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物流活动构成第三章物流活动构成1第一节包装第一节包装2一、概述1.包装的概念包装是在物流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璜和标志的工作总称。一、概述1.包装的概念32.包装的特性与功能包装有三大特性,即保护性、单位集中性及便利性。这三大特性具有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方便消费的四大功能。2.包装的特性与功能4二、包装的分类二、包装的分类5三、包装管理的合理化包装合理化一方面包括包装总体的合理化,这种合理化往往用整体物流效益与微观包装效益的统一来衡量,另一方面也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包装方式的合理组合及运用。三、包装管理的合理化包装合理化一方面6包装合理化的三要素防止包装不足防止包装过剩从物流管理角度,用科学方法确定最优包装包装合理化的三要素7四、包装管理现代化问题1.关于包装模数问题包装模数是关于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化及系列尺寸选定的一种规定。四、包装管理现代化问题1.关于包装模数问题8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之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按模数所规定尺寸进行包装,按模数包装之后,各种包装货物可以按一定规定随意组合,这就有利于小包装的集合,有利于集装箱及托盘的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也有利于运输和保管。这就不但使包装领域实现合理化,而且能实现全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因此,包装模数问题是物流现代化的基础问题。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之后,各种进入流通领92.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包装大型化和集装化十分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运、保管等过程的机械化;有利于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从而加快全物流过程的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的包装费用;还有利于货体保护。可以认为,为实现物流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提高物流效率,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是不可少的。2.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103.包装的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处理包装产业现今已是世界各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在有的国家己占到国民经济的5%。这么大的产业,资源消耗巨大,因而资源回收利用、梯级利用、资源再循环是包装领域现代化的重要课题。3.包装的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处理114.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4.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12第二节装卸搬运第二节装卸搬运13一、概述1.装卸搬运的概念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两者全称装卸搬运。一、概述1.装卸搬运的概念142.装卸搬运的地位
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活动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其频率高于其他各项物流活动,每次装卸活动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装卸活动消耗的人力也很多,所以装卸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较高。此外,进行装卸操作时往往需要接触货物,因此,这是在物流过程中造成货物破损、散失、损耗、混合等损失的主要环节。2.装卸搬运的地位153.装卸搬运的特点
►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装卸搬运是增加物流成本的活动3.装卸搬运的特点16二、装卸搬运方式1.按装卸搬运施行的物流设施、设备对象分类: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卸、汽车装卸、飞机装卸等;2.按装卸搬运的作业方式分类:吊上吊下方式、叉上叉下方式、滚上滚下方式、移上移下方式、散装散卸方式;二、装卸搬运方式1.按装卸搬运施行的物流173.按被装物的主要运动形式分类:垂直装卸、水平装卸;4.按装卸搬运对象分类:散装货物装卸、单件货物装卸、集装货物装卸等;5.按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分类:连续装卸与间歇装卸3.按被装物的主要运动形式分类:垂直装18三、装卸搬运合理化1.防止无效装卸2.充分利用重力和消除重力影响,进行少消耗的装卸3.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4.提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三、装卸搬运合理化1.防止无效装卸19第三节运输第三节运输20
一、概述1.运输的概念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间(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或一个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两车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对“物”进行空间位移。一、概述1.运输的概念212.运输的地位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2.运输的地位22二、运输方式二、运输方式23三、运输合理化及现代化1.不合理运输的表现:
♦空驶♦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运力选择不当♦托运方式选择不当♦超限运输三、运输合理化及现代化1.不合理运输的表现:242.运输合理化的概念
