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教材课件_第1页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教材课件_第2页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教材课件_第3页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教材课件_第4页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教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教材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教材寓言故事:病后控制不如病中控制病中控制不如病前控制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扁鹊三兄弟2寓言故事:病后控制不如病中控制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扁鹊三兄弟目录基础知识介绍一事故隐患排查二重大危险源辨识三3目录基础知识介绍一事故隐患排查二重大危险源辨识三3一、基础知识介绍4一、基础知识介绍4一、基础知识介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事故原因分析事故预防原理危险源隐患事故5一、基础知识介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事故原因事故预防危险(一)基本概念1.危险源定义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6(一)基本概念1.危险源定义6(一)基本概念2.隐患定义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令7(一)基本概念2.隐患定义7(一)基本概念3.事故的定义—《企业职工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8(一)基本概念3.事故的定义—《企业职工事故分类标准》GB4.危险源、隐患与事故的关系(一)基本概念94.危险源、隐患与事故的关系(一)基本概念9(二)基本理论1.事故原因分析(1)分析步骤第一步:找直接原因第二步:找间接原因—《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10(二)基本理论1.事故原因分析101.事故原因分析(2)直接原因(二)基本理论1.事故原因分析(2)直接原因(二)基本理论111.事故原因分析(二)基本理论1.事故原因分析(二)基本理论不安全状态举例:12不安全状态举例:12不安全行为举例:双手用加套管拧紧氯乙烯单体过滤器入口阀进入易燃易爆环境,未按规定做消除静电处理、携带火种或接打手机风干(聚合物片)时揭下薄片翻过来的作业未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13不安全行为举例:双手用加套管拧紧氯乙烯单体过滤器入口阀进入易1.事故原因分析(3)间接原因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②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③劳动组织不合理④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⑤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⑥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二)基本理论141.事故原因分析(二)基本理论14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事故1.事故原因分析(4)总结(二)基本理论15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事故1.事故原因分析(二)基本理有关的因素所占百分比个人防护装备12%人员的位置30%人员的反应14%工具和设备28%程序与秩序12%其它因素4%

100%96%4%1.事故原因分析(5)举例(二)基本理论16有关的因素所占百分比个人防护装备利用合理的设计手段,从源头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运用有效的预防性技术措施;设置薄弱环节,达到预防危险、危害发生的目的。采取减弱的方法;时间防护和距离防护,达到减少危险、危害的目的。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使之无法对人造成伤害。消除预防减弱隔离2.事故预防原理(二)基本理论17利用合理的设计手段,从源头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运用有效的预警告联锁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达到危险状态时,达到终止危险、危害发生的目的。2.事故预防原理(二)基本理论18警告联锁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2.事故预防原理(1)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①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ⅰ消除危险源ⅱ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ⅲ隔离(有两种)分离—从时间或空间上分离;屏蔽—用物理的屏蔽措施。(二)基本理论192.事故预防原理(二)基本理论19②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ⅰ隔离远离;封闭;缓冲。ⅱ个体防护ⅲ薄弱环节设计

ⅳ避难与救援(二)基本理论20②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二)基本理论20③减少故障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ⅰ安全系数把结构、部件的强度设计得超出其必须承受的一定倍数,就可以减少因设计计算错误、未知因素、制造缺陷及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故障。

ⅱ提高可靠性

降低额定值;冗余设计;选用高质量元部件;维修保养及定期更换。ⅲ安全监控系统

(二)基本理论21③减少故障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二)基本理论21④故障——安全设计ⅰ故障——消极方案

故障发生后,系统、设备、设施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直到采取校正措施之前不能运转。

