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学》课程学习笔记一、学习内容学习体系:列出这一阶段所包含的章节。第^一章货币市场第一节货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第二节同业拆借市场第三节票据市场第四节国库券市场第五节回购协议市场第十二章资本市场第一节资本市场的特点与功能第二节证券发行市场第三节证券流通市场第四节资本市场重要理论及证券投资分析简介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二节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第三节国际储备与对外债务第四节国际支付与结算第十四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第一节国际资本的流动第二节国际金融市场第十五章金融全球化第一节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第二节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与全球化进程第十六章中央银行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与类型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第三节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第四节清算业务第十七章货币供给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第五节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第十八章货币供给第一节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第三节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第四节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第五节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第十九章货币均衡第一节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第二节通货膨胀第三节通货紧缩第二十章货币需求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第二节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第三节货币政策工具第四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五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第二十一章金融监管第一节金融监管概述第二节金融监管体系的一般构成第三节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第四节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第二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第一节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二节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第三节金融压制论与金融深化论第四节金融创新与发展第五节金融结构与发展学习目标具体掌握的学习内容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国际收支与调节、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全球化、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失衡、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与经济发展等。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指导,系统学习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了解国际主流货币金融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实务运作机制及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交融历史与现实,概括反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为非本专业的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各章节学习重点第十一章货币市场(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货币市场的含义与特点:1、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2、货币市场特点: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相对较低。二、货币市场的功能与作用:1、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2、为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为政策调控提供条件和场所。三、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回购协议市场等子市场的含义:1、同业拆借市场:指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2、票据市场:是指各类票据发行、流通及转让的场所,主要包括商业票据的承兑市场和贴现市场,也包括其他融资性票据市场。3、国库券市场:又称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4、回购协议市场: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第十二章资本市场(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
一、资本市场的特点: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有以下四个特点:1、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较长;2、市场交易的目的主要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3、资金借贷量大;4、市场交易工具特殊。二、资本市场的功能:1、筹集资金;2、合理配置资源;3、有利于企业重组;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三、证券发行市场:1、证券发行市场又被称为一级市场。2、发行市场主体:证券发行人、证券投资者、证券中介机构。3、发行方式:(1)私募发行;(2)公募发行;(3)直接发行;(4)间接发行。4、证券发行的条件限制。四、证券流通市场:1、证券上市2、证券交易程序3、证券流通市场参与人:证券经纪人、证券商。4、证券流通市场的组织方式:(1)证券交易所;(2)柜台交易;(3)无形市场。五、资本市场重要理论:1、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2、资本市场效率理论3、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4、资产组合理论六、证券投资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1、基本面分析:(1)宏观经济周期性运行与证券市场;(2)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3)产业生命周期与证券行市;(4)公司状况与证券行市。2、技术分析:(1)技术指标法;(2)切线法;(3)形态法;(4)K线法;(5)波浪理论;(6)循环周期理论。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及其均衡(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1、国际收支的概念:(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2)国际收支反映的是国际经济交易的全部内容;(3)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构成:(1)经常项目;(2)资本和金融项目;(3)储备资产;(4)净误差与遗漏。二、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1、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判断2、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1)经济增长状况;(2)经济结构性原因;(3)货币性因素;(4)偶然性因素;(5)外汇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3、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4、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1)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2)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三、国际储备与对外债务:1、国际储备及其构成:(1)黄金储备;(2)外汇储备;(3)储备头寸;(4)特别提款权。2、国际储备的作用:(1)在一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起缓冲作用;(2)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3)可作为外债还本付息的最后信
