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角度分析英语广告中的模糊限制语_第1页
从语用角度分析英语广告中的模糊限制语_第2页
从语用角度分析英语广告中的模糊限制语_第3页
从语用角度分析英语广告中的模糊限制语_第4页
从语用角度分析英语广告中的模糊限制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语用角度分析英语广告中的模糊限制语摘要:模糊限制语,作为语言模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在英语广告语言中被使用。本文以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由Prince及其同事提出的划分方法为根本标准,对广告中的模糊限制语进展分类,以合作原那么为理论根据,分析了英语广告中的模糊限制语,这对于研究和理解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广告中的语用功能有积极的意义。关键词:模糊限制语;合作原那么;违犯[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1.引言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Zadeh提出了“迷糊集合论〞〔fuzzysets〕,使模糊〔fuziness〕成为一个科学术语,标志着科学思想方法的划时代的变革。从此,以模糊理论为根底的一系列新兴学科应运而生,模糊语言学就是其中之一。2.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对于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一直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迄今为止,最公认、最具有影响力的是Prince和他的同事从语用角度对模糊限制语进展的分类研究。Prince根据真值条件将模糊限制语分为变动性模糊限制语〔approximator〕和缓和性模糊限制语〔shield〕〔苏远连,2002〕。变动性模糊限制语可以改变命题的真值条件,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话语作某种程度的修正,或者给原话语一个变动的范围。变动性模糊限制语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程度变动语〔adopter〕和范围变动语〔rounder〕。前者是表示语义上程度差异的模糊限制语,如sortof,alittlebit,somewhat,very,quite,almost,moreorless,inasense等;后者是表示话语变动范围的模糊限制语,往往将某些详细数字模糊化,如about,around,approximately,roughly,somethingbetween…and…。缓和性模糊限制语不可以改变命题的真值条件,其主要功能是表示说话人或第三人对话语中信息的可信程度、详略程度持有的态度和看法。缓和性模糊限制语可分为直接缓和语〔plausibility〕和间接缓和语〔attribution〕。前者表示说话人对某事的看法或说明对该事不确定的态度,包括Ithink,Iguess,hardtosay,asfarasIcantell,probably,seem等。后者间接引用第三人的看法,从而间接表达说话人的看法,如sb.saysthat…,accordingto…,itissaidthat…,itisassumedthat…等。3.合作原那么A.质的准那么〔TheMaximofQuality〕〔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B.量的准那么〔TheMaximofQuantity〕〔1〕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2〕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C.关系准那么〔TheMaximofRelevance〕要有关联。D.方式准那么〔TheMaximofManner〕说话要清楚明白,特别是:〔1〕防止表达晦涩。〔2〕防止歧义。〔3〕要简洁。〔4〕要有条理。同时,Grice还强调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并不都是严格遵守这些原那么,说话人有时有意地违犯准那么,用间接的方法来表达,成心让对方去考虑和推断,领悟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从而产生“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从而使我们的语言交际变得灵敏生动、多姿多彩。合作原那么是用来分析传统意义上的语言交际,而广告语言那么属于一种特别的语言交际行为。在广告中,产品的消费者是发话方,受话方是阅读该广告的群众,是潜在的消费者。因此,合作原那么也适用于对广告语言的分析。然而,广告语言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独特语言,必须具备“注意价值〞〔attentionvaluable〕、“可读性〞〔readability〕、“记忆价值〞〔memoryvalue〕和“推销才能〞〔sellingpower〕〔赵静,2021〕。为了突出广告语言的这些特点,广告者经常在容许的范围使用模糊限制语,有意违犯合作原那么,使广告到达最正确的营销效果。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暗示出广告产品的一些特性,甚至“过人之处〞,同时也能给广告者的言词留有余地,特别是当消费者对广告中的某些内容提出质疑的时候。4.英语广告中模糊限制语的分析本文主要从合作原那么的违犯这一方面,分析英语广告中的模糊限制语。4.1质的准那么的违犯质的准那么要求说话人说真话,不说不确信的话。然而,在广告中,广告者为了能让广告有吸引力,不得不使用一些夸张、吹捧的表达方式。