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节脊柱小关节紊乱第六节脊柱小关节紊乱1【定义】脊柱小关节紊乱:是指因脊椎小关节的解剖位置改变,而导致脊柱机能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本病多由脊柱小关节滑膜嵌顿和因部分韧带、关节囊紧张引起反射性肌肉痉挛,致关节面交锁在不正常或扭转的位置上而致。本病属中医学“错缝”范畴。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的学习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定义】2坐标系统:建立坐标系统有利于精确地描述脊柱的运动,采用直角坐标系描述人体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轴向面Z
:将躯体分成上、下两部分
冠状面X:将躯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矢状面Y:将躯体分成左、右两部分【脊柱生理解剖】坐标系统:建立坐标系统有利于精确地描述脊柱的运动,采用直角坐3运动节段:脊柱的运动节段系指上下椎体及其相连的软组织,运动一般是相对于下位椎体而言。运动节段脊柱的最小单元相邻两个椎体椎间盘关节囊包裹的小关节韧带【脊柱生理解剖名词】运动节段:脊柱的运动节段系指上下椎体及其相连的软组织,运动一4【自由度】:决定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称为该自由度数。椎体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沿三个坐标轴的平动和绕三个坐标轴的转动有6个自由度(屈伸、侧屈、轴向旋转)。
【自由度】:决定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称为5旋转:某一物体所有的质点都围绕一个轴线运动,或是某些物体绕一固定轴运动并发生角位移。转轴可以位于物体的外部或内部。轴向旋转后屈前伸侧屈绕Z轴的旋转绕Y轴的旋转绕X轴的旋转旋转:某一物体所有的质点都围绕一个轴线运动,或是某些物体绕一6平动:某物体在运动时,所有质点相对一固定点在同一时间内其运动方向不变。一例外伤性齿状突骨折伴环枢椎半脱位手术前后的照片脊椎发生平动在临床上就称为半脱位。运动范围ROM:指平动和转动的生理极限。平动用米表示,转动用角度表示。平动:某物体在运动时,所有质点相对一固定点在同一时间内其运动7
耦合运动:指一个物体围绕或沿着一个轴平移或转动的同时,也围绕另一个轴平移或转动。环椎的轴向旋转运动伴有明显的沿Y轴的耦合平移运动。而颈椎的轴向旋转运动伴有侧屈耦合运动。耦合运动的方向通常与主运动的方向相反,例如:环椎向左侧的轴向旋转伴随向右的耦合侧屈运动。
【耦合运动】耦合运动:指一个物体围绕或沿着一个轴平移或转动的同时,也围8【脊柱耦合特征】1.枕-环-枢复合体2.下位颈椎4.腰椎环椎旋转时,伴随着椎骨的位移。侧弯时,棘突向侧弯的相反方向移位。Y轴(轴向)的旋转和平移3.胸椎侧方弯曲和轴向旋转的耦合【脊柱耦合特征】1.枕-环-枢复合体2.下位颈椎4.腰9枕-环-枢复合体craniovertebraljunction,CV头的三维空间运动屈伸活动(Qx):枕环关节、环枢关节侧屈运动(Qz):枕环轴向旋转(Qy):环枢关节*最大运动范围发生在C5、C6之间侧屈和轴向旋转范围越向下部活动范围越小2.下位颈椎3.胸椎矢状面屈伸:T1-T12,4-12°冠状面侧屈:T1-T10,6°
;T11,8°;
T12,9°轴向面旋转:T1-T9,
8-9°;T10-T12,2°4.腰椎矢状面屈伸:自上而下逐渐增加,比其它节段活动度大冠状面侧屈:大致相同,腰骶关节稍小轴向面旋转:大致相同,腰骶关节z则大许多易患疾病椎骨的活动范围枕-环-枢复合体craniovertebraljuncti10脊柱肌肉的运动前群肌肉:腹肌、髂肌,使脊柱屈曲肌肉是椎骨运动的原始动力。后群肌肉:腰方肌和腰大肌,使脊柱屈曲侧方肌群:腹肌、髂肌,使脊柱屈曲过度前屈受后纵韧带、黄韧带、项韧带和颈后肌群限制;过度后伸则受前纵韧带和颈前肌群的约束。脊柱肌肉的运动前群肌肉:腹肌、髂肌,使脊柱屈曲肌肉是椎骨运动11【解剖单位功能】1.下位颈椎
在前屈活动时,椎间盘越高、前后径越小,其活动范围越大侧弯时,若椎间盘左右径小,则侧方活动范围大椎间盘越硬、活动范围越小。屈伸运动范围主要受椎间盘的刚度和几何形状影响2.胸椎棘突和椎间关节限制后伸的范围。附件对胸椎矢状面屈伸的影响
腰椎的椎间关节限制了向前方的平移,允许矢状面和冠状面旋转,对轴向旋转活动有限制作用。一般腰椎运动节段的脱位是沿着椎间关节的方向的。3.腰椎【解剖单位功能】1.下位颈椎在前屈活动时,椎间12【脊柱小关节生理解剖】
1、即关节突关节构成:上椎骨的下关节突
与下椎骨的上关节突和关节囊2、功能:稳定脊柱,对脊柱的运动方向具有引导和控制的作用。【脊柱小关节生理解剖】
1、即关节突关节131、卧硬板床休息1-3天。如右第五腰椎呈现向前、下、右运动趋势,则左第一颈椎呈现向后、上、左运动趋势。环椎旋转时,伴随着椎骨的位移。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侧方肌群:腹肌、髂肌,使脊柱屈曲1、颈部肌肉稍有痉挛、强硬、头歪向健侧或略有前倾。侧屈和轴向旋转范围越向下部活动范围越小运用枢纽关节力的作用线,施行旋转复位可避免误伤;2、X线检查:部分患者有患椎棘突偏歪改变。蝶形骨------尾椎1、脊柱是一个四条柱子(从后面定义左后、左前、右前、右后)构成的四方体最大运动范围发生在C5、C6之间【自由度】:决定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称为该自由度数。这些变化可用拇指触诊检查,并与相邻上下棘突相比较。平动:某物体在运动时,所有质点相对一固定点在同一时间内其运动方向不变。一般来说,右侧骨盆移位型(右髋关节紧张型)的人群,脊柱能伸但屈的功能欠佳,而左侧骨盆移位型(右髋关节紧张型)人群,脊柱能屈但伸的功能欠佳。一般腰椎运动节段的脱位是沿着椎间关节的方向的。一般腰椎运动节段的脱位是沿着椎间关节的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发生在C5、C6之间耦合运动的方向通常与主运动的方向相反,例如:环椎向左侧的轴向旋转伴随向右的耦合侧屈运动。为松弛,可做屈伸和旋转各种运动。长杠杆和短杠杆:是指引起脊柱病变节段产生整复运动所施加的手法力距的长短。3、特点 属平面关节,关节面排列:颈椎--------水平位,胸椎--------冠状位,腰椎--------矢状位,腰骶--------斜位。以上的解剖生理特点决定了本病的好发部位以腰椎关节和腰骶关节最多,颈椎次之,胸椎最少。1、卧硬板床休息1-3天。3、特点14【颈椎小关节】呈水平位排列;因此容易发生半脱位。【颈椎小关节】呈水平位排列;因此容易发生半脱位。15【胸椎小关节】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胸椎小关节】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16胸椎--------冠状位,呈斜位,即介于冠状和矢状为之间,关节囊较2、X线检查:正位片可见颈椎向患侧凸,棘突偏离中线。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八、脊柱的“扭毛巾效应”而颈椎的轴向旋转运动伴有侧屈耦合运动。一例外伤性齿状突骨折伴环枢椎半脱位手术前后的照片2、取穴与部位:颈椎:风池、风府、肩井、肩贞、天宗等。【自由度】:决定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称为该自由度数。个别时候能遇到棘突有先天变异者,可酌以顶线为主,与中心轴线相比较。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3、胸椎错位屈曲型:叠掌按压法五、腰—盆—髋
