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血液第三节血型与输血
第二节生理止血
第一节血液组成和特性
第四章血液第一节血液组成和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和血量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二、血浆的化学成分及生理功能四、血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第一节血液组成和特性一、血液的组成和血量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红细胞压积(比容)血清全血血量:循环血量和贮备血量一、血液的组成和血量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红细胞压积(比容
用离心方法测得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用离心方法测得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血液课件二、血浆的化学成分及生理功能(一)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二)血浆的理化特性1、血浆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大);胶体渗透压(小)2、酸碱度7.2~7.5(哺乳动物),缓冲系统(三)血浆的功能二、血浆的化学成分及生理功能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血沉叠连(二)血液的粘滞性(三)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等渗溶液、低渗溶液、高渗溶液溶血、渗透性脆性三、血液的理化特性四、血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功能(一)红细胞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及生理意义形态:双凹圆盘形数量:动物越高等,红细胞数量越多,体积越小生理功能:运输O2和CO2
维持酸碱平衡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含铁的血红素组成四、血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功能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含铁的血红素组成(二)白细胞1.嗜中性粒细胞(50~70%)2.嗜酸性粒细胞(3~5%)3.嗜碱性粒细胞(0~1%)4.单核细胞(2~8%)5.淋巴细胞(25~40%)(二)白细胞(三)
血小板形态:无核,不具完整的细胞结构功能:(1)促进止血(2)加速凝血(3)保持内皮的完整性(三)
血小板第二节生理止血
三、纤维蛋白溶解二、抗凝系统的作用一、血液凝固生理止血过程包括三部分功能活动:(1)局部缩血管反应(2)激活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系统(3)生理的抗凝血活动与纤维蛋白溶解活动
在生理止血中,血凝,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相互配合,既有效防止了失血,又保持了血管血流畅通。第二节生理止血
生理止血过程包括三部分功能活动:在生理止一、血液凝固1、凝血因子Ⅰ~ⅩⅢ无Ⅵ,另外还有血小板释入的磷脂等除Ⅳ与磷脂外,其它均为蛋白质Ⅱ,Ⅶ,Ⅸ,Ⅹ,Ⅺ,Ⅻ,ⅩⅢ均为蛋白酶,通常(除Ⅶ外)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而Ⅶ也须在Ⅲ同时存在时才起作用Ⅲ不是来自血液,而是来自其它组织。一、血液凝固2、凝血过程三大步:⑴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Ⅹ→Ⅹa)⑵凝血酶原→凝血酶(Ⅱ→Ⅱa)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Ⅰ→Ⅰa)X的激活分为: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有Ⅲ参与)a、内源性途径b、外源性途径2、凝血过程二、抗凝系统的作用血浆中抗凝物质:抗凝血酶Ⅲ、肝素、蛋白质C等其它抗凝因素:血管内皮光滑,血流快二、抗凝系统的作用1、纤溶酶原的激活2、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激活物(+)纤溶酶原纤溶酶抑制物(-)
(+)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三、纤维蛋白溶解三、纤维蛋白溶解第三节血型与输血
对输血最重要的血型为ABO系统和RH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血型
凝集原
凝集素AA抗BBB抗AABAB无O无抗A+抗B第三节血型与输血
对输血最重要的血型为ABO系统和RH二、RH血型系统有RH阳性和阴性两种,多数人为阳性,RH血型系统含C、c、D、E、e五种抗原,D的抗原性最强,故常把红细胞含有D的称RH阳性;含其它抗原的则为RH阴性。三、输血意义及原则原则:输同型血,交叉配血试验。主次侧均无凝集,配血相合,可输。主侧凝集,配血不合,不可输。主侧不凝次侧凝,配血基本相合,慎输(量少而慢)。结束二、RH血型系统结束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血液课件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血液课件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血液课件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血液课件红细胞红细胞
主侧
次侧
供血者
受血者血清血清交叉配血实验红细胞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血液课件
第四章血液第三节血型与输血
第二节生理止血
第一节血液组成和特性
第四章血液第一节血液组成和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和血量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二、血浆的化学成分及生理功能四、血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第一节血液组成和特性一、血液的组成和血量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红细胞压积(比容)血清全血血量:循环血量和贮备血量一、血液的组成和血量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红细胞压积(比容
