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的发展概述课件_第1页
管理思想的发展概述课件_第2页
管理思想的发展概述课件_第3页
管理思想的发展概述课件_第4页
管理思想的发展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传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思想现代管理理论及其进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传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思四个阶段一、传统管理思想阶段(从远古到1900年)二、科学管理思想阶段(从1900年到1930年)三、行为管理思想阶段(从1930年到1945年)四、现代管理思想阶段(从1945年至今)

管理活动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四个阶段一、传统管理思想阶段(从远古到1900年)1、了解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2、掌握主要代表人物的相关著作、年代、学派、观点及其贡献等3、了解各阶段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本章要点:1、了解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本章要点: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传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思想现代管理理论及其进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传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思第一节传统管理思想传统管理思想远古时代管理思想与实践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传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传统管理思想的内容与特点第一节传统管理思想传统管理思想远古时代管理思想与实践传统第一节传统管理思想

按时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1776年以前远古时代管理思想阶段

2、1776年到1900年近代管理思想阶段A(车间主任)B(车间主任)a1(班组长)a2(班组长)b1(班组长)b2(班组长)摩西(厂长)确定管理跨度和组织程序的思想一、远古时代管理思想与实践

a)作为管理思想有记载第一事例是在圣经上第一节传统管理思想按时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摩西是希伯莱人(今天的以色列)的领袖,他在立法、人际关系、人员选择和训练方面都很出色。摩西的岳父曾对摩西的管理方法提出了批评,认为摩西处理政务事必躬亲,并不利于管理。他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制订法令,昭告民众;第二,建立等级委任制度;第三,责成各级管理人分级管理,只有最重要的政务才提交摩西。这些建议表明现代管理理论的例外原则,授权原则、管理跨度原则等早在古代已有萌芽。摩西是希伯莱人(今天的以色列)的领袖,他在立法、人际关系、人b)成功的实践:

埃及大金字塔的建成:

230万石头,20年,每年10万人,系统管理的思想我国“一举三得”的施工方案:

1015年皇宫挖土、运料、回填1015年皇宫失火,由丁晋公(丁渭)主持修复皇宫,当时取土很远。他采用就近挖渠取土,灌水用船运料,完工后用建筑垃圾回填修路。b)成功的实践:1015年皇宫失火,由丁晋公(丁渭)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儒家的管理思想《老子》的管理思想法家的管理思想《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总结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儒家的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1、儒家的管理思想

——儒家的管理思想点滴和为贵--环境的重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修己--自身的重要修己以安百姓1、儒家的管理思想

——儒家的管理思想点滴和为贵--环境的重修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修德:温、良、恭、俭、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修学:德治--长远利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不敢不用情。德治的内涵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或组织目标,通过道德示范、教育以及营造道德环境等方式、影响和提高成员的道德水平,使人们自觉的遵守社会或组织所要求的行为规范的治理方式。德治的对象有两个层面:1、个人;2、环境德治的应用:1、理念建设;2、个人修身;3、队伍建设德治--长远利益行仁--追求善的管理仁者爱人,仁就是善。儒家的仁就是做人的道德准则,追求的是与人为善。另外,道、墨都强调“爱人”:老子强调“仁”的无私、宽厚本质:“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墨子将“仁”的理念扩大到所有的人,强调无差别的“兼爱”实践的应用:1、领导者要树立仁的理念;2、以仁的要求约束自己;3、展现仁的行为:尽心为公。行仁--追求善的管理义利--追求真的管理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义是人应该走的正确的路。君子义以为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践,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利思义。义利--追求真的管理诚信--市场经济的根本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而有信。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诚信--市场经济的根本中庸----把握管理的适宜性“中”即适当、适度、恰到好处。“庸”意为“常”,即“常道”,就是普遍存在的道理。孔子解释说,中庸就是过犹不及。在实践中实行中庸之道包括三个方面1、成为中庸之士。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2、实行中道管理。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3、努力与时协行。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合乎事宜)中庸----把握管理的适宜性贤--人才的管理辩才: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举贤:“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用才:任贤使能(孟子)考察人才:听其言而观其行;制度取才: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当前应用:1、建立正确的人才观;2、完善人才管理制度3、提高领导者的人才管理能力。贤--人才的管理管理人性论:对人性的认识是管理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依据。传统儒家管理的人性观念主要表现为性无善无恶论、性善论及性恶论。孔子:《论语·阳货》上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的人性观虽然没有明析人性善恶之分,但它蕴含着人性的可变性,这正是儒家“德治”思想立论的依据。1、儒家的管理思想

