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时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课件_第1页
第课时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课件_第2页
第课时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课件_第3页
第课时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课件_第4页
第课时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课时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第课时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1过度

:绿洲边缘区过度

:温带草原区过度开垦:过渡区或草原区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退化萎缩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荒漠化分布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过度⑤

、固定沙丘活化——呈斑点及片状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⑥

——⑦

状的土地荒漠化圈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⑧

、固定沙丘活化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⑨

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破坏⑩

,污染水源,弃土弃渣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因素:气候

,多

、疏松

人类活动(决定因素)农垦放牧斑点樵采水资源植被干旱大风沙质沉积物樵采放牧过度:绿洲边缘区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荒2规律总结1.荒漠化形成的三个主要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典型地区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破坏防止风沙前移及抑制地表起沙的机制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旱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规律总结人为因素典型地区危害破坏防止风沙前移及抑制地表起沙的32.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地区土地利用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空间分布特征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如科尔沁沙地、内蒙古后山地区旱作农业为主沙质草原遭过度农垦,或固定沙丘被开垦后活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如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等地区草原放牧业为主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形成斑点状土地荒漠化圈2.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地区土地利荒漠化的人为空间分布4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如塔里木盆地边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河西走廊等地区的绿洲周围绿洲农业为主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造成沙丘活化片状或带状分布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如塔里木河下游、石羊河下游等地区绿洲农业为主水资源利用不当(如中上游绿洲过量利用地表水或冲积扇上部过度开发地下水),再加上樵采破坏绿洲周围的固沙植物,导致荒漠化发生发展片状或带状分布城镇、工矿区、交通线附近,如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等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基本建设不重视环保,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等呈点、线状,面积小而分散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如塔里木盆地边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5强化专练1.读“我国各省区荒漠化分布图”(图甲)和“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图”(图乙),回答问题。强化专练6(1)从荒漠化成因分析,荒漠类型多样,自然形成的荒漠属于

,受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荒漠属于

。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因素有

等,荒漠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是

。(2)我国荒漠化分布最多的省区是

,其人为原因有

。(3)近年来我国荒漠化动态变化如图乙,其中引起荒漠化面积增加的影响因素是

,简析其原因。(1)从荒漠化成因分析,荒漠类型多样,自然形成7解析

(1)荒漠化成因有自然原因(原生荒漠)和人为原因(次生荒漠)。(2)该题直接读图回答即可,人为原因结合“荒漠化的防治”回答。(3)从图乙中可以看出“盐碱化”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二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通道。解析(1)荒漠化成因有自然原因(原生荒漠)和8答案(1)原生荒漠次生荒漠风蚀水蚀盐碱化风力(2)新疆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等(3)盐碱化自然原因:①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向地表积聚。人为原因: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地面积扩大。答案(1)原生荒漠次生荒漠风蚀水蚀盐9考点二荒漠化的防治基础梳理荒漠化的防治防治核心:人与自然协调防治内容

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模式明确整治目标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健全和完善治理实施系统防治对策的核心:治理措施沙地

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自然植被(有效措施)宁夏中卫沙坡头经验:建草方格沙障——保护包兰铁路预防扭转恢复消除贫困生物固沙飞播考点二荒漠化的防治荒漠化的防治防治核心:人与自然协调防治10深化探究纲要法展示荒漠化防治措施深化探究11强化专练2.下面是“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和田地区河流补给水源来自

,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规律是

。(2)三道防线中,林带的作用是

;由于林带的保护,绿洲地区的风速比沙丘地区

,蒸发量比沙丘地区

。强化专练12(3)绿洲的发展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两种可能,请将下面示意图中的字母代号填入①~数码后的横线上。(每字母限填一次)(3)绿洲的发展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两种可能,13①乱铲草皮、砍伐胡杨林

