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产权理论与企业产权制度
一、产权的概念及属性
二、企业产权制度
三、现代公司产权结构的演进第三章产权理论与企业产权制度一、产权的概念及属性1一、产权的概念及属性1.产权的概念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是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者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是在所有权权能与所有人发生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指非所有人在所有人财产上享有的占有、使用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依法享有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一、产权的概念及属性1.产权的概念22.产权的属性排他性可分离性可分割性不完备性2.产权的属性排他性可分离性可分割性不完备性3二、企业产权制度企业产权制度是指企业的财产制度,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它决定了企业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企业产权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形态,即(一)业主制产权制度(二)合伙制产权制度(三)公司制产权制度二、企业产权制度企业产权制度是指企业的财产制度,是企业制度的4(一)业主制产权制度业主制企业是由个人出资兴办的企业,通常由业主自己经营。所以,业主制企业的产权结构既简单又清晰,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即“四权”)都归属于一个主体,即业主。业主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因而,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都归业主一人所有。这是一种典型的私有产权形式。一般来说,业主有非常强的激励搞好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一)业主制产权制度业主制企业是由个人出资兴办的企业,通常由5为什么在业主制企业的雇员会产生偷懒行为?如
何监督雇员的偷懒行为?由谁来对雇员进行监督?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在1972年发表的《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一文中从企业的产权角度给予回答。企业活动实际上是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合作过程,这种合作能利用彼此的比较优势。因此企业生产本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团队生产必然导致计量团队成员对总产出贡献份额的困难,在监督存在费用的情况下,团队成员的偷懒行为不可避免。为什么在业主制企业的雇员会产生偷懒行为?如
何监督雇6如何才能减少队员的偷懒行为呢?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有两种方式:一是企业外部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可以监督一些团队的生产状况,团队外的投入要素所有者,可提出更低的报酬要求,来替代那些过度偷懒的成员。团队中现有的成员也将恐于被那些只需支付较低报酬的外来者或团队中其他成员在支付较低报酬时就提供服务的人所代替。二是企业内部的产权制度安排,就是为了克服企业内部各种要素所有者之间在生产过程中的偷懒行为而建立起来。如何才能减少队员的偷懒行为呢?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有两种方7即设立专门人员作为监督者来检查队员的投入绩效。为了防止偷懒,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专司度量、监督和管理职能。如果以监督其他要素成员的努力程度作为自己专业职能的监工只是团队的成员,只是从团队中分离出来的要素所有者,监督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因为这样的监工也和其他要素所有者一样怀有偷懒的动机。那么监督管理者的偷懒行为又如何防止呢?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指出,产权制度安排必须克服监工与被监视成员在利益和动机上的雷同,要设法使监工的偷懒动机变得对自己不利,从而达到双方的激励相容性。那么,这种产权制度安排是什么呢?即设立专门人员作为监督者来检查队员的投入绩效。8一种有效的产权制度约束可以充分解决这个监督监工的问题,那就是赋予监工剩余索取权。其奥秘在于“每个队员以工资形式获劳动的报酬,而监工则获取扣除工资之后的剩余收入”。这样一来,队员的生产越有效率,监工的剩余越多,从而监工越有动机去监督队员的行为和努力程度。因此,这又反过来促进团队生产的效率。这是有效监督的源泉。一种有效的产权制度约束可以充分解决这个监督监工的问题,那就是9从产权结构来看,业主制企业的产权就有这种安排:监督管理者具有剩余索取权,即企业的监督管理者就是企业财产的所有者。有关企业生产的决策都由持有剩余索取权的人做出,拥有剩余索取权的人是企业主或雇主。因此,业主制企业的产权结构表现为产权的单一所有。企业主即企业的所有者,拥有全部的产权,包括剩余索取权,监督其他要素所有者的权力及经营的决策权,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把产权集中在单一持有人手中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产权结构,在很多情况下,共享产权或者给不同的人分配不同的产权也许是有效率的。从产权结构来看,业主制企业的产权就有这种安排:监督管理者具有10(二)合伙制产权制度合伙制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人联合组成的企业。在产权制度上,合伙制与业主制并无本质的区别。——因为其所有权与经营权并未发生分离,只不过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再归属于一个主体,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主体。正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归属于几个主体,其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也是由几个合伙人共同分享,这意味着亏损也由业主制的一人承担变成了合伙制的几个人共同承担。(二)合伙制产权制度合伙制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人联合11合伙企业联合监督的得与失通过合伙制的方式,引入多个企业家(合伙人)进而监督企业的运作,增加了监督的供给,尤其对于企业的一些关键工作岗位的员工,将这些员工纳入到合伙人行列,可以由被业主监督转变成为自我监督,极大的改变了监督成本高与监督难的问题。但是,要保证合伙制具有高效率,就需要两个基本条件:(1)合伙人就分享剩余收入达到彼此满意的协议。(2)每个合伙人的监督工作都是认真完成的,并且可以毫无代价地加以观察。在这两个条件下,合伙制的产权结构将是增进企业生产力的理想制度。合伙企业联合监督的得与失通过合伙制的方式,引入多个企业家(合12出现偷懒、搭便车问题后,合伙制就将变成低效率的企业制度,难以维持下去。当企业规模扩大而合伙人增多时,企业很快面临谈判成本增高和合伙人之间“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引起企业的利益损失。比如,一旦合伙人的行为不易观察,或监督合伙人的行为需花费较大代价,就会在合伙人中出现偷懒行为、搭便车行为,即都希望对方更积极地去监督以减轻自己的负担。
