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历史(安徽地区)考点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_第1页
中考总复习历史(安徽地区)考点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_第2页
中考总复习历史(安徽地区)考点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_第3页
中考总复习历史(安徽地区)考点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_第4页
中考总复习历史(安徽地区)考点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一部分安徽中考考点过关《安徽·中考》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时空坐标思维导图纵横关联

中国世界阶段特征①政权分立: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②江南开发:人口南迁推动江南地区经济发展。③民族关系: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①欧洲地区: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开始、法兰克王国建立。②亚洲地区:5世纪,大和政权统一日本中外关联同亚非欧许多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更频繁目录(安徽·中考)考点考点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考点2西晋的兴衰、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考点3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人口南迁与江南地区的开发考点4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考点5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目录(安徽·中考)拓展知识纵横异同比较分析探究史料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考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10年1考)考点1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

背景①东汉末期,曹操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在农业生产上,曹操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②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时间200年对阵双方曹操和袁绍地点官渡过程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迅速歼灭袁军主力特点以少胜多影响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10年1考)考点1赤壁之战背景①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②孙权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时间208年对阵双方曹操和孙权、刘备联军地点赤壁过程曹军兵力20余万与孙刘联军约5万人在赤壁对峙,孙刘联军采用火攻的战术,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赤壁之战形势图影响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10年1考)考点12.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背景①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②刘备、孙权也扩大了势力范围国家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统治范围

三国鼎立形势图(详见地图速查P05)魏220年曹丕洛阳黄河流域蜀221年刘备成都今云南、贵州、重庆、四川等大部分地区吴229年孙权建业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南等南方地区结果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10年1考)考点1三国鼎立结果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三国的发展情况①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②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③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影响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的措施。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西晋的兴衰、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10年未考)考点21.西晋的兴衰西晋的兴衰建立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取代曹魏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转折八王之乱①概况: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②影响: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西晋从此衰落。中原大量人口逃往南方,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灭亡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西晋的兴衰、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10年未考)考点22.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时间东汉、魏、晋时期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详见地图速查P05)内迁方向①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②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③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结果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考点3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人口南迁与江南地区的开发(10年2考)东晋的兴亡东晋的强盛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东晋的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南朝的政治

南朝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宋的情况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时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衰落①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②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政治日益败坏。③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守,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④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考点3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人口南迁与江南地区的开发(10年2考)2.人口南迁与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019安徽3;2012安徽13(1)]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③南方社会相对比较安定。④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⑤统治者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表现农业①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②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这是水稻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使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③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手工业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考点4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0年1考)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1.淝水之战淝水之战

背景强大后的前秦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经过383年,苻坚强征各族人民当兵,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东晋军队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对峙,并大败前秦军特点以少胜多影响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考点4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0年1考)2.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建立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北魏统一北方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①北方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②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方式用文治移风易俗目的加强对中原的统治,促进鲜卑族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考点4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0年1考)北魏孝文帝改革

措施

迁都洛阳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2018安徽12(1)]推行汉化政策①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说汉语)②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易汉服)③改鲜卑姓为汉姓。(改汉姓)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通婚姻)性质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历史作用①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②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可,促进了民族交融。③使洛阳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考点4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0年1考)3.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背景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表现

经济方面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政治方面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文化方面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考点4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0年1考)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表现民族心理方面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特点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意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0年2考)考点5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齐民要术》

作者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主要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2018安徽11(1)]评价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2018安徽14(1)]②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③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0年2考)考点5祖冲之

生活时代南北朝

祖冲之像

主要成就

数学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历法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0年2考)考点5书法、绘画与雕塑

书法

发展原因①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②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发展状况①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著名书法家,锺繇独创楷书书法。②东晋王羲之的行书、楷书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被后人誉为“书圣”绘画东晋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雕塑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拓展知识纵横汉字的演变。甲骨文

概念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内容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意义①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演变而来的,对我国文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②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社会生产和阶级关系状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金文

定义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称“铭文”或“钟鼎文”意义是研究商周时期的重要资料大篆概况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为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小篆、隶书

概况秦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后推行更简易的隶书意义对我国以后文字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楷书、行书概况①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②魏晋时期,楷书、行书等逐渐流行异同比较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比较。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同点

背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①北方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无明显的区别。②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目的使秦国富强,取得兼并战争中的优势地位缓和矛盾,巩固统治,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作用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相同点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遇到了守旧势力的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分析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途径有哪些?

(1)民族迁徙:魏晋以来,“五胡”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2)友好往来:魏晋以来,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3)各族间的征战:各族间的征战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于民族交融。(4)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史料1.江南地区的开发。材料呈现

(东晋建立后)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荆城(今荆州)跨南楚之富,扬州有全吴之沃……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问题设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当今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三步解法读设问①作答内容: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启示。②答案来源:材料及所学知识;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关键信息与设问或知识间的联系第一小问,由“(东晋建立后)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数郡忘饥”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江南地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