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他对别人都很好,唯独对他的爸爸___不尊重。②金融界的人士都应该清楚地知道,在资本的转换和___过程中,人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③对于各种不正确的治学方法,我们都要注意___。A.特别增殖防止B.格外增殖制止C.特别增值制止D.格外增值防止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复辟(pì)押解(jiè)大有裨(bì)益
B.埋(mán)怨揣度(duó)横(hèng)行霸道
C.肖(xiào)像稽(qǐ)首安步当(dàng)车
D.着(zhāo)数倔强(jiàng)创(chuàng)巨痛深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诗出自()
A.《归田园居》B.《饮酒》C.《种豆南山下》D.《山居秋瞑》
4.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济贫假公济私同舟共济
B.靡费辙乱旗靡
靡日不思
C.落枕丢三落四失魂落魄
D.鲜明
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5.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上海的娱记几乎倾巢出动,其他省市的也一大早就纷纷来到新闻发布会现场等候。
B.海淀区十一学校甘兰佑老师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安之若素,依然坚守三尺讲台。
C.清华大学水利工程学院的师生们在一次野外勘察中,意外发现了一片原始喀斯特岩溶地貌,那些岩石形态优美,真是巧夺天工。
D.“秦晋之好”这个成语是说春秋时期的秦、晋两个国家之间几代都有婚姻关系,可谓是间不容发。
6.议论文的三要素是()A.A.论点、论据、论证B.论点立论驳论C.论证论证方法论证方式D.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
7.下列词组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A.抵毁广袤蕴藉蜂涌而上
B.箴言膺品嘻笑变本加利
C.蹊跷轶事湮没恬不知耻
D.气忿世故飘缈众口烁金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黑暗喑哑韵脚黯然失色
B.调动雕刻稠密民生凋敝
C.稍微讥诮末梢形销骨立
D.阻止狙击租赁神情沮丧
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影牒亟待一蹶不振繁文缛节
B.弛名赈灾姗姗来迟萍水相逢
C.先驱伎俩人不敷出凤毛鳞角
D.凋敝氤氲生死攸关蔚然成风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A.《左传》B.《汉书》C.《史记》D.《后汉书》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现在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对临川名师怀着无限的
。②近年电信事业发展迅速,大城市、中小城市,
偏僻的农村,居民普遍安装了宽带。③谁都知道他是个___
_、绝顶聪明的学生。A.A.敬仰以至举一反三
B.景仰乃至闻一知十
C.景仰以至闻一知十
D.敬仰乃至举一反三
12.成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A.举一返三颠倒事非洋洋大观
B.半璧江山举世闻名针贬时弊
C.成竹在胸赫赫有名在所不辞
D.螳目结舌和舟共济不修边幅
13.给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人合适的一组词语是()
①县人大常委会决定,本条例自公布之El起开始________。
②他思想僵化,满脑子的________,所以老是迈不出前进的步子。
③殖民主义者掠夺、扩张的野心是绝对没有________的。
④怪了,我的文具盒怎么突然不见了呢?难道会________!