②季节河下游径流量减少

③提供粪肥

④农耕区地下水位上升

⑤土地盐渍化

⑥农业生态系统恶化

⑦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⑧森林涵养水源

⑨地下径流

⑩提高耕地质量

喂养牛羊

增加粮食产量

。①乱铲草皮、砍伐胡杨林②季节河下游径流14解析

本题以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沙漠区(内流区)河水的补给来源,防护林对环境的影响,绿洲发展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等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考查了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事物的能力与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和田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属内流区,河水的主要来源是冰雪融水,并且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环境效益,此处三道防线中的防护林也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建设的。防护林减低了风速,也会导致大自然的蒸发能力减弱。绿洲发展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只要能正常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就不难得到正确答案。解析本题以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15答案(1)昆仑山冰雪融水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2)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小少(3)①T②H③G④S⑤M⑥N⑦A⑧E⑨F⑩CDB答案(1)昆仑山冰雪融水夏季流量大,冬季16考向调研考向一荒漠化成因分析【例1】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考向调研17(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

区。(2)弱水年径流总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18解析

读图分析是地理考查常用的题目。本题关注西北地区的环境问题。解此类题目首先要读图、析图,掌握图中所提供信息,然后与题目要求结合,进行分析、推理、阐述、论证。答案

(1)西北干旱与半干旱(2)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3)中上游用水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工程措施(设置沙障等)(4)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解析读图分析是地理考查常用的题目。本题关注19技巧点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评价”和“自然条件”这两个词。“评价”要抓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两方面。“自然条件”应包含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技巧点拨20【预测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2009年4月17日讯:今年,宁夏中卫市按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三北防护林治沙造林工程建设,加速防沙治沙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截止4月13日,已完成治沙造林1.95万亩。特别是在腾格里森林公园建设绿化中,采取以市里统一组织,分工负责制,由乡镇负责完成整地、挖穴、换土工作,由农牧林业局负责组织、落实、采购及调运苗木,从武警部队抽调专人配合林业技术员负责苗木验收把关以及由各学校、机关单位、驻卫部队等分片负责完成栽植等多种方式,高质量地完成造林0.41万亩。(三北防护林建设局)【预测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21材料二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1)图中甲、乙风向符号正确的是

。(2)A、B、C三幅图按治沙时间顺序的正确排列是

。(3)目前,世界许多沙漠边缘地区仍出现严重的沙漠化现象,其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主要是

。(4)为了防止沙漠化进一步扩展,我国正在进行的人类最大的生态工程建设是

。材料二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22解析

这是一幅人类治理沙漠、利用自然资源的示意图。第(1)题,从图示来看,C图是最早时期,表现在树、草较小,沙丘形态明显,陡缓分明,为流动沙丘。从沙丘形态来看,缓坡应为风的来向,受重力影响,在风的去向形成陡坡。第(2)题,植树起到减缓风速作用,故从效果看,沙丘越趋平缓,可判知治沙顺序为C、A、B。第(3)题,沙漠化现象是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所致,一般形成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垦植等造成地表缺乏植被保护,风力作用使沙尘流动,形成流动沙丘。第(4)题,从图示来看,植树种草是防治沙漠化进一步扩展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人类最大的生态工程建设是“三北”防护林体系。解析这是一幅人类治理沙漠、利用自然资源的示23答案(1)甲(2)C、A、B(3)气候干旱、降水少过度放牧、垦植等(4)“三北”防护林体系答案(1)甲(2)C、A、B(3)气候干旱、24考向二荒漠化危害及防治【例2】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考向二荒漠化危害及防治25材料二

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替代产业。退耕后的农民既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口粮,又从多种经营和其他副业中增加了收入。(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a.风力作用为主b.流水作用为主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3)简述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材料二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26解析第(1)题,图中提示了干旱与湿润地区分别起主导作用的外力:湿润地区河流发育,多流水的侵蚀作用;干旱地区,水分缺乏、温差大,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湿润地区降水多,我国的降水受冷锋活动影响较大,多暴雨,其冲刷力强,对地表的破坏度大;干旱地区,受海洋影响小,大陆性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且变化明显,极不稳定。第(2)题,由于人口的压力,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工矿城镇建设等对植被的破坏,地表缺乏保护而使土地退化;同时,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大水漫灌、只灌不排、过度开解析第(1)题,图中提示了干旱与湿润地区分别27采地下水等都会导致土壤沙化、板结、盐碱化等土地退化现象。第(3)题,根据设问,紧扣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考作用有哪些?“退耕”显然有助于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增加多方面的收入来源;与此同时还有助于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本身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采地下水等都会导致土壤沙化、板结、盐碱化等土28答案