出现偷懒、搭便车问题后,合伙制就将变成低效率的企业制度,难以13简单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不论对手是努力还是偷懒,在工作不可以测量的情况下,每位主体都有很强的动机去偷懒,这种情况造成了合作的低效率,是很难让合作双方容忍的。而且随着合伙人人数增加,偷懒的动机会加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合伙制企业一般不愿随便扩大合伙范围。多数情况下,合伙制以小规模企业居多。合作者B努力偷懒努力50,5010,60合作者A偷懒60,1020,20简单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不论对手是努力还是偷懒,在工作不可以14(三)公司制企业产权制度现代公司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大约14、15世纪,在欧洲国家开始出现一些人将自己的财产或资金委托给别人经营的组织形式,经营收入按事先的约定进行分配。经营失败时,委托人只承担有限责任。15世纪末,随着航海事业的繁荣和地理大发现的完成,迎来了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1600年,英国成立了由政府特许的、专司海外贸易的东印度公司,这被认为是第一个典型的公司制企业。到17世纪,英国已经确立了公司的独立的法人地位。公司已成为一种稳定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种最早在欧洲兴起的公司制企业(也称股份公司)是一种以资本联合为核心的企业组织形式。(三)公司制企业产权制度现代公司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大约1415
1、公司制企业的产权制度包括如下内容:1)公司制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公司制企业的资本由股东投资形成,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拥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司制企业拥有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是以公司制企业中董事会和经理为代表的公司法人对本公司资产所实际拥有的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利,它可以通过《公司法》的具体条款来体现。1、公司制企业的产权制度包括如下内容:1)公司制企业拥162)公司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权的多元化和分散化,以及公司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化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公司制度的演进过程中,两权分离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2)公司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权的多元化和分散化,以17第一阶段是资本所有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公司制企业的股东以其投入资本的多少享有相应份额的财产所有权,即投资者所有权。投资者所有权表现为三种权能:收益权、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力。企业则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拥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第二阶段是公司法人财产权同经理经营权的分离。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股权的多元化和分散化,以及公司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化。企业的经营权从业主手中转移到具有专业知识和经营才能的经理手中。业主主要享有企业的所有权,经营管理者则取代所有者获得企业经营活动的支配权和控制权。第一阶段是资本所有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公司制企业的股东18
3)公司制企业的投资者有限责任制度公司制企业的股东将属于自己的财产投入法人企业后,投入的这部分资产就与他未投入的财产相分离,股东仅以投资的数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由于公司制企业是法人企业,是独立于投资者之外的民事主体,它以法人组织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以投资者出资形成的法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与投资者的其它财产无关。如果企业破产而全部资产还不足以抵偿债务时,每个股东损失的最大限度也只是丧失他对该企业的全部出资。这种投资者有限责任制度大大降低了投资主体的投资风险。3)公司制企业的投资者有限责任制度公司制企业的股东将属于19
从企业的产权制度来分析,股份公司不同于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的最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所有权结构的分散化。即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归属已经不再具有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的单一或少数持有者的私人性,是典型的“集体所有”。例如,美国最大的股份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的股东人数多达200万,股票总数达4亿股,平均每个股东持有200股。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巨型公司,居然是由互不相识的数百万个人出资和拥有的。(2)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或者说“剩余索取权”与“监督其他要素的权利”相分离。从企业的产权制度来分析,股份公司不同于业主制企业和合20这一变化对于个人财富的基本概念和公司权力结构的演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所有权的地位,由积极的动因向消极的动因变化。过去,所有者拥有的是可以亲自支配并对此负有责任的物质财产,而现在所有者拥有的是财产价值的凭证,而财产的实际支配权,过去为所有权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在已分裂出来,转归经营者集团手中。所有者对于所持股份企业及其实质财产已无支配力,同时他对其也不负无限责任。2)个人财产的价值,即他从公司中所获得的财产收益,现在已依存于与其本身及其努力无关的各种力量。个人财产收益,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及其才能,一般所有者对他们是无力支配的;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评价的影响,即取决于股票市场上其股票价格的水平,后者是时常变动的。这一变化对于个人财富的基本概念和公司权力结构的演进产生了重要21
2、现代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带来什么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这会给公司带来拥有支配权和控制权的经营者的委托代理问题。
(1)现代公司资产的委托代理关系代理问题的产生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一种责任、风险分担、收益分享的关系。股份公司通常存在着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董事会与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三种不同的角色:承担风险的所有者,发挥战略决策作用的董事会,执行和承担经营管理的经理。2、现代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带来什么问题?22(2)现代公司中的代理问题与代理成本