用保证,并有助于提高国际资信。3、国际储备管理:(1)规模管理;(2)结构管理。4、对外债务及其管理。四、国际支付与结算:1、国际支付与国际货币2、现代国际支付的基本流程与特点3、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第十四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国际资本流动:1、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与种类:(1)长期资本流动;(2)短期资本流动。2、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与特点3、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1)经济原因;(2)金融原因;(3)制度原因;(4)技术及其他原因。4、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1)一体化效应;(2)放大效应;(3)冲击效应;二、国际金融市场:1、国际金融市场概述:(1)国际金融市场的含义与种类;(2)国际金融市场在经济中发挥的独特作用。2、国际外汇市场:(1)国际外汇市场特征;(2)国际外汇市场参与者;(3)国际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3、国际货币市场:(1)银行短期信贷市场;(2)短期证券市场;(3)离岸金融市场。4、国际资本市场:(1)国际中长期信贷市场;(2)国际证券市场。第十五章金融全球化(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三个阶段:(1)贸易一体化;(2)生产一体化;(3)金融全球化。2、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金融机构全球化;(2)金融业务全球化;(3)金融市场全球化;(4)金融监管与协调全球化。3、金融全球化的作用与影响二、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与全球化进程:1、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回顾与现状2、加入WTO与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主要格局;(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积极效应;(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主要挑战。第十六章中央银行(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与类型:1、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中央银行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客观经济基础。2、中央银行的发展历史,总体而言,中央银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其发展大体分为
三个阶段。3、中央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萌芽是20世纪初清政府建立的户部银行。最早以立法形式成立的中央银行是1928年于上海成立的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新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4、中央银行的类型: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不同,因而中央银行在组织形式上具有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1)单一中央银行制(2)复合中央银行制(3)跨国中央银行制(4)准中央银行制二、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1、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金融管理机构,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它的性质集中表现在其职能上。2、中央银行的职能:(1)“发行的银行”(2)“银行的银行”(3)“国家的银行”三、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1、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1)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概念(2)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2)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3)中央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关系四、清算业务:1、清算业务的含义: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管理者和参与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2、中央银行清算业务的形成和发展。3、支付清算系统的主要类型和作用:(1)支付清算系统的主要类型(2)支付清算系统的作用。4、我国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1)同城清算业务2)异地清算业务第十七章货币需求(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货币需求的含义与分析角度:1、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2、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与微观角度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角度,是指从一个国家的社会总体出发,强调货币作为交易工具的职能;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角度,是从社会经济个体出发,分析各部门(个人、企业等)的持币动机和持币行为。3、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实际货币需求则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二、货币需求的决定: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在一定时期内,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主要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流通速度两类因素。它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2、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1)交易方程式: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
系。(2)剑桥方程式:剑桥方程式认为货币需求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通过分析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提出了货币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这一理论表明货币流通速度并不稳定,不能视为常量。(1)交易动机(2)谨慎动机(3)投机动机(4)三种动机结合起来的考察。4、现代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1)平方根定律(2)立方根定律(3)资产组合模型。5、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将货币视为各种资产中的一种,通过对影响货币需求七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公式。(1)财富及其结构(2)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3)效用及其他因素。6、货币需求理论的继续发展:(1)利率和货币需求的关系(2)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三、我国货币需求分析:1、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宏观因素:(1)收入(2)价格(3)利率(4)货币流通速度(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6)企业与居民对利润和价格的预期(7)其他因素。2、决定我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1)居民的货币需求(2)企业的货币需求(3)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第十八章货币供给(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1、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必然会在实体经济中形成一定的货币量,即货币供给量。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决定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与此对应的是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3、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与特点分析:(1)货币供给共识公式(2)货币供给过程及其特点。二、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1、基础货币及其构成:(1)基础货币的概念(2)基础货币的构成。2、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1)国外资产业务与基础货币的投放(2)对政府债券与基础货币的投放(3)对金融机构债券与基础货币的投放。3、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工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主要采用间接控制的方式,通常运用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一一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进行。三、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1、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2、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3、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时的主要制约因素:(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提现率(3)超额准备金率。4、存款扩张的倍数