但是,日后广告者又会如何保护自己免遭夸张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呢?例如:〔1〕Maybetoday,chronicmigrainewon’tstoodinyourway.〔healthcareforcuringmigraine〕这里“maybe〞是一个直接缓和语,用在句首强调慢性偏头痛可以立即被治愈,但是在医学上由于偏头痛的成因以及发病时间长短都有所不同,所以要想到达立竿见影的效果,纯属夸张。因此,假设理论说明疗效并非如此,那么商家可以解释说存在这样一种被治愈的可能性,但实际疗效会有所差异。另外,广告也被严格要求,不可以在言语措辞直接攻击其他产品以及消费者,这时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2〕Sometimeswordsjustgetintheway.〔pets’food〕“Sometimes〞也是直接缓和语,它的使用间接暗示有些商家华美的广告语反而起到了不良的作用,因为产品的实际品质与广告中所描绘的情形相差极大,而且消费者起初就是被广告言词所吸引而去尝试购置,结果大失所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会这样欺骗消费者,“sometimes〞的使用给话语留下余地,在质疑时可以免于同行的指责。而这那么广告说明产品的质量好坏需要用“本质内容〞来说话,该宠物食品真材实料,这些都是可供消费者去求证的。4.2量的准那么的违犯量的准那么要求广告信息既不能多也不能少。要想使数量庞大的读者相信广告内容,不是一件易事。如何进步广告的可信度,是广告者需关注的问题之一。模糊限制语的恰当使用可以大大进步产品性能的说服力。例如:〔3〕92%saidtheirskinlookedmoreluminous.87%saidtheirskinfelthealthier.80%saidtheirskinlookedfirmer.〔skincareproduct〕“…said…〞是间接缓和语。广告看似较冗长,但仔细分析,有其特别的用意。间接缓和语的使用说明产品的优良性能是能被感知的,并且得到大多数试用者的认可。这是通过统计反响信息,得出的结论,数据真实可信,并不是广告者在自我吹嘘,进一步说明该产品是值得信赖的。4.3关系准那么的违犯关系准那么要求表达的信息应与广告的核心内容相关。然而,在有些情况下,为了能使广告新颖独特,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广告者违犯了该准那么。如;〔4〕We’dloveadriver,butwe’vealreadyquitedriven.〔brandofAnnTaylorproducingproductsforwomen〕乍眼一看该广告可能会被误以为是汽车广告,因为里面出现“driver,driven〞这样的词,但仔细看广告下方的品牌字样AnnTaylor,明显这不是汽车品牌广告,两者似乎也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在理解该品牌的背景之后,广告语的这一特点就显现出来了。AnnTaylor是美国最大的女性产品制造商之一,包括服装、鞋子及装饰品等,其品牌有“美国第一行政品牌〞之称。这条广告语正表达该品牌的定位,字面意思指“我们大家都喜欢车手,但实际上我们〔驾驭的〕速度已经很快〞,实际指AnnTaylor品牌不断追求快速开展,虽然目前实力已经很强大。设想,假设在广告中把“quite〞删除,那么该品牌行业领头军的特质就会被削弱。使用变动性模糊限制语“quite〞说明AnnTaylor如今已经成为一流品牌。特别是对于那些对该品牌不太理解的人来说,“quite〞的运用足以说明当前该品牌的实力。4.4方式准那么的违犯根据方式准那么,广告者需要明晰地呈现商品信息,防止模棱两可、晦涩。广告语通常简洁明了,主题突出。但是,有时广告者也会成心违犯方式准那么,如:〔5〕It’snotmagic…Itactuallyworks!〔appliednutrition〕这个广告看上去很简单,甚至所要传递的信息都不能被把握。读者不禁会问,终究是什么产品被强调真确实实有效?有哪些成效呢?这就吸引读者继续关注整个产品信息:使用该保健品,对改善肤质、发质等有明显效果。模糊限制语“actually〞强化了肯定产品性能的语气,增强了广告的吸引力,激发读者内心尝试购置的冲动。5.结语上文列举出了广告中使用模糊限制语而违犯合作原那么的一些详细情况,同时还重点分析了在广告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作用和意图。模糊限制语在广告这一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中的运用,是一种交际的需要,也是一种交往的策略。适时地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起到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躲避由于广告言词夸张所带来的风险。但是模糊限制语的运用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一面,不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会引起歧义、晦涩难懂等问题,画蛇添足,极大影响广告效果〔曾征,2021〕。所以,对广告者来说,积累一些语言素养,在广告中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能更好地实现广告的最终目的。对读者或消费者来说,理解一些语言知识,可以不被吸引人的夸张广告所迷惑,理性消费。参考文献鲍明捷.含义理论与话语推断[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1:29.苏远连.英汉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与功能[J].广州大学学报,2002〔4〕:29-32.伍铁平.模糊语言初探[J].外国语,1979〔8〕:39-44.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