探讨法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参考答案】B1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引导、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卖淫的,应依法(

)。A、追究其刑事责任B、从重处罚C、承担责任D、逮捕【参考答案】B18.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属于教育调查中的(

)。A、全面调查B、个案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参考答案】D19.加里培林及其心理学派的著作中,被称为“物质或物质化阶段”的是(

)。A、原型设计阶段B、原型内化阶段C、原型操作阶段D、原型定向阶段【参考答案】C20.1944

年出版的(

)被认为是课程论的经典著作。A、博比特的《课程》B、查斯特的《课程编制》C、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参考答案】C21.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也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称为(

)。A、同位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参考答案】D22.20世纪

60年代初,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参考答案】C23.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按一定测验理论和技术,根据全国或地区所有学校的共同教育目标来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A、智力发展的测验B、结构的测验C、能力形成的测验D、成就水平的测验【参考答案】D24.进行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

)。A、教学任务B、课程标准C、教学目标D、教学内容【参考答案】B25.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26.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是指(

)。A、认知策略B、元认知C、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计划【参考答案】B27.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

)。A、以综合课程为主B、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以分科课程为主D、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相结合【参考答案】A28.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B2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C、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量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D、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参考答案】C30.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参考答案】C31.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属于(

)。32.小敏原来很怕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敏身上发生了(

)学习。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态度D、言语信息【参考答案】C3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参考答案】B34.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参考答案】C35.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哪些变化(

)。①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②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③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④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36.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

)的阶段即

20~24岁时人们解决婚姻问题和过早期家庭生活的时期,表现为友爱亲密对孤僻疏离。A、学习信任B、发展主动性C、变得勤奋D、承担社会义务【参考答案】D37.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杜威B、斯塔弗尔比姆C、泰勒D、裴斯泰洛齐【参考答案】C38.一般认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始于(

)。39.自然主义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的主体思想(

)。A、夸美纽斯B、洛克C、泰戈尔D、卢梭【参考答案】D40.在拉丁文中,“课程”一词的含义是(

)。A、科目B、知识C、跑道D、讲授【参考答案】C41.“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哪个朝代?(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参考答案】B42.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

)的圣殿。A、情感体验B、师生交流C、学生成才D、人性养育【参考答案】D43.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A、道德信念B、道德意志C、道德认识D、道德情感【参考答案】C44.(

)是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A、寻求认可定向阶段B、社会契约定向阶段C、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D、普遍伦理定向阶段【参考答案】D45.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A、活动课程B、潜在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参考答案】D46.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

)。A、发现学习B、合作学习C、观察学习D、有意义学习【参考答案】C47.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A、时间B、学生C、空间D、信息【参考答案】B48.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过程是(

)。A、积极的过程B、能动的过程C、被动的过程D、主动的过程【参考答案】B49.班级管理常见的几种模式(

)。50.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参考答案】B二、多选题51.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七种被称为“缺失需要”的有(

)。52.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

)。A、目的游离评价模式B、目标评价模式C、CSE

评价模式D、CIPP

评价模式E、成果评价模式【参考答案】ABCD5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论著有(

)。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B、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E、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参考答案】ABD5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集中在对(

)的描述上。A、知识观B、学习观C、学生观D、态度观E、教学观【参考答案】ABC55.按照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分为(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大环境D、小环境E、人文环境【参考答案】AB56.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

)。57.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

)。58.下列属于学习策略训练方法的是(

)。A、指导教学模式B、程序化训练模式C、完形训练模式D、交互式教学模式E、合作学习模式【参考答案】ABCDE59.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对(

)的记忆。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学习游泳【参考答案】ABCD60.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中心”,即(

)。A、教师中心B、活动中心C、儿童中心D、课堂中心E、书本中心【参考答案】ADE61.经典性条件作用规律包括(

)。A、习得B、消退C、泛化D、强化E、分化【参考答案】ABCE62.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从它产生与兴起的历史背景来看,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6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有(

)。A、阶级性B、重视社会生产实践C、个别教育D、间接经验E、重道德修养【参考答案】ACDE64.学生这一因素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A、群体差异B、年龄差异C、性别差异D、学习方式差异E、个体差异【参考答案】AE65.班级管理的主要职能有(

)。A、计划B、组织C、协调D、管理E、控制【参考答案】ABCE66.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个过程是(

)。A、新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储备C、知识的转化D、技能的形成E、知识评价【参考答案】ACE67.德育过程的结构要素有(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目标E、德育方法【参考答案】ABCE68.瑟斯顿提出的主要智力因素包括(

)。69.课题计划的内容包括(

)。A、课题名称B、本课题的教学目的C、本课题的必要教具D、本课题的课时计划及各个课时的问题E、本课题各课时上课类型和教学方法【参考答案】ABCDE70.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包括(