四、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1、货币乘数及其公式推导: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2、货币乘数的主要决定因素(1)通货-存款比率(2)准备-存款比率。3、影响货币乘数变动因素分析:(1)居民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2)企业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3)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4)政府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五、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1、我国基础货币的构成:我国的基础货币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列在储备货币栏中,主要由发行货币、对金融机构负债、对非金融机构负债三项构成。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债权的变化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3、商业银行再贴现与再贷款的数量变化4、外汇储备存量的变化5、我国的货币乘数6、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第十九章货币均衡(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1、货币均衡原理:(1)货币均衡(2)货币失衡。2、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的关系:(1)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2)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3、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因素分析:(1)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2)我国的货币均衡二、通货膨胀:1、通货膨胀的含义、测量与分类:(1)通货膨胀的概念(2)通货膨胀的测定及指标体系(3)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2、通货膨胀成因:(1)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2)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4)结构型通货膨胀(5)其他原因。3、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1)促进论(2)促退论(3)中性论。4、通货膨胀的治理:(1)控制货币供应量(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4)其他政策三、通货紧缩:1、通货紧缩的定义与测量:(1)通货紧缩的概念(2)衡量通货紧缩的主要指标。2、通货紧缩的成因:(1)有效需求不足(2)供给能力相对过剩(3)结构问题(4)金融体系效率低下。3、通货紧缩的危害:(1)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增加(2)破坏信用关系(3)影响社会消费和投资(4)加重银行不良资产。4、通货紧缩的治理:(1)扩大有效需求(2)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3)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第二十章货币政策(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货币政策目标:1、货币政策概述:(1)货币政策的含义(2)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3)货币政策的内容。2、货币政策的目标:(1)货币政策目标的形成(2)货币政策目标的主要内容。3、货币政策诸目标的关系:(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2)物
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4、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1、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作用与基本要求:货币政策的中间性指标具体分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2、可作为操作指标的金融变量:(1)准备金(2)基础货币(3)其他指标。3、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1)利率(2)货币供应量(3)其他指标。4、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有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储备金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应量和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三、货币政策工具:1、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2、一般性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再贴现政策(3)公开市场业务。3、选择性政策工具:除上述调节货币总量的三大工具之外,中央银行还增加了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一般都是有选择地使用,故称之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以便与传统的一般性政策工具相区别。4、其他政策工具:(1)直接信用控制(2)间接信用指导。5、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2、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3、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一般作用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运用的必要性3、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4、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第二十一章金融监管(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金融监管概述:1、金融监管的含义与特征:(1)金融监管的含义(2)金融监管的特征。2、金融监管的必要性:(1)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2)金融业的特殊性。3、金融监管的演变历程:(1)20世纪30年代前:相对宽松阶段(2)20世纪30-70年代:严格管制阶段(3)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完善强化阶段
二、金融监管体系的一般构成:1、金融监管的组织体制:(1)集中监管体制(2)分业监管体制。2、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1)金融监管目标(2)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3、金融监管的内容与措施:(1)市场准入的监管(2)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3)市场退出的监管。4、金融监管的手段与方式:(1)依法实施金融监管(2)运用金融稽核手段实施金融监管(3)“四结合”的监管方法三、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1、对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1)对商业银行设立和组织机构的监管(2)对银行业务范围的监管。2、对商业银行市场运作的监管:(1)资本充足性监管(2)对存款人保护的监管(3)流动性监管(4)贷款风险的控制(5)准备金管理(6)对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的监管。3、对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监管。四、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1、金融市场监管的含义与意义:金融市场监管大致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是指国家和政府对金融市场上各类参与机构和交易活动所进行的监管;其二是指金融市场上各类机构及行业组织(如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等)进行的自律性管理。2、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1)公开、公正、公平原则(2)制止背信的原则(3)禁止欺诈、操纵市场的原则。