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攻克隔震支座施工技术难关攻克隔震支座施工技术难关攻克隔震支座施工技术难关目录一、工程概况七、要因确认二、小组介绍八、制定对策三、选题理由九、对策实施四、现状调查十、效果检查五、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十一、稳固措施六、原因分析十二、今后打算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攻克隔震支座施工技术难关攻克隔震支座施工技术难关攻克隔震支座目录一、工程概况七、要因确认二、小组介绍八、制定对策三、选题理由九、对策实施四、现状调查十、效果检查五、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十一、稳固措施六、原因分析十二、今后打算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目录一、工程概况七、要因一、工程概况
昆明新机场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唯一获批新建的大型枢纽机场,建成后将成为国家四大枢纽机场之一,是辐射东南亚、南亚,连接欧亚的大型门户机场。我局承建的航站楼A1合同段,总建筑面积50.1万m2,地下三层,地上三层,构造为钢筋砼框架构造+钢构造,为总公司和国家的重点工程。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一、工程概况昆明新机场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唯一获批
航站楼前中心区设计为隔震减震体系,隔震支座总数为1810个,其中LNRD-1000型无铅芯隔震支座1158个,LRBD-1000有铅芯隔震支座652个。隔震支座直径1000mm,高度432mm,单个隔震支座重量无芯的为、有芯的为,为当前世界隔震支座应用数量最多、隔震层面积最大的工程。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实物见图1,其在工程应用部位见图2,隔震支座布置图见图3,隔震支座设计示意图见图4。一、工程概况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航站楼前中心区设计为隔震减震体系,隔震支座总数为18图1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实物
一、工程概况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图1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实物一、工程概况第五页,编辑于星一、工程概况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一、工程概况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一、工程概况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一、工程概况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一、工程概况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一、工程概况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二、小组介绍2.1小组简介小组名称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昆明新机场项目部攻克隔震支座安装施工技术难关QC小组课题名称攻克隔震支座安装施工技术难关成立时间2008-9-7活动时间2008-9-11~2008-12-25小组类型攻关型活动制度1)邀请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相关单位开专题研讨会;2)由项目总工组织集体学习和专项技术交底;3)小组成员观摩隔震支座安装试验全过程;4)每周一上午九点召开技术例会,解决施工中存在的技术和质量问题。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二、小组介绍2.1小组简介小组名称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2.2小组成员情况及分工序号小组职务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技术职称小组分工1组长张勋胜男45大专项目经理工程师全面组织,资源调配2副组长黄天赐男70大专项目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方案审核3副组长唐际宇男29本科项目总工工程师方案策划、实施控制、措施优化4组员吴代奖男29本科项目副总工工程师过程监控和记录5组员王村男26本科项目副总工工程师技术支持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2.2小组成员情况及分工序号小组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技6组员赵铭德男50大专质量总监工程师质量控制7组员王能峰男38大专钢筋总工长工程师现场实施8组员黄贤新男29大专测量组长工程师测量及复核9组员张子龙男26大专测量组长助理工程师测量及复核10组员李林男26本科施工区段长工程师现场实施11组员刘继成男42大专施工区段长工程师现场实施12组员黄启权男26本科施工区段长工程师现场实施13组员王汝娟女26大专资料员助理工程师资料管理2.2小组成员情况及分工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6组员赵铭德男50大专质量工程师质量控制7组员王能峰男38大三、选题理由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三、选题理由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四、现状调查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属科研开发工程,全国没有成熟的工艺工法和施工经历可以借鉴。