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驿路梨花》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5课《驿路梨花》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5课《驿路梨花》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5课《驿路梨花》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5课《驿路梨花》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驿路梨花第四单元彭荆风第一课时

1.通过略读,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梨花”的象征意义和作用。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构思的巧妙,学习设置悬念、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写法。3.感受文中的朴实民风,培养学生修身正己的公德意识。4.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作标题的妙处。学习目标同学们,请欣赏这些美丽的梨花,由梨花的图片你们想到了哪些关于梨花的诗句呢?导入新课

浏览图片,回忆诗句,预设: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在不同诗句中梨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彭荆风这篇小说的题目《驿路梨花》出自陆游诗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那么,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中的“梨花”又有怎样的含义呢?(板书:驿路梨花彭荆风)检查预习1.同桌互查识记的字词,然后齐读,教师强调易错字音。撵()驿()路陡()峭竹篾()简陋()修葺()恍惚()麂()菌(

)子niǎnyìdǒumièlòuqìhuǎnghūjǐjùn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修葺:折损:驿路:迷茫:香气四溢: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文中指因过分尊重使人承受不起,客套话。文中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广阔而看不清楚。指香气浓郁,向四面飘散。

彭荆风,当代作家,原籍江西萍乡。1929年生,1949年夏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后来,他长期生活在云南边寨,熟悉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写了许多反映边疆生活的作品。3.交流有关作者及背景资料

《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5月。那是5月间的一个下午,作者午睡刚醒,慵倦地躺在床上读《宋诗选》,当读到陆游“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时,那美丽的意境使作者联想起了过去在滇西南边地大山深处见过的大片梨花林,以及与梨花有关的许多奇异的故事,那都是作者长久难以忘怀的。这时候,一种想用文笔描述那和谐过去的创作愿望也油然而生,作者忙披衣起床抓过纸笔来写作。情之所钟,使他的思绪完全进入了诗情画意的梨花林,以及那些朴实的哈尼族、瑶族人当中,因此他写得很快,一个下午就完成了这篇《驿路梨花》。初读感知2.这篇文章的核心事物是什么?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是什么人?带着下面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1.这个故事写到了哪些人物?

明确:“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

明确:本篇的核心事物是小茅屋,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人物是“我”和老余。

明确: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3.依据“我”和老余的见闻,本篇可以分为哪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1~8

写“我”和老余正在焦急地赶路时发现了小茅屋9~12

写小茅屋帮助“我们”解除饥饿疲劳

引发“我们”对小茅屋主人的猜想13~27写瑶族老人述说小茅屋主人名叫梨花

第四部分(28~36):写梨花之妹讲出小茅屋的来历。

第五部分(37):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

顺叙: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就是顺叙。作用: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使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4.略读课文,在课本上勾画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本文是什么记叙顺序,这种顺序有什么作用?记叙的顺序:

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作用: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作用:对中心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作用: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

。暮色夕阳西下一弯新月上个月这天夜里第二天早上十多年前前几年课文描写的顺序。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发现小茅屋投宿小茅屋听梨花妹妹讲述小茅屋的来历遇见瑶族老人,听他讲述修葺小茅屋

事件发生的顺序: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哈尼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之妹继续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我”和老余路过这里住宿,瑶族老人送大米,“我们”一起修葺了小茅屋。

从全文看,文章采用的记叙顺序是顺叙,而中间又巧妙地运用插叙,穿插了一些故事,使文章曲折有致,构思颇具匠心。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描写了这里的环境。突出了山的高、大、多,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面小屋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做了铺垫。1.文章开头1、2段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合作探究

2.作者是怎样对小茅屋进行细致描写的?这些描写使你对小屋“主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明确:“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我们可以想见小茅屋主人的一颗赤诚的心,火一般的热情,善良又体贴。

“火塘里的灰是冷的。”“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这些描写都表明小茅屋的主人是那么热心,想得那么细致周到,让过路人“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

明确:“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这样写突出了在深山中小茅屋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帮助,和我们无比的感激之情。为猜想茅屋的主人做了铺垫。

3.文章如何描写我们在小茅屋吃饭休息的情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课文中的这些人为小茅屋做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快速阅读课文,填写下面表格。顺序人

物所做好事做好事的目的时间12345“我”和老余瑶族老人梨花的

妹妹解放军梨花姑娘修葺小茅屋、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专门送粮食来照料小茅屋常来照管小茅屋砍树割草盖小茅屋向哈尼小姑娘学习,为群众着想十多年后的某天早上方便后来人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接姐姐的班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向解放军学习,方便过路人十多年前路过时前一天晚上几年前,姐姐出嫁后解放军盖小茅屋后至她出嫁前

明确:“我”和老余、瑶族老人、梨花姑娘的妹妹、解放军战士、梨花等小茅屋的建造者及所有的照料者都是主人,因为他们都有着一种为人民服务、方便过路人的雷锋精神,他们都为小茅屋做出过贡献,使小茅屋成了过路人的“驿站”。5.结合以上几个问题,你认为到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为什么?

总结过渡:赶路的行人得到了照顾,在艰难的旅途中,在漆黑的夜晚,在饥饿和疲惫里,是这间小茅屋给予了他们希望与温暖,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感恩在路上。课堂小结

本节课运用略读的方法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梳理了文章的脉络,初步领会了文章颇具匠心的构思。板书设计洁白梨花开遍大地(顺叙、插叙)驿路梨花处处开助人为乐发现小屋在小屋解除饥饿疲劳瑶族老人述说屋主人梨花之妹讲小屋来历第二课时合作探究1.文中几次写到“梨花”?将其语句勾画出,并思考其作用。勾画相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理解,讨论、交流。

明确:(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寻花赏景,体悟情感(实写,以自然环境之美烘托不平常的小茅屋,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之中。)

(2)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美的意境。)

(3)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梨花,是哈尼小姑娘的名字。由此,景物“梨花”和人物“梨花”建立起关联。)

(4)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虚写,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

(5)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引用诗句,寓意双关,点明文章的主题。赞扬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以花写人,以花映人,写出了花的美,更突出了人的精神的美。表达了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

五写梨花: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自然界的梨花、人名、雷锋精神。

总结过渡:“梨花”贯穿了全文,也是文章的线索,在理解了不同“梨花”的含义之后,我们知道了“梨花”不仅指自然界的景物和人名,还象征着“雷锋精神”。2.文章中哪些事件是“梨花绽放”的体现呢?学生圈点勾画,总结概括。

明确:(1)“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向哈尼小姑娘学习方便过路的人。

(2)瑶族老人,给小茅屋送米,修葺小茅屋,向哈尼小姑娘学习方便过路的人。

(3)哈尼小姑娘,照管小茅屋,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

(4)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向解放军学习,方便过路的人

(5)解放军,建造小茅屋,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的人。

总结过渡:“驿路梨花”处处生香,我们看到了西南山林里的淳朴民风和不计回报的助人为乐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弘扬。在学习了文本之后,我们再回到文章的标题上,文章以《驿路梨花》为标题,有何妙处呢?问题探究1.课文为什么用《驿路梨花》作标题?为什么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作结尾?

明确:“梨花”一词含义丰富,既是自然界的梨花,也是梨花姑娘,还是雷锋精神的象征。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自然而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结尾“驿路梨花处处开”,作者在这里以花喻人,喻示雷锋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在祖国大地处处开放,照应题目和开头,深刻地揭示了主题。2.课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的问题写了哪两次误会和哪三个悬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第一次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