——儒家管理思想体系管理人性论:对人性的认识是管理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依据。传统儒孟子坚信“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并强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在孟子看来,“四端”是仁义礼智的萌芽,而仁义礼智即为道德上的善,所以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的恶性乃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为“物欲”所蔽而已。孟子根据“性善论”导出管理者应实行“仁政”。孟子坚信“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性恶论”是由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提出来的。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基于“性恶论”,荀子提出“礼义之治”。人性本恶,如果顺其自然,不加限制,就会为恶作乱,“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礼义之治”的基础在于“化性起伪”。“性恶论”是由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提出来的。荀子认为:“人管理目标论人类对和谐的不断追求是传统儒家管理的最终目标。“和,谐也”,指不同东西的和合与统一,它强调不同事物、因素、成分的有机结合,适度调理,措置得当。作为管理目标的“和”,主要是人际关系的适度自然。《中庸》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在《中庸》看来,中是天下的大本,而和是天下的达道。儒家一直把管理过程的“以和为贵”提升到管理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管理目标论儒家倡导“以和为贵”,但坚持“和而不同”,即追求和谐却不盲目苟同。“和”是通过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的最佳结合,这是人们处理矛盾所采取的积极态度和方法。而“同”却是不讲差别,盲目追求一致、同一,丧失主体自身的价值。“和而不同”要求人们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存在差异性多样性。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儒家还强调“和而不流”。“和而不流”是指不随意苟同他人。“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真正的强者与人和谐相处而又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他们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可见,“和”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才是传统儒家“贵和”的管理目标。儒家倡导“以和为贵”,但坚持“和而不同”,即追求和谐却不盲目管理原则论传统儒家把管理原则视为能否调动和发挥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能动性,使之与管理者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管理目标的重要因素。在仁爱理念的指引下,儒家坚持敬、信、明、简的管理原则。“敬”指敬业精神,即“执事敬”,它是仁爱的具体表现。管理者对自己的工作应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做到“先之、劳之、无倦”。“信”有两层含义,一是讲信用,“敬事而信”;二是指取得别人的信任。“君子信而后劳其民”孔子主张在足食、足兵与立信中以立信为本。管理原则论“明”指明辨是非的能力。儒家强调管理者应“明而不察”,应明确大是大非,抓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必事无巨细,秋毫必察,尤其对被管理者应“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用其所长而避其短,做到“浸润之潜,肤受之恝,不行焉”,成为一个能辨谣和止谣的智者。“简”也有两层含义,一是简政,二是简行。简政指政策、法令、计划等力求简明精当,平易可行,切忌繁杂琐碎,让人不明所以,无所适从。简行指管理者要节用爱人、执要守约、清净无为对下属做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创造性地工作,使其各安其职。“明”指明辨是非的能力。儒家强调管理者应“明而不察”,应明确管理控制论控制是保证各项管理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手段。中国传统儒家管理强调礼治;道家强调“无为而治”;法家则强调“法治”。由于道法两派在具体管理实践中都走向极端,所以强调以礼为核心、德刑并用的儒家则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管理控制的主流。在儒家看来,“礼”是管理的根本。孔子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道德教化贯穿管理过程的始终,才能达到控制民众思想、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管理控制论儒家认为,作为管理者必须把“礼”贯彻到自己的一切言行之中,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在儒家的管理思想体系中不仅仅是一种外在规范,更是管理主体的内在意识。礼治即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因此,管理者只有率先垂范,才能使被管理者的行为自觉地纳入正常的轨道。当然儒家并不一味地主张“德治”,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宽猛相济似乎更有效率。儒家这一管理控制思想明确告诉我们:作为管理,一方面要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管理者个人的表率作用。一旦出相应地惩罚。儒家认为,作为管理者必须把“礼”贯彻到自己的一切言行之中,做管理人才论管理既要“人为”,又要“为人”,因此,管理学实质就是人才学。儒家倡导德政,而要实施德政必选用贤能之辈,根据各类人才的长处和短处,科学而合理地使用人才。“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在人才的选拔上,孔子首先提出了“举贤才”的思想,主张扩大选拔管理人才的范围,选拔有德有才的正人君子,把那些德才兼备之人安排在管理领导岗位上。“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僻侧媚,其惟吉士。”儒家十分赞赏推荐贤人的人。“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认为举贤才的最好办法是“近不失亲,远不失肖。”管理人才论举贤才还要举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不要因为某人的话说得漂亮,就提拔重用他,而要看他的实际行动;也不要因为某人不好,就废除他说过的正确言论。“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在儒家看来,“释贤不肖,国之不祥也。”放弃贤人而用那些不贤的人,是国家的灾难。举贤才还要举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管理权变论在儒家管理思想中充满着通权达变的灵活性儒家向来视权变管理为管理的智慧、管理的艺术。“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当作出的承诺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无法兑现,或者兑现承诺无益而且有害时,放弃承诺就是必要的和明智的。当已经开始的某项工作因条件的变化而无法继续下去,或继续该项工作已毫无意义时,放弃这项工作就是明智的。管理权变论在诸多儒学经典作家中,孟子对管理的权变观论述颇多孟子认为:“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权是秤砣,它的特点是通过灵活移动来反映物品的重量,永远不固定在一点上所以代表着灵活性与随机性。孟子反对用僵化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认为“执中”即坚持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是好的,但如果过了头,变成死板僵化就使人憎恶了,因为它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否定了事物的丰富多样性。“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传统儒家关于通权达变的思想对于现代管理是有启发性的,它告诉我们,现代管理必须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应根据外在的管理环境,相应地改变管理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管理的最终目标。在诸多儒学经典作家中,孟子对管理的权变观论述颇多孟子认为:“2、老子的管理思想《老子》一书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人本管理、柔性管理、人尽其用的人才观和利人利己的共赢观。老子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道”,总体原则是无为而无不为。2、老子的管理思想《老子》一书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主要包括道是老子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个提出道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和宇宙间一切运动的总规律,是超越时空的静止不动的绝对精神。它无处不在,无所不有。我们可以简单地把道概括为天道、世道、人道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方面内容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人道就是老子所总结的统治、管理规律。老子对人道的论述是在天道的基础上展开的。道既是哲学的抽象的,又是实际政治生活中具体运用的管理原则:“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之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老子的道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认识矛盾);“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先后相随。”(矛盾共生)道是老子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总体原则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认为,无比有更为根本。实例论证:“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深刻道理。“为无为,则无不治。”在老子看来,无为之道,是最高的统治管理艺术和手段。