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很多,起决定性作用的有五方面的因素,称做合理运输的“五要素”:
♦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2.运输合理化的概念253.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尽量发展直达运输♦配载运输♦“四就”直拔运输♦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运输♦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3.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26四、网络经济时代运输的发展趋势
►运输地位的变化:物流的主导地位→现代物流的支撑因素►运输结构的变化►不同的运输方式的一体化四、网络经济时代运输的发展趋势►运输地位的变化:27第四节储存与库存控制第四节储存与库存控制28一、储存概述1.储存的概念和运输的概念相对应,储存是以改变“物”的时间状态为目的的活动,以克服产需之间的时间差异获得更好的效用。一、储存概述1.储存的概念292.储存的地位、作用
▲储存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储存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储存可以创造“时间效用”。▲储存是“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源泉之一2.储存的地位、作用303.储存的逆作用物流系统中,储存是一种必要的活动。但因其特点,也经常存在冲减物流系统效益,恶化物流系统运行的趋势。所以甚至有人明确提出,储存中的“库存”是企业的癌症。主要因为储存的代价太高:3.储存的逆作用31固定费用支出机会损失陈旧损坏与跌价损失保险费支出进货、验收、保管、发货、搬运等可固定费用支出32二、储存储备管理形式1.按储备在社会再生产中作用的管理形式
▼生产储备▼消费储备▼流通储备▼国家储备经常储备保险储备
季节储备
二、储存储备管理形式1.按储备在社会再生产中作用的管理形式经332.按储存集中程度区分的管理形式►集中储存►分散储存►零库存2.按储存集中程度区分的管理形式34三、储存作业管理1.储存作业一般程序
▲接货▲保管▲发货三、储存作业管理1.储存作业一般程序352.储存作业的电子化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作业程序的计算机操作,甚至实现全过程的无纸化作业。2.储存作业的电子化36四、储存期间的管理储存期间管理,一方面作为物流的一个环节,根据物流全过程需要进行信息等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在储存期间防止货物的损失,这对于长期储备性的物资尤为重要。四、储存期间的管理储存期间管理,一方面作为37五、储存管理合理化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功能。这是合理化的前提或本质,如果不能保证储存功能的实现,其他问题便无从谈起了。合理储存的实质是,在保证储存功能实现前提下尽量少投入,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关系问题。五、储存管理合理化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38不合理储存主要表现:
♦储存时间过长♦储存的数量过大♦储存数量过低♦储存条件不足或过剩♦储备结构失衡不合理储存主要表现:39储存管理合理化的实施:♦将静态储存变为动态储存♦实施重点管理♦在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总规模前提下,追求经济规模,适当集中库存。♦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保证每个被储物的储存期不至过长。储存管理合理化的实施:40♦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运储装备一体化的方式♦虚拟仓库和虚拟库存♦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41六、库存控制1.库存控制系统概念
库存控制系统是以控制库存为共同目的的相关方法、手段、技术、管理及操作过程的集合,这个系统贯穿于从物资的选择、规划、订货、进货、入库、储存及至最后出库的一个长过程,这些过程的作用结果,最后实现了按人们目标控制库存的目的。六、库存控制1.库存控制系统概念422.库存控制系统要素♦企业的选地和选产♦订货♦物流♦信息♦管理2.库存控制系统要素433.库存控制系统目标♦库存最低的目标♦库存保证程度最高的目标♦不允许缺货的目标♦限定资金的目标♦快速的目标3.库存控制系统目标444.库存控制系统的若干制约条件♦需求的不确定性♦订货周期♦运输♦资金制约♦价格和成本的制约♦管理水平的制约4.库存控制系统的若干制约条件45第五节流通加工第五节流通加工46一、流通加工的概念1.流通加工概念
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而进行的加工或者同一机能形态转换而进行的加工。具体包括切割、细分化、钻孔、弯曲、组装等轻微的生产活动。除此之外,还包括单位化、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备货、商品检验等为使流通顺利进行而从事的辅助作业。一、流通加工的概念1.流通加工概念472.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的区别
流通加工和一般的生产型加工在加工对象、加工程度方面差别较大,其主要差别表现在五个方面:
♦加工对象的区别♦加工程度的区别♦附加价值的区别♦加工责任人的区别♦加工目的的区别2.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的区别483.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地位▲流通加工有效地完善了流通▲流通加工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流通加工在国民经济中也是重要的加工形式。3.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地位494.流通加工的作用
♦通过流通加工,使物流系统服务功能大大增强♦使物流系统可以成为“利润中心”。♦通过流通加工,可以使物流过程减少损失、加快速度、降低操作成本,因而可能降低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提高原材料利用率4.流通加工的作用50♦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手段的最高效率♦改变功能,提高收益♦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51二、流通加工的类型为了充分体现流通加工对物流服务功能的增强,流通加工的种类很多