A.施行清规戒律界限不翼而飞
B.实行清规戒律界线不翼而飞
C.施行金科玉律界线不胫而走
D.实行金科玉律界限不胫而走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上海的娱记几乎倾巢出动,其他省市的也一大早就纷纷来到新闻发布会现场等候。
B.海淀区十一学校甘兰佑老师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安之若素,依然坚守三尺讲台。
C.清华大学水利工程学院的师生们在一次野外勘察中,意外发现了一片原始喀斯特岩溶地貌,那些岩石形态优美,真是巧夺天工。
D.“秦晋之好”这个成语是说春秋时期的秦、晋两个国家之间几代都有婚姻关系,可谓是间不容发。
1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A.山清水秀磨拳擦掌大声疾呼苦心孤诣
B.出类拨萃防微杜渐再接再厉天网恢恢
C.言简意赅因地制宜强弩之末萍水相逢
D.永葆青春变幻莫测孤注一掷余勇可贾
16.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10题。
大海的波涛声是自然界最纯美、浑厚,且颇具神秘色彩的“音乐”。然而是谁“弹奏,,了这一曲曲动人的音乐呢?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浪花中大大小小的气泡便是一位天才的“演奏家”。
海洋学研究所科学家认为,涛声的音质取决于形成海浪所特有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
他们分别对在实验室水池中和开放的海洋中拍摄到的高速录像进行了分析,并测算了浪端气泡的体积,进而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浪花中气泡形成的完整图画。
根据测算,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气泡”直径约为1毫米至1厘米之间,而“小气泡”的直径则小于l毫米。科学家介绍说,大气泡和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尽相同。海浪形成初期,浪尖会卷裹一部分空气形成一个管状空洞,当海浪下落时,这个空洞便被分割成若干部分,从而形成大气泡。当浪尖与海水再次相遇,飞溅起琦浪花将海水表面的空气带入水中,小气泡就此诞生。根据科学家的结论,小气泡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要比大气泡更为激烈。虽然大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同,但两种过程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这一规律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如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找到它。
科学家认为,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不起眼的气泡,它们不仅是“大海之音”的缔造者,更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通常,大大小小的气泡会将空气带入海水中,为海洋生物提供大量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气泡的大小决定着海水溶解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气中这一温室气体的含量。与此同时,气泡在海面爆裂的一瞬间,又向空中输送了丰富的水汽,有助于云的形成。上述看似简单的正反两个过程,却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
7
题
第四段中加点的“两个过程”指的是()
1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届时银幕运筹帷幄B.描摹深谙责无旁代C.决裂教唆文过是非D.熬战跨度链而走险18.《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A.A.《大堰河》B.《火把》C.《北方》D.《向太阳》
19.
第
3
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0.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A.我能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铮友,感到十分荣幸。
B.截止今年10月底,他己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C.经有关部门认真鉴定,这些东西全是膺品。
D.新建的城市应按现代化的要求来安排市政设施。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A.这几幅画是他早期的习作,自然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同日而语。
B.这一套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各门学科,可谓洋洋大观,丰富多彩
C.这次县人大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人竟对什么是“法人”,什么是“行政处罚”都不了了之。
D.他的草书挥洒自如,遒劲有力,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22.下列句子没有“语序不当”语病的一句是()A.成功的教学,在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B.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中药不仅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C.我们的祖国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D.这次会议对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2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相关条例提示:银行向异地信用卡用户支付大额现金,需要得到发卡地所在银行()。②为了改变被动局面,尽快恢复生产,工厂决定()部分刚剐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③对生恬在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烈士遗属,当地政府应该履行()的义务,以告慰烈士的英灵。A.受权启用扶养B.授权起用扶养C.受权起用抚养D.授权启用抚养
24.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散文B.小说C.散文诗D.寓言
25.“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指的是()
A.刘备B.关羽C.诸葛亮D.向宠2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短语或句子,顺序嘴恰当的一项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
。果然,稍微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就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突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
。①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②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③射得人眼睛发痛④我知道太阳要从那里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个地方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②④③①D.①④②③2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反聩涸泽而渔哗众取宠B.作祟人才倍出励精图治C.修茸严惩不贷罄竹难书D.阔绰莫衷一是积毁消骨28.《蜀相》中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辉煌业绩的句子是()A.A.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脯空好音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水乡小镇,一条百来步的小街,九曲连环,倒有十来座
的小桥相衔。
(2)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
安排。
(3)把朋友送上火车,直到火车开动了,他才
地转身离去。A.A.精巧适当若有所失B.奇巧适当若有所思C.奇巧适度若有所失D.精巧适度若有所思
3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
A.《孟子》B.《韩非子》C.《论语》D.《庄子》二、填空题(10题)31.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32.22.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_________人。
33.《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34.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___________家。
35.《陈情表》选自《__________》。
36.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_。
37.《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8.《论快乐》一文选自钱钟书的散文集《______________》。
39.25.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___________家。
40.《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_________体散文集。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文中列举所问的人有哪几种?列举的目的何在?4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儆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翻译文中括号里的句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4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
45.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近代未之有也B.复为受罚者所谤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四、现代文阅读(5题)46.阅读《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用,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作者通过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限一字)?
