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级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讲解课件_第1页
14级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讲解课件_第2页
14级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讲解课件_第3页
14级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讲解课件_第4页
14级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讲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重点章节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重点章节1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心理发展阶段说简评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区别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简评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2弗洛伊德的影响力人类的自尊与自恋的三次挫伤:哥白尼的日心学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弗洛伊德的学说弗洛伊德的影响力人类的自尊与自恋的三次挫伤:3心理性欲理论----人格结构的形成心理性欲理论----人格结构的形成4

本我id人格的立法者先天的本能与基本欲望无意识的基本机能是寻求能满足机体本能的对象。如新生儿哭、蠕动嘴唇,等待妈妈喂奶遵循快乐原则,指向本能需要的直接满足初级过程思维本我id5

自我ego人格的执行者有意识的,理智的遵循现实性原则,即寻找一种现实的途径来满足本能需要自我既是本我的主人,又是本我的仆人。它延缓本我需要的满足,直到现实性的机会出现;又像仆人为主人服务那样,考虑各种灵活的行为方式,选择一个可行的计划来满足本我的基本需要二级过程思维自我ego6

超我superego人格的法官,具有监督作用人格当中内化了的道德标准,服从于至善原则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superego7心理性欲理论--人格结构超我社会成分至善原则自我心理成分现实原则本我生物成分快乐原则本我、自我、超我是逐步形成的,三者间的关系决定个体人格的基本面貌心理性欲理论--人格结构超我社会成分至8心理性欲理论--发展阶段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性)本能力必多作为一种能量,需要选择某种渠道释放随着性感带的转移,产生了相应的发展阶段两种危机:固着、倒退人格早在儿童发展的早期(5岁前后)就形成了。早期力必多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人格发展特征和心理活动的正常。心理性欲理论--发展阶段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性)本能9口唇期(0-1)肛门期(1-3)前生殖器期/性器期(3-6)恋母情结(Oedipuscomplex)恋父情结(Electracomplex)

性别认同、超我形成的重要时期潜伏期(6-11)青春期(11.13-)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口唇期(0-1)心理性欲发展阶段1014级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讲解课件11沿着躯体发育的心理发育阶段01 34-6 1020355065-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年轻成年期成年中期成年后期老年期本我超我自我初级过程次级过程沿着躯体发育的心理发育阶段01 312简评:贡献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强调家庭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意义,尤其是提供了一个理解儿童情感问题的理论框架他是第一个强调早期经验对后期发展意义的心理学家简评:贡献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强调家庭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13简评:局限第一,该理论过分强调性的作用第二,弗洛伊德理论的某些方面不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如恋母情结在某些原始部落中就没有第三,没有直接研究儿童,但却建立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他也正因为这一点而备受质疑简评:局限第一,该理论过分强调性的作用14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15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自我的作用不仅仅是调和本我和超我,更是一种发展的积极力量。强调自我、社会文化因素在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发16同一性渐成说个性发展经历几个固定不变的阶段,在每个阶段内,都有一个中心发展任务8个发展阶段,解决8对矛盾同一性渐成说17心理社会发展阶段VS性心理发展阶段心理社会发展阶段VS性心理发展阶段18心理社会发展阶段VS性心理发展阶段心理社会发展阶段VS性心理发展阶段19自我同一感(自我同一性)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的一连串感觉

