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诊断及治疗zxm0716课件_第1页
头痛诊断及治疗zxm0716课件_第2页
头痛诊断及治疗zxm0716课件_第3页
头痛诊断及治疗zxm0716课件_第4页
头痛诊断及治疗zxm0716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痛的诊断与鉴别

头痛的诊断与鉴别

在临床工作中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人的一生中没有头痛体验的极少。在健康人群中约2/3的人曾发生过头痛,其中仅18%以头痛为主诉而求诊。头痛诊断及治疗zxm0716课件曾有统计,

单纯头痛到神经内科就诊者,占就诊总数的30%~40%,头痛作为神经症来就诊者,占就诊总数的40%~50%,故有头痛症状者,占神经内科门诊总数的70%~90%。曾有统计,

单纯头痛到神经内科就诊者,占就诊总数的30%~流行病学60-75%ofadultshaveatleastoneheadache/year5-10%willseekphysicianevaluation2.8millionannualEmergencyDepartment(ED)visitsforheadacheLessthan10%ofEDpatientswithchiefcomplaintofheadachewillhaveemergentsecondarycause流行病学60-75%ofadultshaveatlHeadacheintheEmergencyDepartment

TensionMigraineCluster32%22%<1%PrimaryHeadacheSubarachnoidHemorrhageMeningitisTemporalArteritisSubduralHematomaCNStumorMiscellaneousillnessNospecificdiagnosis<1%<1%<1%<1%3%33%7%3%SecondaryHeadacheHeadacheintheEmergencyDepa

头部的神经支配

及对疼痛的敏感组织头部的神经支配

及对疼痛的敏感组织

头面部及颅内外组织的痛觉主要由三叉神经供应及传导,其他还有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以及颈神经1-3。

所有痛觉的传入纤维,不论源自上述哪一条神经,均终于脑干三叉神经脊束核。疼痛觉二级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头面部及颅内外组织的痛觉主要由三叉神经供应及传导,其他(一)颅外对疼痛敏感的结构颅外的动脉:额动脉和眶上动脉、颞浅动脉、耳后动脉和枕动脉。这些动脉对扩张、牵拉、扭曲极为敏感,这是血管性头痛的主要原因。颅外肌肉:颞肌、项部深层的半棘肌、头最长肌、颞最长肌及枕下肌肉、项部中层的头夹肌和颈夹肌、浅部的斜方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这些肌肉的持续收缩和血流受阻引起代谢产物堆积并释放致痛物质而产生疼痛。(一)颅外对疼痛敏感的结构颅外的动脉:额动脉和眶上动脉、颞浅颅外末梢神经:常见滑车神经、眶上神经、耳颞神经、枕大、小神经和耳大神经,若受到刺激,可产生深部放射痛。头颅骨膜:颅底骨膜对疼痛敏感。颅外末梢神经:常见滑车神经、眶上神经、耳颞神经、枕大、小神经(二)颅内对疼痛敏感的结构血管:主要是脑膜动脉、脑底动脉环、大部分静脉窦及皮层静脉。脑膜:颅前、后凹及脑膜中动脉周硬膜有痛感,小脑幕上痛感明显。神经:主要为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颈1~3脊神经的分支。(二)颅内对疼痛敏感的结构血管:主要是脑膜动脉、脑底动脉环、

头痛

发病机理头痛

发病机理(一)、血管病变1.血管被牵拉、伸展、挤压、移位;2.动脉扩张;3.静脉扩张;4.血管炎症;(一)、血管病变(二)脑膜受刺激;(三)肌肉病变;(四)神经病变;(五)血管活性物质对组织的刺激;(六)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放电。(二)脑膜受刺激;头痛的病因

及诊断头痛的步骤头痛的病因

及诊断头痛的步骤

产生头痛的原因很多,有器质性的、也有非器质性的或功能性的。尽管多数头痛为原发性,即迄今为止尚不明确其病因和确切发病机制,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偏头痛和三叉神经-自主神经痛,而也有不少头痛是由特定病因所致,此类称为继发性头痛。产生头痛的原因很多,有器质性的、也有非器质性的或功能

所有原发性头痛的诊断必须先排除器质性病变因素,否则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甚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正确认识和识别继发性头痛临床意义重大。所有原发性头痛的诊断必须先排除器质性病变因素,否则易一、头痛诊疗思路ChiefComplaint:HeadacheHeadacheAlarmsEvidenceofseriousheadachedisorderbyhistoryorphysicalexamDiagnosisofPrimaryHeadacheDisorder

Work-uptoidentify/excludesecondaryheadacheetiologyTreatPrimaryHeadacheNOYESYESNOConsiderwork-upforsecondaryheadache一、头痛诊疗思路ChiefComplaint:Heada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有无值得警惕的发现考虑原发性头痛、推敲有无不典型之处明确原发性头痛类型结合辅助检查判断有无引起继发性的疾病明确继发性头痛类型无无无有有有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有无值得警惕的发现考虑原发性头痛、推敲明确

需进一步检查的头痛警报突然发作的首次头痛 加重的头痛 新近出现的晚发头痛 伴有发热、皮疹、颈部抵抗的头痛 进行性加重的头痛 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而非先兆的头痛伴有精神改变的头痛 伴有视乳头水肿的头痛 癌症或HIV患者新出现的头痛

需进一步检查的头痛警报突然发作的首次头痛 二、头痛的分类(最新国际头痛分类,ICHD-Ⅱ)原发性头痛(功能性头痛\慢性头痛)偏头痛(1)紧张性头痛(2)丛集性头痛(3)其他原发性头痛(4)继发性头痛(症状性头痛)(5-11)颜面神经痛颅神经痛、中枢神经痛(13)其他头痛、颅神经痛、中枢性或原发性面痛(14)二、头痛的分类(最新国际头痛分类,ICHD-Ⅱ)原发性头痛(一、分类

*头和(或)颈部创伤性头痛

急性创伤、慢性创伤、挥鞭伤、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或其他头部和(或)颈部创伤。(一)继发性头痛一、分类