47.对“数字商品市场”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商品市场,即有关商品信息的买卖活动场所。
B.数字商品市场,即电子现金和数字商品问信息交换的市场。
C.数字商品市场,即陈列有关商品信息供选购的市场。
D.数字商品市场,即电子现金和商品信息沟通、转换的市场、
48.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9.对第三段中生物光运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A.光运动指光在生物体中的运动
B.多细胞植物不存在光运动问题
C.向光性是植物追随阳光的表现
D.趋光性是生物依附阳光的表现
50.面对一棵大树,人们经常会赞美阳光下勤勤恳恳的绿叶,它们是充满工作热情的榜样;也会大力讴歌居于地下默默无闻的树根,那可是无私奉献的稭模。可是很少有人会去深究:根吸收的水分和氮、磷、钾等矿物质是如何被送上枝头的?绿叶做成的“面包”又是如何完成对根的能量补给的?其实,在它们之间有一道有序有效的“桥梁”,这就是维管束。说到维管束,先要说绿色植物的发展和进化。如果绿色植物一直生活在水中的话,那么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可以与环境亲密接触,就谈不上谁给谁提供什么,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运输通道。然而,植物要走上陆地,要争取更多的空间,就不能总趴在地上。为了地上部分不至于离开水而死亡,一些细胞开始扮演专职交通员的角色。最原始的细胞,连成了管道,管道聚合成了管道束,一条运输养分的高速公路就此修建了起来,这就是维管束。最先在陆地上站稳脚跟的,正是率先装备了维管束系统的蕨类植物。它们在陆地环境中超越了苔蘚,取得领先地位,并不断被继承、发展和优化。维管束表现植物智慧的地方在于,它们不光是架设了运输桥梁,还对桥梁用途进行了划分,包含着植物进化中对提高运输效率的考量。根据维管束自身构造及其运输功能的差别,维管束又可以分为木质部和韧皮部。一般来说,木质部居于树干中心,由管胞或者导管连接而成,负责运输水分和矿物质。俗话说,“树活一层皮”,初皮部就处在这树皮中,负责从上到下运输蔗糖等碳水化合物。除了运输物品有别之外,木质部和韧皮部还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就是成熟的木质部细胞都是死的,而成熟韧皮部的筛管细胞都是活的。并且由于筛管运输的是大分子有机物,所以在精简了细胞结构、增强了透性的筛管细胞中还有一种被称为“伴胞”的小细胞,负责提供支援。要维持正常的运输工作,维管束自身也需要营养供应,所以在维管束之间还间杂分布着“一片片”薄壁组织,从木材的横切面上可以看到从树心到树皮的一条条放射状的纹路,就是它们了。根据它们的形状,人们称其为木射线,不要小看这些木射线,正是它们的存在,树干木质部的水分才能供应给初皮部,而后者的碳水化合物也是通过这些“桥间之桥”传递给前者的;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小桥”存在,才使得树木的腰围可以持续不断变粗。和现实生活中的桥梁一样,维管束也有使用年限,并且寿命通常都很短。对于草本植物来说,维管束跟植物体共生共灭。就算是像苹果树这样的木本植物,木质部导管的使用年限也不长,通常是1~2年,初皮部筛管的年限也超不过2年。这样看来,生长数十年甚至上千年的大树,废弃的维管束不在少数,但它们还能茁壮成长。这主要是因为在初皮部和木质部中间还存在专门制造维管束的细胞,一般来说,它们可以同时向内形成木质部导管,向外形成韧皮部筛管。只要这个形成层存在,就会不断制造出初皮部和木质部,从而使树木生命延续下去。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与其说是树活一层皮,还不如说树活一套维管束。下列有关“维管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不像树叶和树根那样为人所见,维管束虽然在植物生长中发挥着大作用,却很少有人关注和赞美。
B.在高等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维管束输送着水分和氮、磷、钾等矿物质,还要完成对根的能量输送。
C.在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发展中,由于所有的细胞都可以与环境亲密接触,维管束的作用就被环境抑制了。
D.绿色植物自身的发展和进化表明,在植物从水中到陆地的进化过程中,维管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阅读题(2题)51.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前,人们普遍认为宇宙是一个静止的存在,亘古如斯,永恒不变。
B.我们目前所处的宇宙在不断膨胀,这始于大约138亿年前的“大爆炸”。
C.随着“大爆炸”后温度的逐渐下降,依次产生了星系、原子和基本粒子。
D.宇宙是继续膨胀下去还是有可能收缩,这取决于宇宙物质的“临界密度”。
52.下列对明代花鸟画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画家们广泛地学习和借鉴院体画家、文人画家及民间画师的优良画风。
B.文人参与花鸟画创作以后,绘画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特质。
C.画家们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和狂放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
D.画家们大胆尝试,或借鉴山水画笔法,或引书法笔法画人物,或使用新材料。
