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课件_第1页
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课件_第2页
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课件_第3页
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课件_第4页
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蒋国鸿兰州第十四中学一、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简析1.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地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状况和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对于家访的看法,结果显示:78%的留守儿童希望在家访中得到班主任更多的关爱;92%的留守儿童家长认为家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有帮助;90%的班主任认识到家访是教师在校外关爱留守儿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开展常态家访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探索其有效策略。一、开展留守儿童常态家访的必要性留守儿童由于家长监管缺位,亲属代管不到位,大多外表邋遢,无心向学,行为不良,心理存在偏差。他们在校内有老师、同学的陪伴,大多不觉得孤单无助,但在校外缺乏亲情和呵护,生活和学习得不到帮助,心理问题得不到疏导,特别需要老师的关爱。而少数班主任认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祖辈年迈,上门家访费时费力,且效果不明显,如今通信工具发达,有什么事给家长或托管人打个电话就可以了。于是,现在班主任上门家访的次数越来越少,甚至为零。当然,绝大部分班主任认识到电话家访只是家访的一种辅助形式,知道只有通过上门家访才能真正了解留守儿童校外生活、学习的困难和心理的需求,意识到“问题学生”多产生于留守儿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对家访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班主任极有必要在留守儿童中进行常态家访,以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二、?_展留守儿童常态家访的策略(一)建档立卡,制订家访计划班主任应在开学初就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例如姓名、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状况等,收集家长、托管人及社区干部的联系电话、微信、QQ等联系方式,着手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建立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卡,学期末将家访记录、图片、影像等资料汇总成册归档。此外,还应根据本班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成立帮扶小组,制订有目的性和有针对性的家访计划,并在工作中落到实处,实现家访工作常态化。(二)拓宽家访渠道,搭建家校交流平台众所周知,常态家访的形式是多样的。二十一世纪前,班主任采用的是走访、信访和约访;二十一世纪初,电话、手机进入千家万户,方便快捷的电话家访成了班主任家访的首选方式;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逐渐兴起了网络家访,飞信、易信、QQ群、微信群改变了班主任“一对一”的家访方式。家校联系的方式不断创新,家访渠道也得到了拓宽,走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不管是什么家访方式,有效才是最好的。我们课题组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探索出了一种“上门+网络”的家访模式。通过上门家访,我们实现了和留守儿童的零距离接触,和其代管亲属一起促膝交谈,更能了解他们校外生活中的困难、学习上的困惑,发现他们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并及时地给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在校外也能得到关爱,让他们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但是,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上门家访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创建了“留守儿童家校交流”QQ群,为千里之外的监护人搭建了一个家校交流平台,把教学进度、课后作业、班级活动图片等发到QQ群,让家长在外也能随时随地了解孩子在校内外的情况。班主任通过QQ群与家长定期交流沟通,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问题,班主任、家长和托管人共同探讨,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干预。(三)做留守儿童能够依靠的人,让常态家访成为留守儿童最长情的陪伴陈奕迅的歌曲《陪你度过漫长的岁月》中,有一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让我们在家访工作中感触颇深。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父母的陪伴,所以最不愿意父母的远离。一旦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会不断地惦念,生活失去了依靠,像缺了主心骨,诸事无所适从;但是,当他们需要的时候,有可以依靠的人陪伴在他们身边时,他们对于父母的离开也会慢慢习惯。留守儿童期待的陪伴其实很简单,老师的一次家访、一次帮助、一个电话,甚至是一个关爱的眼神,就让他们难以忘怀。去年9月,留守儿童梁敏(化名)刚转学到我校六(1)班不到一个星期,对她的投诉便如雪片般飞来:迟到、旷课、说脏话、夜不归宿、打架、偷东西……我们课题组立刻把她由普通家访对象升格为重点家访对象。课题组经多方了解得知:梁敏父亲八年前因吸毒花光家产后一命呜呼,迫于生计,梁敏妈妈只好把她送进一所寄宿学校就外出务工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梁敏形成了孤僻、粗暴、我行我素的性格,这次是由于屡教不改被迫转学回来的。我们的心沉甸甸的,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班主任林英(化名)苦口婆心地找她谈话,她无动于衷;数学老师韦彩(化名)煞费苦心地和她交朋友,她冷脸以对;在家校交流群上,梁敏的妈妈说:“老师,算了,我作为母亲都劝不了,你们别白搭功夫了。”有一天早上,梁敏又迟到了。林老师开电车赶到她家,看到她还在睡觉,问她为什么不上学?梁敏说,自行车被偷了。林老师没有责怪她,给她买了早点送她上学。一连几天,林老师早晚都准时在家门、校门等着她,接送她上下学。第五天早晨,下着瓢泼大雨,梁敏想:“耶!这回林老师不会来了!”可是,大门还是被林老师准时敲响了。到了学校,梁敏小声地说:“老师,以后不用接送我了。”林老师问:“为什么呀?”梁敏终于鼓起勇气说:“其实,我的自行车没被偷,对不起!”林老师欣慰地笑了。可是不久后的星期五,梁敏又旷课了。林老师和韦老师利用中午上门家访,发现她还躺在床上,恨铁不成钢的林老师刚想发火,细心的韦老师拉住了她,因为韦老师发现了异常,伸手一探,发现梁敏的额角烫得像烧红的木炭。两位老师立刻分了工:一人找湿毛巾给她物理降温并悉心照料,一人去找医生给她看病。第二天,两位老师买来米和菜,帮她熬了排骨汤,帮她把屋里屋外收拾打扫了一遍,帮她把衣服、被子洗得干干净净……梁敏看着这一切,感动得落泪哽咽。