整体学说侧屈运动(Qz):枕环侧方弯曲和轴向旋转的耦合九、脊柱的拧螺丝效应急、慢性损伤可通过各种轴向冲击破坏这个“自锁系统”而使之发生各种移位,出现相应力学变化,称为“骨盆紊乱”。T10-T12,2°2、环枢椎错位复位手法1、颈部肌肉稍有痉挛、强硬、头歪向健侧或略有前倾。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胸椎小关节】胸椎--------冠状位,【胸椎小关节】17肋椎关节:每个肋椎关节包括肋骨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
肋椎关节:每个肋椎关节包括肋骨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
18【腰椎小关节】呈矢状位,因此其活动范围较大,可侧屈和前后屈伸。【腰椎小关节】呈矢状位,因此其活动范围较大,可侧屈和前后屈伸19【腰骶小关节】呈斜位,即介于冠状和矢状为之间,关节囊较为松弛,可做屈伸和旋转各种运动。腰骶关节是先天性生理变异的好发部位。【腰骶小关节】呈斜位,即介于冠状和矢状为之间,关节囊较20脊柱小关节紊乱课件21【病因病理】肥胖姿势不良长期打电脑【病因病理】肥胖姿势不良长期打电脑22【病因病理】1、病因
主要是外力的作用。这种外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拉应力压应力屈伸应力旋转应力复合应力【病因病理】1、病因拉应力压应力屈伸应力旋转应力复合23【病理】关节错位(位移)滑膜嵌顿肌肉痉挛肌肉撕裂炎症渗出【病理】24【临床表现】一、颈椎小关节紊乱:
1、外伤史:起病较急;2、疼痛:伤后颈部疼痛,转动不便,活动时疼痛加剧,3、肌力减退,持物落地。【临床表现】一、颈椎小关节紊乱:25【临床表现】二、胸椎小关节紊乱:1、外伤史:过度前屈或后伸肩背运动。2、疼痛:伤后胸背即痛,痛连胸前,背有负重感,坐卧不宁,走路震动、咳嗽、喷嚏、深呼吸等均可引起疼痛加重。3、常可出现胆囊、阑尾、胃区的疼痛。【临床表现】二、胸椎小关节紊乱:261、患椎及其相邻数个胸椎有深压痛,压痛在棘突上或棘间韧带处,并可摸到患椎处有筋结或条索状物等软组织异常改变。2、环枢椎错位复位手法目的:纠正小关节错位,治疗软组织损伤。屈伸运动范围主要受椎间盘的刚度和几何形状影响【脊柱小关节生理解剖】运用枢纽关节力的作用线,施行旋转复位可避免误伤;最大运动范围发生在C5、C6之间6、腰骶椎小关节紊乱:斜扳法1、卧硬板床休息1-3天。而颈椎的轴向旋转运动伴有侧屈耦合运动。顶骨parietalbone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脊柱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生物力学环境,脊柱运动力学有以下的规律:冠状面侧屈:T1-T10,6°;呈矢状位,因此其活动范围较大,可侧屈和前后屈伸。五、腰—盆—髋
整体学说第六节脊柱小关节紊乱枕骨occipitalbone如右第五腰椎呈现向前、下、右运动趋势,则左第一颈椎呈现向后、上、左运动趋势。【临床表现】三、腰椎小关节紊乱:1、外伤史:2、疼痛:伤后即痛。腰痛难忍,表情痛苦,不敢活动,惧怕别人搬动,轻轻移动下肢则疼痛无法忍受3、功能丧失:全部腰肌处于紧张僵硬状态,腰部活动功能几乎完全丧失。4、待嵌顿解除后,剧痛可自行缓解或转为一般扭伤性腰痛。1、患椎及其相邻数个胸椎有深压痛,压痛在棘突上或棘间韧带处27【检查】
一、颈椎小关节紊乱1、颈部肌肉稍有痉挛、强硬、头歪向健侧或略有前倾。2、X线检查:正位片可见颈椎向患侧凸,棘突偏离中线。【检查】
一、颈椎小关节紊乱28【检查】
二、胸椎小关节紊乱1、患椎及其相邻数个胸椎有深压痛,压痛在棘突上或棘间韧带处,并可摸到患椎处有筋结或条索状物等软组织异常改变。2、X线检查:部分患者有患椎棘突偏歪改变。【检查】
二、胸椎小关节紊乱29返回第三胸椎棘突偏歪第五胸椎棘突偏歪返回第三胸椎棘突偏歪第五胸椎棘突偏歪30【检查】三、腰椎小关节紊乱1、患者腰部呈僵硬屈曲位,后伸活动明显受限,损伤的关节突关节及其同节段上的棘突偏左或偏右,并伴有压痛。2、X线检查:可见腰椎后关节排列方向不对称,腰椎侧弯和后突,椎间隙左右宽窄不等。【检查】三、腰椎小关节紊乱31【鉴别诊断】
一、颈椎病: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功能受限,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X线检查示颈椎退行性病变。二、落枕:一般无外伤史,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而致。颈部疼痛、酸胀,活动不利,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物。
【鉴别诊断】一、颈椎病: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肩背疼痛,32【鉴别诊断】三、肋间神经痛:疼痛沿肋问神经分布区出现,疼痛性质为针刺样、刀割样,疼痛表现为走窜,时发时止,伴有胸部挫伤者多见。四、肋间关节与胸肋关节半脱位:主要表现是局部明显肿胀,呼吸受限,痛连胸肋,呈放射性。五、急性腰肌筋膜扭伤:腰部各方向的活动均受限,并引起疼痛加剧,在棘突旁骶棘肌处,腰椎横突或髂嵴后部有压痛,压痛点较表浅。【鉴别诊断】三、肋间神经痛:疼痛沿肋问神经分布区出现,疼痛性33【治疗】正人先正脊
1、治疗原则:舒筋活络,行气止痛,整复错位。目的:纠正小关节错位,治疗软组织损伤。2、取穴与部位:颈椎:风池、风府、肩井、肩贞、天宗等。胸椎:华佗夹脊穴及背部膀胱第1、2条线。腰椎:肾俞、命门、环跳、居髎、八髎、委中、秩边等。3、主要手法:推法、按法、拿法、滚法、揉法、斜扳法等。【治疗】正人先正脊
1、治疗原则:舒筋活络,行气止痛,整复错34最大运动范围发生在C5、C6之间如右第五腰椎呈现向前、下、右运动趋势,则左第一颈椎呈现向后、上、左运动趋势。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一、颈椎病: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一般腰椎运动节段的脱位是沿着椎间关节的方向的。枕骨occipitalbone侧方肌群:腹肌、髂肌,使脊柱屈曲正常人两棘突侧线均应与中心轴线平行,棘突顶线和尖线应与中心轴线重合(或平行)。2、环枢椎错位复位手法主要是外力的作用。长杠杆手法:脊柱手法通过一个较长的力距来产生整复动力,如整复颈椎时在头颅发力,在整复胸腰椎时在肩部和骨盆处发力。五、腰—盆—髋
整体学说轴向面Z:将躯体分成上、下两部分蝶形骨------尾椎胸椎--------冠状位,后头骨------骶椎
C1
-------L5
C2
-------L4
C3
--------L3
