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当守立场、弘正道、为人民目录:1.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与文艺工作者畅谈“心里话”2.人民网评: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3.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当守立场、弘正道、为人民4.天府评论:文艺工作者要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5.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6.太阳鸟时评:新时代青年文艺工作者的三重境界正文: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与文艺工作者畅谈“心里话”发布时间:2021-12-1610:05新华网张芮绮从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让网友直呼“泪目”“破圈”,到战争史诗电影《长津湖》夺得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全球年度票房冠军,再到歌曲《新的天地》《天耀中华》《灯火里的中国》等“中国梦”主题歌曲广为传唱……近年来,很多文艺作品“火”出了圈,文艺工作者也直呼“有点忙”。临近年末,文艺界又迎来了一场“盛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与广大文艺工作者畅谈“心里话”,鼓励他们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出大师、铸高峰。话使命: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仗剑远游时写下的豪迈诗句,那时他感受着盛唐的蓬勃气象,凌云壮志鼓荡胸中。在开幕式的讲话里,习近平引用了这句诗词,向文艺工作者发出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伟大号召。一句诗词,穿梭千年,从习近平的口中道来,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鲲鹏之志的生动写照。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对于文艺工作,习近平有着非常深邃的思考。讲话中,习近平再次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在5年前的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和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都曾强调过这句话。2020年,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曾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当高楼大厦在中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反复强调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为我国文艺发展把舵定向。寄厚望:造就文艺大师,铸就文艺高峰“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底气十足。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文艺大师该如何造就?文艺高峰该如何铸就?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就曾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创造、坚守艺术理想等四点希望。如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完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寄予了更殷切的期许,在讲话中,他对他们提出了5点希望:第一,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第二,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第三,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第四,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第五,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5点希望归结为一点,就是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谈修养:守正道走大道,挑大梁当主角人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文学家、艺术家”。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不只是个人私事,文艺行风的好坏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文学家、艺术家是有社会影响力的,一举一动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习近平对文艺工作者的品德修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6个“要”,言辞恳切,句句剖心:——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影响,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要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歌颂真善美、针砭假恶丑。——对正能量要敢写敢歌,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对丑恶事要敢怒敢批,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要弘扬行风艺德,树立文艺界良好社会形象,营造自尊自爱、互学互鉴、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习近平强调,练就高超艺术水平非朝夕之功,需要专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为功。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声。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还特别指出,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强调,要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鼓励他们多创新、出精品,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让当代中国文学家、艺术家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让中国文艺的天空更加群星灿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未来无限广大,面向未来的中国文艺事业,必定会更加美好浪漫。人民网评: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霍木2021年12月17日09:31|来源:\t"/n2/2021/1217/_blank"人民网-观点频道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这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人民是文艺之母。纵观古今中外,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创造了历史、书写了时代,因此,文艺创作就应该反映好人民心声,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让文艺发挥最大正能量的价值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细数优秀文艺作品,那些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经典,无一例外都是在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也都反映了时代要求和精神气质。这启示我们,文艺作品应该赞颂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应该褒扬为民族复兴奋斗的拼搏者和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只有在人民之中汲取丰沛源泉,文艺创作才能汇聚成一部人民的史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需要刻画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人民形象。人民从来都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应该呈现全面的、立体的人民,而不是片面的、想象的人民。这对创作者来说,就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求教,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笔端,深入群众、体验生活,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把握时代脉动、领悟人民心声,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应该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好的作品,经得起人民的评价。无论创作何种题材、体裁的作品,倘若游离于人民之外、脱节于生活之外,非但不能有深刻的表达、深邃的思想、深入的阐发,而且会被时间遗忘。文艺作品是讲效益的,但社会效益是首位,决不能沦为市场的奴隶,更不能为了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与人民所想、时代所需背道而驰。这就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惟有真正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才能赢得人民的认可与尊重,才能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一切有追求、有本领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当守立场、弘正道、为人民来源:中国网丨作者:江鸿丨时间:2021-12-17丨责编:王鑫江鸿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内蒙古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2021年12月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如何开展工作才能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作出应有贡献?在本次会议的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出了答案。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在“立场守正创新,为人弘扬正道,创作植根人民,选题与时俱进,方法以艺通心”五方面做足文章,下好功夫,惟其如此才能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立场要守正创新。文艺工作者要树立“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的正确立场,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的谆谆教诲,时时坚持党的领导,处处不忘理想信念,充分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所在。