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体系结构课件_第1页
互联网体系结构课件_第2页
互联网体系结构课件_第3页
互联网体系结构课件_第4页
互联网体系结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互联网体系结构新华教育(北京)研究院主编1互联网体系结构新华教育(北京)研究院主编12课程介绍课程内容以计算机网络的七层模型为基础并结合实验,详细介绍了通信网、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组成、网络信息系统结构数据通信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物理传输介质、通信交换技术、TCP/IP、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网络安全与管理。2课程介绍课程内容以计算机网络的七层模型为基础并结合实验,详23总学时安排课时总计:90学时理论课学时(60学时)实践课学时(30学时)3总学时安排课时总计:90学时34理论课第1章:互联网概述(12学时)第2章:计算机网络概述(6学时)第3章:数据通信技术(6学时)第4章:网络通信协议(6学时)第5章:局域网技术(9学时)第6章:广域网技术(9学时)第7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6学时)第8章:网络发展新技术(6学时)4理论课第1章:互联网概述(12学时)45【XHJC-SY-001-22】通过电话拨号接入互联网(3学时)【XHJC-SY-001-23】通过ADSL接入互联网(3学时)【XHJC-SY-001-24】通过局域网接入互联网(3学时)【XHJC-SY-001-25】通过IE浏览器申请免费电子邮箱(3学时)【XHJC-SY-001-26】使用Outlook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3学时)【XHJC-SY-001-27】使用FTP客户端软件上传和下载文件(3学时)【XHJC-SY-001-28】OSI模型的特征(3学时)【XHJC-SY-001-29】使用Ping命令(3学时)【XHJC-SY-001-30】建立对等(peer-to-peer)网络(3学时)【XHJC-SY-001-31】建立星型网络(3学时)实践课5【XHJC-SY-001-22】通过电话拨号接入互联网(56授课方法介绍所见即所得先行后知先知后行6授课方法介绍所见即所得67第1章互联网概述主要知识点1.1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了解)1.2互联网的接入(了解)1.3互联网的典型应用(了解)1.4下一代互联网(熟悉)7第1章互联网概述主要知识点781.1互联网的发展历史1.1.1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81.1互联网的发展历史1.1.1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891.1.1互联网的发展和起源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作为响应,美国国防部(DoD,DepartmentofDefence)组建了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开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1961年第一篇有关包交换(PS)的论文发表。1962年提出分布式的全球网络概念。1965年ARPA资助进行“分时计算机系统的合作网络”的研究。MIT(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林肯实验室的TX-2计算机与位于加州圣莫尼卡的系统开发公司的Q-32计算机通过1200bps的电话专线直接连接(没有使用包交换)。随后APRA又将数据设备公司(DEC)的计算机加入其中,组成了“实验网络”。1966年提出第一个ARPANET计划。1967年在美国密西根州AnnArbor召开的ARPAIPTOPI会议上,LarryRoberts组织了有关ARPANET设计方案的讨论。91.1.1互联网的发展和起源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9101.1.1互联网的发展和起源1968年ARPANET项目组向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演示包交换网络。8月递交有关ARPANET的建议书,9月收到回应。10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建立网络测量中心的合同。BoltBeranekandNewman公司(BBN)获得建立接口消息处理机(IMP)中的包交换部分的合同。1969年美国国防部委托开发ARPANET,进行联网的研究。使用BBN公司开发的接口消息处理器(IMP)建立节点(配有12K存储器的HoneywellDDP-516小型计算机)。AT&T公司提供速率为50kbps的通信线路。101.1.1互联网的发展和起源1968年ARPANET10111.1.1互联网的发展和起源80年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SDSCNET、JVNCNET、SURANET、NYSERNET开始运营。互联网架构委员会(IAB)成立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和互联网研究特别工作组。IETF第一次会议1月在SanDiego的Linkabit召开。在公共计算协会(SoPAC)的赞助下,7月16日第一次Freenet会议上网召开(Cleveland)。Freenet后续议程的管理由1989年国家公共远程计算网络(NPTN)负责管理。为提高USENET新闻在TCP/IP网络上的传输效率,制定了网络新闻传输协议(NNTP)。为使非IP网络拥有域地址,CraigPartridge开发了邮件交换器(MX)记录。使用高速连接线路的海湾地区研究网络(BARRNET)建成并于1987年开始运营。同年,NSF签订合作协议,将NSFnet主干网的管理权移交给Merit网络公司(IBM公司和MCI公司又同Merit公司签订协议,三家共同参与管理)。IBM公司、MCI公司和Merit公司后来联合成立了ANS。在Usenix基金的支持下建立了UUNET,提供商业的Unix到Unix的拷贝(UUCP)服务和世界性的新闻组网络系统(USENET)服务。最初的UUNET实验由RickAdams和MikeO’Dell完成。3月,第一届TCP/IPInteroperability会议召开。1988年会议改名为INTEROP。在德国和中国间采用计算机科学网络(CSNET)协议建立了电子邮件(E-mail)连接,9月20日从中国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111.1.1互联网的发展和起源80年代,美国国家科学基1112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1987年,我国通过拨号线路与国际互联网(Internet)连通电子邮件服务,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功能。1991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通过租用国际卫星信道建立了与美国SLAC国家实验室的64Kbps专线连接,进入互联网。1994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完成了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NCFC(TheNationalComputingandNetworkingFacilityofChina),俗称“北京中关村网”。该项目包括1个超级计算中心和3个院校网络,即中国科学院网络(CASnet)、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北京大学校园网(PUnet)。1992年这3个院校网络各自分别建成。1994年4月,接通了1条64kbps的国际线路,使这三个网络的用户对互联网进行了全方位的访问。与此同时,1993年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与斯坦福大学(Stanford)建立了直接联系,并在1994年建立全方位的互联网连接。该网以“CN”作为我国的最高域名在互联网网管中心登记注册,实现了真正的TCP/IP连接,标志着我国正式加入了国际互联网。12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1987年,我国通过拨号线1213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到2019年底,中国的互联网已形成了四大主流网络体系,分别归属于国家指定的4个部级互联管理单位:中科院、国家教委、邮电部和电子部。这四大主流网络体系分别为: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STNet)和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13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到2019年底,中国的互联1314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CHINANET由我国邮电部经营管理,自2019年开通运行以来,已建设了覆盖全国除台湾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主干网,有8条国际出口线路,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全面的互联网服务。CHINANET的结构分为核心层、区域层和接入层,骨干网工程按全国自然地区在31个城市建立网络节点,并在每个节点与分组网CHINAPAC、数字数据网CHINADDN、帧中继FrameRelay、电话网PSTN等连通。CHINANET商业市场主要由邮电部经营,原则上所有商业用户都只能通过CHINANET与互联网网连接。其网络上的各种商业业务除由邮电部办理外,还有各种商业公司经营,其策略是积极扩展市场。有关CHINANET的拓扑图请参见图1-1。14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CHINANET由我国邮电1415图1-1CHINANET的拓扑图15图1-1CHINANET的拓扑图1516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CERNET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等学校承担建设和运行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是全国最大的公益性计算机互联网络。图1-2所示为CERNET拓扑图。16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CERNET是由国家投资建1617图1-2