*头和(或)颈部创伤性头痛

急性*头和(或)颈部血管疾患所致头痛

缺血性发作(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囊状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脊膜动静脉瘘、巨大血管瘤、脑三叉神经或软脑膜血管瘤病(SturgeWeber综合征)、巨细胞动脉炎(GCA)、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脉管炎、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脉管炎、动脉剥离、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血管成形术、颅内血管内操作、脑血管造影术、脑静脉血栓形成、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ELAS)、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血管病以及垂体卒中。*头和(或)颈部血管疾患所致头痛

缺血性*非血管性颅内疾患所致头痛

原发性颅内高压,继发于代谢、中毒或激素原因引起的颅内高压,继发于脑积水的颅内高压,低颅内压(腰椎穿刺后、脑脊液漏),神经结节病,无菌性脑膜炎,淋巴细胞性垂体炎,颅内新生物,鞘内注射,癫痫发作和Chiari畸形1型(CM1)。*非血管性颅内疾患所致头痛

原发性颅内高压,继发于代

*某些物质或某些物质戒断所致头痛

突然应用或暴露于一氧化氮(NO)前体、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一氧化碳、酒精、味精、可卡因、大麻、组织胺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药物滥用引起的头痛,如麦角胺、舒巴坦、止痛剂、阿片、外源性激素等;物质戒断,如咖啡因、阿片、雌激素。*某些物质或某些物质戒断所致头痛

突然应用或

*感染所致头痛

颅内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淋巴细胞性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硬脑膜下积脓;系统性感染如系统性细菌感染、系统性病毒感染、其他系统性感染、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如艾滋病、慢性感染等。*感染所致头痛

颅内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代谢疾患所致头痛

缺氧和(或)高碳酸血症,如高纬度、潜水、睡眠呼吸暂停;透析;高血压、嗜铬细胞瘤、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先兆子痫、子痫;甲状腺功能减退、禁食。*代谢疾患所致头痛

缺氧和(或)高碳酸血症,如高纬度

*头部、颈部、眼、耳、鼻、鼻窦、牙齿、口腔或其他头面部结构疾患所致头痛

颅骨、颈部疾患,如咽后腱炎、颅颈肌张力障碍;眼部疾患,如急性青光眼、屈光不正、隐斜视或斜视(隐性或显性斜视)、炎性疾患;耳部疾患,鼻窦炎,牙齿、口腔或相关结构疾患;颞下颌关节(TMJ)疾患。*头部、颈部、眼、耳、鼻、鼻窦、牙齿、口腔或其

*脑神经痛和与中枢性疾患有关的面部疼痛

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中间神经痛、喉上神经痛、鼻睫神经痛、眶上神经痛、枕神经痛、颈-舌综合征、外部压迫性头痛、冷刺激性头痛、结构性损伤导致脑神经或颈上神经根的受压、刺激或扭曲引起的持续性疼痛、视神经炎、眼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归因于带状疱疹的头痛或面痛、Tolosa-Hunt综合征、眼肌麻痹性“偏头痛”。*脑神经痛和与中枢性疾患有关的面部疼痛

三二、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病史是诊断头痛的首要步骤,通过询问病史常能提示器质性头痛的某些病因。头痛病史应包括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伴发症状和诱发或加重因素等。

二、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病史是诊断头痛的首要步骤,通过病史的采集及体检中的注意事项:1.头痛的发生速度;2.头痛的部位;3.头痛发生的时间和持续时间;4.头痛的程度:5.头痛的性质:6.头痛的伴随症状:7.头痛诱发、加重及缓解因素:8.头痛的周期性。病史的采集及体检中的注意事项:部位

*头额颞部疼痛提示幕上病变。

*枕颈背部疼痛提示颅后窝病变。

*全头部弥漫性疼痛,则提示非血管性颅内疾患、某些物质或某些物质戒断性头痛、感染性头痛和代谢疾患。

*单侧头痛提示脑神经痛和与中枢性疾患有关的面部疼痛。

*若颈部剧烈疼痛则多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急性颈肌炎。

*头痛起源于头部浅表部位者通常由头颅、颈部、眼、耳、鼻、鼻窦、牙齿、口腔或其他头面部疾患所致。部位

*头额颞部疼痛提示幕上病变。

*枕颈背部疼痛提示颅后窝疼痛性质

*搏动性头痛或者跳痛常见于高血压病、急性发热性疾病和脑肿瘤等(非器质性头痛的偏头痛)。

*面部呈阵发性电击样短促剧痛,并沿三叉神经分支的支配区放射,则为三叉神经痛之特征表现。

*舌咽神经痛可由吞咽动作诱发或使疼痛加剧。疼痛性质

*搏动性头痛或者跳痛常见于高血压病、急性发热性疾病疼痛程度

*三叉神经痛、脑膜刺激导致的头痛症状最为剧烈。

*脑肿瘤所致头痛在一较长的时间里可能较轻或仅呈中度疼痛,多与肿瘤的性质及生长速度有关。

*眼源性、鼻源性和齿源性头痛,一般呈中等程度的疼痛。疼痛程度

*三叉神经痛、脑膜刺激导致的头痛症状最为剧烈。

*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

*晨间头痛加剧可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

*有规律的晨间或午后头痛则多见于鼻窦炎。

*长时间阅读后发生头痛者,多为眼源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持续时间仅数十秒。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

*晨间头痛加剧可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

*伴发症状

*头痛伴有剧烈呕吐者,常为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尤其是颅后窝肿瘤,也常见于脑膜脑炎。*伴有剧烈眩晕者,多见于小脑肿瘤、小脑脑桥角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慢性进行性头痛患者,如早期出现精神呆滞、情绪淡漠、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或者表现为欣快,应警惕额叶肿瘤。

*慢性头痛患者若头痛程度骤然加剧,并出现意识不清,提示可能发生脑疝。头痛伴有视力障碍,见于某些眼病和脑瘤。

*短暂的视力减退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头痛伴有复视、呕吐和发热,提示结核性脑膜炎。