(1)见下图(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等,导致土地退化。(3)有利于当地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增加劳动收入;有利于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当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答案(1)见下图29【预测2】(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28日电:8月28日,以“沙漠·科技·新能源”为主题的2009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库布其沙漠七星湖畔召开。目前,荒漠化已经威胁到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和20亿人的生活,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防沙治沙仍然难以摆脱局部治理、整体恶化,“只投入、无产出”的困境。如何解决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寻找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出路,成为本届论坛热议的核心话题。【预测2】(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302009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式现场材料二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2009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式现场材料二甘肃省民勤县地31材料三下图是石羊河流域示意图材料三下图是石羊河流域示意图32(1)材料一荒漠化防治,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性原则。(2)请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简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3)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民勤地区在农业土地开发利用中,对土地造成了哪些不良影响?(4)为使民勤不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你认为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1)材料一荒漠化防治,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33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获取信息“国际、论坛”等判知该问题已引起社会关注,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第(2)题,应从自然、人文原因两方面去分析,如来水少、用水量大等。第(3)题,抓住过度放牧、不合理灌溉等方面去分析。第(4)题,调动运用荒漠化防治对策去组织思路。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获取信息“国际、论34答案

(1)共同(2)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3)①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和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②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③湿地面积缩小等。(4)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②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③调整产业结构;④科学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牧;⑤防止过度垦殖、过度放牧;⑥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等。答案(1)共同35考向三研究性学习【例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宣布:200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沙漠和荒漠化”。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2006年,我国北方多次出现大范围浮尘、扬沙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沙尘暴。据环保部门报道,仅4月16~17日北方某城市降尘总量就超过30万吨。“怎么会有这么多沙尘?它们从哪里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爱动脑筋的小林决定通过查找分析资料来探究这些问题。考向三研究性学习36(1)从小林查到的“我国沙尘暴源头和路径示意图”中可知,受沙尘天气影响的省区有

等(填写三个以上)。从图中还可判读出影响我国的沙尘暴有境外和境内两大源区。境外源区主要是蒙古和(填国家名);境内源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填省区名)。(2)经查找与分析资料,小林了解到形成沙尘天气的主要条件除了沙源之外还有

。从图中分析得出沙尘移动的方向是向

。(1)从小林查到的“我国沙尘暴源头和路径示意图”37(3)小林利用所得到的资料绘制了一张“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季节变化”的统计表,请根据下表数据在下边相应位置上转绘成柱状图(直方图)。从中看出,沙尘天气的多发季节是

,其原因为

。(4)研究中小林归纳出荒漠化的形成除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因素。当前促使全球土地荒漠化加速发展的人为因素除毁林外,还有

等。时间(月)123456789101112发生频率(%)-1174721121-----(3)小林利用所得到的资料绘制了一张“我国西北地时间(月)138(5)资料反映,我国十分重视治理北方风沙危害。①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建设包括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大部分的“

”防护林体系。②此外,在荒漠地区还大量种植适宜干旱环境的植物,这些植物具有的特征有()a.根系发达b.叶片表面有角质层c.茎变态成刺d.叶片大而薄A.AbB.bcC.cdD.ad(6)在探究过程中,小林又发现了一个现象:随着人们对沙漠的日益关注,沙漠探险正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有报道说,“五·一”长假期间55名游客被困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并有一人遇难。作为一个沙漠探险的游客,你认为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写两点)