ⅱ故障——积极方案

故障发生后,在没有采取校正措施之前使系统、设备、设施处于安全能量状态之下。ⅲ故障——正常方案

保证在采取校正措施之前,系统、设备、设施正常发挥功能。(二)基本理论22④故障——安全设计(二)基本理论222.事故预防原理(2)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标志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二)基本理论232.事故预防原理(二)基本理论23禁止标志(共40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4禁止标志(共40种):1234567891011121314禁止标志续: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25禁止标志续:212223242526272829303132警告标志(共39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6警告标志(共39种):1234567891011121314警告标志续: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27警告标志续:212223242526272829303132指令标志(共16种):1234567813141516910111228指令标志(共16种):1234567813141516910提示标志(共9种):12345678929提示标志(共9种):12345678929二、事故隐患排查30二、事故隐患排查30二、事故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概念排查类型排查内容基础管理类现场管理类31二、事故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概念排查类型排查内容基础管理类现场管(一)概念1.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32(一)概念1.隐患排查32(一)概念2.隐患分级(1)分级标准: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可以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2)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3)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33(一)概念2.隐患分级33(二)排查类型1.综合隐患排查·企业:2~4次/年·车间、科室:至少1次/月·班组:每周、每班次2.日常隐患排查·班组:每工作日、每班次·专职安全员:周期性3.专业/专项(专题)隐患排查·专业:专业性强、危险性大·专项(专题):普遍性4.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隐患排查5.事故类比隐患检查34(二)排查类型1.综合隐患排查34(三)排查内容1.划分原则(1)唯一性原则-即一种隐患的特征只能用一种分类来解释,而不能既属于这一类别,又属于那一类别。

(2)通用性原则-即任何一种隐患都要有所归属,按其主要标志划归于相应的类型之中,分类的结果必须把全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包括进去,没有遗漏。

(3)稳定性原则-即隐患排查主要内容的划分应满足今后一段时期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需要,不能因为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的改变而改变。(4)可扩展性原则-在隐患排查主要内容划分类别的扩展上预留空间,保证划分体系有一定弹性,可在本划分体系上进行延拓细化。35(三)排查内容1.划分原则35(三)排查内容2.分类及标准介绍(1)基础管理类