六、作文(1题)53.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鲁迅在他的小说《故乡》的结尾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带给人们很多思考。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A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特别”有几个义项:与众不同,不普通;格外,非常;特地;尤其。“格外”有两个义项:副词,表示超过寻常;额外,另外。①句“唯独对他的爸爸不尊重”应加一个强调程度的副词,而“格外”一般情况是指好的方面,所以应选用“特别”。“增殖”原指繁殖,引申为投入产生效益,强调收益生成的过程;“增值”指资产价值增加,强调价值增加的结果。②句“资本的转换和……过程中”,显然应选“增殖”。“防止”指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有避免之意;“制止”指强迫使停止。③句想表达的意思是避免用不正确的治学方法,而无“强迫使停止”之意。
2.C
3.B
4.AB项“靡费”中“靡”读“mí”,其他加点字读“mǐ”;C项“落枕”中“落”读“lào”,“丢三落四”中“落”读“là”,“失魂落魄”的“落”读“luò”;D项“鲜明”中“鲜”的正确读音是“xiān”,其他加点字读“xiǎn”。
5.B正确使用成语,首先要准确把握其含义,还要注意在语境中辨析。A项“倾巢出动,比喻所有的人都出动了,含贬义;C项“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人工技艺精妙高超,用在此处形容“岩溶地貌”不合适;D项“间不容发”比喻时间紧迫,情势危急,用在此处不合适。B项“安之若素,形容遇到不顺利的事或反常情况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符合句意。
6.A
7.C
8.D
9.D
10.C
11.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敬仰”,敬重仰慕;“景仰”,佩服尊敬,仰慕。“景仰”比“敬仰”的意思更重一些。①句从词义的适用范围和轻重分析,应用“景仰”。“乃至”,用在并列成分的末一项之前,表示这一项更为突出;“以至”,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②句根据语意,应用“乃至”。“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③句根据语意,应用“闻一知十”。
12.C
13.A
14.B正确使用成语,首先要准确把握其舍义,还要注意在语境中辨析。A项“倾巢出动”比喻所有的人都出动了,含贬义;C项“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人工技艺精妙高超,用在此处形容“岩溶地貌”不合适;D项“问不容发”比喻时间紧迫,情势危急,用在此处不合适。B项“安之若素”形容遇到不顺利的事或反常情况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符合句意。
15.A
16.C
17.AB项中“责无旁代”的“代”应改为“贷”。C项中“文过是非”的“是”应改为“饰”。D项中“熬战”的“熬”应改为“鏖”。
18.C
19.B
20.D
21.C
22.AB.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应将“不仅中药”中的“不仅”与“中药”位置互换;C.应把状语“任意”移到“列强”之后;D“广泛的”应修饰“交换”。
23.B
24.C
25.C
26.C
27.CA项“反聩”应为“反馈”;B项“人才倍出”应为“人才辈出”;D项“积毁消骨”应为“积毁销骨”。
28.C这首诗的第三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开国济世的功绩、忠心为国的精神。“三顺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说先主刘备曾三顾茅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护理抢救记录正规
- 2025至2030年中国门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001
- 中职学前教育教师上课
- 2025至2030年中国缸盖加工中心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紫光LED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管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002
-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警示
- 2024年5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活动
- 2024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单元
- 企业涉外经贸合作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 奇美牌口风琴吹奏说明电子版
- 面对自我 课程辅导教师读本
-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第5课-矿物质营养
- 温室大棚项目绩效管理手册范文
- 叉车技能比武实施方案
- 丽声绘本教学课件《a-house-for-hedgehog》
- 上海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评价指标90项
-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写作练习纸
- 建筑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 《电机定子、转子冲片和铁芯》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