什么是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呢?詹森和梅克林说过:——如果委托代理关系的双方当事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代理人不会总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动。——委托人通过对代理人进行适当的激励,以及通过承担用来约束代理人越轨活动的监督费用,可以使其利益偏差有限。(2)现代公司中的代理问题与代理成本什么是代理问题和代理成23解决的办法!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约束股份公司经营者行为、减少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的一系列组织机构、制度安排。即公司治理是通过设立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实现的。公司治理的对象是股份公司的经营者,即公司董事会成员和高层经理。公司治理的目的是约束股份公司经营者的行为,减少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解决的办法!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约束股份公司经营者行为、减24企业产权制度的演化风险权力适用范围业主制企业主承担全部经营风险出资方拥有所有权与经营权规模小(一人可监督)、风险中性的业主、个人有经营能力合伙制共担投资与经营风险,却增加了连带的道德风险集体权力,共同决策,互相监督规模不大、私人关系好、精英群体股份制股东承担风险,却通过股票市场分散所有权归股东,经营权归经理人规模可以很大,经理人控制企业经营受股东监督演化的依据风险中性的人承担了更多的风险、风险分散化经营一方有能力,监督一方有动机企业从小规模到大规模、风险在分散、权力也在分散企业产权制度的演化风险权力适用范围业主制企业主承担全部经营风25案例:从家族制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美国的福特公司创建于1903年。亨利.福特——福特公司的创始人,用流水线和T型车开创了美国的汽车时代。1918年,在全世界奔跑的汽车中,有一半都是T型车。到了1921年,T型车的产量已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56.6%。T型车的最终产量超过了1500万辆。福特公司也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作为商业领袖的福特,风光不亚于总统。案例:从家族制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美国的福特公司创建于126T型车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以后,亨利·福特不断改进他的生产线,几乎把单一型号大批量生产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市场却已经发生了变化。到了上世纪20年代中期,由于产量激增,美国汽车市场基本形成了买方市场,道路及交通状况也大为改善。简陋而千篇一律的T型车虽然价廉,但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需要的是更舒适、更漂亮、更先进的新型汽车。T型车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以后,亨利·福特不断改进他的生产线,27面对福特汽车难以战胜的价格优势,竞争对手通用汽车公司转而在汽车的舒适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等方面大做文章,以产品的特色化来对抗廉价的福特汽车,推出了新式样和颜色的雪佛兰汽车。雪佛兰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严重冲击了福特T型车的市场份额。然而,面对市场的变化,福特仍然顽固地坚持生产中心的观念。他不相信还有比单一品种、大批量、精密分工、流水线生产更加经济、更加有效率的生产方式。他甚至都不愿意生产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的汽车。他宣称:“无论你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我福特只有黑色的”。产权理论与企业产权制度课件28每当通用汽车公司推出一种新产品或者新型号时,福特总是坚持其既定方针,以降低价格来应对。但是,降价策略成功的前提是市场的无限扩张,。1926年,亨利·福特做了最后一次绝望的努力,宣布T型车大减价。但过去的效果不再有了!这一年,T型车的产量超过了订数。亨利·福特继续坚持大批量生产,结果就是巨大的库存积压。最终,亨利·福特也不得不承认失败。1927年,T型车停止了生产。每当通用汽车公司推出一种新产品或者新型号时,福特总是坚持其既29停止生产T型车以后,福特公司面临着产品转型的局面。但是,过去几乎长达30年的时间里福特一直只生产这一种型号的汽车,产品转型异常艰难。想要转而生产其他车型,就要在全面停产的条件下,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全面更新这些设备和工艺。1927年开始,福特公司被迫停产,重组生产线,这些庞大的调整工作耗用了福特1亿美元的资金和16个月的时间。等到新车型投产时,福特已经从全美第一大汽车公司降至第二大了。停止生产T型车以后,福特公司面临着产品转型的局面。但是,过去30由于新车型是仓促上阵的,许多地方的技术并不成熟,由于随后的更换发动机,福特不得不再一次停产。通用汽车公司等竞争对手趁机抢占市场。终于,1933年,福特的新车才得以重新上市。这时,福特公司不但落在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后面,甚至也落到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之后,沦为了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到二战爆发前,福特汽车的市场份额已经由68%下降到20%。战争结束时,公司每月亏损达900万美元,到了亏损的边缘。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由于新车型是仓促上阵的,许多地方的技术并不成熟,由于随后的更31家族企业的弊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造成福特衰败的主要原因就是亨利·福特集所有权与控制权与一身,作为福特汽车公司的独裁者。他不顾市场变化的顽固守旧造成了最终的结局。亨利.福特是专断、好幻想的企业家,他不倾听顾客的声音,不采用新的方法,并且他不能放下权力,导致下一代人无法继续公司的发展。家族企业的弊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造成福特衰败的主要原因就32老福特的难题也是所有大型家族企业的难题。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家族制企业面临着双重的压力: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大,市场竞争也日益白热化,公司规模膨胀,内部管理复杂,权利的分配与传承成为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在内忧外患之下,原有的“个人掌握一切”的公司管理模式开始瓦解,所有权与经营权日益分离,企业管理中心逐渐从“老板”向“经理”转移,职业经理人出现了。公司治理制度由此上演了一场“经理人革命”。公司的发展也进入到了全新的历史时期。老福特的难题也是所有大型家族企业的难题。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家331945年秋天,面对江河日下的公司,他在家人的劝告下无奈的将公司的权杖交给了孙子小亨利。小亨利.福特该用什么办法来挽救公司呢?1946年春天,小亨利.福特聘请了一位副总裁欧内斯特.布里奇,全面负责经营。欧内斯特又迅速挖来了15位经理人。仅仅一年之后,福特公司就戏剧性的扭亏为盈。1945年秋天,面对江河日下的公司,他在家人的劝告下无奈的将34福特公司扭亏为盈的原因是经理人欧内斯特和他的团队的出现,而欧内斯特和他的团队都来自福特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是两种类型的:一个是围绕个人建立起来的,一个是围绕制度建立起来的。其实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这就是历史的演进。由个人驱动的公司,对应的是公司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出现更加复杂、多层管理的公司,是为了满足现代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斯蒂芬.沃兹《福特转》作者福特公司扭亏为盈的原因是经理人欧内斯特和他的团队的出现,而欧35通用汽车公司的成功源于的现代企业制度中新型的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职业经理人——艾尔弗雷德.斯隆的出现。1921年,《财富》杂志写道:通用汽车之所以能够避免许多脊椎动物身子大了头脑发展没有跟上而最终灭绝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因为斯隆先生创造了一种与规模相适应的复合大脑。