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表汤-寒温条辨卷五-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07267e15e698cdaae137f617cf6da4/7c07267e15e698cdaae137f617cf6da41.gif)
![疏表汤-寒温条辨卷五-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07267e15e698cdaae137f617cf6da4/7c07267e15e698cdaae137f617cf6da42.gif)
![疏表汤-寒温条辨卷五-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07267e15e698cdaae137f617cf6da4/7c07267e15e698cdaae137f617cf6da43.gif)
![疏表汤-寒温条辨卷五-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07267e15e698cdaae137f617cf6da4/7c07267e15e698cdaae137f617cf6da44.gif)
![疏表汤-寒温条辨卷五-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07267e15e698cdaae137f617cf6da4/7c07267e15e698cdaae137f617cf6da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2疏表汤_寒温条辨卷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疏表汤_寒温条辨卷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221.1. 组成: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221.2. 功效:四时感冒风寒,鼻塞声重,或流涕不已,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者。 221.3. 来源:《寒温条辨》卷五。 22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222. 相似度58%:羌活汤 222.1. 组成:羌活1两,麻黄(去节)1两,石膏1两,细辛(去苗)1两,前胡1两,川芎1两,防风1两,黄芩半两,枳壳(炒,去瓤)半两,甘草(炙)半两,薄荷叶1分。 222.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222.3. 加:麻黄、石膏、枳壳、薄荷叶 222.4. 减:淡豆豉、桔梗、苏叶、生姜、葱白 222.5. 功效:伤寒胁热。 222.6. 来源:《普济方》卷一三一。 223. 相似度58%:柴葛败毒散 223.1. 组成:柴胡、葛根、前胡、防风、苏叶、荆芥、桔梗、羌活、甘草、人参、生姜。 223.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233.3. 加:柴胡、葛根、荆芥、人参 233.4. 减:淡豆豉、黄芩、川芎、细辛、葱白 233.5. 功效:疹欲出之时面颊红,或头眩身体拘急;及既出身应凉,毒火极热,更反热甚而勿解。 233.6. 来源:《痘科金镜赋》卷六。 234. 相似度57%:和胎败毒散 234.1. 组成:人参1钱,羌活1钱,前胡1钱,柴胡1钱,白苓1钱,甘草1钱,川芎1钱,枳壳1钱,桔梗1钱,黄芩1钱,白术1钱,苏叶1钱,葛根1钱,葱白1钱。 234.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234.3. 加:人参、柴胡、白苓、枳壳、白术、葛根 234.4. 减:淡豆豉、防风、细辛、生姜 234.5. 功效:妊娠伤寒,天行时气,传染初起,并一切感冒。 234.6. 来源:《会约》卷十四。 235. 相似度54%:消毒饮 235.1. 组成:人参、紫苏、前胡、川芎、黄芩、桔梗、羌活、独活、枳壳、茯苓、甘草、防风、赤芍。 235.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245.3. 加:人参、紫苏、独活、枳壳、茯苓、赤芍 245.4. 减:淡豆豉、苏叶、细辛、生姜、葱白 245.5. 功效:肩疽。 245.6. 来源:《疮疡经验全书》卷二。 246. 