以新时代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基础,用中国风、中国范儿的文艺作品服务人民、歌颂人民,用中国气派、中国自信的文艺风潮振奋民族精神、引领社会风尚。为人要弘扬正道。文艺工作者要追求德艺双馨的人生价值。文艺作品的创作者是活生生的人,“人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因此,作为一定程度上担负着引领社会作用的文艺工作者更应扎实地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内化为做人之根本,摒弃幻想一夜成名,追逐一夜暴富的思想,不做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不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不搞低格调的搞笑,无底线的放纵,博眼球的娱乐,不知止的欲望……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一个文艺工作者如果品行不端,人民不会接受,时代也不会接受!创作要植根人民。文艺工作者要做到以人民立场书写人民史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人民是文艺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而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和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为此,文艺工作者更应该放下身段,深入民间,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真情实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思考融入到人民之中,让人民成为作品主角,以作品为人民放歌。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选题要与时俱进。文艺工作者要实现与时代同呼吸,用时代之墨书写中国篇章。“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文艺工作不能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文艺工作要紧跟时代前行,从时代脉搏的跳动中汲取营养,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那样,“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能经得起历史发展的考验,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文以载道”之真谛。方法要以艺通心。文艺工作者要确立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远景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而创作的出发点,用丰富多彩的创作手法“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以此达到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快、更好地走出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今天的文艺界,现实的文艺人更应该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推动文化强国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责任编辑:王鑫)天府评论:文艺工作者要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2021-12-178:30:04
\t"/html/2021/12/_blank"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作者:徐向东
编辑:盛飞“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文艺工作者履行培根铸魂职责使命提出殷切期望与明确要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重大使命。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肩负起职责使命,把“根”培得茁壮、“魂”铸得强大,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
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前提是锤炼品德修为。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够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文艺工作者要不断锤炼品德修为,明大德、立大德,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始终把爱党爱国作为本分、作为职责,作为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作为从艺的第一位要求。守公德、严私德,严守底线、不碰红线、追求高线,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摈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作品,以高尚品行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守初心、铸匠心,矢志不渝追求艺术理想,努力创作出传得开、立得住、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
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根本是坚守人民立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洞悉生活本质,从而把握时代脉动,领悟人民心声,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重要是与时代同步伐。“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文艺创作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胸怀凌云壮志,积极行动起来,明方向、正导向,转作风、树新风,出精品、育人才,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培根铸魂努力奋斗。(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o"分享到新浪微博"\o"分享到QQ空间"\o"分享到微信"\o"分享到QQ好友"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金台资讯发布时间:2021-12-1608:46人民网精选资讯官方帐号习近平总书记12月14日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在重庆文艺界引发强烈反响。大家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用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展示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引领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5点希望,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文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有强大的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重庆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若愚表示,重庆市文联将通过精心筹备召开重庆市第五次文代会,进一步引领广大重庆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总书记指出,要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传统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沈铁梅表示,重庆未来在发展以川剧为代表的传统戏剧时,要做到传统戏曲不“吃老本”、不“抱残守缺”,坚持把传统重新组合,用现代审美激活传统戏曲的生命力,赋予作品新的时代气息。“文艺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仅去年,全国文艺战线创作的抗疫题材作品就达20余万件,起到了温暖人心、鼓舞信心的作用。”重庆市音协主席刘光宇表示,作为文艺工作者,他会时刻牢记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5点希望,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用歌剧这种独特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展示重庆风采。把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重庆文学院副院长张兵把感想写在A4纸上,整整写了3页。他说,在文学培训工作中,经常有青年作家反映找不到可写题材,这其实是脱离生活造成的。“我们生活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涌现出大量英雄人物,这些都是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作家、艺术家们只有真正深入一线,与人民工作和生活在一起,才能触摸到时代脉搏,反映百姓忧乐,创作出人民欢迎的作品。”重庆市文联副主席、市影协主席黄翔表示,广大重庆电影工作者要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创作生产出更多有历史厚度、思想深度和人性温度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重庆市民协主席谢亚平表示,民间文艺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与百姓连接最为紧密。“未来我们将深入基层,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创作出更多热气腾腾的作品。”要热切回应时代的召唤“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寄予了殷切期望。“中国文学已经迈向了崭新天地,祖国翻天覆地的变革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实践,需要伟大的作品与之匹配。作为文字工作者,我们要热切回应时代的召唤,与人民共进,崇德尚艺,真诚书写,将自己的创作融入人民的创造,为民族的复兴提供丰沛而强大的精神力量。”重庆市作协主席冉冉表示。“在创新之前,必须要守正,守得住传统之正,才能创时代之新。”红岩文学杂志社编辑张远伦表示,未来他将把个人艺术追求放置到广阔恢宏的时代中去,保持创作的严肃和庄重。渝中区作协主席强雯表示:“作为一名母城文化的记录者,我将把个人创作自觉融入到整个时代,通过深入挖掘母城文化,推出更多反映重庆历史的佳作。”文艺创作者打铁先得自身硬“文艺作品的功能就是以文化人、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文艺作品的创作者打铁先得自身硬。”江津区文联主席李林峰表示,未来江津将充分发挥好文联系统的组织优势,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守正创新,培养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文学艺术家。“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网络作家不能过度追求流量,要把自己的作品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的载体。”市网络作协主席袁锐表示。重庆市美协副主席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