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即时性评价探究上兰中学马海霞引言:“教育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不断发展的活动过程,需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做出判断和决定,由此产生相应的教育评价。”正文:评价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对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多方位、多角度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许多问题。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制约了教育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自信心、持续发展能力发挥的功能。此次课程改革响亮的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笔者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评价性尝试,有效的促进了教学效果一、英语课程即时性评价的依据和实施原则评价是英语课程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应以即时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英语课程即时性评价的实施应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即时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有的评价方法不宜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使评价流于形式,反而成为教学的负担。二、初中英语课堂即时评价中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平时,总能听到这样一些课: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表了自己的一点看法,老师评价:“嗯,好的。”另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又评价:“行”再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又评价:“是的。”……不知抽了多少学生,老师也不知重复了多少次这样的评价,越说越乏味、单调。学生任何一句话都是他们心灵地诉说,一点想法说出来之后,最期待的就是老师的评价了,老师怎么可以如此轻描淡写,如此敷衍了事,他们的言语都是他们最真真实实的想法,反映出来的也正是最真实的心理,我们不去塑造这些灵动的心灵,那我们的课在做什么?用心面对学生的每一点想法,这是每一个学生所需要的,这是营造一个良好课堂氛围所需要的,这是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所需要的,这是我们的英语课所需要的。——泛泛而谈,泛泛而评,到头来是学生什么也没得到还有这样的课:设计精美,线条流畅,教师投入,课件华丽。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课堂气氛不温不火,学生状态若即若离,亮点不多,更少高潮,似乎整堂课就差了一点点火候,这锅思维之水就要沸腾。可穷尽教师之力,吹拉弹唱用尽十八般武艺,课堂还是没有达到沸点。那么,这最后一把柴该添在何处呢?窃以为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功力未足,以致功亏一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打造自己的课堂语言,缺少对学生的即时评价语言。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即时评价,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做出的立即反应,帮助学生调整、控制后继学习行为。“强化主体发展,落实课标要求,体现学科特色”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出发点,“促进发展,以人为本,强化激励,多元参与”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新特点。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学习活动的预设性大大减弱,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教师的评价语言对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即时评价中的主要问题及策略归纳如下:问题一:评价语言单调表现(一:语言单调、应付有些教师课堂调控技巧缺乏,面对学生纷繁复杂的回答,穷于应付。无奈之下,只好用些语气词“恩”、“哦”来连续应付学生的回答,在发现学生回答不够完整或不够深刻时,往往只会说“请坐”(手势,来,谁还会回答?或者说:“这样啊,下一位——”或者说:“太棒了,太好了”等等。这几种评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教师没有真正评价学生,学生无法从老师的这类评价语言中获得肯定或否定。即使像“好的”这类评价语言,看似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但因为学生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所以最终无法肯定自己。因此,这种评价对学生来说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表现(二只沉迷于自己的角色,无视学生的回答教师在上课时只注重自己的语言、表现,一个环节完了下一个环节应该是什么,教师只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没有和学生反馈同步。不知学生所云所以云。对策:在现实中,有些教师深为评价语单调所困,于是就有好心人整理出了“课堂激励性语言四十句”等所谓的经典评价语。老师得到后视为枕中密宝,吟哦背诵,以备课堂上的不时之需。尽管我不反对教师适当积累一些此类语言,但课堂是鲜活的,区区几十句笼统的“精华”语言岂可完全评价学生的表现。要改变以上现象,我认为教师要明确以下两点:(一评价语应简洁、准确,让学生听得明白。评价语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行文要简洁,不模糊,对于要强调的地方要讲得明白,让学生听得清楚。除了语言的简洁,准确性是评价语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就没有了生命力,无论你说如何生动,如何有吸引力,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教师评价语的准确性显得犹为重要,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的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如:“讲得不错,如果声音再响一些会更好!”