*慢性进行性头痛患者出现眼底视乳头水肿,可能存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伴发症状

*头痛伴有剧烈呕吐者,常为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尤其是

诱发、加重和缓解因素

*腰椎穿刺后头痛和其他低颅内压性头痛常因直立位而加重。

*转头、俯首和咳嗽等常使脑肿瘤及脑膜炎患者头痛加剧(偏头痛也有活动时加剧)。

*头位改变头痛程度加重,表明脑室内存在占位性病变。

*某些头痛患者长期服用大量麦角和咖啡因制剂或其他止痛药物,可引起药物滥用性头痛,骤然停药时可出现反跳性头痛。

诱发、加重和缓解因素

*腰椎穿刺后头痛和其他低颅内压性头病程进展

*急性发作的头痛伴有发热者,常提示疾病处于急性感染的初期阶段。

*青壮年患者骤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呕吐及意识障碍,但无发热,提示可能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或脑血管畸形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缓慢发生的头痛多以颅内和颅外的多种慢性疾病为诱因。

*如果头痛出现进展且伴有颅内压增高,则可能为颅内占位性病变。

*对于不伴有颅内压增高的慢性头痛患者,以鼻源性头痛较常见。

病程进展

*急性发作的头痛伴有发热者,常提示疾病处于急性感染

三、临床体格检查

1.内科体格检查

(1)首先注意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脉搏及血压的变化。

*头痛伴有体温升高可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和脑寄生虫病等颅内感染性疾病,以及颅外系统性疾病。

*伴有皮疹、发热伴脑膜刺激征的头痛患者预示流行性脑膜炎。

*头痛伴有呼吸节律变化说明脑干受累,有发生脑疝的可能。

*头痛伴有血压过高,主要见于原发性或者继发性高血压病。

三、临床体格检查

1.内科体格检查

(1)首先注意生命体(2)青年人伴有咽后红斑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新发头痛,表明可能罹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颈部或后枕部存在触发点的头痛,可能为筋膜炎。

*颈动脉球触痛,提示可能为颈动脉痛或颈动脉夹层动脉瘤。

*老年人颞浅动脉增厚、变硬、搏动减弱或者消失,应考虑颞动脉炎。(2)青年人伴有咽后红斑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新发头痛,表明可能

*暂时性颞颌关节触痛,并且关节有咔哒声或活动受限,应疑诊为颞颌关节病变。

*眼压增高提示眼源性头痛,如青光眼。鼻腔脓性分泌物、受累鼻窦区压痛则可能为鼻源性头痛。

*耳部流脓或乳突压痛提示耳源性头痛。

*呈进行性头痛和有多发性咖啡色斑的患者,可能患有神经纤维瘤病和颅内神经鞘瘤或脑膜瘤。

*暂时性颞颌关节触痛,并且关节有咔哒声或活动受限,应疑诊为(3)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应注意检查颈动脉的搏动和杂音情况。

*颅外系统恶性肿瘤者,可能有颅内转移瘤,诱发头痛。

*颅外系统结核者,应注意有颅内结核瘤。

*压迫颞、额部动脉和颈总动脉可使高血压及其他血管性头痛症状减轻。(3)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应注意检查颈动脉的搏动2.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1)眼底视乳头水肿:患者就诊时,如发现其眼底视乳头水肿,可能存在颅内压增高及脑内占位性病变,应考虑以下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实质病变

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颅内感染如脑脓肿、结核瘤、脑炎,出血性疾患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脑膜下血肿,以及大面积脑梗死,代谢性疾患导致的脑水肿等。2.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1)眼底视乳头水肿:患者就诊时,如发*脑脊液及其循环通路的病变

原发性颅内高压,继发于代谢、中毒或激素原因的颅内高压,继发于脑积水的颅内高压及脑膜炎、脉络丛肿瘤导致脑脊液分泌过多。血流动力学改变。动脉性疾患出现的脑充血,如高血压脑病,静脉性疾患如颅内静脉血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等。*脑脊液及其循环通路的病变

原发性颅内高压,继发于代谢、中毒(2)脑膜刺激征

如果体格检查发现脑膜刺激征,应可疑为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病和颅后窝病变,如小脑出血或者梗死。

(3)伴有局灶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动眼神经麻痹提示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痛性眼肌麻痹以及糖尿病性神经病变。(2)脑膜刺激征

如果体格检查发现脑膜刺激征,应可疑

出现偏瘫或者偏身感觉障碍、病理征阳性时,预示有脑实质损害,需考虑脑梗死、脑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包括颅内原发肿瘤及其他脏器的转移瘤。

(4)触发点

9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其神经支配的区域都有触发点,舌咽神经痛的触发点位于咽后壁及舌后部。出现偏瘫或者偏身感觉障碍、病理征阳性时,预示有脑实质原发性头痛原发性头痛头痛的分类(最新国际头痛分类,ICHD-Ⅱ)原发性头痛(功能性头痛\慢性头痛)偏头痛(1)紧张性头痛(2)丛集性头痛(3)其他原发性头痛(4)继发性头痛(症状性头痛)(5-11)颜面神经痛颅神经痛、中枢神经痛(13)其他头痛、颅神经痛、中枢性或原发性面痛(14)头痛的分类(最新国际头痛分类,ICHD-Ⅱ)原发性头痛(功能一、偏头痛一、偏头痛偏头痛的流行病学偏头痛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西方国家较高德国:28%;美国:8-12%;日本:8%中国大陆:986/10万偏头痛的流行病学偏头痛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的年龄及性别分布20100406080302010女性男性患病率年龄(岁)偏头痛的年龄及性别分布20100406080302010女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血管源性学说神经源性学说三叉神经反射学说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血管源性学说血管源性学说1963年HaroldWolff提出先兆——颅内血管收缩头痛——颅外血管扩张支持点:

先兆时应用血管扩张剂先兆可终止或暂时消失;头痛是搏动性的,与脉搏相一致;在颈动脉和颞浅动脉施加压力后,头痛可缓解;

血管收缩剂(L-NEMA、麦角胺等)对头痛有效血管源性学说1963年HaroldWolff提出神经源性学说偏头痛是由于大脑皮层或下丘脑放电所致支持点:EEG偶尔可见痫性波及慢波丙戊酸钠可预防发作