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职业经理人出现通用汽车公司的成功源于的现代企业制度中新型的管理方式和组织结36艾尔弗雷德.斯隆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16年,他经营的汽车轴承厂被通用汽车公司收购。当时的通用汽车公司一是美国第五大工业企业,先后控股了40多家汽车公司和配件厂。但是在斯隆开来,此时的通用不过是一个脆弱的庞然大物,内部相互竞争,管理者甚至都不知道水挣了钱,谁亏了本,连公司统一的会计系统都没有。1920年,面临停产的通用汽车被杜邦公司收购。1923年,斯隆被任命为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从此走上了职业经理人的舞台。艾尔弗雷德.斯隆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16年,他经营的汽车37斯隆的目标是“为每一个钱包生产一辆汽车”,为此他设计了一种多部门制(事业部分权的M型结构),负责为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服务,有不同级别的经理人员共同管理公司。凭借独创的制度,通用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从崩溃的边缘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雪佛兰针对的是一般人,凯迪拉克给有钱人开,兹莫比尔是给手头宽裕但个性谨慎者准备的,别克买个力争上游的人,庞帝克卖给没钱但爱摆阔的人。斯隆的目标是“为每一个钱包生产一辆汽车”,为此他设计了一种多38那是一个分权制的企业,每个分部通过广泛的会计核算机制向总部负责。
艾拉.杰克逊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
上层管理的任务是制定目标和战略,而不是进行日常管理,或是介入每一个决策的细节。在当时的世界商业和美国商业中,这些都是全新的理念。
大卫.施密特雷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那是一个分权制的企业,每个分部通过广泛的39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称斯隆为“第一位真正的职业经理人”。
他处事非常谨慎,再考量经理人的时候,从不愿受到人际关系的干扰,因而有着“沉默超然”的名声。在公司里,他没有朋友。
穆斯塔法.莫哈泰仁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称斯隆为“第一位真正的职业经理人”。40斯隆在通用汽车工作了近40年,他从未拥有过这个公司,却为这个公司奉献了一生。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典范,斯隆的影响绝不止是一个组织结构图,而是一场公司权力结构的变革。
最重要的是一个从所有者来经营管理的小公司,转变成一个不是由所有者经营,而是由职业经理人来经营的大公司。穆斯塔法.莫哈泰仁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斯隆在通用汽车工作了近40年,他从未拥有过这个公司,却为这个41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以职业经理人的出现为标志的。在过去由所有者掌控公司,公司的生命与所有者的生命实际上是捆绑在一起的。这样就不利于最优秀的人、最有能力的人进入公司。而职业经理人进入公司的管理岗位和所有者实现了分离,这就意味着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生命可以延续下去,可以在一个最优秀的人手里发扬光大。宁向东清华大学教授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以职业经理人的出42在斯隆之后,职业经理人真正走上了大公司的管理舞台,企业的命运从此超越了血缘和运气。美国学者钱德勒认为:当一个企业的中层和高管皆为领取薪水的经理人员所控制的时候,便可以恰当的称其为现代企业。从美国通用汽车开始的公司完成自身现代化的这场革命,逐渐影响到世界各国。在斯隆之后,职业经理人真正走上了大公司的管理舞台,企业的命运43如何处理好职业经理人与家族所有者
之间的关系呢?福特汽车公司的董事长比尔.福特说过:福特汽车公司有1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很多改变。但有一件事没有改变,那就是家族的参与。因为家族的参与可以让我们重视长远利益,而不只是关注这个季度或今年的结果。但是任何老公司都需要现代化,我们也不例外。只有股权相对集中才可以防止经理层的内部人控制,确保所有者的控制权。如何处理好职业经理人与家族所有者
之间的关系呢?福特汽车公司44三、现代公司产权结构的演进1、功能垂直型的U型结构2、事业部分权的M型结构3、控股公司式的H型结构
三、现代公司产权结构的演进1、功能垂直型的U型451、功能垂直型的U型结构U型结构是英文unitary的缩写,其基本含义是“单一”的、以权力集中于企业高层为特征的功能垂直型结构。典型的U型结构用图表示:1、功能垂直型的U型结构U型结构是英文unitary的缩写,46特点:企业内部按职能(如生产、销售、开发等)划分成若干部门,各部门独立性很小,均由企业高层领导直接进行管理,即企业实行集中控制和统一指挥。U型结构最早由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发展起来,至1917年,美国制造业236家公司有80%采用了这种结构。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及非营利组织还经常采用这种组织形式。U型结构可以使企业达到必要的规模和效率,适用于市场稳定、产品品种少、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环境。
特点:47优点:U型结构保持了直线制的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发挥了专业管理职能作用的长处。有利于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按总体设想,投到最有效的项目上去;也有利于产供销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协调。缺陷:高层领导们由于陷入了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缺乏精力考虑长远的战略发展,且行政机构越来越庞大,各部门协调越来越难,造成信息和管理成本上升。优点:482、事业部分权的M型结构M型结构是英文Multivisional的缩写,其基本含义是“多个的,混合型”的,是总部与各事业部分权为特征的企业结构。即按产品或地区设立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较完整的职能机构。2、事业部分权的M型结构M型结构是英文Multivision49事业部制最早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于1924年提出的,是一种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当时,通用汽车公司合并收买了许多小公司,企业规模急剧扩大,产品种类和经营项目增多,而内部管理却适应不了这种急剧的发展而显得十分混乱。时任通用汽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的斯隆参考了杜邦化学公司的经验,以事业部制的形式于1924年完成了对原有组织的改组,使通用汽车公司的整合与发展获得了较大成功,成为实行事业部制的典型,因而事业部制又称“斯隆模型”。几乎与此同时,在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1927年也采用了事业部制,这种管理架构在当时被视为划时代的机构改革,与“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并称为松下制胜的“三大法宝”。