以上是同方向矫正1、棘突尖线:上一棘突下角与下一棘突上角的连线;顶骨parietalbone一例外伤性齿状突骨折伴环枢椎半脱位手术前后的照片耦合运动:指一个物体围绕或沿着一个轴平移或转动的同时,也围绕另一个轴平移或转动。呈斜位,即介于冠状和矢状为之间,关节囊较脊柱触诊检查棘突偏歪、棘突间隙变化两侧不对称(椎板向后或前)椎间关节压痛横突不对称肌肉痉挛活动受限,有别筋感肌源性头痛(枕大神经痛)-C2、3最大运动范围发生在C5、C6之间脊柱触诊检查棘突偏歪、棘突间35各种治疗手法各种治疗手法36【手法辨证】1、小关节紊乱棘突偏歪型:脊柱旋转复位法2、环枢椎错位复位手法3、胸椎错位屈曲型:叠掌按压法4、胸错位椎伸直型:双掌交叉按压法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6、腰骶椎小关节紊乱:斜扳法【手法辨证】1、小关节紊乱棘突偏歪型:脊柱旋转复位法37颈部整脊法颈部整脊法38脊柱小关节紊乱课件39个别时候能遇到棘突有先天变异者,可酌以顶线为主,与中心轴线相比较。3、矫正时力的方向顺序必须是从左后-左前-右前-右后-左后2、环枢椎错位复位手法一、颈椎病: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把颈椎、腰椎比作螺丝钉,把骨盆、头颅比作螺丝帽,颈椎头颅和腰椎骨盆组成螺丝钉系统,当螺丝钉系统松动的时候,需要拧紧,而螺丝钉系统紧的时候,就需要松动。2、X线检查:正位片可见颈椎向患侧凸,棘突偏离中线。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2、X线检查:正位片可见颈椎向患侧凸,棘突偏离中线。T11
-------C7
T12
-------C6
L1
-------C5
L2
-------C4
L3
-------C3
L4
-------C2
L5
-------C1
以上为反方向矫正冠状面X:将躯体分成前、后两部分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侧方肌群:腹肌、髂肌,使脊柱屈曲1、棘突尖线:上一棘突下角与下一棘突上角的连线;后头骨------骶椎
C1
-------L5
C2
-------L4
C3
--------L3
以上是同方向矫正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三圆筒四枢纽学说:即将躯体比拟为由脊柱作为轴心支柱的三个圆筒,这三个圆筒分别为头颅、胸廓和骨盆,连接这三个圆筒的脊柱上有四个“枢纽关节”,它们是头颅与颈椎连接的“颅椎枢纽关节”、颈椎与胸椎相邻的“颈胸枢纽关节”,胸椎与腰椎相邻的“胸腰枢纽关节”,腰椎与骶椎相邻的“腰骶枢纽关节”。肋椎关节:每个肋椎关节包括肋骨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自由度】:决定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称为该自由度数。一、颈椎病: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呈矢状位,因此其活动范围较大,可侧屈和前后屈伸。环椎的轴向旋转运动伴有明显的沿Y轴的耦合平移运动。个别时候能遇到棘突有先天变异者,可酌以顶线为主,与中心轴线相40脊柱小关节紊乱课件41双人旋颈法双人旋颈法42卡颈侧扳法卡颈侧扳法43扳臂拔伸颈法扳臂拔伸颈法44压肩旋颈法压肩旋颈法45牵臂旋颈法牵臂旋颈法46卧位旋颈法卧位旋颈法47胸部整脊法胸部整脊法48腰部整脊法腰部整脊法49注意事项1、卧硬板床休息1-3天。2、注意保暖。3、严禁负重。4、功能锻炼
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转体运动。注意事项1、卧硬板床休息1-3天。50整脊相关理论
一、棘突四条线触诊法二、三步定位诊断三、美式整脊兄弟椎四、长杠杆和短杠杆五、腰—盆—髋
整体学说六、骶—蝶—枕共扼系统学说七、脊柱交叉理论八、脊柱的“扭毛巾效应”九、脊柱的拧螺丝效应十、圆筒枢纽学说十一、整脊四柱理论十二、脊柱的能屈能伸原则整脊相关理论一、棘突四条线触诊法51一、棘突四条线触诊法1、棘突尖线:上一棘突下角与下一棘突上角的连线;
2、中心轴线:通过脊柱中心的想像的一条直线;
3、棘突顶线:每个棘突上下角的连线;
4、棘突侧线:通过各棘突侧缘的连线。正常人两棘突侧线均应与中心轴线平行,棘突顶线和尖线应与中心轴线重合(或平行)。一般情况下,当棘突偏歪时,其顶线偏离中心轴线,侧线在此处成角而成一曲线,尖线则呈斜形方向与中心轴线相交。椎体发生不同的移位时,棘突则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可用拇指触诊检查,并与相邻上下棘突相比较。必要时使脊柱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反复对比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个别时候能遇到棘突有先天变异者,可酌以顶线为主,与中心轴线相比较。一、棘突四条线触诊法1、棘突尖线:上一棘突下角与下一棘突上角52二、三步定位诊断二、三步定位诊断53三、美式整脊兄弟椎
兄弟椎:是彼得·里顿(PeterTeightonD.C.)所提倡的,它告诉我们脊椎两端存在互动的关系。譬如治疗颈椎第一椎时(C1)时,如能在腰椎第五椎(L5)同时矫正,其效果更好。矫正时同侧兄弟椎同方向矫正,而对侧兄弟椎反方向矫正。
三、美式整脊兄弟椎
兄弟椎:是彼得·里顿(PeterT54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2、整个人体内部又可分为若干四方体,如骨盆是一个四方体,骨盆左边和右边又分别是一个四方体。棘突和椎间关节限制后伸的范围。一、颈椎病: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十二、脊柱的能屈能伸原则【自由度】:决定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称为该自由度数。(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2、环枢椎错位复位手法运用枢纽关节力的作用线,施行旋转复位可避免误伤;1、棘突尖线:上一棘突下角与下一棘突上角的连线;五、腰—盆—髋
整体学说2、人体是一个四方体柱形,其交叉的对角的运动轨迹是相反的。轴向旋转(Qy):环枢关节*2、X线检查:部分患者有患椎棘突偏歪改变。脊柱-骨盆:高楼-基座桅杆-船体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运用枢纽关节力的作用线,施行旋转复位可避免误伤;2、功能:稳定脊柱,对脊柱的运动方向具有引导和控制的作用。一例外伤性齿状突骨折伴环枢椎半脱位手术前后的照片1、卧硬板床休息1-3天。4、胸错位椎伸直型:双掌交叉按压法兄弟椎互动关系蝶形骨------尾椎
后头骨------骶椎
C1
-------L5
C2
-------L4
C3
--------L3
以上是同方向矫正
C4
--------L2
C5
--------L1
C6
-------T12
C7
-------T11
T1
-------T10
T2
-------T9
T3
-------T8
T4
-------T7
T5
-------T6
T6
--------T5
T7
-------T4
T8
-------T3
T9
-------T2
T10
-------T1T11
-------C7
T12
-------C6
L1
-------C5
L2
-------C4
L3
-------C3
L4
-------C2
L5
-------C1
以上为反方向矫正
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兄弟椎互动关系55四、长杠杆和短杠杆
长杠杆和短杠杆:是指引起脊柱病变节段产生整复运动所施加的手法力距的长短。长杠杆手法:脊柱手法通过一个较长的力距来产生整复动力,如整复颈椎时在头颅发力,在整复胸腰椎时在肩部和骨盆处发力。短杠杆手法:手法直接在病变节段的棘突、横突上发力,则力矩相对较短。四、长杠杆和短杠杆
长杠杆和短杠杆:是指引起脊柱病变节段产生56五、腰—盆—髋