3、金融市场监管机构:金融市场监管机构是指专门对金融市场行使监管职能的机构。第二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学习时长:半天掌握程度:熟悉)一、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经济发展决定金融:(1)金融依附于商品经济(2)商品经济决定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阶段。2、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推动作用:(1)通过金融运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2)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促进储蓄(3)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节约交易成本(4)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直接为经济发展做贡献。3、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二、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1、经济货币化的概念: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2、经济货币化的作用与影响。3、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影响因素:(1)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2)金融的作用程度。4、经济货币化的发展趋势。5、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化问题三、金融压制论与金融深化论:1、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1)货币化程度低(2)金融体系呈二元结构(3)金融市场落后(4)政府对金融实行过度干预,对金融活动做出种种限制。2、金融压制对经济发展的阻滞。3、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1)金融深化的条件(2)衡量金融深化程度的指标(3)政府应采取的措施四、金融创新与:1、金融创新的概念与分类: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
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金融创新的各种表现大致可归为三类: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组织结构创新。2、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表现:(1)金融制度创新(2)金融业务创新(3)金融组织结构创新。3、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特征:(1)新型化(2)电子化(3)多样化(4)持续化。4、当代金融创新的成因:(1)经济思潮的变迁(2)需求刺激与供给推动(3)对不合理金融管制的回避(4)新科技革命的推动。5、当代金融创新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影响:(1)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2)产生的新矛盾和挑战五、金融结构与发展:1、金融结构的含义与表现形态: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2、形成金融结构的基础性条件:(1)经济发展的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2)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3)信用关系的发展程度(4)经济主体行为的理性化程度(5)文化、传统、习俗与偏好。3、影响金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1)制度因素(2)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3)技术进步(4)开放程度。4、金融结构的分析指标与评价角度:金融结构分析的一个主要方面是研究组成总量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5、金融结构的作用与影响:(1)对金融发展的决定与影响力(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各章节关键词同业拆借市场: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主要满足金融机构之间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经常发生的头寸余缺调剂的需要,市场特性活跃、交易量大,能敏感地反应资金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意图,影响货币市场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银行业同业之间短期资金的拆借市场。主要通过电讯手段成交,每笔拆借交易的数额较大。日拆一般无抵押品,单凭银行的信誉,期限较长的拆借常以信用度较高的金融工具为抵押品。通知放款市场:又称短期拆借市场,主要是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一种短期资金拆借形式,利率波动很大。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向银行借款。额度内随用随借,担保品多为有价证券。到期不能归还,银行有权出售担保品。利息率:是拆借利息占拆借本金的利率。同业拆借按日计息,拆息率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不相同,它的高低灵敏地反映着货币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较有
代表性的拆息率是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新加坡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是伦敦金融市场银行间相互拆借英镑、欧洲美元及其他欧洲货币的利率,分为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两种。是伦敦金融市场乃至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关键性利率,许多浮动利率的融资工具在发行时都以该利率为参照。票据市场:是各类票据发行、流通及转让的场所,主要包括商业票据的承兑市场和贴现市场,也包括融资性票据市场和中央银行票据市场。商业票据承兑:是商业票据到期前,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行为。付款人在承兑前不是真正的票据债务人,承兑后才成为票据的主债务人。只有承兑后的票据才具有法律效力,才能转让流通。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行为,也称重贴现。它既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和融资业务,又可以作为中央银行调节市场银根松紧及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转贴现:商业银行将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进行贴现的融资行为。票据可以被多次转贴现,不过有的国家对承兑银行在二级市场出售承兑票据的数量有限制。国库券市场:又称短期政府债券市场,是国家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库券发行、流通和转让的市场。是各国最重要的货币市场,不仅发行量和交易量最大,而且一、二级市场最为完善。回购:是交易双方进行的以有价证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资金融入方在将证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资金融入方返还资金融出方按约定利率计算的资金额,资金融出方则返还原出质证券的融资行为。逆回购:是与回购相反的操作,指资金供应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入证券,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约定的价格返还证券。回购协议市场:是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回购协议是指资金融入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购买者签定的在一定期限内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的协议。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质押贷款协议。