事业部制最早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于1924年提出的,50特征:M型结构具有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特点。公司根据业务按产品、服务、客户、地区等设立半自主性的经营事业部,总部授予各事业部以很大的经营自主权,各事业部下设立各自的职能部门,能够像独立的企业那样根据市场情况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集团最高层(或总部)只掌握重大问题决策权,从而使高层领导从繁重的日常经营业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致力于企业的长期经营决策,并监督、协调各事业部的活动和评价各部门的绩效。事业部制适用于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企业,是国外较大的联合公司所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近几年我国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或公司也引进了这种组织结构形式。特征:51M型结构的优点:(1)实现了集权和分权的适度结合事业部作为集团的利润中心,对集团总部负责,经常实行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办法,容易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这样既调动了各事业部发展的积极性,又能通过统一协调与管理,有效制定和实施集团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能做到上下联动,互相有效配合,反应速度更加敏捷。(2)日常经营决策交付各事业部、职能部门进行,与长期的战略性决策分离,这使得高层领导可以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协调、评价和做出重大决策。M型结构的优点:52M型结构的缺点:公司与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叠,构成管理人员浪费;事业部实行独立核算,各事业部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影响事业部之间的协作,一些业务联系与沟通往往也被经济关系所替代。管理层次增加,协调和信息传递困难加大,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内部交易费用。
但是,总的来说,与U型结构相比较,M型结构具有治理方面的优势,且适合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要求。M型结构的缺点:53案例1:东芝公司的组织结构20世纪50年代,东芝公司经过发展,已经成为日本企业界的“经济巨人”。东芝公司是高度事业部制的大型民营企业的代表,经过50年代的高速发展,东芝公司已成为拥有事业部、工厂、分分店的大型企业机构。事业部的划分是以产品结构为依据的,有照明事业部、电信事业部、仪表事业部、制冷事业部、家用电器事业部等,共20个。各事业部虽同属于公司总部,但他们各自独立经营又保持相当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各自在经济活动中获得共同利益为目标。案例1:东芝公司的组织结构20世纪50年代,东芝公司经过发展54小结谢谢!一、企业产权制度二、现代公司产权结构的演进小结谢谢!55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56第三章产权理论与企业产权制度
一、产权的概念及属性
二、企业产权制度
三、现代公司产权结构的演进第三章产权理论与企业产权制度一、产权的概念及属性57一、产权的概念及属性1.产权的概念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是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者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是在所有权权能与所有人发生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指非所有人在所有人财产上享有的占有、使用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依法享有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一、产权的概念及属性1.产权的概念582.产权的属性排他性可分离性可分割性不完备性2.产权的属性排他性可分离性可分割性不完备性59二、企业产权制度企业产权制度是指企业的财产制度,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它决定了企业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企业产权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形态,即(一)业主制产权制度(二)合伙制产权制度(三)公司制产权制度二、企业产权制度企业产权制度是指企业的财产制度,是企业制度的60(一)业主制产权制度业主制企业是由个人出资兴办的企业,通常由业主自己经营。所以,业主制企业的产权结构既简单又清晰,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即“四权”)都归属于一个主体,即业主。业主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因而,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都归业主一人所有。这是一种典型的私有产权形式。一般来说,业主有非常强的激励搞好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一)业主制产权制度业主制企业是由个人出资兴办的企业,通常由61为什么在业主制企业的雇员会产生偷懒行为?如
何监督雇员的偷懒行为?由谁来对雇员进行监督?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在1972年发表的《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一文中从企业的产权角度给予回答。企业活动实际上是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合作过程,这种合作能利用彼此的比较优势。因此企业生产本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团队生产必然导致计量团队成员对总产出贡献份额的困难,在监督存在费用的情况下,团队成员的偷懒行为不可避免。为什么在业主制企业的雇员会产生偷懒行为?如
何监督雇62如何才能减少队员的偷懒行为呢?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有两种方式:一是企业外部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可以监督一些团队的生产状况,团队外的投入要素所有者,可提出更低的报酬要求,来替代那些过度偷懒的成员。团队中现有的成员也将恐于被那些只需支付较低报酬的外来者或团队中其他成员在支付较低报酬时就提供服务的人所代替。二是企业内部的产权制度安排,就是为了克服企业内部各种要素所有者之间在生产过程中的偷懒行为而建立起来。如何才能减少队员的偷懒行为呢?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有两种方63即设立专门人员作为监督者来检查队员的投入绩效。为了防止偷懒,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专司度量、监督和管理职能。如果以监督其他要素成员的努力程度作为自己专业职能的监工只是团队的成员,只是从团队中分离出来的要素所有者,监督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因为这样的监工也和其他要素所有者一样怀有偷懒的动机。那么监督管理者的偷懒行为又如何防止呢?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指出,产权制度安排必须克服监工与被监视成员在利益和动机上的雷同,要设法使监工的偷懒动机变得对自己不利,从而达到双方的激励相容性。那么,这种产权制度安排是什么呢?即设立专门人员作为监督者来检查队员的投入绩效。64一种有效的产权制度约束可以充分解决这个监督监工的问题,那就是赋予监工剩余索取权。其奥秘在于“每个队员以工资形式获劳动的报酬,而监工则获取扣除工资之后的剩余收入”。这样一来,队员的生产越有效率,监工的剩余越多,从而监工越有动机去监督队员的行为和努力程度。因此,这又反过来促进团队生产的效率。这是有效监督的源泉。一种有效的产权制度约束可以充分解决这个监督监工的问题,那就是65从产权结构来看,业主制企业的产权就有这种安排:监督管理者具有剩余索取权,即企业的监督管理者就是企业财产的所有者。有关企业生产的决策都由持有剩余索取权的人做出,拥有剩余索取权的人是企业主或雇主。因此,业主制企业的产权结构表现为产权的单一所有。