“说得真棒,但如果在评价同学小组合作结果时,不仅能够看结果,还能考虑到他们组的任务难度,那么,你们的评价将会更客观,思考会更全面。”这样的评价语针对性强,能提醒学生,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回答与思维的质量。(二评价语应生动、幽默,让课堂形成亮点。在准确、生动的基础上,教师的评价语就应该追求生动、幽默、灵活、丰富,才能使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生机勃勃。问题二:评价目标随意表现:即评价缺乏针对性,使学生鲜有收获传统的综合实践教师常对学生说,“你必须努力学习了”、“你的想法很好”、“你做的真棒”。以此来表示对学生表现的赞同或者不赞同。但是,这种评价反馈对于长时间的课堂教学来说,其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事实上,这种评价反馈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培养。无关痛痒的随意性评价就像蜻蜓点水,在学生的头脑中很难烙下较深的印记。这就需要我们评价一定要有深度,要到位,要有针对性。。对策:评价要“到位”“得法”(一评价要“到位”: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提出,有益的教师反馈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当一个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时,教师给予学生丰富的反馈就告诉学生: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为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为什么是错误的,他们的实力所在,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开发他们的潜力。有效的教师反馈应该运用建构性的语言给学生以明确、清晰的建议。而这种建议一次只能集中于对学生一个学习点的改进上。研究者还提出,教师可以画出一张大图片,标出每个学生现在所处的位置,以及他们努力想达到的位置和教师期望他们达到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更明确的方向。(二评价要得“法”评价除了要及时、中肯、到位外,很重要的是要得“法”——要讲究艺术性。仅举出以下几种常用的纠错性评价方法与同行们研究。1.疏导法河道淤塞了,我们从大禹治水的典故中知道了要用疏导的办法解决,教学也一样。在一个地方停滞了,怎么办,疏导一下、点拨一下就可以解决了。2.示范法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对学生进行纠错性评价时,老师的示范作用远远胜于说教。让学生从老师的示范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想远比教师先否定他们、再给予方法说教要有效得多。3.迁移法是不是所有的“节外生枝”均要精心培植呢?不一定。我们在考虑了评价要到位的基础上,还要辩证地注意度的把握,要看看这个“枝”是主干还是“杈子”。当学生的反馈有些过于发散“跑题”时,我们不妨用一用迁移方法引导学生回到讨论的主题上来。问题三:评价方式单一:表现: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教师往往是口头评价为主,缺少体态语的有机结合,以致感觉有些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比较呆板,缺乏灵气,总觉得教师没有全身心的投入。二是课堂即时评价很多教师就是理解为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活动,生生之间,组群之间的多向立体互动评价明显不足;对策:口头语与体态语结合,采用多向立体互动评价。即时评价,如果仅限于老师对学生的话,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就会被局限在老师个人的观点上。因此,在课堂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发挥他们的评价作用,调动其参与性,可以起到教师评价难以企及的作用。所以,在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教师的课堂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们说说看,他说得精彩吗?”“这一组的表现,你觉得怎么样?”“你同意吗?”“说说你自己,在刚才的小组学习中表现积极了吗?”“你的看法和他不同吗?”“你认为谁的广告词最精彩?为什么?”“我的想法和他不一样……”“我不同意他们组的观点……”在这种课中我们看到的是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老师,还有学生,评价关系不仅建立在师生之间,还建立在生生之间,组群之间。这种立体互动的评价关系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科学性,还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辩能力和价值取向。问题四:评价内容狭隘:表现:重问题不重学生课堂教学肯定要有“预设”,只有精美、到位的预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一些老师颠倒了两者的关系,唯“预设”是问,唯“预设”是评,把课堂教学变成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致造成这样一种怪现象:只要学生的回答命中了老师预设的答案,教师就说“对”,反之,哪怕你的答案再有创意,教师也要“力扭乾坤”,把学生的回答拉到预设的轨道上来。可以看出,这些教师的评价对象其实不是学生,而是学生给出的答案;他所关心的仅仅是学生的回答结果与他预想的是否一致,在这样的教学目的的指导下,学生往往会冷落甚至不断地被否定;而老师为了解决“重要问题”,会“百折不挠”地拷问学生,结果问得老师身心疲惫,学生稀里糊涂。对策:评价内容要多维立体,目中有“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达到一系列既定的学习目标。新课程标准有三维目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这三维目标的视角来看待课堂评价的话,即时评价就应该从以上三方面进行。即,除了评价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之外,更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情绪表现、学习态度、情感意识、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即时评价。对发展性评价观来说,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即时评价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学生不同智能的正常全面良性发展。在这里根据课堂实践,我特别想指出教师要注意的两点。(一教学中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投入,可说得总不完全对或者完全不对,更勿谈精彩了。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即时评价的语言就不能只光顾着最终的结果,关注学生参与的状态要比判断答案的正误要重要得多。