神经源性学说偏头痛是由于大脑皮层或下丘脑放电所致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大脑皮层或下丘脑丘脑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SP,CGRP,VIP硬脑膜神经源性炎症(血管扩张、血浆外渗、肥大细胞脱颗粒)致痛物质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大脑皮层或下丘脑三叉神经节偏头痛的有关概念偏头痛特征是发作性的、多为偏侧的、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或活动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中休息则可缓解头痛。偏头痛的有关概念偏头痛特征是发作性的、多为偏侧的、中重度先兆指发生在头痛之前或伴随头痛一起发生的完全可逆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视觉、感觉、言语、运动等的缺损或刺激症状。大多数先兆为视觉症状,常为双眼同向症状,如视物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感觉症状多呈面-手区域分布。先兆症状一般在5-20min内逐渐形成,持续不超过60min。不同先兆可以接连出现。先兆指发生在头痛之前或伴随头痛一起发生的完全可逆的局灶性神经典型偏头痛临床表现1、前驱期:精神症状、神经症状和其它等2、先兆期:视觉先兆、感觉先兆和运动先兆等3、头痛期:部位:一侧或扩张到全头部;持续时间:4-72h,儿童2-8h;伴随症状:消化道症状和畏光、声等;与头颈部活动症状加重;睡眠后减轻。4、头痛后期:常有疲劳、倦怠、烦燥等精神症状。典型偏头痛临床表现1、前驱期:精神症状、神经症状和其它等头痛诊断及治疗zxm0716课件国际ICHDⅡ偏头痛分型1.1无先兆偏头痛1.2先兆性偏头痛1.2.1典型先兆性偏头痛1.2.2伴典型先兆的非偏头痛性头痛1.2.3无头痛的典型先兆1.2.4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1.2.5散发的偏瘫性偏头痛1.2.6基底型偏头痛1.3可能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综合征1.3.1周期性呕吐1.3.2腹型偏头痛1.3.3儿童良性发作性眩晕1.4视网膜性偏头痛1.5偏头痛的并发症1.5.1慢性偏头痛1.5.2偏头痛持续状态1.5.3无梗塞性持续状态1.5.4偏头痛性梗塞1.5.5偏头痛诱发性癫痫1.6很可能的偏头痛1.6.1很可能的无先兆性偏头痛1.6.2很可能的先兆性偏头痛1.6.3很可能的慢性偏头痛常见国际ICHDⅡ偏头痛分型1.1无先兆偏头痛1.4视网膜性1.1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符合B-D项特征的至少5次发作B.头痛发作(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持续4~72hC.至少有下列中的2项头痛特征:

(1)单侧性,

(2)搏动性,

(3)中或重度疼痛,

(4)日常活动会加重头痛或头痛时避免此类活动D.头痛过程中至少伴随下列1项:

(1)恶心和(或)呕吐,

(2)畏光和畏声E.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1.1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符合B-D项特征的至少5次发1.2.1典型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符合B-D特征的至少2次发作B.先兆至少有下列的1种表现,没有运动无力症状:

(1)完全可逆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表现(如闪光、亮点亮线)和(或)阴性表现(如视野缺损),

(2)完全可逆的感觉异常,包括阳性表现(如针刺感)和(或)阴性表现(如麻木),

(3)完全可逆的语言功能障碍C.至少满足下列的2项:

(1)同向视觉症状和(或)单侧感觉状,

(2)至少1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的过程≥5min,和/或不同先兆症状接连发生,过程≥5min,

(3)每个症状持5~60minD.在先兆症状同时或在先兆发生后60min内出现头痛,头痛符合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B-D项E.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1.2.1典型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符合B-D特征的至少2如典型先兆后的头痛不符合偏头痛性头痛的特点,应诊断为1.2.2伴典型先兆的非偏头痛性头痛;如典型先兆后无头痛发作,应诊断为1.2.3典型先兆不伴头痛;如先兆表现为肢体无力,同时其一级亲属中有类似发作,则诊断为1.2.4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否则诊断为1.2.5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先兆表现为后循环系统支配的神经受累,如构音障碍、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复视、双鼻侧或侧视野同时出现的视觉症状、共济失调、意识改变、双侧感异常等,而非肢体无力时,诊断为1.2.6基底型偏头痛;如典型先兆后的头痛不符合偏头痛性头痛的特点,应诊断为1.2.偏头痛防治的基本原则(1)帮助患者确立科学的正确的防治观念和目标;(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3)寻找并避免各种偏头痛诱因;(4)充分利用非药物干预手段,包括按摩、理疗、生物反馈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针灸等;(5)药物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期和预防性治疗两大类。中药被广泛应用,但尚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偏头痛防治的基本原则(1)帮助患者确立科学的正确的防治观念和1.急性发作期治疗

迅速缓解疼痛、消除伴随症状并恢复日常功能。1、非特异性治疗药物:

1.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1.2巴比妥类等镇静药;

1.3阿片类药物。2、特异性治疗药物:

2.1麦角类制剂;

2.2曲坦类药物。1.急性发作期治疗迅速缓解疼痛、消除伴随症状并恢复日常功阶梯选药首选NSAIDs,效果不佳,再改用特异性药物分层选药—即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选用药物,轻中度头痛和以往对NSAIDs反应好的重度头痛选择NSAIDs;中重度头痛对NSAIDs反应差直接选用特异性药物;药物选择阶梯选药药物选择胃肠外给药严重的恶心和呕吐联合用药NSAIDs或特异性药物胃复安、多潘立酮:治疗伴随症状,促进其他药物的吸收。中药(头痛宁)

胃肠外给药二、紧张性头痛二、紧张性头痛

紧张型头痛是颈部和头面部肌肉持续性收缩而产生的头部压迫感、沉重感和紧箍感。分为偶发性、频发性和慢性紧张型头痛三亚型。头痛诊断及治疗zxm0716课件紧张型头痛(TTH)分类和诊断标准紧张型头痛分类(紧张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1)少发性发作性紧张型头痛(2)频发性发作性紧张型头痛(3)慢性紧张型头痛

紧张型头痛(TTH)分类和诊断标准紧张型头痛分类ICHD-Ⅱ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A.发作频率