。(5)资料反映,我国十分重视治理北方风沙危害。39解析本题以探究的方式,考查对沙尘暴有关知识的掌握。我国沙尘暴源头主要来自北方的邻国及干旱的省份。由图可得出结论。除沙源外,大风的存在也促使形成沙尘暴。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加剧了沙尘暴的发生。若在沙漠中探险,游客必须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并且能忍耐恶劣的天气,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解析本题以探究的方式,考查对沙尘暴有关知识40答案(1)新/甘/青/宁/内蒙古/陕/晋/冀/京/津等(任意三个)哈萨克斯坦新疆(2)大风等东南(3)春季气温回升快,气候干旱,多大风等(4)过度放牧、垦植(5)三北A(6)游客身体条件良好生活必需品准备充足答案(1)新/甘/青/宁/内蒙古/陕/晋/冀/京/津等(41【预测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09年6月17日是第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保持水土——保障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主题旨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材料二图甲、图乙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预测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42(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

℃,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

,风速日变化幅度较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风速比荒漠

。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风速比荒漠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

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风速

。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荒漠的43(5)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测的结果,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气象要素:课题名称:解析

(1)读出图中数据可得出答案。(2)从图中数据可看出,绿洲全天风速较低,风速日变化幅度较小。(3)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4)分析上题的数据,可知绿洲植被可减小气温日变化幅度,可以减缓风速。(5)气象要素可从降水量、湿度、气压等方面选取。(5)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测的结果,如44答案(1)12.5(11.5到13.5均可)16(15到17均可)(2)低小(3)高小低小(4)减小(降低)减缓(降低)(5)湿度(降水、气压等)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应包含:绿洲和戈壁,某一气象要素,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示例:“绿洲和戈壁湿度(或降水)特征的对比分析”答案(1)12.5(11.5到13.5均可)45对点训练题组一:荒漠化的分布及成因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1.图示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①华南②华东③华北④东北⑤西北⑥西南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⑤D.③⑤⑥对点训练462.关于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3.关于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雨年促进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B.山地、丘陵地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2.关于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47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我国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及成因。第1题,由图示沙漠化土地成因构成图知这些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主要表现为沙丘入侵农田、草场)、东北(主要表现为滥垦、滥伐森林)、华北(主要表现为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第2题,结合上题知答案为A。第3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答案1.C2.A3.C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我国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及成48题组二:荒漠化的防治对策和措施读“西亚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回答4~5题。题组二:荒漠化的防治对策和措施494.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看,该图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A.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B.我国内蒙古、青海、宁夏等省区C.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D.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区

解析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的气候特征与西亚地区的气候类似,都是以干旱为主要特征。C4.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看,该图可以用来表示我C505.为避免进一步土地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大力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D.鼓励人们向外迁移,减轻土地压力

解析本地土地退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们的生活能源短缺,被迫砍伐森林,破坏植被造成的。所以,要避免进一步土地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解决当地群众的生活用能,严禁砍伐。C5.为避免进一步土地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C51题组三:荒漠化的分布、成因及治理6.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2008年1月24日于北京召开的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说,全国已有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材料二题组三:荒漠化的分布、成因及治理52(1)A山脉是

,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体位于

(省区),从自然区来看,该山脉以东是

,以西是

。(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近年来土地沙化严重,试分析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3)C地区是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试分析荒漠化的特点及成因。(4)针对该区域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1)A山脉是,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53解析第(1)题,A山脉是大兴安岭,主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第(2)题,科尔沁沙地属于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是由于过度开垦形成的,荒漠化土地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第(3)题,呼伦贝尔草原的斑点状荒漠化圈,主要分布在水井周围,集中连片的掘水工程使得牲畜数目迅速增加,大面积的草地被破坏。第(4)题,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解析第(1)题,A山脉是大兴安岭,主体位于内54第课时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第课时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55过度

:绿洲边缘区过度

:温带草原区过度开垦:过渡区或草原区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退化萎缩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荒漠化分布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过度⑤

