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_第1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_第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10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第一课时梳理本册书的知识点教学内容课本第113页总复习内容教学目标;1、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2、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3、引导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过程;导入一、谈话引入出示主题图;他们在做什么?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经结束.从现在开始.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新课探究二、这学期的收获1、整理全册所学内容;[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②想一想;你能用学过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怎样整理才能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现出来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③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整理要求;AB.要能说出整理的理由。[2].完善整理结果①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过程、结果。②结合展示、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为什么?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哪些内容还需进一步调整?③根据评价结果.可选一种有代表性的板书。如;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计量单位;克、千克图形;图形的运动三、交流学习中最有趣的事2、与同伴说一说3、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个数学活动.或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个问题等。反馈练习随堂测试课堂总结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惑板书设计 总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加减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推理表内除法克、千克教学反思第二、三课时表内除法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第1题和第118页第12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从而更好地掌握表呃逆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2、通过复习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明白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3、通过练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教学过程;导入 一、谈话引入新课探究二、复习练习1、口算练习。32÷4 81÷9 15÷5 24÷3 42÷7 40÷8先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再说一说怎么样算的。2、练习二十二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3、练习二十二第2题用竖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抽两题让学生说一说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4、练习二十二第12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快5、练习二十二第14题出示图想一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小组讨论交流后.口答。616题出示图学生读题想;第一步要做什么?.[]1、口算15÷56÷316÷89÷345÷956÷72×445÷556÷89÷72、在○里填上“+、-、×、÷”使算式成立。16○6=10 8○4=2 21○3=720○5=25 6○9=54 30○5=63、用竖式计算45÷6= 56÷9= 63÷8=反馈练习完成相应的练习册随堂测试完成相应的练习册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除法计算中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 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数据收集整理和图形的运动1179、1011811题。教学目标;1、通过对具体材料的统计.让学生再次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2、认识轴对称图形.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基本现象。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4.学习重点;整理和分析数据。教学重点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解决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今天.一起来复习数据收集整理和图形的运动板书课题.新课探究二、复习统计.并汇报;用画图形符号或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整理。整理后的结果可以用统计表表示出来。11题.再次经历统计过程;①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整理的。[3]10题出示图。.展示学生练习。[4]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2圈.2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反馈练习完成相应的练习册随堂测试完成相应的练习册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 画正字图形的运动平移轴对称图形 旋教学反思第五时混合运算11631178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3、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导入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混合运新课探究一、基础练习[]64÷8+448+36-6655-7×5[84-36]÷848÷[8-2]5×9+6学生小结混合运算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或只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二、巩固练习3题独立完成。小结;在计算领不计算的混合运算时都要按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算.等式计算要注意格式。对比练习30÷6-3 00-45-25 6×5+330÷[6-3] 100-[45-25] 6×[5+3]学生独立完成。比较异同之处。.但结果不同?.8题先让学生看清题意.审题。.[4]买东西。故事书20元/本 钢笔10元/支笔记本5元/书包45元/个①小东的妈妈用100元买了1个书包.剩下的钱最多可以买几本笔记本?②买1本书和1支笔一共需要多少钱?③买1个书包和4本笔记本一共需要多少钱?.反馈练习完成相应的练习册随堂测试完成相应的练习册课堂总结混合运算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解答问题时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混合运算30÷6-3 100-45-256×5+3 30÷[6-3]100-[45-25] 6×[5+3]教学反思第六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11641175、611813题和11915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数的组成、大小比较等有关知识。