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穿刺点人工压迫的改良-课件_第1页
股动脉穿刺点人工压迫的改良-课件_第2页
股动脉穿刺点人工压迫的改良-课件_第3页
股动脉穿刺点人工压迫的改良-课件_第4页
股动脉穿刺点人工压迫的改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股动脉穿刺点人工压迫法的改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方主亭股动脉穿刺点人工压迫法的改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1解剖基础解剖基础2解剖基础AV解剖基础AV3解剖基础解剖基础4股动脉穿刺点人工压迫的改良-课件5穿刺点并发症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血管夹层或闭塞穿刺点并发症血肿6动静脉瘘-穿刺点过低(股浅动脉)动静脉瘘-穿刺点过低(股浅动脉)7假性动脉瘤-

穿刺点过低(股浅动脉)假性动脉瘤-

穿刺点过低(股浅动脉)8股动脉穿刺点人工压迫的改良-课件9如何避免或减少穿刺点并发症?医务人员:穿刺、包扎、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疾病、操作的需要、依从性如何避免或减少穿刺点并发症?医务人员:穿刺、包扎、术后密切观10我科患者显著的特点肝MT:凝血功能差介入术后疼痛化疗药灌注后呕吐我科患者显著的特点肝MT:凝血功能差11传统压迫的特点费时,约15分钟增加术者劳动量,术者人工加压15分钟增加患者不适感,如疼痛、甚至迷走反射增加下肢血管血栓形成的几率传统压迫的特点费时,约15分钟12有没有更省力、更省时、经济、有效的压迫方法?有没有更省力、更省时、经济、有效的压迫方法?13改良压迫止血——直接加压包扎不需人工压迫15分钟拔鞘后直接纱布覆盖,绷带加压包扎方法:分别用无菌纱布两次对折成小方块+纱布覆盖(约6~8层)+绷带卷以纵轴方向加压于纱布的上方,再用6~8层无菌纱布覆盖后予以绷带8字加压包扎,力量以绷带卷难以移动为宜,术后术侧下肢制动。次日晨8点拆除绷带下地活动。改良压迫止血——直接加压包扎不需人工压迫15分钟14改良压迫止血——直接加压包扎

理论基础穿刺处止血机制主要包括局部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凝块形成与维持三个时相,止血的时间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动脉鞘管直径、肝素用量及有效压迫等因素有关,而与何种有效压迫方式(人工压迫及包扎压迫)无关。传统压迫法初始给予15min的压迫,看似血已止住,但此时血凝块还较薄弱,并不能充分、持久、有效地止血,需依靠后续持久的压迫止血。一般4~6h后,血凝块较牢固足以闭合穿刺口。因此,初始数十分钟的压迫对后来的止血并非必须。改良压迫止血——直接加压包扎

理论基础穿刺处止血机制主要包括15传统与改良法的压迫方式传统与改良法的压迫方式16良好的包扎才是王道从退鞘到绷带包扎完毕,总过程共计2分30秒良好的包扎才是王道从退鞘到绷带包扎完毕,总过程共计2分30秒17改良压迫法的优点医生无需长时间过大用力,降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几率,并大大减少患者的疼痛等不适感暴露穿刺外口易于观察出血情况,一旦按压不良有出血情况即可发现。减少压迫时间,降低术者劳动强度改良压迫法的优点医生无需长时间过大用力,降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18注意事项准:纱布压迫股动脉穿刺点要准紧:绷带8字包扎过程中始终要一定的力度持续加压:绷带包扎结束前一只手要始终按压在穿刺点上的纱布,防止包扎不紧。注意事项准:纱布压迫股动脉穿刺点要准19这是一双沧桑的手2019.03-2019.06本人以改良法共约包扎400余例患者,2例包扎后即刻因呕吐患肢弯起而渗血重新包扎,无迷走反射、假性动脉瘤、大血肿等并发症;患者无不适感。这是一双沧桑的手2019.03-2019.06本人以改良法共20不止我一个人在战斗汪自龙.改良压迫止血法在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应用.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9,4(3):346-347.不止我一个人在战斗汪自龙.改良压迫止血法在经股动脉介入诊疗21假性动脉瘤的处理B超引导下压迫腔内注射凝血酶覆膜支架覆盖外科修补假性动脉瘤的处理B超引导下压迫22动静脉瘘的处理覆膜支架覆盖外科修补动静脉瘘的处理覆膜支架覆盖23总结正确的穿刺是预防穿刺点并发症的先决条件改良法与传统的人工压迫法有明显的优势,且不会增加并发症,但必须要有正确有效的加压包扎方法改良法更新了传统股动脉压迫的观念,大大地减低了术者的劳动强度,减轻了患者人工压迫时疼痛等不适感总结正确的穿刺是预防穿刺点并发症的先决条件24股动脉穿刺点人工压迫的改良-课件25欢迎指正