相似度54%:黄连清气散 246.1. 组成:羌活1钱5分,独活1钱5分,柴胡1钱5分,前胡1钱5分,防风1钱5分,黄芩1钱5分,黄连1钱5分,川芎1钱半,茯苓1钱半,桔梗1钱半,枳壳1钱半,荆芥8分,甘草4分。 246.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246.3. 加:独活、柴胡、黄连、茯苓、枳壳、荆芥 246.4. 减:淡豆豉、苏叶、细辛、生姜、葱白 246.5. 功效:风热上攻,头目不清。 246.6. 来源:《摄生众妙方》卷四。 247. 相似度54%:羌活散 247.1. 组成:前胡(去芦)1两,羌活(去芦)1两,麻黄(去根节)1两,白茯苓(去皮)1两,川芎1两,黄芩1两,甘草(爁)1两,蔓荆子(去白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细辛(去苗)1两,石膏(别研)1两,菊花(去梗)1两,防风(去芦)1两。 247.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257.3. 加:麻黄、白茯苓、蔓荆子、枳壳、石膏、菊花 257.4. 减:淡豆豉、桔梗、苏叶、生姜、葱白 257.5. 功效:风气不调,头目昏眩,痰涎雍滞,遍身拘急,及风邪寒壅,头痛项强,鼻塞声重,肢节烦疼,天阴风雨,预觉不安。 257.6. 来源:《局方》卷一。 258. 相似度54%:观音救苦丹 258.1. 组成:苏叶4两,羌活4两,川芎2两,甘草1两,黄芩(酒炒)2两,防风2两,白芷2两,生地2两,细辛1两,苍术(炒)3两,陈皮2两,葛根4两,香附子(炒)3两。 258.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258.3. 加:白芷、生地、苍术、陈皮、葛根、香附子 258.4. 减:淡豆豉、桔梗、前胡、生姜、葱白 258.5. 功效:感冒风寒,头疼身热,口渴目胀,筋骨酸疼,兼治一切风寒瘟疫。 258.6. 来源:《奇方类编》卷下。 259. 相似度54%:散血葛根汤 259.1. 组成:干葛8分,半夏8分,川芎8分,防风8分,羌活8分,升麻8分,桔梗8分,白芷6分,甘草6分,细辛6分,苏叶6分,香附6分,红花6分。 259.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269.3. 加:干葛、半夏、升麻、白芷、香附、红花 269.4. 减:淡豆豉、前胡、黄芩、生姜、葱白 269.5. 功效:跌扑伤损,瘀血凝滞,结成流注,身发寒热者。 269.6.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2610. 相似度54%:驱风败毒散 2610.1. 组成:人参1钱,独活1钱,桔梗1钱,柴胡1钱,枳壳1钱,羌活1钱,茯苓1钱,川芎1钱,前胡1钱,甘草1钱,荆芥1钱,防风1钱,生姜3片。 2610.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2610.3. 加:人参、独活、柴胡、枳壳、茯苓、荆芥 2610.4. 减:淡豆豉、黄芩、苏叶、细辛、葱白 2610.5. 功效:风水、皮水,邪在表,宜从汗解者。 2610.6. 来源:《医醇剩义》卷四。 2611. 相似度53%:荆防败毒散 2611.1. 组成:荆芥、防风、柴胡、前胡、皂角刺3个,羌活、独活、川芎、薄荷、生姜1片,桔梗、枳壳、茯苓、甘草、苏叶3分。 2611.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2611.3. 加:荆芥、柴胡、皂角刺、独活、薄荷、枳壳、茯苓 2711.4. 减:淡豆豉、黄芩、细辛、葱白 2711.5. 功效:喉闭初起。因肝肺火盛,复受风寒,寒气客于会厌,致咽喉肿痛,面赤腮肿,项外漫肿,甚则喉中有块如拳,汤水难入,猝然如哑,暴发寒热。 2711.6. 来源:《喉科种福》卷四。 2712. 相似度53%:感冒发散汤 2712.1. 组成:防风1钱,紫苏1钱2分,干葛1钱4分,前胡1钱,桔梗1钱,苍术8分,羌活8分,陈皮3分,川芎3分,白芷3分,香附1钱,赤芍6分,细辛2分,甘草2分,生姜3片。 2712.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2712.3. 加:紫苏、干葛、苍术、陈皮、白芷、香附、赤芍 2712.4. 减:淡豆豉、黄芩、苏叶、葱白 2712.5. 功效:风寒感冒无汗。 2712.6. 来源:《奇方类编》卷下。 2713. 相似度50%:欢喜散 2713.1. 