①资质证照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③安全生产责任制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⑤安全操作规程⑥安全教育培训⑦安全生产管理档案⑧安全生产投入⑨应急救援⑩特种设备基础管理⑪职业卫生基础管理⑫相关方基础管理36(三)排查内容2.分类及标准介绍①资质证照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①资质证照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安全生产许可证1、企业应取得《营业执照》。2、企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经济类型、经营范围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依法申请变更登记。3、企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年度检验。建设工程(包括二次装修建设工程)应当进行消防验收,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消防验收文件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1、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应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2、企业名称、地址、负责人、经济类型、许可范围、隶属关系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及时申领新的生产许可证。3、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得超期使用。1、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2、企业名称、地址、负责人、经济类型、许可范围、隶属关系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及时申领新的经营许可证。3、经营许可证不得超期使用。37①资质证照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安全生产许可证1、企业应取得《营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8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3③安全生产责任制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建立健全”1、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2、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39③安全生产责任制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横向到边“建立健全”1、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部门供销运输部门技术部门生产部门办公室财务部门工会横向到边安全部门:1.确认如何在经理和安全主管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工作;2.确认如何组织制定、修订本企业职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3.明确如何编制安全生产责任制;4.确认如何组织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并检查监督隐患整改工作的完成情况;5.确认如何对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监督检查;6.确认如何进行安全监督,建立开、停车的动火审批制度和日常动火管理制度;检查各部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纠正违章并督促协调解决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7.确认如何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补充、修订、完善预案;8.明确如何做好各类重大事故的现场保卫工作;9.明确如何编制企业专用消防器材的配置和采购计划、负责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和修理;10.明确如何建立健全企业防火档案。供销运输部门:1.明确建立外购原辅料、设备、防护用品、器具、器材的验收制度,对其质量和安全负责;2.明确如何严格执行有关防火和危险物品管理规定,搞好仓库防火、防盗和危险物品的管理;3.明确如何对危险品运输车辆和押运人员的管理。技术部门:1.确定如何编制和修订工艺技术规程,工艺技术规程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并对工艺技术规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考核;2.确认如何负责生产工艺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上报工作;3.确定如何对生产操作工人的技术培训考核;4.确定如何负责组织工艺技术安全检查,并及时改进安全技术上存在的问题;5.确定如何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装备。生产部门:1.明确如何编制长远发展规划及编制年度生产计划,以及安全技术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措施项目;2.明确如何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坚持生产与安全的“五同时”;3.明确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发现违反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和安全技术规程的做法及时制止,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4.明确如何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险情及事故时,果断处理,防止事态扩大;5.明确如何组织安全检查,随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6.明确如何贯彻操作纪律管理的规定;7.明确如何负责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上报等工作。综合部门:1.明确协助单位领导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及时转发上级和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文件、资料,做好安全会议记录;2.明确如何组织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工作(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效果考核等);3.明确如何组织检查落实干部值班制度;4.明确如何负责对临时来厂参观、学习、办事人员的检查登记和对进厂新员工的安全教育;5.明确如何负责安全工作记录和安全文件管理工作;6.明确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上工伤保险的责任。财务部门:1.明确如何保证落实安全技术措施费用计划,保证资金到位,并监督安全生产资金专款专用;2.明确如何保证事故隐患治理费用,安全教育费用等资金到位;3.明确如何负责审核各类事故处理费用支出;4.明确如何保证劳动防护用品,保健食品的开支费用。工会:1.明确如何负责贯彻国家、全国总工会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并监督执行,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在安全生产中的民主监督管理;2.明确如何协助安全部门搞好安全生产竞赛活动和合理化建议活动;3.明确如何组织职工开展遵章守纪和预防事故的群众性活动,支持主管领导和部门做好安全工作的奖惩,并协助做好职工伤亡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4.明确如何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保护职工在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5.明确如何落实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安全防火管理工作。4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部门供销运输部门技术部门生产部门办公室财务部纵向到底主要负责人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主管安全工作负责人职责:1.定期听取汇报,及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2.组织制定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3.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整改、安全教育和重大安全活动;4.组织或者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5.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动态,及时解决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等。技术人员职责:1.总工程师要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问题全面负责,副总工程师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生产安全技术问题负责;2.开展安全技术研究,采用先进的技术组织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3.审定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项目,使之完善可靠,技术上切实可行;4.制定对粉尘、毒物、噪声等职业危害的治理方案;5.参加火灾参与事故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等。一线操作人员职责:1.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规程;2.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遵守作业规程,做好相关记录;3.认真做好自我检查,发现周围的隐患要及时处理,解决不了的,应该立即向上报告;4.积极参加安全活动,提出有关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等。41纵主要负责人职责:主管安全工作负责人职责:技术人员职责:一线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1.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2.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3.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4.“三同时”安全管理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形式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42④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1.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生产5.安全评价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6.值班制度7.库房安全管理制度8.安全生产例会制度(一)明确本单位值班的部门和岗位;(二)明确各级值班人员的职责和要求;(三)明确值班人员值班工作程序和要求;(四)明确值班人员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置步骤和要求;(五)明确值班记录要求。(一)库房安全防火,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要创建无火灾、无失盗、无虫鼠霉变,无差错事故的四无库房。(二)库房内严禁吸烟,严禁使用明火,不得随意乱接电源线,不得使用电炉子等禁止使用的其它电器设备。(三)物资存放距照明灯不得小于0.5米。(四)库房管理实施门禁制度。(五)库管员要了解本库物资。(一)明确安全生产例会频次,(二)明确安全生产例会要求,(三)明确会议记录要求,(四)明确安全生产例会的组织部门和组织人员。435.安全评价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⑤安全操作规程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安全操作规程(一)企业存在职业伤害的各个工种、工序和岗位都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二)现场检查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并记录。