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劝学》课件(21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_第1页
10《劝学》课件(21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_第2页
10《劝学》课件(21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_第3页
10《劝学》课件(21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_第4页
10《劝学》课件(21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丛书57页15——23题劝学劝学劝学荀子劝勉、鼓励1.积累重点文言知识。(包括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特点。3.归纳学习的主要观点,探索学习之道。复习要求:复习——自主储备内容1、自主储备文言知识。(包括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3、探究文本,挖掘文意,储备作文素材。2、背诵、默写、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积累文化常识:1、荀子,名

,战国末期

国人。荀子是孔孟之后著名的

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主张人性

,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荀子》二十卷,共32

篇。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况赵儒本恶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积累重点文言知识:10分钟复习《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停止)

(从)(却)(

比)

(把它做成)

(即使)(同“又”)

(这样)(接近、靠近)(表递进)(检验)(省察)(通“智”)(而且

(过错)①<动>停止。“学不可以已。”②<动>完毕;完了。《苏武传》:“剑斩虞常已。”③<动>治愈;消除。《捕蛇者说》:“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④<助>同“矣”《论语》“有如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⑤<副>已经。《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⑥<副>随后;随即。《项脊轩志》:“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⑦<副>太;过于。《五人墓碑记》:“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⑧<介>通“以”。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活板》:“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⑨<动>罢了;算了。《冯婉贞》:“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已而】过了不久。

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

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表修饰)

(片刻)

(踮起脚后跟)

(但)(指声音宏大)(清楚)

(达到)(借助)(名当动,游泳)(横渡)(通“性”,天性)1.表并列关系: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2.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表承接关系: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7.表因果关系: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目的关系,: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9.通“尔”,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既而】不久,一会儿: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表修饰)

(没有用来……的(办法))(到达)

(表假设,如果)(定语后置句,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名作状,向上)(名词作状语,向下)(因为)(表并列)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我才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方法。臣未有以报也。(《庄暴见孟子》)“疾”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小病;②苦痛;③痛恨;④快、迅速;⑤强、猛烈;⑥通“嫉”,妒忌;⑦弊病,缺点。选出准确的义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4)(海瑞)素疾大户兼并(

)(5)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6)会长老,问人民所疾苦(

)⑤④①③⑦②“绝”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杜绝、断绝;②隔绝;③极、尽、穷尽;④停止、消失;⑤无路可通;⑥横渡。选出准确的义项,将序号填在题后括号里。(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5)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⑥④⑤②①1.于青,取之于蓝(从)而寒于水(比)善假于物也(介词,引出对象,可不译)2.而(连词)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承接)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地)锲而舍之/锲而不舍(表假设,如果)蟹六跪而二鳌(表并列,不翻译)重点虚词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设喻设喻积累骐骥一跃,驽马十驾对比朽木不折,金石可镂对比蚓——用心一也蟹——用心躁也对比——坚持专心论证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正面反面比喻、正反对比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归纳学习的主要观点,探索学习之道。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弥补不足

积累坚持专心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作用:道理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学不可以已总领(中心论点):须臾学、登高博见骐骥,驽马,朽木,金石积土,积水,跬步,小流蚓,蟹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规范自己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以为轮木受绳直、金就砺利分述(分论点)提高效率登高招、顺风呼、假舆马、假舟楫素材积累古人的“劝学”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孔子“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朱熹“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子思(儒学大家)“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宋濂: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2、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3、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4、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5、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6、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7、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8、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10、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1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1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13、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积累、坚持、专心的名言警句或对联:积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泰山不辞小土,方能成其大。坚持: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专心:人生有三只兔子不可追。少年时,课堂外的嬉戏玩耍这只兔子不可追,它会带给你荒废的人生;青年时,校园外的功名利禄这只兔子不可追,它会带给你虚荣的人生;中年时,社会上的灯红酒绿这只兔子不可追,它会带给你堕落的人生。孙敬“悬梁”

孙敬到洛阳太学求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继续读书学习。从此,每天晚上读书时,他都用这种办法。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苏秦刺股

苏秦,少时便有大志,随鬼谷子学习多年。为求取功名,他变卖家产,置办华丽行装,去秦游说秦惠王,欲以连横之术逐步统一中国,未被采纳。当他衣衫褴褛地返回家中时,亲人见他如此落泊,都对他十分冷淡。苏秦羞愧难当,下决心用功学习,便拿出师傅送给他的《阴符》一书,昼夜苦读起来。读书时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