鉴于此种情况,我们通过三个途径对隔震支座安装可能存在的问题进展调查分析。1、通过网络报道和科技论文了解其他国家和国内已实施工程的情况。2、通过邀请云南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隔震支座生产厂家、昆明新机场建立指挥部、设计、施工管理总承包、监理等相关单位专家召开专题研讨会,了解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实施过程见图5。3、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编制两种不同的安装试验方案,通过现场试验隔震支座安装施工,选择最正确安装方案,并掌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安装试验前进展专项技术交底会议,实施过程见图6、7。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四、现状调查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属科研开发工程,全四、现状调查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四、现状调查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调查分析,根据汇总的意见及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偏差、缺陷、及不合格等统计数字,小组采用排列图法进展了分析,具体详以下图表。序号项目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隔震支座标高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2539392隔震支座中心的平面位置与轴线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1625643隔震支座水平度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1523874隔震支座安装过程中污染、受损35925隔震支座与上部结构和周边固定物未完全脱开23956隔震支座预埋件锚固不牢固,螺栓不紧固23987其他12100合计64100四、现状调查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调查分析,根据汇总的意见及可
由此可见,隔震支座安装精度的控制是本施工技术的关键所在。四、现状调查图8隔震支座安装质量缺陷排列图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由此可见,隔震支座安装精度的控制是本施工技术的关键所五、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5.1活动目标隔震支座安装施工精度合格率控制在95%以上。5.2目标可行性分析1、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工程是局、总公司、云南省和国家重点工程,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隔震支座安装是航站楼施工的关键分项,确保隔震支座安装一次全部合格,既是质量目标的要求,也是工期目标和本钱目标的要求,得到昆明新机场建立指挥部、设计院、地震研究院、施工管理总承包和监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关注。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五、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5.1活动目标隔震支座安装施工精3、工程管理根底较好,工程管理人员均是中建八局精干人员组成,有着有很强的技术攻关能力和丰富的施工管理经历,小组成员有团队合作、敬业、务实、创新精神。4、充分利用研究机构成果和现场试验成果,为实际工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五、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3、工程管理根底较好,工程管理人员均是中建八局精干人图9因果分析图六、原因分析结合现状调查的分析结果,小组围绕隔震支座安装施工难题,通过内外部调查及现场试验情况,根据排列图分析的质量问题,进展因果分析,具体分析见图9。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图9因果分析图六、原因分析结合现状调查的分析结
针对因果分析图中的末端因素,通过QC小组核查、分析,并开分析会论证,最后确定要因,对其分别分析论证详下表:要因确认一览表序号末端原因验证情况验证方法负责人日期验证结论1对工人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不明确
主管施工员和班组负责人对工人进行现场操作技术交底不详细,操作流程不讲解不透彻,测量要求不具体
调查了解王村2008.10.10要因2对管理人员交底不明确
针对试验结果和研讨会得出可能出现的问题,项目总工已专题组织交底会议
