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_第1页
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_第2页
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_第3页
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_第4页
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降水的分布与变化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降水的分布与变化降水的分布与变化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习目标1.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课程点。标准2.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高效上好每节课·怏乐上好每天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如何开展创新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是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重任。那么,我们如何奏响创新的主旋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实践与探索。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创新教育关键在于课堂上激活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必须保证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还给他们一个自由的天空,让他们的思想自由地飞翔,让他们的情趣尽情地展现。这就需要我们无为而治,把课堂放权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激发。(一)精心准备导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漪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堂课,我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精心准备导言,让学生感到每一节课的重要意义和乐趣,激发他们巨大的学习热情和活跃的思维。例如我在讲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卢延让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在中国古代,有许多炼字的经典事例。的确,一字之差,却能使作品的境界有天壤之别。“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大家想想:明明是一枝梅,为什么作者偏偏说是一枝“春”呢?苏轼词云:“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这里为什么要说是对一“溪”云呢?学了《咬文嚼字》,我相信我们对字词的推敲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又如我在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同学们,让我们在标题上做文章: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要装在套子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套子?是谁把他装入套子中的?今天在我们周围是否也有这种套中人?”这些导语运用悬念艺术,层层设疑,丝丝相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深入地钻研教材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样有悬念的导言,促使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探究原因,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容易被激发出来。(二)把课堂放权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主动活动,自由地探索知识和交流体验。创建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即以民主平等型的师生关系代替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与己不同、与众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尊重、宽容、鼓励的态度,而不是强制、苟求、压制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得到发挥,创新能力才能充分展现。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求异是创新的核心。一个学生敢于对名家的作品提出异议,这就是难得的创新意识的表现。而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一种创造,有时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好奇质疑是学生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因此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心理,注意保护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一切都给学生嚼烂,而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还变换角色,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改善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做老师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上台讲解的过程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创造力。(三)把评判作业的权利也让权给学生。学生细作,一般情况下我都只批改一部分,另一部分则由学生评判。我让学生互做老师,互看互改习作,写上评语,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学生都有让别人认同,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因此,他们在看作文时非常负责,非常认真。另外,我还让学生上讲台讲述他们看作业的体会,暴露其所看作业中出的一些问题,然后大家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或不足之处以供借鉴。在辅导、批改作业过程中我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的见解特别新颖深刻,值得推广,这时我就布置该同学做好上台讲解的准备;并且学生如果对老师和其他学生的讲解有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随时上台讲给大家听。在这过程中不是某人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是靠他们自己一点点地摸索,靠自己的思考,他们被自己的点点进步鼓舞着,欢欣雀跃着,他们发现自己居然有如此大的潜力和创造力。这时,我们创新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二、课堂是创新教育的关键,除了课堂外,我们还有许多创新教育的途径。研究性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比较理想的途径。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研究,鼓励他们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把课本学到的理论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不断地培养自己丰富的创新能力。很多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充分地体验和感悟,从而创作出一篇篇具有时代气息和富有感染力的优秀作品。例如在学了毛泽东的《序言》后,我让学生利用暑假写过一篇有关我国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其中一学生在调查了学校旁边的北塘河河水近20年来的变化,写了一篇“北塘河的水,我为你心痛”的调查报告。当学生把触目惊心的数字和事实摆在我们的面前时,老师和学生都被触动了。学生提出的解决措施,虽然稚嫩但却颇有见地,充分显示了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不断迸发的创新潜能。除此之外,创新教育的途径还很多,比如利用多媒体网络让学生参加社区论坛,或让学生们自己出手抄报、黑板报等,都是激发他们创新潜能的很好的途径。我在创新教育方面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取得创造思维教学的硕果,离不开学生,“教学相长”,每一个学生都是老师创新教学的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学生来”。我将和我的学生一起,共同探索创新教育的奥秘,奏响语文创新教育的主旋律。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农村小学从教三十多年,却发现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提高小学阅读的有效性呢?一、以阅读兴趣为起点,让学生爱上阅读小学生处于启蒙阶段,活泼好动的特性让他们很难集中精力安安静静坐在那里较长时间的阅读,同时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完完整整地读一本并理解其中内容的极为少见。