无为的第一层意思就是不要违反客观规律,管理者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为的第二层意思是,管理者不能事必躬亲,要抓大放小。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坐进此”。让手下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最高理想。

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总体原则无为不是消极的不作为,老子鼓励道法自然基础上的无为而为,而且要进一步做到“为而不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认为这就是深远玄妙的“德”为、无为、无不为互为前提和目的,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和蕴含的丰富管理思想是值得每一位管理者深思的。

人本管理和柔性管理是老子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柔性管理作为人本管理的一种,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的方式,在人们的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变为员工自觉的行为。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企业组织的灵活性强调情感因素的作用,强调情感投入,而不仅仅是依靠冷冰冰的规章制度。无为不是消极的不作为,老子鼓励道法自然基础上的无为而为,而且人本管理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人为本,“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惩罚)“不贵难得之货”(不能奢侈)实行人本管理,要多倾听职工的心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柔性管理刚柔关系是《老子》重要话题之一,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所说的柔主要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和自我保全的策略。我们实行柔性管理,主要强调组织的灵活化,制度的非刚性化,方法的情感化,影响的无形化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化。仅仅依靠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是很难奏效的。

管理思想的发展概述课件人尽其用的人才观是老子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子以能否理解道,能否认真实践道作为甄别士水平的标准。“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察人择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十分讲究合理使用人才的策略,认为“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圣人恒善救人,故无弃人;恒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人尽其用的人才观是老子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管理的总体原则是无为而无不为,使用人才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在使用人才的时候,必然是让人才放手去做,不要过分干预。老子还主张对人才态度谦虚,“善用人者为之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为人才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让他们习惯公司的文化和人事环境,“乐其俗”,使他们在文化心理上与公司融为一体,这样就能够避免他们频繁的跳槽,“安其居”,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老子管理的总体原则是无为而无不为,使用人才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利人利己,实现共赢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利人利己,实现共赢3、法家的管理思想法家强调以权力为基础,以“法制”、“术治”和“势治”为基本手段的管理思想。3、法家的管理思想法家强调以权力为基础,以“法制”、“术治”法治法治是着眼于维护等级秩序,以建立和实施制度与规范来管理众人行为的治理方式。法治的基本手段是赏与罚。法制可以提高效率。“一民之轨,莫如法”建立制度规范要正视人性心理:“人臣之情非必能爱其君也,为重利之故也”(韩非子)实行规范制度要明确制度、厚赏重刑和一视同仁:“使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商鞅);“厚其爵禄以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韩非子);“一断于法”,“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强调变法:“三代不同理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商鞅)法治术治术治是着眼于对下属的有效制衡,以暗藏不露的机智方法考察下属,以及以设计精巧的手段制约下属的一系列方法的总和。因静无为之术:“古之王者,其所为小,其所因多。因者,君之术也;为者臣之道也。为则忧矣,因则静矣”(申不害)。因就是顺应规律,静就是无为。包括:藏之于胸,秘而不宣“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重端,而潜御群臣者也”上下之间要明确分工:“明主治吏不治民”。(韩非子)充分发挥下属的智慧:“明主不用其智,而任圣人之智;不用其力,而任众人之力”(管子)术治机智察人之术:警惕同床、在旁、父兄被人利用;警惕养殃、民萌、流行、威强、四方等方式危害君主;利用重端参观法、一听责下法、仪诏诡使法、挟知而问法、倒言反是法、利害有反法进行察人察事。严格制约之术。“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韩非子):术就是按照人的才能来派定官职,根据官职的名位来要求完成工作的任务。机智察人之术:警惕同床、在旁、父兄被人利用;警惕养殃、民萌、势治势治就是着眼于巩固权力基础,以用好权力和创造权威为目标的管理行为。管子认为“君之所以为君势也”政治形势政治地位基本权力势的基本含义势治政治形势政治地位基本权力势的基以法、术护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增强人设之势(政治地位)减少他人之势。明确权力责任。“定分”集权。“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韩非子),不能将权势借给下属。以法、术护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4、《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孙子兵法》的成功原则功利性原则。“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主动性原则。“因利而制权”,就是根据竞争制胜的一切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采取积极主动的战略行动,造就于自身更有利的竞争态势。权变原则。“践墨随敌,以决战事”4、《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孙子兵法》的成功原则形势之治避实击虚。“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因势任势。“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因势:因敌之势、因己之势、因竞争规律之势。“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因力而动就是规律)任势:“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强调主动性。善战者,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形势之治不打无把握之仗搜集信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无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也。”预测前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不打无把握之仗把握先机。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适当放权。“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奇正之法。“以正合,以奇胜。”诡道制胜。“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把握先机。孙子兵法之应用品牌经营--谋势企业创新--变胜思想孙子兵法之应用5、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总结

