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地理学练习A_第1页
区域经济地理学练习A_第2页
区域经济地理学练习A_第3页
区域经济地理学练习A_第4页
区域经济地理学练习A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经济地理学练习A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i分,共10分).对社会三次大分工的正确论述是【】A畜牧业产生于农业B农业产生于畜牧业C手工业从农业大部门中分离出来D商业从手工业部门中分离出来.西双版纳,终年郁郁葱葱。这表达了它的【】A数理地理位置B自然地理位置C经济地理位置D政治地理位置.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对下述经济地域的发展发挥了最大作用的是【】A昆明B曲靖C个旧D玉溪.区域人口容量是指A区域人口总量B区域流动人口总量C区域可以容纳的最大的人口数量D区域可以容纳的最佳的人口数量.社会经济基础中,最重要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A第一二三产业基础B经济管理基础C文化基础D科学技术基础.从生产的目的方面影响产业分布的条件是A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BC人口与劳动力条件D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市场与消费条件.下述国家中,工农业产值之比最小的是A美国B法国C日本D中国.制约地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地理位置B生产力发展水平C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D社会历史因素.对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的正确论述是【】A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最早出现的经济地域组织形式B主要以地域专门化与地区综合发展为主要标志C受信息、通信产业的直接作用下所形成的新型地域组织形式D多国合作,发挥各国各地区间的区域互补关系.按照我国目前城市规模的划分,昆明(市区)属于【】A特大城市B大城市C中等城市D小城市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A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B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C系统论、控制论D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E趋同论、协同论.人类经济活动的管理领域包括A生产管理B技术管理C环境管理D经济部门管理E经济地域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部门分工不断深化主要表现在A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诸多的新部门B出现了许多新的地域组织形式C劳动地域分工弱化D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较慢E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经济地域运动中,可以流动的基本要素,包括A人口B各种土地C资金、D科技、信息E文化观念.在社会经济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A社会矛盾日益缓减B对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的影响也日益加大C制度转向不重要D文化转向很重要E社会条件作用加大.对采掘业的正确论述是【】A是间接作用于自然资源的基础产业B包括森林采伐C包括煤炭、石油开采D包括黑色金属开采与加工E可放在第一产业中来论述TOC\o"1-5"\h\z.经济地城空间结构的基本特性有【】A整体性B系统性C层次性D区域性E孤立性.能源完全短缺的地域有【】A云南省B上海市C广东省D日本E英国.一个地区产业链的长短表现了【】A表明其部门分工的发展深度B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C国民经济综合发展水平D区域和经济发展的快慢E实现产业关联和提高效益的可能.经济地域系统包括:【】A经济地带系统B生产地域综合体C工业农业地域D地缘经济地域系统E结构网络地域系统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题后的括号内标明判断答案,对,错X。并在错的内容下方进行改正。TOC\o"1-5"\h\z.区域经济地理学最终要探求的是经济规律。】.第四次科技革命以电力、新材料的应用为标志。【】.目前,我国国内政治稳定,国际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产业的基本细胞是工人。【】.一般说来,农业是经济地域的专门化部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反映在其钢铁工业的水平上。【】.支柱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起基础保障作用的产业。【】.国土规划开始于20世纪20-30年代。【】.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经济地域及其地域推移规律是一致的。【】.城市地域系统是一个多层面的地域体系,最基层的是城市群。】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31.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31.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理论是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基础理论。32.在学科研究过程中,自始至终应该遵循的指导性原则有(1)()思想(2)可持续发展思想。33.劳动的地域分工、(33.劳动的地域分工、()分工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形成发展的动力。.文化观念受地理环境、(.文化观念受地理环境、(.高度集聚的核心城市也称为(.外围地域是指经济地域内()状况和人的素质的直接影响)极。)以外的地域。)结构.狭义的产业结构主要是指产业的部门结构与产业的()结构.依据国家标准局文件,全部的国民经济分为()个门类.91个大类。.第二产业又称加工制造业,共有()个大的门类。.化学工业在地域分布上,可以分为()与分散两大类型。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自然分工.经济地域运动.地理梯度.区域产业关联.区域规划六、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简述经济地理学自诞生起,沿着两条道路向前发展的简况.简述劳动地域分工的最终目的和分工的主要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