、固定沙丘活化——呈斑点及片状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⑥

——⑦

状的土地荒漠化圈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⑧

、固定沙丘活化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⑨

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破坏⑩

,污染水源,弃土弃渣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因素:气候

,多

、疏松

人类活动(决定因素)农垦放牧斑点樵采水资源植被干旱大风沙质沉积物樵采放牧过度:绿洲边缘区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荒56规律总结1.荒漠化形成的三个主要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典型地区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破坏防止风沙前移及抑制地表起沙的机制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旱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规律总结人为因素典型地区危害破坏防止风沙前移及抑制地表起沙的572.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地区土地利用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空间分布特征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如科尔沁沙地、内蒙古后山地区旱作农业为主沙质草原遭过度农垦,或固定沙丘被开垦后活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如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等地区草原放牧业为主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形成斑点状土地荒漠化圈2.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地区土地利荒漠化的人为空间分布58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如塔里木盆地边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河西走廊等地区的绿洲周围绿洲农业为主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造成沙丘活化片状或带状分布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如塔里木河下游、石羊河下游等地区绿洲农业为主水资源利用不当(如中上游绿洲过量利用地表水或冲积扇上部过度开发地下水),再加上樵采破坏绿洲周围的固沙植物,导致荒漠化发生发展片状或带状分布城镇、工矿区、交通线附近,如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等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基本建设不重视环保,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等呈点、线状,面积小而分散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如塔里木盆地边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59强化专练1.读“我国各省区荒漠化分布图”(图甲)和“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图”(图乙),回答问题。强化专练60(1)从荒漠化成因分析,荒漠类型多样,自然形成的荒漠属于

,受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荒漠属于

。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因素有

等,荒漠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是

。(2)我国荒漠化分布最多的省区是

,其人为原因有

。(3)近年来我国荒漠化动态变化如图乙,其中引起荒漠化面积增加的影响因素是

,简析其原因。(1)从荒漠化成因分析,荒漠类型多样,自然形成61解析

(1)荒漠化成因有自然原因(原生荒漠)和人为原因(次生荒漠)。(2)该题直接读图回答即可,人为原因结合“荒漠化的防治”回答。(3)从图乙中可以看出“盐碱化”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二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通道。解析(1)荒漠化成因有自然原因(原生荒漠)和62答案(1)原生荒漠次生荒漠风蚀水蚀盐碱化风力(2)新疆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等(3)盐碱化自然原因:①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向地表积聚。人为原因: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地面积扩大。答案(1)原生荒漠次生荒漠风蚀水蚀盐63考点二荒漠化的防治基础梳理荒漠化的防治防治核心:人与自然协调防治内容

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模式明确整治目标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健全和完善治理实施系统防治对策的核心:治理措施沙地

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自然植被(有效措施)宁夏中卫沙坡头经验:建草方格沙障——保护包兰铁路预防扭转恢复消除贫困生物固沙飞播考点二荒漠化的防治荒漠化的防治防治核心:人与自然协调防治64深化探究纲要法展示荒漠化防治措施深化探究65强化专练2.下面是“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和田地区河流补给水源来自

,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规律是

。(2)三道防线中,林带的作用是

;由于林带的保护,绿洲地区的风速比沙丘地区

,蒸发量比沙丘地区

。强化专练66(3)绿洲的发展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两种可能,请将下面示意图中的字母代号填入①~数码后的横线上。(每字母限填一次)(3)绿洲的发展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两种可能,67①乱铲草皮、砍伐胡杨林

②季节河下游径流量减少

③提供粪肥

④农耕区地下水位上升

⑤土地盐渍化

⑥农业生态系统恶化

⑦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⑧森林涵养水源

⑨地下径流

⑩提高耕地质量

喂养牛羊

增加粮食产量

。①乱铲草皮、砍伐胡杨林②季节河下游径流68解析

本题以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沙漠区(内流区)河水的补给来源,防护林对环境的影响,绿洲发展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等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考查了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事物的能力与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和田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属内流区,河水的主要来源是冰雪融水,并且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环境效益,此处三道防线中的防护林也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建设的。防护林减低了风速,也会导致大自然的蒸发能力减弱。绿洲发展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只要能正常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就不难得到正确答案。解析本题以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69答案(1)昆仑山冰雪融水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2)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小少(3)①T②H③G④S⑤M⑥N⑦A⑧E⑨F⑩CDB答案(1)昆仑山冰雪融水夏季流量大,冬季70考向调研考向一荒漠化成因分析【例1】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考向调研71(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

