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选择题试题库-传热_第1页
化工原理选择题试题库-传热_第2页
化工原理选择题试题库-传热_第3页
化工原理选择题试题库-传热_第4页
化工原理选择题试题库-传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原理选择题试题库_传热化工原理选择题试题库_传热化工原理选择题试题库_传热V:1.0精细整理,仅供参考化工原理选择题试题库_传热日期:20xx年X月传热【当前章节】传热过程分析与计算【当前难度】11、在一列管换热器中.用水冷凝某有机蒸汽.蒸汽温度为50℃.凝液在饱和温度下排出.水温由25℃升至40℃.此时该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温差为(C)。℃℃、在一列管式换热器中用温度为t1的冷却水将某一热流体由温度T1降至T2。有人认为采出逆流可以比并流节省冷却水的用量。此说法(A)*

A.有道理.可以实现

B.有道理.但实际上不能实现

C.没道量.不可能实现D.不好说3、对一个换热器而言.其传热单元数越多.说明该换热器的传热能力(A)A.越强B.越弱C.传热能力与传热单元数无关D.不好说4、在设计和选择换热器时.压强很高的流体应安排其走哪程(A)A.管程B.壳程C.如何安排无关紧要D.不好说5、在设计和选择换热器时.作为加热介质的饱和蒸汽应安排其走哪程(B)A.管程B.壳程C.如何安排无关紧要D.不好说6、利用水在逆流操作的套管换热器中冷却某物料.要求热流体温度T1、T2及流量qm1不变。今因冷却水进口温度t1增高.为保证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冷却水的流量qm2.问总传热系数K、总传热速率Q、平均传热温差Δtm如何变化(B)*

A.K增大.Q增大.Δtm不变

B.K增大.Q不变.Δtm下降

C.K增大.Q不变.Δtm不确定

D.K不变.Q增大.Δtm下降7、在设计和选择换热器时.对于黏度特别大的流体应安排其走哪程(B)A.管程B.壳程C.如何安排无关紧要D.不好说8、在设计和选择换热器时.如果两流体的流量差别很大.应安排哪种流体走壳程(A)A.流量小的B.流量大的C.如何安排无关紧要D.不好说9、在设计和选择换热器时.是否需要设计者选择管程流速(A)

A.需要

B.不需要

C.有时需要.有时不需要D.不好说10、一列管换热器.管程走温度较低的液体.壳程走水蒸汽。现液体入口温度下降.为保持其原来的出口温度t.如下哪项措施没有效果(C)A.提高蒸汽压强B.降低液体流量C.增加壳程数D.管内加扰流元件11、某双管程列管式换热器中.有n根换热管.每根的外径为d1,内径为d2.管长为l。该换热器以换热管的外表面表示的传热面积为(A)d1*lnd1*ld1*d1/4d1*d1/412、在设计和选择换热器时.不洁净或易结垢的流体.应安排其走哪程(A)A.管程B.壳程C.如何安排无关紧要D.不好说13、比较一个换热器的冷流体传热单元热数和热流体传热单元数(D)

A.冷流体的传热单元数较大

B.热流体传热单元数较大

C.两个传热单元数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14、对一个换热任务而言.其传热单元数越多.说明该换热任务(B)*A.越容易完成B.越难完成C.换热任务的难易与传热单元数没有关系D.不好说15、水和空气通过换热面进行传热.管壁热阻和污后热阻可以忽略。若将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提高至原来的2倍.则总传热系数(C)A.几乎不变B.变为接近原来的倍C.变为接近原来的2倍D.为变接近原来的倍16、水和空气通过换热面进行传热.管壁热阻和污后热阻可以忽略。若将水的对流传热系数提高至原来的2倍.则总传热系数(A)A.几乎不变B.变为接近原来的倍C.变为接近原来的2倍D.为变接近原来的倍17、列管换热器气体在管程流速的范围.如下最合理的是(D)~3m/s~5m/s~15m/sD.5~30m/s18、列管换热器液体在管程流速的范围.如下最合理的是(D)D.~s19、提高作为加热介质的饱和蒸汽的压强.将会使换热过程从如下哪个方面得到强化(C)A.提高总传热系数B.增大传热面积C.提高平均传热温D.不会使换热过程得到强化20、将换热管由光管改为缩放管.将会使换热过程从以下几方面得到强化(C)*①提高总传热系数;②增大传热面积;③提高平均传热温差21、在保持逆流的冷、热流体进口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则其热负荷将(D)*A.增大B.减小C.保持不变D.不好说22、对于列管换热器.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是采用多管程的益处(B)*①降低压降;②增大传热面积;减缓结垢;③提高传热系数;④增大传热推动力23、对于单壳程列管换热器.当壳程温度沿管长方向连续变化时.平均传热温差与管程数的关系是(B)*

A.管程数越多.平均温差越大

B.管程数越少.平均温差越大C.两者之间没有关系D.不好说24、考虑饱和蒸汽与空气通过间壁进行换热的过程.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有几种合理(A)*①提高空气流速;②提高蒸汽流速;③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④在蒸汽一侧管壁上加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液;⑤提高饱和蒸汽的压强25、在一列管式换热器中.用冷却水冷凝乙醇蒸汽.换热器最好如何放置冷却水应该走哪程(D)

A.竖直.壳程

B.竖直.管程

C.水平.壳程

D.水平.管程26、在套管式换热器中用常压水蒸气冷凝来加热空气.空气平均温度为20℃.则换热管壁温约为(D)。℃C.60℃℃27、可以这样理解传热单元的物理含义:它是传热单元数为1的一小段换热器.流体流经它的温度变化等于(D)*

℃或1KB.该换热器的KA值C.该换热器的热容流量D.这小段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温差28、对如下哪种情况.换热管采用翅片管最合理(C)