在老师的定期家访中,梁敏变了,变得阳光自信了,不良习惯和坏毛病慢慢地改掉了,学习成绩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在春节留守儿童家长会上,梁敏妈妈感激地说:“我迫于生计背井离乡,虽不能陪伴孩子,但我的孩子不是孤独无依的。因为老师经常家访陪伴她,在学习上帮助她,在生活上关心她。我在QQ群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看到孩子开心的笑脸,出门在外再也没以前那么揪心了……”常态家访是班主任给留守儿童谱写的一首美丽的乐章。家访的陪伴,让留守儿童的亲情和关爱不再缺席,班主任就是他们能够依靠的人。让我们陪着他们把想念的酸楚拥抱成温暖,陪着他们把独自孤单变成勇敢,陪着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长成参天大树!(责编秦越霞)一、回归原点――课堂价值1.明确目标前提牢固树立三维目标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即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针对不同的课堂特点,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析教学疑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知识感悟和方法体验。如过去的《故乡》的教学目标有如下两点:①了解旧中国农民生活的苦难及其根源。②背诵课文的最后两段,理解议论在文章中的作用。现在在制定具体课时目标时,尽量避免使用“理解”、“领会”这样一些不可测的词汇,而把它们分解为几个小目标。本文用两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的目标:①读通读懂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人物,熟读最后四段。②记住作者、作品及一些字词。第二课时:①读课文并找出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他们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②找出文中议论性的文字,说说其含义和作用。2.充分发挥教师“导游”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让学生体验探索之乐。①预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步。教师通过预习题的设置可以使学生正确的有效入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从而为课堂中探讨做铺垫,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学习文本的激情。②课堂中精读课文,引导学生质疑。在仔细品味课文的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对此予以点拨,再引导学生自学,面对学生模糊而又提不出疑问的地方,教师应旁敲侧击地引导学生再读重点语段,启发学生自己没有发现或提不出的问题。二、回归原点――课堂价值在新课程实施之始,语文教学曾出现过一些误区。在课堂上,一味地求新求变,结果使语文偏离了“语言”这一本色,成了不伦不类的大杂烩,反而忽视了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曾经有位老师这样设计了一节古诗诵读课:演一演、唱一唱、画一画、说一说,大约占近三十分钟时间,整个课堂气氛十分热闹,学生也非常积极地参与。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既不会背诵,也不会写,对诗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对于内涵并不深刻了解。所以在课堂上,不能为调动学生兴趣而冲淡语言学习的氛围,不能光为了活动而活动,一定不能失去语文训练这条主线。在这里,我把每一篇课文的语文学习理解为三个层面:1.完成语言积累,即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和应用生字新词,熟悉和应用有关句式语法,积累优美的段落和篇章。2.利用课文建立语言形象,培养语感,训练思维。能在大脑中还原文本语言描绘的事物面貌;能利用文本惊醒合情合理的想象、推理、判断、归纳;能处理好文本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联想,完成能力的迁移。3.通过对课文的反复品读、同学之间的讨论、师生之间的对话,解读出文本的思想意义,陶冶情操,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三、回归落点――学生发展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应该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鼓励创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体现课堂的开放性。1.开场白精彩激发。开端引起的方式除“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的趣味性。2.引入竞争机制和相互质疑的方法。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分层,比一比谁读书读得又流畅又有感情,谁回答问题准确又全面,谁的想象最有创意,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质疑。3.以情激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发展。语文教学本来就是充满情感的语言文字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自身有感情地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的思想与认同同生活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还可以通过挂图、实物、多媒体等创设学习文本的情境。4.教师应学会倾听学生的个性的“声音”。如《甜甜的泥土》文章结尾说:“不想一夜之间的温回开,冰雪消融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这一结尾重在表现“人间的至亲至爱”的宽广厚实的大地无处不在,但有的学生认为与小说开头“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还有文中之小亮亲妈妈把糖放在大衣棉袄口袋里也没有融化前后矛盾,这样的回答也是可以理解的。小说的结尾确实有些夸张,教师并不能否定学生这样的观点。总之,打造一个有效的课堂,必须使“教”、“学”这两条线平衡发展,融会贯通,教学中贯穿“以生为本、以文为本”的理念,做到学情清楚,目标明确,方法适宜,顺学而导。最终实现课堂价值,落实语文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三个终极回归点。(责编李晔)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11、用1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蒋国鸿兰州第十四中学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蒋国鸿2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课件3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课件4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课件5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课件6(2011年高考江苏卷9—10题)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不同震源深度图例的位置,可知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由东向西深度增大。2.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A.西南