此外,农村学校图书馆资源有限,学生也很少有条件支持去购买书籍,有一部分学生为留守儿童,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学习习惯较差,对待学习没有主动性积极性,作业都是被强迫完成的,让他们主动去阅读那简直是妄想(动漫书除外)。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乐于阅读。小学生具有天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新奇的事物他们总想看一看、试一试的特点。我们在书籍的选择上,可以从彩绘版的童话故事入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哈利波特》等,阅读时他们可以借助书中的拼音识字,结合精美的彩图,走进美妙绝伦的童话世界。这些故事性强、想象力丰富、趣味性浓的书籍往往让他们爱不释手。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涉及的成语或典故,给学生讲讲相关的故事,这也能巧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还可以在课前开展讲故事等阅读交流活动,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讲述自己近期阅读的书籍中的故事、成语故事,或是对某本书、某个故事的体会。我先安排了平时班上表现积极且阅读面广的学生,他的故事讲得很成功,这引来了很多学生羡慕的目光,也增强了他的自豪感。其他学生也希望能通过这个舞台来表现自己,于是他们开始为下一次讲故事做准备,这就促使他们开始进行主动阅读。后来,我又让讲故事的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故事来讲,你希望告诉他人什么道理,或者听故事的同学收获了什么,这样由浅及深,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感悟能力、思考能力、概括能力都相应的得到了提升,阅读氛围渐渐浓了。二、以阅读方法为着力点,让学生学会阅读“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不得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更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首先,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学会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张天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小学语文教材,大多课文文情并茂,并配有美丽的插图,可读性甚强,但有些学生朗读水平不高,往往读不出文章的味儿,因而也就没有多大的阅读兴趣,对蕴含在文章中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我们要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热爱!我们可以采用教师范读,教会学生根据情感如何处理轻重、快慢,也可以播放录音,让学生模仿跟读。常见的朗读形式还有分角色读、小组读、自由读、开火车读等等,我们要根据不同课文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在多样化的“读”中品味语文。还可以经常开展朗读比赛活动,营造浓郁的氛围。不仅如此,我们一定要让学生诵读于口,娴熟于心,一些精彩的句、段、篇要能够准确地背诵以至默写。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以后写的能力。在朗读时,品评体味,思辨吸收,只读不悟,仅是死读书;既读又悟,才是真学习。其次,探究文本,让学生学会研读内容,读懂文章,读出思想。所谓研读,就是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提出疑问、解决问题的过程。提炼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这种深度阅读的方法,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自主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水平,提出一般性问题,然后逐步过渡到会对教材提出一些“理解性的问题”,进而能提出一些更有“探索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再次,精读语段,让学生学会赏析用词之巧妙,读出语言美。传统阅读教学中有一些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方法,如比较句子的异同、将句子补充完整、换词训练等。我们要采用这些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形象,培养敏锐的语感,学会体会出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赏析用词之巧妙,提高阅读能力,若能因此逐步学会遣词造句,又能作用于写作。如学习《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时,我出示了句子进行比较:①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②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③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连钟声都听得见。这三句话都是通顺的,但有何不同呢?学生很容易发现,词语“冷冷清清”“滴滴答答”被拿掉了,学生很容易分辨出添加了括号里的词语会使句子更美。这时再深入引导:用上这些词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样学生就体会到了巧妙用词的魅力,体会到了文章的高妙之处。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大;东海不计细流,故能成其深。阅读非一朝一夕之力,我们要让学生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学会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得益于阅读。降水的分布与变化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降水的分布与变1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三章天气与气候2学习目标1.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课程点。标准2.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高效上好每节课·怏乐上好每天学学习目标3情景导入沙漠、雨林,世界各地干湿迥异。究竟是如何分布的?高效上好每节课·怏乐上好每天学情景导入4走进课新知1降水的变化新知2降水的分布高效上好每节课·怏乐上好每天学走进课5新知1降水的变化Q降水的概念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想一想,下面这几种现象那种属于降水?霜」雾」露水」冰雹高效上好每节课·怏乐上好每天学新知1降水的变化6丽冰雹降水:大气中降落的雨、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口丽7雪都没过膝盖了,可电视里面说降水量只有7毫米,不会是报错了吧?雪都没过膝盖了,8水份的循环凝成冰晶水汽凝成水滴水汽上升下雨或下雪拿幸幸海面发陆面蒸发水份的循环9新知1降水的变化量雨器和量杯在气象观测站,人们使用盛晝∏感水器雨量器和量杯测算降水量。测量降水量时,将雨量器中贮水储水筒瓶所接纳的全部雨水倒入量杯中,根据量杯上的刻度,确定水量是多少毫米。如果是降雪或者冰雹,则需将它们融化成水之后再测量。高效上好每节课·怏乐上好每天学新知1降水的变化10化与分基本仪器:雨量器盛雪口盛水器漏斗降水量测定储水筒储水瓶筒盖南量器量杯降水量的单位:毫米(mm)化与分11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12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13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14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15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16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17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18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19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20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21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22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23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24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25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26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27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28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29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30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31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32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