组成:防风2钱半(去芦并叉枝),人参2钱半(去芦),甘草2钱半(炙),天麻2钱半(去芦),前胡(去芦)2钱半,细辛1钱半(去苗),柴胡(去芦)1钱半,白茯苓2钱(去黑皮),桔梗(去芦)2钱,枳壳(去瓤,麸炒)2钱半,川芎3钱。 2713.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2813.3. 加:人参、天麻、柴胡、白茯苓、枳壳 2813.4. 减:淡豆豉、羌活、黄芩、苏叶、生姜、葱白 2813.5. 功效:小儿伤风寒,发热头痛,无汗恶风;或温热鼻塞流清涕,泪出嚏喷。 2813.6. 来源:《卫生总微》卷七。 2814. 相似度50%:加减参苏饮 2814.1. 组成:苏叶6分,人参4分,陈皮4分,川芎4分,羌活4分,防风4分,荆芥4分,桔梗3分,白芷3分,甘草3分。 2814.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2814.3. 加:人参、陈皮、荆芥、白芷 2814.4. 减:淡豆豉、前胡、黄芩、细辛、生姜、葱白 2814.5. 功效:痘为风寒束蔽而出不快者。 2814.6. 来源:《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2815. 相似度50%:加减羌活汤 2815.1. 组成:羌活1钱,防风1钱2分,苍术1钱,川芎1钱,白芷1钱,甘草1钱,陈皮8分,北细辛2-3分,生姜1钱,葱白5寸。 2815.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2915.3. 加:苍术、白芷、陈皮、北细辛 2915.4. 减:淡豆豉、桔梗、前胡、黄芩、苏叶、细辛 2915.5. 功效:伤风寒,头痛、身痛、憎寒、壮热、脉浮紧、无汗,及四时不正之气。 2915.6. 来源:《会约》卷三。 2916. 相似度50%:加味发表汤 2916.1. 组成:苍术1钱半,秦艽1钱半,知母1钱半,黄芩1钱半,羌活1钱半,干葛2钱,防风1钱,防己1钱,桂枝1钱,苏叶1钱,细辛1钱,甘草3分。 2916.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2916.3. 加:苍术、秦艽、知母、干葛、防己、桂枝 2916.4. 减:淡豆豉、桔梗、前胡、川芎、生姜、葱白 2916.5. 功效:酒伤筋软,手足发战不遂,六脉浮洪有力,乍寒乍热。 2916.6. 来源:《点点经》卷二。 2917. 相似度50%:加味羌活胜湿汤 2917.1. 组成:羌活1钱,独活1钱,防风5分,藁本5分,蔓荆子5分,川芎5分,黄芩5分,桔梗5分,甘草5分。 2917.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017.3. 加:独活、藁本、蔓荆子 3017.4. 减:淡豆豉、前胡、苏叶、细辛、生姜、葱白 3017.5. 功效:咽痛,颊肿,面赤,脉洪大者。 3017.6. 来源:《济阳纲目》卷一○○。 3018. 相似度50%:荆防败毒散 3018.1. 组成:柴胡4分,甘草4分,人参4分,桔梗4分,川芎4分,茯苓4分,枳壳4分,前胡4分,羌活4分,独活4分,荆芥穗4分,防风4分。 3018.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018.3. 加:柴胡、人参、茯苓、枳壳、独活、荆芥穗 3018.4. 减:淡豆豉、黄芩、苏叶、细辛、生姜、葱白 3018.5. 功效:痈疽疮疡初起,发热,脉浮数,及水肿邪在表者;伤寒温春发斑重者;痘疹,及时气风毒邪热;风水、皮水,凡在表宜从汗解者;肠风下血清鲜者;脑疽、甘疽、赤白游风、疥疮初起有表证,虚者。 3018.6. 来源:《医学正传》卷八。 3019. 相似度50%:荆防败毒散 3019.1. 组成:羌活1钱5分,独活1钱5分,柴胡1钱5分,前胡1钱5分,枳壳1钱5分,茯苓1钱5分,防风1钱5分,荆芥1钱5分,桔梗1钱5分,川芎1钱5分,甘草5分。 3019.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119.3. 加:独活、柴胡、枳壳、茯苓、荆芥 3119.4. 减:淡豆豉、黄芩、苏叶、细辛、生姜、葱白 3119.5. 功效:疮肿初起,血风,遍身骚痒之疹;风温汗少者;及痘夹癍,毒火郁遏,伤于阴血,血热相搏,浮游之火散布皮肤之间,与痘相类而出,片片如云头突起者。 3119.6. 来源:《摄生众妙方》卷八。 3120. 相似度50%:麻黄杏仁饮 3120.1. 组成:麻黄1钱,桔梗1钱,前胡1钱,黄芩1钱,陈皮1钱,半夏1钱,杏仁8分,细辛8分,防风7分,甘草4分。 3120.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120.3. 