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制5、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总结 中国古代的人性管理学说性可塑说性不可塑说性善可塑论性恶可塑论性纯可塑论善恶混合论“人性淳朴自然”论德治(礼治,仁治)法治无为而治中国古代的人性假说及相应的管理方略国家管理方略或模式中国古代的人性管理学说性可塑说性不可塑说性善可塑论性恶可塑论管理思想的发展概述课件最佳的路径迪斯尼格罗培斯最佳的路径西方古代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管理思想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古埃及(1)著名的管理活动:金字塔、兴修水利(2)管理思想:A.分权:法老——神权、军权宰相——司法、行政、经济B.管理跨度的实践者——每一监督者大约管理10名奴仆56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古埃及56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古巴比伦(1)中央集权国王——司法、行政、军事官吏——贯彻国王政令(2)汉谟拉比法典:国家行为的准绳57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古巴比伦(1)中央集权57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古希腊色诺芬的管理思想——《家庭管理》(《经济论》)(1)首先提出了经济管理的研究对象:优秀的主人如何管理自己的财产的问题(2)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问题:财富是否得到增加,且认为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得到更多的财富。(3)认识到了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加强人的管理(4)分析了分工的重要性58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古希腊色诺芬的管理思想——《家庭管理》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古罗马(1)首先意识到了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发展了一些类似工厂的体制,且用建立公路体系的办法以保障军事调动和商品分配第一个采取类似现代股份公司的形式向公众出售股票(2)在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中,罗马人具有了集权、分权到再集权的实践经验。(3)罗马人在长期军事生涯中具备了遵守法律的品格,有具备了分工和权力为基础的管理职能设计的能力;(4)奴隶主思想家贾图、瓦罗等对管理人员的选择标准的论述,丰富了古代经济管理思想。59西方古代的管理思想——古罗马(1)首先意识到了现代企业的某些二、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18世纪80年代~19世纪末,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方式的变化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二、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查尔斯•巴贝奇管理观点罗伯特•欧文管理观点

亚当•斯密管理观点三、传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

及主要思想

查尔斯•巴贝奇管理观点罗伯特•欧文管理观点亚当•斯密管理

英国古典的经济学家,1776年发表“国富论”。他的主要观点有:

1、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斯密的国民财富含义:一国生产性劳动的产物,一国年产物减去维持资本的费用后的纯收入,一国年产的商品总量。)2、强调了劳动分工,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性:(1)分工可提高工人熟练程度,增进技能;(2)分工可减少劳动转换,节约时间;(3)分工可使劳动简化,有利于改进工具及方法,促进机器的发明。3、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被后人称为“自由经济之父”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英国古典的经济学家,1776年发表“国

英国古典的经济学家,1776年发表“国富论”。他的主要观点有:

1、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斯密的国民财富含义:一国生产性劳动的产物,一国年产物减去维持资本的费用后的纯收入,一国年产的商品总量。)2、强调了劳动分工,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性:3、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被后人称为“自由经济之父”(1)提高工人熟练程度,增进技能;(2)分工可减少劳动转换,节约时间;(3)分工可使劳动简化,有利于改进工具及方法,促进机器的发明。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英国古典的经济学家,1776年发表“国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十九世纪初期最有成就的实业家之一“人事管理之父”

主要观点:提出在企业中应重视人的因素,要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提高工资,改善住宅。

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1771-1858)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Robert.Owe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数学家,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者,称为“计算机之父”。

主要观点:

发展了斯密的观点,分工后不同的劳动支付不同的工资。(1)对作业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减少支付工资的好处(2)对报酬制度进行研究(工资奖金制度):固定工资;利润分享;合理化建议奖查理•巴贝奇(CharlersBabbage)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数学家,查理•巴贝奇(Cha1、内容:主要生产管理、人事、工资、成本管理方面2、特点:

A、管理的指导思想:

认为人是懒惰的、要强制管理。

B、管理的方式:家长式

C、管理的依据:凭个人的经验和感觉来进行管理

D、培养方式:师傅带徒弟。四、传统管理思想的内容与特点1、内容:主要生产管理、人事、工资、成本管理方面四、传统管理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传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思想现代管理理论及其进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传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思第二节科学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的贡献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泰罗科学管理思想

第二节科学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的贡献法约尔管理过【案例】联合邮包服务公司的科学管理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佣了15万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个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180个国家。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UPS的管理当局系统地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从事工作。让我们以送货司机的工作为例,介绍一下他们的管理风格。UPS的工业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进行了时间研究,并对每种送货、暂停和取货活动都设立了标准。这些工程师们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时间,甚至上厕所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给出每一位发动机每天中工作的详细时间标准。69【案例】联合邮包服务公司的科学管理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师设定的程序。当他们接近发送站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到1档上,为送货车完毕的启动离开作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合缝。然后,司机从驾驶室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他们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他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3英尺的速度快步跑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送完货后,他们回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70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师这种刻板的时间表是不是看起来有点繁琐?也许是,它真能带来高效率吗?毫无疑问!生产率专家公认,UPS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公司之一。举例来说吧,联邦捷运公司平均每人每天不过取送80件包裹,而UPS却是130件。在提高效率方面的不懈努力,看来对UPS的净利润产生发积极的影响。虽然这是一家未上市的公司,但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家获利丰厚的公司。总结: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为获得最佳效率所采用的程序并不是UPS创造的,他们实际上是科学管理的成果。71这种刻板的时间表是不是看起来有点繁琐?也许是,它真能带来高效第二节科学管理思想

一、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管理运动”迫切要求管理科学化,只有这样,同样的人同样的设备才可以生产出3-5倍产品来。“科学管理理论”也可以称为“古典管理理论”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第二节科学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理论”也可以称为“两个方向的学派以泰罗为主以作业管理为核心的科学管理理论以法约尔为主以管理过程和组织管理为核心的管理过程和组织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框架,核心内容为泰罗的科学管理。两个方向的学派以泰罗为主“科学管理之父”(“ThefatherofScientificManagement”)(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FrederickWTaylor,1856~1915),美国工程师。

著作:《计件工资制》(1895),《工厂管理》(1903),

《科学管理原理》(1911)等。

《科学管理原理》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

二、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科学管理之父”(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二、管理思75泰罗的主要实验秒表测时搬运生铁实验铁锹实验高速钢实验主要思想75泰罗的主要实验秒表测时76秒表测时秒表测时的原因资本家不知道工人能干多少工人偷懒秒表测时的方法标准作业方法秒表测时标准作业时间(工时定额)76秒表测时秒表测时的原因77搬运生铁实验实验背景原来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12T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47.5T原来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15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85

77搬运生铁实验实验背景78铁锹实验实验前:干不同的活拿同样的锹铲不同的东西每锹重量不一样应当有一个效率最高的重量铲不同的东西拿不同的锹生产效率得到提高78铁锹实验实验前:干不同的活拿同样的锹79金属切削实验定了人动时间,也应该定机动时间进行了26年切削了80万吨钢铁进行了三万次实验发明了高速钢,获得了专利用专利的收入宣传科学管理79金属切削实验定了人动时间,也应该定机动时间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来一次彻底的精神变革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科学管理理论的泰罗的科学管理制度:

1、工作定额原理。

2、实行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标准化,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

5、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泰罗的科学管理制度:1、工作定额原理。*吉尔布莱斯夫妇(FrankandLilianGilbreth)

Frank(1868-1924)——建筑承包商,

Lilian(1878-1972)——心理学博士。“管理学的第一夫人”贡献:动作研究,时间研究;“砌砖试验”。对科学管理作出贡献的其他人物:*吉尔布莱斯夫妇(FrankandLilianGilb*亨利·甘特(HenryLGantt,1861-1919)贡献:科学选用工人,奖励计件工资制,“甘特图”……*亨利·甘特(HenryLGantt,1861-1919*亨利·福特(HenryFord,1863-1947)

贡献:时间测定,创建流水线,标准化和专业化(产品系列化、零件规格化,工厂专业化、机器及工具专用化、作业专门化),利润分享。*亨利·福特(HenryFord,1863-1947)管理思想的发展概述课件管理思想的发展概述课件对泰罗制的评价:列宁:“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对泰罗制的评价:列宁:“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最巧妙(二)以法约尔为代表的管理理论

(GeneralAdministration)

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管理过程之父”或“经营管理之父”主要贡献有三项:

1、企业的职能不同于管理的职能:企业技术经营管理财务会计安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二)以法约尔为代表的管理理论

(Gen

2、管理的五个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管理的十四原则:(1)分工(Divisionofwork)(2)职权与职责(Authority)(3)纪律(Discipline)(4)统一指挥(UnityofCommand)(5)统一领导(UnityofDirection)(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SubordinationofIndividualIntereststotheGeneralInterests)(7)个人报酬(Remuneration)(8)集权(Generalization)(9)等级链(ScalarChain)(10)秩序(Order)(11)公正(Equity))(12)人员稳定(StabilityofStaff)(13)首创精神(Initiative)(14)集体精神(EspritdeCorps)2、管理的五个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的组织理论:“组织理论之父”——职务职位实施管理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idealbureaucracy)”,应以“理性——合法的权力”为基础。