A.两侧均为液体

B.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

C.一侧为气体.一侧为蒸汽冷凝

D.一侧为液体沸腾.一侧为高温液体29、在一列管式换热器中.壳程为饱和水蒸气冷凝以加热管程中的空气。若空气流量增大20%.为保证空气出口温度不变.如下各种办法有几种一定是有效的(B)*①壳程加折流挡板;②将原先的并流改为逆流流动;③开大蒸汽进口阀门;④开大排放冷凝液的阀门30、对于单壳程列管换热器.当壳程温度恒定(不沿管长方向变化)时.平均传热温差与管程数的关系是(C)

A.管程数越多.平均温差越大

B.管程数越少.平均温差越大C.两者之间没有关系D.不好说31、在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判断如下两种说法的正确性(A):①换热管的壁温将接近加热蒸汽温度;②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将接近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A.①和②都对B.①和②都不对C.①对、②不对D.①不对、②对32、在设计和选择换热器时.需要设计者选择管程流速。选择时流速需要考虑如下各项中的几项(B)*①不易结垢;②对流传热系数较大;③压降不过高;④节省管材;⑤消除热应力A.2B.333、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是列管式换热器可以实现的流动型式(E)*①逆流;②并流;③错流;④折流B.234、在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如下哪种流动型式的平均传热温差最大(B)A.并流B.逆流C.错流D.折流35、两种流体通过一层壁面进行换热.该过程最多总共有几层热阻()*36、在一冷凝器中.通饱和水蒸汽冷凝将湍流的空气加热.污垢热阻可以忽略.则总传热系数大约是(A)A.几十~一百B.一百~几百C.一千~几千D.一万左右37、两流体通过壁面的换热过程.其总传热系数(A)A.小于两流体各自的对流传热系数B.大于两流体各自的对流传热系数C.介于两流体各自的对流传热系数之间D.其范围不确定38、如下关于总传热系数的说法.哪一项不正确(D)

A.两流体的换热热通量正比于其温差.其比例系数即为总传热系数B.两流体换热过程总热阻的倒数C.单位面积、单位温差下的传热速率D.总传热系数为冷、热两种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之和39、对于套换式换热器.比较以换热管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的大小(B)A.以外表面为基准的较大B.以内表面为基准的较大C.两者一样大D.无法比较40、有些换热器.当选择的的基准换热面不同时.总传热系数的数值不同。如下各换热器中.有几个不具有该特点(A)*①套管式换热;②列管式换热器;③平板式换热器;④螺旋板换热器41、在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如下哪种流动型式的平均传热温差最小(A)A.并流B.逆流C.错流D.折流42、某换热器两端的温差t1与t2(假定t1>t2)之和为一定值时.随着t1/t2的增大.该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推动力(B)*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好说43、如下关于并流的说法.有几个是正确的(C)①冷流体出口温度不会高于热流体出口温度;②局部最高壁不可能高于逆流时;③压降较逆流时低;44、某列管换热器.壳程为饱和蒸汽冷凝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液体。若将其由单管程改为双管程.则其温差校正系数(C)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好说45、计算换热器最大可能的传热量时.所采用的热容流量应是(C)A.冷流体的B.热流体的C.冷、热流体中较小的D.冷、热流体中较大的46、在我国的换热器标准系列中.用得最普遍的换热管长是哪两种(C)米和米米和6米米和6米米和9米47、换热器的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都是通过联立求解如下哪两类方程解决的(B)A.总传热系数计算式和热量衡算方程B.总传热速率方程和热量衡算方程C.总传热速率方程和对流传热系数计算式D.平均温差计算式和热量衡算方程48、在换热器的选型工作中.如果冷却剂的出口温度选得较高.则意味着(A)A.需要一个传热面积较大的换热器B.需要一个传热面积较小的换热器C.所需传热面积与冷却剂出口温度之间没有关系D.不好说49、在换热面某一侧.存在流体温度与壁温之差。在某一换热面的两侧该温差之比等于(A)*A.两侧热阻之比B.两侧对流传热系数之比C.两侧传热速率之比D.两侧热通量之比50、在某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汽在壳程加热管内流动的空气。如果增大空气流量.则该换热器的热负荷(A)*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51、为计算某根换热管某一侧的壁温.如下有几项是必须知道的(C)*①该侧流体的平均温度;②该侧的对流传热系数;③以该侧的换热面为基准的热通量;④管壁材料的热导率;⑤总传热系数52、在某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汽在壳程加热管内流动的空气。如果增大空气流量.则空气出口温度会(B)*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53、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是逆流换热的优点(C)①平均传热推动力大;②保护热敏性物质;③节省加热介质;④节省冷却介质。54、如下哪一项不是我国目前实行的列管换热器标准中的换热管规格(D)

55、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是并流换热的特点()*①平均传热推动力小;②保护热敏性物质;③最高壁温较低;④节省加热剂或冷却剂。(C)56、在换热器的选型工作中.一般要求平均传热温差(B)

A.大于2℃

B.大于10℃

C.大于30℃

D.大于50℃57、换热器的温差校正系数与如下各项中的几项有关(D)①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②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③换热器的结构;④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动方式58、不同的列管换热器有不同的换热管规格。一般来说.易结垢的流体在管程流动时.应选择较粗的换热管.主要依据是(D)*A.较粗的换热管容易清洗B.较粗的换热管耐压性好C.较粗的换热管换热面积大D.较粗的换热管流动阻力小59、在某列管换热器中.壳程为120℃的饱和水蒸汽冷凝.而管程流过空气.其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60℃。则换热管的壁温(D)A.约80℃B.约40℃C.约60℃D.约120℃60、不同的列管换热器有不同的换热管规格。一般来说.黏度较大的流体在管程流动时.应选择(A)A.较粗的换热管B.较细的换热管C.选择换热管时不必考虑流体的黏度D.不好说61、若将某列管换热器由单管程改为双管程.则其温差校正系数(D)*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好说62、在换热器的选型工作中.冷却剂的出口温度是如何确定的(C)A.由上游工艺过程决定B.由选型工作人员用热量衡算方程求得C.由选型工作人员人为指定D.无需确定冷却剂的出口温度63、对于列管换热器.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是采用多管程的不利之处(B)*①压降增大;②传热面积减小;促进结垢;③降低传热系数;④降低传热推动力64、在列管换热器中用水使46℃的CS2饱和蒸汽冷凝.则CS2饱和蒸汽应通过(B)。A.管程B.壳程C.管程和壳程效果一样D.不好说65、有一套管换热器,长10m,管间用饱和蒸汽作加热剂,一定流量下且作湍流流动的空气由内管流过,温度可升至指定温度。现将空气流量增加一倍,并近似认为加热面壁温不变,要使空气出口温度仍保持原指定温度,则套管换热器的长度应为原来的多少倍(C)*