33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34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35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36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37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38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39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40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41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42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43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44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45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46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47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48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49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50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51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52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53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54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55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56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57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58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59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60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61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62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63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64降水的分布与变化课件65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66降水的分布与变化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降水的分布与变化降水的分布与变化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习目标1.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课程点。标准2.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高效上好每节课·怏乐上好每天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如何开展创新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是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重任。那么,我们如何奏响创新的主旋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实践与探索。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创新教育关键在于课堂上激活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必须保证学生思维的流畅性,还给他们一个自由的天空,让他们的思想自由地飞翔,让他们的情趣尽情地展现。这就需要我们无为而治,把课堂放权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激发。(一)精心准备导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漪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堂课,我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精心准备导言,让学生感到每一节课的重要意义和乐趣,激发他们巨大的学习热情和活跃的思维。例如我在讲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卢延让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在中国古代,有许多炼字的经典事例。的确,一字之差,却能使作品的境界有天壤之别。“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大家想想:明明是一枝梅,为什么作者偏偏说是一枝“春”呢?苏轼词云:“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这里为什么要说是对一“溪”云呢?学了《咬文嚼字》,我相信我们对字词的推敲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又如我在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同学们,让我们在标题上做文章: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要装在套子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套子?是谁把他装入套子中的?今天在我们周围是否也有这种套中人?”这些导语运用悬念艺术,层层设疑,丝丝相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深入地钻研教材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样有悬念的导言,促使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探究原因,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容易被激发出来。(二)把课堂放权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主动活动,自由地探索知识和交流体验。创建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即以民主平等型的师生关系代替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与己不同、与众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尊重、宽容、鼓励的态度,而不是强制、苟求、压制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得到发挥,创新能力才能充分展现。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求异是创新的核心。一个学生敢于对名家的作品提出异议,这就是难得的创新意识的表现。而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一种创造,有时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好奇质疑是学生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因此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心理,注意保护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一切都给学生嚼烂,而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还变换角色,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改善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做老师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上台讲解的过程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创造力。(三)把评判作业的权利也让权给学生。学生细作,一般情况下我都只批改一部分,另一部分则由学生评判。我让学生互做老师,互看互改习作,写上评语,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学生都有让别人认同,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因此,他们在看作文时非常负责,非常认真。另外,我还让学生上讲台讲述他们看作业的体会,暴露其所看作业中出的一些问题,然后大家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或不足之处以供借鉴。在辅导、批改作业过程中我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的见解特别新颖深刻,值得推广,这时我就布置该同学做好上台讲解的准备;并且学生如果对老师和其他学生的讲解有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随时上台讲给大家听。