加:麻黄、陈皮、半夏、杏仁 3120.4. 减:淡豆豉、羌活、苏叶、川芎、生姜、葱白 3120.5. 功效:太阳伤寒轻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脉浮紧而咳嗽。 3120.6. 来源:《医学入门》卷四。 3121. 相似度50%:加减麻黄汤 3121.1. 组成: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大力、沙参、川芎、赤芍、桔梗、甘草、生姜。 3121.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221.3. 加:麻黄、桂枝、荆芥、大力、沙参、赤芍 3221.4. 减:淡豆豉、前胡、黄芩、苏叶、细辛、葱白 3221.5. 功效:麻疹初起,时令大寒。 3221.6. 来源:《医学集成》卷三。 3222. 相似度50%:平血饮 3222.1. 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紫草、生姜、蝉退(去足翼)、防风(去芦、切细)。 3222.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222.3. 加:柴胡、枳壳、独活、茯苓、人参、紫草、蝉退 3222.4. 减:淡豆豉、黄芩、苏叶、细辛、葱白 3222.5. 功效:风热积毒,所致丹毒,或发于头面,手足,热者如胭脂色,其热如火,轻轻着手,痛不可忍。 3222.6. 来源:《普济方》卷四○六。 3223. 相似度50%:桂枝解毒汤 3223.1. 组成:桂枝、麻黄(酒炒)、赤芍、防风、荆芥、羌活、甘草、桔梗、人参、川芎、牛蒡、生姜。 3223.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323.3. 加:桂枝、麻黄、赤芍、荆芥、人参、牛蒡 3323.4. 减:淡豆豉、前胡、黄芩、苏叶、细辛、葱白 3323.5. 功效:时值严寒大冻,麻疹初热而出不快;斑疹湿邪内热,头痛咽干。 3323.6. 来源:《痘疹全书》卷下。 3324. 相似度50%:羌独冲和汤 3324.1. 组成:羌活、黄芩、川芎、白芷、防风、细辛、苍术、广皮、甘草、独活。 3324.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324.3. 加:白芷、苍术、广皮、独活 3324.4. 减:淡豆豉、桔梗、前胡、苏叶、生姜、葱白 3324.5. 功效:湿热腰痛,左尺沉数者。 3324.6. 来源:《症因脉治》卷一。 3325. 相似度50%:甘桔散瘘汤 3325.1. 组成:甘草、桔梗、枳壳、羌活、川芎、芍药、前胡、大腹皮、紫苏、黄芩、柴胡各等分。 3325.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325.3. 加:枳壳、芍药、大腹皮、紫苏、柴胡 3425.4. 减:淡豆豉、防风、苏叶、细辛、生姜、葱白 3425.5. 功效:瘰疬,先从喉下起。 3425.6. 来源:《简明医彀》卷八。 3426. 相似度50%:防风冲和汤 3426.1. 组成:羌活1钱半,防风1钱半,白术1钱,川芎1钱,白芷1钱,生地黄1钱,黄芩1钱,细辛5分,甘草5分。 3426.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426.3. 加:白术、白芷、生地黄 3426.4. 减:淡豆豉、桔梗、前胡、苏叶、生姜、葱白 3426.5. 功效:春夏秋感冒风寒,头痛身热,自汗恶寒,脉浮缓。 3426.6. 来源:《东医宝鉴_杂病篇》卷三。 3427. 相似度50%:大神术汤 3427.1. 组成:苍术4两(制),羌活1两,防风1两,川芎1两,黄芩半两,枳壳(1作枳实)半两,甘草半两,白芷1两半,石膏2两,细辛3钱,知母7钱。 3427.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427.3. 加:苍术、枳壳、白芷、石膏、知母 3427.4. 减:淡豆豉、桔梗、前胡、苏叶、生姜、葱白 3427.5. 功效:四时伤寒。 3527.6. 来源:《此事难知》。 3528. 相似度50%:大白术汤 3528.1. 组成:白术2两,防风1两,羌活1两,川芎1两,黄芩5钱,细辛3钱,白芷1两半,石膏2两,知母7钱,甘草5钱或1两,枳实5钱(去瓤)。 3528.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528.3. 加:白术、白芷、石膏、知母、枳实 3528.4. 减:淡豆豉、桔梗、前胡、苏叶、生姜、葱白 3528.5. 功效:伤寒。 3528.6. 