、某套管换热器.管间用温度为℃的饱和水蒸气将管内作湍流流动的一定流量的空气由20℃加热至80℃.若将管间加热蒸汽温度提高至℃而其它条件不变(包括空气出口仍为80℃).则能加热的空气流量将为原来的多少倍()*倍倍倍倍67、某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使空气温度由20℃升至80℃。现需空气流量增加为原来的2倍,若要保持空气进、出口温度不变,则此时的传热温差应为原来的(B)*倍倍倍D.不变68、在一套管式换热器中.用冷却水使某气体温度降低。如将冷却水的流量提高.则(B)*

A.总传热系数和热负荷都可能获得明显提高

B.总传热系数不会获得明显提高.热负荷可能获得明显提高

C.总传热系数可能获得明显提高.热负荷不会获得明显提高D.总传热系数和换负荷都不可能获得明显提高69、在一套管式换热器中.用冷却水将某气体温度降低。如将空气的流量提高.则(A)

A.总传热系数和换负荷都可能获得明显提高

B.总传热系数不会获得明显提高.热负荷可能获得明显提高

C.总传热系数可能获得明显提高.热负荷不会获得明显提高D.总传热系数和换负荷都不能获得明显提高70、某列管式换热器中.饱和蒸汽在壳程冷凝为同温度下的水排出.管程流过空气。若将该换热器由单管改为双管程.则如下各项中.有几项将发生变化(B)*①传热面积;②总传热系数;③平均温差;④温差校正系数71、某换热器两端的温差t1与t2(假定t1>t2)之和为一定值时.当t2趋近于零时.该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推动力(C)A.为某一定值不变B.趋近于无穷大C.趋近于零D.不好说72、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是将列管换热器设计成多管程或多壳程的目的(A)*①提高对流传热系数;②降低压强压降;③减小污垢热阻;④保护热敏物质73、在换热管内放置静态混合器.将会使换热过程从如下哪方面得到强化(B)A.提高总传热系数B.增大传热面积C.提高平均传热温D.不会使换热过程得到强化74、设计或选择换热器时.一般要求温差校正系数不低于.主要是出于对如下几项的考虑(B)*①经济上的合理性;②保护热敏性物质;③操作中各种因素引起的流体温度变化;④降低压降;75、将某逆流、湍流流动的单管程列管换热器改为双管程.保持流体流量不变.则该换热器的KA值(B)*(忽略管壁热阻和污垢热阻)

A.减小

B.增加.增幅不会超过100%

C.增加.增幅不会超过200%

D.增加.增幅可能大于200%76、某单管程列管式换热器中.饱和蒸汽在壳程冷凝为同温度下的水排出.管程流过空气。将空气的进、出口位置对调.该换热器的平均温差将(C)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77、如果在壳程流动的流体流量很小.则应为其选择哪种换热管排布方式的列管换热器(A)A.正三角形排列B.正方形直列C.正方形错列D.选择换热管排布方式时不必考虑流量大小78、水和空气通过换热面进行传热.污垢热阻可以忽略.则该过程的控制热阻是(C)A.水侧的热阻B.管壁的热阻C.空气侧的热阻D.不存在控制热阻79、在换热器的选型工作中.选择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会对如下各项中的几项有影响(D)*①冷却剂用量;②冷却剂在换热器内的流动阻力;③平均传热温差;④换热器的大小;⑤污垢热阻80、计算换热器最大可能的传热量时.所采用的温差应是(D)A.冷流体的出口、进口温度之差B.热流体的进口、出口温度之差C.两流体的出口温度之差D.两流体的进口温度之差81、如果在壳程流动的流体很容易结垢污.则应为其选择哪种换热管排布方式的列管换热器(B)A.正三角形排列B.正方形直列C.正方形错列D.选择换热管排布方式时不必顾及是否容易结垢82、在某列管换热器中用某热流体加热某冷流体.两流体均无相变。如果增大热流体的流量.该换热器的热负荷会(A)*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83、某一套管换热器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设饱和水蒸气温度为100℃.空气进口温度为20℃.出口温度为80℃.问此套管换热器内管壁温度(C)。A.接近空气平均温度B.接近饱和水蒸气和空气的平均温度C.接近饱和水蒸气温度D.不好说84、在某列管换热器中用某热流体加热某冷流体.两流体均无相变。如果增大热流体的流量.则其出口温度会(A)*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85、在设计和选择换热器时.应安排腐蚀性的流体走哪程()A.管程B.壳程C.如何安排无关紧要D.不好说86、在某列管式换热器中.饱和水蒸汽在壳程冷凝.将管程的冷流体由20度加热至80度。当冷流体入口温度降低时.如欲保持其出口温度不变.下面哪种调节方法最好()A.减小冷流体的流量B.增大饱和蒸汽的压强C.增大蒸汽冷凝液的排放量D.增大冷流体的流量87、在设计和选择换热器时.如果两流体温差很大.应安排传热系数较大的流体走哪程()*A.管程B.壳程C.如何安排无关紧要D.不好说88、对于列管换热器.减小壳程折流板间距.将产生如下哪一项所描述的影响()