►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深加工►为满足需求多样化进行的服务性加工►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加工►为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物流的加工二、流通加工的类型为了充分体现流通加工对52►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为提高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流通加工►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合理化的流通加工►以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利润为目的流通加工►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形式►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53三、流通加工合理化
1.不合理流通加工若干形式▼流通加工地点设置不合理▼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三、流通加工合理化1.不合理流通加工若干形式542.流通加工合理化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不仅做到避免各种不合理,使流通加工有存在的价值,而且做到最优的选择。2.流通加工合理化55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加工和配送结合♦加工和配套结合♦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加工和节约相结合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56第六节配送第六节配送57一、配送概念
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的一种形式。从物流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一般的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身,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完成将货物送达目的地。特殊的配送则还要以加工活动为支撑,所以包括的方面更广。一、配送概念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58二、配送服务1.配送供给与需求配送供给与需求的双方是由实行配送的企业和接受配送服务的用户(企业或消费者)所构成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企业对企业的配送♦企业内部配送♦企业对消费者配送二、配送服务1.配送供给与需求592.配送服务方式♦定时配送♦定量配送♦定时定量配送♦定时定路线配送♦即时、应急配送♦共同配送♦加工配送2.配送服务方式60三、配送流程1.配送的主要操作♦备货♦储存♦分拣及配货♦配装♦配送运输♦送达服务♦配送加工♦回程三、配送流程1.配送的主要操作612.配送的一般流程2.配送的一般流程62四、配送合理化1.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资源筹措的不合理►库存决策不合理►价格不合理►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送货中不合理运输►经营观念的不合理四、配送合理化1.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632.配送合理化
*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
库存标志资金标志成本和效益供应保证标志社会运力节约标志用户企业仓库、供应、进货人力物力节约标志物流合理化标志2.配送合理化64*配送合理化可采取的做法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推行加工配送推行共同配送实行送取结合推行准时配送系统推行即时配送*配送合理化可采取的做法65第三章物流活动构成第三章物流活动构成66第一节包装第一节包装67一、概述1.包装的概念包装是在物流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璜和标志的工作总称。一、概述1.包装的概念682.包装的特性与功能包装有三大特性,即保护性、单位集中性及便利性。这三大特性具有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方便消费的四大功能。2.包装的特性与功能69二、包装的分类二、包装的分类70三、包装管理的合理化包装合理化一方面包括包装总体的合理化,这种合理化往往用整体物流效益与微观包装效益的统一来衡量,另一方面也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包装方式的合理组合及运用。三、包装管理的合理化包装合理化一方面71包装合理化的三要素防止包装不足防止包装过剩从物流管理角度,用科学方法确定最优包装包装合理化的三要素72四、包装管理现代化问题1.关于包装模数问题包装模数是关于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化及系列尺寸选定的一种规定。四、包装管理现代化问题1.关于包装模数问题73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之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按模数所规定尺寸进行包装,按模数包装之后,各种包装货物可以按一定规定随意组合,这就有利于小包装的集合,有利于集装箱及托盘的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也有利于运输和保管。这就不但使包装领域实现合理化,而且能实现全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因此,包装模数问题是物流现代化的基础问题。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之后,各种进入流通领742.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包装大型化和集装化十分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运、保管等过程的机械化;有利于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从而加快全物流过程的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的包装费用;还有利于货体保护。可以认为,为实现物流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提高物流效率,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是不可少的。