企业主即企业的所有者,拥有全部的产权,包括剩余索取权,监督其他要素所有者的权力及经营的决策权,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把产权集中在单一持有人手中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产权结构,在很多情况下,共享产权或者给不同的人分配不同的产权也许是有效率的。从产权结构来看,业主制企业的产权就有这种安排:监督管理者具有66(二)合伙制产权制度合伙制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人联合组成的企业。在产权制度上,合伙制与业主制并无本质的区别。——因为其所有权与经营权并未发生分离,只不过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再归属于一个主体,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主体。正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归属于几个主体,其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也是由几个合伙人共同分享,这意味着亏损也由业主制的一人承担变成了合伙制的几个人共同承担。(二)合伙制产权制度合伙制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人联合67合伙企业联合监督的得与失通过合伙制的方式,引入多个企业家(合伙人)进而监督企业的运作,增加了监督的供给,尤其对于企业的一些关键工作岗位的员工,将这些员工纳入到合伙人行列,可以由被业主监督转变成为自我监督,极大的改变了监督成本高与监督难的问题。但是,要保证合伙制具有高效率,就需要两个基本条件:(1)合伙人就分享剩余收入达到彼此满意的协议。(2)每个合伙人的监督工作都是认真完成的,并且可以毫无代价地加以观察。在这两个条件下,合伙制的产权结构将是增进企业生产力的理想制度。合伙企业联合监督的得与失通过合伙制的方式,引入多个企业家(合68出现偷懒、搭便车问题后,合伙制就将变成低效率的企业制度,难以维持下去。当企业规模扩大而合伙人增多时,企业很快面临谈判成本增高和合伙人之间“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引起企业的利益损失。比如,一旦合伙人的行为不易观察,或监督合伙人的行为需花费较大代价,就会在合伙人中出现偷懒行为、搭便车行为,即都希望对方更积极地去监督以减轻自己的负担。
出现偷懒、搭便车问题后,合伙制就将变成低效率的企业制度,难以69简单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不论对手是努力还是偷懒,在工作不可以测量的情况下,每位主体都有很强的动机去偷懒,这种情况造成了合作的低效率,是很难让合作双方容忍的。而且随着合伙人人数增加,偷懒的动机会加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合伙制企业一般不愿随便扩大合伙范围。多数情况下,合伙制以小规模企业居多。合作者B努力偷懒努力50,5010,60合作者A偷懒60,1020,20简单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不论对手是努力还是偷懒,在工作不可以70(三)公司制企业产权制度现代公司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大约14、15世纪,在欧洲国家开始出现一些人将自己的财产或资金委托给别人经营的组织形式,经营收入按事先的约定进行分配。经营失败时,委托人只承担有限责任。15世纪末,随着航海事业的繁荣和地理大发现的完成,迎来了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1600年,英国成立了由政府特许的、专司海外贸易的东印度公司,这被认为是第一个典型的公司制企业。到17世纪,英国已经确立了公司的独立的法人地位。公司已成为一种稳定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种最早在欧洲兴起的公司制企业(也称股份公司)是一种以资本联合为核心的企业组织形式。(三)公司制企业产权制度现代公司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大约1471
1、公司制企业的产权制度包括如下内容:1)公司制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公司制企业的资本由股东投资形成,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拥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司制企业拥有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是以公司制企业中董事会和经理为代表的公司法人对本公司资产所实际拥有的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利,它可以通过《公司法》的具体条款来体现。1、公司制企业的产权制度包括如下内容:1)公司制企业拥722)公司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权的多元化和分散化,以及公司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化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公司制度的演进过程中,两权分离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2)公司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权的多元化和分散化,以73第一阶段是资本所有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公司制企业的股东以其投入资本的多少享有相应份额的财产所有权,即投资者所有权。投资者所有权表现为三种权能:收益权、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力。企业则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拥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第二阶段是公司法人财产权同经理经营权的分离。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股权的多元化和分散化,以及公司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化。企业的经营权从业主手中转移到具有专业知识和经营才能的经理手中。业主主要享有企业的所有权,经营管理者则取代所有者获得企业经营活动的支配权和控制权。第一阶段是资本所有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公司制企业的股东74
3)公司制企业的投资者有限责任制度公司制企业的股东将属于自己的财产投入法人企业后,投入的这部分资产就与他未投入的财产相分离,股东仅以投资的数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由于公司制企业是法人企业,是独立于投资者之外的民事主体,它以法人组织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以投资者出资形成的法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与投资者的其它财产无关。如果企业破产而全部资产还不足以抵偿债务时,每个股东损失的最大限度也只是丧失他对该企业的全部出资。这种投资者有限责任制度大大降低了投资主体的投资风险。3)公司制企业的投资者有限责任制度公司制企业的股东将属于75
