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内容:课本第5758页扇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3、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教学难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1、电脑课件呈现下表种类摄入量/克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油脂类50奶类和豆类450鱼、禽、肉、蛋等类600蔬菜和水果类900谷类18002、电脑课件呈现统计图(或以学生的作品亦可)。3、引入新知。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1、什么样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呢?2、了解扇形统计图特点3、即时练习。完成课后的说一说。(1)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扇形统计图,读一凑统计图中的各类信息。(2)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学生说信息,并计算各种成分的百分比汇报计算结果,订正学生发言、交流学生汇报: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食物的摄入量。观察,说出获得的信息根据教师引导说出发现从扇形统计图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观察数据,发现,说出不同,说出自己的看法进行计算,订正三、小结本课学习内容谈话:这张表是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请你运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提问: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能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人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吗?揭题,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出示课件一边呈现扇形统计图,一边进行简要讲解,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面积的大小(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来表示各类数量的多少。(占总摄人量的百分之几)四、巩固升华完成课后试一试。1、比较各项活动时间,说一说有什么不同。提出数学问题2、总时间是多少?各项活动时间可以怎么计算?3、参照题目,画一个扇形统计图表示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并和同学进行交流。五、全课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板书设计: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5页、第56页。教学目标: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意义,并进行实际应用。教学难点:把比熟练地转化成分数,将分数知识横向迁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牵引(课件出示)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5、女生比男生少(或20%)。6、男生比女生多(或25%)。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二、情境导入,引出课题(课件出示)昨天我和王老师合伙买福利彩票,我出了30元,王老师出了50元,结果我们中了一个二等奖,奖金8000元。我想对半分,各分4000元,王老师说这不公平,你们认为呢?怎么分奖金才合理呢?三、合作探索,解决矛盾1、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请试试看,可以小组内交换意见、讨论想法。2、说以说你的想法。组织反馈,逐一展示学生解题思路。3、我们分到的奖金是否合理,该怎样检验?(两个数量和要等于8000,出资的比是3:5或5:3)4、小结:像这样把8000元彩票奖金按照出资多少来进行分配的情况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按比例分配)(出示课题:比的应用)四、自主探索1、课件出示教材(1),把一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大班30人,小班20人。思考:把这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学生商量分法,得出: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来分比较合理。2、大班人数和小班人数的比是3:2学生分好后,交流分法,填表完成。3、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分,可以怎样分?你会分吗?试着分一分。学生试做。4、与同学交流分的方法。分组讨论疑点,并试着在组内解决。四、交流方法,老师精讲1、班内交流,老师答疑三种方法(1)、方法一:借助表格分。(2)、方法二:画图发现橘子总数被平均分成了5份,大班占3份,小班占2份。先求出一份的数,再分别乘以3和2,就求出了大班和小班分的橘子个数。140个140÷(3+2)=28大班:28×3=84(个)小班:28×2=56(个)追问:为什么要“140÷(3+2)”?(3)、方法三: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先求出一共分成几份,再求出大班和小班分的个数分别占橘子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3+2=5140×=84(个)140×=56(个)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2、以上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小结方法⑶的思路。⑴计算分配的总份数。⑵计算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⑶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题。五、巩固练习,深化认识1、小清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巧克力和奶的质量比是2:9。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克?2、3月12日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60棵小树苗的任务分配给602班和603班,两班都是43人。想一想,如果你是大队辅导员,你会按怎样的比例分配,两班各栽多少棵?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3题合理搭配早餐。六、总结评价1、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谈谈收获。2、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比的应用3+2=5140×=84(个)140×=56(个)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1.通过感知生活中的事例,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含义,经初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感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重点难点1.通过具体问题认识反比例的量。2.掌握成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教学难点:认识反比例,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预习24---26页内容1、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你是怎么理解的?2、情境一中的两个表中量变化关系相同吗?3、三个情境中的两个量哪些是成反比例的量?为什么?二、展示与交流利用反义词来导入今天研究的课题。今天研究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情境(一)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加法表中和是12,一个加数随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乘法表中积是12,一个乘数随另一个乘数的变化而变化。