其形成,与先前各阶段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勤奋感有直接关系

自我同一感(自我同一性)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应占什么样的地20玛西亚根据探索(exploration)和投入(commitment)这两个维度将同一性分为四种类型同一性实现(Identityachievement)同一性延缓(探索)(Identitymoratorium)同一性拒斥(Identityforeclosure)同一性混乱(Identitydiffusion)玛西亚根据探索(exploration)和投入(commit21同一性实现经过对多种选择的探索,个体确立了一套清晰的价值观和目标。他们有一种心理上的幸福感、时间上的同一感,知道他们正在做什么同一性实现经过对多种选择的探索,个体确立了一套清晰的价值观和22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探索)延缓达成意味着迟滞。青少年还处在探索-收集信息和尝试各种活动的过程之中,他们期望在这一过程中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来指引未来的生活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探索)延缓达成意味着迟滞。青少年还处在探索23同一性拒斥个体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仅仅是接受了权威人物(通常是父母,但有时也会是老师、宗教领导人、恋爱的对象)已经为他们选择好了的东西,没有经过自己的探索同一性拒斥个体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仅仅是接受了权威24同一性混乱个体既没有致力于某种价值观和目标,也不去努力追求。他们可能从来没有探索过,也可能是曾经试图这样做,但是发现太困难了而选择了放弃同一性混乱个体既没有致力于某种价值观和目标,也不去努力追求。25四种类型不仅仅是一种分类,还代表着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动态的。四种类型没有必然的好与坏之分。对于每个个体而言,都有可能经历这四种状态。四种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四种类型不仅仅是一种分类,还代表着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动态的。26弗洛伊德vs埃里克森对"发展"的描述自我心理学潜意识精神治疗宗教弗洛伊德vs埃里克森对"发展"的描述27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基本假设有关人类发展的结论应该是基于可观察的外显行为,而不是基于不可观察的无意识动机或认知过程的内省习得的外部刺激和可观察的反应之间的良好联结(习惯)是人类发展的基石S——R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282、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夸大环境与教育3、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9个月的阿尔伯特2、环境决定论294、对教育的建议“把他们看做是年轻的成年人……你的行为要保持客观而坚决。不要拥抱或亲吻他们,不要让他们坐在你的膝上……早晨与他们握手。如果他们非常好的完成了一项困难的任务,可以轻拍他们的脑袋,鼓励一下……一周之内,你就会发现做到完全客观是这么容易……(不过)要和蔼。你会为以前对待孩子的那种脆弱、敏感、令人厌恶的方式而感到羞愧。”4、对教育的建议30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基本假设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2、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练习提供了重复强化的机会,巩固和发展起行为及时强化的重要性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313、儿童行为实际控制育婴箱里长大的女儿----操作性条件反射不强化不良行为---行为矫正辅助教学机---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4、评价过分强调外部刺激(强化物和惩罚物)塑造操作行为的作用,忽视了重要的认知对学习的贡献(班杜拉)3、儿童行为实际控制32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了的学习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动机过程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形成观念、能力、人格2、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社会引导成员用社会认可的方式去活动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33班杜拉观察学习的例子让幼儿观看成年榜样攻击充气娃娃的简短影片。成年榜样向洋娃娃施加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攻击:用棒子击打娃娃同时喊着“好,好”;朝娃娃扔皮球同时喊着“打,打”,等。班杜拉观察学习的例子34榜样奖赏条件下,儿童看到影片中另外一个成人给了榜样一些糖果和点心,奖励其“优异成绩”榜样惩罚条件下,儿童看到另外一个成人对榜样攻击娃娃的行为给予批评和体罚不给榜样任何奖赏或惩罚,儿童仅仅观看榜样的攻击行为与观看榜样受到惩罚的条件相比,儿童在榜样奖赏和无结果反馈两种情况下的模仿行为较多榜样奖赏条件下,儿童看到影片中另外一个成人给了榜样一些糖果和35与榜样受到惩罚的条件相比,儿童在另两种条件下的确学习到了更多的攻击行为?如果儿童再现了他们观察到的所有攻击行为,就给予小饰品或果汁奖励?三种条件下儿童都对榜样的攻击行为有同样多的学习区分儿童通过观察所学习到的行为与儿童愿意表现的行为是很重要的与榜样受到惩罚的条件相比,儿童在另两种条件下的确学习到了更多363、结论人的行为变化是个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个体通过其行为创造环境条件并产生经验,被创造的环境条件和作为个人内在因素的经验又反过来影响以后的行为4、评价从人的社会性角度研究学习问题,强调观察学习没有给认知因素以应有的地位3、结论37第三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茨基是心理学中的莫扎特。---图尔明(科学哲学历史学派)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间接的物质生产的工具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符号人在改造自然时也改变着人自身的性质第三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茨基是心理学中的莫扎特。-38质变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标志①随意②抽象-概括③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④个性化原因①社会规律②语言符号中介③内化的结果发展的实质质变发展的实质39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zonelfproximaldevelopment,ZPD)两种发展水平儿童是学徒,通过指导式参与,从成人和同伴参与者那里学习认知策略和其他技能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创造出“最近发展区”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zonelfproximal40内化学说基础:工具理论“在儿童智慧发展中每一种功能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在社会水平上,第二次是在个体水平上;第一次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即心理之间的),第二次是在儿童内部(即心理内的)。这同样也适用于主动注意、逻辑记忆和概念形成,所有的高级功能都源于个体之间的真实关系。(1978)”内化学说41第四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