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以期限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则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证券发行市场:是发行人向投资者出售证券的市场。又被称为一级市场,通常无固定场所,是无形的市场。发行市场与证券流通市场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证券市场。证券发行人:是符合发行条件并且正在从事证券发行或者准备进行证券发行的政府组织、金融机构或者商业组织。证券发行人是证券上权利义务关系的当事人,是证券发行后果与责任的主要承担者。证券投资者:是以取得利息、股息或资本收益为目的而买入证券的个人和机构。与证券发行人相对应,它是构成证券发行市场的另一基本要素。证券发行市场上的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自律性组织:证券市场的参与人之一,一般是行业协会。它发挥着政府与证券经营机构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能够促进证券业的发展,维护投资者和会员的合法权益,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我国证券业自律性机构是中国证券业协会和中国国债协会。公募发行:是向广泛的而非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公募发行涉及到众多的投资者,其社会责任和影响很大,政府对证券的公募发行控制很严,要求发行人具备较高的条件。公募证券可以上市流通,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易被广大投资者接受。私募发行:是仅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也称内部发行。发行对象一般是与发行者有特定关系的投资者,发行者的资信情况为投资者所了解,不必像公募发行那样向社会公开内部信息,也没有必要取得证券资信级别评定。证券中介机构:是媒介证券发行人与投资人交易的证券承销人和相关的专业机构。包括负担承销义务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起着沟通买卖、连接供求等重要作用。直接发行:是指发行人不通过证券承销机构而自己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如发起设立方式筹集股份,在公司内部以转化方式无偿发行新股等。直接发行
简便易行,发行费用低廉,筹资速度快捷,但在许多国家要受到法律法规的诸多限制。间接发行:也称承销发行,是发行人不直接参与证券的发行过程,而是委托给一家或几家证券承销机构承销的一种方式。承销机构一般为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通常证券发行大都采用间接发行方式。募集设立方式筹集股份,只允许间接发行。证券交易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买卖集中交易的场所。由经纪人、证券商组成的会员制组织,受严格的法律规章制度的约束。证券交易所通过严密的组织与管理规范交易行为,形成合理的价格,发挥市场的示范效应、“晴雨表”功能和资源配置的作用。股票发行条件:是股票发行者在以股票形式筹集资金时必须考虑并满足的因素,通常包括初次发行条件、增资发行条件和配股发行条件等。债券发行条件:是债券发行者在以债券形式筹集资金时所必须考虑并满足的因素。债券发行条件主要包括发行金额、期限、偿还方式、票面利率、付息方式内容。证券上市:是将证券在证券交易所登记注册,并有权在交易所挂牌买卖。证券的上市具有提高上市公司的经济地位与社会知名度,便于以后新证券的发行。各国的证券管理机构对于证券的上市都作了详尽的规定。柜台交易:又称店头市场,是通过各家证券商(证券公司)所设的专门柜台进行证券买卖。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时间,也没有限制交易对象,由交易双方协商议定价格。交易的证券主要是不具备上市条件的证券,或不愿意上市交易的证券。信用交易:是投资者购买有价证券时只付一部分价款,其余款项由经纪人垫付,经纪人从中收取利息的一种交易方式。经纪人以这些证券为抵押,向银行以短期拆放的方式借款,其利率低于为投资者垫款所收取的利率,经纪人得到利差收入。显性成本:主要有手续费、税费、通讯费等。其高低主要取决于交易市场之间的竞争、市场繁荣程度、政府管制、技术进步等因素。在市场间竞争较激烈、市场升温、政府对市场持鼓励支持态度、技术进步等情况下,显性交易成本会下降,反之则会上升。
隐性成本:主要是价差和信息成本。决定价差成本的因素主要是影响证券流动性的因素,如证券质量.市场交易机制等;决定信息成本的因素主要是信息透明度。政府监管效率、公司治理结构、社会的法制化程度等是影响信息透明度的主要因素。弱势有效市场:市场上当前股票价格能够充分反映股票本身历史价格所包含的信息。由于当前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过去的价格信息,因此,身处弱势有效市场就意味着无法根据股票历史价格信息预测今后的价格走势。根据历史价格数据进行股票交易也无法获取利润。半强势有效市场:资本市场的所有公开信息都已经反映在股票的价格当中。这些公开信息包括股票价格、会计数据、竞争公司的经营情况、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以及与公司相关的所有公开信息。强势有效市场:资本市场的所有信息都已经反映在股票的价格当中。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公开信息,而且包括各种私人信息。资产组合: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各单一资产期望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组合的风险衡量则要考虑到各单一资产间的相关关系。适当的分散投资可以消除非系统风险,从而降低整体风险。有效资产组合使风险相同但预期收益率最高,它一定在效益边界上。最佳资产组合的具体位置则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技术分析:是通过分析证券市场的市场行为,对市场未来的价格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研究活动。目的是预测市场价格本来的趋势,手段是分析证券市场过去和现在的行为。理论基础主要是三大假设,即市场行为包括一切信息;价格沿趋势波动,并保持趋势;历史会重复。技术指标法:考虑市场行为的各个方面,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给出数学上的计算公式,得到一个体现证券市场某个方面内在实质的技术指标值。数值间的相互关系直接反映证券市场所处的状态。技术指标反映的内容大多数是从行情报表中不能直接得到的。形态法:是根据价格在一段时间内走过的轨迹形态来预测证券价格未来趋势的方法。用证券过去的价格形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测将来的证券价格。著名的形态有双顶(M头)、双底(W底)、头肩顶底等多种。K线法:侧重于若干交易单位(通常是以交易日作为交易单位)的K线组合情况,以此来推测证券市场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进而判断多空双方哪一方
占优势。K线图是进行各种技术分析最重要的图表。单独一天的K线形状有12种之多。波浪理论:把价格的上下波动和波动的持续看成与波浪的上下起伏一样,遵循波浪起伏的规律。简单地说,上升是5浪,下降是3浪。数清楚了各个浪就能准确预见到跌势已经接近尾声,牛市即将来临;或者牛市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熊市将不可避免。循环周期理论:价格高点和低点的出现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正如事物有发展周期一样,价格的上升和下降也存在某些周期性特征。如果掌握了价格高低出现时间上的规律,对证券的实际交易就会有帮助。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反映的是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它包括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所有涉及经济价值的交易,主要有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子项目。资本转移:是资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转移主要涉及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变更以及债权债务的减免。具体指以下几项所有权转移:①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②同固定资产的收买和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③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④投资捐赠。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交易则是指非生产性有形资产(土地和地下资产)及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和经销权等)的收买和放弃。资本和金融项目:反映的是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它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两大类。资本项目主要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性金融资产的获取或处置两个组成部分。金融项目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储备资产四个组成部分。黄金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由于其贵金属的特性,各国货币当局可以随时将其手中持有的黄金出售兑换成外汇用于国际间支付和债务清偿。外汇储备:指各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国库券。IMF的外汇储备的定义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短期政府证券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特别提款权:又称纸黄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各成员国用于归还基金组织的贷款及会员国政府间偿付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账面资产。特别提款