从企业的产权制度来分析,股份公司不同于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的最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所有权结构的分散化。即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归属已经不再具有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的单一或少数持有者的私人性,是典型的“集体所有”。例如,美国最大的股份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的股东人数多达200万,股票总数达4亿股,平均每个股东持有200股。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巨型公司,居然是由互不相识的数百万个人出资和拥有的。(2)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或者说“剩余索取权”与“监督其他要素的权利”相分离。从企业的产权制度来分析,股份公司不同于业主制企业和合76这一变化对于个人财富的基本概念和公司权力结构的演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所有权的地位,由积极的动因向消极的动因变化。过去,所有者拥有的是可以亲自支配并对此负有责任的物质财产,而现在所有者拥有的是财产价值的凭证,而财产的实际支配权,过去为所有权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在已分裂出来,转归经营者集团手中。所有者对于所持股份企业及其实质财产已无支配力,同时他对其也不负无限责任。2)个人财产的价值,即他从公司中所获得的财产收益,现在已依存于与其本身及其努力无关的各种力量。个人财产收益,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及其才能,一般所有者对他们是无力支配的;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评价的影响,即取决于股票市场上其股票价格的水平,后者是时常变动的。这一变化对于个人财富的基本概念和公司权力结构的演进产生了重要77
2、现代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带来什么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这会给公司带来拥有支配权和控制权的经营者的委托代理问题。
(1)现代公司资产的委托代理关系代理问题的产生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一种责任、风险分担、收益分享的关系。股份公司通常存在着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董事会与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三种不同的角色:承担风险的所有者,发挥战略决策作用的董事会,执行和承担经营管理的经理。2、现代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带来什么问题?78(2)现代公司中的代理问题与代理成本
什么是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呢?詹森和梅克林说过:——如果委托代理关系的双方当事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代理人不会总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动。——委托人通过对代理人进行适当的激励,以及通过承担用来约束代理人越轨活动的监督费用,可以使其利益偏差有限。(2)现代公司中的代理问题与代理成本什么是代理问题和代理成79解决的办法!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约束股份公司经营者行为、减少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的一系列组织机构、制度安排。即公司治理是通过设立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实现的。公司治理的对象是股份公司的经营者,即公司董事会成员和高层经理。公司治理的目的是约束股份公司经营者的行为,减少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解决的办法!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约束股份公司经营者行为、减80企业产权制度的演化风险权力适用范围业主制企业主承担全部经营风险出资方拥有所有权与经营权规模小(一人可监督)、风险中性的业主、个人有经营能力合伙制共担投资与经营风险,却增加了连带的道德风险集体权力,共同决策,互相监督规模不大、私人关系好、精英群体股份制股东承担风险,却通过股票市场分散所有权归股东,经营权归经理人规模可以很大,经理人控制企业经营受股东监督演化的依据风险中性的人承担了更多的风险、风险分散化经营一方有能力,监督一方有动机企业从小规模到大规模、风险在分散、权力也在分散企业产权制度的演化风险权力适用范围业主制企业主承担全部经营风81案例:从家族制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美国的福特公司创建于1903年。亨利.福特——福特公司的创始人,用流水线和T型车开创了美国的汽车时代。1918年,在全世界奔跑的汽车中,有一半都是T型车。到了1921年,T型车的产量已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56.6%。T型车的最终产量超过了1500万辆。福特公司也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作为商业领袖的福特,风光不亚于总统。案例:从家族制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美国的福特公司创建于182T型车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以后,亨利·福特不断改进他的生产线,几乎把单一型号大批量生产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市场却已经发生了变化。到了上世纪20年代中期,由于产量激增,美国汽车市场基本形成了买方市场,道路及交通状况也大为改善。简陋而千篇一律的T型车虽然价廉,但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需要的是更舒适、更漂亮、更先进的新型汽车。T型车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以后,亨利·福特不断改进他的生产线,83面对福特汽车难以战胜的价格优势,竞争对手通用汽车公司转而在汽车的舒适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等方面大做文章,以产品的特色化来对抗廉价的福特汽车,推出了新式样和颜色的雪佛兰汽车。雪佛兰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严重冲击了福特T型车的市场份额。然而,面对市场的变化,福特仍然顽固地坚持生产中心的观念。他不相信还有比单一品种、大批量、精密分工、流水线生产更加经济、更加有效率的生产方式。他甚至都不愿意生产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的汽车。他宣称:“无论你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我福特只有黑色的”。产权理论与企业产权制度课件84每当通用汽车公司推出一种新产品或者新型号时,福特总是坚持其既定方针,以降低价格来应对。但是,降价策略成功的前提是市场的无限扩张,。1926年,亨利·福特做了最后一次绝望的努力,宣布T型车大减价。但过去的效果不再有了!这一年,T型车的产量超过了订数。亨利·福特继续坚持大批量生产,结果就是巨大的库存积压。最终,亨利·福特也不得不承认失败。1927年,T型车停止了生产。每当通用汽车公司推出一种新产品或者新型号时,福特总是坚持其既85停止生产T型车以后,福特公司面临着产品转型的局面。但是,过去几乎长达30年的时间里福特一直只生产这一种型号的汽车,产品转型异常艰难。想要转而生产其他车型,就要在全面停产的条件下,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全面更新这些设备和工艺。1927年开始,福特公司被迫停产,重组生产线,这些庞大的调整工作耗用了福特1亿美元的资金和16个月的时间。等到新车型投产时,福特已经从全美第一大汽车公司降至第二大了。停止生产T型车以后,福特公司面临着产品转型的局面。但是,过去86由于新车型是仓促上阵的,许多地方的技术并不成熟,由于随后的更换发动机,福特不得不再一次停产。通用汽车公司等竞争对手趁机抢占市场。终于,1933年,福特的新车才得以重新上市。这时,福特公司不但落在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后面,甚至也落到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之后,沦为了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到二战爆发前,福特汽车的市场份额已经由68%下降到20%。战争结束时,公司每月亏损达900万美元,到了亏损的边缘。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由于新车型是仓促上阵的,许多地方的技术并不成熟,由于随后的更87家族企业的弊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造成福特衰败的主要原因就是亨利·福特集所有权与控制权与一身,作为福特汽车公司的独裁者。