调查了解王村2008.10.10非要因七、要因确认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针对因果分析图中的末端因素,通过QC小组核查、分析,七、要因确认3找平工具有缺陷找平工具基本满足施工要求现场验证吴代奖2008.10.15非要因4钢模板不平整少部分钢模不平整,但已回厂校正现场验证吴代奖2008.10.15非要因5套筒丝扣长度不够套筒设计长度足够,只是安装时锚筋底标高需进行控制分析论证黄启权2008.10.15非要因6安装顺序不正确下支墩模板未加固即进行预埋件测量定位;未用螺栓将钢模板临时定位后再进行测量定位、固定分析论证黄启权李林刘继成2008.10.15要因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七、要因确认3找平工具有缺陷找平工具基本满足施工要求现场吴代七、要因确认7埋件固定方法不正确埋件部分未按照施工方案采用八角定位箍筋对锚筋底部进行固定,上部套筒采用与承台上铁焊接固定,固定不牢固现场验证黄启权李林刘继成2008.10.15要因8早晚温差大,导致测量偏差测量集中时间在10:00-17:00之间测量,温差较小,对测量误差影响很小现场验证吴代奖2008.10.18非要因9基准点距离太远,投测误差大采用GTS-332N全站仪和DSZ2精密水准仪+FS1测微器,测量距离满足仪器要求分析验证吴代奖2008.10.18非要因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七、要因确认7埋件固定方法不正确埋件部分未按照施工方案采用八七、要因确认9基准点距离太远,投测误差大采用GTS-332N全站仪和DSZ2精密水准仪+FS1测微器,测量距离满足仪器要求分析验证吴代奖2008.10.18非要因10项目部未投测轴线,交由班组实测项目部测量组对每个片区仅投测两个控制点,班组采用钢尺自行投测轴线和细部线,平面误差较大现场验证吴代奖2008.10.18要因11测量仪器精度不高,偏差过大采用GTS-332N全站仪和DSZ2精密水准仪+FS1测微器,测量精度满足规范允许偏差要求现场验证吴代奖2008.10.18非要因12引用不同基准点和控制点,造成测量误差由于施工现场变化,造成原有基准点和控制点无法使用,另行进行引测,造成测量误差分析验证吴代奖2008.10.18要因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七、要因确认9基准点距离太远,投测误差大采用GTS-332N1、对工人进展现场技术交底不明确2、安装顺序不正确3、埋件固定方法不正确4、工程部未投测轴线,交由班组实测5、引用不同基准点和控制点,造成测量误差经论证、分析、验证,确定了5个要因:七、要因确认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经论证、分析、验证,确定了5个要因:七、要因确认第二十四页八、制定对策2021年10月19日~20日,QC小组人员针对各项要因,制定了相应对策,并具体落实到人,详见下表。序号要因现状对策目标措施完成时间负责人1工人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不明确操作工人没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不熟悉施工工艺和流程,未掌握控制要点进行现场交底,固定操作工人,指定管理人员进行专项管理熟练掌握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实地进行安装操作演示,逐个对各班组进行现场交底。要求班组上报专项操作工人和班组负责人名单2008.10.25黄启权李林刘继成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八、制定对策2021年10月19日~20日,QC小组2安装顺序不正确对安装流程理解不明,掌握不透,施工随意性大,现场监管不力强化技术交底,加强现场监督管理使班组负责人和工人按照正确的安装顺序施工进行现场交底,保证班组负责人和主要操作工人理解安装顺序的重要性,安排专人负责现场施工管理2008.10.25黄启权李林刘继成3埋件固定方法不正确锚筋根部和套筒采用短钢筋点焊,数量偏少,未完全按装方案施工加强现场管理固定牢固采用八角定位箍筋对锚筋底部进行焊接固定,上部套筒采用与承台上铁焊接固定2008.10.25黄启权李林刘继成八、制定对策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2安装顺序不正确对安装流程理解不明,掌握不透,施工随意性大,4项目部未投测轴线,交由班组实测现场各片区仅布置两个控制点,其余轴线和细部线由班组自行施测全部轴线由项目测量组负责加强测量工作,减少人为测量误差安排测量组负责投测轴线在基础底板上,其余细部线由班组负责2008.10.25黄新贤张子龙5引用不同基准点和控制点,造成测量误差由于施工现场变化,造成原有基准点和控制点无法使用,另行进行引测,造成测量误差固定基准点和控制点减少测量误差将基准点和控制点固定在不易受影响和破坏的基础底板上2008.10.25黄新贤张子龙八、制定对策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4项目部未投测轴线,交由班组实测现场各片区仅布置两个控制点,九、对策实施根据以上对策表,QC小组全体成员及时进展了落实。实施一实地进展安装操作演示,由片区主管施工员逐个对各班组进展现场交底。要求班组上报专项操作工人和班组负责人名单。固定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做到专人专管。图10施工员对安装工人进展现场交底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九、对策实施根据以上对策表,QC小组全体成员及时进展实施二现场进展交底,保证班组负责人和主要操作工人理解安装顺序的重要性。安排工程部专人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加强对现场的监控力度,对不按操作顺序施工的立即进展纠正。九、对策实施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实施二九、对策实施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图11隔震垫安装施工流程九、对策实施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图11隔震垫安装施工流程九、对策实施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步骤1锚筋根部测量放线步骤2锚筋定位垂直度测量九、对策实施对每道施工工序我们都严格执行样板引路制度,以确保隔震支座安装一次成功,以下是隔震支座安装的全过程图片。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步骤1锚筋根部测量放线步骤2锚筋定位垂步骤4定位钢模板安装九、对策实施步骤3锚筋底部箍筋定位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步骤4定位钢模板安装九、对策实施步骤3锚筋底部箍筋定位步骤6预埋件中心位置复核九、对策实施步骤5预埋件标高测量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步骤6预埋件中心位置复核九、对策实施步骤5预埋件标高测步骤7预埋件中心位置拉线复核步骤8套筒焊接固定九、对策实施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步骤7预埋件中心位置拉线复核步骤8套筒焊接固定九、对策步骤10下支墩混凝土找平