1、平均每月发作<1日(每年<12日),共发作10次以上

2、1日<平均每月发作<15日(每

年>12日并<180日),共发作10次以上

3、平均每月发作>15日(每年>180日)B.头痛持续30分钟到7天C.头痛至少有以下特点中的2个:

1.双侧头痛

2.性质为压迫性或紧箍样(非搏动性)

3.轻到中度头痛

4.日常活动如行走或爬楼梯不加重头痛D.符合以下两条:

1.无恶心和呕吐(可以有厌食)

2.畏光或畏声中不超过一项E.除外其他原因的头痛

ICHD-Ⅱ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A.发作频率紧张型头痛的治疗心理治疗除外器质性病变消除患者疑虑、焦虑或精神压力药物一般非麻醉药物肌松药物乙哌立松安定类伴抑郁者可用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塞平(多虑平)、黛立新(二盐酸氟哌噻吨和盐酸四甲蒽丙胺合剂),以及新一代的选择性5-HT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和左洛复等生物反馈疗法针刺、理疗、按摩紧张型头痛的治疗心理治疗除外器质性病变消除患者疑虑、三、丛集性头痛三、丛集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常固定于一侧。每次发作时间较短,头痛一般在10~15分钟内迅速达到高峰,剧烈头痛平均持续1小时左右,难以忍受,过后便迅速缓解。患者常用“钻、刺、剐、烙”等词来形容头痛的惨烈。丛集性头痛常固定于一侧。每次发作时间较短,头痛一般在丛集性头痛(CH)的诊断标准A.有5次以上头痛发作符合下列B-D的条件B.未治疗时为单侧性的重-极重度头痛。存在于眶、眶上或颞部中的至少一处,发作持续l5—180分钟C.在头痛的一侧,至少伴有下列特征的一项:

1.结膜充血和/或流泪2.鼻塞和/或流涕

3.眼睑浮肿4.额部和面部出汗

5.瞳孔缩小和/或眼睑下垂

6.无法冷静或兴奋的样子D.发作频率为隔日1次~8次/日E.排除其它疾病丛集性头痛(CH)的诊断标准A.有5次以上头痛发作符合下列BCH的治疗与预防新推荐CH的急性期治疗,可使用舒马普坦6mg(皮下)、佐米曲普坦5mg和10mg(鼻腔噴雾)及吸纯氧6-12L/min(A级)舒马普坦20mg(鼻腔噴雾)、佐米曲普坦5mg和10mg(口服)(B级)CH预防的预防性治疗:Civamide100ug/d(鼻内给药)和枕骨下类固醇注射(B级),或维拉帕米360mg、碳酸锂900mg和褪黑激素10mg(C级)CH的治疗与预防新推荐CH的急性期治疗,可使用舒马普坦6mg头痛诊断及治疗zxm0716课件谢谢!谢谢!头痛的诊断与鉴别

头痛的诊断与鉴别

在临床工作中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人的一生中没有头痛体验的极少。在健康人群中约2/3的人曾发生过头痛,其中仅18%以头痛为主诉而求诊。头痛诊断及治疗zxm0716课件曾有统计,

单纯头痛到神经内科就诊者,占就诊总数的30%~40%,头痛作为神经症来就诊者,占就诊总数的40%~50%,故有头痛症状者,占神经内科门诊总数的70%~90%。曾有统计,

单纯头痛到神经内科就诊者,占就诊总数的30%~流行病学60-75%ofadultshaveatleastoneheadache/year5-10%willseekphysicianevaluation2.8millionannualEmergencyDepartment(ED)visitsforheadacheLessthan10%ofEDpatientswithchiefcomplaintofheadachewillhaveemergentsecondarycause流行病学60-75%ofadultshaveatlHeadacheintheEmergencyDepartment

TensionMigraineCluster32%22%<1%PrimaryHeadacheSubarachnoidHemorrhageMeningitisTemporalArteritisSubduralHematomaCNStumorMiscellaneousillnessNospecificdiagnosis<1%<1%<1%<1%3%33%7%3%SecondaryHeadacheHeadacheintheEmergencyDepa

头部的神经支配

及对疼痛的敏感组织头部的神经支配

及对疼痛的敏感组织

头面部及颅内外组织的痛觉主要由三叉神经供应及传导,其他还有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以及颈神经1-3。

所有痛觉的传入纤维,不论源自上述哪一条神经,均终于脑干三叉神经脊束核。疼痛觉二级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头面部及颅内外组织的痛觉主要由三叉神经供应及传导,其他(一)颅外对疼痛敏感的结构颅外的动脉:额动脉和眶上动脉、颞浅动脉、耳后动脉和枕动脉。这些动脉对扩张、牵拉、扭曲极为敏感,这是血管性头痛的主要原因。颅外肌肉:颞肌、项部深层的半棘肌、头最长肌、颞最长肌及枕下肌肉、项部中层的头夹肌和颈夹肌、浅部的斜方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这些肌肉的持续收缩和血流受阻引起代谢产物堆积并释放致痛物质而产生疼痛。(一)颅外对疼痛敏感的结构颅外的动脉:额动脉和眶上动脉、颞浅颅外末梢神经:常见滑车神经、眶上神经、耳颞神经、枕大、小神经和耳大神经,若受到刺激,可产生深部放射痛。头颅骨膜:颅底骨膜对疼痛敏感。颅外末梢神经:常见滑车神经、眶上神经、耳颞神经、枕大、小神经(二)颅内对疼痛敏感的结构血管:主要是脑膜动脉、脑底动脉环、大部分静脉窦及皮层静脉。脑膜:颅前、后凹及脑膜中动脉周硬膜有痛感,小脑幕上痛感明显。神经:主要为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颈1~3脊神经的分支。(二)颅内对疼痛敏感的结构血管:主要是脑膜动脉、脑底动脉环、

头痛

发病机理头痛

发病机理(一)、血管病变1.血管被牵拉、伸展、挤压、移位;2.动脉扩张;3.静脉扩张;4.血管炎症;(一)、血管病变(二)脑膜受刺激;(三)肌肉病变;(四)神经病变;(五)血管活性物质对组织的刺激;(六)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放电。(二)脑膜受刺激;头痛的病因