A.传热系数减小.流动阻力增大.壳程较易清洗

B.传热系数增大.流动阻力减小.壳程较易清洗

C.传热系数增大.流动阻力增大.壳程不易清洗

D.传热系数减小.流动阻力减小.壳程不易清洗89、在某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汽在壳程加热管内流动的空气。换热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空气的出口温度比刚使用时明显降低了.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是可能的原因()*①换热表面结垢;②空气流量上升了;③空气入口温度下降;④壳程聚集不凝气;⑤壳程冷凝液排放不畅;⑥蒸汽压强下降90、将换热管由光管改为翅片管.将会使换热过程从下几方面得到强化()*①提高总传热系数;②增大传热面积;③提高平均传热温差91、当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一定时.如下说法错误的是()A.逆流时的Δtm一定大于并流、错流或折流时的ΔtmB.采用逆流操作可以减少所需的传热面积C.采用逆流操作时可以节约热流体(或冷流体)的用量D.采用并流可以保护热敏性物料【当前章节】对流传热【当前难度】1对于湍流中的对流传热.层流内层的热阻最大.原因是(C)*A.该层在热流方向上的厚度最大B.该层内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最低C.热流仅靠分子热运动通过该层D.该层内流体的黏度最大湍流流体中的对流传热.热阻最大的区域在(A)A.层流内层B.过渡区C.湍流主体D.那三个都不是3、如下关于对流传热和热对流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对流传热就是热对流

B.对流传热过程中有热对流.但并不只有热对流

C.热对流是对流传热的一种.对流传热还有别的实现方式

D.当流体流动状况发生变化时.热对流可以发展为对流传热4、热对流是指(D)A.在流体内部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的传递B.流体运动时流体内部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的传递C.运动着的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D.流体内部由于质点运动和混合造成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的传递5、液体以一定的流量在管内作强制层流.比较其被加热和被冷却时速度分布的均匀性(A)*A.被加热时较均匀B.被冷却时较均匀C.没有区别D.不好说6、流体在管外垂直流过管束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以如下哪一项为特征尺寸(C)A.管长B.流道当量直径C.管外径D.管心距7、流体在直管内分别作强制层流和湍流.若流速提高相同的百分比.则哪种情况下对流传热系数提高的倍数较大(A)A.湍流B.层流C.一样大D.不好说8、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列管换热器壳程流动时.雷诺数大于多少时达到湍流状态(A)9、随着弯管曲率半径的减小.流体在弯管内强制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A)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10、解决如下传热问题时.有几种需要考虑自然对流的影响(C)*①工厂中蒸汽管道的热损失;②在炉灶上将壶中的水由20℃加热到80℃;③水在列管式换热器的管程达到湍流.将壳程蒸汽冷凝;④流体在管内强制层流.且格拉晓夫数大于2500011、流体的流量一定时.流体在圆管内强制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与管内径的关系是(B)*A.与管内径的次方成正比B.与管内径的次方成反比C.与管内径的次方成正比D.与管内径的次方成反比12、大容积沸腾传热时.随着加热壁温与饱和温度之差的增大.其沸腾传热系数(C)A.增大B.减小C.只在某范围变大D.沸腾传热系数与该温差无关13、某列管换热器,管间为饱和水蒸气冷凝,冷凝液层流流动。若饱和蒸汽温度与壁温之差增加一倍时,忽略物性的变化.传热速率将增加为原来的多少(B)*^(-1/4)倍^(3/4)倍^(1/4)倍^(1/3)倍14、流体在管外垂直流过管束时.比较管子直列排布和错列排布时的平均对流传热系数(B)A.直列排布时较大B.错列排布时较大C.相同D.不好说15、一定流量的液体在一内径为20mm的直管内作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1000W/(m2・℃)。如流量与物性都不变.改用内径为15mm的直管.则其值将变为(D)

W/(m2・℃)

W/(m2・℃)

W/(m2・℃)

W/(m2・℃)16、当管子的长径比小于50时.随着管长的缩短.流体在其中强制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A)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好确定17、如下各项中.有几项的对流传热系数与传热面的温度有关(C)*①气体在管外垂直流过管束.雷诺数大于5000;②大空间自然对流;③蒸汽冷凝;④液体沸腾18、流体强制湍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普朗特数的指数(B)

A.流体被加热时取.被冷却时取

B.流体被加热时取.被冷却时取

C.液体被加热时取.气体被加热时取

D.液体加热时取.气体被加热时取19、使用一个对流传热系数经验关联式时.需要注意如下哪几项(C)*①该式适用的换热面材质;②该式适用的数群值范围;③特征尺寸的取法;④特征流速的取法20、计算圆管的大空间自然对流传热系数时.特征尺寸通常应如何取(A)

A.水平放置时取管外径.竖直放置时取管长

B.水平放置时取管长.竖直放置时取管外径C.水平或竖直放置时都取管长D.水平或竖直放置时都取管外径21、当流体处于强制湍流时.如下哪个数群在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可以略去(A)A.格拉晓夫数B.努塞尔数C.普朗特数D.雷诺数22、如下各项中.有几项与对流传热系数无关(B)①雷诺数;②普朗特数;③施密特数;④舍伍德数;⑤格拉晓夫数23、流体内部因温差t而产生的单位质量流体的浮升力可表示为(B)*A.密度*膨胀因子*gB.膨胀因子*g*tC.密度*t*gD.那三个都不对24、随着温度的升高(C)

A.液体的密度减小.气体的密度增大

B.液体的密度增大.气体的密度减小C.液体和气体的密度都减小D.液体和气体的密度都增大25、如下各数群中.反映自然对流的流动状况对对流传热过程影响的数群是(D)A.努塞尔数B.雷诺数C.普朗特数D.格拉晓夫数26、其他条件相同时.比较流体在直管和弯管内强制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B)A.直管内较大B.弯管内较大C.相同D.不好确定27、液体沸腾时.气泡的生成需要如下哪一组条件(D)