2.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753.包装的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处理包装产业现今已是世界各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在有的国家己占到国民经济的5%。这么大的产业,资源消耗巨大,因而资源回收利用、梯级利用、资源再循环是包装领域现代化的重要课题。3.包装的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处理764.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4.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77第二节装卸搬运第二节装卸搬运78一、概述1.装卸搬运的概念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两者全称装卸搬运。一、概述1.装卸搬运的概念792.装卸搬运的地位
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活动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其频率高于其他各项物流活动,每次装卸活动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装卸活动消耗的人力也很多,所以装卸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较高。此外,进行装卸操作时往往需要接触货物,因此,这是在物流过程中造成货物破损、散失、损耗、混合等损失的主要环节。2.装卸搬运的地位803.装卸搬运的特点
►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装卸搬运是增加物流成本的活动3.装卸搬运的特点81二、装卸搬运方式1.按装卸搬运施行的物流设施、设备对象分类: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卸、汽车装卸、飞机装卸等;2.按装卸搬运的作业方式分类:吊上吊下方式、叉上叉下方式、滚上滚下方式、移上移下方式、散装散卸方式;二、装卸搬运方式1.按装卸搬运施行的物流823.按被装物的主要运动形式分类:垂直装卸、水平装卸;4.按装卸搬运对象分类:散装货物装卸、单件货物装卸、集装货物装卸等;5.按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分类:连续装卸与间歇装卸3.按被装物的主要运动形式分类:垂直装83三、装卸搬运合理化1.防止无效装卸2.充分利用重力和消除重力影响,进行少消耗的装卸3.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4.提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三、装卸搬运合理化1.防止无效装卸84第三节运输第三节运输85
一、概述1.运输的概念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间(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或一个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两车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对“物”进行空间位移。一、概述1.运输的概念862.运输的地位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2.运输的地位87二、运输方式二、运输方式88三、运输合理化及现代化1.不合理运输的表现:
♦空驶♦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运力选择不当♦托运方式选择不当♦超限运输三、运输合理化及现代化1.不合理运输的表现:892.运输合理化的概念
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很多,起决定性作用的有五方面的因素,称做合理运输的“五要素”:
♦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2.运输合理化的概念903.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尽量发展直达运输♦配载运输♦“四就”直拔运输♦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运输♦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3.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91四、网络经济时代运输的发展趋势
►运输地位的变化:物流的主导地位→现代物流的支撑因素►运输结构的变化►不同的运输方式的一体化四、网络经济时代运输的发展趋势►运输地位的变化:92第四节储存与库存控制第四节储存与库存控制93一、储存概述1.储存的概念和运输的概念相对应,储存是以改变“物”的时间状态为目的的活动,以克服产需之间的时间差异获得更好的效用。一、储存概述1.储存的概念942.储存的地位、作用
▲储存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储存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储存可以创造“时间效用”。▲储存是“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源泉之一2.储存的地位、作用953.储存的逆作用物流系统中,储存是一种必要的活动。但因其特点,也经常存在冲减物流系统效益,恶化物流系统运行的趋势。所以甚至有人明确提出,储存中的“库存”是企业的癌症。主要因为储存的代价太高:3.储存的逆作用96固定费用支出机会损失陈旧损坏与跌价损失保险费支出进货、验收、保管、发货、搬运等可固定费用支出97二、储存储备管理形式1.按储备在社会再生产中作用的管理形式
▼生产储备▼消费储备▼流通储备▼国家储备经常储备保险储备
季节储备
二、储存储备管理形式1.按储备在社会再生产中作用的管理形式经982.按储存集中程度区分的管理形式►集中储存►分散储存►零库存2.按储存集中程度区分的管理形式99三、储存作业管理1.储存作业一般程序
▲接货▲保管▲发货三、储存作业管理1.储存作业一般程序1002.储存作业的电子化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作业程序的计算机操作,甚至实现全过程的无纸化作业。2.储存作业的电子化101四、储存期间的管理储存期间管理,一方面作为物流的一个环节,根据物流全过程需要进行信息等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在储存期间防止货物的损失,这对于长期储备性的物资尤为重要。四、储存期间的管理储存期间管理,一方面作为102五、储存管理合理化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功能。这是合理化的前提或本质,如果不能保证储存功能的实现,其他问题便无从谈起了。合理储存的实质是,在保证储存功能实现前提下尽量少投入,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关系问题。五、储存管理合理化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103不合理储存主要表现:
♦储存时间过长♦储存的数量过大♦储存数量过低♦储存条件不足或过剩♦储备结构失衡不合理储存主要表现:104储存管理合理化的实施:♦将静态储存变为动态储存♦实施重点管理♦在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总规模前提下,追求经济规模,适当集中库存。♦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保证每个被储物的储存期不至过长。储存管理合理化的实施:105♦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运储装备一体化的方式♦虚拟仓库和虚拟库存♦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106六、库存控制1.库存控制系统概念
库存控制系统是以控制库存为共同目的的相关方法、手段、技术、管理及操作过程的集合,这个系统贯穿于从物资的选择、规划、订货、进货、入库、储存及至最后出库的一个长过程,这些过程的作用结果,最后实现了按人们目标控制库存的目的。六、库存控制1.库存控制系统概念1072.库存控制系统要素♦企业的选地和选产♦订货♦物流♦信息♦管理2.库存控制系统要素1083.库存控制系统目标♦库存最低的目标♦库存保证程度最高的目标♦不允许缺货的目标♦限定资金的目标♦快速的目标3.库存控制系统目标1094.库存控制系统的若干制约条件♦需求的不确定性♦订货周期♦运输♦资金制约♦价格和成本的制约♦管理水平的制约4.库存控制系统的若干制约条件110第五节流通加工第五节流通加工111一、流通加工的概念1.流通加工概念
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而进行的加工或者同一机能形态转换而进行的加工。具体包括切割、细分化、钻孔、弯曲、组装等轻微的生产活动。除此之外,还包括单位化、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备货、商品检验等为使流通顺利进行而从事的辅助作业。一、流通加工的概念1.流通加工概念1122.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的区别
流通加工和一般的生产型加工在加工对象、加工程度方面差别较大,其主要差别表现在五个方面:
♦加工对象的区别♦加工程度的区别♦附加价值的区别♦加工责任人的区别♦加工目的的区别2.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的区别1133.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地位▲流通加工有效地完善了流通▲流通加工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流通加工在国民经济中也是重要的加工形式。3.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地位1144.流通加工的作用
♦通过流通加工,使物流系统服务功能大大增强♦使物流系统可以成为“利润中心”。♦通过流通加工,可以使物流过程减少损失、加快速度、降低操作成本,因而可能降低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提高原材料利用率4.流通加工的作用115♦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手段的最高效率♦改变功能,提高收益♦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116二、流通加工的类型为了充分体现流通加工对物流服务功能的增强,流通加工的种类很多
►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深加工►为满足需求多样化进行的服务性加工►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加工►为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物流的加工二、流通加工的类型为了充分体现流通加工对117►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为提高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流通加工►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合理化的流通加工►以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利润为目的流通加工►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形式►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118三、流通加工合理化
1.不合理流通加工若干形式▼流通加工地点设置不合理▼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薛城区中昇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大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年刹车离合系统用油合作协议书
- 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江苏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有刷电动车高速力矩电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机器学习原理与应用课件 第4章 Logistic回归
- 2025至2030年中国探测模块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绣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气管镜科室讲课ppt课件(PPT 69页)
- 对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浅分析
- 麦语言函数手册参考模板
- 冷库喷涂施工工艺(详细)
- 电机学辜承林(第三版)第1章
- 知情同意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查询表
- 观音神课三十二卦
- 医疗机构停业(歇业)申请书
- 发票(商业发票)格式
- 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线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