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经济发展与国际化城市建设教材_第1页
成都经济发展与国际化城市建设教材_第2页
成都经济发展与国际化城市建设教材_第3页
成都经济发展与国际化城市建设教材_第4页
成都经济发展与国际化城市建设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经济发展与国际化城市建设西南财经大学丁任重教授2012年2月28日一、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意义1、城市的发展规律: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国际化城市地方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城市一、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意义2、中国对“国际化城市”的认识第一阶段:中国城市规划的“国际化大都市风”,主要刮在1995—2004年。具体情况是,1995年,国内有50多个城市打出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旗号,1996年攀升至75个,并在2004年达到183个。2005年,时任建设部部长的汪光焘就以全国183个城市提出建立“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为对象,严厉批评有关城市在城市定位上不切实际,盲目追求高速度和高标准。至此,中国“国际化大都市风”才戛然而止。一、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意义2、中国对“国际化城市”的认识第二阶段此后,许多城市开始重新规划目标,转而去建设“生态城市”、“文化城市”、“宜居城市”等。即使是在国际化城市的这个同一发展目标之内,也有“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新思路。比如,西安定位于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大连定位于国际航运中心;宁波定位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等。一、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意义2、中国对“国际化城市”的认识第三阶段2005年,《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合理分布的新城市群”。一、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意义2、中国对“国际化城市”的认识第四阶段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将“国际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并列在一起,称之为中国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时所面临的新课题与新矛盾。接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国际化”又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一起,并称作是需要“全面认识”的“新形势新任务”及需要“深刻把握”的“新课题新矛盾”。一、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意义2、中国对“国际化城市”的认识第五阶段2008年,国务院提出将长三角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2009年,提出将珠三角建设成“与港澳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二、国外关于国际化城市的研究进展世界城市概念的发展演变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世界城市一词最早出现于18世纪末,德国著名诗人歌德(Gothe)就曾是用“Welstad”(德语的意思是“世界城市”)来描述罗马和巴黎。1915年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PatrickGeddes)首次在英文文献中提出了“世界城市”的概念,他将一些具有统领作用的国家首都(如巴黎、柏林)和商业、交通网络系统中的工业中心(如杜塞尔多夫、芝加哥)界定为世界城市。二、国外关于国际化城市的研究进展在西方学术界,学者们一般认为系统全面的世界城市的概念是由英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学家霍尔(PeterHall)于1966年在《世界城市》(TheWorldCity)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世界城市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那些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具有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一流大城市,这些城市是具有全球意义的政治中心、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各种专门人才以及规模巨大的人口聚集中心。