CERNET拓扑图17图1-2CERNET拓扑图1718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CERNET始建于1994年,是全国第一个IPv4主干网。截至2019年12月,CERNET主干网传输速率达到2.5Gbps,地区网传输速率达到155Mbps,覆盖全国31个省市近200多座城市,自有光纤20000多公里,独立的国际出口带宽超过800M。CERNET目前有10个地区中心,38个省节点,全国中心设在清华大学。CERNET目前联网大学、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超过1300个,用户超过1500万人,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平台。除提供全面的互联网服务之外,CERNET也支持很多国家大型教育信息化工程,包括网上高招远程录取、现代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教育和科研网格项目等。及时为教育系统提供了视频会议、VOIP电话服务,并在2019年抗击非典战役中作出了积极贡献。CERNET是我国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的试验基地。2000年,中国下一代高速互联网交换中心DRAGONTAP在CERNET网络中心建成,第一次实现了我国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互联。2019年3月,CERNET2试验网开通,这是中国第一个IPv6主干网,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网,标志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拉开了序幕。18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CERNET始建于19941819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CSTNet是以中国科学院的NCFC(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及CASnet(中国科学院全国性网络建设工程)为基础,连接中国科学院和其它20多个科技单位的网络,该网络于1994年4月建成。CSTNet目前的发展规模见表1-1。19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CSTNet是以中国科学院1920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表1-1

CSTNet发展规模表入网单位入网用户入网计算机接入网络国际信道>600家>20万人>10万台>1000个美国4Mbps日本128Kbps法国64Kbps20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表1-1CSTNet发展2021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CHINAGBN是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于2019年9月正式开通,它是国家批准的商业网之一,主要面向政府机关、文教单位以及一些大中型的国有企业。中国金桥信息网目前有十二条国际出口信道同国际互联网络相连,总带宽为157M。CHINAGBN实行天地一网,即天上卫星网和地面光纤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覆盖全国各省市和自治区。金桥网还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如:国际、国内的漫游服务、IP电话服务等。金桥工程已在全国建成以帧中继(FrameRelay)和异步传输模式(ATM)为传输技术的骨干网,能够提供多种通信方式和信息服务项目。211.1.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CHINAGBN是国家公用21221.2互联网的接入1.2.1电话拨号接入1.2.2

ISDN接入1.2.3

ADSL接入1.2.4

CableModem接入1.2.5局域网接入221.2互联网的接入1.2.1电话拨号接入22231.2.1电话拨号接入PSTN(PublicSwitchedTelephoneNetwork,公用交换电话网),也就是大多数用户采用拨号上网时使用的电话网络。PSTN也称作普通老式电话服务(POTS)。如果用户只是接收电子邮件或进行简单的WWW浏览,电话拨号的方式一般都能胜任。例如,外出参加会议的销售人员每晚都可以从旅馆通过拨号上网的方式来接收电子邮件。231.2.1电话拨号接入PSTN(PublicSwit23241.2.1电话拨号接入在电话拨号方式中关键设备是调制解调器(Modem)。Modem这个词源于该设备的功能:modulator(调制器)/demodulator(解调器)。调制解调器把发送方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PSTN所用的模拟信号,然后在接收计算机一端又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电话拨号的缺点在于它不能满足现在应用所要求的质量和吞吐量。电话拨号采用模拟信号进行传输。模拟信号很容易受到外界电波的干扰,导致拨号上网的通信质量差。电话拨号上网的更大的限制在于它的通信能力即吞吐量。目前,最新的国际标准(ITU-TV.92)定义了电话拨号的速率为56Kbps。56Kbps这个值实际上是一种理论上的极限速率。这样低的速率是无法满足现在用户在上网时对高速数据、声音以及视频的需求的。241.2.1电话拨号接入在电话拨号方式中关键设备是调制解24251.2.1电话拨号接入拨号上网的用户必须有一台个人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等)、调制解调器(Modem)及一条电话线。个人计算机(PC)的配置及调制解调器的属性因人而异,但配置越高则上网时效果越好。然后按照如下顺序操作即可接入互联网。251.2.1电话拨号接入拨号上网的用户必须有一台个人计算25261.2.1电话拨号接入1.计算机、调制解调器、电话线等进行物理连接,连接方法可参考图1-5。