九、对策实施步骤9隔震支座下支墩混凝土浇筑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步骤10下支墩混凝土找平九、对策实施步骤9隔震支座下支步骤11隔震支座下支墩找平养护九、对策实施步骤12隔震支座安装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步骤11隔震支座下支墩九、对策实施步骤12隔震支座安装步骤14上支墩模板安装及套筒锚筋安装九、对策实施步骤13隔震支座水平度复核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步骤14上支墩模板安装九、对策实施步骤13隔震支座水平度步骤16隔震支座上支墩混凝土浇筑完毕九、对策实施步骤15隔震支座上部锚筋安装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步骤16隔震支座上支墩九、对策实施步骤15隔震支座上部第实施三埋件采用八角定位箍筋对锚筋底部进展焊接固定,上部套筒采用与承台上铁焊接固定,确保预埋件结实,不受混凝土浇筑的影响造成移位。图13套筒定位示意图图14定位箍筋示意图九、对策实施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实施三图13套筒定位示意图图实施四安排测量组负责投测轴线在根底底板上,其余细部线由班组负责。加强对班组细部线的复测。同时请地震工程研究院组织专人对我安装的预埋件中心点和标高进展复核。图15轴线在根底底板上的标注九、对策实施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实施四图15轴线在根底底板上的标注九、对策实施第四十实施五将基准点和控制点固定在不易受影响和破坏的根底底板上。图16基准点和控制点在根底底板上的标注九、对策实施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实施五图16基准点和控制点在根底底板上的标注九、对策实十、效果检查经过两个多月QC活动,现已顺利完成了隔震支座预埋件的安装和隔震支座下支墩砼的浇筑,经复核检查,隔震支座标高与设计标高最大偏差5mm,隔震支座中心的平面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5mm,隔震支座的下支墩,其顶面水平度误差仅3‰,平整度小于2mm,全部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通过本次活动,很好地控制了隔震支座安装的精度要求,到达了活动的目的。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十、效果检查经过两个多月QC活动,现已顺利完成了隔震图17隔震支座安装效果图十、效果检查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图17隔震支座安装效果图十、效果检查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经济效果及证明隔震支座安装成功后节约本钱的证明第四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经济效果及证明隔震支座安装成功后节约本钱的证明第四十四页,编优质、高效、平安的安装工艺证明第四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优质、高效、平安的安装工艺证明第四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十一、稳固措施1、通过QC小组活动,我们小组成员提高了分析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小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攻关能力。2、通过本工程实践,我们编制了橡胶隔震支座安装施工工法,准备申报省级工法,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3、本工法将报局技术标准编制委员会,申请纳入企业技术标准。第四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十一、稳固措施1、通过QC小组活动,我们小组成员提十二、今后打算1、今后,我们要将QC小组的活动继续下去,我们将组织组员不断学习、实践,进一步提高组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攻克施工及管理中的难题。2、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应用新技术多,技术难度很大,我们将在钢彩带安装、清水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构造施工、屋面网架施工和行李处理系统等施工中继续开展QC小组活动,不断进展技术攻关,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为昆明新机场的建立出谋划策。第四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十二、今后打算1、今后,我们要将QC小组的活动继续下
发布完毕
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第四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
发布完毕
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第四十八页,编辑于星谢谢大家!