发生认识论创始人“智力的增长,不是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而是思维方式上质的改变。”第四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JeanPiaget42创新之处皮亚杰的方法通过与儿童交谈来探求儿童解释和理解周围事物的方式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去改正“错误”,以此来探求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所谓的“实验”,没有自变量与因变量;需要设置情境,引导儿童在这种情境下进行思考,并就他们的认知活动与之谈话创新之处皮亚杰的方法43主要贡献提出三个主要原则与概念心理发展阶段论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自我中心主义依据生物学原则:理解个体的进化方式是必要的儿童能像科学家一样积极地探索环境不同于斯金纳(儿童虽然受到训练,但并不能够积极主动地进化)主要贡献提出三个主要原则与概念44皮亚杰的观点思维=认知=智慧思维的起源是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例:数石子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动作、运算)儿童具备了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行为嫁接在以前的图式之上皮亚杰的观点45发展的实质思维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质是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发展的实质46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点的例证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点的例证47心理发展的结构图式(scheme):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具有概括性,可以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中在同一活动的各种重复和运用中保持共性的那个东西最初的格式:无条件反射心理发展的结构48发展的因素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物理因素指个体在与物体相互作用中获得的经验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和语言等诸多方面平衡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它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发展的因素49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发展的阶段50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图式婴儿运用感觉和动作探索来获取对环境的基本理解。出生时仅有对环境的先天条件反射,在本阶段末,他们有了复杂的感知动作协调能力主要发展婴儿获得对“自我”和“他人”的初步理解,建立了客体永存性,并开始把行为图式内化,生成意象和心理图式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图式51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图式儿童利用符号系统表征和理解环境信息,他们按照客体和事件外在的表现来反应。思维是自我中心的,认为别人理解事物的方式与自已是一样的主要发展儿童通过活动增强想象力,逐渐认识到别人对事物的反应不是总与自己相同的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图式52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主要图式儿童获得并运用认知运算(逻辑思维的成分)主要发展儿童不再被表面所蒙蔽。他们通过认知运算,能够理解客体的基本属性和联系;通过以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情境,推断他人动机的能力增强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主要图式53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主要图式通过对运算的操作(对思维本身的思考),青少年的认知运算得到了重组,此时的思维是系统和抽象的主要发展逻辑思维不再局限于具体的和可观察的事物,青少年喜欢做假想推断,因而变得相当理想主义。这种系统的、演绎的思维可以使他们考虑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并正确作答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主要图式54补充: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发展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关键期”补充: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遗传与环境的争论1、遗传与环境的争论(1)绝对决定论(将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高尔顿:遗传决定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华生:环境决定论1、遗传与环境的争论(1)绝对决定论(将遗传与环境完全对1、遗传与环境的争论(2)共同决定论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影响斯腾“辐合论”;鲁克森伯格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是天赋本能的渐次显现,也非单纯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辐合的结果两种因素同为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成分,虽然其所占比重可因事而异1、遗传与环境的争论(2)共同决定论格塞尔的成熟优势论(成熟--学习原则)支配发展的因素:

成熟(生理上的“准备状态”)、学习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推动发展实验支持:双胞胎爬梯实验格塞尔的成熟优势论(成熟--学习原则)1929年,他首先对一对双生子T和C进行了行为基线的观察,确认他们发展水平相当。在双生子出生第48周时,对T进行爬楼梯、搭积木、肌肉协调和运用词汇等训练,而对C则不作训练。训练持续了6周,其间T比C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到了第53周当C达到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要少量训练,C就赶上了T的熟练水平。进一步的观察发现,55周时T和C的能力没有差别。据此,格塞尔断言,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1929年,他首先对一对双生子T和C进行了行为基线的观察,确格塞尔的结论与启示成熟前的训练不起多大作用儿童发展的生物内在进度表不应忽视环境影响实验可能的漏洞???与“最近发展区”的异同格塞尔的结论与启示(3)相互作用论:皮亚杰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精神分裂症、因材施教相互渗透、相互转换RH溶血病、苯丙酮尿症的治疗动态的作用不同心理和行为、不同年龄阶段(3)相互作用论:皮亚杰强调主体与客体的交互影响皮亚杰提出的主体通过自己的“动作”与外部环境发生作用,突出了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主体与客体的交互影响2、发展的连续性与不连续性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决定,因此认为人的心理上发展是量的积累不认为应分阶段成熟论、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及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发展有阶段性,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发展的连续性与不连续性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一个积极地主动的探索者还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应当将儿童(人)看成一个主体,才会尊重儿童(人)的独特的各种心理特点,重视开发个体的“优势领域”充分发挥个体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一个积极地主动的探索者还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3、儿童的主动性发展的特征是不是相对而言是稳定的?早期的行为是否可以预测以后的行为?有的强调的是机体的变化和适应性有的强调个体心理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一切取决于具体研究的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年龄阶段。4、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发展的特征是不是相对而言是稳定的?4、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与个人的行为是由其个人特征或性格来指导还是由情境来指导?极端的环境论者VS强调生物学因素及儿童内部特征者实质是一个人的特征和情景变化均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5、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个人的行为是由其个人特征或性格来指导还是由情境来指导?5、不形态学家发现,只有在植物衍生的某个特定时期,加上某种条件才会产生特定的形态变化,这个时期就称为敏感期(sensitiveperiod)一个系统在迅速形成时期,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关键期——个体发育过程中环境影响起到最大作用的时期6、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形态学家发现,只有在植物衍生的某个特定时期,加上某种条件才会生理上的关键期如人类胎儿在2-8周时,由于是有机体内各系统和器官迅速发育生长的时期,机体对外界的抵抗力十分微弱,胎儿如受到外界影响,很易造成先天缺陷。生理上的关键期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如小鸭的追随行为典型地出现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超过这一时间,“印刻”现象就不再明显

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有四个领域的研究可以证实关键期的存在:鸟类的印刻恒河猴的社会性发展人类语言的习得哺乳动物的双眼视觉有四个领域的研究可以证实关键期的存在:关键期缺失了关键期内的有效刺激,往往会导致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印度“狼孩”)敏感期关键期的缺失对人类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通常在极端的情况下才难以弥补关键期复习思考题1—词解自我同一感观察学习最近发展区同化顺应图式关键期复习思考题1—词解自我同一感复习思考题2—简答如何区分弗洛伊德所说的初级过程思维和二级过程思维?如何理解弗洛伊德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形成与发展。举例说明埃里克森心理发展观中八种品质的获得。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维果斯基、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对于教育的指导意义。复习思考题2—简答如何区分弗洛伊德所说的初级过程思维和二级过复习思考题3—论述题结合个人理解,评价本章节中关于发展的各种观点和理论。复习思考题3—论述题结合个人理解,评价本章节中关于发展的各种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重点章节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重点章节75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心理发展阶段说简评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区别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简评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76弗洛伊德的影响力人类的自尊与自恋的三次挫伤:哥白尼的日心学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弗洛伊德的学说弗洛伊德的影响力人类的自尊与自恋的三次挫伤:77心理性欲理论----人格结构的形成心理性欲理论----人格结构的形成78