图1-5拨号上网物理连线图261.2.1电话拨号接入1.计算机、调制解调器、电话线26271.2.1电话拨号接入1)计算机与调制解调器的连接计算机的串行端口一般有两个,串口1(com1)用于连接串行鼠标;串口2(com2)用于连接调制解调器。计算机连接调制解调器的串口称为通信适配器,被定义为计算机通信中的数据终端设备(DataTerminalEquipment,简称DTE),调制解调器被定义为数据通信设备(DataCommunicationEquipment,简称DCE)。DTE与DCE之间采用RS-232标准,用一条专门的连接线相连。271.2.1电话拨号接入1)计算机与调制解调器的连接27281.2.1电话拨号接入2)调制解调器与电话线的连接外置调制解调器有两个RJ-11插口,分别标有“电话”(Phone)和“电话线”(Line)。引入房间的电话线插入Line端口,Phone端口与电话机相连,以保证不上网时电话机仍可通话,其连接示意图如图1-6所示。281.2.1电话拨号接入2)调制解调器与电话线的连接2829图1-6外置调制解调器的连接方法示意图29图1-6外置调制解调器的连接方法示意图29301.2.1电话拨号接入2.安装调制解调器的驱动程序(1)在Windows操作系统(以WindowsServer2019为例,本书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其操作系统均为WindowsServer2019版本)中打开【控制面板】窗口并双击【添加硬件】图标弹出【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如图1-7所示。301.2.1电话拨号接入2.安装调制解调器的驱动程序3031图1-7【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1)31图1-7【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1)31321.2.1电话拨号接入(2)在如图1-7所示的【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1-8所示的【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然后在该对话框中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是,硬件已连接好】单选按钮。321.2.1电话拨号接入(2)在如图1-7所示的【添加硬3233图1-8【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2)33图1-8【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2)33341.2.1电话拨号接入(3)在如图1-8所示的【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1-9所示的对话框,然后在该对话框【已安装的硬件列表】中选择【添加新的硬件设备】选项。341.2.1电话拨号接入(3)在如图1-8所示的【添加硬3435图1-9【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3)35图1-9【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3)35361.2.1电话拨号接入(4)在如图1-9所示的【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1-10所示的对话框,然后在该对话框中选择【安装我手动从列表选择的硬件(高级)】单选按钮。361.2.1电话拨号接入(4)在如图1-9所示的【添加硬3637图1-10【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4)

37图1-10【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4)37381.2.1电话拨号接入(5)在如图1-10所示的【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1-11所示的对话框,然后在该对话框【常见硬件类型】列表中选择【调制解调器】选项。381.2.1电话拨号接入(5)在如图1-10所示的【添加3839图1-11【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5)

39图1-11【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5)39401.2.1电话拨号接入(6)在如图1-11所示的【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1-12所示的对话框。401.2.1电话拨号接入(6)在如图1-11所示的【添加4041图1-12【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6)41图1-12【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6)41421.2.1电话拨号接入(7)在如图1-12所示的【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1-13所示的对话框,此时系统会自动检测调制解调器的安装状态。421.2.1电话拨号接入(7)在如图1-12所示的【添加4243图1-13【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7)

43图1-13【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7)43441.2.1电话拨号接入(8)在如图1-13所示的【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中,待系统自检完调制解调器的安装状态以后会自动激活【下一步】按钮,此时单击【下一步】按钮将可以选择目标型号的调制解调器,选定后确认将打开如图1-14所示的对话框。441.2.1电话拨号接入(8)在如图1-13所示的【添加4445图1-14【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8)

45图1-14【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8)45461.2.1电话拨号接入(9)在如图1-14所示的【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系统将可能提示插入目标调制解调器驱动程序的安装盘,插入目标安装盘并找到指定的程序后确认即可完成调制解调器驱动程序的安装,如图1-15所示。461.2.1电话拨号接入(9)在如图1-14所示的【添加4647图1-15【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9)

47图1-15【添加硬件向导】对话框(9)47481.2.1电话拨号接入3)设置调制解调器在完成调制解调器驱动程序的安装后,程序将会自动进入设置与诊断状态。另外也可以在【控制面板】的【调制解调器】选项中进行设置与诊断。方法是在【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电话和调制解调器选项】并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4)设置拨号网络(1)在桌面【网上邻居】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如图1-16所示的【网络连接】窗口。481.2.1电话拨号接入3)设置调制解调器4849

图1-16

【网络连接】窗口

49图1-16【网络连接】窗口49501.2.1电话拨号接入(2)在如图1-16所示【网络连接】窗口左侧的【网络任务】列表中,单击【创建一个新的连接】链接打开如图1-17所示的【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501.2.1电话拨号接入(2)在如图1-16所示【网络连5051

图1-17

【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1)

51图1-17【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1)51521.2.1电话拨号接入(3)在如图1-17所示的【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1-18所示的【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521.2.1电话拨号接入(3)在如图1-17所示的【新建5253

图1-18

【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2)

53图1-18【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2)53541.2.1电话拨号接入(4)在如图1-18所示参数设置的【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1-19所示的【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541.2.1电话拨号接入(4)在如图1-18所示参数设置5455

图1-19

【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3)

55图1-19【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3)55561.2.1电话拨号接入(5)在如图1-19所示参数设置的【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1-20所示的【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并填写ISP的名称(理论上该名称可以随意填写,但最好填写ISP的名称)。561.2.1电话拨号接入(5)在如图1-19所示参数设置5657图1-20【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4)

57图1-20【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4)57581.2.1电话拨号接入(6)在如图1-20所示参数设置的【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1-21所示的【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并填写ISP提供的电话号码。581.2.1电话拨号接入(6)在如图1-20所示参数设置5859图1-21【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5)

59图1-21【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5)59601.2.1电话拨号接入(7)在如图1-21所示参数设置的【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1-22所示的【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601.2.1电话拨号接入(7)在如图1-21所示参数设置6061图1-22【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6)

61图1-22【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6)61621.2.1电话拨号接入(8)在如图1-22所示【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1-23所示的对话框并填写好由ISP提供的相关数据。621.2.1电话拨号接入(8)在如图1-22所示【新建连6263图1-23【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7)

63图1-23【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7)63641.2.1电话拨号接入(9)在如图1-23所示【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如图1-24所示的对话框,单击【完成】按钮完成新建连接的创建。641.2.1电话拨号接入(9)在如图1-23所示【新建连6465图1-24【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8)