A.加热面温度等于液体温度.加热面尽可能光滑

B.加热面温度等于液体温度.加热面上有汽化核心

C.加热面温度高于液体温度.加热面上有汽化核心D.液体过热、加热面上有汽化核心28、流体如下各物理性质中.其值越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越大的有几项(C)①比热容;②热导率;③黏度;④密度29、流体湍流流过固体壁面并发生对流传热时.流体内部温度梯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B)A.层流内层>湍流主体>过渡区B.层流内层>过渡区>湍流主体C.过渡区>层流内层>湍流主体D.湍流主体>过渡区>层流内层30、自然对流传热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A.流体内部存在温度差B.流体内部存在压强差C.流体内部存在密度差D.流体内部存在速度差31、将自然对流传热系数与强制对流传热系数进行比较.通常是(B)A.自然对流远大于强制对流B.自然对流远小于强制对流C.两者相差不大D.不好说32、强制对流传热时.热流是通过何种传热方式穿过过渡区域的(C)A.热对流B.热传导C.热传导+热对流D.那三个都不是33、对对流传热过程进行量纲分析.其结果是得到数群数为多少的表达式(D)34、对对流传热过程进行量纲分析.所得数群中有几个数群的值与流体的物理性质完全无关(A)*35、当饱和蒸汽中含有不凝气体时.其冷凝传热过程(B)A.被加强B.被削弱C.不会受影响D.不好说36、如下各数群中.反映强制对流流体流动状况对对流传热过程影响的数群是(B)A.努塞尔数B.雷诺数C.普朗特数D.格拉晓夫数37、设计蒸汽冷凝器时.蒸汽入口和冷凝液出口的合理布置是(D)

A.都位于冷凝器的上部

B.都位于冷凝器的下部

C.蒸汽入口位于冷凝器的下部.冷凝液出口位于上部

D.蒸汽入口位于冷凝器的上部.冷凝液出口位于下部38、如下各数群中.反映流体的物理性质对对流传热过程影响的数群是(C)A.努塞尔数B.雷诺数C.普朗特数D.格拉晓夫数39、流体流过换热管并发生定态传热时.随着雷诺数的增大.壁面附近的(B)

A.速度梯度和温度梯度都减小

B.速度梯度和温度梯度都增大

C.速度梯度减小.温度梯度增大

D.速度梯度增大.温度梯度减小40、目一般在冷凝器的上部都设有排放口.这是为了(C)A.排放冷凝液B.排放未冷凝的蒸汽C.排放不凝气D.泄压41、现有蒸气管道浸没于静止的水中.水未达到沸腾状态。管壁温度升高时.水与管壁的对流传热系数(C)*A.保持不变B.减小C.增大D.无法确定42、有一输送饱和蒸汽的管道.其外包两层保温材料.假定不存在接触热阻.则蒸汽热损失热阻共有几个(D)*43、格拉晓夫数与流体如下几个物理性质无关(B)*①体积膨胀系数;②热导率;③密度;④黏度;⑤比热容44、大容积液体沸腾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时大的主要原因是(A)A.气泡脱离加热面时对附近液体有搅动作用B.气泡在长大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热能C.气泡的产生和长大要求液体必须过热D.大量气泡连成片使加热面热损失减小45、大空间自然对流冷却时.为使传热更好地进行.正确的换热面(假定为平面)放置方式是(A)A.水平放置于容器顶部B.水平放置于容器底部C.竖直放置于容器底部D.竖直放置于容器底部46、大容积液体沸腾时.为使传热更好地进行.正确的换热面(假定为平面)放置方式是(B)A.水平放置于容器内液体上部B.水平放置于容器底部C.竖直放置于容器底部D.那几种放法都不对47、比较同种流体对流传热系数的大小(D)A.大空间自然对流>管内强制湍流>蒸汽冷凝B.管内强制湍流>大空间自然对流>蒸汽冷凝C.蒸汽冷凝>大空间自然对流>管内强制湍流D.蒸汽冷凝>管内强制湍流>大空间自然对流48、饱和水蒸汽在竖直管外膜状冷凝.如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几个(C)*①冷凝液黏度越小传热系数越大;②相变焓越大传热系数越大;③蒸汽与壁面温差越大.传热系数越大;④管子越长传热系数越大B.1C.2D.349、流体以湍流状态流过圆形换热管内(l/d>50).若管径变为原来的倍而流量不变.则对流传热系数变为原来的多少倍(C)*

、大容积沸腾时.在保持壁温与饱和液体温差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体系压强.则沸腾传热系数(A)*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51、大容积沸腾时.如果液体的表面张力增大.则沸腾传热系数(A)*A.减小B.增大C.不变D.无法确定52、如下哪一项准确描述了对流传热系数的物理含义.(D)

A.流体和固体壁面之间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

B.流体和固体壁面之间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接触面积传递的热量

C.流体和固体壁面之间的温差为1度时.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

D.流体和固体壁面之间的温差为1度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接触面积传递的热量53、现有冷、热流体各一股分别流过金属壁面的两侧.则对流体内部温度梯度描述正确的是(D)

A.冷流体内.越靠近壁处温度梯度越小;热流体内.越靠近壁面处温度梯度越大

B.冷流体内.越靠近壁处温度梯度越大;热流体内.越靠近壁面处温度梯度越小

C.冷、热流体内.越靠近壁处温度梯度均越小

D.冷、热流体内.越靠近壁处温度梯度均越大54、温度一定的流体流过温度一定的固体壁.“只要知道了壁面处流体的温度梯度.就可得到流体对流传热系数”。这种说法(A)*

A.正确

B.不正确

C.层流时正确.湍流时不正确D.不好说55、饱和蒸汽冷凝于竖直放置的壁面时.沿壁面从上到下冷凝传热系数的分布规律是(D)*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56、如下各项中.有几项对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没有影响(A)①比热容;②热导率;③黏度;④密度57、水蒸汽膜状冷于竖直放置的管的外壁时.随着管长的增加.平均冷凝传热系数(D)*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58、流体与固体壁接触时.在流体主体温度和壁面温度一定时.如下哪种情况下壁面附近的温度梯度最大(C)