44⑤安全操作规程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安全操作(一)企业存在职业伤⑥安全教育培训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次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其他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时间:从业人员每年接受的在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新聘用的从业人员上岗前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换岗的,离岗6个月以上的,以及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均不得少于4学时。培训内容:(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四)安全设备、设施、工具、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知识;(五)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措施、自救互救知识;(六)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参考《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安监总培训〔2011〕112号)有限空间教育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45⑥安全教育培训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⑦安全生产管理档案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记录至少保存2年。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记录2.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记录3.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记录档案应当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检查情况应当记录在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保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4.安全生产奖惩记录档案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落实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46⑦安全生产管理档案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制定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并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5.安全生产会议记录档案6.事故管理记录档案7.工伤保险缴费记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作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证物。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8.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一)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二)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三)应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四)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五)应当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备案。4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⑧安全生产投入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安全生产资金使用情况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或者安全费用,应当专项用于下列安全生产事项:(一)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二)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和维护;(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四)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五)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事项。安全生产资金提取、使用和监督管理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后制定。2012年2月24日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联合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48⑧安全生产投入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生产经营⑨应急救援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应急机构和队伍1、按要求和标准制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未建立专职救援队伍的企业要与邻近专业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建立救援协作关系。2、规范开展救援队伍训练和演练。应急预案和演练1、按规定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制定重点作业岗位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并按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通报相关应急协作单位。2、应急预案按规定定期修订;当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周围环境、指挥体系发生变化,或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应及时进行修订。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3、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演练后进行评估总结,撰写演练评估报告。根据评估总结对应急预案等工作进行改进。应急设施设备及物资按相关规定和要求建设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保养,确保正常使用。事故应急救援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积极开展救援工作。2、事故救援结束后进行总结分析,编制救援报告,并对应急工作进行改进。49⑨应急救援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应急机构和队伍1、按要求和标准制⑩特种设备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和人员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特种设备档案记录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并且规定了安全技术档案的详细内容(六方面内容)。50⑩特种设备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和人员特特种设备的检验报告特种设备保养记录特种作业人员证件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并规定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检查结果记录在案。规定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进行或者由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电梯应当至少每半月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51特种设备的检验报告特种设备保养记录特种作业人员证件特种作业人⑪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职业危害/变更申报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或操作规程危害因素检测报告1、用人单位设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的,应当及时、如实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申报,接受监督。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2、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变更申报。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或操作规程:(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危害告知制度;(三)职业危害申报制度;(四)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八)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九)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52⑪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职业危害/变更申报职业病监测及评价危害告知设备、化学品材料中文说明书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建立健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实施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的,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应当在劳动合同中应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应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的真实情况。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材料,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53监测及评价危害告知设备、化学品材料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机构及人员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包括:(一)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二)建设项目预评价、竣工验收评价及政府部门审查、验收批复文件等资料;(三)政府执法部门执法检查时下达的监督意见书、责令改正通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执法文件资料;(四)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五)职业危害因素申报资料;(六)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与评价资料;(七)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修保养档案;(八)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维护档案;(九)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十)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资料,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时间和内容、培训人员名单、考核成绩等;(十一)职业病病人档案;(十二)各种设备、化学品中文说明书;(十三)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应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4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机构及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职业卫生应急救援主⑫相关方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发包、出租情形安全管理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55⑫相关方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发包、出租情形安全管理生产(三)排查内容2.分类及标准介绍(2)现场管理类