及诊断头痛的步骤头痛的病因

及诊断头痛的步骤

产生头痛的原因很多,有器质性的、也有非器质性的或功能性的。尽管多数头痛为原发性,即迄今为止尚不明确其病因和确切发病机制,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偏头痛和三叉神经-自主神经痛,而也有不少头痛是由特定病因所致,此类称为继发性头痛。产生头痛的原因很多,有器质性的、也有非器质性的或功能

所有原发性头痛的诊断必须先排除器质性病变因素,否则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甚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正确认识和识别继发性头痛临床意义重大。所有原发性头痛的诊断必须先排除器质性病变因素,否则易一、头痛诊疗思路ChiefComplaint:HeadacheHeadacheAlarmsEvidenceofseriousheadachedisorderbyhistoryorphysicalexamDiagnosisofPrimaryHeadacheDisorder

Work-uptoidentify/excludesecondaryheadacheetiologyTreatPrimaryHeadacheNOYESYESNOConsiderwork-upforsecondaryheadache一、头痛诊疗思路ChiefComplaint:Heada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有无值得警惕的发现考虑原发性头痛、推敲有无不典型之处明确原发性头痛类型结合辅助检查判断有无引起继发性的疾病明确继发性头痛类型无无无有有有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有无值得警惕的发现考虑原发性头痛、推敲明确

需进一步检查的头痛警报突然发作的首次头痛 加重的头痛 新近出现的晚发头痛 伴有发热、皮疹、颈部抵抗的头痛 进行性加重的头痛 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而非先兆的头痛伴有精神改变的头痛 伴有视乳头水肿的头痛 癌症或HIV患者新出现的头痛

需进一步检查的头痛警报突然发作的首次头痛 二、头痛的分类(最新国际头痛分类,ICHD-Ⅱ)原发性头痛(功能性头痛\慢性头痛)偏头痛(1)紧张性头痛(2)丛集性头痛(3)其他原发性头痛(4)继发性头痛(症状性头痛)(5-11)颜面神经痛颅神经痛、中枢神经痛(13)其他头痛、颅神经痛、中枢性或原发性面痛(14)二、头痛的分类(最新国际头痛分类,ICHD-Ⅱ)原发性头痛(一、分类

*头和(或)颈部创伤性头痛

急性创伤、慢性创伤、挥鞭伤、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或其他头部和(或)颈部创伤。(一)继发性头痛一、分类

*头和(或)颈部创伤性头痛

急性*头和(或)颈部血管疾患所致头痛

缺血性发作(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囊状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脊膜动静脉瘘、巨大血管瘤、脑三叉神经或软脑膜血管瘤病(SturgeWeber综合征)、巨细胞动脉炎(GCA)、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脉管炎、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脉管炎、动脉剥离、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血管成形术、颅内血管内操作、脑血管造影术、脑静脉血栓形成、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ELAS)、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血管病以及垂体卒中。*头和(或)颈部血管疾患所致头痛

缺血性*非血管性颅内疾患所致头痛

原发性颅内高压,继发于代谢、中毒或激素原因引起的颅内高压,继发于脑积水的颅内高压,低颅内压(腰椎穿刺后、脑脊液漏),神经结节病,无菌性脑膜炎,淋巴细胞性垂体炎,颅内新生物,鞘内注射,癫痫发作和Chiari畸形1型(CM1)。*非血管性颅内疾患所致头痛

原发性颅内高压,继发于代

*某些物质或某些物质戒断所致头痛

突然应用或暴露于一氧化氮(NO)前体、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一氧化碳、酒精、味精、可卡因、大麻、组织胺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药物滥用引起的头痛,如麦角胺、舒巴坦、止痛剂、阿片、外源性激素等;物质戒断,如咖啡因、阿片、雌激素。*某些物质或某些物质戒断所致头痛

突然应用或

*感染所致头痛

颅内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淋巴细胞性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硬脑膜下积脓;系统性感染如系统性细菌感染、系统性病毒感染、其他系统性感染、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如艾滋病、慢性感染等。*感染所致头痛

颅内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代谢疾患所致头痛

缺氧和(或)高碳酸血症,如高纬度、潜水、睡眠呼吸暂停;透析;高血压、嗜铬细胞瘤、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先兆子痫、子痫;甲状腺功能减退、禁食。*代谢疾患所致头痛

缺氧和(或)高碳酸血症,如高纬度

*头部、颈部、眼、耳、鼻、鼻窦、牙齿、口腔或其他头面部结构疾患所致头痛

颅骨、颈部疾患,如咽后腱炎、颅颈肌张力障碍;眼部疾患,如急性青光眼、屈光不正、隐斜视或斜视(隐性或显性斜视)、炎性疾患;耳部疾患,鼻窦炎,牙齿、口腔或相关结构疾患;颞下颌关节(TMJ)疾患。*头部、颈部、眼、耳、鼻、鼻窦、牙齿、口腔或其

*脑神经痛和与中枢性疾患有关的面部疼痛

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中间神经痛、喉上神经痛、鼻睫神经痛、眶上神经痛、枕神经痛、颈-舌综合征、外部压迫性头痛、冷刺激性头痛、结构性损伤导致脑神经或颈上神经根的受压、刺激或扭曲引起的持续性疼痛、视神经炎、眼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归因于带状疱疹的头痛或面痛、Tolosa-Hunt综合征、眼肌麻痹性“偏头痛”。*脑神经痛和与中枢性疾患有关的面部疼痛

三二、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病史是诊断头痛的首要步骤,通过询问病史常能提示器质性头痛的某些病因。头痛病史应包括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伴发症状和诱发或加重因素等。

二、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病史是诊断头痛的首要步骤,通过病史的采集及体检中的注意事项:1.头痛的发生速度;2.头痛的部位;3.头痛发生的时间和持续时间;4.头痛的程度:5.头痛的性质:6.头痛的伴随症状:7.头痛诱发、加重及缓解因素:8.头痛的周期性。病史的采集及体检中的注意事项:部位

