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对思维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准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共有四条,即同一律、矛盾律(也称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同一律是四条基本规律中最根本的一条,要重点掌握。另外还要重点理解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关系。
同一律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想自身要保持一致。其公式可表示为:A→A同一律的要求是:第一,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保持同一,不能变更;第二,判断必须保持同一,不能随便转移。二、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1.混淆和偷换概念这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把原来使用的概念换成另外一个概念,从而改变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造成了逻辑错误,使人啼笑皆非。如:①一对青年登记结婚,书记员看了有关资料说:“你们是近亲,不能结婚”。女青年着急了,争辩道:“我们两家相距两千多里,怎么会是近亲呢?”②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这早已成了常识,刚才大家为什么说我的语言表现了剥削阶级思想呢?例①是“同词换义”,例②是“异词换义”,从而造成了混淆和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同一律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思维具有确定性,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1)它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2)它有助于人们正确地交流思想;(3)它在反驳谬误和揭露诡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同一律,首先要清楚它与形而上学相区别;其次,同一律要求思想保持确定性,但它并不否认思想的发展变化。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1919年,英国著名数学家和逻辑学家罗素曾经提出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
某村子里有个理发师,他规定:我只给那些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请问:这个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呢?
这个问题,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罗素悖论”的通俗表达。你能分析出这个悖论里所包含的逻辑矛盾吗?矛盾律
一、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1、矛盾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相互对立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矛盾律用公式表示为:A不是非A。并非(p并且非p)比如:房前一棵树。有人说:“它是柳树”;有人说:“它是杨树”。这是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的认识。2、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肯定相互对立的思想。是非不可两可,就是这个意思。在概念方面,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用相互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概念指称同一对象。比如:有小孩讲:街上来了一群女解放军叔叔。这是不合逻辑的。在判断方面,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既断定对象是什么(或具有某种属性),又断定它不是什么(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生死阄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手上有两个大臣,一个好,一个坏。坏大臣为了独自掌权,总想把好大臣害死。有一天,他在国王面前讲了好大臣很多坏话。国王偏听偏信,决定第二天用抓阄的办法来处理好大臣。具体办法是:命令好大臣从盒子里任意抓一个阄,而盒里只有两个阄,一个写“生”,一个写“死”,抓到“生”就活,抓到“死”就死。当天夜里,坏大臣逼迫着做阄的人把两个阄都写成“死”字。坏大臣走了后,做阄的人就偷偷地给好大臣送了信,告诉他这一情况,请好大臣自己想办法。请问:好大臣在抓阄时,要想什么办法,才能免于处死呢?(请注意:逃走是不可能的)排中律在概念方面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而言,它或者是A,或者是非A,二者必居其一。如:“反法西斯战争,或者是‘正义战争’,或者是‘非正义战争’,二者必居其一”。排中律在判断方面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对象所作的两个互相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判断,必须肯定其中有一个是真的。如“所有青年都是体育爱好者”与“有青年不是体育爱好者”,这两个判断不可能全假,必有一真。违反排中律是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作出两个互相矛盾判断,形成对立无中的思想时都加以否定。它只有在排中状态下才能起作用。例如:在选举新的领导班子时,张斌既没有投赞成票,也没有投反对票。这种两重否定的表述并不违反排中律,因为在“赞成”和“反对”中间存在着“弃权”。对某些暂时还没有确认的事物,不明确表态,不属于违反排中律。例如:有人问,“地球以外有没有人?”,对这个问题,既不能肯定说有人,也不能肯定说没有人,这是一个还没有确切结论的问题。对包含错误假定的“复杂问语”不明确回答并不违反排中律。例如:“是你昨天把椅子毁坏的吗?”这就是包含错误假定的“复杂问语”,我们不但不能作出明确回答,还应予以指明或驳斥。三、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1)适用范围不同。矛盾律既适用于互相矛盾的思想,又适用于反对关系的思想;而排中律适用于互相矛盾的思想,或相互具有下反对关系的思想。(2)逻辑要求不同。矛盾律要求对互相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时肯定,应确定其中必有一假;而排中律则要求对互相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时否定,应确定其中必有一真。(3)逻辑错误不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是自相矛盾,而违反排中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模棱两可。充足理由律一、什么是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是指在一个推理或论证过程中,一个被确定为真的判断,必须具有充足理由。所谓“充足理由”,即作为理由的判断,不但要真实,而且能够必然推出被确定为真的判断。也就是说,任何判断,要确定为真,必须有根据,并且有充分的论证。这就是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充足理由律的公式是:A真,因为B真,并且由B必然推出A。这个公式可用符号表示为:[B∧(B→A)]→A充足理由律与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虽然不同,但关系密切。从人们表达思维来看,不但要有表述,而且要有论证。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思维确定性的规律,充足理由律是思维论证性的规律。例如:①这个机器错不了,因为这个机器是外国货。②他一定是骄傲了,因为,如果骄傲,就要犯错误。例①的理由是“这个机器是外国货”和“外国货都错不了”(省略),理由虚假,因此,例①的理由不是充足理由。例②的理由是“如果骄傲,就要犯错误”和“他犯错误”(省略)。理由虽然真实,但不能由理由真必然推出“他一定是骄傲了”这一判断真,所以,例②的理由也不是充足理由。思考题1、数学家斯莫林根据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故事情节编写了一道逻辑题:
女主人鲍细亚将自己的肖像藏在金、银、铅三个匣子中的一个内。金匣上写着:“肖像放在此匣中”;银匣上写着:“肖像不在金匣中”;铅匣上写着:“肖像不在此匣中”。女主人对求婚者说:“三只匣子中只有一只上写的是真话,你们谁先猜中,我就嫁给谁。”请问:肖像在哪个匣子中?为什么?3、甲、乙、丙、丁四位实习医生,对A、B、C、D、四位病人,作出如下诊断:A:甲诊断为细菌性痢疾,乙诊断为霍乱。B:乙诊断为肺炎,丙诊断为气管炎。C、丙诊断为疟疾,丁诊断为脑炎。D:丁诊断为胃癌,甲诊断为胃溃疡。经主治医复诊,判明实习医生对每位病人,只有一种诊断是正确:有一位实习医生的诊断全对;有一位的诊断全错;丙不全对。经化验,确诊A患有细菌性痢疾,C患疟疾。试问B、D患何病?全对者为谁?全错者为谁?4、A、B、C、D、E、F、G、H八位随员,陪总统外出打猎。经一番追逐一随员用一支箭,射中一只鹿。总统命随员,先不看箭上所刻姓氏,而猜测鹿死谁手,随员分别猜道:A:鹿死H或F手。B:若箭射中鹿首,则鹿死我手。C:鹿死G手。D:即使箭射中鹿首,也并非鹿死B手。E:A猜错F:并非鹿死H和我手。G:并非鹿死C手。H:并非A猜错。猜毕,总统命随员拔箭查验,发现三人猜中,试问鹿死谁手?谁猜中?另设五个猜中,则鹿死谁手?谁猜中?5、有一天,某国首都的一家珠宝店,一块价值五千美元的钻石被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医患沟通与技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科研方法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厚、薄膜混合集成电路及消费类电路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地域史研究方法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池广西河池市环江县招聘教师2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演艺导演合同范本
- 山西农业大学《工程力学A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简笔画与绘本》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JAVA企业级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全册课件PPT
- 高中人教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3章第5节多普勒效应课件
- 全套桥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 2021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 主动脉夹层的护理-ppt课件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样例与说明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6 Tree
- 高压氧科工作总结高压氧科个人年终总结.doc
-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
- 桥梁缺陷与预防
- 食品生物化学习题谢达平(动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