结语第四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谢谢大家!结语第四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攻克隔震支座施工技术难关攻克隔震支座施工技术难关攻克隔震支座施工技术难关目录一、工程概况七、要因确认二、小组介绍八、制定对策三、选题理由九、对策实施四、现状调查十、效果检查五、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十一、稳固措施六、原因分析十二、今后打算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攻克隔震支座施工技术难关攻克隔震支座施工技术难关攻克隔震支座目录一、工程概况七、要因确认二、小组介绍八、制定对策三、选题理由九、对策实施四、现状调查十、效果检查五、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十一、稳固措施六、原因分析十二、今后打算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目录一、工程概况七、要因一、工程概况
昆明新机场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唯一获批新建的大型枢纽机场,建成后将成为国家四大枢纽机场之一,是辐射东南亚、南亚,连接欧亚的大型门户机场。我局承建的航站楼A1合同段,总建筑面积50.1万m2,地下三层,地上三层,构造为钢筋砼框架构造+钢构造,为总公司和国家的重点工程。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一、工程概况昆明新机场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唯一获批
航站楼前中心区设计为隔震减震体系,隔震支座总数为1810个,其中LNRD-1000型无铅芯隔震支座1158个,LRBD-1000有铅芯隔震支座652个。隔震支座直径1000mm,高度432mm,单个隔震支座重量无芯的为、有芯的为,为当前世界隔震支座应用数量最多、隔震层面积最大的工程。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实物见图1,其在工程应用部位见图2,隔震支座布置图见图3,隔震支座设计示意图见图4。一、工程概况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航站楼前中心区设计为隔震减震体系,隔震支座总数为18图1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实物
一、工程概况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图1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实物一、工程概况第五页,编辑于星一、工程概况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一、工程概况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一、工程概况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一、工程概况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一、工程概况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一、工程概况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二、小组介绍2.1小组简介小组名称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昆明新机场项目部攻克隔震支座安装施工技术难关QC小组课题名称攻克隔震支座安装施工技术难关成立时间2008-9-7活动时间2008-9-11~2008-12-25小组类型攻关型活动制度1)邀请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相关单位开专题研讨会;2)由项目总工组织集体学习和专项技术交底;3)小组成员观摩隔震支座安装试验全过程;4)每周一上午九点召开技术例会,解决施工中存在的技术和质量问题。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二、小组介绍2.1小组简介小组名称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2.2小组成员情况及分工序号小组职务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技术职称小组分工1组长张勋胜男45大专项目经理工程师全面组织,资源调配2副组长黄天赐男70大专项目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方案审核3副组长唐际宇男29本科项目总工工程师方案策划、实施控制、措施优化4组员吴代奖男29本科项目副总工工程师过程监控和记录5组员王村男26本科项目副总工工程师技术支持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2.2小组成员情况及分工序号小组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技6组员赵铭德男50大专质量总监工程师质量控制7组员王能峰男38大专钢筋总工长工程师现场实施8组员黄贤新男29大专测量组长工程师测量及复核9组员张子龙男26大专测量组长助理工程师测量及复核10组员李林男26本科施工区段长工程师现场实施11组员刘继成男42大专施工区段长工程师现场实施12组员黄启权男26本科施工区段长工程师现场实施13组员王汝娟女26大专资料员助理工程师资料管理2.2小组成员情况及分工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6组员赵铭德男50大专质量工程师质量控制7组员王能峰男38大三、选题理由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三、选题理由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四、现状调查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属科研开发工程,全国没有成熟的工艺工法和施工经历可以借鉴。