*林德尔·厄威克(LyndallF.Urwick,英)组织理论的系统化:综合了法约尔、韦伯等人的理论,提出综合的管理理论概念结构为:对组织理论作出贡献的其他人物*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的组织理论:对管理过程包括以下职能确定以下原则1、计划2、组织(等级层次、授权、确定任务)3、控制1、预测2、协调(权力、领导、专业化)3、指挥(集权、报酬、平等)结果是1、秩序2、稳定3、主动性4、集体精神管理过程包括以下职能确定以下原则1、计划1、预测结果是1、秩*科学(古典)管理理论比较总结:泰罗法约尔所处文化新教伦理、开放传统所受阻力来自劳资双方未遭反对工作起点徒工副经理理论侧重提高劳动生产率高层管理理论*总结论:二者的理论互相补充。

*科学(古典)管理理论比较总结:泰罗法约尔所处文化新教伦理、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传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思想现代管理理论及其进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传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思第三节行为科学思想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观点

行为科学理论的贡献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观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行为科学思想X、Y、Z理论的观点第三节行为科学思想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观点行为科学理论

背景(二战前后)1.实践背景:A、社会生产规模扩大,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生产、经营、销售等活动的开展:需要更为先进的方法和手段;B、产品竞争更加激烈,产品的升级换代越来越快:对管理决策提出了新的要求2.理论背景:

科学管理思想其管理方法的局限性——实际运用中失败管理学家从另一个角度对管理活动进行研究——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这些管理理论的共同特点——力图克服科学管理的弱点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人际关系学说,产生于二十世纪(20-30年代)

霍桑试验:1924-1932年,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

主要参加者:梅奥(GeorgeEltonMayo,1880-1949)他的代表作,1933年的“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一、早期的行为科学理论人际关系学说,产生于二十世纪(20-30年代)一、早期的试验分四个阶段:

1、工场照明试验

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3、大规模的访问与调查

4、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目的:是测定各种有关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试验分四个阶段:1、工场照明试验(1924年-1927年)

试验结果:照明度的变化对生产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试验结论:工场照明只是影响员工产量的因素之一,而且是不太重要的因素。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8-1928.4)试验结果:工作条件的变动与否,产量都是增加的试验结论:督导方法的改变——工人工作态度也有所变化,因而产量增加——心理因素影响工作效率1、工场照明试验(1924年-1927年)

试验结果:照明度3、大规模的访谈与调查(1928年-1931年)

2万人次的访谈:工人态度的资料结论:“任何一位员工的工作绩效,都受到他人的影响”。4、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年-1932年)“工人计件工资制”刺激工人,提高效率试验发现:工人既不会为超定额而充当“快手”,也不会因完不成定额而成“慢手”,当他们达到他们自认为是“过得去”的产量时就会自动松懈下来。

(焊合7312个接点,完成:6000-6600个)3、大规模的访谈与调查(1928年-1931年)4、接线板接根本原因有三:一是怕失业;二是怕标准再度提高;三是为保护速度慢的同伴。霍桑试验的结论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

2、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3、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它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由霍桑试验,创建了“人际关系学说(HumanRelations)”

其结论构成人际关系学说的要点。根本原因有三:一是怕失业;二是怕标准再度提高;评价:

它注意了人的因素、注意了团体的作用,是对科学管理理论(只注意物的因素)的修正。A、思想上: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B、实践上:重视对人的行为的研究C、不足之处:立足点仍然是利己主义,仍然是为资本家赚取更多的利润。过分地强调了人的因素,而忽视了其他因素所起的作用,走到另一个极端。评价:它注意了人的因素、注意了团体的作用,是对科学管理理二、行为科学学说(1949)1、需要层次理论(Thehierarchyofneedstheory)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3.X、Y、Z理论(关于人性的假设):二、行为科学学说(1949)1、需要层次理论(Theh二、行为科学学说(1949)

马斯洛(AbrahamH.Maslow),美国心理学家观点:(1)个人的需要分五层:(2)人类的需要是由低高的形式出现的,满足有先后。(3)未满足的需要激励人的行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意义:为了激励下属——了解人们的各种需要1、需要层次理论(Thehierarchyofneedstheory)二、行为科学学说(1949)马斯洛(AbrahamH需要概述概念个体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某些条件感到缺乏而出现体内平衡倾向和择取倾向,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由于缺乏而产生的内心紧张与周围环境形成某种不平衡状态。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又不断产生新的需要。需要概述概念需要的产生人的需要产生有两个条件:有不足之感有求足之愿需要产生的因素生理状态社会因素个人的认知需要的产生人的需要产生有两个条件:需要的分类