①特种设备现场管理②生产设备设施③场所环境④从业人员操作行为⑤消防安全⑥用电安全⑦职业卫生现场安全⑧有限空间现场安全⑨辅助动力系统⑩相关方现场管理56(三)排查内容2.分类及标准介绍①特种设备现场管理②生产设备①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电梯1、电梯及自动扶梯操作人员应持有质检总局核发的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2、电梯及自动扶梯应有使用登记证。3、应有在检验有效期内检验合格标志,并按规定固定在电梯及自动扶梯的显著位置。4、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应置于易于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5、建筑电梯门不得采用栅栏门。6、电梯及自动扶梯内设置的报警装置应可靠,联系应畅通。7、应有有效的维保合同和维保记录。压力容器1、简易空压机、储气罐的安全附件如安全阀、压力表等应按规定定期检验合格。2、空压机配套的压缩空气管道无腐蚀,管内无积存杂物,管道漆色符合要求,并标有流向箭头,支架牢固可靠,附件完整可靠。压力管道1、压力管道作业人员应持有质检总局核发的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2、压力管道应有使用登记证。3、压力管道应有检验合格标志并在有效期范围内。4、安全阀应有有效的校验报告和铅封标记。5、压力表应有有效的检定证书或标记。6、应及时填写运行记录;不应存在介质泄漏现象;压力管道不应有肉眼可见的变形及损坏。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操作人员应持有质检总局核发的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应有使用登记证和有效牌照。3、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应有检验合格标志并在有效期范围内。57①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电梯1、电梯及自动扶梯操作人员应持锅炉1、产品合格证、使用登记证、年度检验报告齐全。2、安全附件完好,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齐全、灵敏、可靠。3、按规定合理设置水位、温度和压力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4、炉墙无严重漏风、漏气;油、气、煤粉炉防爆式装置安全可靠。5、水质处理应能达到指标要求。起重机械1、产品合格证、使用登记证、年度检验报告齐全。2、接地连接可靠,电气设备完好有效。3、紧停开关、缓冲器和终端止挡器等停车保护装置使用有效。4、制动器工作可靠,连接件无超标使用,安装与制动力矩符合要求。5、钢丝绳的短丝数、腐蚀(磨损)量、变形量、使用长度和固定状态符合国标规定。6、滑轮的护罩完好,转动灵活。7、吊钩取物装置无裂纹、明显变形或磨损超标等缺陷,紧固装置完好。8、设备上应悬挂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记录和安全检查记录。客运索道1、产品合格证、使用登记证、年度检验报告齐全。2、《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在有效期内,并固定在醒目位置。3、客运索道的注意事项(乘客须知)和警示标志应置于易于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4、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5、应结合实际配备营救装备和急救物品。大型游乐设施1、产品合格证、使用登记证、年度检验报告齐全。2、《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在有效期内,并固定在醒目位置。3、游乐设施的游乐规则、注意事项(乘客须知)和警示标志应置于易于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4、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5、应结合实际配备营救装备和急救物品。6、水上游乐设施的游泳池应取得卫生许可证,配备足够的救生人员和救生设备,设有高位救生监护哨,并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58锅炉1、产品合格证、使用登记证、年度检验报告齐全。起重机械1②生产设备设施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工艺装置1、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2、装置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的部位应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和/或光报警、泄压设施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转动设备《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转动设备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并符合有关标准要求。防腐蚀1、腐蚀、易磨损的容器及管道,应定期测厚和进行状态分析,有监测记录。2、大型、关键容器(如液化气球罐等)中的腐蚀性介质含量的监控措施,如进行定期分析,有无H2S含量超标的情况存在等。3、重点容器、管道腐蚀状况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如对重点容器和管道是否进行在线的定期、定点测厚或采用腐蚀探针等方法进行监测,以及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等。4、重点容器、管道腐蚀状况的监测、检查记录,如测厚报告等,以及这方面工作实际开展的情况及效果。59②生产设备设施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工艺装置1、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③场所环境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区域位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10条《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12条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4.车站、码头、机场以及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5.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7.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总图布置道路、建构筑物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与下列场所防火安全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1.控制室;2.变配电室;3.点火源(包括火炬);4.办公楼;5.厂房;6.消防站及消防泵房;7.空分空压站;8.危险化学品生产与储存设施;9.其他重要设施及场所。1、装置区、罐区、仓库区、可燃物料装卸区四周是否有环形消防车道;转弯半径、净空高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2、原料及产品运输道路与生产设施的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工厂主要出入口的道路,应避免与同一条铁路平交;若必须平交时,其中至少有两条道路的间距不应小于所通过的最长列车的长度;若小于所通过的最长列车的长度,应另设消防车道。4、建、构筑物安全设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1)安全通道;(2)安全出口;(3)耐火等级。5、建、构筑物抗震设计是否满足GB50223.GB50011.GB50453等规范要求6、建、构筑物防雷(感应雷、直击雷)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7、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车间、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且与员工宿舍保持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8、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应满足:(1)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甲、乙类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2)仓库内容严禁设置员工宿舍。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安全警示标志1、企业应按照GB16179规定,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符合GB2894规定的安全标志。2、企业应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3、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在厂内道路设置限速、限高、禁行等标志。4、企业应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安全标志,在检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灯。5、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在生产区域设置风向标。6、储罐区、装卸作业区、泵房、消防泵房、锅炉房、配电室等重点部分安全标志和警示牌齐全,安全标志的使用应符合《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2894的规定。储运系统《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贮存。易燃气体不得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同贮;氧气不得与油脂混合贮存。2、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不得与氧化剂混合贮存,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应单独存放。3、有毒物品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不要露天存放,不要接近酸类物质。《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JT618汽车装卸站台应满足:1.装运危险品的汽车必须“三证”(驾驶证、危险品准运证、危险品押运证)齐全;2.汽车安装阻火器;3.液化气槽车定位后必须熄火。充装完毕,确认管线与接头断开后,方能开车;4.消防设施齐全;5.劳保着装、工具符合安全要求。60③场所环境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区域位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④从业人员操作行为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三违”行为个人防护用品佩戴1、从业人员是否违反操作规程进行作业;2、从业人员是否违反劳动纪律进行作业;3、负责人是否违反操作规程指挥从业人员作业。