*头额颞部疼痛提示幕上病变。

*枕颈背部疼痛提示颅后窝病变。

*全头部弥漫性疼痛,则提示非血管性颅内疾患、某些物质或某些物质戒断性头痛、感染性头痛和代谢疾患。

*单侧头痛提示脑神经痛和与中枢性疾患有关的面部疼痛。

*若颈部剧烈疼痛则多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急性颈肌炎。

*头痛起源于头部浅表部位者通常由头颅、颈部、眼、耳、鼻、鼻窦、牙齿、口腔或其他头面部疾患所致。部位

*头额颞部疼痛提示幕上病变。

*枕颈背部疼痛提示颅后窝疼痛性质

*搏动性头痛或者跳痛常见于高血压病、急性发热性疾病和脑肿瘤等(非器质性头痛的偏头痛)。

*面部呈阵发性电击样短促剧痛,并沿三叉神经分支的支配区放射,则为三叉神经痛之特征表现。

*舌咽神经痛可由吞咽动作诱发或使疼痛加剧。疼痛性质

*搏动性头痛或者跳痛常见于高血压病、急性发热性疾病疼痛程度

*三叉神经痛、脑膜刺激导致的头痛症状最为剧烈。

*脑肿瘤所致头痛在一较长的时间里可能较轻或仅呈中度疼痛,多与肿瘤的性质及生长速度有关。

*眼源性、鼻源性和齿源性头痛,一般呈中等程度的疼痛。疼痛程度

*三叉神经痛、脑膜刺激导致的头痛症状最为剧烈。

*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

*晨间头痛加剧可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

*有规律的晨间或午后头痛则多见于鼻窦炎。

*长时间阅读后发生头痛者,多为眼源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持续时间仅数十秒。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

*晨间头痛加剧可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

*伴发症状

*头痛伴有剧烈呕吐者,常为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尤其是颅后窝肿瘤,也常见于脑膜脑炎。*伴有剧烈眩晕者,多见于小脑肿瘤、小脑脑桥角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慢性进行性头痛患者,如早期出现精神呆滞、情绪淡漠、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或者表现为欣快,应警惕额叶肿瘤。

*慢性头痛患者若头痛程度骤然加剧,并出现意识不清,提示可能发生脑疝。头痛伴有视力障碍,见于某些眼病和脑瘤。

*短暂的视力减退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头痛伴有复视、呕吐和发热,提示结核性脑膜炎。

*慢性进行性头痛患者出现眼底视乳头水肿,可能存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伴发症状

*头痛伴有剧烈呕吐者,常为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尤其是

诱发、加重和缓解因素

*腰椎穿刺后头痛和其他低颅内压性头痛常因直立位而加重。

*转头、俯首和咳嗽等常使脑肿瘤及脑膜炎患者头痛加剧(偏头痛也有活动时加剧)。

*头位改变头痛程度加重,表明脑室内存在占位性病变。

*某些头痛患者长期服用大量麦角和咖啡因制剂或其他止痛药物,可引起药物滥用性头痛,骤然停药时可出现反跳性头痛。

诱发、加重和缓解因素

*腰椎穿刺后头痛和其他低颅内压性头病程进展

*急性发作的头痛伴有发热者,常提示疾病处于急性感染的初期阶段。

*青壮年患者骤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呕吐及意识障碍,但无发热,提示可能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或脑血管畸形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缓慢发生的头痛多以颅内和颅外的多种慢性疾病为诱因。

*如果头痛出现进展且伴有颅内压增高,则可能为颅内占位性病变。

*对于不伴有颅内压增高的慢性头痛患者,以鼻源性头痛较常见。

病程进展

*急性发作的头痛伴有发热者,常提示疾病处于急性感染

三、临床体格检查

1.内科体格检查

(1)首先注意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脉搏及血压的变化。

*头痛伴有体温升高可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和脑寄生虫病等颅内感染性疾病,以及颅外系统性疾病。

*伴有皮疹、发热伴脑膜刺激征的头痛患者预示流行性脑膜炎。

*头痛伴有呼吸节律变化说明脑干受累,有发生脑疝的可能。

*头痛伴有血压过高,主要见于原发性或者继发性高血压病。

三、临床体格检查

1.内科体格检查

(1)首先注意生命体(2)青年人伴有咽后红斑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新发头痛,表明可能罹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颈部或后枕部存在触发点的头痛,可能为筋膜炎。

*颈动脉球触痛,提示可能为颈动脉痛或颈动脉夹层动脉瘤。

*老年人颞浅动脉增厚、变硬、搏动减弱或者消失,应考虑颞动脉炎。(2)青年人伴有咽后红斑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新发头痛,表明可能

*暂时性颞颌关节触痛,并且关节有咔哒声或活动受限,应疑诊为颞颌关节病变。

*眼压增高提示眼源性头痛,如青光眼。鼻腔脓性分泌物、受累鼻窦区压痛则可能为鼻源性头痛。

*耳部流脓或乳突压痛提示耳源性头痛。

*呈进行性头痛和有多发性咖啡色斑的患者,可能患有神经纤维瘤病和颅内神经鞘瘤或脑膜瘤。

*暂时性颞颌关节触痛,并且关节有咔哒声或活动受限,应疑诊为(3)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应注意检查颈动脉的搏动和杂音情况。

*颅外系统恶性肿瘤者,可能有颅内转移瘤,诱发头痛。

*颅外系统结核者,应注意有颅内结核瘤。

*压迫颞、额部动脉和颈总动脉可使高血压及其他血管性头痛症状减轻。(3)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应注意检查颈动脉的搏动2.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1)眼底视乳头水肿:患者就诊时,如发现其眼底视乳头水肿,可能存在颅内压增高及脑内占位性病变,应考虑以下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实质病变

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颅内感染如脑脓肿、结核瘤、脑炎,出血性疾患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脑膜下血肿,以及大面积脑梗死,代谢性疾患导致的脑水肿等。2.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1)眼底视乳头水肿:患者就诊时,如发*脑脊液及其循环通路的病变