B.东北

C.西北

D.东南【答案】B【解析】日本以东海域为日本暖流,向东北方向流动,即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东北。(2011年高考江苏卷9—10题)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7③考查内容几乎涵盖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全部知识要点,各类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危害、分布规律及如何防灾减灾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是重中之重,就以上表统计而言,地质灾害类考题出现了8处、气象灾害8处和水文灾害3处。

③考查内容几乎涵盖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全部知识要点,各类自然灾8(09年福建文综第40题)堰塞湖是批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成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图11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2)分析唐山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09年福建文综第40题)堰塞湖是批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9答案(1)崩塌、滑波或泥石流。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分布)。(2)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发生引发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答案(1)崩塌、滑波或泥石流。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10(2009安徽卷)34.(30分)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l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12分)(2009安徽卷)34.(30分)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11答案:34.(30分)(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

(3)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答案:34.(30分)12(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课标版,43)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图11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课标版,43)1343.【解析】从试题材料和剖面图可以分析出黄土覆盖在基岩上,与基岩的接触面就成为了土坡的滑动面,且在基岩上黄土厚度不均,呈现出坡顶和坡麓黄土层薄,坡中间厚的特点,这就容易出现一旦人工切坡(如图中所示),加上雨水下渗,基岩与黄土之间形成滑动面,在重力作用下出现滑坡。黄土直立性强,垂直节理发育,人工开挖边坡,就会破坏坡面地形的稳定性,容易导致黄土崩塌。

43.【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

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

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43.【解析】从试题材料和剖面图可以分析出黄土覆盖在基岩上,14(09年山东文综第31题)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答案:(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

(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09年山东文综第31题)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15④考查区域绝大部分集中在中国的区域,但也考查了部分世界区域,各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的考查往往具有明显突出的地方特色。考题更多集中在本区域常见的自然灾害上。④考查区域绝大部分集中在中国的区域,但也考查了部分世界区域,16(2008海南地理,26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完成下列要求。(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6分)

(2008海南地理,26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17答案(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答案18(09年海南地理第24,25,26题)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答案(1)热带气旋(或台风)、温带气旋