权是根据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进行分配的,各成员国未使用的特别提款权就构成了其国际储备的一部分。储备头寸:是指一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部分提款权余额,再加上向基金组织提供的可兑换货币贷款余额。储备头寸是一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自动提款权,其数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该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缴的份额,会员国可使用的最高限额为份额的125%,最低为0。自主性交易:是指那些基于交易者自身的利益或其他的考虑而独立发生的交易,主要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交易,如货物和劳务的输出入、直接投资、长期资本流入、赠与等。通常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调节性交易:又称弥补性交易,指为弥补自主性交易所造成的收支不平衡而进行的融通性交易。调节性交易是自主性交易的附属物,主要包括短期资本项目和官方储备项目的变动。贸易差额:指货物与服务的进出口差额。贸易差额传统上是一国国际收支的代表,分析贸易差额是十分重要的,贸易差额体现了一个国家自我创汇的能力;反映了一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标志着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贸易差额影响和制约国际收支中其他项目的变化。经常项目差额:是在贸易差额的基础上加上收入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的差额构成的。经常项目的差额不仅反映了商品与服务的进出口差额,而且反映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而引起的收入差额。在开放宏观经济中,经常项目的差额能够清楚地反映出一国内、外经济的紧密联系。国际收支总差额:包含了除官方储备以外的所有国际收支项目差额。具体由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项目差额以及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项目的差额构成。国际收支总差额的状况将导致该国国际储备量的变化,如果总差额表现为盈余,则国际储备增加;如果总差额呈现为赤字,则国际储备就会相应减少。价格机制: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价格机制调节国际收支的逻辑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国际收支逆差(顺差)一国际储备减少(增加)一货币供给减少(增加)一价格下降(上升)一进口减少(增加)出口增加(减少)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口减少(增加)出口增加(减少)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利率机制: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利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的逻辑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国际收支逆差(顺差)一国际储备减少(增加)一货币供给减少(增加)一利率上升(下降)一资本流入增加(减少)一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逆差)一国际收支恢复平衡。收入机制: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收入机制调节国际收支的逻辑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国际收支逆差(顺差)一国际储备减少(增加)一货币供给减少(增加)一现金余额下降(增加)一支出水平下降(上升)一进口减少(增加)一国际收支恢复均衡。汇率机制: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的逻辑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国际收支逆差(顺差)一本币贬值(升值)一汇率上升(下降)一进口减少(增加)出口增加(减少)一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狭义国际储备:是指一国官方所拥有的可随时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接受的一切资产。作为储备资产必须同时具备可得性,流动性和普遍接受性三个特征。一国所拥有的国际储备主要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IMF中的储备头寸。广义国际储备:不但包括一国所拥有的狭义国际储备还包括借入储备。外债:IMF的定义是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一国居民所欠非居民的以外国货币或本国货币为核算单位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根据我国《外债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外债是指境内机构对非居民承担的以外币表示的债务。负债率:指一定时期一国的外债余额占该国当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通常来说,负债率不应大于20%。即负债率二外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忍20%。债务率:指一定时期一国的外债余额占该国当期外汇总收入的比率。一般而言,债务率二外债余额/外汇总收入^100%。偿债率:指一国还债额占当年该国外汇总收入的比例,该比率不应超过20%,即偿债率二年偿还外债本息/年外汇收入^20%。国际结算: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并借助于相应的结算工具,实现资金跨国界转移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国际结算也属于商业银行的中
间业务,其实质均表现为通过银行结算体系结算工具的运用,实现客户委托的资金清算与货币收付。汇票: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无条件书面支付命令。本票:指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支票: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汇兑:指银行根据付款人的要求,通过结算工具的传递及海外联行或代理行的协作,将款项汇交收款人。托收:是指债权人或收款人签发票据或提交有关单据,委托银行向债务人或付款人收取款项的一种结算方式。信用证:是由开证行根据申请人(进口商)的要求和指示,向出口商开出的在特定期限内,凭信用证规定单据取得确定金额的书面承诺。旅行支票:是一种不指定付款人付款地点、具有固定票面金额的票据,多由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或旅行服务机构发行,购买人可在其他地点凭票兑付现款或用于支付。旅行支票可在国际范围内流通,较多地用于非经贸活动的支付。它具有便于兑取、携带安全、流通期限长等特征。银行保函:也称为银行保证书,是担保合同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国际担保业务中广为应用。它是指银行应申请人的请求,向第三方(受益人)开立的书面信用担保文件。其担保在申请人未能旅行既定合约义务时,担保人将履行一定金额、一定期限范围内的支付责任或经济赔偿责任;或在受益人提出符合保函规定的索赔时,担保人予以赔偿。备用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是一种信用证的安排,它表示了开征行对受益人的以下责任:(1)偿还申请人的借款,或预支给申请人;(2)支付有申请人承担的任何债务;(3)对申请人不履行契约而付款。只有在申请人不能偿还借款或不能履约时才起支付作用,若申请人已经还款或已履约,银行则无须支付,因此被称为备用信用证。国际资本流动: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根据资本的使用或交易期限的不同,可以将国际资本流动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国际直接投资:以获得国外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为目的的国际资本流动,主要以三种形式进行:一是采取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等方式在国外建立一个新企业;二是收购国外企业的股权达到拥有实际控制权的比例;三是利润再投资,即投资者将在国外投资所获利润保留下来,继续扩大对企业的投资,或者在东道国进行其他直接投资活动。国际间接投资:即国际证券投资,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和买卖中长期有价证券所形成的国际资本流动,这些有价证券包括优先股票、普通股票、政府债券、企业债券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发行的债券等。贸易性资本流动:由于进出口贸易引起的结算性资本流动,是最传统的国际资金流动方式,早期的国际资本流动多以这种方式出现。当前,贸易资金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比重已大为降低。金融性资本流动:是指包括套利性资金流动、保值性资金流动、投机性资金流动在内的短期资本流动。套利性资金的流动是利用各国金融市场上利率差异与汇率差异进行套利活动而引起的短期资本流动。保值性资金的流动又称作避险性资金流动或资本外逃,它是指金融资产的持有者为了资金安全而进行资金调拨所形成的短期资金流动。投机性资金的流动是指投资者利用国际市场上金融资产或商品价格的波动,进行高抛低吸而形成的资金流动。外汇银行:经本国中央银行批准或授权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是国际外汇市场最核心的主体,外汇银行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主要从事两方面的业务活动:一是代客户买卖业务;二是自营业务。外汇经纪商:专门在外汇交易中介绍成交,充当外汇供求双方中介并从中收取佣金的中间商,其主要任务是提供正确迅速的交易情报,以促进外汇交易的顺利进行。外汇交易商:专门从事外汇自营买卖业务的外汇经营者。他们的交易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平抑市场价格、稳定市场的作用。掉期外汇交易: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其目的在于轧平外汇头寸,防止由于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这种形式主要用于银行同业间市场的外汇交易,但一些大公司也经常利用掉期交易进行套利活动。套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通过贱买贵卖某种外汇赚取利润的行为。