65图1-24【新建连接向导】对话框(8)65661.2.1电话拨号接入5)拨号到互联网,如图1-25所示。图1-25拨号到互联网

661.2.1电话拨号接入5)拨号到互联网,如图1-25所66671.2.2ISDN接入ISDN(IntegratedServiceDigitalNetwork)中文名称是综合业务数字网,通俗称为“一线通”。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使电话局和用户之间仍然采用一对铜线,能够做到端到端的数字化。在技术上,端到端的数字化较传统的PSTN模拟信号传输是一次质的飞跃。ISDN向用户提供多种业务,除了拨打电话外,还可以提供诸如可视电话、数据通信、会议电视等服务。ISDN分窄带ISDN和宽带ISDN两类。671.2.2ISDN接入ISDN(Integrated67681.2.2ISDN接入窄带ISDN向用户提供基本速率(2B+D)的连接,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ISDN上网。宽带ISDN主要针对企业用户。宽带ISDN可以提供30B+D或23B+D的连接。窄带ISDN在一对普通的用户线路上,提供2个双向的64Kbps的B通道和一个16Kbps的D通道。B通道是承载业务的通道,可以传送话音和数据、两个B通道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捆绑起来传送数据,最高可以达到128Kbps的速率。D通道主要用于传输ISDN信令。681.2.2ISDN接入窄带ISDN向用户提供基本速率68691.2.2ISDN接入ISDN具有普通电话无法比拟的优势:综合的通信业务:利用一条用户线路,就可以在上网的同时拨打电话、收发传真,就像两条电话线一样。高的传输质量:由于采用端到端的数字传输,传输质量明显提高。接收端声音失真很小。数据传输的比特误码特性比电话线路至少改善了10倍。使用灵活,两个B信道可随意组合成64Kbps或128Kbps使用。速率高于电话拨号。691.2.2ISDN接入ISDN具有普通电话无法比拟的69701.2.3ADSL接入随着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在互联网上的商业应用和多介质等服务也得以迅猛推广。普通电话拨号和ISDN的速率,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获取大容量信息的需求,用户对接入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享受Internet上的各种服务,用户必须以某种高速方式接入网络。为了实现用户接入网的数字化、宽带化,提高用户上网速度,光纤到户(FTTH)是用户网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但由于光纤用户网的成本过高,在今后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内大多数用户网仍将继续使用现有的铜线环路,于是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多项过渡性的宽带接入网技术,包括ISDN、CableModem、ADSL等等,其中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最具前景及竞争力的一种,将在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内占主导地位。ADSL是英文AsymmetricalDigitalSubscriberLoop(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的英文缩写。ADSL以普通电话线路做为传输介质,理论上可以实现下行高达8Mbps、上行高达640Kbps的传输速度。当用户使用ADSL业务时,用户端到通信机房的电话线路就会被分成3个信息通道:速率为512Kbps~8Mbps的高速下行通道,用于用户下载信息;速率为16Kbps~640Kbps的中速双工通道,用于用户上传输出信息;普通的语音通道,用于普通电话服务。701.2.3ADSL接入随着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在互联70711.2.3ADSL接入这一切都是在一根电话线上实现的,这3个通道可以同时工作,理论的传输距离为3到5公里。ADSL与电话拨号以及ISDN比较有以下优点:比起普通拨号调制解调器的最高56Kbps速率,以及ISDN128Kbps的速率,ADSL的有很大的速率优势。与电话拨号以及ISDN相比,ADSL更为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在同一条电话线上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上网和打电话可以同时进行)。ADSL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设备,使用ADSL上网并不需要缴付电话费。ADSL安装需要准备:一块10M或10M/100M自适应网卡,一个ADSL调制解调器,一个信号分离器,两根两端做好RJ11头的电话线(分别连接电话机和ADSL调制解调器),一根两端做好RJ45头的双绞线。整个ADSL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26所示。711.2.3ADSL接入这一切都是在一根电话线上实现的7172图1-26

ADSL连接示意图

72图1-26ADSL连接示意图72731.2.3ADSL接入ADSL上网的设置可分为以下的几个步骤:1.准备计算机(安装网卡)首先打开计算机机箱,在计算机中需要加入一块网卡。此网卡是专门用来连接ADSLModem的。因为ADSL调制解调器的传输速度达1M/8Mbps,计算机的串口不能达到这么高的速度。加入这块网卡就是为了在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间建立一条高速传输数据通道。如果计算机中原来就有网卡而且没有其他用途,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网卡。731.2.3ADSL接入ADSL上网的设置可分为以下的73741.2.3ADSL接入2.安装信号分离器(又叫滤波器,Splite)信号分离器是用来将电话线路中的高频数字信号和低频语音信号进行分离的。低频语音信号由分离器接电话机用来传输普通电话语音;高频数字信号则接入ADSL调制解调器,用来传输数据。这样,在使用电话时,既不会因为高频信号的干扰而影响话音质量,也不会因打电话而影响上网的速度。安装时先将来自电信局端的电话线接入信号分离器的输入端,然后再用前面准备那根电话线一头连接信号分离器的语音信号输出口,另一端连接电话机。此时电话机就已经能够接听和拨打电话了。741.2.3ADSL接入2.安装信号分离器(又叫滤波74751.2.3ADSL接入3.安装ADSL调制解调器安装ADSL调制解调器是其中最简单的过程,只需要用前面准备那另一根电话线将来自于信号分离器的ADSL高频信号接入ADSL调制解调器的ADSL插孔,再用一根五类双绞线,一头连接ADSL调制解调器的10BaseT插孔,另一头连接计算机网卡中的网线插孔(具体见图1-27)。这时候打开计算机和ADSL调制解调器的电源,如果两边网线的插孔所对应的指示灯都亮了,那么硬件连接也就成功了。不同品牌的ADSL调制解调器指示灯略有不同,具体请参考ADSL调制解调器说明书。751.2.3ADSL接入3.安装ADSL调制解调器7576图1-27