否则,这些学生积极性受挫,自尊心受损,负性的感觉主宰学习体验将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这让人联想到爱因斯坦和他的小板凳的故事。手工课上,爱因斯坦刚拿出一个手工作品--小板凳放在桌上,就引来了同学们的哄笑,原来小板凳是那么的难看。爱因斯坦接着又将两个小板凳放在桌面,说:"这是我第二次和第三次做的小板凳,虽然仍然是那么难看,可和第一个相比,它们已经好多了。"听了这话,谁还有理由去嘲笑爱因斯坦呢?(二对小组合作的结果评价。不仅要评价结果,还要评价合作过程,两者并重。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老师不仅对探究结论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还对小组成员的合作状态、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情绪进行逐一即时评价。对小组的评价不仅有定量评价(根据探究出的原因个数给小组加分也进行定性评价,例如“第四小组合作得非常好,组长很能干,他根据学习要求迅速分工,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负责提供表演道具,有的负责汇报表演,有的做记录,有的提出问题与同学互动。这种分工合作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老师很喜欢。”问题五:评价定势明显表现:(一以优等生为中心定势。上课时,教师往往喜欢请学习较好的和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请优等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满脸欣慰。请差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往往焦躁不安,一旦答错了就满脸失望,甚至忍不住打断学生的发言以“遮丑”;好不容易答正确了,说:“啊,连你都讲得这么好,真不简单!”“今天你终于讲对了一次!”诸如此类,教师以优等生的思维水平为标准去衡量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对于比较内向不爱表现的学生,老师很少有评价。课堂上看似动起来了,其实只是教师和优等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大部分学生被晾在那儿,难以享受到教师课堂评价的雨露滋润。表现(二:评价表扬过度一是把表扬作为激励学生的唯一手段,在课堂上经常毫无理由地赞扬学生甚至讨好,简直是难以让人容忍。如有位教师上课时,学生们出示了自己的好字好画与科技作品。教师一看见好字,就说“写得太好了,长大准是一个书法家,请同学们鼓掌”。看见一个不错的科技作品,就说“太有创意了,长大准又是一个爱因斯坦。”如此表扬已经失去它应有的意义与价值,也容易使学生迷失自己,更使学生的耐挫折的承受力大打折扣。二是批评、讽刺过于严厉,态度简单粗暴。使学生难以接受。有这样一个案例:老师突然叫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这学生没有思想准备,一慌张就什么也答不上来。老师就板着脸说:“你看看你,上课不专心,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会说不清,吃得倒是老胖老胖的。”带着不屑的口吻与讽刺之意;吃得这么胖,脑子却这么笨。这种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话,会使孩子的心灵遭受极大的伤害,也会损害老师自身在学生新中的形象。更严重的是,其他学生听了也会跟着效仿,使这个孩子在同龄人中很难抬起头来,这种压抑的心理很可能产生可怕的后果。对策:(一降低评价期望,尊重个体差异如果仅仅把课堂即时评价理解为只是表扬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是不全面的,因为这样一来,天赋稍差的学生就难以有出头之日了,这也不符合我们的教育教学的规律。课堂即时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可利用之处,有价值之处,即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或直言不讳,或委婉含蓄,或严肃庄重,或热情洋溢。对于优生,只有严格要求,才有利于他们的不断进取,但当他们确有创见时,要给予热情的肯定,在成功中培植自信,以激发他们的远大志向。对于学困生,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使他们在挫折中汲取教训,不断进步,就这样让爱的阳光多一些去关照沉默的大多数。对策:(二恰当评价,注意“度”的把握教师评价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握好“度”。既要客观公正,又具体明确。既不能一味批评,也不能无限表扬。评价时要言之有物,千万不能用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奖励,或无原则的粗暴批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索然寡味,对教师的奖励与批评就会产生淡漠感。三、进行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要素(一、评价要及时。及时评价,就是要求教师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作出反应时,教师要及时进行判断,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这种评价,不仅对被评价的学生是一种教育,而且对全班学生也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学生在教师的肯定评价中尝受到成功的快乐,诱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欲望,也能在教师的否定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就是在教师的这种及时的评价中,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激发其道德情感,达到指导自己行为的目的。(二)、评价要准确。所谓评价要准确,就是指教师的评价语言要紧扣教学目标,做到不拔高、不降低、不偏离。要做到评价准确,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是通过哪几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来达成目标,即总目标下面的子目标是什么,而子目标又是通过什么来体现的,心中有一条明确的目标链;其次,还要了解学生,预料在实施目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认识上的偏差,应怎样帮助纠正等,正如我们常说的备课要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只有做到课前心中有数,才能在课中评价准确,发挥如是。不少教师出现的评价偏离目标,并非是目标太难,无法掌握,而是目标意识不强,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估计不足,一旦学生出现教师预料之外的问题,教师的语言评价就难以把握。(三)、评价要有高度。