二、国外关于国际化城市的研究进展1982年,弗里德曼沃尔夫(GoetsWolff)发表了一篇题为《世界市形成:一项研究与行动的议程》的论文。文中主要探讨了基于全球城市网络的生产市场意义上的世界体系。文中认为,作为世界城市,具备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空间规模不是它们的决定性特征,而应该具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城市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形式和强度;第二,由资本控制力决定的城市空间支配能力。根据这些标准,他们认为当时只有东京、洛杉矶、旧金山、纽约、伦敦、巴黎等16个城市可以称为世界城市。二、国外关关于国际化化城市的研研究进展1986年年,弗里德德曼提出了了著名的““世界城市市假说(theWorldcityHypothesis)”,试试图运用中中心—外围围理论和新新的国际劳劳动分工理理论等来研研究世界城城市的形成成机制与特特征。他认认为,世界界城市是新新的国际分分工和全球球经济一体体化的产物物,判定世世界城市主主要有7个个指标,分分别是:(1)主要要的金融中中心;(2)跨国国公司总部部所在地;;(3)国际际性机构的的集中度;;(4)商业业部门(第第三产业)的高度增增长;(5)主要要的制造业业中心(具具有国际意意义的加工工工业等);(6)世界界交通的重重要枢纽(尤其是指指港口和国国际航空港港);(7)城市市人口规模模达到一定定的标准。。依据这些指指标,里德德曼认为包包括纽约、、伦敦、东东京等30个城市可可以算得上上是世界城城市,并且且这些城市市具有不同同的序列等等级,分布布在美洲、、欧洲和亚亚太三个子子系统的核核心以及半半边缘国家家中。二、国外关关于国际化化城市的研研究进展1991年年,美国学学者萨森(SaskiaSassen)出版版了《全球球城市:纽纽约、伦敦敦和东京》》一书,对对伦敦、纽纽约和东京京3个公认认的世界城城市进行了了详尽的分分析。2001年,,萨森出版版了该书的的第二版。。在第一版中中,萨森采采用“银行行数”和““跨国公司司总部数””两个指标标来研究衡衡量世界城城市。在第第二版中,,萨森强调调了经济全全球化和信信息化对全全球城市的的影响。二、国外关关于国际化化城市的研研究进展除了以上提提到的文献献之外,最最为经典的的是诺克斯斯(PaulL.Knox)和泰勒勒教授主编编的《世界界体系中的的世界城市市》(WorldCitiesinaWorld-System)。这一一论文集中中汇集了弗弗里德曼、、萨森、泰泰勒等西方方研究世界界城市的权权威学者的的研究成果果,收集了了17篇关关于世界城城市的经典典论文,涉涉及世界城城市的概念念内涵、世世界城市等等级体系和和世界城市市政策等多多方面内容容,可以说说是目前为为止学术界界关于世界界城市研究究的集大成成之作。三、国际化化城市的内内涵与特征征1、内涵所谓国际化化城市,就就是指那些些具有超群群的政治、、经济、科科技实力,,并且和全全世界或大大多数国家家发生经济济、政治、、科技和文文化交流关关系,有着着全球性影影响的国际际第一流都都市。理解解国际化城城市概念的的关键点是是“影响力力”问题,,这种“影影响力”是是奠基在一一定经济实实力基础上上的,这种种影响能力力既是一个个动态的变变化过程,,也是一个个相对比较较的概念。。三、国际化化城市的内内涵与特征征2、特征::(1)区域域中心(2)移民民之城(3)会展展之城(4)服务务之城(5)创业业与人居之之城(6)传媒媒之城(7)文明明之城四、国际化化城市发展展的新趋势势1、区域城城市共生发发展,依靠靠分工协作作形成整体体聚集优势势城市之间的的分工趋势势日益明显显,传统的的单一中心心城市向网网络化多中中心城市转转化的趋势势明显。城城市职能的的分工,有有利于大都都市区内部部各城市、、镇之间的的有机联系系,有利于于形成扁平平的、网络络化的区域域空间,使使各主要城城市根据自自身的基础础和特色承承担着不同同的职能,,在分工合合作、优势势互补的基基础上,共共同发挥出出整体集聚聚优势。四、国际化化城市发展展的新趋势势2、以高端服务务为主导,,经济多元元化综合发发展在资本全球球流动的背背景下,国国际大都市市的经济呈呈现出以高高端服务业业为主导,,旅游零售售、文化创创意和休闲闲产业等综综合发展的的多元化特特征。四、国际化化城市发展展的新趋势势3、CBD作用凸显显,产业布布局呈逆工工业化趋势势随着CBD在大都市市中心的兴兴起,国际际大都市的的产业布局局也同时表表现出逆工工业化的趋趋势,逆工工业化和制制造业的扩扩散成为国国际大都市市工业布局局演变的重重要特征。。制造业在在国际大都都市的衰退退,产业内内部分工结结构调整,,让产业结结构变得越越来越高端端化,以服服装制造业业和印刷出出版业为主主的都市工工业在国际际大都市得得到较好的的发展。四、国际化化城市发展展的新趋势势4、竞争孕孕育创新,,创新凝聚聚城市核心心竞争力创新是城市市发展的动动力,也是是中心城市市保持其在在都市圈中中的核心地地位、稳定定都市圈城城市体系的的重要基础础。都市产产业要想保保持长盛不不衰,要想想提高产品品的国际竞竞争力,就就必须有所所创新,通通过高超的的设计产生生出高附加加值的产品品,从而提提高产业的的竞争力。。四、国际化化城市发展展的新趋势势5、以交通通带动城市市辐射能力力,以信息息拓展城市市空间在国际大都都市的发展展中,交通通一体化是是最鲜明、、最主要的的趋势,交交通布局力力争实现全全面立体化化和大规模模智能化管管理。当前前世界各大大都市圈均均致力于高高速地铁、、轻轨、高高速公路、、铁路等交交通基础设设施硬件的的建设,以以及与区外外联系的国国际性机场场、跨国跨跨洲铁路交交通的建设设,以在大大都市圈内内形成便捷捷及时的交交通体系。。