A.流体静止时

B.流体以层流流过固体壁面

C.流体以湍流流过固体壁面

D.那三种情况下.壁面附近温度梯度相同59、水蒸汽膜状冷于水平放置的管的外壁时.随着管外径的增大.冷凝传热系数(B)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60、流体定态流过固体壁面时的对流传热系数高于流体静止于固体壁一侧时.主要原因是(B)*A.流动使流体的热导率增大B.流动增大了壁面附近的温度梯度C.流动增大了流体和固体壁面之间的温差D.那三个说得都不对61、在如下对流传热情形中.对流传热系数随壁面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的情形有几种(D)*①蒸汽管道的外壁与水之间的大空间自然对流;②大空间核状沸腾;③蒸汽膜状冷凝于水平管外C.2D.362、饱和蒸汽冷凝于圆管的外壁.当冷凝液膜流动均为层流时.比较圆管水平放置或竖直放置时的冷凝传热系数(A)A.水平放置时较大B.竖直放置时较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63、一般来说.蒸汽冷凝于固体壁面时.固体壁面温度越低.则膜状冷凝传热系数(A)*A.越小B.越大C.不变D.无法确定64、饱和蒸汽冷凝于固体壁且为膜状冷凝.该过程热阻分配情况是(B)

A.集中于饱和蒸气区.因为蒸汽热导率远小冷凝液

B.集中于冷凝液膜.因为液膜区温度降很大C.热阻在液膜和蒸气区的分配相差不大D.那三个说法都不对65、如下一项不是大容积沸腾的一个阶段(B)A.自然对流B.过热汽化C.核状沸腾D.膜状沸腾66、在大容积沸腾的如下哪种状态中.其对流传热系数随加热面壁温与流体饱和温度之差的增大而减小(C)A.自然对流B.核状沸腾C.膜状沸腾D.不存在这样的状态67、在蒸汽冷凝中.不凝气体的存在对其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是(B)A.使对流传系数升高B.使对流传系数大大降低C.使对流传系数有小幅的降低D.对对流传热系数没有影响68、蒸汽冷凝时的热阻(B)

A.取决于汽层厚度

B.取决于液膜厚度

C.取决于汽膜和液膜厚度

D.主要取决于液膜厚度.但汽层厚度也有影响69、无相变强制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方程来自于(C)A.纯经验方法B.纯理论方法C.量纲分析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法D.数学模型法70、液体沸腾时.与周围液体的压强相比.汽泡内的压强(B)A.较低B.较高C.与之相等D.无法确定71、工业冷凝器的设计将饱和蒸汽冷凝考虑为(B)A.滴状膜凝B.膜状冷凝C.降膜冷凝D.湍动冷凝72、工业生产希望将大容积沸腾控制在如下哪种状态(B)A.自然对流B.核状沸腾C.膜状沸腾D.控制在哪种状态无关紧要73、强制对流传热时.热流是通过何种传热方式穿过层流内层的(B)A.热对流B.热传导C.热传导+热对流D.那三个都不是74、比较气体和液体的普朗特数.通常(B)A.气体的大B.液体的大C.两者没有明显区别D.不好说75、一般来说.气体在管内流动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小于液体.主要原因是(D)A.气体的密度较小B.气体的黏度较小C.气体的雷诺数较小D.气体的热导率小且普朗特数小76、一般来说.水蒸汽冷凝的对流传系数高于有机蒸汽.如下哪一项不是原因(D)

A.水蒸汽的相变焓较大.B.液态水的热导率较高C.液态水的密度较高D.水的沸点较高77、对流传热是指(C)A.在流体内部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的传递B.流体运动时内部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的传递C.运动着的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D.流体内部由于质点运动和混合造成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的传递【当前章节】换热器【当前难度】1将一个列管式换热器由单管程改为2管程而管程流量不变.假定流体在换热管内流动均进入了阻力平方区.则流体管程的压强降约为原来的多少倍(C)*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是换热管采用翅片管的益处(B)*①降低流体流动的压降;②增加换热面积;③提高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④消除热应力;⑤减轻污垢热阻从总体上说.板式换热器的紧凑程度比管式换热器(A)A.高B.低C.相差不大D.不好说如下有几项不是平板换热器的特点(D)*①传热面积可灵活在调整;②紧凑程度比列管式换热器还高;③操作温度和压力的允许值比列管换热器低;④两流体逆流;⑤在低雷诺数下获得高传热系数在一列管换热器中.空气在壳程流动.将管程内流动的热水冷却。为该换热器选择翅片管.应选(A)A.外翅片管B.内翅片管C.内翅片管或外翅片管都能改善传热效果D.无论选何种翅片管都不能改善换热效果以空气为冷却介质冷却液体时.工业生产中的空冷器常采用翅片管。空气应该流过哪一侧(B)