鉴于此种情况,我们通过三个途径对隔震支座安装可能存在的问题进展调查分析。1、通过网络报道和科技论文了解其他国家和国内已实施工程的情况。2、通过邀请云南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隔震支座生产厂家、昆明新机场建立指挥部、设计、施工管理总承包、监理等相关单位专家召开专题研讨会,了解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实施过程见图5。3、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编制两种不同的安装试验方案,通过现场试验隔震支座安装施工,选择最正确安装方案,并掌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安装试验前进展专项技术交底会议,实施过程见图6、7。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四、现状调查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属科研开发工程,全四、现状调查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四、现状调查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调查分析,根据汇总的意见及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偏差、缺陷、及不合格等统计数字,小组采用排列图法进展了分析,具体详以下图表。序号项目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隔震支座标高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2539392隔震支座中心的平面位置与轴线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1625643隔震支座水平度偏差不符合规范要求1523874隔震支座安装过程中污染、受损35925隔震支座与上部结构和周边固定物未完全脱开23956隔震支座预埋件锚固不牢固,螺栓不紧固23987其他12100合计64100四、现状调查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调查分析,根据汇总的意见及可
由此可见,隔震支座安装精度的控制是本施工技术的关键所在。四、现状调查图8隔震支座安装质量缺陷排列图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由此可见,隔震支座安装精度的控制是本施工技术的关键所五、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5.1活动目标隔震支座安装施工精度合格率控制在95%以上。5.2目标可行性分析1、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工程是局、总公司、云南省和国家重点工程,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隔震支座安装是航站楼施工的关键分项,确保隔震支座安装一次全部合格,既是质量目标的要求,也是工期目标和本钱目标的要求,得到昆明新机场建立指挥部、设计院、地震研究院、施工管理总承包和监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关注。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五、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5.1活动目标隔震支座安装施工精3、工程管理根底较好,工程管理人员均是中建八局精干人员组成,有着有很强的技术攻关能力和丰富的施工管理经历,小组成员有团队合作、敬业、务实、创新精神。4、充分利用研究机构成果和现场试验成果,为实际工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五、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3、工程管理根底较好,工程管理人员均是中建八局精干人图9因果分析图六、原因分析结合现状调查的分析结果,小组围绕隔震支座安装施工难题,通过内外部调查及现场试验情况,根据排列图分析的质量问题,进展因果分析,具体分析见图9。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图9因果分析图六、原因分析结合现状调查的分析结
针对因果分析图中的末端因素,通过QC小组核查、分析,并开分析会论证,最后确定要因,对其分别分析论证详下表:要因确认一览表序号末端原因验证情况验证方法负责人日期验证结论1对工人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不明确
主管施工员和班组负责人对工人进行现场操作技术交底不详细,操作流程不讲解不透彻,测量要求不具体
调查了解王村2008.10.10要因2对管理人员交底不明确
针对试验结果和研讨会得出可能出现的问题,项目总工已专题组织交底会议
调查了解王村2008.10.10非要因七、要因确认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针对因果分析图中的末端因素,通过QC小组核查、分析,七、要因确认3找平工具有缺陷找平工具基本满足施工要求现场验证吴代奖2008.10.15非要因4钢模板不平整少部分钢模不平整,但已回厂校正现场验证吴代奖2008.10.15非要因5套筒丝扣长度不够套筒设计长度足够,只是安装时锚筋底标高需进行控制分析论证黄启权2008.10.15非要因6安装顺序不正确下支墩模板未加固即进行预埋件测量定位;未用螺栓将钢模板临时定位后再进行测量定位、固定分析论证黄启权李林刘继成2008.10.15要因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七、要因确认3找平工具有缺陷找平工具基本满足施工要求现场吴代七、要因确认7埋件固定方法不正确埋件部分未按照施工方案采用八角定位箍筋对锚筋底部进行固定,上部套筒采用与承台上铁焊接固定,固定不牢固现场验证黄启权李林刘继成2008.10.15要因8早晚温差大,导致测量偏差测量集中时间在10:00-17:00之间测量,温差较小,对测量误差影响很小现场验证吴代奖2008.10.18非要因9基准点距离太远,投测误差大采用GTS-332N全站仪和DSZ2精密水准仪+FS1测微器,测量距离满足仪器要求分析验证吴代奖2008.10.18非要因