来源:《保命集》卷中。 3529. 相似度50%:冲和灵宝饮 3529.1. 组成:羌活、防风、川芎、生地黄、细辛、黄芩、柴胡、甘草、干葛、白芷、石膏。 3529.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529.3. 加:生地黄、柴胡、干葛、白芷、石膏 3529.4. 减:淡豆豉、桔梗、前胡、苏叶、生姜、葱白 3529.5. 功效:两感伤寒,头痛恶寒发热,口燥咽干。 3529.6. 来源:《伤寒六书》卷三。 3530. 相似度50%:冲和丹 3630.1. 组成:羌活40两,川芎40两,苍术(炒)40两,防风40两,白芷40两,芥穗10两,薄荷10两,细辛10两,甘草6两,黄芩16两,生地32两。 3630.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630.3. 加:苍术、白芷、芥穗、薄荷、生地 3630.4. 减:淡豆豉、桔梗、前胡、苏叶、生姜、葱白 3630.5. 功效:感冒风寒,头疼身热,骨节痠痛。 3630.6. 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3631. 相似度50%:败毒散加黄芩汤 3631.1. 组成: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黄芩、桔梗、枳壳、人参、茯苓、甘草。 3631.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631.3. 加:独活、柴胡、枳壳、人参、茯苓 3631.4. 减:淡豆豉、防风、苏叶、细辛、生姜、葱白 3631.5. 功效:瘟病壮热,不恶风寒而渴。疟疾。 3631.6. 来源:《医方考》卷一。 3632. 相似度50%:败毒散 3632.1. 组成:羌活、独活、川芎、荆芥、防风、前胡、柴胡、桔梗、陈皮、甘草。 3732.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732.3. 加:独活、荆芥、柴胡、陈皮 3732.4. 减:淡豆豉、黄芩、苏叶、细辛、生姜、葱白 3732.5. 功效:暑湿腹痛,肠中作响,痛泻交作,寒热脉伏,或寒热脉浮大。 3732.6. 来源:《症因脉治》卷四。 3733. 相似度50%:败毒散 3733.1. 组成:防风、荆芥、羌活、前胡、升麻、干葛、赤芍、桔梗、川芎、白芷、牛蒡子、甘草。 3733.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733.3. 加:荆芥、升麻、干葛、赤芍、白芷、牛蒡子 3733.4. 减:淡豆豉、黄芩、苏叶、细辛、生姜、葱白 3733.5. 功效:天行时疫,头面肿大,咽喉不利,舌干口燥,憎寒壮热,四时瘟疫。 3733.6. 来源:《仙拈集》卷一。 3734. 相似度50%:败毒流气散 3734.1. 组成:人参、桔梗、枳壳、甘草、防风、柴胡、前胡、川芎、羌活、白芷、芍药、紫苏各等分。 3834.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834.3. 加:人参、枳壳、柴胡、白芷、芍药、紫苏 3834.4. 减:淡豆豉、黄芩、苏叶、细辛、生姜、葱白 3834.5. 功效:痈疽。 3834.6. 来源:《直指_附遗》卷二十二。 3835. 相似度50%:和解汤 3835.1. 组成:前胡3两,芍药3两,厚朴3两,桔梗3两,枳实(炙)3两,甘草3两,黄芩3两,半夏3两,生姜3两,葱白4茎。 3835.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835.3. 加:芍药、厚朴、枳实、半夏 3835.4. 减:淡豆豉、羌活、防风、苏叶、川芎、细辛 3835.5. 功效:少阳病,头痛面赤,身体烦疼,胸中满,胁下痞,腹中痛。 3835.6. 来源:《普济方》卷一三六。 3836. 相似度50%:清晕化痰汤 3836.1. 组成:陈皮1钱半(去白),半夏1钱半(姜汁炒),茯苓(去皮)1钱半,甘草3分,川芎8分,白芷7分,羌活7分,枳实(麸炒)1钱,南星6分(姜汁炒),防风6分,细辛6分,黄芩(酒炒)8分。 3936.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936.3. 加:陈皮、半夏、茯苓、白芷、枳实、南星 3936.4. 减:淡豆豉、桔梗、前胡、苏叶、生姜、葱白 3936.5. 功效:肥人气虚痰湿,头目眩晕。 3936.6. 来源:《回春》卷四。 3937. 相似度50%:中和灵宝饮 3937.1. 组成:羌活、防风、川芎、生地、细辛、黄芩、柴胡、甘草、干葛、白芷、石膏。 