2、经历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学难点近似数的理解。教具准备小黑板、计数器教学过程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万以内数的认新课探究一、知识回顾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回忆一.学了万以内数的哪些知识?回答;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二、巩固知识1、读数、写数的复习①出示收集的一些生活中万以内的数。[小黑板]长江全长6300千米.64053994棵.一3053294个.2950元。你能来读一读吗?说一说多位数的读法.特别是中间有零的读法。.从[]读起[],[]O或O.[].0[]2、写出下列各数。[小黑板]二千七百四百六十三千零八十九六千零五二千八百零六学生独自写完后同桌校对。说说写数的方法。[从高位开始.哪一位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3、练习二十二第4题。独立练习.同桌之间互相检查。4、数的组成①在计数器上把下面各数表示出来.并说出各数的组成。例;2700由[]个千.[]个百组成的。145830084060800010000②练习二十二第5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③练习二十二第13题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5、复习近似数练习二十二第6题写出红色数的近似数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6、比较数的大小复习。15.3次.取最远的作为成绩。有三3.名次的?总结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反馈练习1、猜数游戏;请学生把答案写在题卡上.然后一起举起来。[1]一个数千位上和十位上都是6.其余各位是0[2]39992的数[3]2个千、3个百、2个一组成的数3的数。写出来后读一读。20、7、、1..再比一比他们的大小。随堂测试完成相应的练习册。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教学反思第七课时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和近似数教学内容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和近似数教学目标1、通过口算的复习.提高口算的准确性.提高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2、通过笔算加减法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3、估算意识的培养。教学重点口算.估算。教学难点熟练口算万以内加减法。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导入 今天我们复习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和近似新课探究一、复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1、口算;全班讲评.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错误原因.采用适当的方法订正。让学生说说口算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2P1207.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讲评..800-260..该怎么办。提问;在计算.把你的好方法告诉给同学们。3、复习近似数出示第5题.让学生认真看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仔细辨别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二、复习估算1、第8题;500元钱.可以买哪种自行车和哪种电风扇?你是怎样搭配的.把方案写出来。提醒用估算的方法完成。学生在汇报时.提问;你是怎样得出来的.500元钱购买吗?小结;只要作出正确的判断.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八课时复习克和千克117711917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合适单位的填写.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2、经历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教学难点估计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教具准备洗衣粉、盐教学过程导入 我们今天一起来复习克和千克新课探究一、复习梳理1、说一说;你进超市买东西都见到过什么?学生回答。2、测量物体的重量用什么单位?质量单位。质量单位有哪些?克和千克311千克.11克?出示;11克.1千克.21千克。4、进率关系已经明确了克与千克是质量单位.那么克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谁来说一说多少块口香糖加在一起和1千克的洗衣粉同样重?1千克=1000克5、测量测量物体轻重要用到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秤。二、综合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一枚2分硬币重1[] 一袋瓜子重200[]150[]300[]一小瓶金龙鱼油重1000[] 一只鸽子重一个西瓜重4[]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2、在括号里填上“<、>、=”4千克[]4000克 48克[]2千克5200克[]6千克-200克50千克[]50克900克[]1千克1000克铁[]1千克棉花600克[]6克+200克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大小的。3、练习二十二第7题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4、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7题要求学生课前调查。填写好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解决问题。反馈练习一只小鸡重500克.一只大鸡重2千克.几只小鸡的重量等于一只大鸡的重量?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想;2500克?随堂测试完成相应的练习册。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克和千克1千克=1000克教学反思第九课时综合练习教学内容课本第114、115页第1、2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巩固提高本学期所学的各部分知识。2、通过综合练习.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长方形纸、剪刀。教学过程导入一、谈话引入这节课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新课探究二、数与代数的练习1、出示第114页第1题2、找出这些算式中的除法式题。同桌之间每人选一题说一说它所表示的含义.以及是用什么方法求商的。3、找出这些算式中的加、减法式题。①先独立计算。②订正后.交流。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社么?4、找出这些算式中的混合运算式题学生独立练习。说一说运算顺序52000+700+8、3000+600把结果读一读并写一写交流;如何读、写万以内的数。6、2708接近几千?学生回答。你还能说出哪些数也接近3000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7、你能说出生活中用除法或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吗?独立思考.分组讨论集体交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写下来并解答。三、图形的练习出示第115页第2题1、照样子剪一剪。学生动手剪。2、找出你剪的图案中的轴对称图形.并用彩笔描出他的对称轴。展示学生的作品。3、在刚才的活动中.有平移、旋转现象吗?学生回答。4、说一说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平移和旋转现象。独立思考、分组交流。反馈练习完成相应的练习册。随堂测试完成相应的练习册。课堂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