本我id人格的立法者先天的本能与基本欲望无意识的基本机能是寻求能满足机体本能的对象。如新生儿哭、蠕动嘴唇,等待妈妈喂奶遵循快乐原则,指向本能需要的直接满足初级过程思维本我id79

自我ego人格的执行者有意识的,理智的遵循现实性原则,即寻找一种现实的途径来满足本能需要自我既是本我的主人,又是本我的仆人。它延缓本我需要的满足,直到现实性的机会出现;又像仆人为主人服务那样,考虑各种灵活的行为方式,选择一个可行的计划来满足本我的基本需要二级过程思维自我ego80

超我superego人格的法官,具有监督作用人格当中内化了的道德标准,服从于至善原则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superego81心理性欲理论--人格结构超我社会成分至善原则自我心理成分现实原则本我生物成分快乐原则本我、自我、超我是逐步形成的,三者间的关系决定个体人格的基本面貌心理性欲理论--人格结构超我社会成分至82心理性欲理论--发展阶段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性)本能力必多作为一种能量,需要选择某种渠道释放随着性感带的转移,产生了相应的发展阶段两种危机:固着、倒退人格早在儿童发展的早期(5岁前后)就形成了。早期力必多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人格发展特征和心理活动的正常。心理性欲理论--发展阶段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性)本能83口唇期(0-1)肛门期(1-3)前生殖器期/性器期(3-6)恋母情结(Oedipuscomplex)恋父情结(Electracomplex)

性别认同、超我形成的重要时期潜伏期(6-11)青春期(11.13-)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口唇期(0-1)心理性欲发展阶段8414级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讲解课件85沿着躯体发育的心理发育阶段01 34-6 1020355065-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年轻成年期成年中期成年后期老年期本我超我自我初级过程次级过程沿着躯体发育的心理发育阶段01 386简评:贡献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强调家庭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意义,尤其是提供了一个理解儿童情感问题的理论框架他是第一个强调早期经验对后期发展意义的心理学家简评:贡献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强调家庭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87简评:局限第一,该理论过分强调性的作用第二,弗洛伊德理论的某些方面不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如恋母情结在某些原始部落中就没有第三,没有直接研究儿童,但却建立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他也正因为这一点而备受质疑简评:局限第一,该理论过分强调性的作用88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89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自我的作用不仅仅是调和本我和超我,更是一种发展的积极力量。强调自我、社会文化因素在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发90同一性渐成说个性发展经历几个固定不变的阶段,在每个阶段内,都有一个中心发展任务8个发展阶段,解决8对矛盾同一性渐成说91心理社会发展阶段VS性心理发展阶段心理社会发展阶段VS性心理发展阶段92心理社会发展阶段VS性心理发展阶段心理社会发展阶段VS性心理发展阶段93自我同一感(自我同一性)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的一连串感觉