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金按照市场规则融通的场所或运营网络。国际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提供国际融资渠道;调剂各国资金余缺;调节国际收支;有利于规避风险;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信贷市场:国际货币市场的子市场之一,是指资金借贷期限不超过1年的,以银行信用向企业提供短期融资的市场。国际证券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的子市场之一,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种资金交易活动所形成的市场,包括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新型国际金融市场,指同市场所在国的国内金融体系相分离,既不受所使用货币发行国政府法令管制,又不受市场所在国政府法令管制的金融市场。辛迪加贷款:也称银团贷款,是指几家国际银行组成一个集团共同向某客户或某项工程提供金额大、期限长的贷款的融资方式。外国债券:一国筹资者在某一外国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以该外国货币为面值并由该外国金融机构承销的债券。欧洲债券:一国筹资者在本国以外的国际债券市场上发行,以欧洲货币为面值并由一国或几国的金融机构组成辛迪加承销的债券。全球债券:在全世界各主要资本市场同时大量发行,并且可以在这些市场内部和市场之间自由交易的一种国际债券。国际股票:由股票市场所在地的非居民股份公司发行的股票。它是发行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措长期资金的工具。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步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相继经历了贸易一体化、生产一体化金融全球化三个既相互联系、又层层推进的发展阶段。贸易一体化:指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国与国之间普遍出现的全面减少或消除国际贸易障碍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衡量贸易一体化的主要指标有:关税水平、非关税壁垒的数量、对外贸易依存度、参加国际性或区域性贸易组织的情况等等。外贸易依存度:等于本国进出口额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值,体现本国经济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依附程度,也是衡量一国贸易一体化的主要指标。
生产一体化:指生产过程的全球化,是从生产要素的组合到产品销售的全球化,跨国公司是生产一体化的主要实现者。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示范效应:入世后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以及在我国的运作,他们将在规章制度、组织管理、资金运营、技术服务、内部协调等方面充分展现出国际先进的做法和经验,对中资金融机构将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示范效应是加入WTO对中国金融业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之一。鲶鱼效应:指入世后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加入及其活力的释放,可以产生激活中资金融机构,使中资金融机构彻底摒弃优越感和依赖性,加快从理念转换、制度架构、经营管理到运作机制等全方位的改革步伐,加速我国金融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鲶鱼效应是加入WTO对中国金融业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之一。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当局。最后贷款者:当商业银行资金周转困难时,由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存款准备金:在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保留的应付客户提取存款需要的准备金,其中法律规定必须存储于中央银行的部分,叫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再贴现:商业银行将其对工商企业已经贴现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再办理贴现的资金融通行为。再贴现利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重要调节器。清算业务: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管理者和参与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单一中央银行制:由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监管金融业的制度。
准中央银行制: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或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部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票据交换:同一城市(或区域)各金融机构对相互代收、代付的票据,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通过票据交换所集中进行交换并清算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综合会计记录,反映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况。名义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Md表示。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交易方程式:即MV=PT,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1/V。剑桥方程式:即M=KPY,这一理论认为货币需求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交易动机:是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是指人们为了日常交易的方便,而在手头保留一部分货币,基于交易性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就称之为货币的交易需求。谨慎动机:是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又称预防动机,是指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以备未曾预料的支付。凯恩斯认为,人们因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也与收入同方向变动。因为人们拥有的货币越多,预防意外事件的能力就越强。这类货币需求就称之为货币的预防需求。投机动机:是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平方根定律:鲍莫尔运用存货理论深入分析了由交易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同利率的关系。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同样具有利率弹性,并用公式表明最适度的现金余额和交易量和手续费的变化关系,这一公式为平方根定律。立方根定律:惠伦、米勒和奥尔等人认为谨慎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同样也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并给出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最佳值的公式它表明最佳预
防性货币余额的变化与货币支出分布的方差(S2)、转换现金的手续费(C)、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r)呈立方根关系,假定一种净支出的正态分布确定后,其最佳预防性货币余额将随着收入和支出的平均额的立方根的变化而变化,而持币的机会成本取决于市场利率。预防性货币需求同利率之间是反向变动的关系。资产组合模型:又称托宾模型,该模型是对凯恩斯货币投机需求理论的一种发展。认为,凯恩斯假定人们是在债券和货币这两种资产之间二择其一与现实不符,人们更倾向于同时持有债券和货币,而这两种资产的比例构成了其资产组合。债券是风险性资产而货币是安全性资产。收益与风险是同方向变化的,人们在资产组合时主要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匹配,组合的原则是总效用最大化。投机性货币需求是人们资产组合的结果。恒久收入:恒久收入是弗里德曼分析货币需求中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人拥有的各种财富在长期内获得的收入流量,相当于可观察到的长期平均收入。也可以理解为预期未来收入的折现值。流动性陷阱:它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各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务总量。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现金和存款货币。其中现金是由中央银行供给的,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货币是金融机构供给的,体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性负债。