在这过程中不是某人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是靠他们自己一点点地摸索,靠自己的思考,他们被自己的点点进步鼓舞着,欢欣雀跃着,他们发现自己居然有如此大的潜力和创造力。这时,我们创新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二、课堂是创新教育的关键,除了课堂外,我们还有许多创新教育的途径。研究性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比较理想的途径。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研究,鼓励他们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把课本学到的理论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不断地培养自己丰富的创新能力。很多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充分地体验和感悟,从而创作出一篇篇具有时代气息和富有感染力的优秀作品。例如在学了毛泽东的《序言》后,我让学生利用暑假写过一篇有关我国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其中一学生在调查了学校旁边的北塘河河水近20年来的变化,写了一篇“北塘河的水,我为你心痛”的调查报告。当学生把触目惊心的数字和事实摆在我们的面前时,老师和学生都被触动了。学生提出的解决措施,虽然稚嫩但却颇有见地,充分显示了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不断迸发的创新潜能。除此之外,创新教育的途径还很多,比如利用多媒体网络让学生参加社区论坛,或让学生们自己出手抄报、黑板报等,都是激发他们创新潜能的很好的途径。我在创新教育方面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取得创造思维教学的硕果,离不开学生,“教学相长”,每一个学生都是老师创新教学的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学生来”。我将和我的学生一起,共同探索创新教育的奥秘,奏响语文创新教育的主旋律。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农村小学从教三十多年,却发现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提高小学阅读的有效性呢?一、以阅读兴趣为起点,让学生爱上阅读小学生处于启蒙阶段,活泼好动的特性让他们很难集中精力安安静静坐在那里较长时间的阅读,同时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完完整整地读一本并理解其中内容的极为少见。此外,农村学校图书馆资源有限,学生也很少有条件支持去购买书籍,有一部分学生为留守儿童,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学习习惯较差,对待学习没有主动性积极性,作业都是被强迫完成的,让他们主动去阅读那简直是妄想(动漫书除外)。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乐于阅读。小学生具有天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新奇的事物他们总想看一看、试一试的特点。我们在书籍的选择上,可以从彩绘版的童话故事入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哈利波特》等,阅读时他们可以借助书中的拼音识字,结合精美的彩图,走进美妙绝伦的童话世界。这些故事性强、想象力丰富、趣味性浓的书籍往往让他们爱不释手。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涉及的成语或典故,给学生讲讲相关的故事,这也能巧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还可以在课前开展讲故事等阅读交流活动,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讲述自己近期阅读的书籍中的故事、成语故事,或是对某本书、某个故事的体会。我先安排了平时班上表现积极且阅读面广的学生,他的故事讲得很成功,这引来了很多学生羡慕的目光,也增强了他的自豪感。其他学生也希望能通过这个舞台来表现自己,于是他们开始为下一次讲故事做准备,这就促使他们开始进行主动阅读。后来,我又让讲故事的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故事来讲,你希望告诉他人什么道理,或者听故事的同学收获了什么,这样由浅及深,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感悟能力、思考能力、概括能力都相应的得到了提升,阅读氛围渐渐浓了。二、以阅读方法为着力点,让学生学会阅读“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不得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更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首先,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学会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张天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小学语文教材,大多课文文情并茂,并配有美丽的插图,可读性甚强,但有些学生朗读水平不高,往往读不出文章的味儿,因而也就没有多大的阅读兴趣,对蕴含在文章中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我们要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热爱!我们可以采用教师范读,教会学生根据情感如何处理轻重、快慢,也可以播放录音,让学生模仿跟读。常见的朗读形式还有分角色读、小组读、自由读、开火车读等等,我们要根据不同课文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在多样化的“读”中品味语文。还可以经常开展朗读比赛活动,营造浓郁的氛围。不仅如此,我们一定要让学生诵读于口,娴熟于心,一些精彩的句、段、篇要能够准确地背诵以至默写。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以后写的能力。在朗读时,品评体味,思辨吸收,只读不悟,仅是死读书;既读又悟,才是真学习。其次,探究文本,让学生学会研读内容,读懂文章,读出思想。所谓研读,就是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提出疑问、解决问题的过程。提炼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索,这种深度阅读的方法,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自主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水平,提出一般性问题,然后逐步过渡到会对教材提出一些“理解性的问题”,进而能提出一些更有“探索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再次,精读语段,让学生学会赏析用词之巧妙,读出语言美。传统阅读教学中有一些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方法,如比较句子的异同、将句子补充完整、换词训练等。我们要采用这些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形象,培养敏锐的语感,学会体会出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赏析用词之巧妙,提高阅读能力,若能因此逐步学会遣词造句,又能作用于写作。如学习《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时,我出示了句子进行比较:①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②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③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连钟声都听得见。这三句话都是通顺的,但有何不同呢?学生很容易发现,词语“冷冷清清”“滴滴答答”被拿掉了,学生很容易分辨出添加了括号里的词语会使句子更美。这时再深入引导:用上这些词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样学生就体会到了巧妙用词的魅力,体会到了文章的高妙之处。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大;东海不计细流,故能成其深。阅读非一朝一夕之力,我们要让学生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学会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得益于阅读。降水的分布与变化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降水的分布与变67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三章天气与气候68学习目标1.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课程点。标准2.运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高效上好每节课·怏乐上好每天学学习目标69情景导入沙漠、雨林,世界各地干湿迥异。究竟是如何分布的?高效上好每节课·怏乐上好每天学情景导入70走进课新知1降水的变化新知2降水的分布高效上好每节课·怏乐上好每天学走进课71新知1降水的变化Q降水的概念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想一想,下面这几种现象那种属于降水?霜」雾」露水」冰雹高效上好每节课·怏乐上好每天学新知1降水的变化72丽冰雹降水:大气中降落的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