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有二个发展水平,一个是现有的(或叫今天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已经掌握的水平,另一个是潜在的(或叫明天的)发展水平,表现为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来达到的水平,教师的教育应该从儿童的明天的潜在水平开始,通过教育,把潜在的水平转化为今天的水平,并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这种理论,同样印证在综合实践课中。学生在课中的反应,一般是“今天的水平”,通过教学要达成的新目标,一般就是“明天的水平”,如果课堂教学中没有“明天的水平”这个目标,这节课便是低层次的重复,没有教学的必要,如果这节课中的目标不是“明天发展水平”这一层次,而是高不可攀,学生感到可望不可及,同样因为收不到效果而失去教学的意义。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跳一跳,摘桃子”,桃子要摘取,需要跳一跳,不是唾手可得;只要跳一跳,能够摘取桃子,不是空中楼阁。也就是说,教师语言评价的高度,就不能是学生现有水平的简单重复,而应体现在二个发展水平的幅度上。(四)、评价要与体态语言结合。所谓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借助自己身体的姿态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思,如点头表示同意,微笑表示赞许等。如果教师在语言评价的同时,辅以相应的体态,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平常所说,教师像演员,讲坛如舞台,教师上课要进入角色,教师要情感外露,用自身的情感去带动学生的情感(以情激情),都含有要求教师充分运用体态语言的意思。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注意运用这种教育手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一个严冬的早晨,看见一年级学生季娜在学校的暖房中摘了一朵盛开的鲜花,大吃一惊,但当他问清季娜是为了给重病中的祖母送去一些欢乐而摘花时,非但没有责备,反而请她再采二朵带回去,并躬着身,用手扶摸着季娜的头,深情地说:“一朵给你,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一朵再送给你的父母,因为他们教育出了一个善良的人”。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躬着身,抚摸着季娜的头的动作与深情的评价语言结合在一起,就能使我们感受到教育家那种对纯真童心的理解、爱怜与保护,对于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是一种最有力度的教育,这就是体态语言的魅力所在。四、教师怎样提升即时性评价的能力第一,学习名人名言,学习名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表达的方式,所以多记多背一些名人名言来预设;第二,阅读名著与杂志。开拓视野,学习语言表达。第三,广泛涉猎各种媒体,尤其在班级博客平台中,练习评价语的书写。这样可以检测我的评价语是否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并且多给自己练习的机会。争取6能够厚积而薄发。第四,运用评价技巧(1)真情流露的评价更能打动学生,启迪学生的心智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爱是教师改造工作的源泉,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源泉。在他人评价中,自然地流露出评价者真情的评价更能使被评价者感受到评价的魅力,同时,在一定意义上启迪着被评价者的心智。(2)常换常新的评价更能吸引学生,激励学生不懈努力追求新奇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整天面对的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那么孩子将对此失去兴趣。在批改作业时老师们会发现最初孩子们追求的是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会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画一朵小红花。而当自己周围的许多小朋友都得到了这一殊荣时,“红花”便失去了昔日的吸引力,学生的作业渐渐地少了认真的痕迹。突然有一天,依然坚持认真书写的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的作业本上出现了“一张笑脸”时,便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作业本展示给所有的小朋友看,于是,许多小朋友的作业又悄悄地整齐了。不等作业本发下来,孩子们已经急切地想了解作业本上是否有“笑脸”——“老师我得到笑脸了么?”……就是这常换常新的评价成了学生认真书写的动力之一。同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便逐渐养成。(3)建议性的评价更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孩子犯错时,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或者是简单地让孩子承认错误了事,那么这个孩子很有可能多次犯同样的错误。班上有一位学生跟多个同学发生摩擦,找其谈话,问明原因,最终指出他的错误,以他向别的同学赔礼道歉而告终。但是,同样的错误他依然时不时地在犯着。究其原因,是他有与同学相处的热情,但缺乏与同学相处的能力。于是给他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性的办法供他尝试,渐渐地他与同学的摩擦少了,同时体会到了怎样与同学相处。孩子知道对与错,但依旧茫然不知所措,如果他们得到的评价是它们已知的对与错,那么这一评价将是毫无意义的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乙丙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村级修桥安全协议书范本
- 顺义活塞机采购合同范本
- 股权转让合同的解除协议
- 私人财产投资协议书范本
- 汽修店工人雇佣合同范本
- 股东退休强制退股协议书
- 浙江小型仓库租赁协议书
- 自建房模具出售合同范本
- 水稻种植托管服务协议书
- 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吉林省中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解读(精校打印)
- 儿童腹痛鉴别诊断
- 完整版:美制螺纹尺寸对照表(牙数、牙高、螺距、小径、中径外径、钻孔)
- 管理学原理(南大马工程)
- 律师事务所招投标书
- 绿化项目设备配置方案
- 安徽硅宝有机硅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500吨偶联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国际技术转让合同(中英文对照)
- FBCDZ系列通风机使用说明书
-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