整体学说骨盆由骶骨和双侧髂、坐、耻骨连结而成是一个坚固的整体,为躯干的座基,躯干的重量由第五腰椎经骶髂关节面、髋关节传至下肢。骶髂关节面一般在垂直面上十分贴合,周围有足够的韧带来维系,构成了一个“自锁系统”。急、慢性损伤可通过各种轴向冲击破坏这个“自锁系统”而使之发生各种移位,出现相应力学变化,称为“骨盆紊乱”。主要表现是身体重力线移位,骨盆侧倾,脊柱腰段弧度改变和侧弯,胸段后突增加,颈胸交界出现水平倾斜并与骨盆水平相反,以求达到躯干稳定,此种颈胸段的代偿,由于肌力较弱,容易使颈、胸椎体发生错动,从而产生一系列相对应复杂的临床病症。所以,此学说被称作是整脊学说的理论核心之一。
五、腰—盆—髋
整体学说骨盆由骶骨和双侧髂、坐、耻骨连结而成57六、骶—蝶—枕共扼系统学说1、骶骨在呼吸运动时协调摆动,即骶骨在呼气与吸气时有节律的“点头,仰头”摆动,可使呼吸的生理节奏恒定,身体内环境含氧气足,保持健康状态。2、脑脊液流量与此系统功能密切相关,故骶骨失稳,除影响呼吸节奏恒定产生复杂的生理病变外,还可影响脑部生理,而导致身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复杂临床病症。其诊断、治疗手法与“骨盆紊乱”相同。
六、骶—蝶—枕共扼系统学说1、骶骨在呼吸运动时协调摆动,即骶58脑颅骨成对:颞骨、顶骨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颞骨temporalbone顶骨parietalbone额骨frontalbone蝶骨枕骨occipitalbone筛骨ethmoidbone蝶骨枕骨脑颅骨成对:颞骨、顶骨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颞骨te59七、脊柱交叉理论脊柱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生物力学环境,脊柱运动力学有以下的规律:1、脊柱的运动轨迹是呈螺旋型的;2、人体是一个四方体柱形,其交叉的对角的运动轨迹是相反的。3、交叉对角运动轨迹相反在人体是一个普遍规律,在一个关节、局部部位或人体的整体都存在这种现象。
七、脊柱交叉理论脊柱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生物力学环境,脊柱运动60八、脊柱的“扭毛巾效应”
把整条脊柱包括骨盆、头颅比喻为一条毛巾,好象扭毛巾的时候,毛巾的头尾两端会呈现相反的运动轨迹,骨盆和头颅的运动轨迹也类似这种效应。如骨盆呈现顺时针旋转运动趋势,头颅必然是逆时针旋转运动趋势。此谓脊柱的“扭毛巾效应”。如右第五腰椎呈现向前、下、右运动趋势,则左第一颈椎呈现向后、上、左运动趋势。在脊椎调整的时候,一定要观察脊柱的“扭毛巾效应”包括脊柱错位的“扭毛巾效应”和矫正时的相反方向“扭毛巾效应”。八、脊柱的“扭毛巾效应”
把整条脊柱包括骨盆、头颅比喻为一条61九、脊柱的拧螺丝效应
把颈椎、腰椎比作螺丝钉,把骨盆、头颅比作螺丝帽,颈椎头颅和腰椎骨盆组成螺丝钉系统,当螺丝钉系统松动的时候,需要拧紧,而螺丝钉系统紧的时候,就需要松动。
九、脊柱的拧螺丝效应
把颈椎、腰椎比作螺丝钉,把骨盆、头颅62十、圆筒枢纽学说
三圆筒四枢纽学说:即将躯体比拟为由脊柱作为轴心支柱的三个圆筒,这三个圆筒分别为头颅、胸廓和骨盆,连接这三个圆筒的脊柱上有四个“枢纽关节”,它们是头颅与颈椎连接的“颅椎枢纽关节”、颈椎与胸椎相邻的“颈胸枢纽关节”,胸椎与腰椎相邻的“胸腰枢纽关节”,腰椎与骶椎相邻的“腰骶枢纽关节”。运用的旋转复位法,实质上是通过“滚圆筒”,即通过旋转头颅以旋转颈椎、旋转胸廓以旋转胸腰椎、旋转骨盆以旋转腰椎达到治疗目的的。运用枢纽关节力的作用线,施行旋转复位可避免误伤;明白枢纽关节的协调和制约功能,就能进一步运用调胸整颈法、调胸整腰法进行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十、圆筒枢纽学说
三圆筒四枢纽学说:即将躯体比拟为由脊柱作63十一、整脊四柱理论
整脊四柱理论是圣手近年来所发现创立的,整脊四柱理论包含下面的几点1、脊柱是一个四条柱子(从后面定义左后、左前、右前、右后)构成的四方体2、整个人体内部又可分为若干四方体,如骨盆是一个四方体,骨盆左边和右边又分别是一个四方体。腰椎、胸廓、颈椎、头颅、四肢可类推3、矫正时力的方向顺序必须是从左后-左前-右前-右后-左后十一、整脊四柱理论整脊四柱理论是圣手近年来所发现创立的,整64十二、脊柱的能屈能伸原则
脊柱的基本运动功能之一是伸屈,只有脊柱保持“能能屈能伸”的状态,才是比较理想的比较完美的,脊椎才是健康的。一般来说,右侧骨盆移位型(右髋关节紧张型)的人群,脊柱能伸但屈的功能欠佳,而左侧骨盆移位型(右髋关节紧张型)人群,脊柱能屈但伸的功能欠佳。而两种骨盆移位型都是表现为左边脊柱能屈但伸的功能欠佳,右边脊柱能伸但屈的功能欠佳应用:根据脊柱的能屈能伸原则,在颈椎调整手法中,可先伸展左边脊柱(注意是向后偏移的节段)然后弯屈右边脊柱行脊椎扳法或旋转法,以达到两边脊柱的平衡。其它手法类推。十二、脊柱的能屈能伸原则
脊柱的基本运动功能之一是伸屈,只65中轴骨脊柱-软组织:电线杆-铁丝脊柱-骨盆:高楼-基座桅杆-船体十三、脊柱病内外平衡失调理论脊柱的力平衡系统:由内外两个平衡系统组成1、内平衡系统(骨性平衡系统,刚性平衡系统,静力性平衡系统)由椎体-椎间盘-小关节-前后纵韧带+胸廓与骨盆组成2、外平衡系统(肌性平衡系统,柔性平衡系统,动力性平衡系统)由脊柱周围的肌群及其它软组织构成中轴骨脊柱-软组织:电线杆-铁丝十三、脊柱病内外平衡失调理论66谢谢!谢谢!67【自由度】:决定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称为该自由度数。椎体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沿三个坐标轴的平动和绕三个坐标轴的转动有6个自由度(屈伸、侧屈、轴向旋转)。
【自由度】:决定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称为68十三、脊柱病内外平衡失调理论蝶形骨------尾椎一、颈椎病: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是先天性生理变异的好发部位。3、常可出现胆囊、阑尾、胃区的疼痛。6、腰骶椎小关节紊乱:斜扳法三、肋间神经痛:疼痛沿肋问神经分布区出现,疼痛性质为针刺样、刀割样,疼痛表现为走窜,时发时止,伴有胸部挫伤者多见。顶骨parietalbone一例外伤性齿状突骨折伴环枢椎半脱位手术前后的照片后头骨------骶椎
C1
-------L5
C2
-------L4
C3
--------L3
以上是同方向矫正本病属中医学“错缝”范畴。八、脊柱的“扭毛巾效应”属平面关节,关节面排列:正常人两棘突侧线均应与中心轴线平行,棘突顶线和尖线应与中心轴线重合(或平行)。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冠状面侧屈:T1-T10,6°;枕骨occipitalbone腰椎--------矢状位,而两种骨盆移位型都是表现为左边脊柱能屈但伸的功能欠佳,右边脊柱能伸但屈的功能欠佳【颈椎小关节】呈水平位排列;因此容易发生半脱位。十三、脊柱病内外平衡失调理论【颈椎小关节】呈水平位排列;因此69肋椎关节:每个肋椎关节包括肋骨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
肋椎关节:每个肋椎关节包括肋骨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