ADSL调制解调器安装示意图

76图1-27ADSL调制解调器安装示意图76771.2.3ADSL接入4.网卡的软件安装和设置ADSL调制解调器是通过网卡和计算机相连的,如果前面安装网卡正常的话,Windows操作系统会自动识别网卡并自动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如果网卡驱动不能自动安装,用户请根据提示插入该网卡的驱动程序软盘/光盘完成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安装完成以后应该如图1-28所示。771.2.3ADSL接入4.网卡的软件安装和设置7778

图1-28成功安装网卡后的状态

78图1-28成功安装网卡后的状态78791.2.3ADSL接入要注意安装协议里一定要有TCP/IP,该协议一般可以随网卡驱动程序一起自动安装好,如果没有出现TCP/IP,请使用“添加”来增加TCP/IP协议。一般使用TCP/IP的默认配置,不要设置固定的IP地址,保留默认的自动获取IP方式即可。5.建立ADSL虚拟拨号连接建立ADSL虚拟拨号连接的方法与通过调制解调器建立拨号连接的方法非常类似,请参照本章上文中的内容进行建立与设置。791.2.3ADSL接入要注意安装协议里一定要有TCP79801.2.4

CableModem接入CableModem(线缆调制解调器)技术,是一种通过有线电视网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技术。有线电视网的带宽是公用电话网根本无法比拟的,因而采用CableModem在进行传输数据时,其速率远远大于电话拨号。理论上讲,通过CableModem进行数据传输时下载数据时最高速度可达到36Mbps。CableModem属于不对称式,其数据上传速度最高只能达到10Mbps。大力推广CableModem主要有三个原因:801.2.4CableModem接入CableMo80811.2.4

CableModem接入其一,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有线电视网已延伸到千家万户,而在中国真正需要上网进行数据传输的用户群中,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有线电视网的普及率丝毫不比传统电话网逊色,而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二,由于有线电视网属于介质共享型,它的布线设计要简单得多,架设一条同轴电缆,即可连接到各家各户,实现成本不高;其三,有线电视网比电话网频率带宽高很多。811.2.4CableModem接入其一,在一些经济81821.2.4

CableModem接入基于这几个条件,加速CableModem实现大规模商品化时机已经成熟。从实现的角度看,CableModem的传输机理与传统电话网上普通Modem并没有本质不同,都是通过调频对要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及解码。所不同的是CableModem是在有线电视网的某个频段上进行数据传输(其它频段仍用于正常的有线电视信号传输),它为典型的共享介质系统,这与其它网络系统(如以太网)传输方式相同。美中不足是有线电视网对使用者来说所得到的带宽不固定,上行速率约在2Mbps~10Mbps之间变化,下行速率约在10Mbps~36Mbps之间变化。821.2.4CableModem接入基于这几个条件,82831.2.5局域网接入局域网接入是指用户的计算机通过局域网接入互联网。这种接入方式的前提是局域网已经以某种方式连入互联网。以清华大学为例,许多教学单位、行政机构和实验室都有计算机。例如一个实验室里的十几台计算机可以连成一个小型局域网;一个系可以把若干实验室的小型局域网用一定的互连设备连接起来,构成更大规模的局域网,并通过互连设备连入校园网的主干网;校园网通过CERNET进入全球的互联网。严格地说,上述的实验室网络、系级网络和校园网都属于局域网范畴,只是规模不同、层次不同而已。校园网包含系级局域网,系级局域网包含了实验室的小型局域网,参见图1-29。831.2.5局域网接入局域网接入是指用户的计算机通过局8384图1-29局域网接入

84图1-29局域网接入84851.2.5局域网接入局域网的规划设计工作应由专门的网络设计人员负责完成,IP地址及子网掩码、网关的分配等网络运行管理工作由网络管理员完成。在局域网内部的计算机接入互联网,主要是设置其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服务器,下面介绍具体配置方法。(1)在如图1-30所示的【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选项并单击【属性】按钮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851.2.5局域网接入局域网的规划设计工作应由专门的网8586图1-30

【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

86图1-30【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86871.2.5局域网接入(2)根据网络中心或相关人员/机构提供的IP等数据,在【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中进行必要的参数设置,设置示例如图1-31所示。871.2.5局域网接入(2)根据网络中心或相关人员/机8788图1-31设置TCP/IP属性示例

88图1-31设置TCP/IP属性示例88891.3互联网的典型应用1.3.1

WWW1.3.2

E-mail(ElectronicMail)1.3.3

FTP(FileTransferProtocol)1.3.4

Telnet1.3.5

BBS(BulletinBoardSystems)1.3.6即时通讯工具891.3互联网的典型应用1.3.1WWW89901.3.1

WWWWWW(WorldWideWeb)又称全球网、环球网或万维网等,也可简称为Web。WWW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最重要的信息检索服务程序。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坐在家中就可以通过WWW去了解世界,了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通过WWW去查看各地的文化娱乐、股市行情、足球赛事等等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WWW去查询最新的文献、资料,有关的科研情况等等。总之,通过WWW上丰富多彩的文字、图片以及声音、动画,足不出户就可以漫游全世界。901.3.1WWWWWW(WorldWideWeb)90911.3.1

WWWWWW采用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是WWW服务器和客户机程序间多介质数据的应用层通信协议。HTTP规定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工作流程:在客户端,用户使用浏览器向WWW服务器发出索取数据的请求,服务器收到请求,向浏览器发回所需的数据,浏览器收到数据,按照语法规则将数据显示在浏览器的窗口中。在WWW服务器端,数据按照超文本链接标记语言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的要求存放。911.3.1WWWWWW采用客户/服务器(Client/91921.3.1