四、国际化化城市发展展的新趋势势6、城市开开放包容性性高,文化化发展彰显显城市个性性现代化的大大都市通常常都是开放放度很大、、国际化程程度很高的的城市。通通过衡量国国际组织的的数量、经经济活动的的跨国际化化、外来人人员等指标标,可领略略到大城市市对外来组组织机构、、人员、思思想文化等等领域的开开放性和包包容性。四、国际化化城市发展展的新趋势势7、居住环环境以人为为本,城市市生态治理理与资源循循环利用并并重人是城市生生活中的主主体,是一一切城市发发展活动的的中心。自自20世纪纪90年代代以来,将将城市从自自然景观中中分离出来来,形成独独特人工景景观的建筑筑理念正逐逐渐被人们们所摒弃,,可持续发发展成为国国际社会经经济发展的的价值导向向。在可持持续发展理理念的引导导下,人们们对现代大大都市的发发展提出了了更高的要要求,生态态化成为现现代大都市市发展的重重要转向。。以人与自自然协调为为宗旨的发发展理念成成为流行趋趋势,以建建设居民满满意、经济济高效、生生态良性循循环的人类类居住区为为目标的城城市生态建建设正方兴兴未艾。四、国际化化城市发展展的新趋势势8、城市规规划灵活多多样,建设设风格各具具特色经过多年实实践,国际际大都市形形成了一整整套城市建建设战略规规划。其城城市规划不不仅注重空空间的整合合和功能的的重塑,还还兼具多样样性和独特特性的城市市形象,在在努力创造造优美和舒舒适的开放放空间的同同时,在城城市布局和和规划发展展上日益重重视发展文文化、休闲闲和旅游设设施等魅力力产业。城城市发展的的重心并不不仅仅局限限于商务集集聚区的建建设,局限限于成为全全球的金融融中心、管管理控制中中心,更要要成为一个个更具活力力的全球文文化和商业业中心,成成为一个服服务于世界界的21世世纪的全球球生活—工工作—休闲闲的城市综综合体,成成为一个全全新意义上上的多元化化中心。五、中国与与国际化城城市的差距距1.人口、、区域及城城市特色对对比纽约(1990)伦敦(1997)巴黎(1990)东京(1993)北京(2009)成都(2011)城市人口(万人)734719930119017551404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83124554769544110691159面积(平方公里)883157812100218616411529城市特色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美国最大城市和海港全球金融贸易和工业中心,世界文化艺术名城现代经济高度集中,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日本最大工业城市,商业、金融、文化高度发达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北方最大城市,率先实现现代化三中心、两枢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五、中国与与国际化城城市的差距距2.国际化化程度对比比拥有全球500强企业总部数(家)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年举办国际会议次数(ULA标准)外国人占城市人口比重(%)纽约18(2008)950(2008)128(2007)28.4(2008)伦敦15(2008)1480(2008)103(2007)巴黎27(2008)1560(2007)315(2007)20(1991)东京51(2008)126(2007)2.3(1991)北京26(2008)412.5(2009)88(2007)0.6(2009)成都207(2011)121.3(2011)93(2011)1.21(2011)五、中国与与国际化城城市的差距距3.主要经经济指标对对比GDP总量(亿美元)(购买力平价)人均GDP(美元)纽约14060(2008)33744(1998)伦敦5650(2008)27500(1992)巴黎5640(2008)15023(1993)东京14790(2008)32350(1998)北京1660(2008)10070(2009)成都1088(2011)9355(2011)五、中国与与国际化城城市的差距距4.基础设设施对比地铁线路总长度(公里)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纽约1179(2001)28(1986)伦敦418(2001)26.4(2001)巴黎300(2001)10.3(2001)东京250(2001)10.7(2001)北京228(2009)4.7(2002)成都274(2011年规划数据)14.89(2010)五、中中国与与国际际化城城市的的差距距5.生生活质质量对对比恩格尔系数(%)人均生活用电量(千瓦时)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电话主线普及率(%)伦敦17(1997)1143(2003)23(2003)91(1995)纽约13(2003)1152(1984)14.4(1988)56(1994)巴黎16(2003)2471(1989)88(1993)东京19(2003)4.2(1990)77(1992)北京33.2(2009)733.9(2009)14.5(2009)52.2(2008)成都42(2011农村);37(2011城市)650(2011)12.8(2011)五、中中国与与国际际化城城市的的差距距6.人人口口素素质质对对比比每万人口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人)伦敦472(2003)纽约516(1989)巴黎1145(1989)东京582(1990)北京329(2009)成都531(2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