其形成,与先前各阶段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勤奋感有直接关系

自我同一感(自我同一性)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应占什么样的地94玛西亚根据探索(exploration)和投入(commitment)这两个维度将同一性分为四种类型同一性实现(Identityachievement)同一性延缓(探索)(Identitymoratorium)同一性拒斥(Identityforeclosure)同一性混乱(Identitydiffusion)玛西亚根据探索(exploration)和投入(commit95同一性实现经过对多种选择的探索,个体确立了一套清晰的价值观和目标。他们有一种心理上的幸福感、时间上的同一感,知道他们正在做什么同一性实现经过对多种选择的探索,个体确立了一套清晰的价值观和96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探索)延缓达成意味着迟滞。青少年还处在探索-收集信息和尝试各种活动的过程之中,他们期望在这一过程中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来指引未来的生活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探索)延缓达成意味着迟滞。青少年还处在探索97同一性拒斥个体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仅仅是接受了权威人物(通常是父母,但有时也会是老师、宗教领导人、恋爱的对象)已经为他们选择好了的东西,没有经过自己的探索同一性拒斥个体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仅仅是接受了权威98同一性混乱个体既没有致力于某种价值观和目标,也不去努力追求。他们可能从来没有探索过,也可能是曾经试图这样做,但是发现太困难了而选择了放弃同一性混乱个体既没有致力于某种价值观和目标,也不去努力追求。99四种类型不仅仅是一种分类,还代表着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动态的。四种类型没有必然的好与坏之分。对于每个个体而言,都有可能经历这四种状态。四种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四种类型不仅仅是一种分类,还代表着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动态的。100弗洛伊德vs埃里克森对"发展"的描述自我心理学潜意识精神治疗宗教弗洛伊德vs埃里克森对"发展"的描述101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基本假设有关人类发展的结论应该是基于可观察的外显行为,而不是基于不可观察的无意识动机或认知过程的内省习得的外部刺激和可观察的反应之间的良好联结(习惯)是人类发展的基石S——R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022、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夸大环境与教育3、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9个月的阿尔伯特2、环境决定论1034、对教育的建议“把他们看做是年轻的成年人……你的行为要保持客观而坚决。不要拥抱或亲吻他们,不要让他们坐在你的膝上……早晨与他们握手。如果他们非常好的完成了一项困难的任务,可以轻拍他们的脑袋,鼓励一下……一周之内,你就会发现做到完全客观是这么容易……(不过)要和蔼。你会为以前对待孩子的那种脆弱、敏感、令人厌恶的方式而感到羞愧。”4、对教育的建议104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基本假设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2、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练习提供了重复强化的机会,巩固和发展起行为及时强化的重要性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053、儿童行为实际控制育婴箱里长大的女儿----操作性条件反射不强化不良行为---行为矫正辅助教学机---教学机器与程序教学4、评价过分强调外部刺激(强化物和惩罚物)塑造操作行为的作用,忽视了重要的认知对学习的贡献(班杜拉)3、儿童行为实际控制106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了的学习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动机过程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形成观念、能力、人格2、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社会引导成员用社会认可的方式去活动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07班杜拉观察学习的例子让幼儿观看成年榜样攻击充气娃娃的简短影片。成年榜样向洋娃娃施加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攻击:用棒子击打娃娃同时喊着“好,好”;朝娃娃扔皮球同时喊着“打,打”,等。班杜拉观察学习的例子108榜样奖赏条件下,儿童看到影片中另外一个成人给了榜样一些糖果和点心,奖励其“优异成绩”榜样惩罚条件下,儿童看到另外一个成人对榜样攻击娃娃的行为给予批评和体罚不给榜样任何奖赏或惩罚,儿童仅仅观看榜样的攻击行为与观看榜样受到惩罚的条件相比,儿童在榜样奖赏和无结果反馈两种情况下的模仿行为较多榜样奖赏条件下,儿童看到影片中另外一个成人给了榜样一些糖果和109与榜样受到惩罚的条件相比,儿童在另两种条件下的确学习到了更多的攻击行为?如果儿童再现了他们观察到的所有攻击行为,就给予小饰品或果汁奖励?三种条件下儿童都对榜样的攻击行为有同样多的学习区分儿童通过观察所学习到的行为与儿童愿意表现的行为是很重要的与榜样受到惩罚的条件相比,儿童在另两种条件下的确学习到了更多1103、结论人的行为变化是个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个体通过其行为创造环境条件并产生经验,被创造的环境条件和作为个人内在因素的经验又反过来影响以后的行为4、评价从人的社会性角度研究学习问题,强调观察学习没有给认知因素以应有的地位3、结论111第三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茨基是心理学中的莫扎特。---图尔明(科学哲学历史学派)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间接的物质生产的工具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符号人在改造自然时也改变着人自身的性质第三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茨基是心理学中的莫扎特。-112质变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标志①随意②抽象-概括③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④个性化原因①社会规律②语言符号中介③内化的结果发展的实质质变发展的实质11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zonelfproximaldevelopment,ZPD)两种发展水平儿童是学徒,通过指导式参与,从成人和同伴参与者那里学习认知策略和其他技能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创造出“最近发展区”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zonelfproximal114内化学说基础:工具理论“在儿童智慧发展中每一种功能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在社会水平上,第二次是在个体水平上;第一次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即心理之间的),第二次是在儿童内部(即心理内的)。这同样也适用于主动注意、逻辑记忆和概念形成,所有的高级功能都源于个体之间的真实关系。(1978)”内化学说115第四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