他不顾市场变化的顽固守旧造成了最终的结局。亨利.福特是专断、好幻想的企业家,他不倾听顾客的声音,不采用新的方法,并且他不能放下权力,导致下一代人无法继续公司的发展。家族企业的弊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造成福特衰败的主要原因就88老福特的难题也是所有大型家族企业的难题。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家族制企业面临着双重的压力: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大,市场竞争也日益白热化,公司规模膨胀,内部管理复杂,权利的分配与传承成为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在内忧外患之下,原有的“个人掌握一切”的公司管理模式开始瓦解,所有权与经营权日益分离,企业管理中心逐渐从“老板”向“经理”转移,职业经理人出现了。公司治理制度由此上演了一场“经理人革命”。公司的发展也进入到了全新的历史时期。老福特的难题也是所有大型家族企业的难题。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家891945年秋天,面对江河日下的公司,他在家人的劝告下无奈的将公司的权杖交给了孙子小亨利。小亨利.福特该用什么办法来挽救公司呢?1946年春天,小亨利.福特聘请了一位副总裁欧内斯特.布里奇,全面负责经营。欧内斯特又迅速挖来了15位经理人。仅仅一年之后,福特公司就戏剧性的扭亏为盈。1945年秋天,面对江河日下的公司,他在家人的劝告下无奈的将90福特公司扭亏为盈的原因是经理人欧内斯特和他的团队的出现,而欧内斯特和他的团队都来自福特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是两种类型的:一个是围绕个人建立起来的,一个是围绕制度建立起来的。其实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这就是历史的演进。由个人驱动的公司,对应的是公司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出现更加复杂、多层管理的公司,是为了满足现代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斯蒂芬.沃兹《福特转》作者福特公司扭亏为盈的原因是经理人欧内斯特和他的团队的出现,而欧91通用汽车公司的成功源于的现代企业制度中新型的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职业经理人——艾尔弗雷德.斯隆的出现。1921年,《财富》杂志写道:通用汽车之所以能够避免许多脊椎动物身子大了头脑发展没有跟上而最终灭绝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因为斯隆先生创造了一种与规模相适应的复合大脑。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职业经理人出现通用汽车公司的成功源于的现代企业制度中新型的管理方式和组织结92艾尔弗雷德.斯隆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16年,他经营的汽车轴承厂被通用汽车公司收购。当时的通用汽车公司一是美国第五大工业企业,先后控股了40多家汽车公司和配件厂。但是在斯隆开来,此时的通用不过是一个脆弱的庞然大物,内部相互竞争,管理者甚至都不知道水挣了钱,谁亏了本,连公司统一的会计系统都没有。1920年,面临停产的通用汽车被杜邦公司收购。1923年,斯隆被任命为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从此走上了职业经理人的舞台。艾尔弗雷德.斯隆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16年,他经营的汽车93斯隆的目标是“为每一个钱包生产一辆汽车”,为此他设计了一种多部门制(事业部分权的M型结构),负责为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服务,有不同级别的经理人员共同管理公司。凭借独创的制度,通用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从崩溃的边缘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雪佛兰针对的是一般人,凯迪拉克给有钱人开,兹莫比尔是给手头宽裕但个性谨慎者准备的,别克买个力争上游的人,庞帝克卖给没钱但爱摆阔的人。斯隆的目标是“为每一个钱包生产一辆汽车”,为此他设计了一种多94那是一个分权制的企业,每个分部通过广泛的会计核算机制向总部负责。
艾拉.杰克逊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
上层管理的任务是制定目标和战略,而不是进行日常管理,或是介入每一个决策的细节。在当时的世界商业和美国商业中,这些都是全新的理念。
大卫.施密特雷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那是一个分权制的企业,每个分部通过广泛的95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称斯隆为“第一位真正的职业经理人”。
他处事非常谨慎,再考量经理人的时候,从不愿受到人际关系的干扰,因而有着“沉默超然”的名声。在公司里,他没有朋友。
穆斯塔法.莫哈泰仁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称斯隆为“第一位真正的职业经理人”。96斯隆在通用汽车工作了近40年,他从未拥有过这个公司,却为这个公司奉献了一生。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典范,斯隆的影响绝不止是一个组织结构图,而是一场公司权力结构的变革。
最重要的是一个从所有者来经营管理的小公司,转变成一个不是由所有者经营,而是由职业经理人来经营的大公司。穆斯塔法.莫哈泰仁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斯隆在通用汽车工作了近40年,他从未拥有过这个公司,却为这个97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以职业经理人的出现为标志的。在过去由所有者掌控公司,公司的生命与所有者的生命实际上是捆绑在一起的。这样就不利于最优秀的人、最有能力的人进入公司。而职业经理人进入公司的管理岗位和所有者实现了分离,这就意味着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生命可以延续下去,可以在一个最优秀的人手里发扬光大。宁向东清华大学教授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以职业经理人的出98在斯隆之后,职业经理人真正走上了大公司的管理舞台,企业的命运从此超越了血缘和运气。美国学者钱德勒认为:当一个企业的中层和高管皆为领取薪水的经理人员所控制的时候,便可以恰当的称其为现代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范文之商品分销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移动通信充值卡订购合同样本
- 2025年园林植物栽培委托合同样本
- 2025年个体经营者转制合同模板
- 2025年一次性支付购房款项合同样本版
- 企业与实习生合作发展合同
- 2025年办公软件销售合同样本
- 2025年第九届铁矿石海上运输合同文本
- 2025年干部能力增值协议样本
- 【正版授权】 ISO 4954-2:2024 EN Steels for cold heading and cold extruding - Technical delivery conditions - Part 2: Stainless steels
- 《百达翡丽名表介绍》课件
- 2025版《VOCs废气处理设施安全检查表》(全)
- JJF(京) 92-2022 激光标线仪校准规范
- 整形医院客户管理培训
-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课件(部编版)
- 普惠金融政策解读
- 2024年疾控中心支部工作计划范本
- (投资管理)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 2024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 砌筑工的培训
- 清洗卫生间(课件)三年级下册劳动人民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