WWWHTML是一种格式化的语言,WWW的每个页面部是由HTML语言编写的,用户也可以使用HTML语言编写自己的页面,存放到WWW服务器上,供别人浏览。HTML语言举例如图1-32,其在浏览器上的输出结果如图1-33所示。921.3.1WWWHTML是一种格式化的语言,WWW的每9293<HTML><HEAD><TITLE>HTML应用示例</TITLE></HEAD><BODY><FONTCOLOR="#000000"SIZE="10">新华电脑教育(北京)研究院欢迎您!</FONT><p><MARQUEEBEHAVIOR="SCROLL"BGCOLOR="#999999"><FONTSIZE="5">任何人都希望在工作中追求完美与创造性,只要赋予他们适宜的环境,他们一定能成功</FONT></MARQUEE></BODY></HTML>93<HTML>9394图1-33浏览器输出结果

94图1-33浏览器输出结果94951.3.1

WWW超文本(HyperText)是一种全局性的信息结构,它将文档中的不同部分通过关键字建立链接,使信息得以用交互方式搜索。超文本是WWW的基础。使用超文本,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而不是必须按照作者编排的顺序阅读文本信息。在超文本文档中存在大量的链接,每一个链接都以某种特殊形式出现,或显示为蓝色、或在文字下加上下划线、或既为蓝色又有下划线,而且当鼠标移到这些位置时,鼠标的形状会改变为手指状。WWW称这些链接为超链接(Hyperlink),到超链接上单击鼠标,就可以进入到这个超链接所指的页面。951.3.1WWW超文本(HyperText)是一种全95961.3.1

WWW在WWW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URL。统一资源定位URL(UniformResourceLocation)是网络中每一个资源文件以简短的组成方式统一命名的机制。用户只要知道了某个资源文件URL形式的地址,就可在浏览器中对该资源进行访问。URL由存取协议、主机名、文件名3部分组成,如WWW服务器主页(或称首页)的URL地址为:xhce冒号前的部分指出文件的存取协议类型,可以是以下这些协议类型,如表1-2所示。961.3.1WWW在WWW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URL9697表1-2

URL中的可以指定的协议类型协议类型说明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GopherGopher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Mailto电子邮件地址NewsUsenet新闻Telnet远程登录wais数据库检索file本地文件访问97表1-2URL中的可以指定的协议类型协议类型说明htt97981.3.1

WWW使用这些协议,用户就可以在浏览器中存取ftp、Gopher、News服务器资源,也可以在浏览器中使用telnet、电子邮件,还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访问本地的文件,以及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服务。981.3.1WWW使用这些协议,用户就可以在浏览器中存取98991.3.1

WWW在URL地址中,“//”与“/”之间的部分是WWW服务器的主机名,此处也可以使用WWW服务器的IP地址。在WWW主机名或IP地址后,还需要指出一个http进程使用的TCP端口号。如果没有指出端口号,那么将使用缺省的端口号80。如上面的公司的WWW服务器的URL地址中使用的就是缺省的端口号。如果使用指定端口号的URL地址,则形式如下::600/index.html在URL地址中,“/”以后的部分是带有路径名的文件名,路径名采用UNIX的风格,由“/”隔开各个目录名,而且目录名、文件名中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所代表的意义不同。这与DOS、Windows的路径名中由“\”隔开目录名是不同的。文件名部分也可以不写,缺省的文件是由WWW服务器中设定的首页。991.3.1WWW在URL地址中,“//”与“/”之间的991001.3.1

WWW在客户端,浏览器软件有基于UNIX平台的NetscapeNavigator、Mozilla、Mosaic,有基于DOS平台的Doslynx,还有基于Windows平台的InternetExplorer、NetscapeNavigator、NetCaptor等。同一个软件在不同的平台上呈现给用户的部分是一样的。1001.3.1WWW在客户端,浏览器软件有基于UNIX平1001011.3.2

E-mail(ElectronicMail)电子邮件(E-mail)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交换电子介质信件的通信方式,是目前互联网提供的使用最多同时也是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通信方式相比,电子邮件具有许多的优点。首先,电子邮件具有传递迅速的转点。国内航空信,平均三四天才能收到,国际航空信,通常两个星期才能收到,而电子邮件只需要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可以到达目的地。此外,电子邮件的服务费用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对于那些需要经济联系国际业务或参与国际交流的企业或个人来说更是如此。与国际电话或传真相比,电子邮件的费用要低得多,普通用户也负担得起。第三,电子邮件的内容丰富,可以是普通的文本数据,也可以是图片,声音、动画以及视频。在多数电子邮件系统中,每条邮件除了正文之外还有许多附加信息,如发信人的地址和姓名,收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发送的时间和日期,邮件的主题,以及可以获得该报文副本的人名等等。1011.3.2E-mail(ElectronicMai1011021.3.2

E-mail(ElectronicMail)构成电子邮件与普通邮件有类似的地方,发信者注明收件人的姓名与地址(即邮件地址),发送方服务器把邮件传到收件方服务器,收件方服务器再把邮件发到收件人的邮箱中,如图1-34所示。1021.3.2E-mail(ElectronicMai102103

图1-34电子邮件系统的构成

103图1-34电子邮件系统的构成1031041.3.2

E-mail(ElectronicMail)更进一步的解释涉及到以下几个概念。邮件用户代理(MUA-MailUserAgent):邮件用户代理接受用户输入的各种指令,将用户的邮件传送至邮件传输代理或者通过POP3、IMAP协议将邮件从邮件传输代理取到本机。常见的邮件用户代理有Foxmail和OutlookExpress等邮件客户端程序。邮件传输代理(MTA-MailTransportAgent):邮件传输代理的主要工作是监视邮件用户代理的请求,根据电子邮件的目标地址找出对应的邮件服务器,将邮件在服务器之间传输并且将接收到的邮件缓冲或者提交给最终投递程序。有许多的程序可以作为邮件传输代理,包括Qmail、Sendmail、Postfix等。1041.3.2E-mail(ElectronicMai1041051.3.2