70各种治疗手法各种治疗手法71【手法辨证】1、小关节紊乱棘突偏歪型:脊柱旋转复位法2、环枢椎错位复位手法3、胸椎错位屈曲型:叠掌按压法4、胸错位椎伸直型:双掌交叉按压法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6、腰骶椎小关节紊乱:斜扳法【手法辨证】1、小关节紊乱棘突偏歪型:脊柱旋转复位法72脊柱小关节紊乱课件73双人旋颈法双人旋颈法74个别时候能遇到棘突有先天变异者,可酌以顶线为主,与中心轴线相比较。平动:某物体在运动时,所有质点相对一固定点在同一时间内其运动方向不变。而颈椎的轴向旋转运动伴有侧屈耦合运动。屈伸运动范围主要受椎间盘的刚度和几何形状影响在前屈活动时,椎间盘越高、前后径越小,其活动范围越大2、脑脊液流量与此系统功能密切相关,故骶骨失稳,除影响呼吸节奏恒定产生复杂的生理病变外,还可影响脑部生理,而导致身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复杂临床病症。2、环枢椎错位复位手法本病属中医学“错缝”范畴。1、内平衡系统(骨性平衡系统,刚性平衡系统,静力性平衡系统)由椎体-椎间盘-小关节-前后纵韧带+胸廓与骨盆组成1、脊柱是一个四条柱子(从后面定义左后、左前、右前、右后)构成的四方体其诊断、治疗手法与“骨盆紊乱”相同。轴向面旋转:T1-T9,8-9°;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前群肌肉:腹肌、髂肌,使脊柱屈曲6、腰骶椎小关节紊乱:斜扳法枕骨occipitalbone蝶形骨------尾椎一般腰椎运动节段的脱位是沿着椎间关节的方向的。如右第五腰椎呈现向前、下、右运动趋势,则左第一颈椎呈现向后、上、左运动趋势。1、小关节紊乱棘突偏歪型:脊柱旋转复位法兄弟椎互动关系蝶形骨------尾椎
后头骨------骶椎
C1
-------L5
C2
-------L4
C3
--------L3
以上是同方向矫正
C4
--------L2
C5
--------L1
C6
-------T12
C7
-------T11
T1
-------T10
T2
-------T9
T3
-------T8
T4
-------T7
T5
-------T6
T6
--------T5
T7
-------T4
T8
-------T3
T9
-------T2
T10
-------T1T11
-------C7
T12
-------C6
L1
-------C5
L2
-------C4
L3
-------C3
L4
-------C2
L5
-------C1
以上为反方向矫正
个别时候能遇到棘突有先天变异者,可酌以顶线为主,与中心轴线相75第六节脊柱小关节紊乱第六节脊柱小关节紊乱76【定义】脊柱小关节紊乱:是指因脊椎小关节的解剖位置改变,而导致脊柱机能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本病多由脊柱小关节滑膜嵌顿和因部分韧带、关节囊紧张引起反射性肌肉痉挛,致关节面交锁在不正常或扭转的位置上而致。本病属中医学“错缝”范畴。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的学习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定义】77坐标系统:建立坐标系统有利于精确地描述脊柱的运动,采用直角坐标系描述人体在空间的方向和位置。轴向面Z
:将躯体分成上、下两部分
冠状面X:将躯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矢状面Y:将躯体分成左、右两部分【脊柱生理解剖】坐标系统:建立坐标系统有利于精确地描述脊柱的运动,采用直角坐78运动节段:脊柱的运动节段系指上下椎体及其相连的软组织,运动一般是相对于下位椎体而言。运动节段脊柱的最小单元相邻两个椎体椎间盘关节囊包裹的小关节韧带【脊柱生理解剖名词】运动节段:脊柱的运动节段系指上下椎体及其相连的软组织,运动一79【自由度】:决定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称为该自由度数。椎体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沿三个坐标轴的平动和绕三个坐标轴的转动有6个自由度(屈伸、侧屈、轴向旋转)。
【自由度】:决定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称为80旋转:某一物体所有的质点都围绕一个轴线运动,或是某些物体绕一固定轴运动并发生角位移。转轴可以位于物体的外部或内部。轴向旋转后屈前伸侧屈绕Z轴的旋转绕Y轴的旋转绕X轴的旋转旋转:某一物体所有的质点都围绕一个轴线运动,或是某些物体绕一81平动:某物体在运动时,所有质点相对一固定点在同一时间内其运动方向不变。一例外伤性齿状突骨折伴环枢椎半脱位手术前后的照片脊椎发生平动在临床上就称为半脱位。运动范围ROM:指平动和转动的生理极限。平动用米表示,转动用角度表示。平动:某物体在运动时,所有质点相对一固定点在同一时间内其运动82
耦合运动:指一个物体围绕或沿着一个轴平移或转动的同时,也围绕另一个轴平移或转动。环椎的轴向旋转运动伴有明显的沿Y轴的耦合平移运动。而颈椎的轴向旋转运动伴有侧屈耦合运动。耦合运动的方向通常与主运动的方向相反,例如:环椎向左侧的轴向旋转伴随向右的耦合侧屈运动。
【耦合运动】耦合运动:指一个物体围绕或沿着一个轴平移或转动的同时,也围83【脊柱耦合特征】1.枕-环-枢复合体2.下位颈椎4.腰椎环椎旋转时,伴随着椎骨的位移。侧弯时,棘突向侧弯的相反方向移位。Y轴(轴向)的旋转和平移3.胸椎侧方弯曲和轴向旋转的耦合【脊柱耦合特征】1.枕-环-枢复合体2.下位颈椎4.腰84枕-环-枢复合体craniovertebraljunction,CV头的三维空间运动屈伸活动(Qx):枕环关节、环枢关节侧屈运动(Qz):枕环轴向旋转(Qy):环枢关节*最大运动范围发生在C5、C6之间侧屈和轴向旋转范围越向下部活动范围越小2.下位颈椎3.胸椎矢状面屈伸:T1-T12,4-12°冠状面侧屈:T1-T10,6°
;T11,8°;
T12,9°轴向面旋转:T1-T9,
8-9°;T10-T12,2°4.腰椎矢状面屈伸:自上而下逐渐增加,比其它节段活动度大冠状面侧屈:大致相同,腰骶关节稍小轴向面旋转:大致相同,腰骶关节z则大许多易患疾病椎骨的活动范围枕-环-枢复合体craniovertebraljuncti85脊柱肌肉的运动前群肌肉:腹肌、髂肌,使脊柱屈曲肌肉是椎骨运动的原始动力。后群肌肉:腰方肌和腰大肌,使脊柱屈曲侧方肌群:腹肌、髂肌,使脊柱屈曲过度前屈受后纵韧带、黄韧带、项韧带和颈后肌群限制;过度后伸则受前纵韧带和颈前肌群的约束。脊柱肌肉的运动前群肌肉:腹肌、髂肌,使脊柱屈曲肌肉是椎骨运动86【解剖单位功能】1.下位颈椎
在前屈活动时,椎间盘越高、前后径越小,其活动范围越大侧弯时,若椎间盘左右径小,则侧方活动范围大椎间盘越硬、活动范围越小。屈伸运动范围主要受椎间盘的刚度和几何形状影响2.胸椎棘突和椎间关节限制后伸的范围。附件对胸椎矢状面屈伸的影响
腰椎的椎间关节限制了向前方的平移,允许矢状面和冠状面旋转,对轴向旋转活动有限制作用。一般腰椎运动节段的脱位是沿着椎间关节的方向的。3.腰椎【解剖单位功能】1.下位颈椎在前屈活动时,椎间87【脊柱小关节生理解剖】
1、即关节突关节构成:上椎骨的下关节突
与下椎骨的上关节突和关节囊2、功能:稳定脊柱,对脊柱的运动方向具有引导和控制的作用。【脊柱小关节生理解剖】