《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第19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不得上岗作业。61④从业人员操作行为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三违”行为1、从业人员是⑤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灭火器材1、车间和仓库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灭火器。2、灭火器的安装设置应便于取用,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3、灭火器必须定期校验,过期必须及时更换。4、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5、每次送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超过计算配置单元的四分之一。如超出时,应选用相同类型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替代。消防设施消防设施完好有效,保持正常运行。场所消防安全1、员工宿舍与生产车间或仓库不得设在同一建筑内,并与之保持安全距离。2、建筑四周不得搭建违章建筑,安全距离符合规范要求。3、建筑内货物分类分堆储存,标识明确。4、堆放无倒置,无歪垛,不阻门,不阻路。灯具垂直下方不得堆放物品。62⑤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灭火器材1、车间和仓库应按规定配备消防通道与疏散1、消防通道及通道两侧不得堆放可能妨碍疏散的货物,保持畅通。2、建筑面积大于50m2以上的厂房宜设置两个安全出口,且应分散布置,相邻两个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宜大于5m。3、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道、用门设置合理。4、建筑内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应确保人员在火灾时易于从内部打开,且不得上锁。5、建筑的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6、防火门应具有自闭功能,常开式防火门在火灾时应能自行关闭。消防电气1、按要求设置应急照明灯。2、甲、乙、丙类厂房应沿疏散走道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在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安全出口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3、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当生产、生活用电被切断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其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4、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建筑构件及装修1、建筑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且防火墙上不应开设洞口,也不得设易燃易爆管道穿越。2、建筑装修时不得采用可燃、易燃、有毒的建筑材料。3、建筑内部装饰时不得妨碍消防设施的正常识别及使用。63消防通道1、消防通道及通道两侧不得堆放可能妨碍疏散的货物,保⑥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用电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和台帐。三图:系统模拟图、二次线路图、电缆走向图;三票:工作票、操作票、临时用电票;三定:定期检修、定期试验、定期清理;五规程:检修规程、运行规程、试验规程、安全作业规程、事故处理规程;五记录:检修记录、运行记录、试验记录、事故记录、设备缺陷记录。电气设施按照《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DB11/52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19517等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隐患排查。64⑥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用电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电气安全管⑦职业卫生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职业危险警示企业应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同时设置告知牌,告知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劳动防护用品1.企业应根据接触毒物的种类、浓度和作业性质、劳动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安全法》第39条)2.企业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超过使用期限。企业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第16条)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定期监测按照《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相关要求排查。65⑦职业卫生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职业危险警示企业应在可能产⑧有限空间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实施作业审批。未经作业负责人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作业审批危害告知先检测后作业危害评估现场监督管理通风防护设备呼吸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装备临时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应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作业者工作面发生变化时,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掌握急救知识。生产经营单位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生产经营单位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可能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当有限空间可能存在一氧化碳、硫化氢、光气等无味或有毒、剧毒气体时,现场应安装或佩戴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应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生产经营单位在有限空间实施临时作业时,应严格遵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要求。如缺乏必备的检测、防护条件,不得自行组织施工作业。应与有关部门联系求助配合或采用委托形式进行。66⑧有限空间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凡进入有限空间⑨辅助动力系统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空压站、空分装置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及《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等相关规定开展隐患排查乙炔站按照《乙炔站设计规范》等相关规定开展隐患排查煤气站、天然气配气站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规定开展隐患排查67⑨辅助动力系统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空压站、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⑩相关方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一般作业现场特种作业特殊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68⑩相关方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一般作业现场68三、重大危险源辨识69三、重大危险源辨识69三、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概念辨识标准分级70三、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概念辨识标准分级70(一)概念1.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安全生产法》71(一)概念1.重大危险源712.重大事故隐患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一)概念722.重大事故隐患(一)概念72(二)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73(二)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几个概念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74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几个概念74(2)确定临界量·表1(78种)·表2(其他危险化学品)—GB12268-2012《危险货物品名表》(确定危险性类别和包装类别)—GB20592-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确定急性毒性类别)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75(2)确定临界量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75(3)临界量确定方法及举例(双氧水)步骤1:确定危险性类别步骤2:确定包装类别《危险货物品名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276(3)临界量确定方法及举例(双氧水)步骤1:步骤2:《危险货①单元内存在单一品种②单元内存在多品种式中,——每一种危险物品的现存量。——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4)计算辨识指标计算及举例77①单元内存在单一品种式中,——每一②单元内存在多品种举例危险物质最大数量(t)临界量(t)辨识指标硫化氢250.4氯气250.4光气0.10.30.33合计——1.178②单元内存在多品种举例危险物质最大数量临界量辨识指标硫化氢2(二)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79(二)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