发生认识论创始人“智力的增长,不是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而是思维方式上质的改变。”第四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JeanPiaget116创新之处皮亚杰的方法通过与儿童交谈来探求儿童解释和理解周围事物的方式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去改正“错误”,以此来探求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所谓的“实验”,没有自变量与因变量;需要设置情境,引导儿童在这种情境下进行思考,并就他们的认知活动与之谈话创新之处皮亚杰的方法117主要贡献提出三个主要原则与概念心理发展阶段论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自我中心主义依据生物学原则:理解个体的进化方式是必要的儿童能像科学家一样积极地探索环境不同于斯金纳(儿童虽然受到训练,但并不能够积极主动地进化)主要贡献提出三个主要原则与概念118皮亚杰的观点思维=认知=智慧思维的起源是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例:数石子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动作、运算)儿童具备了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行为嫁接在以前的图式之上皮亚杰的观点119发展的实质思维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质是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发展的实质120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点的例证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点的例证121心理发展的结构图式(scheme):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具有概括性,可以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中在同一活动的各种重复和运用中保持共性的那个东西最初的格式:无条件反射心理发展的结构122发展的因素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物理因素指个体在与物体相互作用中获得的经验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和语言等诸多方面平衡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它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发展的因素123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发展的阶段124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图式婴儿运用感觉和动作探索来获取对环境的基本理解。出生时仅有对环境的先天条件反射,在本阶段末,他们有了复杂的感知动作协调能力主要发展婴儿获得对“自我”和“他人”的初步理解,建立了客体永存性,并开始把行为图式内化,生成意象和心理图式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图式125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图式儿童利用符号系统表征和理解环境信息,他们按照客体和事件外在的表现来反应。思维是自我中心的,认为别人理解事物的方式与自已是一样的主要发展儿童通过活动增强想象力,逐渐认识到别人对事物的反应不是总与自己相同的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图式126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主要图式儿童获得并运用认知运算(逻辑思维的成分)主要发展儿童不再被表面所蒙蔽。他们通过认知运算,能够理解客体的基本属性和联系;通过以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情境,推断他人动机的能力增强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主要图式127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主要图式通过对运算的操作(对思维本身的思考),青少年的认知运算得到了重组,此时的思维是系统和抽象的主要发展逻辑思维不再局限于具体的和可观察的事物,青少年喜欢做假想推断,因而变得相当理想主义。这种系统的、演绎的思维可以使他们考虑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并正确作答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主要图式128补充: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发展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关键期”补充: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遗传与环境的争论1、遗传与环境的争论(1)绝对决定论(将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高尔顿:遗传决定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华生:环境决定论1、遗传与环境的争论(1)绝对决定论(将遗传与环境完全对1、遗传与环境的争论(2)共同决定论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影响斯腾“辐合论”;鲁克森伯格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是天赋本能的渐次显现,也非单纯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辐合的结果两种因素同为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成分,虽然其所占比重可因事而异1、遗传与环境的争论(2)共同决定论格塞尔的成熟优势论(成熟--学习原则)支配发展的因素:

成熟(生理上的“准备状态”)、学习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推动发展实验支持:双胞胎爬梯实验格塞尔的成熟优势论(成熟--学习原则)1929年,他首先对一对双生子T和C进行了行为基线的观察,确认他们发展水平相当。在双生子出生第48周时,对T进行爬楼梯、搭积木、肌肉协调和运用词汇等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