用离心方法测得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用离心方法测得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血液课件二、血浆的化学成分及生理功能(一)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二)血浆的理化特性1、血浆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大);胶体渗透压(小)2、酸碱度7.2~7.5(哺乳动物),缓冲系统(三)血浆的功能二、血浆的化学成分及生理功能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血沉叠连(二)血液的粘滞性(三)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等渗溶液、低渗溶液、高渗溶液溶血、渗透性脆性三、血液的理化特性四、血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功能(一)红细胞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及生理意义形态:双凹圆盘形数量:动物越高等,红细胞数量越多,体积越小生理功能:运输O2和CO2
维持酸碱平衡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含铁的血红素组成四、血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功能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含铁的血红素组成(二)白细胞1.嗜中性粒细胞(50~70%)2.嗜酸性粒细胞(3~5%)3.嗜碱性粒细胞(0~1%)4.单核细胞(2~8%)5.淋巴细胞(25~40%)(二)白细胞(三)
血小板形态:无核,不具完整的细胞结构功能:(1)促进止血(2)加速凝血(3)保持内皮的完整性(三)
血小板第二节生理止血
三、纤维蛋白溶解二、抗凝系统的作用一、血液凝固生理止血过程包括三部分功能活动:(1)局部缩血管反应(2)激活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系统(3)生理的抗凝血活动与纤维蛋白溶解活动
在生理止血中,血凝,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相互配合,既有效防止了失血,又保持了血管血流畅通。第二节生理止血
生理止血过程包括三部分功能活动:在生理止一、血液凝固1、凝血因子Ⅰ~ⅩⅢ无Ⅵ,另外还有血小板释入的磷脂等除Ⅳ与磷脂外,其它均为蛋白质Ⅱ,Ⅶ,Ⅸ,Ⅹ,Ⅺ,Ⅻ,ⅩⅢ均为蛋白酶,通常(除Ⅶ外)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而Ⅶ也须在Ⅲ同时存在时才起作用Ⅲ不是来自血液,而是来自其它组织。一、血液凝固2、凝血过程三大步:⑴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Ⅹ→Ⅹa)⑵凝血酶原→凝血酶(Ⅱ→Ⅱa)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Ⅰ→Ⅰa)X的激活分为: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有Ⅲ参与)a、内源性途径b、外源性途径2、凝血过程二、抗凝系统的作用血浆中抗凝物质:抗凝血酶Ⅲ、肝素、蛋白质C等其它抗凝因素:血管内皮光滑,血流快二、抗凝系统的作用1、纤溶酶原的激活2、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激活物(+)纤溶酶原纤溶酶抑制物(-)
(+)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三、纤维蛋白溶解三、纤维蛋白溶解第三节血型与输血
对输血最重要的血型为ABO系统和RH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血型
凝集原
凝集素AA抗BBB抗AABAB无O无抗A+抗B第三节血型与输血
对输血最重要的血型为ABO系统和RH二、RH血型系统有RH阳性和阴性两种,多数人为阳性,RH血型系统含C、c、D、E、e五种抗原,D的抗原性最强,故常把红细胞含有D的称RH阳性;含其它抗原的则为RH阴性。三、输血意义及原则原则:输同型血,交叉配血试验。主次侧均无凝集,配血相合,可输。主侧凝集,配血不合,不可输。主侧不凝次侧凝,配血基本相合,慎输(量少而慢)。结束二、RH血型系统结束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血液课件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血液课件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血液课件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血液课件红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备考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个体化治疗试题及答案
- 药物开发流程详解试题及答案
- 普法知识正式竞赛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高考政治学科热点专题训练系列(成品油价税费改革)
- 国土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科学管理健康学习笔记试题及答案
- 激光科研策略分析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逻辑推理题目及答案
- 药品专利与市场竞争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东北三省三校2024年高三二模(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
- 二手商用车辆及挂车出口质量标准
- PLC编程与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设备操作与安全培训模板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300道及答案
- 投标项目分析报告案例模板
- 体检中心品管圈课件
- 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
- 大树移植方案可行性论证
- 人民卫生出版社选题表
- 外阴、阴道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