(2)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空间分布特点: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减灾对策: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09年海南地理第24,25,26题)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9(2008山东文综,31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右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答案(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2008山东文综,31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右图20(2007山东文综,31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2007山东文综,31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21答案(1)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答案(1)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22(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31)【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2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图。读图回答问题图12(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31)【自然23【答案】(1)西北想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地理位置;地形(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如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解析】(1)根据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分布特点,可知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对于两侧的高原和山地,图中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在高原和山地的数值小,且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因而可知纬度位置和地形是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水的热容量大降温慢,水面可以起到屏障作用保护作物受寒潮的直接影响,增加大气水汽含量增加大气逆辐射。【答案】24(2010年山东卷文综第31题)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4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4分)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6分)

(2010年山东卷文综第31题)

25说明:台风是气象灾害,气压和风速的变化结合必修一常见天气系统回答,(2)设问只问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答案】(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

分);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分)。(2)A地:风暴潮(

分);

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

分)。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分))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说明:台风是气象灾害,气压和风速的变化结合必修一常见天气系统26⑤防灾、减灾类考题比前几年有明显增加。以典型灾害事件,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监测与评估中的作用以及地震、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⑤防灾、减灾类考题比前几年有明显增加。以典型灾害事件,考查地27(2010福建卷)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5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井分析原因。(7分)(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8分)(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7分)(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8分)(2010福建卷)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5甲、28【答案】(1)关系:正相关(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也高)。原因:A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洪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所以应提高防洪标准。(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迁出高风险区。【答案】29(2010北京卷)40.(24分)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国家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是救灾应急措施之一。储备库选址应遵循储存安全、调运方便的原则。(2)运用地理学知识说出满足上述原则的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条件。(8分)答案(2)不易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远离火源、易燃易爆物等);交通运输便利(宜临近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市政条件较好(通讯/通信、供水、供电等)(2010北京卷)40.(24分)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30(09年海南地理第24,25,26题)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答案(1)热带气旋(或台风)、温带气旋

(2)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空间分布特点: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减灾对策: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09年海南地理第24,25,26题)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31(2011年高考福建卷)9.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图20示意图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9分)(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6分)答案:(1)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2011年高考福建卷)9.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32⑥重大、偶发性的自然灾害为做为背景材料,不具体考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而是考查区域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征。这类考题在政治和历史题中也极为常见。⑥重大、偶发性的自然灾害为做为背景材料,不具体考自然灾害与防33二、复习应对建议1.知识整合,构建体系

二、复习应对建议1.知识整合,构建体系

34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课件35①自然灾害的多样性、关联性和成因自然灾害主要分为气象灾害(台风、洪涝、干旱、沙尘暴、寒潮等)和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海啸等)。许多自然灾害之间的“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和“互为因果”关系,构成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但同时也是防灾减灾的突破点。这其中的逻辑关系经常被关注。

(2011北京卷)3.在图3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答案】C【解析】以联系图为情景,考察自然灾害的关联性,思维能力主要体现为推理判断、探究、试误,属于较易试题。①自然灾害的多样性、关联性和成因(2011北京卷)3.在图336②我国及世界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和发生频率很高的国家,辽阔的国土和差异显著的自然环境使得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性,自然灾害也就成为影响该地区发展的制约或影响因素,成为一个区域特征,灾害发生的区域、特征的描述和成因的分析是高考的另一个关注点。②我国及世界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和发37主要灾害:干旱、洪水、台风、寒潮主要灾害:沙漠化、水土流失、雪灾主要灾害:干旱、洪水、飓风、寒潮、酸雨主要灾害:干旱、地震主要灾害:干旱、沙漠化主要灾害:干旱、沙漠化、生物灾害主要灾害:酸雨、雪灾图15主要灾害:干旱、洪水、台风、寒潮主要灾害:沙漠化、水土流失、3817.(2007山东文综,31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答案(1)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17.(2007山东文综,31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39③地理信息技术在监测自然灾害中的应用人类到目前为止还不能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所以只能加强对灾害的监测、预报,以便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地理信息技术(如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的运用,主要是对灾害(地理现象)的过去、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出它的变化趋势,以便对灾害影响作出预测,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和信息,从而使灾害减小到最低。并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加强国际联系,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学科研究的前沿,是高考命题的一个关注点。对这一内容的考查,不会考查它的理论,侧重在应用上。③地理信息技术在监测自然灾害中的应用402.要关注社会热点