区。(2)弱水年径流总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72解析

读图分析是地理考查常用的题目。本题关注西北地区的环境问题。解此类题目首先要读图、析图,掌握图中所提供信息,然后与题目要求结合,进行分析、推理、阐述、论证。答案

(1)西北干旱与半干旱(2)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3)中上游用水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工程措施(设置沙障等)(4)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解析读图分析是地理考查常用的题目。本题关注73技巧点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评价”和“自然条件”这两个词。“评价”要抓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两方面。“自然条件”应包含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技巧点拨74【预测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2009年4月17日讯:今年,宁夏中卫市按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三北防护林治沙造林工程建设,加速防沙治沙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截止4月13日,已完成治沙造林1.95万亩。特别是在腾格里森林公园建设绿化中,采取以市里统一组织,分工负责制,由乡镇负责完成整地、挖穴、换土工作,由农牧林业局负责组织、落实、采购及调运苗木,从武警部队抽调专人配合林业技术员负责苗木验收把关以及由各学校、机关单位、驻卫部队等分片负责完成栽植等多种方式,高质量地完成造林0.41万亩。(三北防护林建设局)【预测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75材料二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1)图中甲、乙风向符号正确的是

。(2)A、B、C三幅图按治沙时间顺序的正确排列是

。(3)目前,世界许多沙漠边缘地区仍出现严重的沙漠化现象,其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主要是

。(4)为了防止沙漠化进一步扩展,我国正在进行的人类最大的生态工程建设是

。材料二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76解析

这是一幅人类治理沙漠、利用自然资源的示意图。第(1)题,从图示来看,C图是最早时期,表现在树、草较小,沙丘形态明显,陡缓分明,为流动沙丘。从沙丘形态来看,缓坡应为风的来向,受重力影响,在风的去向形成陡坡。第(2)题,植树起到减缓风速作用,故从效果看,沙丘越趋平缓,可判知治沙顺序为C、A、B。第(3)题,沙漠化现象是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所致,一般形成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垦植等造成地表缺乏植被保护,风力作用使沙尘流动,形成流动沙丘。第(4)题,从图示来看,植树种草是防治沙漠化进一步扩展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人类最大的生态工程建设是“三北”防护林体系。解析这是一幅人类治理沙漠、利用自然资源的示77答案(1)甲(2)C、A、B(3)气候干旱、降水少过度放牧、垦植等(4)“三北”防护林体系答案(1)甲(2)C、A、B(3)气候干旱、78考向二荒漠化危害及防治【例2】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考向二荒漠化危害及防治79材料二

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替代产业。退耕后的农民既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口粮,又从多种经营和其他副业中增加了收入。(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a.风力作用为主b.流水作用为主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3)简述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材料二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80解析第(1)题,图中提示了干旱与湿润地区分别起主导作用的外力:湿润地区河流发育,多流水的侵蚀作用;干旱地区,水分缺乏、温差大,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湿润地区降水多,我国的降水受冷锋活动影响较大,多暴雨,其冲刷力强,对地表的破坏度大;干旱地区,受海洋影响小,大陆性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且变化明显,极不稳定。第(2)题,由于人口的压力,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工矿城镇建设等对植被的破坏,地表缺乏保护而使土地退化;同时,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大水漫灌、只灌不排、过度开解析第(1)题,图中提示了干旱与湿润地区分别81采地下水等都会导致土壤沙化、板结、盐碱化等土地退化现象。第(3)题,根据设问,紧扣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考作用有哪些?“退耕”显然有助于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增加多方面的收入来源;与此同时还有助于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本身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采地下水等都会导致土壤沙化、板结、盐碱化等土82答案