E-mail(ElectronicMail)邮件投递代理(MDA-MailDeliveryAgent):邮件投递代理从邮件传输代理取得邮件并传送至邮件接受者的邮箱。常见的投递代理通常和邮件传输代理合二为一。当用户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时,并不能直接将邮件发送到对方邮件地址指定的服务器上,而是必须首先试图去寻找一个邮件传输代理,并通过邮件用户代理把邮件提交给它;邮件传输代理得到了邮件后,首先将它保存在自身的缓冲队列中,然后,根据邮件的目标地址,邮件传输代理程序查询到对应于这个目标地址负责的邮件传输代理服务器,并且通过网络将邮件传送给它。对方的服务器接收到邮件之后,邮件投递代理将其缓冲至用户邮箱,直到电子邮件的接收者察看自己的电子邮箱。显然,邮件传输是从服务器到服务器的,而且每个用户必须拥有服务器上存储信息的空间(称为邮箱)才能接受邮件。见图1-35。1051.3.2E-mail(ElectronicMai105106

图1-35邮件系统原理

106图1-35邮件系统原理1061071.3.2

E-mail(ElectronicMail)电子邮件系统相关的协议1.RFC822邮件格式RFC822定义了用于电子邮件报文的格式。RFC822定义了SMTP、POP3、IMAP以及其它电子邮件传输协议所提交、传输的内容。RFC822定义的邮件由两部分组成:信封和邮件内容。信封包括与传输、投递邮件有关的信息。邮件内容包括标题和正文。1071.3.2E-mail(ElectronicMai1071081.3.2

E-mail(ElectronicMail)2.SMTP(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是互联网上传输电子邮件的标准协议,用于提交和传送电子邮件。SMTP规定了主机之间传输电子邮件的标准交换格式和邮件传输机制。SMTP通常用于把电子邮件从客户机传输到邮件服务器,以及从某一邮件服务器传输到另一个邮件服务器。3.POP3(PostOfficeProtocol)邮局协议,目前是第3版POP3是互联网上传输电子邮件的标准协议。它提供信息存储功能,负责为用户保存收到的电子邮件,并且从邮件服务器上下载取回这些邮件。1081.3.2E-mail(ElectronicMai1081091.3.2

E-mail(ElectronicMail)4.IMAP4(InternetMessageAccessProtocol)网际消息访问协议,目前是第4版当电子邮件客户机软件在笔记本计算机上运行时(通过慢速的电话线访问互联网和电子邮件),IMAP4比POP3更为适用。使用IMAP4时,用户可以有选择地下载电子邮件,甚至只是下载部分邮件。因此,IMAP4比POP3更加复杂。5.MIME(MutipurposeInternetMailExtension)多用途的网际邮件扩展Internet上的SMTP传输机制是以7位二进制编码的ASCII码为基础的,适合传送文本邮件。而声音、图象、中文等使用8位二进制编码的电子邮件需要进行ASCII转换(编码)才能够在互联网上正确传输。MIME提供了一种可以在邮件中附加多种不同编码文件的方法。1091.3.2E-mail(ElectronicMai1091101.3.2

E-mail(ElectronicMail)电子邮件的地址格式要使用电子邮件必须拥有一个属于自己专用的电子信箱。信箱分为收费和免费的两种。收费的电子信箱在可靠性、信箱容量和抵抗垃圾邮件能力等诸多方面强于免费的信箱。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现在许多网站(如新浪和搜狐)和服务提供商(263在线,畅捷网)都能为用户提供信箱。1101.3.2E-mail(ElectronicMai1101111.3.2

E-mail(ElectronicMail)电子邮件与普通邮件一样,均需要写明发信人与收信人的信箱地址,一般称为“E-mail地址”。所有的E-mail用户都具有一个或多个地址,并且这些地址都是唯一的。即每一个地址只对应一个用户,但一个用户可以有几个地址。邮件服务器根据这些地址,将每个电子邮件传送到各个用户的邮箱中。一个完整的E-mail地址由一系列的字符串组成。由(英文:at)分成两部分。左边是用户名,即用户在入网时所取的名字或取得信箱时取得的名字。右边由域名组成。主机域名由各个子域组成,中间用“.”隔开,如图1-36所示。1111.3.2E-mail(ElectronicMai111112

图1-36电子邮件格式

112图1-36电子邮件格式1121131.3.2

E-mail(ElectronicMail)电子邮件的客户端软件介绍目前,用于收发电子邮件的软件有很多,为大家所熟知的有微软公司的OutlookExpress、中国人自己编写的Foxmail,Netscape公司的Mailbox,Qualomm公司的EudoraPro等等。下面以OutlookExpress为例介绍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的基本配置和使用。OutlookExpress是捆绑在微软公司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邮件客户端软件。用户可以在【开始】菜单中找到OutlookExpress的图标。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OutlookExpress之前需要先设置好收发邮件的相关参数,具体方法如下。1131.3.2E-mail(ElectronicMai1131141.3.2

E-mail(ElectronicMail)1.OutlookExpress基本参数的设置单击【开始】菜单栏中的OutlookExpress图标。在我们第一次使用OutlookExpress时会自动出现【连接向导】。用户可以在向导的指引下开始设置OutlookExpress的基本参数。第1项,“您的姓名”;这一内容是给收信人看的,这里可以填写真实的姓名,也可以另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填好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37所示。1141.3.2E-mail(ElectronicMai114115

图1-37填写姓名

115图1-37填写姓名1151161.3.2

E-mail(ElectronicMail)第2项,【Internet电子邮件地址】;这里需要填写用户申请到的电子邮件地址,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38所示。1161.3.2E-mail(ElectronicMai116117

图1-38填写用户申请到的电子邮件地址

117图1-38填写用户申请到的电子邮件地址1171181.3.2

E-mail(ElectronicMail)第3项,【电子邮件服务器名】;这里的两项内容需要参照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公司的说明。第1栏是【邮件接收服务器(POP3)】,这里需要填写提供POP3和IMAP4服务的服务器的IP地址或域名。用户以后就要到这台服务器上接收邮件。第2栏是【邮件发送服务器(SMTP)】,这里需要填写提供SMTP服务的服务器的IP地址或域名。用户的邮件就是通过这台服务器发送的,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39所示。1181.3.2E-mail(ElectronicMai118119图1-39填写邮件服务器信息