2011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如华西秋雨灾害、西南地区夏秋连旱、云南盈江5.8级地震、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6月南方洪涝灾害、冬麦区冬春连旱、第9号台风“梅花”、第17号台风“纳沙”、1月南方低温冷冻和雪灾、西藏“9.18”地震等。

2.要关注社会热点2011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如41(2005广东地理,23~25)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害。据此回答11~13题。11.这次海啸是(双选)()A.特大风暴潮引起的B.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答案BD12.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预防减灾措施是(双选)()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B.将人们迁离海岛的沿岸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D.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答案AD13.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①人口老龄化②沿海人口密度大③多河流入海口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05广东地理,23~25)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42(10年江苏卷地理第17-18题)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早。而新疆堆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2~3题。2.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3.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答案:2.BD3.CD

(10年江苏卷地理第17-18题)2010年3、4月间.我国433.联系区域地理

自然灾害的考查常以区域地理为素材,所以要把这些基本原理和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结合起来。掌握各区域的特点,尤其是自然地理特点,这是学生判断分析区域灾害类型及成因的基础。3.联系区域地理

44(2011北京卷)图2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第2题。2.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横断山和秦岭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答案】A(2011北京卷)图2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454.注重图表解读及有效信息的提取及分析能力的培养4.注重图表解读及有效信息的提取及分析能力的培养4612.(32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广西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10。(3)据图10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________;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8分)答案:(3)旱情自西向东逐渐减轻:降水量东多西少(降水量分布不均);西部坡度大(西部地势高),地表水难以保存,西部地表土层较薄,难以保持水分,西部有石灰岩分布,易造成地表水渗透.打出任意两项即可。

12.(32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广西于2009年8月475.要重视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灾、减灾的措施的分析5.要重视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灾、减灾的措施的分析48谢谢大家谢谢大家49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易卜生