A.没有翅片的一侧

B.有翅片的一侧

C.有翅片或没有翅片的一侧.传热效果没有差别D.不好说7、喷淋式换热器常用于(B)A.管内流体的加热B.管内流体的冷却C.管内流体的加热和冷却D.那三个说法都不对比较沉浸式蛇管热器与喷淋式蛇管换热器的紧凑程度(B)A.喷淋式蛇管换热器较紧凑B.沉浸式蛇管换热器较紧凑C.相差不大D.无法比较9、平板式换热器在低雷诺数下就能获得高传热系数.主要原因是(D)A.很窄的流道B.两流体完全逆流C.很紧凑的结构D.特殊的换热面10、如下各种换热器紧凑程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D)*A.平板式>螺旋板式>板翅式B.螺旋板式>平板式>板翅式C.平板式>板翅式>螺旋板式D.板翅式>平板式>螺旋板式11、在以下换热器中.最能适应在低雷诺数下获得湍动的换热器是(D)A.列管换热器B.套管换热器C.螺旋板式换热器D.平板式换热器12、如下各式列管换热器.有几个有两个管板(C)①固定管板式;②浮头式;③U形管式13、如下换热器中.最不耐高压的是(C)*A.蛇管换热器B.列管换热器C.螺旋板换热器D.套管换热器14、列管换热器常采用如下哪两种换热管排列方式(B)A.正方形和等腰三角形B.正方形和正三角形C.圆形和正方形D.圆形和等腰三角形15、列管式换热器的热应力产生的原因是(A)A.换热管两侧流体温差过大B.管程流体温度过高C.壳程流体温度过高D.管程和壳程流体的温度均过高16、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是一个列管式换热器必需的(B)*①封头;②折流挡板;③管板;④隔板;⑤膨胀节17、为提高列管式换热器壳程的对流传热系数.通常在其壳程设置(B)A.隔板B.折流板C.管板D.膨胀节18、管程隔板和折流板分别位于列管式换热器的什么部位(D)A.壳程、封头B.管程、封头C.封头、管程D.封头、壳程19、一个6管程的列管换热器中.一共有几个管程隔板(C)20、如下各换热器.换热面两侧对流传热系数都可以达到很高的是(D)A.夹套式换热器B.喷淋式蛇管换热器C.沉浸式蛇外换热器D.套管式换热器21、工业生产中所用换热器的主流是(D)A.套管式换热器B.板式换热器C.夹套式换热器D.列管式换热器22、如下哪种列管换热器一定不是单管程的(C)A.固定管板式B.浮头式形管式D.不好说23、如下各换热器.换热面积可以灵活调整的有几种(C)*①套管式换热器;②列管式换热器;③喷淋式蛇管换热器;④夹套式换热器24、浮头式列管换热器的浮头(A)

A.位于换热器一端的封头内

B.位于换热器两端的封头内

C.有的位于一端封头内.有的位于两端封头内D.位于壳程25、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是列管式换热器的热补偿措施(B)*①壳体上设置膨胀节;②封头内设置隔板;③采用浮头结构;④采用U形换热管;⑤壳体内设置隔板26、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是浮头换热器的特点(B)*①压强低;②便于清洗;③完全消除了热应力;④造价高;⑤传热系数高27、对于夹套式换热器.当以水蒸汽作为加热介质加热容器内物料时.水蒸汽入口应位于(A)A.夹套的上部B.夹套的中部C.夹套的底部D.入口位置在何处无关紧要28、对于固定管板列管式换热器.采用如下哪种方式进行热补偿(D)A.在壳程内设置折流板B.在壳程内设置隔板C.采用浮头结构D.设置膨胀节29、一般来说.列管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温差超过多少时.就应考虑热补偿(B)度度度度30、列管式换热器设置管程隔板的目的是(A)A.提高管程流体的流速B.降低管程流体的压强C.提高换热面积D.消除热应力31、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是夹套式换热器的缺点(B)*①结构过于复杂;②传热面积太小;③传热系数不高;④能耗很大32、列管式换热器壳程压降与折流板数的关系是(C)

A.没有关系

B.折流板数目越多.压降越小

C.折流板数目越多.压降越大D.不好说33、对于夹套式换热器.当以冷却水作为冷却剂使容器内物料冷却时.冷却水入口应位于(C)A.夹套的上部B.夹套的中部C.夹套的底部D.入口位置无关紧要34、将一个列管式换热器由单管程改为4管程而管程流量不变.则其换热面积和管程流体流速分别为原来的多少倍(A)

、比较沉浸式蛇管热器与喷淋式蛇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A)*A.喷淋式蛇管换热器较大B.沉浸式蛇管换热器较大C.相差不大D.无法比较36、如下哪种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不可以灵活地调整(C)A.平板式B.板翅式C.螺旋板式D.那三种都可以37、如下各换热器中.有几种其换热面积可以根据生产需要灵活地调整(C)*①套管换热器;②列管换热器;③夹套换热器;④板翅式换热器;⑤螺旋板换热器38、在列管换热器中.当两流体均变温时.采用折流的目的是(A)A.提高传热系数B.提高平均传热温差C.增加传热面积D.使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都提高39、如下各类换热器.按其紧凑程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D)A.夹套式>套管式>列管式>平板式B.套管式>夹套式>平板式列管式>C.列管式>平板式>套管式>夹套式D.平板式>列管式>套管式>夹套式40、如下各换热器.有几种既可实现两体的逆流.又可实现两流体的错流(C)*①套管换热器;②列管换热器;③夹套换热器;④板翅式换热器;⑤螺旋板换热器41、如下各换热器中.有几种被认为具有清洗方便的优点(B)*①平板式换热器;②浮头式列管换热器;③喷淋式蛇管换热器;④板翅式换热器;⑤螺旋板换热器42、如下各换热器中.不可能实现两流体逆流的有几种(A)*①平板式换热器;②浮头式列管换热器;③喷淋式蛇管换热器;④板翅式换热器;⑤螺旋板换热器【当前章节】热传导【当前难度】1对于绝大多数液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热导率(C)A.不变B.升高C.降低D.不好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热导率(B)A.不变B.升高C.降低D.不好说对于通过某一平壁的一维定态热传导过程.如果材料热导率随温度升高按线性规律上升.则平壁内温度在热流方向上的分布规律是(D)A.直线上升B.抛物线上升C.直线下降D.抛物线下降4、对于通过某一平壁的一维定态热传导过程.如果忽略材料热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则平壁内温度在热流方向上的分布规律是(C)A.直线上升B.抛物线上升C.直线下降D.抛物线下降5、随着压强的升高.气体的热导率(A)A.不变B.升高C.降低D.不好说6、对于通过某一平壁的一维定态热传导过程.如下各项中.有几项与导热热阻有关(D)*①平壁的长度;②平壁的宽度;③平壁的高度;④平壁材料的种类;⑤平壁两侧的温度传热速率与热通量的关系为(C)A.两者之间没有关系B.传热速率=热通量/传热面积C.传热速率=热通量*传热面积D.热通量=传热速率*传热面积如下哪一种不是传热的基本方式(C)A.热传导B.热辐射C.间壁换热D.热对流9、一般液体热导率数量级处在(B)*~10W/m℃~100W/m℃10、一维定态圆筒壁热传导过程.若温度对材料热导率的影响可以忽略.则壁中由内向外温度梯度如何变化(A)*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不变D.不好说11、用两种热导率不同的平壁材料包裹平面炉壁.若温度对保温材料热导率的影响可以忽略.则哪种保温平壁内的温度梯度较大(A)A.热导率较小的B.热导率较大的C.一样大D.不好说12、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是多层平壁和多层圆筒定态热传导的共同点(C)*①各层的温差之比等于各层的热阻之比;②通过各层的导热热通量相同;③通过各层的导热速率相同;④各层的温差之比等于各层的厚度之比13、一般气体热导率数量级处在(A)*