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体系内部由诸多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不为政策所左右,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变量。外生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所决定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能够由政策控制,并以之作为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货币供给公式:由于货币供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通过长期的研究,人们总结出了一个国际通用的货币供给公式:Ms=B*m。式中Ms为货币供应量,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该公式表明,货币供给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超额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从形态上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等。通货一存款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这一比率的高低反映了居民和企业等部门的持币行为。通货一存款比率越高,表明居民和企业等部门持有的现金越多,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就越弱。准备一存款比率:是指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占全部存款的比重,大小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行为。准备一存款比率越高,意味着更多的货币没有参加银行体系对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过程,所以,货币乘数就越小。存款货币:是指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没有期限规定,客户可随时签发支票用于结算和日常支付。若签发的支票被存款人用来提取现金,它就被当作普通的记账凭证,证明存款已转化为现金,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若签发的支票被用来偿还债务或支付货款,它就成了现实的信用流通工具并执行货币的部分职能。故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等同于货币。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也是扩张信用的源泉。
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回复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货币失衡:是同货币均衡相对应的概念,又称货币供求的非均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从而使二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其基本存在条件可以表示为:Md丰Ms。零售物价指数:又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批发物价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它是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在内的全部商品批发价格,但劳务价格不包括在内。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它等于以当年价格(现价)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和以基期不变价格(基期价)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社会总供给而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根据成本提高的原因不同又可以分为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和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或比例结构失调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组成部分发生结构性变化,需求增加的部门或地区的物价和工资上涨,需求减少的部门和地区的工资和物价由于刚性而没有相应下跌,从而造成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而形成的通货膨胀。
公开型通货膨胀:指完全通过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形式反映出来的通货膨胀。在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过程中,物价总水平明显地、直接地上涨,通货膨胀率就等于物价上涨率。隐蔽型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的上涨并没有完全通过公开的物价指数上涨表现出来。由于价格被政府管制而不能或不能完全、充分地上涨,在现行价格水平及相应的购买力条件下,就会出现商品普遍短缺、有价无货、凭票证供应、黑市猖獗等现象。货币政策: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狭义的货币政策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货币政策目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货币政策制定者一一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则。货币政策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指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通常有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在一定条件下,信贷量和汇率也可充当中介指标。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一般性政策工具: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法定存款准备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作的政策性规定。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一些特殊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一般都是有选择地使用,故称之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保证金比率进行限制,并随时根据证券市场的状况加以调整,目的在于抑制过度的投机。不动产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性措施,以抑制房地产投机和泡沫。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如出口工业、农业等,所采取的鼓励性措施。预缴进口保证金: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过快增长。直接信用控制:是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间接信用指导: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的做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货币政策时滞: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松紧搭配:各国政府同时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大政策干预经济时,就会形成“松紧搭配”,即松或紧的两大政策进行匹配运用。稳定物价: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数据库原理》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扎染艺术》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数字电子技术》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前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及详解
- 淮阴工学院《智能控制技术》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信号与系统》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4117-T+425-2024松花菜秋冬茬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 护士执业首次注册办事指南
- 创业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案例考核试卷
- 皮炎湿疹诊断治疗课件
- Python程序设计课件第7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空运提单格式
- 课件零件手册vespa gts250ie2011-2013cina
- 咽喉解剖生理医学课件
- 幼儿园课件《挠挠小怪物》
-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 调查问卷-“职工之家”建设调查问卷
- 2019年11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真题
- 小小建筑师公开课-PPT课件
- 完整版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