54、唯书籍不朽。——乔特

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谢谢!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2、50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蒋国鸿兰州第十四中学一、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简析1.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地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状况和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对于家访的看法,结果显示:78%的留守儿童希望在家访中得到班主任更多的关爱;92%的留守儿童家长认为家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有帮助;90%的班主任认识到家访是教师在校外关爱留守儿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开展常态家访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探索其有效策略。一、开展留守儿童常态家访的必要性留守儿童由于家长监管缺位,亲属代管不到位,大多外表邋遢,无心向学,行为不良,心理存在偏差。他们在校内有老师、同学的陪伴,大多不觉得孤单无助,但在校外缺乏亲情和呵护,生活和学习得不到帮助,心理问题得不到疏导,特别需要老师的关爱。而少数班主任认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祖辈年迈,上门家访费时费力,且效果不明显,如今通信工具发达,有什么事给家长或托管人打个电话就可以了。于是,现在班主任上门家访的次数越来越少,甚至为零。当然,绝大部分班主任认识到电话家访只是家访的一种辅助形式,知道只有通过上门家访才能真正了解留守儿童校外生活、学习的困难和心理的需求,意识到“问题学生”多产生于留守儿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对家访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班主任极有必要在留守儿童中进行常态家访,以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二、?_展留守儿童常态家访的策略(一)建档立卡,制订家访计划班主任应在开学初就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例如姓名、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状况等,收集家长、托管人及社区干部的联系电话、微信、QQ等联系方式,着手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建立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卡,学期末将家访记录、图片、影像等资料汇总成册归档。此外,还应根据本班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成立帮扶小组,制订有目的性和有针对性的家访计划,并在工作中落到实处,实现家访工作常态化。(二)拓宽家访渠道,搭建家校交流平台众所周知,常态家访的形式是多样的。二十一世纪前,班主任采用的是走访、信访和约访;二十一世纪初,电话、手机进入千家万户,方便快捷的电话家访成了班主任家访的首选方式;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逐渐兴起了网络家访,飞信、易信、QQ群、微信群改变了班主任“一对一”的家访方式。家校联系的方式不断创新,家访渠道也得到了拓宽,走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不管是什么家访方式,有效才是最好的。我们课题组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探索出了一种“上门+网络”的家访模式。通过上门家访,我们实现了和留守儿童的零距离接触,和其代管亲属一起促膝交谈,更能了解他们校外生活中的困难、学习上的困惑,发现他们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并及时地给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在校外也能得到关爱,让他们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但是,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上门家访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创建了“留守儿童家校交流”QQ群,为千里之外的监护人搭建了一个家校交流平台,把教学进度、课后作业、班级活动图片等发到QQ群,让家长在外也能随时随地了解孩子在校内外的情况。班主任通过QQ群与家长定期交流沟通,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问题,班主任、家长和托管人共同探讨,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干预。(三)做留守儿童能够依靠的人,让常态家访成为留守儿童最长情的陪伴陈奕迅的歌曲《陪你度过漫长的岁月》中,有一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让我们在家访工作中感触颇深。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父母的陪伴,所以最不愿意父母的远离。一旦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会不断地惦念,生活失去了依靠,像缺了主心骨,诸事无所适从;但是,当他们需要的时候,有可以依靠的人陪伴在他们身边时,他们对于父母的离开也会慢慢习惯。留守儿童期待的陪伴其实很简单,老师的一次家访、一次帮助、一个电话,甚至是一个关爱的眼神,就让他们难以忘怀。去年9月,留守儿童梁敏(化名)刚转学到我校六(1)班不到一个星期,对她的投诉便如雪片般飞来:迟到、旷课、说脏话、夜不归宿、打架、偷东西……我们课题组立刻把她由普通家访对象升格为重点家访对象。课题组经多方了解得知:梁敏父亲八年前因吸毒花光家产后一命呜呼,迫于生计,梁敏妈妈只好把她送进一所寄宿学校就外出务工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梁敏形成了孤僻、粗暴、我行我素的性格,这次是由于屡教不改被迫转学回来的。我们的心沉甸甸的,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班主任林英(化名)苦口婆心地找她谈话,她无动于衷;数学老师韦彩(化名)煞费苦心地和她交朋友,她冷脸以对;在家校交流群上,梁敏的妈妈说:“老师,算了,我作为母亲都劝不了,你们别白搭功夫了。”有一天早上,梁敏又迟到了。林老师开电车赶到她家,看到她还在睡觉,问她为什么不上学?梁敏说,自行车被偷了。林老师没有责怪她,给她买了早点送她上学。一连几天,林老师早晚都准时在家门、校门等着她,接送她上下学。第五天早晨,下着瓢泼大雨,梁敏想:“耶!这回林老师不会来了!”可是,大门还是被林老师准时敲响了。到了学校,梁敏小声地说:“老师,以后不用接送我了。”林老师问:“为什么呀?”梁敏终于鼓起勇气说:“其实,我的自行车没被偷,对不起!”林老师欣慰地笑了。可是不久后的星期五,梁敏又旷课了。林老师和韦老师利用中午上门家访,发现她还躺在床上,恨铁不成钢的林老师刚想发火,细心的韦老师拉住了她,因为韦老师发现了异常,伸手一探,发现梁敏的额角烫得像烧红的木炭。两位老师立刻分了工:一人找湿毛巾给她物理降温并悉心照料,一人去找医生给她看病。第二天,两位老师买来米和菜,帮她熬了排骨汤,帮她把屋里屋外收拾打扫了一遍,帮她把衣服、被子洗得干干净净……梁敏看着这一切,感动得落泪哽咽。在老师的定期家访中,梁敏变了,变得阳光自信了,不良习惯和坏毛病慢慢地改掉了,学习成绩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在春节留守儿童家长会上,梁敏妈妈感激地说:“我迫于生计背井离乡,虽不能陪伴孩子,但我的孩子不是孤独无依的。