工作的指导意见》(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4)压力管道(5)锅炉(6)压力容器(7)煤矿(井工开采)(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尾矿库《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80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

工作的指导意见》(1)贮罐(4)压力管道管道类别介质设计压力(MPa)公称直径(mm)输送距离(km)设计温度(℃)长输管道有毒、可燃、易爆气体>1.6有毒、可燃、易爆液体≥300≥200公用管道燃气(中、高压:2.5<P≤32MPa)≥200工业管道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100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GB50160及GBJ16中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闪点<28℃)≥4≥100其他可燃、有毒流体≥4≥100≥40081(4)压力管道管道类别介质设计压力(MPa)公称直径(mm)(5)锅炉蒸汽锅炉·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10t/h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120℃·额定功率≥14MW举例:某厂有3台蒸汽锅炉,供汽能力均为10吨/h,设计压力为1.27MPa,实际工作压力为0.8MPa。82(5)锅炉蒸汽锅炉举例:某厂有3台蒸汽锅炉,供汽能力均为10(6)压力容器毒性介质·极度、高度、中度危害(介质毒性可参考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相关规定)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PV≥100MPam3举例:某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罐3只×50m3/只(注:20℃时丙烷的饱和蒸汽压力为0.85MPa)0.85≥0.1MPa0.85×3×50=127.5≥100MPam383(6)压力容器毒性介质举例:某公司液化石油气储罐3只×50m(三)重大危险源分级1.《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2005)—曾经的简单分级方法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11年安监总局令第40号)附件1—最新规定的分级方法84(三)重大危险源分级1.《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1.《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级别分级方法一级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重大危险源二级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重大危险源三级可能造成较大事故的重大危险源四级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重大危险源851.《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级别分级方法一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1)分级指标R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86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1)分级指标R(2)校正系数β的取值危险化学品类别爆炸品易燃气体其他类危险化学品β21.51毒性气体名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环氧乙烷氯化氢溴甲烷氯β2222334毒性气体名称硫化氢氟化氢二氧化氮氰化氢碳酰氯磷化氢异氰酸甲酯β551010202020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87(2)校正系数β的取值危险化学品类别爆炸品易燃气体其他类危险(3)校正系数α的取值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α100人以上2.050~99人1.530~49人1.21~29人1.00人0.5注:α取值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88(3)校正系数α的取值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α100人以上2.(4)分级标准重大危险源级别R值一级R≥100二级100>R≥50三级50>R≥10四级R<10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89(4)分级标准重大危险源级别R值一级R≥100二级100>R危险物质最大数量(t)临界量(t)辨识指标βα硫化氢250.45(假设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1~29人)1.0氯气250.44光气0.10.30.334合计——1.1=1.0×(5×0.4+4×0.4+4×0.33)=4.92R<10四级(4)重大危险源分级举例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90危险物质最大数量(t)临界量(t)辨识指标βα硫化氢250.9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教材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教材寓言故事:病后控制不如病中控制病中控制不如病前控制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扁鹊三兄弟92寓言故事:病后控制不如病中控制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扁鹊三兄弟目录基础知识介绍一事故隐患排查二重大危险源辨识三93目录基础知识介绍一事故隐患排查二重大危险源辨识三3一、基础知识介绍94一、基础知识介绍4一、基础知识介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事故原因分析事故预防原理危险源隐患事故95一、基础知识介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事故原因事故预防危险(一)基本概念1.危险源定义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96(一)基本概念1.危险源定义6(一)基本概念2.隐患定义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令97(一)基本概念2.隐患定义7(一)基本概念3.事故的定义—《企业职工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98(一)基本概念3.事故的定义—《企业职工事故分类标准》GB4.危险源、隐患与事故的关系(一)基本概念994.危险源、隐患与事故的关系(一)基本概念9(二)基本理论1.事故原因分析(1)分析步骤第一步:找直接原因第二步:找间接原因—《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100(二)基本理论1.事故原因分析101.事故原因分析(2)直接原因(二)基本理论1.事故原因分析(2)直接原因(二)基本理论1011.事故原因分析(二)基本理论1.事故原因分析(二)基本理论不安全状态举例:102不安全状态举例:12不安全行为举例:双手用加套管拧紧氯乙烯单体过滤器入口阀进入易燃易爆环境,未按规定做消除静电处理、携带火种或接打手机风干(聚合物片)时揭下薄片翻过来的作业未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103不安全行为举例:双手用加套管拧紧氯乙烯单体过滤器入口阀进入易1.事故原因分析(3)间接原因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②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③劳动组织不合理④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⑤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⑥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二)基本理论1041.事故原因分析(二)基本理论14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事故1.事故原因分析(4)总结(二)基本理论105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事故1.事故原因分析(二)基本理有关的因素所占百分比个人防护装备12%人员的位置30%人员的反应14%工具和设备28%程序与秩序12%其它因素4%