1、即关节突关节881、卧硬板床休息1-3天。如右第五腰椎呈现向前、下、右运动趋势,则左第一颈椎呈现向后、上、左运动趋势。环椎旋转时,伴随着椎骨的位移。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侧方肌群:腹肌、髂肌,使脊柱屈曲1、颈部肌肉稍有痉挛、强硬、头歪向健侧或略有前倾。侧屈和轴向旋转范围越向下部活动范围越小运用枢纽关节力的作用线,施行旋转复位可避免误伤;2、X线检查:部分患者有患椎棘突偏歪改变。蝶形骨------尾椎1、脊柱是一个四条柱子(从后面定义左后、左前、右前、右后)构成的四方体最大运动范围发生在C5、C6之间【自由度】:决定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称为该自由度数。这些变化可用拇指触诊检查,并与相邻上下棘突相比较。平动:某物体在运动时,所有质点相对一固定点在同一时间内其运动方向不变。一般来说,右侧骨盆移位型(右髋关节紧张型)的人群,脊柱能伸但屈的功能欠佳,而左侧骨盆移位型(右髋关节紧张型)人群,脊柱能屈但伸的功能欠佳。一般腰椎运动节段的脱位是沿着椎间关节的方向的。一般腰椎运动节段的脱位是沿着椎间关节的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发生在C5、C6之间耦合运动的方向通常与主运动的方向相反,例如:环椎向左侧的轴向旋转伴随向右的耦合侧屈运动。为松弛,可做屈伸和旋转各种运动。长杠杆和短杠杆:是指引起脊柱病变节段产生整复运动所施加的手法力距的长短。3、特点 属平面关节,关节面排列:颈椎--------水平位,胸椎--------冠状位,腰椎--------矢状位,腰骶--------斜位。以上的解剖生理特点决定了本病的好发部位以腰椎关节和腰骶关节最多,颈椎次之,胸椎最少。1、卧硬板床休息1-3天。3、特点89【颈椎小关节】呈水平位排列;因此容易发生半脱位。【颈椎小关节】呈水平位排列;因此容易发生半脱位。90【胸椎小关节】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胸椎小关节】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91胸椎--------冠状位,呈斜位,即介于冠状和矢状为之间,关节囊较2、X线检查:正位片可见颈椎向患侧凸,棘突偏离中线。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八、脊柱的“扭毛巾效应”而颈椎的轴向旋转运动伴有侧屈耦合运动。一例外伤性齿状突骨折伴环枢椎半脱位手术前后的照片2、取穴与部位:颈椎:风池、风府、肩井、肩贞、天宗等。【自由度】:决定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称为该自由度数。个别时候能遇到棘突有先天变异者,可酌以顶线为主,与中心轴线相比较。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3、胸椎错位屈曲型:叠掌按压法五、腰—盆—髋
整体学说侧屈运动(Qz):枕环侧方弯曲和轴向旋转的耦合九、脊柱的拧螺丝效应急、慢性损伤可通过各种轴向冲击破坏这个“自锁系统”而使之发生各种移位,出现相应力学变化,称为“骨盆紊乱”。T10-T12,2°2、环枢椎错位复位手法1、颈部肌肉稍有痉挛、强硬、头歪向健侧或略有前倾。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胸椎小关节】胸椎--------冠状位,【胸椎小关节】92肋椎关节:每个肋椎关节包括肋骨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
肋椎关节:每个肋椎关节包括肋骨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
93【腰椎小关节】呈矢状位,因此其活动范围较大,可侧屈和前后屈伸。【腰椎小关节】呈矢状位,因此其活动范围较大,可侧屈和前后屈伸94【腰骶小关节】呈斜位,即介于冠状和矢状为之间,关节囊较为松弛,可做屈伸和旋转各种运动。腰骶关节是先天性生理变异的好发部位。【腰骶小关节】呈斜位,即介于冠状和矢状为之间,关节囊较95脊柱小关节紊乱课件96【病因病理】肥胖姿势不良长期打电脑【病因病理】肥胖姿势不良长期打电脑97【病因病理】1、病因
主要是外力的作用。这种外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拉应力压应力屈伸应力旋转应力复合应力【病因病理】1、病因拉应力压应力屈伸应力旋转应力复合98【病理】关节错位(位移)滑膜嵌顿肌肉痉挛肌肉撕裂炎症渗出【病理】99【临床表现】一、颈椎小关节紊乱:
1、外伤史:起病较急;2、疼痛:伤后颈部疼痛,转动不便,活动时疼痛加剧,3、肌力减退,持物落地。【临床表现】一、颈椎小关节紊乱:100【临床表现】二、胸椎小关节紊乱:1、外伤史:过度前屈或后伸肩背运动。2、疼痛:伤后胸背即痛,痛连胸前,背有负重感,坐卧不宁,走路震动、咳嗽、喷嚏、深呼吸等均可引起疼痛加重。3、常可出现胆囊、阑尾、胃区的疼痛。【临床表现】二、胸椎小关节紊乱:1011、患椎及其相邻数个胸椎有深压痛,压痛在棘突上或棘间韧带处,并可摸到患椎处有筋结或条索状物等软组织异常改变。2、环枢椎错位复位手法目的:纠正小关节错位,治疗软组织损伤。屈伸运动范围主要受椎间盘的刚度和几何形状影响【脊柱小关节生理解剖】运用枢纽关节力的作用线,施行旋转复位可避免误伤;最大运动范围发生在C5、C6之间6、腰骶椎小关节紊乱:斜扳法1、卧硬板床休息1-3天。而颈椎的轴向旋转运动伴有侧屈耦合运动。顶骨parietalbone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脊柱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生物力学环境,脊柱运动力学有以下的规律:冠状面侧屈:T1-T10,6°;呈矢状位,因此其活动范围较大,可侧屈和前后屈伸。五、腰—盆—髋
整体学说第六节脊柱小关节紊乱枕骨occipitalbone如右第五腰椎呈现向前、下、右运动趋势,则左第一颈椎呈现向后、上、左运动趋势。【临床表现】三、腰椎小关节紊乱:1、外伤史:2、疼痛:伤后即痛。腰痛难忍,表情痛苦,不敢活动,惧怕别人搬动,轻轻移动下肢则疼痛无法忍受3、功能丧失:全部腰肌处于紧张僵硬状态,腰部活动功能几乎完全丧失。4、待嵌顿解除后,剧痛可自行缓解或转为一般扭伤性腰痛。1、患椎及其相邻数个胸椎有深压痛,压痛在棘突上或棘间韧带处102【检查】
一、颈椎小关节紊乱1、颈部肌肉稍有痉挛、强硬、头歪向健侧或略有前倾。2、X线检查:正位片可见颈椎向患侧凸,棘突偏离中线。【检查】
一、颈椎小关节紊乱103【检查】
二、胸椎小关节紊乱1、患椎及其相邻数个胸椎有深压痛,压痛在棘突上或棘间韧带处,并可摸到患椎处有筋结或条索状物等软组织异常改变。2、X线检查:部分患者有患椎棘突偏歪改变。【检查】
二、胸椎小关节紊乱104返回第三胸椎棘突偏歪第五胸椎棘突偏歪返回第三胸椎棘突偏歪第五胸椎棘突偏歪105【检查】三、腰椎小关节紊乱1、患者腰部呈僵硬屈曲位,后伸活动明显受限,损伤的关节突关节及其同节段上的棘突偏左或偏右,并伴有压痛。2、X线检查:可见腰椎后关节排列方向不对称,腰椎侧弯和后突,椎间隙左右宽窄不等。【检查】三、腰椎小关节紊乱106【鉴别诊断】
一、颈椎病: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功能受限,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X线检查示颈椎退行性病变。二、落枕:一般无外伤史,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而致。颈部疼痛、酸胀,活动不利,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物。
【鉴别诊断】一、颈椎病: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肩背疼痛,107【鉴别诊断】三、肋间神经痛:疼痛沿肋问神经分布区出现,疼痛性质为针刺样、刀割样,疼痛表现为走窜,时发时止,伴有胸部挫伤者多见。四、肋间关节与胸肋关节半脱位:主要表现是局部明显肿胀,呼吸受限,痛连胸肋,呈放射性。五、急性腰肌筋膜扭伤:腰部各方向的活动均受限,并引起疼痛加剧,在棘突旁骶棘肌处,腰椎横突或髂嵴后部有压痛,压痛点较表浅。【鉴别诊断】三、肋间神经痛:疼痛沿肋问神经分布区出现,疼痛性108【治疗】正人先正脊