3937.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3937.3. 加:生地、柴胡、干葛、白芷、石膏 3937.4. 减:淡豆豉、桔梗、前胡、苏叶、生姜、葱白 3937.5. 功效:两感伤寒,头痛恶寒发热,口燥舌干。 3937.6. 来源:《赤水玄珠》卷十八。 3938. 相似度50%:愈风汤 3938.1. 组成:防风、人参、川归、羌活、川芎、柴胡、前胡、茯苓、枳壳、甘草、细辛、秦艽。 4038.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4038.3. 加:人参、川归、柴胡、茯苓、枳壳、秦艽 4038.4. 减:淡豆豉、桔梗、黄芩、苏叶、生姜、葱白 4038.5. 功效:诸不足风症,气血两虚,病后诸风。 4038.6. 来源:《活人心统》卷一。 4039. 相似度50%:巽灵丹 4039.1. 组成:柴胡3两,前胡3两,羌活3两,独活3两,防风3两,桔梗3两,枳壳3两,茯苓2两,薄荷3两,川芎3两,荆芥4钱,葛根4钱,黄芩1两,甘草1两。 4039.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4039.3. 加:柴胡、独活、枳壳、茯苓、薄荷、荆芥、葛根 4039.4. 减:淡豆豉、苏叶、细辛、生姜、葱白 4039.5. 功效:一切伤寒伤风,头痛发热。 4039.6. 来源:《青囊秘传》。 4040. 相似度50%:芎辛丸 4040.1. 组成:川芎(洗)1两,防风(去叉股)1两,僵蚕(去丝嘴,炒)1两,独活(黄色如鬼眼者,去芦,洗,焙)1两,天麻4两,桔梗(炒)3两,细辛(去叶)半两,白附子(炒)半两,羌活(洗,去芦)半两,甘草(炙)半两,薄荷1两半,荆芥穗1两半。 4040.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4140.3. 加:僵蚕、独活、天麻、白附子、薄荷、荆芥穗 4140.4. 减:淡豆豉、前胡、黄芩、苏叶、生姜、葱白 4140.5. 功效:头痛面赤,烦闷咽干,上膈风痰,头目晕昏,百节疼痛,背项拘急。 4140.6. 来源:《本事》卷四。 4141. 相似度50%:芎辛散 4141.1. 组成:川芎1两,细辛1两,防风1两,桔梗1两,白芷1两,甘草1两,羌活1两,桑白皮半两。 4141.2. 原方对照:淡豆豉3钱,羌活2钱,防风1钱5分,桔梗1钱5分,前胡1钱,黄芩1钱,苏叶8分,川芎8分,细辛5分,甘草5分,生姜2钱,葱白2茎。 414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2课时 用“SAS”判定三角形全等听评课记录 新人教版
-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分数和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总复习)》公开课听评课记录
-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买铅笔》听评课记录
- 2025年煤制合成氨合作协议书
- 五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
- 四年级教师教学计划
- 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听评课记录
- 社区团购战略合作协议书范本
- 人货电梯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事故车辆保险责任免除协议书
- 因产品质量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
- 安监人员考核细则(2篇)
- GB/T 6892-202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 实验室危险废物处理废液分类与收集
- 生物技术制药课件
- 生活老师培训资料课件
- 2020年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97-102单元检测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课件资料文档
- 腹主动脉瘤(护理业务学习)
- 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全册教材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