因为老师经常家访陪伴她,在学习上帮助她,在生活上关心她。我在QQ群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看到孩子开心的笑脸,出门在外再也没以前那么揪心了……”常态家访是班主任给留守儿童谱写的一首美丽的乐章。家访的陪伴,让留守儿童的亲情和关爱不再缺席,班主任就是他们能够依靠的人。让我们陪着他们把想念的酸楚拥抱成温暖,陪着他们把独自孤单变成勇敢,陪着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长成参天大树!(责编秦越霞)一、回归原点――课堂价值1.明确目标前提牢固树立三维目标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即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针对不同的课堂特点,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析教学疑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知识感悟和方法体验。如过去的《故乡》的教学目标有如下两点:①了解旧中国农民生活的苦难及其根源。②背诵课文的最后两段,理解议论在文章中的作用。现在在制定具体课时目标时,尽量避免使用“理解”、“领会”这样一些不可测的词汇,而把它们分解为几个小目标。本文用两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的目标:①读通读懂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人物,熟读最后四段。②记住作者、作品及一些字词。第二课时:①读课文并找出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他们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②找出文中议论性的文字,说说其含义和作用。2.充分发挥教师“导游”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让学生体验探索之乐。①预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步。教师通过预习题的设置可以使学生正确的有效入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从而为课堂中探讨做铺垫,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学习文本的激情。②课堂中精读课文,引导学生质疑。在仔细品味课文的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对此予以点拨,再引导学生自学,面对学生模糊而又提不出疑问的地方,教师应旁敲侧击地引导学生再读重点语段,启发学生自己没有发现或提不出的问题。二、回归原点――课堂价值在新课程实施之始,语文教学曾出现过一些误区。在课堂上,一味地求新求变,结果使语文偏离了“语言”这一本色,成了不伦不类的大杂烩,反而忽视了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曾经有位老师这样设计了一节古诗诵读课:演一演、唱一唱、画一画、说一说,大约占近三十分钟时间,整个课堂气氛十分热闹,学生也非常积极地参与。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既不会背诵,也不会写,对诗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对于内涵并不深刻了解。所以在课堂上,不能为调动学生兴趣而冲淡语言学习的氛围,不能光为了活动而活动,一定不能失去语文训练这条主线。在这里,我把每一篇课文的语文学习理解为三个层面:1.完成语言积累,即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和应用生字新词,熟悉和应用有关句式语法,积累优美的段落和篇章。2.利用课文建立语言形象,培养语感,训练思维。能在大脑中还原文本语言描绘的事物面貌;能利用文本惊醒合情合理的想象、推理、判断、归纳;能处理好文本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联想,完成能力的迁移。3.通过对课文的反复品读、同学之间的讨论、师生之间的对话,解读出文本的思想意义,陶冶情操,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三、回归落点――学生发展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应该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鼓励创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体现课堂的开放性。1.开场白精彩激发。开端引起的方式除“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的趣味性。2.引入竞争机制和相互质疑的方法。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分层,比一比谁读书读得又流畅又有感情,谁回答问题准确又全面,谁的想象最有创意,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质疑。3.以情激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发展。语文教学本来就是充满情感的语言文字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自身有感情地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的思想与认同同生活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还可以通过挂图、实物、多媒体等创设学习文本的情境。4.教师应学会倾听学生的个性的“声音”。如《甜甜的泥土》文章结尾说:“不想一夜之间的温回开,冰雪消融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这一结尾重在表现“人间的至亲至爱”的宽广厚实的大地无处不在,但有的学生认为与小说开头“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还有文中之小亮亲妈妈把糖放在大衣棉袄口袋里也没有融化前后矛盾,这样的回答也是可以理解的。小说的结尾确实有些夸张,教师并不能否定学生这样的观点。总之,打造一个有效的课堂,必须使“教”、“学”这两条线平衡发展,融会贯通,教学中贯穿“以生为本、以文为本”的理念,做到学情清楚,目标明确,方法适宜,顺学而导。最终实现课堂价值,落实语文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三个终极回归点。(责编李晔)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11、用51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蒋国鸿兰州第十四中学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蒋国鸿52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课件53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课件54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课件55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课件56(2011年高考江苏卷9—10题)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不同震源深度图例的位置,可知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由东向西深度增大。2.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A.西南