情境(二)让学生把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的表填完整,当速度发生变化时,时间怎样变化?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独立观察,思考同桌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写出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一定)观察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关系乘积(路程)一定情境(三)把杯数和每杯果汁量的表填完整,当杯数发生变化时,每杯果汁量怎样变化?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关系写出关系式:每杯果汁量×杯数=果汗总量(一定)5、以上两个情境中有什么共同点?反比例意义引导小结:都有两种相关联通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并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这两种量之间是反比例关系。活动四:想一想二、反馈与检测1、判断下面每题是否成反比例(1)出油率一定,香油的质量与芝麻的质量。(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3)一个数和它的倒数。(4)一捆100米电线,用去长度与剩下长度。(5)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6)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7)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和宽。(8)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2、教材“练一练”P33第1题。3、教材“练一练”P33第2题。4、找一找生活中成反比例的例子,并与同伴交流。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周长。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花坛图。问:你能量出花坛外沿的长度吗?2、出示大树图。问:你有办法量出大树干一圈的长度吗?3、出示飞机图。问:这个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呢?二、圆周长的公式推导。1、探索学习。(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A、“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B、“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C、“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2、动手实践。(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3)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4)阅读课本P63,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3、解决新问题。(1)教学例1: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第一个问题:已知d=20米求:C=?根据C=πd20×3.14=62.8(m)第二个问题:已知:小自行车d=50cm先求小自行车C=?50cm=0.5mc=πd=0.5×3.14=1.57(m)再求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62.8÷1.57=40(周)答:它的周长是62.8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40周。三、巩固练习。1、P64“做一做”2、求下列各题的周长。练习十五的第1题四、作业。练习十五的第5、8题课后习题练习十五的第5、8题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教学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剪刀、绳子、圆形纸片等。教学过程:一、启发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动画故事:小白兔和兰精灵进行跑步锻炼,争论谁最先到达原来的起点。(正方形和圆形跑道,正方形边长20米,圆形直径20米、跑步的速度相同。)2、讨论:小白兔和兰精灵到底谁最先跑回原来的出发点?揭示课题。(板书:圆的周长)二、探究1、观察:看屏幕上的圆,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2、摸一摸:拿出一个圆形纸片,指出:拿的这个周长是指哪一部分长?3、比一比:拿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哪个圆的周长长一些?4、量一量:(分小组合作)学生用剪刀、直尺和绳子测量出手中圆形纸片的周长。5、信息反馈:①小组汇报所测量的圆的周长是多少?板书:周长○12cm多一些○31cm多一些○47cm多一些②生说一说是怎样测出圆的周长的?(绳测法、滚动法)③(课件演示)绳测法和滚动法的操作过程;④讨论:能用这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教师演示)拿一根栓了重物的绳子在空中抡了一圈。.如何才知道它的周长呢?6、①猜一猜: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有关系?②(课件演示)三个直径不同的圆,分别滚动一周,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分别是三个圆的周长,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圆的周长》。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关系)7、①再猜一猜,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②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测量、计算、讨论圆和直径的关系。③小组汇报测量结果。板书:周长直径○12cm多一些4cm○31cm多一些10cm○47cm多一些15cm结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④课件出示:验证学生发现的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⑤小结:无论圆的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6、介绍圆周率,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①教师引出“圆周率”,介绍用字母“∏”来表示,并介绍读法。②出示祖冲之画像,配音介绍祖冲之及圆周率知识(∏≈3.14)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7、讨论:如果知道了一个圆的直径或半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电视剧导演聘用合同书(古装战争)
- 2025年度个人出租车承包运营管理及车辆更新合同
- 2025年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健康管理融资居间合同
- 2025年度教育培训借款居间服务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农村别墅装修与设施配套合同
- 2025年度房屋租赁权转让及租赁保证金合同协议书
- 历史建筑保护扶梯改造合同
- 2025年度协议离婚孩子抚养权及父母子女法律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员工股份激励与股权激励评估协议
- 2024年广东普通专升本《公共英语》完整版真题
- 全飞秒激光近视手术
- 中国民族音乐的宫庭音乐
- 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
- 电网调度运行人员考试:电网调度调控考试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 成都市深基坑管理规定课件
- 建立高效的员工沟通与反馈机制
- 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做得对
- 《语用学之指示语》课件
- 《对折剪纸》课件
- 《魔方知识普及》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