自然需要1

社会需要2

自然需要又称为生理需要,是人类对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的必要条件的要求。

社会需要指人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对劳动、知识、社会道德、审美、宗教信仰、成就、尊重等方面的需要。需要的分类自然需要1社会需要2自然需要又称为需要的分类

物质需要1

精神需要2

物质需要指人们对物质和物质产品的需要。

精神需要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精神产品的需要,如对知识、审美、艺术鉴赏、宗教信仰、道德、友谊、荣誉、地位、成就、自尊等方面的需要。需要的分类物质需要1精神需要2物质需要指人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归属与爱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归属与爱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物质需要(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如衣、食、住、行、性等安全需要,如人身安全、职业安全等精神需要(高层次的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如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如地位、权威等自我实现需要,如成就感、友谊、情感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物质需要(基本需要)人们为什么喜欢这些美丽却不好读出时间的手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具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多样性需要,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使用方面的需要,还需要使人们能产生多样的情感体验。——使用与情感人们为什么喜欢这些美丽却不好读出时间的手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满足员工的生存需要免费午餐摩托罗拉:高级员工住宅宽敞的住房+中央空调(武汉神龙)体育设施(丰田公司)满足员工的生存需要免费午餐满足员工的安全需要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职业生涯设计长期雇用组织承诺满足员工的安全需要养老保险满足员工归属与爱的需要团体活动制度(度假、培训)海南椰风集团:“黄埔军校”生日宴会制度婚礼送礼、用车制度日立技术学院的培训制度带薪年假,福利向员工家人辐射满足员工归属与爱的需要团体活动制度(度假、培训)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让员工每天从好心情开始”多渠道沟通制度:BBS,新员工定期谈话,总经理接待日目标管理:参与决策ITT公司总裁杰尼:重赏+重用HP公司:弹性工作制、家庭办公、开放材料库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让员工每天从好心情开始”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职业生涯设计三星公司:兴趣小组松下:“只用70分人才”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职业生涯设计1)保健因素——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的因素如组织的政策,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等等,如果得到满足后就没有不满,得不到满足则产生不满。2)激励因素——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如人们对成就,认可,艰巨的工作,晋升和工作中的成长等,如果得到满足则感到满意,得不到满足则没有满意感(但不是不满)。意义:对需要层次论的补充,保健因素——低层需要,激励因素——高层需要;激励因素主要来自工作本身,为激励指明方向。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在匹兹堡地区11个工商业机构对200多位工程师、会计师调查征询1)保健因素——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的因素2.赫茨伯格的双因1).1957年,麦格雷戈:

X理论:“人之初,性本恶”——“经济人”的假设

管理方式为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以控制为主泰罗制——“经济人”假设的典型代表。

Y理论:“人之初,性本善”——“自我实现人”

的假设

管理者的任务是创造机会、挖掘潜力、排除障碍、鼓励发展、帮助引导,以激励为主。3.X、Y、Z理论(关于人性的假设):1).1957年,麦格雷戈:3.X行为科学研究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是:

需要动机行为结果(目标)

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思想是:

行为绩效=能力X动机激励2).洛尔施:

超Y理论:基于“复杂人”的假设

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即因人因事而异

——

管理的“权变理论”的观点。

3).威廉.大内(日裔):

Z理论:核心——信任和关心员工p75行为科学研究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是:

管理思想的发展概述课件A型组织1.短期雇用;2.迅速的评价和升级,即绩效考核期短,员工得到回报快;3.专业化的经历道路,造成员工过分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但对整个企业并不了解很多;4.明确的控制;5.个人决策过程,不利于诱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6.个人负责,任何事情都有明确的负责人;7.局部关系。A型组织1.短期雇用;J型组织1.实行长期或终身雇佣制度,使员工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2.对员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制度;3.非专业化的经历道路,培养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能人才;4.管理过程既要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清晰鲜明的控制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而积极的启发诱导;5.采取集体研究的决策过程;6.对-事件工作集体负责;7.人们树立牢固的整体观念,员工之间平等相待,每个人对事物均可作出判断,并能独立工作,以自我指挥代替等级指挥。他把这种组织称为J型组织。J型组织1.实行长期或终身雇佣制度,使员工与企业同甘苦、共命Z型组织1.畅通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应保证下情充分上达;应让职工参与决策,及时反馈信息。特别是在制定重大决策时,应鼓励第一线的职工提出建议,然后再由上级集中判断。2.基层管理者享有充分的权利基层管理者对基层问题要有充分的处理权,还要有能力协调职工们的思想和见解,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开动脑筋制定出集体的建议方案。Z型组织1.畅通的管理体制3.中层管理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层管理者要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统一向上报告有关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4.长期雇佣职工,及时整理和改进来自基层的意见企业要长期雇佣职工,使工人增加安全感和责任心,与企业共荣辱、同命运。5.关心员工的福利

管理者要处处关心职工的福利,设法让职工们心情舒畅,造成上下级关系融洽、亲密无间的局面。3.中层管理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6.创造生动的工作环境

管理者不能仅仅关心生产任务,还必须设法让工人们感到工作不枯燥、不单调。7.重视员工的培训

要重视职工的培训工作,注意多方面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8.职工的考核考核职工的表现不能过窄,应当全面评定职工各方面的表现,长期坚持下去,作为晋级的依据。6.创造生动的工作环境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传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思想现代管理理论及其进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传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思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及其进展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现代管理理论及其进展管理科学及其贡献西蒙管理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及其进展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现代管

一、“管理科学”(“数量学派”、“运筹学派”)?