B.东北

C.西北

D.东南【答案】B【解析】日本以东海域为日本暖流,向东北方向流动,即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东北。(2011年高考江苏卷9—10题)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57③考查内容几乎涵盖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全部知识要点,各类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危害、分布规律及如何防灾减灾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是重中之重,就以上表统计而言,地质灾害类考题出现了8处、气象灾害8处和水文灾害3处。

③考查内容几乎涵盖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全部知识要点,各类自然灾58(09年福建文综第40题)堰塞湖是批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成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图11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2)分析唐山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09年福建文综第40题)堰塞湖是批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59答案(1)崩塌、滑波或泥石流。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分布)。(2)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发生引发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答案(1)崩塌、滑波或泥石流。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60(2009安徽卷)34.(30分)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l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12分)(2009安徽卷)34.(30分)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61答案:34.(30分)(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

(3)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答案:34.(30分)62(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课标版,43)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图11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课标版,43)6343.【解析】从试题材料和剖面图可以分析出黄土覆盖在基岩上,与基岩的接触面就成为了土坡的滑动面,且在基岩上黄土厚度不均,呈现出坡顶和坡麓黄土层薄,坡中间厚的特点,这就容易出现一旦人工切坡(如图中所示),加上雨水下渗,基岩与黄土之间形成滑动面,在重力作用下出现滑坡。黄土直立性强,垂直节理发育,人工开挖边坡,就会破坏坡面地形的稳定性,容易导致黄土崩塌。

43.【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

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

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43.【解析】从试题材料和剖面图可以分析出黄土覆盖在基岩上,64(09年山东文综第31题)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答案:(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

(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09年山东文综第31题)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65④考查区域绝大部分集中在中国的区域,但也考查了部分世界区域,各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的考查往往具有明显突出的地方特色。考题更多集中在本区域常见的自然灾害上。④考查区域绝大部分集中在中国的区域,但也考查了部分世界区域,66(2008海南地理,26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完成下列要求。(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6分)

(2008海南地理,26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67答案(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答案68(09年海南地理第24,25,26题)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答案(1)热带气旋(或台风)、温带气旋

(2)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空间分布特点: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减灾对策: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09年海南地理第24,25,26题)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69(2008山东文综,31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右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答案(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2008山东文综,31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右图70(2007山东文综,31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2007山东文综,31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71答案(1)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答案(1)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72(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31)【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2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直线图。读图回答问题图12(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31)【自然73【答案】(1)西北想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地理位置;地形(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如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解析】(1)根据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分布特点,可知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对于两侧的高原和山地,图中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在高原和山地的数值小,且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因而可知纬度位置和地形是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水的热容量大降温慢,水面可以起到屏障作用保护作物受寒潮的直接影响,增加大气水汽含量增加大气逆辐射。【答案】74(2010年山东卷文综第31题)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4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4分)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6分)

(2010年山东卷文综第31题)

75说明:台风是气象灾害,气压和风速的变化结合必修一常见天气系统回答,(2)设问只问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答案】(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

分);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分)。(2)A地:风暴潮(

分);

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

分)。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分))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说明:台风是气象灾害,气压和风速的变化结合必修一常见天气系统76⑤防灾、减灾类考题比前几年有明显增加。以典型灾害事件,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监测与评估中的作用以及地震、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⑤防灾、减灾类考题比前几年有明显增加。以典型灾害事件,考查地77(2010福建卷)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5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井分析原因。(7分)(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8分)(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7分)(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8分)(2010福建卷)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5甲、78【答案】(1)关系:正相关(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也高)。原因:A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洪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所以应提高防洪标准。(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迁出高风险区。【答案】79(2010北京卷)40.(24分)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国家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是救灾应急措施之一。储备库选址应遵循储存安全、调运方便的原则。(2)运用地理学知识说出满足上述原则的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条件。(8分)答案(2)不易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远离火源、易燃易爆物等);交通运输便利(宜临近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市政条件较好(通讯/通信、供水、供电等)(2010北京卷)40.(24分)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80(09年海南地理第24,25,26题)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答案(1)热带气旋(或台风)、温带气旋

(2)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空间分布特点: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减灾对策: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09年海南地理第24,25,26题)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1(2011年高考福建卷)9.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图20示意图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9分)(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6分)答案:(1)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2011年高考福建卷)9.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82⑥重大、偶发性的自然灾害为做为背景材料,不具体考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而是考查区域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征。这类考题在政治和历史题中也极为常见。⑥重大、偶发性的自然灾害为做为背景材料,不具体考自然灾害与防83二、复习应对建议1.知识整合,构建体系

二、复习应对建议1.知识整合,构建体系

84简析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考卷中的命题特点及复习应对建议课件85①自然灾害的多样性、关联性和成因自然灾害主要分为气象灾害(台风、洪涝、干旱、沙尘暴、寒潮等)和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海啸等)。许多自然灾害之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