谢谢!欢迎指正26股动脉穿刺点人工压迫法的改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方主亭股动脉穿刺点人工压迫法的改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27解剖基础解剖基础28解剖基础AV解剖基础AV29解剖基础解剖基础30股动脉穿刺点人工压迫的改良-课件31穿刺点并发症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血管夹层或闭塞穿刺点并发症血肿32动静脉瘘-穿刺点过低(股浅动脉)动静脉瘘-穿刺点过低(股浅动脉)33假性动脉瘤-

穿刺点过低(股浅动脉)假性动脉瘤-

穿刺点过低(股浅动脉)34股动脉穿刺点人工压迫的改良-课件35如何避免或减少穿刺点并发症?医务人员:穿刺、包扎、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疾病、操作的需要、依从性如何避免或减少穿刺点并发症?医务人员:穿刺、包扎、术后密切观36我科患者显著的特点肝MT:凝血功能差介入术后疼痛化疗药灌注后呕吐我科患者显著的特点肝MT:凝血功能差37传统压迫的特点费时,约15分钟增加术者劳动量,术者人工加压15分钟增加患者不适感,如疼痛、甚至迷走反射增加下肢血管血栓形成的几率传统压迫的特点费时,约15分钟38有没有更省力、更省时、经济、有效的压迫方法?有没有更省力、更省时、经济、有效的压迫方法?39改良压迫止血——直接加压包扎不需人工压迫15分钟拔鞘后直接纱布覆盖,绷带加压包扎方法:分别用无菌纱布两次对折成小方块+纱布覆盖(约6~8层)+绷带卷以纵轴方向加压于纱布的上方,再用6~8层无菌纱布覆盖后予以绷带8字加压包扎,力量以绷带卷难以移动为宜,术后术侧下肢制动。次日晨8点拆除绷带下地活动。改良压迫止血——直接加压包扎不需人工压迫15分钟40改良压迫止血——直接加压包扎

理论基础穿刺处止血机制主要包括局部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凝块形成与维持三个时相,止血的时间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动脉鞘管直径、肝素用量及有效压迫等因素有关,而与何种有效压迫方式(人工压迫及包扎压迫)无关。传统压迫法初始给予15min的压迫,看似血已止住,但此时血凝块还较薄弱,并不能充分、持久、有效地止血,需依靠后续持久的压迫止血。一般4~6h后,血凝块较牢固足以闭合穿刺口。因此,初始数十分钟的压迫对后来的止血并非必须。改良压迫止血——直接加压包扎

理论基础穿刺处止血机制主要包括41传统与改良法的压迫方式传统与改良法的压迫方式42良好的包扎才是王道从退鞘到绷带包扎完毕,总过程共计2分30秒良好的包扎才是王道从退鞘到绷带包扎完毕,总过程共计2分30秒43改良压迫法的优点医生无需长时间过大用力,降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几率,并大大减少患者的疼痛等不适感暴露穿刺外口易于观察出血情况,一旦按压不良有出血情况即可发现。减少压迫时间,降低术者劳动强度改良压迫法的优点医生无需长时间过大用力,降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44注意事项准:纱布压迫股动脉穿刺点要准紧:绷带8字包扎过程中始终要一定的力度持续加压:绷带包扎结束前一只手要始终按压在穿刺点上的纱布,防止包扎不紧。注意事项准:纱布压迫股动脉穿刺点要准45这是一双沧桑的手2019.03-2019.06本人以改良法共约包扎400余例患者,2例包扎后即刻因呕吐患肢弯起而渗血重新包扎,无迷走反射、假性动脉瘤、大血肿等并发症;患者无不适感。这是一双沧桑的手2019.03-2019.06本人以改良法共46不止我一个人在战斗汪自龙.改良压迫止血法在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应用.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9,4(3):346-347.不止我一个人在战斗汪自龙.改良压迫止血法在经股动脉介入诊疗47假性动脉瘤的处理B超引导下压迫腔内注射凝血酶覆膜支架覆盖外科修补假性动脉瘤的处理B超引导下压迫48动静脉瘘的处理覆膜支架覆盖外科修补动静脉瘘的处理覆膜支架覆盖49总结正确的穿刺是预防穿刺点并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