)。A、组织形态B、组织体系C、规章制度D、角色规范E、班级管理【参考答案】ABCD71.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学习的特征(

)。A、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B、短暂性C、相对持久性D、由反复经验引起E、持久性【参考答案】ACD72.制约课程改革的因素是(

)。A、政治B、社会C、知识D、儿童【参考答案】BCD73.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

)。74.以下做法属于外部分组的有(

)。A、按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目标进行分组B、兴趣分组C、能力分组D、学科能力分组E、班内分组【参考答案】BCD7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

)几个阶段。A、独立时期B、初创时期C、发展时期D、成熟时期E、完善时期【参考答案】BCDE76.现代教育所独有的教育功能有(

)。A、政治功能B、人口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E、科技功能【参考答案】BCDE77.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包括(

)。A、获得与消退B、刺激泛化C、刺激分化D、同化E、迁移【参考答案】ABC78.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有(

)。A、教师的领导风格B、班级的规模C、班级的性质D、对教师的期望E、学习方式【参考答案】ABCD80.制定课题计划的内容包括(

)。A、课题名称B、本课题的教学目的C、本课题的计划D、本课题的必要教具E、本课题的教学方法【参考答案】ABCDE81.从学校全部工作的比重看“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其理由是(

)。A、教学工作所占时间最多B、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C、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来进行D、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最大E、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参考答案】ABCD8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

)。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D、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疾病E、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参考答案】ABCE83.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是(

)。A、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B、运用变式组织感性C、科学地进行比较D、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E、反复识记【参考答案】ABCD84.学校文化可以分为:(

)。A、观念文化B、制度文化C、物质文化D、践行文化E、课程文化【参考答案】ABCDE86.教育的功能有(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科学技术发展功能E、社会功能【参考答案】ABCD87.关于现行我国德育目标的认识正确的有(

)。88.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

)。A、说服B、榜样示范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E、奖励与惩罚【参考答案】ABCDE89.教科书的使用要求主要有(

)。90.下面对教学的特点理解正确的是(

)。A、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B、教学具有教育性C、教学具有多种形态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的活动组成E、教学是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参考答案】ACDE91.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有(

)。A、头脑风暴法B、自我设计训练C、推测与假设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E、直觉思维训练【参考答案】ABCDE93.以下属于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夸美纽斯C、克伯屈D、赫尔巴特E、裴斯泰洛奇【参考答案】AC94.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

)。A、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B、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D、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规律E、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反复性规律【参考答案】ABCDE95.布鲁纳在

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

80年代以来的成果,其主要表现在(

)。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E、整合性研究【参考答案】ABCD96.温故而知新属于学习迁移中的(

)。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E、一般迁移【参考答案】AC97.主张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的教育者是(

)。A、孟子B、荀子C、弗洛伊德D、洛克E、华生【参考答案】BDE98.下列属于社会资源管理策略的是(

)。99.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A、认识的直接性B、认识的间接性C、认识的教育性D、认识的交往性E、有指导的认识【参考答案】BCDE100.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以把课的类型分为(

)。A、讲授课B、演示课C、练习课D、实验课E、复习课【参考答案】ABCDE判断题101.发生在

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著名论争,结果是主要以人文科学为基础和内容的课程大规模地发展。(

)【参考答案】错误102.班级管理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参考答案】正确103.人的潜能,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参考答案】错误104.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高度关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答案】正确105.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组织、安排、协调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

)【参考答案】错误106.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

)【参考答案】正确107.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其中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

)【参考答案】正确108.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与教师敬业奉献精神存在一定冲突,从而导致一些高校教师重金钱,淡责任。(

)【参考答案】正确109.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参考答案】错误1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出了到

2020

年教育具体目标和要求。(

)【参考答案】正确111.在古埃及学校中,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参考答案】正确112.《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参考答案】正确11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参考答案】正确114.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参考答案】正确115.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

)【参考答案】正确116.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承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

)【参考答案】错误118.学校里面的物质建设,仅仅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容的作用。(

)【参考答案】错误119.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参考答案】正确120.教育目的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具有激励的作用。(

)【参考答案】错误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

18岁可以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参考答案】正确122.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参考答案】正确123.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是有领导的认识,“三体结构”指作为中介的教师、作为主体的学生和作为客体的课程和教材。(

)【参考答案】正确12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吃透两头,即充分研究教材和充分研究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错误125.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给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带来了挑战。(

)【参考答案】正确126.初二学生陈某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陈某在刑罚执行期间还可以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参考答案】正确127.20

世纪初,科举制废除以后,班级组织形式在中国广泛流传。(

)【参考答案】正确128.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答案】错误129.教师是教学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办学应以教师为中心。(

)【参考答案】错误130.非指导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