1、治疗原则:舒筋活络,行气止痛,整复错位。目的:纠正小关节错位,治疗软组织损伤。2、取穴与部位:颈椎:风池、风府、肩井、肩贞、天宗等。胸椎:华佗夹脊穴及背部膀胱第1、2条线。腰椎:肾俞、命门、环跳、居髎、八髎、委中、秩边等。3、主要手法:推法、按法、拿法、滚法、揉法、斜扳法等。【治疗】正人先正脊
1、治疗原则:舒筋活络,行气止痛,整复错109最大运动范围发生在C5、C6之间如右第五腰椎呈现向前、下、右运动趋势,则左第一颈椎呈现向后、上、左运动趋势。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一、颈椎病: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一般腰椎运动节段的脱位是沿着椎间关节的方向的。枕骨occipitalbone侧方肌群:腹肌、髂肌,使脊柱屈曲正常人两棘突侧线均应与中心轴线平行,棘突顶线和尖线应与中心轴线重合(或平行)。2、环枢椎错位复位手法主要是外力的作用。长杠杆手法:脊柱手法通过一个较长的力距来产生整复动力,如整复颈椎时在头颅发力,在整复胸腰椎时在肩部和骨盆处发力。五、腰—盆—髋
整体学说轴向面Z:将躯体分成上、下两部分蝶形骨------尾椎胸椎--------冠状位,后头骨------骶椎
C1
-------L5
C2
-------L4
C3
--------L3
以上是同方向矫正1、棘突尖线:上一棘突下角与下一棘突上角的连线;顶骨parietalbone一例外伤性齿状突骨折伴环枢椎半脱位手术前后的照片耦合运动:指一个物体围绕或沿着一个轴平移或转动的同时,也围绕另一个轴平移或转动。呈斜位,即介于冠状和矢状为之间,关节囊较脊柱触诊检查棘突偏歪、棘突间隙变化两侧不对称(椎板向后或前)椎间关节压痛横突不对称肌肉痉挛活动受限,有别筋感肌源性头痛(枕大神经痛)-C2、3最大运动范围发生在C5、C6之间脊柱触诊检查棘突偏歪、棘突间110各种治疗手法各种治疗手法111【手法辨证】1、小关节紊乱棘突偏歪型:脊柱旋转复位法2、环枢椎错位复位手法3、胸椎错位屈曲型:叠掌按压法4、胸错位椎伸直型:双掌交叉按压法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6、腰骶椎小关节紊乱:斜扳法【手法辨证】1、小关节紊乱棘突偏歪型:脊柱旋转复位法112颈部整脊法颈部整脊法113脊柱小关节紊乱课件114个别时候能遇到棘突有先天变异者,可酌以顶线为主,与中心轴线相比较。3、矫正时力的方向顺序必须是从左后-左前-右前-右后-左后2、环枢椎错位复位手法一、颈椎病: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把颈椎、腰椎比作螺丝钉,把骨盆、头颅比作螺丝帽,颈椎头颅和腰椎骨盆组成螺丝钉系统,当螺丝钉系统松动的时候,需要拧紧,而螺丝钉系统紧的时候,就需要松动。2、X线检查:正位片可见颈椎向患侧凸,棘突偏离中线。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2、X线检查:正位片可见颈椎向患侧凸,棘突偏离中线。T11
-------C7
T12
-------C6
L1
-------C5
L2
-------C4
L3
-------C3
L4
-------C2
L5
-------C1
以上为反方向矫正冠状面X:将躯体分成前、后两部分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侧方肌群:腹肌、髂肌,使脊柱屈曲1、棘突尖线:上一棘突下角与下一棘突上角的连线;后头骨------骶椎
C1
-------L5
C2
-------L4
C3
--------L3
以上是同方向矫正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三圆筒四枢纽学说:即将躯体比拟为由脊柱作为轴心支柱的三个圆筒,这三个圆筒分别为头颅、胸廓和骨盆,连接这三个圆筒的脊柱上有四个“枢纽关节”,它们是头颅与颈椎连接的“颅椎枢纽关节”、颈椎与胸椎相邻的“颈胸枢纽关节”,胸椎与腰椎相邻的“胸腰枢纽关节”,腰椎与骶椎相邻的“腰骶枢纽关节”。肋椎关节:每个肋椎关节包括肋骨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自由度】:决定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称为该自由度数。一、颈椎病: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呈矢状位,因此其活动范围较大,可侧屈和前后屈伸。环椎的轴向旋转运动伴有明显的沿Y轴的耦合平移运动。个别时候能遇到棘突有先天变异者,可酌以顶线为主,与中心轴线相115脊柱小关节紊乱课件116双人旋颈法双人旋颈法117卡颈侧扳法卡颈侧扳法118扳臂拔伸颈法扳臂拔伸颈法119压肩旋颈法压肩旋颈法120牵臂旋颈法牵臂旋颈法121卧位旋颈法卧位旋颈法122胸部整脊法胸部整脊法123腰部整脊法腰部整脊法124注意事项1、卧硬板床休息1-3天。2、注意保暖。3、严禁负重。4、功能锻炼
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转体运动。注意事项1、卧硬板床休息1-3天。125整脊相关理论
一、棘突四条线触诊法二、三步定位诊断三、美式整脊兄弟椎四、长杠杆和短杠杆五、腰—盆—髋
整体学说六、骶—蝶—枕共扼系统学说七、脊柱交叉理论八、脊柱的“扭毛巾效应”九、脊柱的拧螺丝效应十、圆筒枢纽学说十一、整脊四柱理论十二、脊柱的能屈能伸原则整脊相关理论一、棘突四条线触诊法126一、棘突四条线触诊法1、棘突尖线:上一棘突下角与下一棘突上角的连线;
2、中心轴线:通过脊柱中心的想像的一条直线;
3、棘突顶线:每个棘突上下角的连线;
4、棘突侧线:通过各棘突侧缘的连线。正常人两棘突侧线均应与中心轴线平行,棘突顶线和尖线应与中心轴线重合(或平行)。一般情况下,当棘突偏歪时,其顶线偏离中心轴线,侧线在此处成角而成一曲线,尖线则呈斜形方向与中心轴线相交。椎体发生不同的移位时,棘突则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可用拇指触诊检查,并与相邻上下棘突相比较。必要时使脊柱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反复对比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个别时候能遇到棘突有先天变异者,可酌以顶线为主,与中心轴线相比较。一、棘突四条线触诊法1、棘突尖线:上一棘突下角与下一棘突上角127二、三步定位诊断二、三步定位诊断128三、美式整脊兄弟椎
兄弟椎:是彼得·里顿(PeterTeightonD.C.)所提倡的,它告诉我们脊椎两端存在互动的关系。譬如治疗颈椎第一椎时(C1)时,如能在腰椎第五椎(L5)同时矫正,其效果更好。矫正时同侧兄弟椎同方向矫正,而对侧兄弟椎反方向矫正。
三、美式整脊兄弟椎
兄弟椎:是彼得·里顿(PeterT129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2、整个人体内部又可分为若干四方体,如骨盆是一个四方体,骨盆左边和右边又分别是一个四方体。棘突和椎间关节限制后伸的范围。一、颈椎病: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十二、脊柱的能屈能伸原则【自由度】:决定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称为该自由度数。(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2、环枢椎错位复位手法运用枢纽关节力的作用线,施行旋转复位可避免误伤;1、棘突尖线:上一棘突下角与下一棘突上角的连线;五、腰—盆—髋