~10W/m℃

~100W/m℃14、对一维圆筒壁内的定态热传导.通过各等温面的导热速率Q和热通量q(B)

A.各等温面的Q相等.q也相等

B.各等温面的Q相等.但q由里向外逐渐减小

C.各等温面的Q相等.但q由里向外逐渐增大

D.由里向外.各等温面Q和q都逐渐减小15、热导率的物理含义是(B)A.单位温度梯度下的热流量B.单位温度梯度下的导热通量C.单位温度梯度下的导热速率D.不好说16、某种固体保温材料用于包裹金属管.以减小其热损失。若该保温材料的受潮了.则其保温效果会(B)*A.变好B.变差C.不变D.不好说17、傅立叶定律与牛顿黏性定律(C)*A.适用的物质相态相同B.都认为传递过程的通量正比于传递面积C.二者都反映了微观物质运动产生的传递过程规律D.二者之间没有相似性18、某种固体保温材料用于包裹金属管.以减小其热损失。若增大该保温材料的厚度.则其保温效果会(D)*A.变好B.变差C.不变D.不好说19、傅立叶定律适用于(D)A.固体B.固体和液体C.液体和气体D.固体、液体和气体20、用两种厚度相同但热导率不同的平壁材料包裹平面炉壁.则哪种材料放在里层时保温效果较好(C)A.热导率较小的放在里层B.热导率较大的放在里层C.哪种材料放在里层或外层对保温效果没有影响D.不好说21、比较不同相态物质的热导率.如下排序正确的是(A)A.金属>非金属固体>液体>气体B.非金属固体>金属>液体>气体C.金属>液体>非金属固体>气体D.金属>非金属固体>气体>液体22、随着温度的升高.绝大多数金属的热导率(B)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23、随着温度的升高.绝大多数非金属固体的热导率(A)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24、有一外径为18mm的无缝钢管.管内通冷冻盐水.为减少冷量损失.在管外包一层热导率λ=(m℃)的石棉.保温层外壁与空气对流给热系数α=10W/(m2℃),比较石棉厚为5mm和8mm时的冷量损失(B)*时热损失较大时热损失较大C.一样大D.不好说25、棉花保温性能好.主要是因为(D)。

A.棉花中含有相当数量的油脂

B.棉纤维素导热率小

C.棉花白色.因而黑度小

D.棉花中含有大量空气.而空气的运动又受到阻碍26、如下加热剂按温位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D)*A.矿物油>熔盐>联苯>饱和水蒸汽B.饱和水蒸汽>熔盐>矿物油>联苯C.熔盐>联苯>饱和水蒸汽>矿物油D.熔盐>联苯>矿物油>饱和水蒸汽27、定态传热是指(C)。

A.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不随位置变而随时间变

B.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不随位置和时间而变

C.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仅随位置变.而不随时间变。D.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随位置和时间而变28、对于一维平壁和一维圆筒壁定态热传导.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是不同的(C)*①壁内沿热流方向的温度分布规律;②壁内沿热流方向的导热速率分布规律;③壁内沿热流方向的热通量分布规律;29、按照温度梯度的定义.温度梯度的方向与导热热流的方向(B)A.相同B.相反C.垂直D.无法确定30、如下冷剂按温位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A.循环水>冷冻盐水>液氨>液态烃B.循环水>液态烃>冷冻盐水>液氨C.循环水>冷冻盐水>液态烃>液氨D.液氨>循环水>液态烃>冷冻盐水31、用两种厚度相同但热导率不同的圆筒壁材料包裹金属管道.则哪种材料放在里层时保温效果较好(A)A.热导率较小的放在里层B.热导率较大的放在里层C.哪种材料放在里层对保温效果没有影响D.不好说32、对于通过多层圆筒壁的一维定态导热过程.若各层之间接触良好.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是正确的(B)*①某层的推动力与热阻之比等于其余各层的推动力之和与热阻之和的比值;②各层的热阻相等;③各层的导热速率相等;④各层的导热热通量相等33、冬天.在室外.摸着铁感觉比摸着树木凉.主要原因是(B)A.铁的温度比树的温度低B.铁的热导率比树木的大C.铁的表面比树木光滑D.铁的比热容比树木小34、在发生一维定态热传导过程的温度场中.如下各项中有几项成立(A)*①温度处处相等;②温度梯度处处相等;③导热速率处处相等;④导热热通量处处相等【当前章节】热辐射【当前难度】1如下哪一项是对灰体黑度的定义(C)A.是灰体的吸收率B.灰体的颜色相对于黑色偏离的程度C.一定温度下灰体的辐射能力与黑体的辐射能力之比D.是灰体的反射率如下关于灰体黑度的说法.有几个是正确的(C)*①等于同温度下灰体的吸收率;②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