100%96%4%1.事故原因分析(5)举例(二)基本理论106有关的因素所占百分比个人防护装备利用合理的设计手段,从源头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运用有效的预防性技术措施;设置薄弱环节,达到预防危险、危害发生的目的。采取减弱的方法;时间防护和距离防护,达到减少危险、危害的目的。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使之无法对人造成伤害。消除预防减弱隔离2.事故预防原理(二)基本理论107利用合理的设计手段,从源头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运用有效的预警告联锁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达到危险状态时,达到终止危险、危害发生的目的。2.事故预防原理(二)基本理论108警告联锁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2.事故预防原理(1)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①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ⅰ消除危险源ⅱ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ⅲ隔离(有两种)分离—从时间或空间上分离;屏蔽—用物理的屏蔽措施。(二)基本理论1092.事故预防原理(二)基本理论19②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ⅰ隔离远离;封闭;缓冲。ⅱ个体防护ⅲ薄弱环节设计

ⅳ避难与救援(二)基本理论110②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二)基本理论20③减少故障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ⅰ安全系数把结构、部件的强度设计得超出其必须承受的一定倍数,就可以减少因设计计算错误、未知因素、制造缺陷及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故障。

ⅱ提高可靠性

降低额定值;冗余设计;选用高质量元部件;维修保养及定期更换。ⅲ安全监控系统

(二)基本理论111③减少故障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二)基本理论21④故障——安全设计ⅰ故障——消极方案

故障发生后,系统、设备、设施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直到采取校正措施之前不能运转。

ⅱ故障——积极方案

故障发生后,在没有采取校正措施之前使系统、设备、设施处于安全能量状态之下。ⅲ故障——正常方案

保证在采取校正措施之前,系统、设备、设施正常发挥功能。(二)基本理论112④故障——安全设计(二)基本理论222.事故预防原理(2)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标志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二)基本理论1132.事故预防原理(二)基本理论23禁止标志(共40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14禁止标志(共40种):1234567891011121314禁止标志续: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115禁止标志续:212223242526272829303132警告标志(共39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16警告标志(共39种):1234567891011121314警告标志续: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117警告标志续:212223242526272829303132指令标志(共16种):12345678131415169101112118指令标志(共16种):1234567813141516910提示标志(共9种):123456789119提示标志(共9种):12345678929二、事故隐患排查120二、事故隐患排查30二、事故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概念排查类型排查内容基础管理类现场管理类121二、事故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概念排查类型排查内容基础管理类现场管(一)概念1.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122(一)概念1.隐患排查32(一)概念2.隐患分级(1)分级标准: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可以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2)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3)重大事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