原发性颅内高压,继发于代谢、中毒或激素原因的颅内高压,继发于脑积水的颅内高压及脑膜炎、脉络丛肿瘤导致脑脊液分泌过多。血流动力学改变。动脉性疾患出现的脑充血,如高血压脑病,静脉性疾患如颅内静脉血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等。*脑脊液及其循环通路的病变

原发性颅内高压,继发于代谢、中毒(2)脑膜刺激征

如果体格检查发现脑膜刺激征,应可疑为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病和颅后窝病变,如小脑出血或者梗死。

(3)伴有局灶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动眼神经麻痹提示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痛性眼肌麻痹以及糖尿病性神经病变。(2)脑膜刺激征

如果体格检查发现脑膜刺激征,应可疑

出现偏瘫或者偏身感觉障碍、病理征阳性时,预示有脑实质损害,需考虑脑梗死、脑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包括颅内原发肿瘤及其他脏器的转移瘤。

(4)触发点

9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其神经支配的区域都有触发点,舌咽神经痛的触发点位于咽后壁及舌后部。出现偏瘫或者偏身感觉障碍、病理征阳性时,预示有脑实质原发性头痛原发性头痛头痛的分类(最新国际头痛分类,ICHD-Ⅱ)原发性头痛(功能性头痛\慢性头痛)偏头痛(1)紧张性头痛(2)丛集性头痛(3)其他原发性头痛(4)继发性头痛(症状性头痛)(5-11)颜面神经痛颅神经痛、中枢神经痛(13)其他头痛、颅神经痛、中枢性或原发性面痛(14)头痛的分类(最新国际头痛分类,ICHD-Ⅱ)原发性头痛(功能一、偏头痛一、偏头痛偏头痛的流行病学偏头痛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西方国家较高德国:28%;美国:8-12%;日本:8%中国大陆:986/10万偏头痛的流行病学偏头痛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的年龄及性别分布20100406080302010女性男性患病率年龄(岁)偏头痛的年龄及性别分布20100406080302010女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血管源性学说神经源性学说三叉神经反射学说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血管源性学说血管源性学说1963年HaroldWolff提出先兆——颅内血管收缩头痛——颅外血管扩张支持点:

先兆时应用血管扩张剂先兆可终止或暂时消失;头痛是搏动性的,与脉搏相一致;在颈动脉和颞浅动脉施加压力后,头痛可缓解;

血管收缩剂(L-NEMA、麦角胺等)对头痛有效血管源性学说1963年HaroldWolff提出神经源性学说偏头痛是由于大脑皮层或下丘脑放电所致支持点:EEG偶尔可见痫性波及慢波丙戊酸钠可预防发作

神经源性学说偏头痛是由于大脑皮层或下丘脑放电所致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大脑皮层或下丘脑丘脑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SP,CGRP,VIP硬脑膜神经源性炎症(血管扩张、血浆外渗、肥大细胞脱颗粒)致痛物质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大脑皮层或下丘脑三叉神经节偏头痛的有关概念偏头痛特征是发作性的、多为偏侧的、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或活动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中休息则可缓解头痛。偏头痛的有关概念偏头痛特征是发作性的、多为偏侧的、中重度先兆指发生在头痛之前或伴随头痛一起发生的完全可逆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视觉、感觉、言语、运动等的缺损或刺激症状。大多数先兆为视觉症状,常为双眼同向症状,如视物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感觉症状多呈面-手区域分布。先兆症状一般在5-20min内逐渐形成,持续不超过60min。不同先兆可以接连出现。先兆指发生在头痛之前或伴随头痛一起发生的完全可逆的局灶性神经典型偏头痛临床表现1、前驱期:精神症状、神经症状和其它等2、先兆期:视觉先兆、感觉先兆和运动先兆等3、头痛期:部位:一侧或扩张到全头部;持续时间:4-72h,儿童2-8h;伴随症状:消化道症状和畏光、声等;与头颈部活动症状加重;睡眠后减轻。4、头痛后期:常有疲劳、倦怠、烦燥等精神症状。典型偏头痛临床表现1、前驱期:精神症状、神经症状和其它等头痛诊断及治疗zxm0716课件国际ICHDⅡ偏头痛分型1.1无先兆偏头痛1.2先兆性偏头痛1.2.1典型先兆性偏头痛1.2.2伴典型先兆的非偏头痛性头痛1.2.3无头痛的典型先兆1.2.4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1.2.5散发的偏瘫性偏头痛1.2.6基底型偏头痛1.3可能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综合征1.3.1周期性呕吐1.3.2腹型偏头痛1.3.3儿童良性发作性眩晕1.4视网膜性偏头痛1.5偏头痛的并发症1.5.1慢性偏头痛1.5.2偏头痛持续状态1.5.3无梗塞性持续状态1.5.4偏头痛性梗塞1.5.5偏头痛诱发性癫痫1.6很可能的偏头痛1.6.1很可能的无先兆性偏头痛1.6.2很可能的先兆性偏头痛1.6.3很可能的慢性偏头痛常见国际ICHDⅡ偏头痛分型1.1无先兆偏头痛1.4视网膜性1.1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符合B-D项特征的至少5次发作B.头痛发作(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持续4~72hC.至少有下列中的2项头痛特征:

(1)单侧性,

(2)搏动性,

(3)中或重度疼痛,

(4)日常活动会加重头痛或头痛时避免此类活动D.头痛过程中至少伴随下列1项:

(1)恶心和(或)呕吐,

(2)畏光和畏声E.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1.1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符合B-D项特征的至少5次发1.2.1典型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A.符合B-D特征的至少2次发作B.先兆至少有下列的1种表现,没有运动无力症状:

(1)完全可逆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表现(如闪光、亮点亮线)和(或)阴性表现(如视野缺损),

(2)完全可逆的感觉异常,包括阳性表现(如针刺感)和(或)阴性表现(如麻木),

(3)完全可逆的语言功能障碍C.至少满足下列的2项:

(1)同向视觉症状和(或)单侧感觉状,

(2)至少1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的过程≥5min,和/或不同先兆症状接连发生,过程≥5min,

(3)每个症状持5~60minD.在先兆症状同时或在先兆发生后60min内出现头痛,头痛符合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B-D项E.不能归因于其他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