119图1-39填写邮件服务器信息1191201.3.2

E-mail(ElectronicMail)第4项,【InternetMail登录】;这里的【POP3账号名】,【密码】是我们使用POP3服务器收取邮件必须提供的,用户在填写这两项时需要参照申请信箱时的注册信息。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40所示。1201.3.2E-mail(ElectronicMai120121

图1-40填写邮件账号名和密码

121图1-40填写邮件账号名和密码1211221.3.2

E-mail(ElectronicMail)最后,OutlookExpress会祝贺完成了设置,只需单击“完成”,就可以开始使用OutlookExpress了,如图1-41所示。1221.3.2E-mail(ElectronicMai122123图1-41完成帐户设置

123图1-41完成帐户设置1231241.3.2

E-mail(ElectronicMail)2.发送邮件发送一封电子邮件的步聚为:单击工具栏中的【新邮件】按钮,如图1-42所示。1241.3.2E-mail(ElectronicMai124125图1-42新建邮件

125图1-42新建邮件1251261.3.2

E-mail(ElectronicMail)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窗口,这就是信纸。第1步填写“收件人”的电子邮件地址,例如abcxhce。在第一次发信时,最好也给自己发一份,这样可以检查邮箱是否可以正确地接收邮件。下面的“抄送”是把这一封信同时发给多个人时使用的。如图1-43所示。1261.3.2E-mail(ElectronicMai126127图1-43收件人地址

127图1-43收件人地址1271281.3.2

E-mail(ElectronicMail)第2步,填写这封信的“主题”,这是让收信人能快速地了解这封信的大意,作为一个好习惯,应该为每一封信写上简明扼要的主题。信的正文就写在下面的空白处。写好信后,再点一下工具栏上的【发送】按钮,此时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将开始发送邮件,蓝色的进度条满100%后,表示发送结束,此时将在OutlookExpress的“发件箱”中显示已成功发送的邮件,如图1-44所示。1281.3.2E-mail(ElectronicMai128129图1-44

OutlookExpress发送/接收进度

129图1-44OutlookExpress发送/接收进1291301.3.2

E-mail(ElectronicMail)3.接收邮件下面介绍如何接收电子邮件。收信的操作很简单,只需单击工具栏上的【发送和接收】按钮。其实,每次启动OutlookExpress时,OutlookExpress都会自动查收信件。窗口右上角地球的转动表明它正在查看我们的邮箱。左边的“OutlookExpress栏”的“收件箱”旁边标出蓝色的数字“X”表明此时已经收到了X封新邮件,如图1-45所示。1301.3.2E-mail(ElectronicMai130131图1-45收件箱里收到的邮件

131图1-45收件箱里收到的邮件1311321.3.2

E-mail(ElectronicMail)点一下“收件箱”;在右边就可以看到信箱里的信了,刚收到的信的标题都以粗体显示,标示出这封信还没有阅读。用鼠标单击一下这封信,在窗口下面的“预览窗口”中就可以看到这封信的内容了。4.回复邮件Outlook提供了很方便的回复方式。选定要回复的那封信,再单击一下工具栏里的【答复】按钮即可。屏幕上出现了回信的窗口,“收件人”、“主题”都填好了。信纸上也已经引用了原信的内容,最上面写着“-----OriginalMessage-----”(原信内容),用户只需写下要说的话,再单击一下工具栏上的【发送】按钮,邮件就发送出去了,见图1-46。1321.3.2E-mail(ElectronicMai132133

图1-46回复邮件

133图1-46回复邮件1331341.3.3

FTP(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送协议FTP(FileTransferProtocol)是网络文件传送的协议。FTP主要作用是在两台远程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传输。互联网项目组的研究人员在开始使用网络以后,就意识到可以利用网络将一台计算机硬盘上的文件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的硬盘上,并能兼容不同计算机上的不同文件管理系统。于是,他们便设计出相应的应用程序。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这种文件传送软件不断修改与完善,成为在TCP/IP协议族中应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并称为“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TransferProtocol)。FTP是互联网上最早出现的功能之一,目前用户常常用它来从远程主机中拷贝所需的各种文件。文件传送协议FTP(FileTransferProtocol)是互联网文件传送的基础。1341.3.3FTP(FileTransferPro1341351.3.3

FTP(FileTransferProtocol)与大多数互联网服务一样,FTP也是一个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用户通过一个支持FTP协议的客户机程序,连接到在远程主机上的FTP服务器程序。用户通过客户机程序向服务器程序发出命令,服务器程序执行用户所发出的命令,并将执行的结果返回到客户机。比如说,用户发出一条命令,要求服务器向用户传送某一个文件的一份拷贝,服务器会响应这条命令,将指定文件送至用户的机器上。客户机程序接收到这个文件,将其存放在用户计算机硬盘的目录中。1351.3.3FTP(FileTransferPro1351361.3.3

FTP(FileTransferProtocol)在FTP的使用当中,用户经常遇到两个概念:“下载”(Download)和“上传”(Upload)。“下载”文件就是从远程主机拷贝文件至本地计算机上;“上传”文件就是将文件从本地的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主机上,如图1-47所示。1361.3.3FTP(FileTransferPro136137图1-47使用FTP上传下载

137图1-47使用FTP上传下载1371381.3.3

FTP(FileTransferProtocol)使用FTP时必须首先登录,在远程主机上获得相应的权限以后,方可上传或下载文件。用户必须提供正确的用户名和口令,否则便无法传送文件。这种情况违背了互联网的开放性。互联网上存在数以千万的FTP主机,为了下载公共的文件,用户必须在每一台主机上都拥有账号,但这是不可能的。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了匿名FTP的概念。1381.3.3FTP(FileTransferPro1381391.3.3

FTP(FileTransferProtocol)匿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