特点: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的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计划与控制,以解决各项生产和经营问题。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及其发展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运筹学(基础):

主要是数学的方法,进行数量分析,最经济最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达到最大的效果。(二)、系统分析(综合)

运用科学和数学的方法对系统中事件从全局出发进行研究和分析(三)、决策科学化(目的)

决策时要以充足的事实为依据,采取严密的逻辑思考方法。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分析和计算,遵循科学程序,作出正确决策。一、“管理科学”(“数量学派”、“运筹学派”)?第四节

决策理论学派

赫伯特·西蒙(HerbertSimon)代表作:是1960年提出的“管理决策新科学”

理论的要点:

A、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B、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管理科学理论评价:特点:用现代科学方法,使管理理论的研究从定性向定量方面转化,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不足之处:把管理中与决策有关的各种复杂因素全部数量化,忽略了人的因素,忽视定性分析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理论评价:

管理理论的总结和思考:四大分支3、行为科学的人性化1、科学管理的透视性

类似于盲人摸象2、组织理论的一般性4、管理科学的数量化管理理论的总结和思考:四大分支3、行为科学的人性化1、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现代管理理论是继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之后,西方管理理论和思想发展的第三阶段,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一系列学派。与前阶段相比,这一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学派林立,新的管理理论、思想、方法不断涌现。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现代管理理论是继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十一个学派(哈罗德·孔茨)经验主义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十一个学派(哈罗德·孔茨)经验主义管理学派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Koontz)

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1、管理过程理论学派2、社会合作学派3、人际关系行为学派4、经验或案例学派5、社会技术系统学派6、群体行为学派7、决策理论学派8、沟通(信息)中心学派9、数学(“管理科学”)学派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Koontz)1现代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电子计算机进入工业领域,在工业生产集中化、大型化、标准化的基础上,也出现了工业生产多样化、小型化、精密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联合化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对连续性、均衡性的要求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变化莫测,即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管理改变孤立的、单因素的、片面的研究方式,而形成全过程、全因素、全方位、全员式的系统化管理。现代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工业生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运输问题、机场和港口的调度问题、如何对大量的军火进行迅速检查的问题,等等,都涉及管理的方法。③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层出不穷。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运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由于工人运动的发展,赤裸裸的剥削方式逐渐被新的、更隐蔽、更巧妙的剥削方式所掩盖。新的剥削方式着重从人的心理需要、感情方面等着手,形成处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问题的管理。⑤管理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借助于多学科交叉作用。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学、计算机科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企业管理。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由于工人运动的发展,赤裸1.管理过程理论学派观点: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目标的过程。(五个职能)

法约尔是这个学派的最早的代表人物。1.管理过程理论学派2.社会合作学派

认为:组织是一种社会系统,是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协作体系,是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Barnard),《经理的职能》.2.社会合作学派3.人际关系行为学派主张:以人际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着重研究个人需要、个人动机、人际关系。主要人物和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

的“双因素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等。3.人际关系行为学派4.经验或案例学派

观点: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案例,就可以了解怎样管理。该学派的主张实质上是一种“案例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4.经验或案例学派5、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观点:管理的绩效,以至组织的绩效不仅取决于人们的行动态度及其相互影响,而且取决于工作所处的技术环境。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确保社会协作系统与技术系统相互协调。英国的特里斯特,他的代表作是“长壁采煤的某些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意义”,“社会技术系统的特性”。5、社会技术系统学派:6、群体行为学派

重点:研究各种群体的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均属于研究的范围。它是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的。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梅奥和霍桑试验6、群体行为学派7、决策理论学派

人们解决不同层次的管理问题,是作出决策、实施决策的过程。赫伯特·

西蒙(HerbertSimon)7、决策理论学派8、沟通(信息)中心学派

主张:把管理人员看成为一个信息中心,并围绕这一概念来形成管理理论。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接受信息、贮存与发出信息;每一位管理人员的岗位犹如一台电话交换台。代表人物:李维特(H·J·Leavitt),代表作是“沟通联络类型对群体绩效的影响”8、沟通(信息)中心学派

九个有代表性的学派,百家争鸣,但很难适应现代管理实践的需要。随着环境的复杂多变,管理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新的理论指导9、数学(“管理科学”)学派

定量研究9、数学(“管理科学”)学派

代表人物:卡斯特(F•E•Kast)、罗森茨威克(J•E•Rosenzweig)约翰逊(R•A•Johns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