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七、要因确认7埋件固定方法不正确埋件部分未按照施工方案采用八七、要因确认9基准点距离太远,投测误差大采用GTS-332N全站仪和DSZ2精密水准仪+FS1测微器,测量距离满足仪器要求分析验证吴代奖2008.10.18非要因10项目部未投测轴线,交由班组实测项目部测量组对每个片区仅投测两个控制点,班组采用钢尺自行投测轴线和细部线,平面误差较大现场验证吴代奖2008.10.18要因11测量仪器精度不高,偏差过大采用GTS-332N全站仪和DSZ2精密水准仪+FS1测微器,测量精度满足规范允许偏差要求现场验证吴代奖2008.10.18非要因12引用不同基准点和控制点,造成测量误差由于施工现场变化,造成原有基准点和控制点无法使用,另行进行引测,造成测量误差分析验证吴代奖2008.10.18要因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七、要因确认9基准点距离太远,投测误差大采用GTS-332N1、对工人进展现场技术交底不明确2、安装顺序不正确3、埋件固定方法不正确4、工程部未投测轴线,交由班组实测5、引用不同基准点和控制点,造成测量误差经论证、分析、验证,确定了5个要因:七、要因确认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经论证、分析、验证,确定了5个要因:七、要因确认第二十四页八、制定对策2021年10月19日~20日,QC小组人员针对各项要因,制定了相应对策,并具体落实到人,详见下表。序号要因现状对策目标措施完成时间负责人1工人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不明确操作工人没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不熟悉施工工艺和流程,未掌握控制要点进行现场交底,固定操作工人,指定管理人员进行专项管理熟练掌握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实地进行安装操作演示,逐个对各班组进行现场交底。要求班组上报专项操作工人和班组负责人名单2008.10.25黄启权李林刘继成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八、制定对策2021年10月19日~20日,QC小组2安装顺序不正确对安装流程理解不明,掌握不透,施工随意性大,现场监管不力强化技术交底,加强现场监督管理使班组负责人和工人按照正确的安装顺序施工进行现场交底,保证班组负责人和主要操作工人理解安装顺序的重要性,安排专人负责现场施工管理2008.10.25黄启权李林刘继成3埋件固定方法不正确锚筋根部和套筒采用短钢筋点焊,数量偏少,未完全按装方案施工加强现场管理固定牢固采用八角定位箍筋对锚筋底部进行焊接固定,上部套筒采用与承台上铁焊接固定2008.10.25黄启权李林刘继成八、制定对策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2安装顺序不正确对安装流程理解不明,掌握不透,施工随意性大,4项目部未投测轴线,交由班组实测现场各片区仅布置两个控制点,其余轴线和细部线由班组自行施测全部轴线由项目测量组负责加强测量工作,减少人为测量误差安排测量组负责投测轴线在基础底板上,其余细部线由班组负责2008.10.25黄新贤张子龙5引用不同基准点和控制点,造成测量误差由于施工现场变化,造成原有基准点和控制点无法使用,另行进行引测,造成测量误差固定基准点和控制点减少测量误差将基准点和控制点固定在不易受影响和破坏的基础底板上2008.10.25黄新贤张子龙八、制定对策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4项目部未投测轴线,交由班组实测现场各片区仅布置两个控制点,九、对策实施根据以上对策表,QC小组全体成员及时进展了落实。实施一实地进展安装操作演示,由片区主管施工员逐个对各班组进展现场交底。要求班组上报专项操作工人和班组负责人名单。固定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做到专人专管。图10施工员对安装工人进展现场交底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九、对策实施根据以上对策表,QC小组全体成员及时进展实施二现场进展交底,保证班组负责人和主要操作工人理解安装顺序的重要性。安排工程部专人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加强对现场的监控力度,对不按操作顺序施工的立即进展纠正。九、对策实施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实施二九、对策实施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图11隔震垫安装施工流程九、对策实施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图11隔震垫安装施工流程九、对策实施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步骤1锚筋根部测量放线步骤2锚筋定位垂直度测量九、对策实施对每道施工工序我们都严格执行样板引路制度,以确保隔震支座安装一次成功,以下是隔震支座安装的全过程图片。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步骤1锚筋根部测量放线步骤2锚筋定位垂步骤4定位钢模板安装九、对策实施步骤3锚筋底部箍筋定位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步骤4定位钢模板安装九、对策实施步骤3锚筋底部箍筋定位步骤6预埋件中心位置复核九、对策实施步骤5预埋件标高测量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步骤6预埋件中心位置复核九、对策实施步骤5预埋件标高测步骤7预埋件中心位置拉线复核步骤8套筒焊接固定九、对策实施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步骤7预埋件中心位置拉线复核步骤8套筒焊接固定九、对策步骤10下支墩混凝土找平
九、对策实施步骤9隔震支座下支墩混凝土浇筑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三十八分。步骤10下支墩混凝土找平九、对策实施步骤9隔震支座下支步骤11隔震支座下支墩找平养护九、对策实施步骤12隔震支座安装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