(1)见下图(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等,导致土地退化。(3)有利于当地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增加劳动收入;有利于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当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答案(1)见下图83【预测2】(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28日电:8月28日,以“沙漠·科技·新能源”为主题的2009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库布其沙漠七星湖畔召开。目前,荒漠化已经威胁到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和20亿人的生活,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防沙治沙仍然难以摆脱局部治理、整体恶化,“只投入、无产出”的困境。如何解决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寻找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出路,成为本届论坛热议的核心话题。【预测2】(原创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842009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式现场材料二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2009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式现场材料二甘肃省民勤县地85材料三下图是石羊河流域示意图材料三下图是石羊河流域示意图86(1)材料一荒漠化防治,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性原则。(2)请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简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3)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民勤地区在农业土地开发利用中,对土地造成了哪些不良影响?(4)为使民勤不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你认为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1)材料一荒漠化防治,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87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获取信息“国际、论坛”等判知该问题已引起社会关注,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第(2)题,应从自然、人文原因两方面去分析,如来水少、用水量大等。第(3)题,抓住过度放牧、不合理灌溉等方面去分析。第(4)题,调动运用荒漠化防治对策去组织思路。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获取信息“国际、论88答案

(1)共同(2)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3)①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和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②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③湿地面积缩小等。(4)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②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③调整产业结构;④科学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牧;⑤防止过度垦殖、过度放牧;⑥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等。答案(1)共同89考向三研究性学习【例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宣布:200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沙漠和荒漠化”。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2006年,我国北方多次出现大范围浮尘、扬沙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沙尘暴。据环保部门报道,仅4月16~17日北方某城市降尘总量就超过30万吨。“怎么会有这么多沙尘?它们从哪里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爱动脑筋的小林决定通过查找分析资料来探究这些问题。考向三研究性学习90(1)从小林查到的“我国沙尘暴源头和路径示意图”中可知,受沙尘天气影响的省区有

等(填写三个以上)。从图中还可判读出影响我国的沙尘暴有境外和境内两大源区。境外源区主要是蒙古和(填国家名);境内源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填省区名)。(2)经查找与分析资料,小林了解到形成沙尘天气的主要条件除了沙源之外还有

。从图中分析得出沙尘移动的方向是向

。(1)从小林查到的“我国沙尘暴源头和路径示意图”91(3)小林利用所得到的资料绘制了一张“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季节变化”的统计表,请根据下表数据在下边相应位置上转绘成柱状图(直方图)。从中看出,沙尘天气的多发季节是

,其原因为

。(4)研究中小林归纳出荒漠化的形成除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因素。当前促使全球土地荒漠化加速发展的人为因素除毁林外,还有

等。时间(月)123456789101112发生频率(%)-1174721121-----(3)小林利用所得到的资料绘制了一张“我国西北地时间(月)192(5)资料反映,我国十分重视治理北方风沙危害。①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建设包括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大部分的“

”防护林体系。②此外,在荒漠地区还大量种植适宜干旱环境的植物,这些植物具有的特征有()a.根系发达b.叶片表面有角质层c.茎变态成刺d.叶片大而薄A.AbB.bcC.cdD.ad(6)在探究过程中,小林又发现了一个现象:随着人们对沙漠的日益关注,沙漠探险正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有报道说,“五·一”长假期间55名游客被困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并有一人遇难。作为一个沙漠探险的游客,你认为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写两点)

。(5)资料反映,我国十分重视治理北方风沙危害。93解析本题以探究的方式,考查对沙尘暴有关知识的掌握。我国沙尘暴源头主要来自北方的邻国及干旱的省份。由图可得出结论。除沙源外,大风的存在也促使形成沙尘暴。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加剧了沙尘暴的发生。若在沙漠中探险,游客必须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并且能忍耐恶劣的天气,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解析本题以探究的方式,考查对沙尘暴有关知识94答案(1)新/甘/青/宁/内蒙古/陕/晋/冀/京/津等(任意三个)哈萨克斯坦新疆(2)大风等东南(3)春季气温回升快,气候干旱,多大风等(4)过度放牧、垦植(5)三北A(6)游客身体条件良好生活必需品准备充足答案(1)新/甘/青/宁/内蒙古/陕/晋/冀/京/津等(95【预测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09年6月17日是第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保持水土——保障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主题旨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材料二图甲、图乙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预测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96(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

℃,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

,风速日变化幅度较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风速比荒漠

。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风速比荒漠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

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风速

。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