整体学说2、人体是一个四方体柱形,其交叉的对角的运动轨迹是相反的。轴向旋转(Qy):环枢关节*2、X线检查:部分患者有患椎棘突偏歪改变。脊柱-骨盆:高楼-基座桅杆-船体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5、腰椎滑膜嵌顿:牵抖法运用枢纽关节力的作用线,施行旋转复位可避免误伤;2、功能:稳定脊柱,对脊柱的运动方向具有引导和控制的作用。一例外伤性齿状突骨折伴环枢椎半脱位手术前后的照片1、卧硬板床休息1-3天。4、胸错位椎伸直型:双掌交叉按压法兄弟椎互动关系蝶形骨------尾椎
后头骨------骶椎
C1
-------L5
C2
-------L4
C3
--------L3
以上是同方向矫正
C4
--------L2
C5
--------L1
C6
-------T12
C7
-------T11
T1
-------T10
T2
-------T9
T3
-------T8
T4
-------T7
T5
-------T6
T6
--------T5
T7
-------T4
T8
-------T3
T9
-------T2
T10
-------T1T11
-------C7
T12
-------C6
L1
-------C5
L2
-------C4
L3
-------C3
L4
-------C2
L5
-------C1
以上为反方向矫正
呈额状位,故胸部脊柱只能做侧屈运动而不能伸屈。兄弟椎互动关系130四、长杠杆和短杠杆
长杠杆和短杠杆:是指引起脊柱病变节段产生整复运动所施加的手法力距的长短。长杠杆手法:脊柱手法通过一个较长的力距来产生整复动力,如整复颈椎时在头颅发力,在整复胸腰椎时在肩部和骨盆处发力。短杠杆手法:手法直接在病变节段的棘突、横突上发力,则力矩相对较短。四、长杠杆和短杠杆
长杠杆和短杠杆:是指引起脊柱病变节段产生131五、腰—盆—髋
整体学说骨盆由骶骨和双侧髂、坐、耻骨连结而成是一个坚固的整体,为躯干的座基,躯干的重量由第五腰椎经骶髂关节面、髋关节传至下肢。骶髂关节面一般在垂直面上十分贴合,周围有足够的韧带来维系,构成了一个“自锁系统”。急、慢性损伤可通过各种轴向冲击破坏这个“自锁系统”而使之发生各种移位,出现相应力学变化,称为“骨盆紊乱”。主要表现是身体重力线移位,骨盆侧倾,脊柱腰段弧度改变和侧弯,胸段后突增加,颈胸交界出现水平倾斜并与骨盆水平相反,以求达到躯干稳定,此种颈胸段的代偿,由于肌力较弱,容易使颈、胸椎体发生错动,从而产生一系列相对应复杂的临床病症。所以,此学说被称作是整脊学说的理论核心之一。
五、腰—盆—髋
整体学说骨盆由骶骨和双侧髂、坐、耻骨连结而成132六、骶—蝶—枕共扼系统学说1、骶骨在呼吸运动时协调摆动,即骶骨在呼气与吸气时有节律的“点头,仰头”摆动,可使呼吸的生理节奏恒定,身体内环境含氧气足,保持健康状态。2、脑脊液流量与此系统功能密切相关,故骶骨失稳,除影响呼吸节奏恒定产生复杂的生理病变外,还可影响脑部生理,而导致身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复杂临床病症。其诊断、治疗手法与“骨盆紊乱”相同。
六、骶—蝶—枕共扼系统学说1、骶骨在呼吸运动时协调摆动,即骶133脑颅骨成对:颞骨、顶骨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颞骨temporalbone顶骨parietalbone额骨frontalbone蝶骨枕骨occipitalbone筛骨ethmoidbone蝶骨枕骨脑颅骨成对:颞骨、顶骨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颞骨te134七、脊柱交叉理论脊柱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生物力学环境,脊柱运动力学有以下的规律:1、脊柱的运动轨迹是呈螺旋型的;2、人体是一个四方体柱形,其交叉的对角的运动轨迹是相反的。3、交叉对角运动轨迹相反在人体是一个普遍规律,在一个关节、局部部位或人体的整体都存在这种现象。
七、脊柱交叉理论脊柱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生物力学环境,脊柱运动135八、脊柱的“扭毛巾效应”
把整条脊柱包括骨盆、头颅比喻为一条毛巾,好象扭毛巾的时候,毛巾的头尾两端会呈现相反的运动轨迹,骨盆和头颅的运动轨迹也类似这种效应。如骨盆呈现顺时针旋转运动趋势,头颅必然是逆时针旋转运动趋势。此谓脊柱的“扭毛巾效应”。如右第五腰椎呈现向前、下、右运动趋势,则左第一颈椎呈现向后、上、左运动趋势。在脊椎调整的时候,一定要观察脊柱的“扭毛巾效应”包括脊柱错位的“扭毛巾效应”和矫正时的相反方向“扭毛巾效应”。八、脊柱的“扭毛巾效应”
把整条脊柱包括骨盆、头颅比喻为一条136九、脊柱的拧螺丝效应
把颈椎、腰椎比作螺丝钉,把骨盆、头颅比作螺丝帽,颈椎头颅和腰椎骨盆组成螺丝钉系统,当螺丝钉系统松动的时候,需要拧紧,而螺丝钉系统紧的时候,就需要松动。
九、脊柱的拧螺丝效应
把颈椎、腰椎比作螺丝钉,把骨盆、头颅137十、圆筒枢纽学说
三圆筒四枢纽学说:即将躯体比拟为由脊柱作为轴心支柱的三个圆筒,这三个圆筒分别为头颅、胸廓和骨盆,连接这三个圆筒的脊柱上有四个“枢纽关节”,它们是头颅与颈椎连接的“颅椎枢纽关节”、颈椎与胸椎相邻的“颈胸枢纽关节”,胸椎与腰椎相邻的“胸腰枢纽关节”,腰椎与骶椎相邻的“腰骶枢纽关节”。运用的旋转复位法,实质上是通过“滚圆筒”,即通过旋转头颅以旋转颈椎、旋转胸廓以旋转胸腰椎、旋转骨盆以旋转腰椎达到治疗目的的。运用枢纽关节力的作用线,施行旋转复位可避免误伤;明白枢纽关节的协调和制约功能,就能进一步运用调胸整颈法、调胸整腰法进行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十、圆筒枢纽学说
三圆筒四枢纽学说:即将躯体比拟为由脊柱作138十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烫发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科技产品电商物流配送的未来趋势预测与探索
- 2025至2030年中国液压脉冲式注肥泵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消毒包装纱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营地团建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洁厕液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大众环保材料采购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洗白鸭毛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南平市建阳区社会统一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 孟津租房合同范本
- 新媒体艺术设计交互融合元宇宙
- 家长会课件:七年级家长会优质课件
- 《AutoCAD 中文版实例教程(AutoCAD 2020) (微课版)(第 2 版)》课件 马连志 第1、2章 AutoCAD 2020 中文版入门、绘图设置
- 小学一年级硬笔书法入门班教学课件
- 出货单表格模板下载
- PEP六年级上册英语unit1
- 接纳与承诺(ACT)疗法课件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 房地产公司销售管理部赏罚制度
- 《方位介词介绍》课件
- 甲状腺术后出血抢救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