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研究的问题课件_第1页
老年研究的问题课件_第2页
老年研究的问题课件_第3页
老年研究的问题课件_第4页
老年研究的问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老龄化问题与“问题化”

1.占总人口比重大2015年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超过10.47%,预计2036年将超过20%,到2050年将达到23.2%。2.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城镇为3102万人,乡村为6667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为7.8%,乡村为10.06%;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为1.35%,乡村为1.8%。3.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人,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645万人。21世纪下半叶,基本稳定在1700-1900万人。4.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我国60岁、65岁及80岁以上老人增长趋势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这种问题化倾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以医疗保障系统负担为视角的老年人口研究。这类研究发端于生物学的衰竭理论,最先将老年人的医疗卫生作为关注对象。从社会成本的角度出发,这类研究担忧老年人口的增多对医疗技术、卫生条件甚至医疗保障体系的威胁和挑战。从个体层面,他们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老年人口的功能性依赖、抑郁以及痴呆症等问题上。从宏观层面,人们普遍担心老年人口的增多将会使医疗、养老保障体系难以维系。人社部:尹蔚民表示,2015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总收入是2.7万亿元,总支出是2.3万亿元,当期结余是3000多亿元。未来20年,中国的养老金现金缺口可能高达70万亿。其二,对人口红利消失的担忧。这类研究认为老龄化的到来意味着中国巨大人口红利的减少,以及非劳动人口的增多。因而,这部分学者们一方面担忧人口红利的消失,思考如何延长此种人口优势;另一方面,担忧“未富先老”所造成的经济发展减缓,并不断地思考缩小“未富先老”的办法。无论哪种担忧,在这种经济视域的理解中,老年人口被视为“依赖人口”、“纯消费人群”是“给社会发展拖后腿”的一群人,因而在他们看来,老年人口更多的被强调为社会的负担,而非社会的财富。其三,从家庭赡养和青年一代的负担角度出发的担忧。这类比较关注“空巢家庭”和“少子化”现象和“四二一”家庭结构,担心子女需要承担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事务。他们担心老龄化现象会引起家庭在经济的代际转移和养老的保障方面出现断层,从理论前提来看,这类研究也将老年人假设为“无生产力人群”或“造成家庭负担的人群”。二、“问题化”研究与社会福利内卷化老年问题化研究的积极方面在于:使人口老龄化引起社会关注,促使政府出台相应的福利政策。二战以后,为了让人们更加关注老年群体,并更好地推动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学者们通过挖掘和分析老人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断地强调老年人口比例增高,以及老龄化所必然带来的严重问题,以此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一策略让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向老年福利上。其所影响的结果,在早期的确起到了推动福利政策和社会服务发展的作用。因此,作为一种“策略”,“问题化”的研究倾向对老人福利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从思路上,我国开始强调政府、市场、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协调和配合,逐步发展为目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从政策上,2012年之后中国老年政策更是密集出台。本世纪我国政府先后共制定了近200个涉老政策。所以老龄化现象的“问题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老年政策的发展。然而,福利制度的丰富并不能等同于福利效果的提升。一方面,从社会认识层面看,过分地强调老年人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会让公众对老年人的角色定位倾向于负面。当实际社会资源缺乏,不同年龄人群之间需要针对某一资源进行争夺时,其他年轻群体就容易对老年福利制度产生抵触情绪,阻碍原福利服务的实施,从而使相应福利政策所预期的目标就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从社会效果层面看,世界卫生组织有证据显示,成人保护服务和警察及社工的探访工作事实上可能也会产生反面后果,会加剧对老人的歧视和虐待。具体地说:其一,从市场层面,以劳动时间为核心讨论老年人生产劳动与宏观就业状况、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职业领域对老年人延迟退休的接纳程度;其二,从家庭层面,以生活照顾时间为核心讨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需求与老年人生产性参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